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歷來的幕府為什麼不推翻天皇?

觀念真的那麼深入人心么?


這個問題的回答一定要牽扯歷史,為了不太枯燥,稍微簡單點整理一下要點回答。

1、日本史上第一次建立統一政權時,天皇的地位就不是全國行政領導的角色

古代史嘛,好多講不清楚,你懂的。那時候因為很多地方老大(豪族)你打我我打你,誰也打不過誰,誰也不服誰,打了很久很久之後大家發現,還不如別打了,於是想組建一個鬆散聯盟類的組織,協調大家的關係。最終,這個聯盟的老大,就是第一代天皇,其實不是地方豪族,而是一個巫婆(就理解成卑彌呼吧)。所以,日本天皇在歷史上的第一次出場,原本就不是中國的秦皇漢武那樣打遍天下那種,而是因為號稱可以溝通神靈,所以被尊奉為老大。但這個老大對地方上的政治事務,基本沒有任何約束力,只是一個總祭司或者大國師之類的存在。

2、平安時代的天皇,可以理解為不作就不會死的典型

四百多年的平安時代,從天皇地位的變化這個角度來概括,那就是開始時天皇想說了算,豪族們不願意,然後開始打架鬥毆,最後鷸蚌相爭武士得利,源平爭鬥後源家勝出,在鎌倉建立了鎌倉幕府,架空了天皇的過程。

詳細點說,天皇學習了中國的隋唐中央集權制,非常想當一個中國那樣的,皇上說了算的「真正的皇上」。但是新崛起的豪族(主要藤原家)那哪裡願意啊,於是藤原家總是把自家女孩子嫁給天皇,然後扶植有著自家血脈的小皇子即位。這還不算,後來乾脆告訴天皇,你小時候不懂事,我代替你執政(攝政),你長大了你也不想干吧,乾脆委託給我全權負責(關白),就這樣開啟了「攝關政治」模式,架空了天皇,也為後世奠定了基本制度模式(OS)。

後來天皇家不太願意啊,被老早廢黜的天皇當了上皇,有的出了家叫法皇,甚至有的時候法皇、上皇、天皇、皇太子同時存在,都不甘心都想爭權,開始家族內部鬥爭。然後豪族們紛紛站隊也開始互相明爭暗鬥。這種混亂局勢下,武士崛起。

3、鎌倉幕府初期,奠定了武家不推翻天皇家的制度模式原型

武士們從一開始的看家護院的家丁打手角色,逐步成長為一股比較獨立的勢力,最終在平清盛一代斗敗所有的豪族,取代藤原家成功上位,成為新的豪族領袖。

當然,平家也迅速為自己的定位錯誤付出代價。被他打敗的源家再度崛起,聲討想變成貴族的平家,最終壇之浦一戰平家滅亡,源家上位。

這裡有個問題,按說源家打敗了平家,他完全可以廢掉天皇自己單幹,可為什麼他沒有廢掉呢?

大致上因為以下幾個原因。首先,源家的勢力雖然打敗了平家,但是和統治了幾百年的天皇家還是不敢直接翻臉。事實上整個鎌倉幕府時期,鎌倉幕府實際統治的區域,和天皇家統治的區域基本一半一半。另外,當時源家為了對付平家,非常需要天皇家的「道義」支持,所以源賴朝只要了正三品「征夷大將軍」的封號。這和平清盛最後的正一品差得很遠。

結論就是,鎌倉幕府的源家根據實力、名望、內鬥(還有很多諸侯不是很服氣)等原因,決定溫存天皇家,事實上也是一種架空,也可以理解為最大的地方政權,沒有推翻天皇。

這個決定基本奠定了其後武家的基本範式,就是,即使當了天下人,也絕不廢掉天皇。

4、室町幕府基本是延續鎌倉幕府模式

室町幕府的足利家,原本就是鎌倉幕府源家、北條家的親戚,而且他造反時候的實力比起當年的源賴朝應該說還要差點。一度被打到九州,再度崛起再殺回來的。回來之後後醍醐天皇不願受他控制,逃出京都到吉野組織勢力反撲。足利尊氏則在京都另立天皇。於是日本出現了南北各有一個天皇的「南北朝時代」。

