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經濟還有希望嗎?


誰是中國的經濟中心?

答:武漢。

誰是中國的物流中心?

答:武漢。

誰是中國,乃至世界的期貨交易中心?

答:武漢。

不存在獨立的湖北經濟。

一把劍最重要的量化因素就是這把劍的重心在哪裡。中國經濟這把劍的重心在哪裡?答案是武漢。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國內貿易將最終超過海外貿易,而如何設計高效、廉價的中國物流,就會成為一個很嚴肅的發展問題。中國每天都有大量的物資需要周轉,運輸,大多以鐵路運輸為主。而水運是鐵路運輸成本的1/4,公路的1/15,一條長江的運量相當於中國鐵路運輸總和的N倍。假如中國調整經濟中心為武漢,實現水運為主,那中國經濟就可以吊打日本、美國、歐盟,因為他們沒有我們這樣的經濟資源整合能力和國家競爭力。伴隨著中國物流呈幾何狀增長,中國最終還是會找到那個重心,那就是九省通衢的武漢。

中國所有的有形和無形的資產大部分都在這五個城市群里,而武漢居於中間,是不是世界上最好的裁縫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做這條街上最好的裁縫。

紐約啟示錄:本來不想提衰落的美帝皇冠上的鑽石,但紐約就在那裡,不管你看見還是不看見,它都是世界的金融中心。是什麼塑造了紐約的世界金融霸權,是什麼塑造了美國的軍事霸權?答案是伊利運河,而我們武漢門口的伊利運河更寬、更長。只是可惜中國人看不到。水運的成本只有鐵路的1/4,公路的1/15,對於國家而言省下的不是錢?以上海為例,內河運輸的能耗為公路的1/5,據說中國是一個缺石油的國家。2012年我國完成水路客運量和旅客周轉量分別為2.6億人和77.4億人公里,完成水路貨運量和貨物周轉量分別為45.6億噸和80655億噸公里。 2012年全國鐵路貨物發送量累計完成39.04億噸,同比下降0.7%;全國鐵路周轉量累計完成29187.09億噸公里,同比下降0.9%。截止2014年11月份,全社會完成貨運量39.2億噸,同比增長7.0%,增速較10月份回升2.2個百分點,其中鐵路貨物發送量下降6.9%,降幅較10月份擴大0.7個百分點。2014年1至11月份,全社會累計完成貨運量393.1億噸,增長7.3%,其中鐵路貨物發送量下降3.3%,公路、水路貨運量分別增長8.8%和6.8%,各運輸方式增速均低於去年同期水平。中國在鐵路、公路大躍進,而長江航運能力80%以上閑置。辜勝阻:武漢「得水獨厚」 長江運輸能力將迎來5倍提升國家投資鐵路、公路,以萬億計,投資長江以百億計。長江並不排斥沿江鐵路的修建,當然前提是鐵路要有競爭力。自古至今,漕運都是國家經濟生活的第一大事,這就是政治智慧。

唐因漕運興而興。

========================這是分割線========================

當我拿出區域經濟的觀點,加以闡述的時候,點贊的寥寥無幾,反對的倒是此起披伏。對此,我只能呵呵一笑,不予置評。世界上有哪些城市正處於他們歷史地位的巔峰? - 文化

湖北經濟發展不起來有兩個原因,一個是中央打壓。另外一個是地方官員無能。

一、中央打壓。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當年一群從美帝歸國的知識分子(區域經濟、地緣政治)想在武漢複製芝加哥的工業輝煌,話還沒說完,就被送到勞改隊。道理很簡單,南北要經濟平衡,可以共患難,但不能你富貴,南方已經有四川、上海、廣州等工業點了,假如再支持武漢,那北方的經濟什麼時候能追上南方。所以前面的知識分子理論正確就是政治錯誤,只能讓去勞動改造學習如何閉嘴。

問題是南方停止發展,北方什麼時候才能追上?大概一萬年吧。北方一五期間的某化工廠投資兩億,每年虧損四十到五十億,國家財政部報銷,財政部的錢從哪裡來?

不存在北上廣深。所謂的京滬廣深都是錯誤的,中國只有長三角和珠三角兩個經濟區。

北京是非沿海城市,是所謂政治中心,也就是通過剝奪其他地方的經濟發展成果來實現自己所謂的經濟發展,並美其名曰總部經濟。用中國人的話說就是上海養活北京,你一定認為上海養活北京六十年,北京很感恩吧?上海想修洋山港,北京不表態啊,不表態就是一種態度。改革開放以後,江浙、廣東這些地方西化嚴重,所以地方政府比較開明,管的也比較松,於是經濟就發展起來了。北京繼續放大招,搞分稅制改革,就是明火執仗的搶啊。這就是所謂的北京的政治經濟學發展模式,我們假設北京不是全國的行政中心,那北京估計和河北省保定市順平縣一樣,(國家級貧困縣)都是繩床瓦灶而已。

二是地方官員無能。

富的省都是富裕的,窮的省窮的是千奇百怪。

說實話,湖北也真的太慫了,你的長江還趕不上江蘇的淺水溝?

