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領先其他城市幾個身位到平起平坐,上海衰落的原因是什麼?

1949年前,上海是中國的金融、工業、進出口貿易、科技、文化、出版、教育中心。中國中央銀行設於上海,所有大銀行總部和證券交易所在上海。上海是中國現代工業和中國工人階級的搖籃。當時中國進出口額的很大部分經由江海關完成。

民國時代的國立中央研究院大部分重要研究所,例如物理所、化學所、工程所、生物所、地球物理學會、地質研究所、數學所、自然科學研究所,以及很多的全國性專業學會例如中國紡織學會、全國醫師聯合會、社會科學研究所等等均成立於上海。

國家統計局1949年各省工業總產值數據彙編。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出版社《新中國六十年》


首先上海的崛起靠的是什麼?優越的港口地理位置便於發展海外貿易、租界的存在,舊中國唯一的金融市場就在上海,上海是從江蘇獨立出去的,上海的發展崛起離不開江蘇和浙江人民的支持。

但建國後衰落的原因:

1 財政上,建國以後,上海是長期作為中央財政來源的大頭的,上海的財政收入大部分要上交給中央,只留下部分財政來發展上海自身,上海人那段時間犧牲還是蠻大的。

2建國前,上海是全國最繁華的地段,更是當時最大的租界和冒險天堂、十里洋場,大量的外省人口和外國人員來上海尋找機遇,上海的繁榮也離不開外省人和洋人在上海的投資,建國後,西方國家撤出上海,外省人口也來不了上海,從原來的冒險天堂一下子淪為計劃經濟的重點城市,沒有了外資投資,中央政府對上海的建設力度又遠小於建國前,自身的財政又被中央拿了大頭,很長時間內陷於發展停滯局面,無論是城市建設還是居民住宅建設,在建國後很長時間內幾乎沒有變化(上海男人節儉持家部分原因也是那個年代生活的確困難)。

3 建國前,上海是亞洲最大的城市,也是亞洲最大的金融城市,金融業極其繁榮,建國後,由於我們搞了計劃經濟,金融業就這樣被取締了,我們和國外的貿易僅剩下和社會主義國家來往,部分和歐美國家的貿易還要通過香港作為中轉站,上海的港口作用也消失了,在雙重打擊下,上海的優勢消失了。

4 建國後,我們搞了計劃經濟,上海也是搞計劃經濟的模範城市,計劃經濟重鎮,計劃經濟體制下,上海很難再充分利用到上海周邊的江蘇和浙江二地資源,無論是工業原料還是勞動力等,都是國家統一分配,很難發揮建國前對周邊資源的吸引優勢,即使是我們搞了改革開放後,上海由於某些原因仍然搞計劃經濟,計劃經濟時代,上海是全國的工業產品重鎮,負責生產了大量的民用工業產品,但當廣東地區尤其是深造轟轟烈烈的搞市場經濟的時候,廣東地區的工業產品暢銷全國時,上海還在搞計劃經濟,一下子就落後了

所以,當江朱主政上海後,開始推動上海改革,做的就是要政策、引進國外投資,搞了浦東區,又重新在上海搞了金融業,重新發揮上海的港口優勢,上海才一步步重新恢復,上海市政府引進了外資後才開啟大規模城建和城區改造,上海的高架、地鐵才陸續上馬,也是得到了中央的財政政策照顧後,上海才得以有財政剩餘來改善上海市民的生活,搞了菜籃子工程...

PS:上海雖然不像建國前那麼一枝獨秀了,但其他城市還沒有到和上海平起平坐的地步,北京作為政治中心存在,上海仍是大陸最大的金融城市、港口城市,不是其他城市能比較的。

衡量一城市的地位有許多指標,經濟指標只其中一個,還有文化影響力、科技創新力、對周邊城市的影響力、國際影響力、人才吸引度、政治地位等,可以有很多的標準,綜合評價,上海仍是超一線城市。

評論區有人提到深圳,1990年鄧公曾經對主政上海的朱鎔基說,我們浦東開發晚了,也是90年,上海才開始搞浦東區開發,上海建國後長期作為計劃經濟重鎮,即使改革開放後仍然保留了大量計劃經濟時代作風,一直到朱主政上海後在鄧的大力支持下才開啟大規模改革,之前也遲遲得不到深圳經濟特區那樣政策,這裡面原因又錯綜複雜...

而深圳80年就開始搞經濟特區,有中央給的特別政策,又佔了天時地利,發展自然快,大又趕超之勢。

假如上海也從80年代就開始搞經濟特區,會怎麼樣呢?


