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穆迪於 2017 年 5 月 24 日將中國主權評級下調至 A1,可能帶來哪些影響?
Moody"s downgrades China"s rating to A1 from Aa3 and changes outlook to stable from negative
從原來的Aa3降級到A1級,但是穩定評級從"負面"升為"穩定」。
去年3月初穆迪已經下調對中國主權評級展望(穩定變為負面),這次評級下調對匯率市場和國內企業在海外發行的債券有一些影響。
不過我覺得最應該關注的是財政部對穆迪的回應,財政部在回應中又一次強調:2015年開始,除了國債和地方債其他任何舉債都不是政府債務!!
政府為了緩解國家債務真是操碎了心,也就是說請注意:理論上根據《預演算法》,央企、國企、地方融資平台出事還不起錢國家都不用兜底,國家給自己留了口子,投資人也小心吧。
PS:這幾年政府其實一直在引導居民加槓桿,間接緩解政府債務,這個就不展開講了。
以下是原文:
記者問:穆迪在報告中指出,2018年政府直接債務將達到GDP的40%,2020年將達到45%,請問您怎麼看?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規定,發行地方政府債券是地方政府舉借債務的唯一合法形式,除此以外,地方政府及其所屬部門不得以任何方式舉借債務。因此,目前我國政府債務範圍依法是指中央國債、地方政府債券以及清理甄別認定截至2014年末的非政府債券形式存量政府債務,除此以外我國不存在其他任何政府直接債務。
記者問:穆迪認為,除了政府直接債務,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國有企業等債務水平持續增長會增加政府或有債務,請問您對此有何看法?
答:穆迪這一觀點說明一些國際機構對我國法律制度規定缺乏必要的了解。
一方面,關於或有債務範圍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已經作出明確規定。即,除經國務院批准為使用外國政府或國際經濟組織貸款進行轉貸外,地方政府及其所屬部門不得為任何單位和個人的債務以任何方式提供擔保。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實施後,我國地方政府或有債務依法是指地方政府為使用外國政府或國際經濟組織貸款進行轉貸的擔保債務,除此以外不存在任何其他或有債務。
另一方面,對於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國有企業等債務與政府債務之間的關係,我國相關法律制度也已經作出了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規定,除發行地方政府債券外,地方政府及其所屬部門不得以任何方式舉借債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規定,「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因此,不論是中央國有企業、還是地方國有企業(包括融資平台公司),其舉借的債務依法均不屬於政府債務,應由國有企業負責償還,地方政府不承擔償還責任;地方政府作為出資人,在出資範圍內對國有企業承擔責任。
六月一日:
今天看到見聞里付鵬的一段話,很有意思,耐人尋味。
在2017年底重要的會議到來之前,國內一直在阻止資金外流,防止金融衝擊,對外收緊對內拆除炸彈的工作可以說是今年政策的重中之重,這個時間點,內部拆除炸彈需要一個穩定的外部金融環境來配合,雖然對於人民幣匯率的管控收緊犧牲了離岸人民幣的流動性,也使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大幅度的放緩(國內目前提國際化的聲音也變得很低),包括未來開放資本賬戶也只會緩慢推進,但是在今年必須清楚的認識到我們可以掌控的地方就是我們的陣地,內部炸彈拆除才不會給外圍任何做空勢力可趁之機(如有侵權請聯繫我,立刻刪除)
2017年底重要的會議是什麼?
拆炸彈又是指什麼?
