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與消費升級是否有矛盾?如果有,如何解釋並解決這種矛盾?

如題,共享經濟和消費升級這兩個概念的意義與社會背景基礎上,大家自由發揮。

「消費就是我同一時間只會看一台電視,但我家裡客廳一台,卧室一台,餐廳還有一台,這就是消費升級。」——某知名財經自媒體人 僅作參考

本題亦收入知乎圓桌 ? 消費升級啟示錄,更多「消費升級」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本題已收錄分享經濟浪潮圓桌 ?,更多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

今天看了下大家的回答感覺差異在於:理想(或者說是理論)與現實的距離以及是否放在中國當下的社會背景下看。加一點,這兩者對於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上有何利弊,是否矛盾?如何更好的讓兩者互利共存?

例如:有人說消費升級是因為中國已經從短缺經濟發展到了過剩經濟;而共享經濟又是閑置資源的有效利用。這兩者在增加內需拉動消費以促進經濟增長這一點上是否矛盾?

另一方面消費升級變異成「增加消費」或許在很多大程度上是現實的反應?ps:消費升級的核心群體中產階級(以收入水平劃分的話)並不全是有個體特性並富有精神內涵的(我們的社會不是知乎這麼一個知識群體集中的地方),畢竟財富這種東西依然是有很大隨機性的。


共享經濟和消費升級這兩個概念外延都扯不清的東西放在一起討論是否矛盾,沒有什麼意義。

可以這麼說,共享經濟跟消費升級都是城市化和工業化的產物。擱在中國這樣的後發現代國家,城市化跟工業化的軌跡在初期是基本重合的。城市化帶來人群的聚集,人群的聚集帶來需求的密度提高,同時人群的聚集使得發展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變得經濟,有利於供給的產生。舉個例子,在人口密度高的地方送外賣,一小時能送的訂單會比在人口密度低的地方多,在聚集的地方做外賣送餐的生意是相對經濟的。所以,城市化和工業化帶來了共享經濟的基礎——需求跟供給的聚集。

同時,大量的農村剩餘勞動力走進城市務工,城市日漸擴大,個體從費孝通所述的差序格局中走到了個體面對個體的城市生活。個體化社會帶來的問題是需求的多元化。舊時滿足個性化需求並不經濟,因為這些個性化需求分散在各個地方。互聯網的到來使這些需求形成新的聚集,解決個性化需求的商業模式逐漸變得可行。

隨著中國局部邁進劉易斯拐點,人均產出越來越多的體現為收入,收入的增長給滿足消費需求提供了支持,也推高了消費者自身消費的機會成本。工作倫理開始向消費主義演化,「消費以犒賞自己」、「投資自己是最好的投資」、「花錢買時間」是城市中越來越主流的消費觀。在消費品中,具體的體現為種種的消費升級:新的品類、新的消費場景、買更好、更多的為服務買單、個性化的商品和個性化的服務等等。

共享經濟則表現為其中的一個消費場景,滴滴曾經用到的文案不就是「今天坐好一點」?像我有飯、airbnb這類的共享經濟創業公司,都是提供了一種個性化的體驗和服務。題主舉的例子裡面自媒體人舉的那句話沒有上下文,也只是選了一個極小的消費場景來概況定義,其實沒什麼意義的。客廳卧室餐廳一台電視可能只是意味著人的個性化需求變多,一個文娛產品滿足老中青三代消費需求變得愈難。這並不意味著跟共享經濟有什麼違背的。如果說這不共享經濟,那一家機構或個人提供自己的屏幕供他人消費觀賞,是不是就共享經濟?那麼院線電影院和一些私人影院、網吧網咖就是共享經濟?

共享經濟項目如果不能提供更好的體驗或者更高的效率,在某種意義上根本就不是一種可行的商業模式。如果共享經濟的商品和服務提供更好的體驗或者更高的效率,某種意義上可以被列作消費的一種升級。所以說,共享經濟可能只是在一定時空下消費升級的一種體現,很多場合共享是不經濟的,比如當下每家每戶共享自己的電視給鄰居觀看。在80年代,一眾小孩趴在隔壁老王窗口看天龍八部,如果隔壁老王對小孩們收點錢,那就是當年的消費升級。


我們把共享經濟理解為「指以獲得一定報酬為主要目的,基於陌生人且存在社會閑置資源暫時轉移的一種新的經濟模式。」消費升級這個概念我們覺得有點虛,我們定義為提升消費檔次。

