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一世的俄羅斯帝國為什麼會突然由盛轉衰?


從16世紀開始,俄羅斯大舉對外擴張,在短短一百多年時間裡,佔據了東歐、北亞、西亞、中亞的大量領土,到19世紀上半頁,俄羅斯帝國已經發展成為擁地一千多萬平方公里的世界級大國。

也就是在這個時期,傳統的俄羅斯帝國,迎來了自己的鼎盛期。1812年,橫掃亞歐非的拿破崙傾舉國之力入侵俄羅斯,結果大敗虧輸,60萬大軍屍骨無存。此戰過後,俄羅斯帝國威震歐陸,在之後的幾十年里,沙俄成為捍衛歐洲君主專制的中堅力量。每當歐洲新興資產階級與傳統封建勢力發生衝突,沙俄總會成為後者的最大後盾。而沙俄也「不負重望」,屢次為它們戡平動亂,因此獲得了一個「歐洲憲兵」的雅號。毫不誇張的說,在法國沒落後19世紀中前期,沙俄是數一數二的歐陸軍事強國。

但到了下半頁,情況則出現了變化。1853——1856年,俄羅斯與英、法、土耳其之間爆發了克里米亞戰爭,俄羅斯遭遇了歷史性的慘敗,時任沙皇尼古拉一世也因此服毒自殺。此戰過後,俄羅斯元氣大傷,之後雖然啟動了農奴改革等一系列措施,一定程度上恢復了國力,但終整個俄羅斯帝國時代,卻再也沒有恢復當年威震歐亞的風采,不僅不如傳統的英、法,就連作為後起之秀的德國,也將它遠遠拋下。

不可一世的俄羅斯帝國,為何會在短短數十年內由盛轉衰?雲石君在此做個簡單的分析:

要了解俄羅斯在19世紀下半頁的衰落,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俄羅斯為什麼會在之前的短短一百多年間迅速崛起。

其實關於俄羅斯的早期發跡史,雲石君在之前的《地緣政治:俄羅斯系列中》已有分析:簡單的說 ,技術的進步,使得東歐平原這塊中世紀的蠻荒之地,具備了工農業開發的可能。隨著東歐平原地緣潛力的釋放,俄羅斯不僅獲得了一個強大的本部,而且依託其之力量,將北亞、中亞的上千萬平方公里土地收入囊中。雖然這些亞洲板塊要麼乾旱要麼酷寒,開發潛力有限,但由於規模龐大,體量上的優勢,彌補了質量的不足,所以依然能從中賺取足夠的收益。正是憑藉著無以倫比的規模,俄羅斯終於在19世紀中前期,發展成為歐陸第一強國。

但到了19世紀中葉,世界大環境發生了改變,始於18世紀末英國的工業革命,在這個時候,已經度過了早期的萌芽成長階段,正式進入成熟普及期。歐洲列強紛紛大力推進工業化轉型,工業正式取代農業和傳統手工業,成為歐洲列強主要的生產力來源。

而這種文明形態的轉變,讓煊赫一時的俄羅斯帝國,頓時陷入困境:

在之前農耕佔據主流的傳統社會生產架構下,可用於農耕種植業的土地面積,是決定國家實力的一個主要籌碼。而在這方面,體量驚人的俄羅斯,有著無以倫比的優勢——亞洲領土且不說,即便是作為本部的東歐平原,其總面積也遠在歐洲其他國家之上。

當然,東歐的氣候決定了,其單位農業產量在當時並不算最高,但總的來說,這種差距並不太大,用規模完全可以彌補。所以俄羅斯依然能憑藉傳統方式積蓄出來的國力壓制歐陸群雄。

但到了工業時代,情況則發生了變化。這個階段,工業產能成為評判國家實力的主要標準。工業生產鏈條的複雜性,決定了其之一大特徵,就是講究聚集效應——工礦企業的集中分布,能夠最大限度的提高生產過程中的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而工業的這種聚集效應,削弱了俄羅斯的體量優勢。在19世紀上半頁,人類工業文明還處在早期階段,各國的工業規模普遍不夠大,遠不足以覆蓋所有的適宜開發區域。換句話說,當時的工業文明,還停留在地廣人稀的早期階段——可用於工業開發的區域很多,但工業規模卻十分有限。