USD/CNH已經到了一個我一個月前想都不敢想的位置6.73! 五月三十一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92.39,相對上月下跌0.42%。香港Hibor目前為42.815%(數據來源Wind,時間2017.06.01)
以下內容純屬個人揣測:
1、美元很弱,人民幣被美元帶著對一籃子貨幣貶值,其中按照CFETS比重考慮,歐元、日元、南非蘭特在近十天對人民幣升值較多;
2、人民幣有很強的被做空壓力,所以需要拉升Hibor增加空頭的成本;
3、保匯率還是保房價?這也許不是一個好問題,但是目前看匯率更穩;
4、我沒有想到很好的基本面因素去解釋為什麼人民幣匯率如此變動,但是可以嘗試從其他國家基本面惡化貨幣走弱和中國央行及國家匯率政策和調控角度去理解人民幣匯率變動的邏輯。
五月二十九:
而USD/CNH從穆迪下調評級開始從6.889左右一路跌倒目前6.82左右,似乎人民幣在升值,但是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一直在下跌(最近指數為92.39),這就意味著人民幣雖然在兌美元升值但對一籃子貨幣貶值。
不是人民幣升值,是美元太弱了。
(同時香港隔夜拆借利率Hibor從24日的2.7739%漲到29日8.27%,做空人民幣的成本在上升)
總結:
人民幣在貶值但美元貶值更快。
根據五月二十六的最新消息:
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決定維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本、外幣主權信用等級AA+和AAA,評級展望為穩定。一帶一路信息搜索引擎_一帶一路_絲路互金網
大概AA+相當於穆迪的Aa1,AAA相當於穆迪的Aaa。 那就是說這份報告和穆迪給的無抵押外幣債務的A1(大公的A+)差了差不多四個級別。
五月二十四更新:穆迪之前2016年3月2日,已經將中國主權評級由穩定改為負面了http://finance.caixin.com/2016-03-02/100914951.html;
理由也很清楚是由於債務上升;資本外流導致外儲下降;改革的能力存在不確定性。2017年5月24日,穆迪認為債務上升在侵蝕中國的信用指標,直接、間接債務和經濟體系債務將繼續上升,信用質量下降至A1水平;債轉股、混合所有制、金融業改革等改革措施雖然有效果但是沒辦法解決根本問題,對穆迪將高級無抵押外幣債務評級從Aa3降至A1,外幣存款評級上限從Aa3下調至A1,https://www.moodys.com/researchdocumentcontentpage.aspx?docid=PR_366876
簡單說穆迪的意思大概是:
1、債務指標在惡化,和當初負面展望的判斷一致;
2、改革有效果,但沒解決根本問題,和負面展望一致;
3、外匯儲備,嗯,還可以,所以不提了。
下調至A1,然後給你個穩定的展望。
具體有什麼影響,你可以理解為了美元加息和升值造勢,打壓人民幣匯率;也可以理解是扯人民幣國際化的後腿,給你的一帶一路項目添堵;也可以理解是我穆迪客觀公正,為了揭示中國經濟的風險,就是說到做到下調你的級別,幫你去槓桿(想想次貸危機和希臘主權信用危機,穆迪也是有原則的剛jian正qian不yan阿kai)。
以上均為個人觀點,如果有什麼不妥的地方,歡迎大家評論。
- 穆迪選在這個時間點降評級,是因為知道央行現在在做一個關鍵性的改革,並且穆迪不看好這個改革
- 穆迪降中國評級,再怎麼影響都是短期的,短期波動成過去就行。長期還是看中國自身的發展,只要底子硬,經濟數據好看,誰看衰都不怕。而中國經濟未來發展,其實跟上面說的央行這次改革息息相關。
什麼改革?就是近期金融改革、去槓桿。而穆迪,顯然也是知道的。穆迪原話:
中國的金融實力前景將惡化,債務將進一步攀升,經濟增長將放緩。
儘管改革的持續推進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經濟和金融體系,但不可能阻止債務進一步增加,以及政府或有負債的隨之增加。」
牛姐來翻譯下,就是央媽在去槓桿,但是去了也沒用,經濟增長下滑,債務增加是肯定的。
綜上,穆迪說中了要點,這個要點就是最近央行的這次改革。穆迪降級的影響是短期的,更需要關心的,還是這次改革的發展和結果。所以接下來我就著重說一下央行這次迫不得已的去槓桿的原因和重要性。
央行去槓桿是什麼意思
下面內容比較多,所以這裡我只簡單說幾個貨幣政策原則:
- 央行搞寬鬆(QE), 降息等,簡單來說就是印錢或者讓借錢成本更低,讓大家去花、去作,把經濟搞搞活,所以一般是經濟差的情況這麼做。
- 央行加息、縮表等,簡單來說就是讓你借錢成本更高了,減少市場上的錢,一般是經濟過熱的時候這麼做,讓經濟降降溫。
而央媽最近在做的,去槓桿,變相「縮表」,就是第二種情況。然而,這次這麼做卻不是因為經濟太熱。央媽去槓桿,有內因也有外因。
內因:金融安全
這次監管風暴上至銀行、券商、保險下至房地產開發行業,都受到了影響。前天牛姐寫了一篇文章,說到了央媽最近一大「利器」,就是全面禁止通道業務。三大利空同時來襲,房地產行業真的變天了 - 知乎專欄
通過通道業務融到錢的,一是房產項目,第二個就是地方政府債(穆迪的報告里出現好幾次的東西)。而中國100萬億的資管市場,有許多都是通道業務。
(數據來源一行三會的統計數據,截至16年三季度)
很多人買理財產品,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錢去了哪。
- 比如,當你把錢買了信託產品,你的錢可能是給了債台高築的某地方政府的融資平台,或者某地產項目。
- 當你的錢買了銀行理財,銀行很可能是把你的錢給了其他的小銀同業存單),而小銀行還是拿去買了某理財產品,這些理財產品就是把錢給了那些無法從傳統銀行手裡拿貸款的企業或者個人那裡。比如,蔡成功這樣的:
貸給你才怪,銀行這個生意就是這樣,不能把錢貸給你這種缺錢、沒有抵押物、信用資質還不夠好的人(或者企業)。
「通道業務」什麼意思?