江北為什麼經濟落後於江南?(江蘇)? - 經濟學

卡爾-豪斯浩弗提出蘇聯不能征服,只能聯合。於是希特勒聽他的和蘇聯瓜分波蘭,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英國的丘吉爾幾乎要哭的節奏,日不落帝國要葬送在自己手裡。卡爾-豪斯浩弗提出世界五大國:泛美、泛亞(大東亞共榮)、泛歐、泛穆斯林、蘇聯。於是希特勒軍援中華民國,並給蔣介石教如何打現代戰爭,希望通過長期努力把中國培養成德國現代化的僕從國。卡爾-豪斯浩弗提出,等中國崛起,那要等多長時間,不如扶持日本。於是他提出建立德、蘇、日之間亞歐同盟的主張,德國立刻和日本建立同盟。先不提對錯,希特勒對他信仰的帝師崇拜的無以復加。

湖北的官員基本都是農民出身,腦袋空空如也,卻要發展我大武漢之經濟,滑天下之大稽啊。沒有地緣政治學者,搞兩個區域經濟學者行不行?

三是想要更上一步需要做出怎樣的變革和努力?

去行政化。話說當年中國對農業嚴抓重管,不可謂不盡心,結果卻具有諷刺意味,中國大面積的餓死人。最後鄧小平搞了農業去行政化,結果78年至今,年年都是豐收年。

專家駁斥「東北振興失敗」論調

張可云:振興東北失敗論站不住腳


武漢,武漢,武漢

除了武漢之外湖北沒有任何能拿的出來的城市

但只要有了武漢,整個湖北就能發展的起來

武漢九省通衢,是最大的物流中心,是長江中游地段的區域中心,概念不僅僅是單純的一個省會這麼簡單。

即使就現在來看,武漢也是中國二線二檔的城市,僅次於北上廣深南京蘇州杭州等寥寥幾個規格外

而未來,至少未來五年內,中國發展最快的城市絕對是武漢,成都,重慶。

所以房價還會大漲,建議利益相關者儘快買房。。。


武漢經濟有沒有希望我不知道,

說武漢比不了北上廣深,我認!

你們說武漢是個二線偏外城市,就呵呵!

中國所有城市加起來武漢排在前12絕對沒問題!

決定一個城市強弱的不是所謂的GDP,和你表面看到的東西!

就好像你拿一個程序員收入和發改委比收入,呵呵。對於億萬富豪,錢有時候只是一張紙!

湖北從來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這裡佔有重要位置,

地理,腹中!心臟地段!

你看GDP,武漢也在前十!

你看教育,不用多說!

就武漢開國將軍你知道佔比有多少,呵呵呵!


題主是不是把「東北」手誤寫成「湖北」了?


如果能留住年輕人,留住這麼多大學生,還是有希望的,在武漢讀書也有一年多了,了解到的畢業的學長學姐們,大都去了北上廣深,或許是因為是學計算機的緣故,感覺武漢或者湖北根本沒有多少能留住計算機人才的企業


湖北剛剛回到第七的位置。十幾年來超過福建湖南上海遼寧河北吉林等一系列省市,人均gdp從18名到11名,中西部省份唯一一個過全國平均水平,怎麼就沒希望了呢。。。再過兩年襄宜應該能挺進前五十,湖北缺乏的是人口,現在湖北人口流失正在減少,再過五年大概可以實現凈流入,目前已經有三市人口凈流入,中西部還有其他省份可以有三市凈流入嗎?


什麼叫希望?如果是指快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說全國每個地方都有希望,要趕上祖國騰飛這班列車,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如果你的希望是指,和江浙粵一爭高下,與北上廣平分秋色,我看還是沒希望的。

我從來沒覺得科羅拉多州有希望趕上加州,也沒聽說過阿肯色州能趕上麻省。我知道你要說武漢是東方芝加哥啊之類的話了。好了,武漢能保持二線中強的競爭力就謝天謝地了,湖北省要成為一流除非海洋經濟過時了。


湖北經濟曾經掉隊過,但現在還是發展不錯的吧。我理解三峽大壩修好後,荊江河段到武漢不需要重點設防,而且地理位置,交通,水資源都蠻好,從而可以追加基建工業投資


想要湖北經濟更上一個台階,發展江漢平原,發展荊州是唯一的辦法。目前的水果湖政策真是漿糊


李湖北調到直轄市了,你說有沒有希望。順利的話將入局。20大儲君是湖北人。我湖北中部崛起不遠啦!


