如何評價 2017 年的「未來科學」大獎?它能反映中國科學發展的未來嗎?


個人認為生物領域可能不夠反映未來

生物領域的未來方向一定是解決基本生命問題的

1,幹細胞技術(真正的可以實現無限長壽,比如修復器官,替換器官等)

2,腦科學

3,癌症

4,生物醫藥(這個一直是生物應用的重要領域)

5,生命合成(算是未來技術吧,目前正在合成酵母基因組)

這個獎今年有三個人:施一公,潘建偉和許晨陽。另外倆不熟,但是至少,施一公的研究領域不是反應【中國科學發展的未來】。

施先生的頒獎詞是這樣子:

表彰他在解析真核信使RNA剪接體這一關鍵複合物的結構,揭示活性部位及分子層面機理的重大貢獻。

首先,必須說,施一公很厲害,很牛,這一點,我覺得對於大多數做生物的人來說,是沒有太大爭議的。

在title上,施先生一路拿到了中科院院士,已經是國內生物領域的最高title了。

在paper上,施先生本人有幾十篇Cell,Nature,Science等頂級文章。

在政治上,施先生本人做到了清華大學副校長,北京市衛計委副主任。

以上,都說明施先生本身是一個「十分成功」的科學家。

但是呢,施先生本人的研究,在行業內備受爭議,在知乎上討論也不少,甚至還有什麼「全球xx」之類的,可以說是真的是風口浪尖。

有兩個原因

1,施先生對於生物科學的評價,引發了很多爭議

這一點知乎上的眾人都知道,就不贅述了

2,施先生的研究方式備受爭議

他的研究更像是一個結構實驗工廠,這一點,當年華大也受到過類似的批評,尤其是王俊參選工程院院士,被業內一篇批判。

當初的華大,也是CNS流水線生產,然後產出了一大批「本科生髮nature」、「本科生指導博士後」(要知道這是21世紀的第二個10年了)等駭人聽聞的神話。

施先生和華大很類似,他們一直在為生物科學【奠定基礎】,這句話,相信寫過論文的人很熟悉,我們的研究為xxx奠定了基礎。反正奠定了n年的基礎了,上層建築是啥樣子,還是不清楚。

當然,必須指出:

受爭議不等於不重要,重要不等於關鍵。

————關於未來————

那麼,哪些是未來科學發展的方向呢?這是中科院提出的19項未來趨勢

新原理航空發動機樣機將有望研製成功

量子通信率先取得突破、

自主可控的基礎軟硬體平台產生重大突破、

普惠計算獲重大進展、

模塊育種和全基因組關聯分析等技術成為未來育種重要手段、

幹細胞整體研究水平進入國際第一陣營、

生物醫藥實現局部跨越式發展、

工業生物製造技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泛在製造信息感知與網路技術獲重大突破、

先進材料實現原創突破和全面提升、

煤炭資源清潔高效綜合利用形成新興產業、

地球深部勘探關鍵技術與核心裝備實現自主研發、

規模化可再生能源發電及分散式電網實現商業應用、

廢物能高效清潔利用催生「城鎮礦山」新興產業、

區域高壓直流電網建成、

載人航天和嫦娥工程及其他空間重大工程產生重大突破、

空間科學衛星形成系列、

以載人深潛器為標誌的深海探測勘察技術實現跨越發展、

海洋新技術重大突破促進藍色海洋經濟快速發展。

那麼,未來重點關注的科學家呢?

薛其坤 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周忠和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劉忠范 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王貽芳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盧 柯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馬永生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公司高級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

(你們竟然沒看出這個list就是萬人計劃的傑出人才名單……)


不能,因為不夠『未來』,但總比2016年的好,因為2016年的既不夠『未來』又不夠『科學』

2016年的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將頒給了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盧煜明,因為『其基於孕婦外周血中存在胎兒DNA的發現,在無創產前胎兒基因檢查方面做出了開拓性貢獻』。毫無疑問,相關科學發現和技術開發、應用是非常偉大的。但實際上,孕婦外周血中胎兒DNA的發現,已經是1997年的『科學發現』了。1997年的發現在2016年獲得『未來科學獎』,你當我們都是五流互聯網創業公司和三流傳銷公司天天念叨著『未來已來』的人嗎?而基於此發現,孕婦外周血中的胎兒DNA檢測,以及同理的腫瘤ctDNA檢測,都已經是有相當工程化成熟度的技術了。所以無論從科學發現的角度還是技術發展的角度,孕婦外周血中含有胎兒DNA這件偉大的事,都決不應該在2016年獲得『未來科學獎』。