往簡單了說,就是某些企業和機構需要借錢,但是他們資質不夠,銀行不能借給他們,於是銀行先把錢給信託,信託再把錢給他們。這裡的信託就是典型的「通道」。通過這些「通道」,「蔡成功」們融到了錢。這些通道雖然不是銀行,但是卻做著類似銀行的業務(俗稱影子銀行)。最終錢還是投向了市場,而且是投向了風險比較高的地方。蔡成功個人還攪不起什麼波瀾,但是欠債的企業可是千千萬萬,要是有這些的企業破產了,他們的那些債務怎麼辦?
央行去槓桿,就是要讓市場上的錢變少、變貴,控制他們流向風險過高的地方去,防止出現系統性風險。
外因:美聯儲加息+縮表
牛姐剛才說了,經濟好的時候央行加息,縮表,去槓桿。顯然,美國就是這種情況。而且注意,美國是在「加息周期」里,加息周期什麼意思?就是說最近幾年都在加息,連續加息,而不只是隨便加個一兩次就完了,這個影響可就非同小可了。
美國實際上從15年底就開始加息了。16年因為全球市場太差,又趕上美國總統大選,所以美聯儲不敢輕舉妄動,僅僅在16年底才又加息了一次。然而到了17年,世界經濟突然峰迴路轉了,總統大選結束的美國,也沒有什麼好怕的,重回加息道路,並且,加息的速度和強度都讓人側目。
美聯儲在17年3月一上來就加了一次,而下一次加息,可能就是下個月。並且,今年應該還要加2次,未來3年加9次。
不僅如此,美聯儲今年還要縮表。雙重奏!
美聯儲加息和縮表什麼影響?
簡單來說,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美元更值錢了,全世界的錢都想湧入美國。美聯儲在2016年才加了一次息美元就漲上天了。如今美聯儲還要加9次息,同時還要縮表,讓其他經濟體如何承受得了?
沒有國家能躲過美聯儲加息的影響。歐洲就壓力山大。但還好剛剛法國總統大選選出親歐盟的「小鮮肉」,歐盟政治危機暫時散去。於是歐洲央行,也開始要慢慢退出寬鬆,甚至有可能在年內就加息了,因為他們知道,美國加息,他們要不跟著加,可真要倒霉了。
中國也一樣。美聯儲一加息,人民幣相對美元有貶值趨勢,資本外流壓力大。怎麼辦?唯一的辦法是,也跟隨美國,變相地加息、縮表、去槓桿。所以,央媽在這個時候去槓桿,一點都不奇怪。
央行「壓力測試」
央行現在去槓桿,是迫不得已的。因為對中國經濟來說,接下去的日子不會更好,只會更差:美聯儲加息已經開啟,時不待我;金融安全,已經到了不可再拖延的程度了。所以這個時候沒有選擇,必須行動。
但是,開頭牛姐說了,正常的情況下是經濟好的時候去槓桿、加息。那麼,現在中國的經濟好嗎?在經濟並不是太熱的時候,強行縮表,經濟能不能挺得住?這是個大問題。
這就是為什麼,央媽先選擇了去槓桿,變相「縮表」,但是沒有直接加息。因為加息是一劑猛葯,沒有回頭路。比如今天宣布加息,如果引起劇烈動蕩,也不好明天再降回去,這樣影響太大。而去槓桿,是比較靈活的,隨時可以調節力度、尺度,以比較快的速度測試市場的彈性。打個比方,證監會這幾天說不能做「通道業務」了,但是如果過了一段時間發現金融機構實在頂不住了,證監會到時候可能也會鬆手,或者鬆口:「禁止通道業務是市場過分解讀」等等。所以,牛姐一直在關注近期監管風暴力度和尺度如何變化,因為這反應出的就是中國到底能承受什麼程度的「緊縮」。
所以金融業把這次的監管改革稱為「壓力測試」。
穆迪「搗亂」可以不管,但是金融改革一定要挺住