問題是湖北經濟有希望嗎?大家都在說武漢?看來湖北經濟是真的沒希望呢。。。。


1經濟跟文化有關

傳統楚文化不強,現代西方文化也沒多少。

2經濟跟制度有關。

領導各項政策執行我不知道,政策創新與北上廣還差有差距。

3經濟跟人力資源有關

做為高校大市,人才流失嚴重。

4經濟跟企業有關

武漢基本沒什麼世界五百強企業的總部。

隨便寫的,您隨便看。


不要抱太大希望,多數密集型產業如IT、製造為了更具有競爭力只適合在長三角、珠三角的城市群發展。


以下引用資本集中理論:

1.「生產方式和生產資料總是在不斷變更,不斷革命化;分工必然會引起進一步的分工;機器的採用必然會引起及其更廣泛地採用;大規模的生產必然會引起更大規模的生產。」

2.「工人的集中和他們的大規模協作,從一方面來看會節省不變資本。同樣一些建築物、取暖設備和照明設備等等用於大規模生產所花的費用,比用於小規模生產相對地說要少一些。動力機和工作機也是這樣。它們的價值雖然絕對地說是增加了,但是同不斷擴大的生產相比,同可變資本的量或者說同所推動的勞動力的量相比,相對地說卻是減少了。一個資本在本生產部門內實現的節約,首先是並且直接是勞動的節約,即本部門內工人的有酬勞動的減少;而上面所說的那種節約,卻是用最經濟的辦法,也就是說,在一定的生產規模上,用最少的費用,來實現對別人無酬勞動的這種最大限度的佔有。」

因此,中國越需要發展,就越需要升級長三角、珠三角的產業。京津冀也註定成為棄子,因為它們的貿易份額會被青島大連搶走。湖北→武漢的定位應該是長江中游內需產業中心,而其他絕大多數城市則以服務業或升級農業為主。


中部老大級別吧,地理位置優越


如果按照經濟總體實力,人均收入,工業產值,農業產值,科教文衛交去衡量一個省的發展,丫的,湖北就是內陸霸主好么,你覺得經濟有發展么?


所以湖北在題主眼裡是有多差勁。


基本沒有


我是武漢人,學校可以,但是畢業不準備呆在武漢,因為很煩一些操著孝感或是仙桃或是黃陂等口音的小城鎮的人,武漢本地人感覺留下的比較大齡,年輕人沒看到幾個將來想留在武漢的,也沒看到幾個真的留在武漢了的,當然可能因為討厭小鎮的人而無奈離開家鄉的可能很少,其他人可能因為人往高處走,縣城的人們來省會了,省會人民只有去更高的位置了。

湖北還有機會嗎?怎麼說呢,武漢支撐著湖北,武漢的厲害本地人很多出去了,北上廣的很少來,那麼剩下的人真的只能看造化了…

年輕人真的是發展的重要血液,每年畢業的那麼多大學生,沒多少優秀的留在武漢,覺得湖北經濟,嗯,那就再看看政府怎麼做了。

ps並不是歧視或是攻擊,只是單純陳述我的感受,我很討厭武漢話都不會,還在問我說的哪裡方言的縣城小民,並不討厭其他有本事的人,有本事的人哪裡出身的我都會佩服

在此

縣城人民請勿撕比

縣城人民請勿撕比

縣城人民請勿撕比

不管你是因為被戳了g點,還是自卑還是憤恨不平,勿攻擊,有空在這攻擊不如去讀書工作,說不定可以改變別人對你們的歧視。

更新

很多人被踩了尾巴,奮力想咬人。

在此說明,不管你是誰,只要你是人,你就得接受階層,非最頂層人就必須接受歧視。

沒走上社會或者底層到別人沒空歧視你的人,不要來評論添堵了。

你不懂,不代表不存在

不是我個人造成了階層,我只是想要大家認清現實。

認清現實!

並未針對誰,大家不滿意,請點擊右上角叉。


武漢是基本上被遺忘的城市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國經濟不能繼續高速增長,而要進入新常態?
如何看待周浦剛剛拍出的地王,樓板價5.45萬?
如何用經濟學原理解釋一下,家樂福的百事可樂550毫升2.8元,但是1000毫升的2.9元?
如何看待專家稱2019年中國人均破一萬美元?
三星集團和希傑集團是什麼關係?

TAG:城市 | 經濟 | 中國經濟 | 武漢 | 湖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