這種情況下,俄羅斯雖然可開發地區遠多於歐洲其他列強,但在整體工業規模有限的情況下,這種潛力暫時並沒有太大用處——最核心的莫斯科、聖彼得堡等都還遠沒有被工業填滿,哪還顧的上其他地方?而且,受限於體制、文明發展水平等原因。俄羅斯的工業發展在質量上,一直比歐洲其他列強落後。體量優勢不復存在,質量上又遜於他人,俄羅斯在工業化轉型初期的落後,由此埋下伏筆。

而除了規模優勢的喪失,工業時代運輸工具的變化,也成為俄羅斯相對衰落的一大肇因。

工業時代到來之前,人類的海陸運輸工具主要是木製帆船和馬車。這種傳統交通工具不僅效率低下,而且抗風險能力差。

就海運而言,使用木製帆船,不僅航速慢,單位運載量低,而且遭遇海上風浪時的抗打擊能力不足,損毀率太高。

這嚴重限制了英法等傳統海上列強的實力集聚。其實若論實際掌控面積,在全球範圍內大肆擴張的英法等國,未必遜於俄羅斯,而且兩國殖民地的整體開發價值,也在俄羅斯那些鳥不下蛋的亞洲領土之上。但問題是,傳統海運的低效率,使得英法兩國,將在殖民地所掠獲的資源運回本土時的難度以及運輸成本大大增加——這意味著,他們空有豐富的海外資源,但能夠為歐洲爭霸提供的支持卻比較有限。

當然,作為大陸國家的俄羅斯,其情況也好不到哪去。前工業時代的海運低效率等問題,在陸運時依然存在。但至少在這個階段,俄羅斯與歐洲強國在交通運輸方面所面臨困難是大致平衡的,俄羅斯並無太明顯的劣勢。

但到工業時代,情況則出現了變化。1807年,美國人羅伯特·富爾頓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蒸汽機動力的輪船。在這之後,機械輪船技術不斷進步完善,並最終在19世紀中期走向成熟,取代了傳統的依靠風力和人力的木製帆船,成為海上主流交通運輸工具。

輪船承載量大、動力足、抗風浪能力強,耐用性高,這一連串的優勢,大大提升了海上運輸水平,也使歐洲海上強國與殖民地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這種情況下,英法等傳統國家從殖民地反哺本土的能力也大幅抬升。

當然,技術的進步不僅只作用於海上。在陸地上,陸上交通工具也有了質級變化——火車。作為一個大陸國家,俄羅斯也可以通過發展鐵路,改善國家的交通運輸條件。

但是,火車形態的陸運,與輪船形態的海運不同。

首先,鐵路運輸依然受運能限制——一條鐵路線所能承載的運力終究是有限的;而海運的理論運能邊界則要比火車寬廣的多;

其次,鐵路運輸並不是光有火車這個承運工具就可以的,還需要鐵路軌道,以及一整套運輸體系做支持——這些都必須由人工打造,並持續維護,方能正常運轉。而海運則沒有這一說。只要有足夠的承載工具——輪船,航線本身的開發和維護並不需要太多成本。(蘇伊士、巴拿馬之類的大型運河除外)

以上兩點決定了,相對於近現代海運,陸上鐵路運輸的單位成本要提高很多。

而這一點,在俄羅斯的極端惡劣環境下,又被充分放大。俄羅斯全境緯度偏高,自然環境惡劣,這使得俄羅斯打造和維護鐵路線的成本和難度都大大增加。尤其是俄羅斯亞洲領土,在荒漠與凍土帶修建鐵路,這個技術難度和需承擔的成本開支都十分之高。19世紀的俄羅斯,雖然規模上的橫向比較來看,可謂冠絕歐陸,但縱向發展層次上,依然還比較落後,還沒有掌握這樣的複雜技術,也不具備推廣這種大型交通網路的國力支撐。

最關鍵的是,這種修建,很大程度上還是得不償失的。俄羅斯領土不僅整體開發程度較低,而且由於版圖過大,可開發區域呈點狀分布,每一塊都不太大,相互間的距離卻十分遙遠,這意味著,鐵路所帶來的收益,可能還遠不足以覆蓋修建與維護的成本。所以我們看到,直到21世紀的今天,俄羅斯可稱為國家地緣主軸的鐵路幹線,依然只有西伯利亞鐵路一條。而在19世紀,則是一條都沒有(西伯利亞鐵路直到1904年才正式開通,至於全線通車則還要等到沙俄覆沒前夕的1916年)。