現在也還是中國第一大城市,經濟、科技總體實力都是第一,還不能算是淪落到平起平坐吧,只是優勢不像以前那樣壓倒性了。

另外,我還是對這個在另一個問題下看到過的圖有所懷疑,那些西部的省區罷了,北京和遼寧怎麼可能 「無數據」?


由領先其他國家幾個身位到平起平坐,英國衰落的原因是什麼?

靠的是技術的普及,工業的普及,發展的普及。

【由只有中國會造紙,到全世界所有國家都會造紙,中國造紙衰落的原因是什麼?】

由只有你吃白面,到人人吃白面,你衰落的原因是什麼?


@潤松 關於中央在上海的投資問題顯然被某些輿論帶歪了。

民國時期長期搞聯邦制,而非秦朝之後大多數大一統時期的中央集權制。
當時中國處於事實上的軍閥割據時期,各地都是聯省自治狀態,中央政府並不能有效調集全國資源。之前皖系軍閥段祺瑞竊得中央大權之際向日本大量舉債,對國庫造成多大影響,不得而知。

好吧,被拉黑了,「聯邦制」的問題先擱置一下。純粹的文科生果然只會死摳字眼和文人相輕呢~


現在能跟上海平起平坐的,也就北京那一個吧!

頂多加深圳跟廣州而已

北京的話,上海一騎絕塵的那個年代連首都都不是(所以叫北平),毫無政治優勢(反而是上海因為離南京近所以有優勢),而北方經濟中心又因為不臨海被天津搶走了...

珠三角那兩個的話,是因為上海1949以後一直到2010前後的功能被香港搶走了,所以當初為了改革開放方便招商引資,在香港旁邊弄了一個特區,那就是深圳,然後把整個珠三角都帶起來了

(另外一方面,隨著高速公路網和鐵路網的發展,華中和西南地區不再是非走長江運貨進去不可了,從珠三角進去也是另一個選擇了,這也削弱了上海的長江水運優勢)

至於廣州,畢竟底蘊也深,又在珠三角地理上的中心,所以整個珠三角起來以後也能有所發展

所以真正應該問的是,為何當年的天津跟首都南京沒能達到上海的高度

上海的優勢是臨海又在長江沿線,在那個陸運交通不方便的年代,長江水運可以深入華中,西南甚至是西北

而天津臨海但沒有能深入內地的水運通道

而且東北有大連,山東有青島,所以天津也沒有能力壟斷整個北方的海貿,主要的基本盤還是在平津冀而已

至於南京則是臨江而不臨海,做不了轉運中心

(或許當初定都南京就是想要跟上海做政經中心的分離?)

大概就是這樣吧!

利益相關:我哥在上海工作


這還需要問?看看兩魚同志後中央派來的都是些什麼領導?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北上廣深還是現在中國的經濟中心,說什麼平起平坐是開玩笑嗎?


因為49年後中國大陸統一了啊

然後開始工業化了呀

基建開始趕上了呀

對外開放進程開始了呀

統一代表著各地之間的隔閡被打開,開始了經濟交流

工業化讓內地有了除農業外的經濟發展方式

基礎設施的建設讓各地都能聯通,能發展貿易。

對外開放直接帶來了深圳

上海發達的原因是因為它是租界,是長江口岸,是中國和外國僅有的幾個交點,也是條件最好的一個交點。

那時候的中國落後,外國發達,那麼和外國關係最密切的上海自然是最發達的城市。

現在的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經濟體,如果再沒有幾個根植本土經濟的大城市,那真的是說不過去了。

其實不是上海的衰落,是其他城市的追趕而已。

而且北上廣深,廣深相比京滬經濟還是差一步的。上海的地緣優勢能和北京作為首都的政治地位一較高下,已經是很難得的了。


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城市群落的整體發展。國家才能真正發展。

上海依然是中國經濟中心,長三角龍頭。

是否秒殺別的城市不重要吧……


首先,上海沒有衰弱。GDP被其他城市追上也是很正常的,每個城市承載的功能不一樣嘛。上海依舊是中國的航運、金融、貿易及經濟中心。

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上海增幅最大 黑龍江降幅最大

從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的總體態勢來看,根據31個省份的得分升降情況,全國有23個省份的得分出現上升趨勢,上升幅度最大的是上海,增加了3.03分,其次是浙江、江蘇、重慶和福建,都增加了2分以上。

