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七和弦的解決為什麼要優先進行小二度音程?

比如大調的屬七和弦 五七二四 它的解決 四級到了三級而不是五級 李重光的基本樂理書上說四級到三級是小二度更具有典型意義

為什麼小二度更具有典型意義? 是在屬七和弦里具有典型意義?還是只是在大調的屬七和弦里具有典型意義? 其他和弦比如主七和弦 下屬七和弦 導七和弦的解決也是應該優先進行到小二度嗎?

還有大調的屬七和弦五級為什麼進行到了一級而不是三級?


在所有不同理論的和聲學中,就近連接是基礎中的基礎,最近的就是小二度。所以不光是解決,在所有織體連接中,都要優先小二度。比小二度更優先的就是共同音連接,用和弦內的一個音一直延續到下個和弦,例如c調屬七和弦連接到一級時,屬七和弦的13音可以延續變成一級的3音,根音延續變5音,5音延續變9音,然後才考慮把3音小二度解決變主音,7音小二度解決變3音,除了根音需要跳躍一下以外,並不需要比小二度更大的連接方式。李重光那書沒人教挺難看懂的,就算看懂幫助也不大。


屬七和弦的七音到主三和弦的三音基本是一個非常固定的走法。重點不只在於這一個音,結合屬七和弦的三音也就是這個調式的導音,三七音構成了一個增四減五度,也叫作三全音(因為由三個全音構成)。比如在C大調裡,這個三全音就是B-F, 是一個不協和音程,需要解決到主三和弦的根音和三音也就是C-E. 至於為什麼是C-E而不是C-G是因為前者聽覺效果更好。而且C-E這個音程最好地反應了這個調的調性,C代表了主音,E則反映了這是一個大調,Eb則代表是小調。所以在古典和聲裡會用屬七和弦解決到主三和弦作為段落的終止,用一個含有非常不協和音程的七和弦解決到主三和弦並用以強調結尾的調性。

還有一個調只有一個屬七和弦,一個導七和弦。這兩個和弦是從其和弦的功能角度稱呼,屬於兩個特有的和弦,其他的調內七和弦沒有基於功能的名稱,所以主七和弦和下屬七和弦一般沒有這樣的說法。在古典和聲裡主音上方的七和弦主要是大小七和弦,用作四級和弦的副屬七和弦,這個屬於離調的範疇;而下屬音上方的七和弦也多為大小七和弦,在小調裡用做導和弦的副屬七和弦。

屬三四和弦解決到主三而非主六的原因是因為在古典和聲裡的調式和弦也就是一四五級上的三和弦通常不主張重複三音,效果不好如果屬三四和弦解決到主六的話就勢必會重複三音了。

以上說的都是理論情況,實踐中並不用完全遵循這些規則,比如不少作品都會重複三音。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

正如題主說的,所有樂理教科書都確定了小二度的進行具有典型意義,因為這個現象不僅出現在和弦、和聲的解決上,在曲調的旋律進行中也是如此。其背後的原理,教科書上確實的,基本都沒有明說。但如果你從最基礎的樂音關係原理上入手,將各個相關知識點聯繫起來,你會發現,其中的最根本的道理,是極為簡單的——因為現在樂理中的所有音關係法則,來源於人們對聲音感受的天然的心理習慣。也就是說,現行所有的音樂法則,並非完全基於某種精確的數理邏輯,而是經驗規律的總結歸納。

比如兩個更為基礎原理的問題——為什麼所有八度關係的音共享相同的音名?為什麼純五度是最為協和也是最為密切的音關係?

理解了上述兩個問題,其他相關的樂理問題即可迎刃而解。

音樂的本身,是追求樂音間的協和秩序。所以,這個協和秩序是主題,其中的不協和是必要的變化,最終也必歸於協和。從不穩定音到穩定音,從不協音程到協和音程,從屬和弦到主和弦。。。其意義都是將各種不協和的音關係轉化為協和的音關係,這個過程,就叫「解決」。

一個和弦,其各個構成音相互交織,構成一個整體。所以,從整體上言,和弦的解決,是按和弦根音下行純五度方向進行的。但和弦內部,也有其各自的解決方向,這個方向即是動音到靜音的解決。