這種南北對立戰亂不斷的局面,到了第三代足利義滿才總算解決。當然,當時的局勢是能解決就最好,更是不敢奢望廢除天皇了。足利義滿給明朝的國書上雖然寫著「日本國王」,但終究不是「皇」。何況自從他死後,他的後代厭惡他向明朝朝貢,開始琢磨著不和明朝做生意,結果導致自身財政失衡,室町幕府的實力迅速衰落。

5、戰國大名「下克上」,但和天皇家沒關係

說起戰國的武士,大家最津津樂道的是各種戰爭、勾心鬥角、忍者之類的。但是如果說戰國時代的「武士道」,或者說「武士精神」,那就只能說是「下克上」了。所謂下克上,就是完全的能力主義,誰有能力誰當老大,根本不講什麼「仁義忠孝禮」,只講一個「勇」字(實力)。

最近熱播的《真田丸》算是非常搞笑地說明了這點。真田家幾度更換老大,換主人的根據就一個,那就是看誰有實力。換到豐臣德川爭鬥的時期,老真田老謀深算,讓老大跟了德川,老二跟了豐臣,不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不管誰贏了,真田家都不會輸。電視劇里把老大拍的耿直,老二拍的忠心,那是現代演繹,為了逗樂觀眾。背後的真實歷史,那是血淋淋的家族保衛戰。

整個戰國時代,幾乎所有的大名都以保住已經有的地位為出發點,以當「天下人」為奮鬥的最終目標。「天下人」,就是源賴朝當年的「征夷大將軍」,或者平清盛的「關白」,說到底,不是想取代天皇。

我說幾乎所有的大名,是想說唯獨織田信長有點例外。織田信長在最鼎盛時期,確實有取天皇而代之的嫌疑。但也可能就是因為這個,被擁護天皇制維護公家的明智光秀暗算,本能寺之變送了性命。

織田之後,豐臣也好德川也罷,都以拿到織田的地盤為目標,沒人想著換天皇,所以最終也沒有換。

6、德川幕府是武家時代的最高形態

德川家康真的是老狐狸。這不僅說他能忍,有關他能忍的段子太多了,再說沒意義了。我認為他的最大特徵並不是能忍,而是作為一個政治家的深謀遠慮,好吧,我想說這傢伙就是一個老狐狸。

處理家事,他設立了德川本家和御三家,防止繼承人中斷問題。這個不用說,真的用上了。效果如何另說,但真的奠定了德川時代成為日本歷史上最長的和平年代的基礎。

處理政務,他施行了「武家諸法度」等一系列法律,一國一城、參覲交代、閉關鎖國、京都所司代等配套措施,從根本上預防了大名的造反可能性。有些朋友喜歡說關原之戰薩摩島津家和德川家結下樑子,隱忍二百多年,到幕末終於報了一箭之仇云云,對此只能表示呵呵了。你只要看看島津齊彬、島津久光的作為,就知道當時他們其實非常忠於德川家了。

處理和天皇家的關係,德川家康充分吸收了平清盛、豐臣秀吉的教訓,那就是決不能和天皇家走得太近。於是德川家康效仿源賴朝,把天皇家晾在京都,自己待在江戶,深挖洞廣積糧,夯實自己的執政基礎。一開始給天皇家一萬石的待遇,那簡直連糊口都做不到啊,天皇都快營養不良了。直到天皇家把公主嫁給三代家光,才給天皇家提高待遇到三萬石。大伙兒想想,天皇家還養著後宮、公家那些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貴族呢,三萬石那叫一個慘。再想想德川家給自己的旗本(直屬高級武士)動不動就十幾萬石,就能知道天皇家的待遇了。

說到底,德川家康就是想讓天皇乖乖兒的待在京都,別生事,長不胖也不至於給餓死,就行了,然後自己執掌天下政權。話說,德川家真的比源賴朝時代強很多,至少完全控制了全日本。

結論

日本歷來的幕府不推翻天皇,這是一個歷史形成的慣例。

天皇從一誕生,就是以「全國總祭司」的身份誕生的,就沒有行政實權。

奈良、平安時代積極學習中國後,天皇家很想中央集權,自己獨霸行政權,也一度差點做到。但是又迅速被豪族架空。於是形成架空天皇家的基本慣例。

平安後進入武士時代,武士們屬於新興階級,掌權需要名分,於是一方面利用天皇權威,一方面繼承豪族架空模式,形成了天皇家「統而不治」的新形式(區分古代總祭司的舊形式)。