財政部火線回應了穆迪,並且駁斥了穆迪一番。這麼快的速度,說明財政部「受到了一萬點傷害」。一方面可能穆迪的評級方法以及對中國情況不了解導致了評級有些偏差,但是也說明,穆迪切中要點。
穆迪我們可以選擇忽視,真正關鍵的還是中國自身的經濟。然而美聯儲加息只會愈演愈烈,中國經濟內憂外患,是否能解決就看能否把握現在的窗口期。這次改革事關重大,如果監管層現在頂不住壓力半途而廢,只會讓問題越來越大,直到無可挽救的地步。撐住,才能見到曙光。半途而廢,喉管不堪設想。
這個問題下面的很多答案,閱讀障礙太高了。你看這些回答都是中文吧,但是好多名詞都不能理解是什麼意思,還有很多回答的因果關係看不懂,跳躍性太大,比如一下子就從主權評級講到離岸人民幣匯率。我覺得吧,對於「如何看待」這類問題,其實很簡單,只要把它是什麼事情講清楚了,那麼大家都是成年人,自然會有自己的評價。所以這類問題的關鍵在於,知道這是個什麼事情。我剛才邀請了我關注的知乎上專門發債的專家 @王大力,但是不知道他會不會回答這個問題,在這之前,我先做做好事,盡自己能力科普一下這個事情。
首先第一個基本問題,國家發行債券是什麼意思呢?
這個基本問題要講到核心其實並不簡單,因為它涉及到貨幣的創造問題,我記得沒錯的話,前一段時間馬督工跟人撕逼就是在這個問題上撕逼,大家可以先去觀摩一下文化人是怎麼說服別人的。
只會一句「紙幣是欠條」,也好意思笑宋鴻兵? - 知乎專欄
我當然不懂這麼高級的知識,所以我只能講表面,就是國家發債,其實是國家去向別人借錢。至於為什麼,我們可以想像成,國家要干大事,但是缺錢了。
接下來,你跟別人借錢,要給利息吧,那麼國家跟別人借錢,也要給利息吧?
那麼利息怎麼定的呢?這裡面就有一個風險概念出來了。
我把錢借給你,如果你信用不好,我覺得可能你把我的錢弄沒了,這就是風險,這種情況下,我要麼乾脆不借給你錢,但是如果我一定要借給你錢,你就要給我高利息。很合理吧?比如我們前幾年搞的很好的民間融資,借款人動不動就給你承諾一年30%或者40%的利息,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風險越高,利息越高,反之也是,利息越高,風險越高。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
所以到這一步,怎麼評價一個國家發債的風險就成了一個問題,大家都很迫切的想要知道,究竟這個國家能不能把欠的錢給還上,並且按時按量的支付利息呢?
既然有需求,那麼自然就有人把這個干成了一個生意,靠專門給人家打分評級來賺錢。他們就是評級機構。當然打分的人很多,但是只有留幾手,手哥打的分,才有公信力。評級機構也一樣,有公信力的不多,國際上承認的就這麼三、四家,其中一家是穆迪。
穆迪給很多東西打分,問題中的這個叫主權評級,就是給一個國家的整體信用水平打個分。其他的比如給一個公司的信用水平打個分,那叫公司信用評級。
這個分怎麼打,那是一門高深的學問。但是我們參考一下手哥的打分標準,可以大概知道這個原理,那就是玄學。比如我手上有幾家公司的打分,我實在覺得他們長的差不多,但是人家評級機構就是能看出來不同,而且有理有據,我也沒有辦法啊。
好了,基本問題解決了。
接下來我們可以看看評級下降會產生什麼問題。
我感覺我實在是扯不下去了,為什麼我就不能回答的簡單一點呢。真是作死。
直接點吧,整體上來說,這個評級對國內市場影響不大,因為我大清自有國情在此,管他各國如何,對吧?
