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河在歷史上是怎樣的一個存在,有哪些典故?
滹沱河在歷史上市怎樣的一個存在,有哪些典故?
講個滹沱河有關的小故事。
更始時,更始帝劉玄派劉秀撫河北,劉秀剛到河北,邯鄲人王郎詐稱成帝子劉子輿,起兵稱帝,河北諸郡望風而從,然後以十萬戶懸賞劉秀,劉秀一行竟成了喪家之犬,無處可依。日夜奔走,食宿皆在野外,不敢入城。
到饒陽時糧草已盡,時天氣寒冽,君臣一行晚上住宿在饒陽城北的無蔞亭,窮餓無聊,困厄之極。只有馮異(二十八將之一,號稱大樹將軍)不知道從哪裡找來了一碗豆粥送給劉秀,第二天劉秀對眾人說「昨晚得了一碗公孫豆粥(馮異字公孫),吃了之後令人饑寒俱解」。(這估計是劉秀平生吃過的最甜美的一頓飯了,直到多年以後他還記得。——河北人如果有人賣豆粥的話,這個公孫豆粥是個好品牌)。然而一碗豆粥無法解眾人之飢,無奈何一行人只好冒險入饒陽城求食,差點做了瓮中捉鱉。
從饒陽逃出後,日夜兼程,當時正值寒冬,一行人蒙霜被雪,皮膚全部凍裂。最後逃到了滹沱河邊上,遇大風雨,衣服全濕,只好躲進了路邊的空房子里,在這裡,馮異找了些柴草,鄧禹生火,劉秀等人才在火堆上把衣服烤乾。馮異又不知道從哪裡找來一碗麥飯和野菜,(古人磨粉技術不過關,所以漢代以前的麥子都是象大米一樣整粒蒸煮,這種飯就叫麥飯。因為口感極差,所以一直是下層人的食物),劉秀才吃飽了肚子。
第二天一行人前往滹沱河,先派人前去打探,結果去的人回來說「河流湍急,河上沒有船隻可渡」,眾人一聽全部恐慌起來了,眼看一行人就要全部葬送在這滹沱河邊了,劉秀又派王霸(二十八將之一)再去打探,王霸到河邊一看,確實沒船,可他不敢就這麼如實報告,怕眾人在恐懼之下散去,於是就回稟說「河上雖然沒有船,但河面已經結冰了,可以過去」。眾人一聽高興了,趕到河邊,誰知就在這區區短時間內,滹沱河真的突然結冰封凍了,劉秀一行趕快乘這個機會渡河,但畢竟是剛結的冰不結實,一行人還沒有完全過河,冰就開始融化,最後幾輛車就掉進了河裡。
渡過滹沱河之後,來到下博城西,一行人惶恐不知所之,頗有天高地迥,呼號靡及之感。正在這時,路邊有一個穿白衣服的老人,對劉秀說:「努力啊,信都城還在為您在守衛。」劉秀等人一聽這話,恰如黑夜中看見明燈一般,趕快跑到信都,信都太守任光出迎。從此之後,劉秀才開始了他掃平河北一統天下的偉業。
多年之後,劉秀給馮異的詔書里,還在說「無蔞亭豆粥,虖沱河麥飯,厚意久不報」。
================我是考證一番的分隔線=================
@南宮曦 提出故事發生在南宮。所以我多說兩句。
滹沱河麥飯一事,按照《後漢書·馮異傳》記載確實是在南宮(其實不止《後漢書》,《東觀漢記》將此事也繫於南宮)。但南宮在滹沱河以南,按《馮異傳》所言,是進麥飯後,「因復度虖沱河至信都」,這裡就有矛盾了。或者先進麥飯而後渡河至南宮,或者先渡河至南宮後再進麥飯,但絕不可能在南宮進麥飯後再渡河。
所以,這裡肯定有地方是記載錯誤了。
《資治通鑒》認為是先渡過滹沱河,到南宮後再進麥飯。但我對此有不同看法。
南宮縣不但在滹沱河以南一百多里外,更在信都以南。如果劉秀諸人自北向南而奔,最終目的地是信都的話,那麼是絕不可能先到南宮的。
更何況光武帝詔雲「滹沱河麥飯」,則進麥飯之地必然與滹沱河相距不遠,如果事情發生在距離滹沱河一百餘里之外,劉秀怎麼可能把它和滹沱河扯上關係?而說出「滹沱河麥飯」之言?所以我認為這事情發生在滹沱河北岸,《馮異傳》中的南宮,應該是記錯了。
@三種不同的紅色 已經說了劉秀的事,這事在北魏年間還有個尾巴
北魏孝庄帝誅殺爾朱榮後,斬斷浮橋,與爾朱兆在黃河對峙。當時黃河奔急,爾朱兆無船過河,沒想到某日突然水淺,不沒馬腹,爾朱兆得以不用舟楫,憑流涉渡,奇襲洛陽,擒庄帝於式乾殿。