我們的結論是並沒有明顯矛盾,從這幾個層面來回答吧:

經濟的衰退催生了共享經濟

Airbnb的興起與當時美國經濟不景氣不無關係,人們由於經濟原因選擇了當時更便宜的Airbnb。

而為了節約成本而出現的共享型辦公室及辦公室分租造就了類似於WeWork、Pivot Desk和Liquid Space這樣的企業。

但是反過來,共享經濟未必因為經濟發展而衰替,因為共享經濟本質是社會閑置資源的再分配,降低了交易成本。

消費升級同樣可能促進共享經濟

消費升級,使得各種中高級消費出現了,那麼更多中高級資源也就能拿出來共享了。

舉個例子,我們之前報導過的DogVacay,如果消費升級,大家都開始花錢養狗了,那麼在旅行或者出差期間,可能就需要DogVacay這樣的服務。(讓全世界照顧你的狗狗,愛犬寄養的Airbnb-矽谷密探)

消費升級不是一步登天,也許某些人會從需要「共享一些資源」升級到「獨享某些資源」,同樣也會有人從「不能享受到某些資源」,升級到了可以「共享這些資源」。供給層面上不會隨著消費升級而減少,反而可能增多。

共享經濟也可能促進消費升級

比如之前我們接觸的有家矽谷創業公司做的是「私人飛機界的Uber」,將私人飛機共享出去。

對於這些人,以前出行只能坐商務艙,如今同樣的成本卻能乘坐私人飛機,那我們是不是可以把這個行為定義為消費升級呢?

共享經濟將有利於降低某些中高端消費的門檻,從而增加用戶的基數,另一方面也使得供給增加,會促進這些消費行為的升級。

共享經濟未必是一定是單純的消費行為

我們之前還報道過一個教育共享產品SkillShare,你不僅可以在這個平台上學習你想學的東西,還可以教別人東西。SkillShare 教育共享經濟如何讓世界更美?-矽谷密探

這裡共享的可能是你的時間和技能,而你獲得的可能是創造價值的滿足感。

同樣Airbnb和Lyft等公司主導的Host精神(把客人當成朋友和家人),也讓不少人為了體驗這種文化和生活方式,在價格上毫無優勢的情況下依然選擇共享經濟服務,這些都無關乎消費升級。(當然你也可以把這種追求體驗的生活方式理解為消費升級)。


消費升級不僅僅是買更多的東西或者擁有更多東西。

首先,消費的目的不是擁有,而是使用:購買一輛車的動機如果是方便出行的體驗,那麼買車就可以被拆解或瓦解為「獲得長短途出行服務包括但不限於愉快的公共交通體驗、專車、代駕,並扣除洗車和保養的煩惱」,因此消費成為一種工具,消費的邊界會外延,消費的形式也會更多樣(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不考慮物品本身的增值因素,是否能夠實際擁有一件或多件物品已經無法決定一個人的消費層次。無論是長期租賃、先租再買還是買後易手,不動產、動產、耐用品、易耗品的使用周期都可以進行切分、打包成為一項可被消費的服務。而共享經濟則是其中的一種形態,一部分人將所擁有的東西分享出來,一部分人為使用權而買單。

其次,從社會趨勢的角度看,當社會人均可消費物品不斷增多,滿足需求所帶來的幸福和愉悅感將邊際效用遞減,因此當可消費的物品達到某個點,消費也許化為一瞬間的喜悅(比如拆快遞的時候),甚至將不再帶來新的愉悅。在這種情況下,消費的目的或動力或許會來自於人與人之間的聯繫,這個時候可以共享的物品或領域將會大大多於當前共享經濟領域所涵蓋的。


完全不能理解這個所謂的自媒體人的觀點:

消費升級並不是每個屋一台電視。我理解的消費升級應該是原來你給我放新聞聯播我就只能看新聞聯播,但現在我有了自主的選擇權利,可以付費去選擇我想看的頻道和節目。。

再舉個簡單的例子,就相當於吃好一點不等於鋪張浪費;所謂吃好一點就是消費升級,而鋪張浪費則是共享經濟相悖的,所以二者不可同日而語吧。

所以說,消費升級一定不是量的簡單積累,而是質的提升。前提,質的提升一定是基於用戶需求的。。

如果再詳細點說,

消費升級,坦白說就六個字「愛美」「怕死」「缺愛」。所以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一些小眾品牌以及一些國際大牌火了……原來花一塊錢買一瓶礦泉水,現在願意花五塊錢嘗試下農夫山泉的新品類,願意嘗試下氣泡水或者電視里的OL們喝的依雲。。這就叫消費升級。所以某恆大冰泉在市場上並未取得預想的成功,而美特斯邦威在被人遺棄,速食麵在被沙拉替代等等。因為消費者的需求在變,產品不變,就是死路一條。