這個評級它主要影響的是中國的海外債券,也就是說,會影響中國人從外國人那裡借錢,因為外國投資者看這個評級。引用一些評論:
國際機構的評級調整對國內市場影響不明顯,或對中國發行人的海外債券帶來影響。一負責承銷中國海外債的外資行人士表示,此次穆迪下調主權債務評級可能會影響海外投資者對中國債券的信心,但長期影響尚不確定。
債券交易市場的反應較為靈敏。「對交易員來說,這是個令人震驚的消息。一時間大家都不願意買了,bid price(出價)也沒有。」一位香港債券交易員表示。「交易員就是這樣的心態,買新的債會比較謹慎,至少會等這段時間平靜之後再看,看債券收益率到底會定在什麼位置。」德國商業銀行亞洲高級經濟學家周浩表示:「評級下調對債券市場長久影響比較大。對債券投資者而言,對於未來的新發債券和續發債券,收益率不可避免要上調,尤其是中資發行人在海外發行的美元債。」
這個是什麼原因呢?其實很簡單:
中資機構如果希望在海外發行美元債券,首先要獲得國際評級機構的評級,而一旦中國的主權評級被下調,中資機構的債券發行人評級也很可能出現下調。這也意味著很多中資機構將可能失去投資級的評級。
對於很多國際投資者來說,投資級評級是其購買債券的最低門檻,而一旦中資機構失去投資級評級,將會變成「垃圾債券」,其可以針對的發行對象也將大大減少。對於這些發行人來說,其融資能力將出現下滑,融資成本也將水漲船高。
翻譯成中文就是公司發行債券的信用評級跟國家的主權評級有關係,國家的評級降了,公司的評級也會降,也就是告訴別人說,風險提高了,那麼別人也有兩個選擇,要麼不借給你錢,要麼要求高利息,這就是所謂的融資成本上升。至於匯率,實在是沒時間再說了。
就這樣吧,科普的不好,見笑了。大家上知乎,肯定都是成年人了,有自己的三觀,那麼你自己評價這個事情吧,反正你評價的東西穆迪也看不到。
如果你真的是未成年人,推薦你先關注 @vczh,多學習,加強自身修養,塑造三觀,然後再來回答「如何看待」這類問題。
首先我比較反對有人說「三大評級機構是完全為美國服務的,為什麼從來不去調降美國評級?」及類似的話,事實上2011年那場美國政府「鬧劇」中,標普就把美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級從AAA下調到了AA+。每一個評級公司都有其評級的演算法和基礎,不排除會因為一些政治因素有一些浮動,但不會不著邊際的給你亂評。可能有所疑問的點在於這個時間點,在這個時間點下調評級可能值得商榷,這只是一個可能。
其實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穆迪的評級所能夠造成的影響只是一時,而真正其所反映的問題是否真的存在。
-------------------------------
在外部,至少從數據來看美國經濟的好轉跡象的確比較明顯,包括可能引發的一個個潛在的黑天鵝事件也在慢慢消除,美國經濟正在回暖這個是事實。基於此美聯儲表現出了非常充足的信心,如果綜合現在美聯儲各個具有投票權的個人的發言中體現出來的觀點來看,美聯儲今年可能還有3次加息,且在觀點持續不變的前提下,未來幾年內的加息次數有望達到9次,最少也應該有6次。這種加息次數在歷史上是不是最強烈的我沒有做過考察,但至少也算比較罕見的。隨之而來的還有「縮表」。基於現在的情況(加息)以及對應美元的走勢,我覺得在未來,美元變得「越來越」之前,就算暫不考慮其他國家的情況而言,也會是大概率事件。
在內部,我認為一個比較值得關注的事情就是中國目前的經濟狀況,或者最低要求,中國經濟的發展或改善狀況,在未來的幾年裡面能否在當前世界經濟環境中保持一個較為平均的狀況;如果目的性強一點,就是中國未來幾年的經濟狀況和美國未來幾年的經濟狀況相比較而言是好還是壞?;如果化作一個基本目標,中國未來幾年的經濟是否至少能夠保持穩定?當然,達到這幾個描述所要達到的內部環境和狀況,是完全不相同的。這裡我也沒有做很多深入的研究,就說幾點比較淺顯的分析:第一、中國經濟目前的狀況如果和復甦中的美國相比,自然存在著一定的滯後性(先用滯後性描述,事實上這已經包含了中國經濟在未來幾年也會解決問題從而明顯增長);第二、人民幣對美元這仍然是一個無解的問題,哪怕我們強調人民幣國際化已經很多年,那麼,美國率先加息和提出縮表而言對於目前中國所需要的貨幣環境而言是有不利的地方的。這兩者之間事實上對於目前中國經濟問題的解決之道上留下了一個悖論,即不可能讓兩個問題都向著自身有利的方向運行。但目前中國如果考慮加息這個葯又顯得過猛,所以,會採取一些靈活措施,變相的解決這個問題,並利用這裡創造出來的時間窗口,儘可能解決這些問題。其實前期從債市,股市,期市,樓市,人民幣的價格趨勢和政策節點,可以理出一條比較清晰的脈絡,這能夠清晰的代表政府的政策傾向和態度。
所以不管評級不評級,問題的確一直都存在,即便早幾天或者晚幾天來調評級,我不認為這會多意外,不調也不意外,因為這些評級參照的具體標準我們都不清楚。但我個人覺得「感情色彩」也沒有那麼濃厚。
職業和閱歷限定不能做過於深入的宏觀經濟分析,但在自身工作中體現出的問題大概能夠明顯察覺到這一點。
除了讓離岸人民幣"雞凍"了一下,好像也沒看到有什麼指標性影響。
但我覺得更有意思的是,在中美早收清單中,放外國評級機構進來是搞了個大新聞。那難道穆迪是來了個"見面禮"?