多說幾句。

明治維新,一大堆中下級武士造反,也需要大義名分,於是看中了天皇,喊出了「王政復古」的口號,終於推翻了德川家,建立了新政府。

但是這群「維新英雄」們並不想讓天皇變成中國皇帝或者德國皇帝那樣,於是搞出個「明治憲法」,表面上「一切主權歸天皇」,實際操作層面由內閣主導(藩閥政權)。

誰知道大正、昭和以後元老凋零,軍隊體系和政府體系越來越湊合不到一塊兒去,於是昭和天皇頻頻親自做主,成為日本歷史上罕見的中央集權君主。

結果45年戰敗,美國人主導之下,天皇再次被架空,成為「國家象徵」。一切主權歸於日本人民,三權分立,現代日本重新出發。

現代的「象徵制天皇」,其實更符合歷史上絕大部分時段天皇的本來地位,所以現今的平成天皇也比較認可現在的地位。


推翻天皇面臨兩大大問題。

其一,幕府的影響力並沒有達到皇權的高度。地方勢力不僅擁有各自的稅收,還有各自的軍隊。這種條件下,幕府只是各方勢力中最強的一支,在各方協調下能基本達到統御各國大名的實權。

其二,平源武家總的來說是天皇遠親。推翻天皇意味著現有家格體系的崩塌和重組。奈良京之後日本的政權都是在上層貴族間易手的,唯一一例秀吉也是在獲得天皇賜姓,獲得攝家家格後才做了關白稱為日本的實際領袖。這種森嚴的等級體系意味著強烈的,對軍閥貴族的個人附庸。推翻起來實屬不易。對比中國歷史,氏族門閥是在經歷了五代十國各種血腥的篡位謀反才完全消亡,迎來了布衣卿相的時代。然而對日本來說,氏族的正式消亡得到國父麥克阿瑟強推土改後了。


謝邀,知乎不太會玩,很久沒來了。

關於樓主的問題,我覺得主要日本人覺得沒必要。天皇其實就是神道教的最高神官,主要負責天上,人間的事情他們不太管的。

日本古代的命令都是以太政官符和各省省符的形式下發的,天皇只說一句「聽」,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同意」。特別是平安時代以後,天皇更加被架空了,推翻一個傀儡,你覺得有必要嗎?


其一、國君的去神化

天皇並未去神化,其一直是「君權神授

「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後裔」,日本人世世代代都深信不疑,直到裕仁自己出面否認為止

所以你想做天皇,你得證明自己是個神

——比如弓削道鏡,想用神宮下「神諭」的形式來篡位

——比如平將門,據說也是找了個巫女來裝神弄鬼,才做了「新皇」

相比之下,「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從此之後天朝的皇帝就去神化了,皇權的合法性不在來自於神,而來自於「修文德」「治天下」

——即便是篡位者,只要能夠「治天下」,就是「有道伐無道」,就有正統性(比如李世民、朱棣)

====================

其二、橡皮圖章的作用

雖然說千百年來,天皇就是一個橡皮圖章

但是「存在即合理」,橡皮圖章仍然有其用途

——這個用途,就是為各種權力授予、政治行為,提供合法性,提供大義名分

比如你做什麼官職,要有相應的官宣旨

比如攝政,要有攝政宣下

比如關白,要有關白宣下

比如內覽,要有內覽宣下

比如氏長者,要有氏長者宣下

比如准三宮,要有準三宮宣下

比如征夷大將軍,要有將軍宣下

……

沒有這些宣旨宣下,你說你自己是攝政關白將軍,誰會鳥你?

因此,歷史上的那些權臣們,通過操縱天皇這個橡皮圖章,就能合法地獲得權力和地位

相比之下,你革掉天皇的命,自己做天皇,合法性何在?

——前面說了,你得證明自己是個神

——問題是,誰會承認

弓削道鏡說宇佐八幡宮有「神諭」要稱德天皇讓位給他,便叫和氣清麻呂去請神諭

——結果和氣直接耍流氓,說那是假的,把神諭毀了

——縱使道鏡把和氣整得半死,但道鏡也終究做不成天皇

平將門靠一個巫女裝神弄鬼(也是冒充八幡大神)做了「新皇」

——七十多天之後,就被坂東土豪藤原秀鄉和平貞盛聯手幹掉了

——這時候官軍統帥藤原忠文都還沒出畿內呢~~

可見,相比於去證明自己是「神」,去操控一個「神」來授予自己權力,顯然要容易得多

===================

其三、做了天皇又如何?