共享經濟,說白了,是用不了的分享給你。尤其表現在出行、技能等方面。我車廂空著座位,不如捎帶你一把;我有多餘的創業知識,不如分享給你一些。在一定的機制下,可以提升效果,同時對於社會來說也更綠色,也更環保。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共享經濟就是某種程度的消費升級。而消費升級的其中實現之一是共享經濟。

兩者不具可比性。如果可以拿來類比,也是相互助長的過程吧。


首先提的這個問題就有明顯誤導嫌疑。

消費升級並不是我以前在客廳有一台電視,我現在客廳、卧室、餐廳各一台。這隻算是多樣化消費場景的滿足而已。

舉個例子:3年前你買一台50寸液晶電視,花1W塊,擺在客廳,相當開心。現在你買了同樣品牌的液晶電視2台一共花了4000塊,放在卧室、餐廳里。這能說明你消費升級了么?只能說技術的發展,導致滿足需求的邊際成本的降低,使你有理由在卧室和餐廳裡面也放置電視。

下面再說一下什麼叫做消費升級:

普遍意義的消費升級是從我們90年代-現在的這一段時間。用戶從對於產品功能需求---&>到品牌需求---&>體驗需求的這一過程。是從有形到無形,從單純的物質滿足到多樣化的精神滿足的過程。這一過程的變化導致社群的分化和割裂。功能需求的用戶和品牌需求的用戶仍然大量存在,體驗需求的用戶開始迅速形成。

再看下共享經濟,之前在分享經濟的邊界是什麼? - 經濟學 - 知乎和 @判官討論過這個話題,共享經濟在更大意義上是一個偽經濟形態,它是打破一種現實格局形成新的更大的壟斷的一種目前最有效的方式而已。最終演化的結果是B2C。分享的人只是棋子。而一旦分享產生明顯的經濟價值,就會是分享者逐漸轉向職業化、公司化來進行發展。滴滴存在大量職業快車、專車司機和小公司就是這個原因。

但即便從概念上的分享經濟和消費升級來看,他們之間也一點不矛盾,還有相互促進作用。

我們簡單來看物質方面的需求,假設我之前步行上班、後來坐公交或者坐地鐵,現在我想買車,選中一款車賓士GLA,這個過程我消費是不是升級了。當我選好一款車以後,我並不了解這輛車是否滿足我需求,所以我用滴滴試駕。花了58塊錢體驗了一把,發現正是我需要的車,然後買車。同時我工作並不很忙,我想閑著也是閑著,把自己喜歡的車放到滴滴試駕上,一方面讓更多人體驗這款車,我還能賺到錢。最後我又變成了一個提供試駕的兼職人員。這之間有矛盾么?

如果從精神滿足上來看,那就更不矛盾了。同樣假設我之前步行上班、後來做公交或者地鐵。但總是抱怨地鐵和公交太擠,但每天打的士我承受不起。後來滴滴快車、拼車出現了(共享經濟)。價格比的士便宜。我算了比賬,感覺偶爾這樣我能夠承受(消費升級)。之後只要我心裡波動的時候,我就暗示我自己要不拼個車吧,要不打個快車吧。至少在打車的過程中,我是爽到了的,雖然比公交和地鐵花的錢多,但我不用每時每刻都受乘坐公交地鐵之苦了,而且我還能夠承受。

所以共享經濟和消費升級沒啥矛盾,還有那麼些相互促進的作用。


舉個栗子 :

消費升級就好比那些名人成名之後就把老婆給升級了這個是質量升級 或者多找了幾個老婆來進行數量升級

分時共享則是外面找小姐

於是 你覺得矛盾么?