當然,鐵路相對於海運,也有其優勢——比如在速度方面,就比輪船要高上許多。但是,在近代文明條件下,這種優勢尚未凸顯。畢竟工業文明早中期,所需運輸的主要是礦產、糧食、以及可長期保存的商品。至於生鮮、科技產品等高度講究時效性的物品,在當時要麼還沒出現,要麼需求量十分有限,遠不足以改變鐵路運輸在綜合性價比方面遜於海運的格局(其實這一格局到今天亦未整體改變)

這就決定了俄羅斯帝國的盛極而衰。雖然俄羅斯的領土面積,與英法等殖民帝國相比也毫不遜色。但亞洲領土的貧瘠,決定了其整體實力本就不如英法;只不過在工業時代以前,英法空有巨額財富,卻受限於運輸條件,無法將其有效集中,所以俄羅斯尚可以在歐陸稱雄一時。

但隨著近代交通工具的出現,英法等海上殖民帝國無論是打造內部經濟網路的能力,還是從殖民地調集物資的能力都大幅提高。

而反觀煊赫一時的俄羅斯帝國,卻受限於自身環境,以及技術發展的階段性局限,仍然原地踏步。

這種停滯,使得俄羅斯帝國在19世紀後半頁的全球競爭中頹勢盡顯,不僅不如英法等老牌強國,連德國、美國等新興大國也將其大步超過。而最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到了1904年,它連日本都應付不了了,以至於在決定東北亞秩序主導權的日俄戰爭中,被日本揍了個灰頭土臉。

當然,俄羅斯在日俄戰爭中的失敗,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日本占居主場之利(遠東是俄羅斯的最邊緣地區,日本則是東北亞本土勢力),並不代表俄羅斯的國力真的衰落連日本都不如。但曾經的歐洲憲兵,居然連一個後起的亞洲三流地緣小國都壓制不了,也足以證明,俄羅斯在工業化轉型初期,受到了多麼大的限制。

當然,俄羅斯終究是老牌強國,200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更決定了其地緣潛力更是冠絕群雄。雖然人類文明發展水平的階段性局限,使得俄羅斯在19世紀後半頁的大國爭霸中稍顯落後,但隨著文明水平,尤其是科技發展水平的進步,諸多局限和梗阻被陸續打破,俄羅斯的地緣潛力,得以在20世紀充分釋放,最終成長為威震全球的超級大國。

當然,這個轉變不是一帆風順、水到渠成。在鳳凰涅槃的過程中,俄羅斯也經歷了多次動蕩衝擊。而其中最關鍵的一次,則是十月革命。

儘管在今天,十月革命的光環已不如從前,由其而生的蘇聯政權,在俄羅斯乃至中國也都是飽受爭議、毀譽參半。但任誰也不能否認,這場革命,以及隨之而來的紅色意識形態,對俄羅斯有著巨大的積極意義。正是在這個紅色政權執政期間,俄羅斯迎來了國家和文明史上的最鼎盛期,一舉成為與美國並駕齊驅,而凌駕於全球其他諸強之上的世界級超級大國。

回首這段往事,有一點很難理解。畢竟紅色意識形態是以無產階級(工人階級)為核心力量。終整個19世紀,紅色意識形態在歐洲的普及,也是以工人、市民為主要依託。而俄羅斯在歐洲列強中,屬於工業最不發達的一個,工人和市民群體無論是從規模還是聚集程度,都遠不如英、法、德等列強。可是最後,紅色意識形態,卻是在俄羅斯取得突破,相反,其他國家的紅色暴動(如巴黎公社、一戰末期德國工人起義等),卻大多以失敗告終。

為什麼最不具備紅色底蘊的俄羅斯,卻會成為紅色先鋒?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下一節中,雲石君繼續為您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116章——俄羅斯之第6章。對地緣政治與國際關係感興趣的朋友,可關注閱微信公眾號:yunshi911(長按可複製),收看全部雲石地緣政治文章。


迫真自演雲石兄貴,訴訟不可避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俄羅斯從基輔羅斯算起就從來沒有「不可一世」過。其地緣政治地位在中世紀晚期到近代,都必須排在英法後面。