比如屬和弦——主和弦這個進行,首先主和弦的三個音都是本調內的靜音,所以主和弦最具穩定性。屬和弦中的根音,即是主和弦的五音,是主音的屬音,也是靜音,所以這個音是不動的。屬和弦的三音是調內的導音,是動音,所以它的解決,要行進到其上方小二度的主音上。屬和弦的五音,是調內的上主音(二級),本身它即可直接進入主音,也可進入其上方二度的三音,而主和弦的三音,是明確調性的關鍵,必須加以強調,所以,屬和弦的五音必然進入主和弦的三音。

因為這一規律,即形成了和弦連接中,按照根音下行純五度關係自然進行的這一現象(你可以把任意一個和弦視為「主和弦」,則其前面的那個和弦,即是它的「屬和弦」)——這既是和弦連接的「自然法則」,也稱「重力法則」。

這裡的關鍵,是屬和弦的三音的進行方向——恰是一個小二度的級進。

同理,當屬和弦上方加入一個小七度音,構成屬七和弦。這個七音,需要運動到主和弦的三音上。

當大調時,是屬和弦的七音向主和弦三音做小二度級進;如是小調,則是屬和弦的五音向主和弦三音方向做小二度級進。

由此,我們看到,在這個解決中,實際只有三種變化的音程關係——同度(八度)、大二度、小二度。其中小二度音程的變化佔了兩個。

我們在做一個假設——先將屬和弦的五音省略,對照上述動音解決的規律,則會得到一個沒有三音的結構的「主和弦」:

在實際中,這樣預設的音,會在聽者的頭腦中予以自行的「腦補」。因為屬和弦的五音,是根音上方純五度音,是根音的協和音。事實上,在和弦的環境里,這個音經常可以被省略,原因就在於人的大腦對樂音具有這樣的想像能力,故而對和弦的性質並無影響。

同樣,到了主和弦那裡,缺少的三音,也會經由大腦予以自動的補齊。但這裡有個問題——即在這個三度音上,人腦更自覺地傾向於腦補一個大三度音,因為大三度上兩音的頻比關係(5:4)較之小三度上兩音的頻比關係(6:5)更為簡潔,聽起來更為協和。

但實際上,大三度和小三度卻表達了大調和小調的不同的調性色彩,由於主和弦中缺少了明確的三音,就會給人造成一種調性不明朗的感覺,因而聽上去,似乎還是游移不定,最終,還必需拉進一個明確的三度音,才算徹底解決。

從音程關係上講,屬七和弦的七音,恰是主音上方純四度音,這個音程本身,系由純五度轉位而來。故它在性質上,作為主音的下屬音,與主音上方的屬音功能基本一致,但它卻不屬於調內的靜音,故仍需向靜音去「解決」。

在實際應用中,通常它需進入到中音,而非主音或屬音。原因就在於這個純四度音程,稍具收攏性質——即音程上兩音,彼此之間具有一定的」引力「關係,相互拉攏。所以,下屬音的行進方向,首先就排斥了走向屬音的一方,只能向主音方向靠攏。而主音上方的三度音(中音),本身也是靜音,其位置又恰擋在主音與下屬音之間,故而下屬音通常動勢,僅到中音為止。

從上述原因可以看到,屬七和弦中的五音和七音,都是指向主和弦的三音,無論大調或小調,總有一個小二度的級進關係在內,加上屬和弦三音的導音性質。這種現象,體現出和弦內部的音關係走向的一種自然屬性。所以說,這種小二度級進具有典型意義。

這種典型意義,不僅僅是和弦內部音的走向,在旋律中使用的變化音也是如此。比如在旋律中,四級音需要進入五級音時,中間常會增加一個升四級作為裝飾性的經過音。自然大調的六級音進入五級音時,也常有在中間添加一個降六級作為過渡的現象。


屬七和弦,就是調內屬音上的七和弦。它的解決根據調內穩定音和不穩定音的規則進行,不論大二度還是小二度。

之所以四級進行到三級,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四級上行到五級,就沒有音進行到三級音了,主和弦就缺三音,缺少三音的主和弦不能代表調式結構。


說了很多DT解決

忽略了一個大前提

因為調是有傾向的 就跟重力一樣

你設定了一個地心(主) 然後蘋果下落就是解決(DT) 蘋果下落被個啥東西攔住了(D到iii或者vi之類的但是還在地球上)火星變異了 蘋果突然往火星跑了!(轉調去了)沒種走法都不一樣 這裡說的是最傳統的 蘋果落下去了 掉在地上的過程