更願意解讀為在細則未出來之前,搶一點談判籌碼吧?徒增笑耳。看好中國經濟的時候,官媒第一時間拿評級機構來背書。
看空中國經濟時,官方發言人親自出馬駁斥,官媒學者也跟進發文配合
新華社記者刊文:西方評級機構信譽早已受到質疑下回看好中國經濟,還要不要拿這些信譽早受質疑的評級機構來背書呢?
1928年美國評級是最高級,同樣2007年美國評級也是最高級 。
穆迪降級後,目前三大評級機構對中國評級仍與日本持平或者略好,說實話這才是比較讓人驚訝的事情。降級本身並不奇怪吧,Fitch早就降了。
我感覺7月初,公布6月外匯餘額的時候應該破3了...
第一次貿易逆差外匯餘額上升,我擦,我這小白以為大陸神奇了可以自己印美元了,問了個行業人士表示發債啊...借錢唄,我就好奇了美元升值周期吃飽了去國外發債去,後來才理解這算是國家穩定軍心吧,好了這次海外發債給你加利息。
給世界前幾大經濟體做主權評級本來就是個很扯淡的東西。尤其是給G2國家評級,說到底就是拍腦袋。兩個老流氓,倒了誰都是off-chart。你覺得穆迪權威,我還覺得大公客觀呢。
下午粗粗讀了一下原文,說的道理每一條都很在理:高槓桿的經濟發展模式、地方政府債務高企、計生政策帶來的勞動人口斷崖式下降、經濟潛在增速下滑等等等。然而這些問題,過去幾年都是存在,為什麼今年才降級呢?如果你去讀穆迪的報告原文,最後它寫到:它認為改革帶來利好已經不足以對沖以上這些負面因素。
所以總結起來,用小粉紅的角度來看,就是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喪心病狂唱空結構性改革。站帶路黨的角度,就是自由世界的明燈給我們探明了前路的崎嶇。看你屁股坐哪裡了。
雖然這個評級很扯淡,但是影響還是挺直接的。它可能會抬升中國國債、中資背景投資級企業的海外債券或貸款融資成本。在主權評級發布之後,一直被視同主權信用的三大政策性銀行評級也被穆迪同時下調。估計後面國有銀行的評級也會受到影響。
另外一個影響是我腦補的。前不久大大訪美帶回來的一個成果是儘快向國際三大開放國內評級市場。穆迪這麼一鬧,會不會搞成三進二?如何看待穆迪於 2017 年 5 月 24 日將中國主權評級下調至 A1,可能帶來哪些影響?
=====================
自從2008年之後,西方操縱市場的三支槍就不好使了。
首先輸掉了內褲的是所謂具有「良好信譽」的三大評級機構穆迪,S-P和惠譽;
接著被人家扔進垃圾堆的是包括路透,彭博,華爾街三大報業在內的假新聞製造者——西方媒體;
只有西方券商這支槍還有餘威,但也維持不了多久了。
有何影響?無非就是穆迪在涮自己的存在感。(查看自己的內褲還在不在?)