這問題就提的不對,回答的人也都隨便說。 首先你問題得提的合理才行。 共享經濟一詞本身就是錯的,應該寫共享消費,經濟的共享指共同享受的或公共享有的。消費模式與這個根本不是一個東西。共享經濟一次要想成立那隻能將其明確到經濟制度內。共享就等於共產一樣。本身經濟就是制度不能問框架是否可以升級成涵蓋成分,不可能出現的東西。怎麼能問經濟制度是否能升級成貿易手段呢。範圍大小都搞不清。

還有共享消費是說多個消費個體對消費產生共同性,簡單理解就是多人對同一個消費產生同等的需求此需求實際作用相當。而這個消費基本只會出現在交通領域,當個體行為出現相同目地性移動時,其作用需求效果均相等。但此狀態不適用於其他層面。倆人同時都去美國有飛機的帶上沒有飛機的讓其享有同樣的消費待遇是一種消費自由選擇權在自由貿易中的直接體現。 但請問倆人都買同一個手機,在貿易中需求相等,但卻是個體需求,只是需求物品一致但並不是需求同一個物品。你能讓兩個人買同一個手機然後去商量誰用么? 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就是錯在這點,錯誤把共同性與同一個混淆了。所以所謂的共享消費早就有了,公共交通事業本就是共享模式,因為就算沒人坐車公交車一樣會去既定地點。而其他消費根本不可能變成共享,餓了吃飯是一個共同性的消費而並不是所有人都去吃同一碗飯。共享消費升級?全世界一條褲子所有男人同一個媳婦。所有女人同一個老公,這不就是完全脫離實際的胡亂猜想么。


消費升級在一定程度上是偽命題,在社會的發展階段,都存在所謂的消費升級,這是社會發展必然軌跡。為什麼現在消費升級不斷被提出,筆者推測是為了掩飾國內經濟的發展停滯。目前的主要消費群體並不是理想的中產階級,而是所謂的屌絲階級。營銷,廣告,金融等行業,無限放大屌絲的消費慾望和透支消費能力,烘托出消費升級的現象,不知意欲何為?

那麼有有人要問了,什麼才是消費升級?中產階級成為主流消費階層,有自我意識和正確的消費行為和觀念。

2.聊一聊共享經濟,其本質就是社會閑置資源的再分配,資源的優化配置。

有人要問了,為什麼以前沒有共享經濟一說?

這裡還是繞不開互聯網和移動終端的普及,互聯網的商業模式是建立在信息不對稱的基礎上的,也就是說互聯網解決了信息不對稱問題。而互聯網和移動終端普及,極大的解決了信息資源匹配的問題。

3?消費升級和共享經濟有沒有矛盾?

細講一下,目前共享經濟正經歷從平台共享到用戶共享再到產品和服務共享的變遷。舉個例子,解決快遞配送最後一公里問題的快遞眾包模式,相比同城快遞更加快捷和節省時間。當然,服務人員的安全性和管理成為影響用戶體驗的毒瘤。

共享經濟,應該是一種商業模式,通過不斷滿足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訴求和引入新的利益相關者拓展商業模式空間,對每一個利益相關方資源的資源能力的重構。當我們站在不同利益相關者視角定義商業空間,其邏輯本質可能就不會一樣。

好,這時候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了。資源的共享促進促進社會財富和資源的流動,提高社會財富的循環,擴大需求。需求的量的積累,一定程度上推動消費升級。二者並不是對立的。


就拿題主舉的例子來講,如果所謂的共享經濟是只有客廳一台電視,而消費升級是每個房間都有電視,那共享經濟必然損害我的體驗,但實際上共享經濟是我家裡一台電視都沒有,但如果我想看,無論我在客廳、房間里還是廁所里,都瞬間變出一台電視來。


共享促進消費升級

消費升級=物質消費+精神消費(精神消費=體驗價值+身份認同價值)


共享經濟和消費升級不矛盾,但是共享經濟有可能是新的屌絲經濟。


消費升級至少包括用戶願意為自己的個性化需求去消費,而滿足個性化需求就需要有人(以及小威團隊,而不是提供標準服務的企業)去實施,這裡面隱含的是更加的專業性。而共享服務的隱含是非專業性。


我覺得沒有,共享經濟本質是讓【原本享受不到的人】能夠享受到,或者說讓人消費到【原本用錢也未必能買到】的東西,這本身就是消費升級的一部分。



推薦閱讀:

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品牌的護城河發生了哪些變化?
消費升級的發生和單身人群增加有關嗎?單身人群的消費有哪些特徵?

TAG:風險投資VC | 互聯網 | 分享經濟 | 消費升級Trading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