至於重力的親善程度問題 你看所有和弦去主都沒問題,所以這個中心本來就有人為設定的因素在。自然45度進行是基於樂學的 但是調這種玩意出現以後嘛………………一切向中心服務 一切東西都按和中心的遠近程度排序 這就是為啥 1451是叫完全進行 而正格TDT 。變格TST。不這麼叫 前者TDT就是蘋果落地 但是T到D是基於調性經驗的(人為) 後者的回到T也是。

所謂穩定的音響 結構上TSDT 沒七和弦不是還是都一樣么。趨於穩定也好 什麼解決也好都是你有調性中心這個前提的 然後一切和弦和這個中心的關係決定了很多進行的方式。

這是調性音樂最核心的部分

TSDT有一種邏輯

T到S其實就是T的蘋果開始從T開始下落 落到S上 (T是S的D)然後S到D 這是個過程 其中可以有吸引的過程也可以沒有 愛誰誰23333 類似於過橋。所以這也是為啥很多進行喜歡251 2到5也是一樣的蘋果落地。

2到5的蘋果下落也和1到4 5到1類似 但是其實本身4和5沒存在什麼太明確的傾向關係,但是因為4和2重複音多音響相似 你算他有一點傾向性也行 。就跟阻礙一樣 這種傾向性還是基於調的大前提的

破壞傾向的 我一般叫色彩 有傾向的 我叫功能

別人說的可能是兩回事 我喜歡這麼解釋。

功能意義就是剛才說的 蘋果得落下去

落到哪 落到調性中心

至於解決 G7和弦 接C大 C小 a小 A大 bA大 ba小 B大 #A大 等等等等 都可以 隨便 隨緣 能接的多了去了 是個和弦基本都能去 關鍵是看你給這個和弦設定了什麼樣的功能/色彩意義了

解決是要基於你的調性的

它未必是蘋果下落這個過程

但是一旦你要它掉到地上 你要的是這個東西

他就是一個比較規範的過程了

具體聲部問題其他答主講的很好了。


從兩個方面回答 屬七→主 的解決:

1. 屬七和弦的 根音(五級音級)至 七音(四級音級),是 小七度的音程關係。在調性和聲學來說,這是 不協和音程。正因為有了這個不協和音程,導致 屬七和弦的音響效果不穩定。

不穩定的音響,就會有其「傾向性」,趨向穩定的音響。

例:屬七和弦 解決至 主和弦。

不協和音,趨向解決的路線,優先下行解決(可引用一下物理學:重力的方向總是往下方)。由於跳進的進行,不論上行或下行,總會給聽眾一種「刺激感」。然而這樣的話,便沒有「穩定」、「解決」的效果了。

所以 屬七和弦的七音(四級音級)的進行,

優先下行級進解決

(如是 屬七和弦第二轉位→ 主和弦第一轉位 的 進行,則可以 四級上行解決)。

2. 下行小二度 級進解決,比 大二度 級進解決,由於前者(小二度)音程距離更近,故傾向性更強。

你舉的例子,只是說明了 大調調性下的 屬七和弦至 主和弦的解決。

小調的 屬七→主,四級音級→三級音級 實際上是 大二度的下行解決。(例:c小調 屬七和弦→主和弦 七音F→ 降E)

對於最後一個問題,屬七和弦→主和弦 的進行,是最「符合聽眾期待」的進行之一。

其實 V7 - VI,或 V7 - III 也無不可(作為一種 出乎聽眾意料的音樂設計 完全可以的)

P.S. 李重光的基礎樂理,知識點上不盡人意之處頗多,謹慎閱讀。


它是這樣的。。屬七和弦里,有「進行的必要」的音,有兩個:三音和七音。咱們一個一個看。

一、七音往哪裡去?從單個和弦結構中得到的「不協和音」及其處理

七音在和弦里是屬於「不協和音」。你可以認為,大三和弦與小三和弦是兩種特許的結構,它們是最協和,最完美,最沒有內在矛盾,最能作為完滿的結束的。具體的解釋牽涉到聲學,還有歷史上的原因,就不細說了。然後別的和弦只要拿來,和這兩個結構一對照,任何別的音就算是「不協和音」,如果它們能夠得到較好的預備和解決,那麼效果就比較穩,比較自然,或者比較無聊。如果沒有較好地預備和解決,就可能產生從有趣到新鮮到難聽的各種效果。注意這裡,不協和音的得出,完全是考察孤立的單個和弦的結果,並沒有把它放在一個和弦進行或者調式的環境中去看。