2017年,施一公獲獎的是『在解析真核信使RNA剪接體這一關鍵複合物的結構,揭示活性部位及分子層面機理的重大貢獻』,也就是2015年Science的一篇文章。可以說就是穩紮穩打的結構生物學進展,2015年mRNA剪切體結構才解決,我還覺得這來的實在太晚了呢,不覺得有什麼好『未來科學』的。我覺得比較未來的,應該是肺泡造血、大腦自噬、神經退行疾病的腸腦軸、死亡後的基因表達譜、帕金森大腦中星形膠質細胞重編程、基因組機器學習可預測相貌等等這些 #但是好像妹有國內的?#。

當然物理學的獎貌似的也是比較扯的……『在量子光學技術方面的創造性貢獻,使基於量子密鑰分發的安全通信成為現實可能』聽起來完全就是技術進展,跟科學沒有什麼關係……不過隨意混淆科學和技術的概念也是我國幾千年的優秀文化傳統了……

而且既然叫做『未來科學』獎,是不是應該稍微鼓勵一下年輕學者而不是往院士身上堆……


個人覺得,物質科學領域和計算科學領域不了解不做評價。

但是生命科學領域不是反映中國科學發展的未來,而是現狀。

反映的是結構生物學熱門的現狀,也反映了科研界追求熱點研究的現狀。

當然了它可以代表未來中國幾年的研究熱點和現狀。

你可以去看看諾貝爾獎和高IF論文之間的關係,其實不必然。


施一公這個人很像第谷。生物學目前一個非常基本非常重要非常困難的問題:蛋白質的一級結構是如何摺疊成三級結構的?

第谷這輩子主要工作就是拿著國家的大筆經費弄了很貴很貴的設備,然後弄出了很多很多的高精度數據,第谷的觀測數據的精確度有多高呢?可以用四個字形容「史無前例」。就是望遠鏡發明以前,沒有人比第谷的測量結果更精確了。第谷一輩子花了20多年時間累積數據,最後他自己是這麼評價自己的一輩子的:「He lived like a sage and died like a fool.」

最後,開普勒用第谷的數據做出了結論,行星確實是繞著太陽在轉,而且這個軌道不是圓的,是橢圓。當然,如曹則賢研究員所強調的,先驗的信念很多時候比簡單的數據積累更重要。不然,開普勒不會對從如此有限的數據中獲得的規律如此有信心。

開普勒認為他發現了上帝的秘密。他曾寫到,

I am indeed casting the die and writing the book, either for my contemporaries or for posterity to read, it matters not which: let the book await its reader for a hundred years; God himself has waited six thousand years for his work to be seen.


不是未來,是 當前 比較傑出的人物的 比較高大上的研究。

如 生物科學,十多年前就是這樣的問題,進展不大。


是的,從獲獎名單可以看出 中國生物的未來一片黑暗


我認為能反映未來。

大部分人都在討論獲獎者具體的工作細節,但是,

如果稍微登陸一下未來科學大獎的官網,就會發現

這個獎項的宗旨是:

旨在獎勵在大中華區取得傑出科技成果的科學家。讓科學家成為偶像,成為我們和下一代的榜樣。

所以說,未來科學大獎的「未來」不是具體指某一個學科的未來,而是「讓科學家成為偶像」,讓小孩子們夢想當明星,掙大錢,變成夢想當科學家。

未來科學大獎的「未來」關心的是整個大中華地區科學界的未來!


這個獎項的設立者和贊助者其實就可以說明未來科技大獎的傾向性了。未來科技大獎,要看是多久的未來,是什麼方向的未來。

從施一公和潘建偉獲獎而言,我認為這個獎項還是更多的強調應用和工業化商業化的可能性,而不是全部都強調學術前沿和影響力。

怎麼說呢,只要不是自娛自樂,能腳踏實地,都好。



這問,就得經過時間考驗了。在未來之後的未來沒來之前,永遠各執一詞。被稱為向諾獎制度學習的未來獎。從一開始就難以避開諾獎「總是頒錯又拒不改正」的嫌疑。其實,能夠階段性成功的成就,被搬個獎也是值得的。至少人家在一種競爭機制里勝出了,沒有錯不錯可言。這種機制至少嚴謹到使外人相信沒有黑幕,那就足夠了。