孝庄帝最終被縊於晉陽三級寺,事見於《洛陽伽藍記》,此事之奇同於劉秀之事,然結果卻是顛倒的。楊衒之痛心疾首:「昔光武受命,冰橋凝於滹水;昭烈中起,的盧踴於泥溝。皆理合於天,神祗所福,故能功濟宇宙,大庇生民。若兆者蜂目豺聲,行窮梟獍,阻兵安忍,賊害君親。皇靈有知,鑒其凶德。反使孟津由膝,贊其逆心。《易》稱天道禍淫,鬼神福謙,以此驗之,信為虛說。」
樓上說過劉秀和滹沱河了,再來細化一些,我家這邊好多的村名和傳說都是來自這位劉跑跑。
劉秀一群人跑著跑著口渴的要死,會沃村一位姑娘送來喝不完的水,轉身揮揮手,河水滔滔擋住追兵,於是後來建了聖姑廟。劉秀在一個地兒犯了選擇困難症,實在不知道該往哪裡跑才好,這地兒現在叫徘徊村。劉秀被追的滿地跑,眼看就要被抓住了,一農民伯伯及時的把他藏在套牲口的器具下面,現在這裡叫牛具村。
劉秀腦子不好,跑都記不住路,看到有塊漢白玉的石碑倒在地上,於是,現在那兒叫唐貝(躺碑)。劉秀的停車場(蹕),最早叫做別駕村,後來叫別村。劉秀被追的喘不上氣來,敵軍是前程趕完後程趕,現在叫前呈乾和後呈干。應該還有一些,有空整理。
補充下,別滹沱河滹沱河了,我最後見滹沱河是8歲那年發洪水,現在下游頂多算是條泄洪專用的滹沱溝而已,或者叫露天下水道?
比我小兩歲以上的估計最多也就記得那場洪水,沒見過清亮的滹沱河水,沒見過河底的水草,沒見過樹枝鋪的小橋…
不認字那會兒只聽大人口音,我們給她叫葡萄河,我記憶中只下過一次水,不會游泳,坐淺水裡看小小魚。
這輩子恐怕是再也見不到了。我是饒陽的,在饒陽滹沱河有一個南宮的村
明朝朱棣清君側,曾在滹沱河進行一次規模較大的戰役。覺得滹沱河蠻小的,但是卻在書中多次見到這條河。
在石家莊去正定的時候路過了這條河,水面寬擴,水量還不小,滹沱河也是名字神奇,在公交車上就百度開了,還真的很有歷史。
讀材料無意檢索到這個問題,順手回答。
禪宗五家中的「臨濟宗」因「臨濟院」得名,「臨濟院」因此河得名。
臨濟禪師,諱義玄。……既受黃檗印可,尋抵河北鎮州城東南隅臨滹沱河側小院住持,其臨濟蓋因地得名也。
百度百科也有提到
臨濟寺,又名臨濟塔院,始建於東魏孝靜帝興和二年(540年)。臨濟寺位於河北省正定縣,臨滹沱河側,因之遂得臨濟之名。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年),臨濟宗創始人義玄禪師駐錫此寺。臨濟寺是中國佛教禪宗臨濟一派的發祥地,也是日本佛教臨濟宗的祖庭。
可以讀一下牛漢的《滹沱河和我》
摘自百度百科(滹沱群):滹沱群原稱「滹沱系」,屬元古代地層。分布面積較小,多見於中國山西五台山及呂梁山一帶。最初命名地點在山西五台山西南滹沱河岸的東冶鎮附近,故名。本群厚度較大,可分為三部分:下部,自下而上為變質含金礫岩、石英岩和石英岩夾千枚岩;中部,以千枚岩、板岩為主,夾石英岩、大理岩和輕微變質的中基性火山岩;上部,以富含裸枝迭層石的白雲質大理岩為主,夾少量千枚岩。本群輕微變質,變質時代約為17±億年。滹沱群可能屬中元古界底部或下元古界上部。
韓信背水一戰的是滹沱河不?
家邊上戲水的存在。。。。。
為啥我覺的滹沱河不大呢?小時候經常去河裡玩耍,現在都快斷流了,不過我聽說以前是挺大的,只要過了河,鬼子就過不來了
證明劉光武水系魔法宗師水平的一個地方。
漢光武帝陵旁邊有個小村子就叫滹沱,可以看地圖
推薦閱讀:
※克羅埃西亞為何佔據了幾乎全部亞德里亞海岸(長條狀)?而與它相鄰的波黑面積那麼大,卻幾乎沒有出海口?
※河西、隴右 有啥區別?為啥這倆地方古代老是搶來搶去?
※北朝為什麼建都平城、鄴、晉陽,而不是燕京?
※洛陽成為古代重要政治中心的原因?
※我國現行的行政區劃還有哪些急需(或值得)優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