GUCP全球城市競爭力研究

中國前20名城市(全球排名)依次為:香港(6)、上海(7)、北京(8)、台北(25)、深圳(66)、廣州(74)、澳門(81)、天津(138)、杭州(139)、東莞(154)、西安(161)、高雄(168)、大連(175)、蘇州(184)、新竹(186)、南京(187)、廈門(198)、中山(202)、武漢(215)、寧波(217)。

The World According to GaWC 2016

1999年,GaWC嘗試為世界級城市定義和分類。世界級城市名冊於GaWC 5號調查學報([2][3])中概述,以國際公司的「高級生產者服務業」供應,如會計、廣告、金融和法律為城市排名[4]。GaWC的名冊確認了世界級城市的3個級別及數個副級別[28],由高到低順序為Alpha級 (下設四個副級別:Alpha++、Alpha+、Alpha和Alpha -)、Beta級(下設三個副級別:Beta +、Beta和Beta -)、Gamma級(下設三個副級別:Gamma +、Gamma和Gamma -),另外還有「高度自足」和「自足」兩個級別,意即此等城市能夠提供程度足夠的服務,無需明顯地依賴其他全球城市。

2016年地方財政排名: 廣東財收破萬億穩居第一

2016年,上海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6406億元,同比增長16.1%,增速第一。 2015年,上海財政收入規模已經逼近山東,兩者均維持5500億元體量。2016年,上海財政收入增速進一步走高,達到6406億元收入規模,超過同期山東5860億元,居第三位

政務大廳——這是設置在上海的部分功能性金融機構。

政務頻道-信息公開——這是設置在上海的部分重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249家。

政務頻道-信息公開——這是設置在上海的部分重點實驗室。共140個。

2016全國amp;amp;amp;amp;amp;amp;quot;堵城amp;amp;amp;amp;amp;amp;quot;排行榜發布,最堵的竟是這兒

2016年度十大堵城分別是:濟南、哈爾濱、北京、重慶、貴陽、深圳、昆明、杭州、大連和廣州。

上海常住人口2015、2016連續兩年下跌 - 知乎專欄

至2016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總數為2419.70萬人。

以上擁堵前三的城市2016年常駐人口為濟南723.31萬人,哈爾濱常住總人口為1000.4萬人,北京市常住人口為2172.9萬人。這三個城市的常住人口都沒上海多。

2016年濟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16年北京常住人口僅增0.1%。

2016-2017年哈爾濱常住人口數量有多少,常駐人口信息數量統計。

至少這樣看來,上海的城市交通規劃是比以上三個城市好的。

2016年中國主要城市最新軌道交通(地鐵)通車裡程排行榜——上海的地鐵的通車裡程是最長的,而且是世界第一。

全國各地高校【211大學名單-985大學名單】 - 住哪網——985、211院校數量上海均排在第二。

醫院排行榜——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公布的2015年度最佳醫院排行榜 (綜合)。排名前50的醫院中,在上海的有13家。

2016年各省市人均收入排名分析:上海第一 廣東第八(附榜單)

上海和北京兩大直轄市均突破5元萬大關,上海以54305元位居榜首,北京以52530元緊隨其後。

2016年中國城市財力50強排行榜(完整名單)

上海除了GDP之外,基本都是第一、第二的水平。所以哪裡衰弱了?

最後


其他城市要追上北上廣深 除非這幾個城市不動五年


誰告訴你上海衰弱了


看看地區財政貢獻,說衰落真不合適


上海衰落啦?我怎麼覺得以後中國就是上海通吃呢,北京和深圳都呆過才敢說這話


確實衰落了。民國時期可是世界一線。


***


前段時間黑香港,小漁村,三線城市。

現在黑上海了?

以後是不是廣州,深圳,北京一個個來?


讓我猜猜沒有數據的福建一定是和西藏平起平坐的工業總產值。

哈?題目是上海,看和誰比吧,曾經的遠東第一都市和鄰國的大都市比肯定是平起平坐或稍弱。畢竟政策與基數。

和國內?我的天,上海不是一直是內地第一經濟大市么


請先參考一下上海的房價


上海衰弱了,怎麼還有那麼多人啊


推薦閱讀:

2015 年印度的經濟增長率會超過中國且一直持續下去嗎?
中國是否已經進入通縮了?
這些經濟、管理方面的書從何學起?
年收入 100 萬在目前中國屬於什麼水平?
假如房價崩潰了,中國經濟也因此導致一連串的反應,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講,如何才能保護好自己的財富?

TAG:上海 | 中國歷史 | 城市生活 | 城市 | 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