以下為腦洞

既然你做了天皇

那麼你的部下是不是可以做關白將軍

你說你不幹,你要王政復古

可以啊,你看後醍醐就是這麼乾的,建武新政

——後果呢?

結果就是你做了天皇,你就得按慣例任命你部下為關白、將軍

結果就是你做了神,卻丟掉了權力

——誰會這麼傻?


一,因為幕府從來沒有真正一家獨大過,一旦越界,必然會遭到其它大勢力的反彈。

二,天皇和公卿階層恰好還可以一定程度上協調武士貴族之間的利益衝突。

三,作為日本最高神的後裔,天皇在愚民中還是有一定影響力的,推崇天皇有助於提高自己政權的合法性,所謂天命所歸。符合日本的各階層金字塔結構。

總之,天皇一族的存在和延續有助於維穩,維穩,維穩!


因為沒有一方勢力強大到能改朝換代,所以幕府也只能挾天子以令諸侯。


這個,《漫畫日本》里有一個很奇特的解釋,你可以去看看


推翻一個沒有實際權力的天皇沒有用,而且還會背上篡位的惡名。因為古代日本,天皇本人就是神,而非中國的天子那樣是神在人間的代言人。代言人可以換,而神是不能推翻的。


因為日本真正的變成中央集權制國家是 明治維新後的「大政奉還」

有時候在想 如果 織田信長 沒死 ,他會做到什麼程度。


總覺得「君權神授」,在日本體現的淋漓盡致,人民都一直相信天皇是神的後代,如果篡位的話就名不正,言不順了╮(╯▽╰)╭,so天皇延續了這麼多年,一直未斷。


1、推翻天皇是推翻日本國民宗教神道教。幕府不會為了一個無實權的天皇,而做這種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事

2、天皇的存在有利於挾天子以令諸侯。雖然幕府為大,但有些事藉助天皇的名義還是最方便的

3、避免推翻了天皇,幕府將軍就要忍受那些繁文縟節?(這裡手動滑稽一下)


為什麼要推翻呢?一千幾百年的皇室啊,至今還在延續,應該是迄今為止人類延續時間最長的了吧。挺好的


據說織田信長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雖然他並不代表幕府。當時,天皇給信長三個官位:太政、關白、將軍,讓信長選。這三個官位是當時日本最高的三個官位,結果信長都不要。於是公家就認為信長有取代天皇的野心,然後就派人遊說明智光秀,讓他幹掉信長。


先推薦一本書 《菊與刀》

然後我來簡單解釋一下這個問題

日本這個國家,歷來尊崇等級制,與中國的官僚制不同。等級制劃分規定了所有人的出身,從事的職業,甚至還有著裝 和 吃的食物。(有點類似周朝的禮樂制)

在等級制中,天皇是最高等級,賤民是最低等級。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等級制沒有崩壞呢?

原因有如下:

①等級制給予了每一個等級中的人們安全與保障,因為相互等級之間有著嚴格的限制,絕對不能逾越。(平民與賤民互不干涉,平民受武士保護,武士接受大名的俸祿而保護大名)

②等級間不是完全限制的,相鄰等級可以通過聯姻來達到雙方目的。(武士與商人聯姻,武士獲得商人財產的支配權,商人可以攀附武士地位)

③日本這個國家全民信奉神道教,據傳說,天皇是天照大神的人間使者,有著非凡的神性。所以普通日本老百姓都非常的崇拜且敬仰天皇。

噢,對了,順便說一下。

幕府統治時期天皇根本沒有實權,那時的天皇完全隱蔽在皇宮裡,除了近臣以外,其他人都不得覲見。

幕府統帥發布詔令時總是以天皇的名義,有點類似曹操的挾天子而令諸侯。

對幕府而言,這種操控政權的手法是最安全且最妥當的。

—————————————————————————

如有錯誤,歡迎在評論區里指出。


推薦閱讀:

對於民憤極大的大名,幕府有什麼處理辦法嗎?
日本有哪些政黨,各自有什麼特點?
日本音樂領域裡的昭和風是什麼?
喜歡日本文化,但是想到二戰的日本又很憤怒,怎麼破?

TAG:日本 | 日本文化 | 文化 | 日本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