有人說美國被信用公司降級過,嗯,那是2011年美國國會裡的共和黨極端派差點準備賴國債的時候,三個信用評級公司中的標普冒天下之大不韙降了一級。穆迪,還是AAA。順便,之後標普就被美國司法部起訴了,交了一大筆罰款。
別說是因為房市泡沫的原因,2008-2009美國房市崩盤,大批人被銀行趕出家門,連銀行都成批倒閉的時候,美國主權信用評級還是AAA。
同樣,美國股市2008年底都跌倒地板了,也沒見評級降低。
所以這就是經濟戰爭,通過評級給你吸引資金製造麻煩,增加困難。最直接的影響,債券通。然後是中企海外發債。一大波被動型的國際投資基金被這個降級攔在中國市場外面了。
在這個關頭上爭奪資本,不是經濟戰爭是什麼?這是精準的一擊。
這幾年樓市狂飆突進,給國民經濟帶來很多隱患。政府為了限制房地產業畸形發展,出台了不少政策。其中之一就是限制銀行體系給房地產企業和政府融資平台發放貸款。
但是,限貸政策攔得住其他行業,卻攔不住房地產企業。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房地產業超高的利潤率可以打通一切合法或是不合法的通道。
小型的房地產公司可以靠借入高利貸過活。這些年很多地方出現了民間借貸泛濫的情況,老百姓多年積累的儲蓄投向了高利貸行業,轉手進入房地產公司,因為能承受得起如此之高利率的一般只有房地產業和礦業。
中型房地產公司有更便宜的融資途徑。銀行不是不能很方便地給房地產公司和政府融資平台貸款嗎?變通一下就可以了。銀行先發行一個理財計劃,然後拿老百姓買理財的錢再投向券商、信託、基金子公司等發行的資管計劃,再由這些資管計劃向房地產公司和政府融資平台放款。
所以,儘管財政部說地方債總額不多完全可控,但是通過各種「通道業務」流入房地產公司和政府融資平台的債務相當可觀。而這一部分債務,大部分是在監管視線之外的。最近銀監會大力限制「通道業務」就是怕這部分債務失控。
大規模的房地產公司就有更便宜的融資途徑了。國內限制他們上市融資,他們就去境外上市。境內限制他們發債券,他們就去境外發債券。
特別是2014年之前,人民幣匯率一直上漲。債券利息幾乎可以被人民幣升值抵消,也就是可以白借一大筆錢。於是,那幾年國內的大型房地產公司拚命在海外發債,積累了相當可觀的美元債務。
2014年以後,人民幣開始貶值,之前流入國內的熱錢開始出逃,兩年間消耗掉一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其實應該是一萬七千多億,因為這兩年七千多億的貿易順差也被消耗掉了)。
國家開始用盡各種辦法保衛外匯儲備。今年三月份政府宣布外匯儲備穩定在了三萬億上方,讓國內外業內人士大吃一驚。但是,大家很快就發現,原來多出來的外匯儲備是政府讓銀行、大型國有企業在海外發行美元債券換來的。
現在中國整體評級下跌,那麼中國的企業評級也要跟著下跌。評級下跌了,已發行的債券價格就會下跌。新發行的債券就需要提高利率來吸引投資人,這就提高了企業的融資成本。
這時房地產公司想要借新還舊就更困難了,如果資金鏈太緊,就有崩斷的可能。尤其是以恆大為首的那些房地產公司,本身負債率就超高,還特別喜歡在海外發債。
政府想要繼續通過發行美元債券來穩定外匯儲備規模也更難了。本來人民幣就在貶值再加上利率提高,成本就更高了。
之前中美經濟百日談判就提到要開放美國評級機構進中國,這還八字沒一撇呢,就給中國來了個下馬威。謝幾位的邀請。
這不應該是公關界的事嗎?
做實務的,都把這個新聞當笑話看呢
知乎的朋友們,你們太操心了啊
實在太年輕,這位泰迪朋友,錯了,穆迪朋友。
降級隨意你,但是也別想著就可以隨意影響我們了。
國債這種品種,大把機構都有投資指標保著底呢
至於海外債
監管早暫停大部分審核了,批文都拿不到,影響個毛線。
你要真牛逼,能把監管倒逼的放開海外債也行啊,以便發出幾單給你亮亮寶。
那我可就代表同行,謝謝你們一家門了。
最後,
大公國際已經彪悍的放出去了
各位可以買定離手了。
「樓繼偉在答亞投行行長金立群問中稱,我注意到了評級的調整,但市場上並沒有因此使得和中國主權債有關的指標發生變化,比如離岸人民幣不跌反漲,也沒有資金做空中國,我們不care他的評級。至於和評級機構溝通,我們不用給他們『拜碼頭』。」 ——2016.3.19 中國財政部長 樓繼偉———————————————————(分割線)……但是,此次下調信用評級是有道理的。有人看我就更———————————————————(分割線)2013年後我國央行外匯儲備一路走低,與此同時超發貨幣卻一路走高,且人民幣對美元持升值走勢,而資產負債表中的外匯比重卻沒有明顯改變。要知道,資產負債表中資產與負債是同增同減的,而中國面臨的態勢卻是在外匯加速流失的同時不能縮表召回超發貨幣,因為一旦縮表,首先難受的就是地方政府某項最重要的資產。這就造成了一段時間內人民幣對內貶值、對外升值的畸形。