階段性成功的成就不等於以後不被糾正。沒被發現的,人類不知道的,這些暫時談不了。已經被發現的,能夠在同領域裡相互應驗的新發現有:超導的載流子是各自獨立的自由電子,而非庫珀電子對。證據轉折點設在2008年(其實個人建議應當提前到1911年,要花去近百年的時間來糾正這個拐錯的彎,前50年不知道怎麼拐,後50年一簇流拐進了庫珀對導電的彎),從那時開始出現磁通量周期等於h/e的研究。非常重要提示,歷史上」證明「超導由庫珀對導電的理由是磁通量周期恆等於h/2e。

再認真點,對每個自由電子而言,從零開始貢獻第一個磁通量階梯是h/2e,從第二個磁通階梯開始往後都是h/e。早期實驗里,超導環內有很多個自由電子呀,看不到h/e正常啊。現在已經觀察了鉍單晶的超導性,只有轉為自由電子導電才能解釋。

既然說了載流子還是自由電子而非庫珀電子對,那就得重新解釋為什麼有超導性呀?

簡單呀。量子力學根本原理包括「不到躍遷條件就不交換能量」。載流子和非載流子不動態交換的導體就是超導體。凡是有電阻的導體均發生載流子和非載流子動態交換。關於這番語言已經被提出者提煉了無數遍,存在相同意思不同版本。

沒什麼不服的。改變物理語言的人有資格得到獎勵。未來大獎和諾貝爾獎皆不拒絕。堅持正道,絕不舞弊,假設受邀提名人是公平公正的。

就超導是獨立自由電子導電這個觀點,包括引用文獻、總結方法、最終結論、新實驗預言等等,已經有過用英語和中文兩種語言主動向世界宣布的行為。沒有任何第二團隊敢抄襲剽竊了。更沒有壞人講「沒正式發表就不算數」這麼噁心的話。由此,作者也不那麼積極要投稿期刊了。提出者料定每個預言的實驗都會是真的。

有少數人攻擊提出者自己不親自實驗,這個攻擊是缺德的。提出者閱讀了大量參考文獻,從大牛的實驗報告里總結出來新的結論,還能怎麼著。真正缺德的事情是,明知有新的實驗結果對自己從前的研究不利,就不去做。不過,研究是相互競爭的,必有另一家會搶著做。針對近10年來的新方向,值得耐心等待。


馬雲的所謂公益什麼植樹啥的無非就是騙屌絲多用自己的app.以公益為名為自己企業謀利,明眼人看得很清。


關於樓上提到過的19項突破 我來重新標記一下重點

研製成功新原理航空發動機樣機 //重點是新原理 需要工程+基礎研究

量子通信率先取得突破 //不光要取得突破 還要率先 這有曼哈頓的感覺了

自主可控的基礎軟硬體平台產生重大突破 //意思是 做出來就行了 咱們是後起步的畢竟

普惠計算獲重大進展 //不懂 不說

模塊育種和全基因組關聯分析等技術成為未來育種重要手段 //生物學的皮 最終還是用到農業上

幹細胞整體研究水平進入國際第一陣營 //這三條其實純屬湊數的。。

生物醫藥實現局部跨越式發展

工業生物製造技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泛在製造信息感知與網路技術獲重大突破 //不懂 下一個

先進材料實現原創突破全面提升 //意思是要做有用是東西 還要做得很牛逼

煤炭資源清潔高效綜合利用形成新興產業 // 這四條算是給能源+電力那一票老學科指明路子了

廢物能高效清潔利用催生「城鎮礦山」新興產業

規模化可再生能源發電及分散式電網實現商業應用

區域高壓直流電網建成

地球深部勘探關鍵技術與核心裝備實現自主研發 //22世紀是地球的世紀 別把克總挖出來

載人航天和嫦娥工程及其他空間重大工程產生重大突破 //航天方面繼續不要停

空間科學衛星形成系列

以載人深潛器為標誌的深海探測勘察技術實現跨越發展 //不太懂

海洋新技術重大突破促進藍色海洋經濟快速發展 //目測是湊數的

總的來說 基礎科學還是看好的 工程方面一如既往要打好輔助

生物方面很長一段時間一如既往自娛自樂說廢話

化學乾脆沒提 柱子幹了么

最好的生化勸退廣告

最後 施一公學術上目測是沒有突破的空間了 目測他下一步就是當更大的官吧

這麼聰明的人如果當初堅持CS相比現在成就還要更大


推薦閱讀:

TAG:自然科學 | 科研 | 學術 | 科學 | 未來科學大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