七和弦的七音(當然算是不協和音),最自然最嚴格的處理是這樣的:用前一和弦的協和音,放在同一個聲部,保持到七和弦的七音,這是預備。比如說C大調的ii-V7里你可以把ii裡面的F保留下來作為V7的七音。然後七音下行級進(不管是大二度還是小二度)到下個和弦的音,這是解決。比如V7-I裡面那個七音-三音。不那麼嚴格的話,七音可以用級進預備,也可以用保留或者上行級進解決,總之這裡了解到這樣一回事就行了:七音要解決是因為它是不協和音,最自然的解決是下行級進,因為級進產生一種聽覺樂於接受的平穩,而下行產生一種(不協和音)屈服了的感覺。「小二度進行具有典型意義」不是七音應該下行級進的理由。

所以你問的其它七和弦要怎樣進行,這裡的回答是,七音下行級進最自然。

二、導音往哪裡去?從調式結構中探索和弦「功能」的成因

屬七和弦的三音有進行的必要則是因為它是導音。我們考察一個自然七聲音階的結構,以大調音階為例。不管是基於聽覺還是理論,我們首先承認這樣的事實,即最穩定的音是主音,其次是主三和弦的組成音。而其它的二、四、六、七級音,使人感到它們沒有主三和弦的組成音那樣穩定,似乎有著運動的趨勢。如果覺得比較難想像的話,聽一下這個前四小節的旋律就懂了:網易雲音樂

在這四個不穩定的音當中,六級和七級又有著與二、四級音不一樣的情況。二、四級音上下各有一個穩定的音環繞,而六七級則是夾在主音和屬音這兩個調式中最重要的音之間,六級離屬音較近,七級離主音較近,所以六七級不僅是有運動的趨勢,而且是有定向運動的趨勢,七級音想去主音(我們叫「向主」),六級音想去屬音(我們叫「向屬」)。這個存在於調式中的特性,倘若反映到和聲中,就是含七級音的和弦會體現向主的功能(現有的術語叫屬功能),而含六級音的和弦會體現向屬的功能(現有的術語叫下屬功能)。

大調的七級音離主音很近,是個小二度(這樣的七級音我們叫導音);而六級音離屬音卻是個大二度,這就使得大調的屬功能組和弦非常不穩定,非常想要解決,而下屬功能組卻沒有太強的這種趨勢。這就不難看出來,V7運動到I的話,是最不穩定的和弦運動到了最穩定的和弦,可以完美地滿足屬和弦的解決趨勢。而你說的V7-III,是屬功能組進行到屬功能組,緊張度並沒有緩解多少。

(題外話:這裡所講的功能理論只是非常非常淺地探索了一下,題主若有興趣可以購買華萃康的《色彩和聲》,裡面有這套理論的完全形態,但在完整學過一遍傳統和聲之前很可能看不懂。)

順便注意一點,七級音的「向主」特性並不是說在和聲進行中它一定要進行到主音。V7-I的進行中,它就經常進行到I的五音。我們認為存在於調式結構中的這個特性,並不一定要在聲部進行中體現出來,只要屬功能和弦進行到一個穩定的,含主音的和弦,這種特性就得到了滿足。

你看,和弦結構 → 不協和音 → (在同一聲部的)處理,調式結構 → 和聲功能 → (可以在不同聲部,只考慮整體和弦進行的)處理,是不是還挺漂亮的?

參考文獻:

勛伯格大爺的《和聲學》

華萃康老爺的《基礎和聲之一 功能和聲》


首先:屬七和弦的解決不是某一個人定的,而是18.19世紀作曲家的集體寫作現象!

所有七和弦都是不協和和弦,所以必須解決,所謂解決就是七音的二度下行,屬七和弦七音下行解決到調式的三級音上

屬七和弦還包括調式的導音,導音的進行,聽覺期待都是進行至主音,所以向上小二度進行會更好一些,(尤其是在音樂終止處),如果這個導音不在旋律聲部(高聲部),並且不是終止,也可以下行三度到主和弦的五音上!

導七和弦解決到主和弦,必須重複三音,主要是為了避免平行五度,你可以試試,導七和弦至主和弦,如果,主和弦依舊重複根音,就會產生平行五度,音響效果就空洞了!


推薦閱讀:

「大小七和弦」為什麼又叫「屬七和弦」?
如何識別複雜的和弦?(例如爵士中常用的7、9和弦等)
小調的屬和弦為什麼是小三和弦?
Cadd9和弦和C2和弦有區別么?
和弦的定義是什麼?

TAG:鋼琴 | 樂理 | 作曲 | FLStudio | 和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