這個狀態一直維持到2016年底美聯儲加息。美聯儲加息後的直觀表現在於央行打擊香港離岸市場空頭,官方把這場人民幣保衛戰宣傳為對空頭的屠殺。然而一個事實是這造成香港離岸市場人民幣隔夜拆借利率最高的時候達到了38%+,連高利貸看了都汗顏的四分錢……這反映了人民幣的銀根緊縮。此舉等於央行砸爛了香港的人民幣離岸市場、主動暫停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以保證不會波及本幣,造成結算潮致使高槓桿項目資金鏈斷裂。旁證是春節前夕外管局的通知,以及管理層傳出的「人民幣凈流出為0」的要求……so——外儲「小三」No care?(手動滑稽)簡而言之,就是人民幣流動性枯竭——中國缺錢了。於是,在美聯儲第二輪加息後(這輪加息因為沒有熱錢捧場,加上特朗普太作美元指數不堅挺,效果不明顯),我國央行也宣布加息。緊接著到了第二季度,取消存貸比、搶在美聯儲之前縮表(貶值已經到了合理區間,再貶資產價格受不了)再來看一季度貨幣政策報告,四月份是淡季,卻體現了「信貸擴張的衝動」;「央行縮表並不一定緊縮銀根」(聯繫之前取消存貸比就是繼續開動印鈔機)。那麼在去槓桿的大環境下信貸衝動是哪兒來的呢?出處在那批償債能力不足、之前貸不上款的中小企業身上(微笑)與此同時,「去庫存」是如何達成的呢?居民端(為)加(國)杠(接)桿(盤)啊……再不濟還可以鐵公基大幹快上,完事兒「債轉股」……國家層面的公然違約,就問你服不服。穆迪下調主權信用評級……確實不care———————————————————(分割線)手機碼的,語言組織的比較零碎,懶得修飾了……不妥之處歡迎指教,再作討論。———————————————————(分割線)不知出處的段子,關於外匯那點事兒:一家錢莊濫發銀票。
有人用銀票提銀子。
錢莊開始說,我的銀子多得很,有庫銀4萬兩,每年還能收入4千兩。於是,照樣濫發銀票,同時敞開供應銀子。
很快,庫存4萬兩庫銀,變成3萬兩。
結果,這家錢莊開始限制提取銀子。不僅如此,還要強制儲戶存入銀子。
這樣一來,等於公開宣稱自己快挺不住了。
於是,有能力的儲戶開始加速提取銀子,有了銀子也不存進來。
現在,問題來了,這樣的錢莊還能挺多久?
—————————————————(最後一更)其實……對普通群眾來說影響不會那麼明顯,國家會進行宏觀調控穩物價,比較惱火的是所謂的小資、中產。至於樓市,居民端加槓桿來促進去庫存是幹什麼的?自有人高位買進為國接(投)盤(機)……反正我是接不起。地方政府也會比較難受,隨著營改增的推進會越來越難受,越來越依賴於中央的財政轉移支付,客觀上有助於加強領導、打破藩籬,以推進改革……至於朝什麼方向,以及基於我個人的價值取向的評判,答主是黨員,不方便在非正式場合信口開河了。……最後說一點吧,從道瓊斯還有美聯儲這兩輪加息的效果來看(下一個死叉特朗普政府又該債務危機了),賭國運耗死美國不成問題。……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關於答主的價值取向: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555379/answer/170103671?utm_source=wechat_session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ge13_2utm_division=ge13_4from=singlemessage社保黑洞,房價泡沫,殭屍國企……還有世界倒數第一的生育率。
去年調低了gdp預期,出口額也出現負增長。
中國經濟增速近兩年已經開始放緩(所謂新常態),接下來該怎麼改,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雖然暫時並不會出什麼大問題,但是中長期還是應該持謹慎態度的。知道落井下石怎麼寫
減持
我覺得這事吧,相關領導還是應該複習一下扁鵲見蔡桓公。
無論Moodys降與不降,我朝問題都在那裡,不多不少。Moodys並非惡意,否則在剛被允許在國內進行獨立評級服務的時候,沒必要找不自在。
對市場的影響應該很小,我天朝資金基本控制了中資外幣債券,企業境外融資成本不會因此有太大變化。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標普降低中國主權評級展望?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信用管理中心信用評級有用沒?
※網貸公司 SoFi 發行的證券化債券為什麼可以獲得穆迪 AAA 的評級?
※大學不交學費最後會影響到銀行信用評級嗎?看補充!
※徵信機構與信用評級機構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