一個沒有干翻土耳其收復君士坦丁堡就敢自稱羅馬繼承人的帝國也確實可笑。到了近代就成了三流帝國主義,也就欺負清朝。


老毛子可不是什麼戰鬥民族,近代以來至少有n次灰頭土臉,包括奧斯特里茨,克里米亞,日俄,蘇波。

毛子鼎盛時期其實挺長,更早,從葉妹子時期毛子就已是歐洲一大強權了,到干翻拿皇,毛子就是歐陸第一大力量了。甚至可以堪比蘇聯在二戰之後的威名,時人稱之為「歐洲憲兵」。

政治這東西,三分實力,七分靠吹。自從克里米亞慘敗之後,歐洲諸國都知道毛子就是個紙老虎。

外部,大家都不虛毛子了,覬覦毛子的勢力範圍和土地,關係-50;

內部,革命派知道所謂憲兵不過臘雞,失去天命,叛亂度+5。

外部無可奧強援,內部無可安之日。甚至出現了沙皇被刺殺這樣群眾喜聞樂見的事件。

然後就是日俄,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俄羅斯帝國確實曾不可一世,但不存在「突然」由盛轉衰。

首先,俄羅斯帝國之「盛」的高峰在拿破崙戰爭結束後直到克里米亞戰爭。這一時期的俄羅斯帝國的確有不可一世的資本。

然後,克里米亞戰爭後,俄羅斯帝國的地位大大衰退,但在農奴制改革之後,俄羅斯帝國的經濟(尤其是工業)開始爆炸增長,儘管仍然比不上英法等國。其地位也不如克里米亞戰爭之前。

最後,在一戰前夕:

經濟上,俄羅斯帝國創造了「斯托雷平奇蹟」,但斯托雷平的改革以權貴為利益本位,機會與風險分布極不公正,工農早已心懷不滿。而且又嚴重依賴於法國。所以,俄羅斯帝國的經濟在一戰前夕是極不穩定的。

軍事上,一戰前夕, 俄羅斯帝國龐大的擴軍計劃並沒有完成,所以俄羅斯帝國的軍隊在數量上對於德國與奧匈帝國雖然仍有優勢,但並非決定性的優勢。又因為俄羅斯帝國的工業無法支撐數量如此龐大的軍隊所需的裝備,俄羅斯帝國所依靠的並不巨大的數量優勢都有很大的水分。

政治上,俄羅斯帝國的民族成分十分複雜,這一點對比如今的俄羅斯和昔日的俄羅斯帝國就可以看出。而且,儘管俄羅斯的知識分子(甚至是激進的知識分子)因為斯托雷平展開的極右翼改革的成功而越來越保守,但廣大工農卻受益甚微,因此一戰前俄羅斯在政治上也是不穩定的。

由此可見,在以上所有方面,俄羅斯帝國在一戰前夕都並不穩定。而一戰中軍事上被德國屠殺,政治上民族起義、顏色革命,以及經濟上崩潰將俄羅斯帝國這一虛弱的巨人摧垮了。

所以,俄羅斯帝國的由盛轉衰絕不是「突然」的,而是一個長達數十年的過程。一戰中俄羅斯帝國的崩潰其實是早就埋下的隱患。


氣候的嚴峻

戰爭的多發

領導的失敗

群眾的反抗


當英國在鼓勵工業革命發展時,沙皇怕集聚的工廠中的工人會形成對政權的威脅,而阻礙工業和基礎設施如鐵路的建設。新興資產階級力量薄弱財產權得不到充分保障,原有貴族和皇權勢力較大,資本家沒有一個英國式議會保障自己的權利。大部分人口近乎奴隸,而不像西歐農民逐漸獲得了更大的自由。一個個人奮鬥和成就基本不成正比的社會,怎麼發揮人們的主觀能動性?只要社會不經歷根本的變革,俄羅斯還會繼續窮下去,越來越窮。


因為日俄戰爭。日俄戰爭讓這個國家第一場品嘗到戰爭的苦澀,從此這個國家的性格改變了很多。

然後也不能說由盛轉衰吧,這個國家到現在還是霸權國家,內戰都沒有,何來衰落一說?


突然?


帝國的通病,過度擴張。


推薦閱讀:

TAG:俄羅斯 | 世界歷史 | 近代 | 第一次世界大戰 | 工業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