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學的教學會一直以空間為主嗎?如果以建構為主會不會更好?
空間是核心,但在設計中我越來越覺得,其實空間是個挺簡單的東西。
「一點就通」在對空間的學習上我認為是有可能的我在想有沒有一種可能的學習方法,它不是從空間出發,而是從圍合成空間的「不重要」的界面出發的,比如先學習建構,或者結構,然後用這些來搭房間,這樣使得學生從關注實體開始,把技術上的難題解決,同時空間也被逐漸被限定出來,這樣的空間既簡單又真實,可能只需要實體界面的一點改變就能塑造出不一樣的空間體驗...也就是說,從邊緣開始,逐漸觸及核心,而不是一上來就研究核心,一直研究核心,畢竟在這裡的這個核心,空間,沒有什麼技術難度可言。
題主的想法挺好的,以當代建築理論的眼光看來,純空間的探索本來就是早期現代主義者的教條了,比如根據現象學來說呢,無意義的空間本就是空洞的,沒有指向性的,空間不是越豐富,越新奇就越好,它必須要具備某些帶入感,喚起人的記憶或者感覺,而這種記憶和感覺只存在於這個特定的場所和環境產生的「場」,只有「場」才能給人切實的空間體驗。這就已經脫離純空間形式的探索了;而像符號學,類型學研究的也不是純空間,但是都可以用作設計的起點,如果懂些非線性設計,就會發現設計的起點已經跳出建築本身,變成更宏觀的社會學,行為心理學和統計學的範疇了。至於以建構的邊界為起點,當然也可以,比如伊東的仙台媒體中心,以抗震優良的結構—豎向交通系統為核心內容,最大的關注點都不在純空間的探討上了。
事實上,早在上世紀60年代,空間—功能理論體系就已經慢慢過時了,如今那種理性的建築也正在被淘汰,畢竟新時代已經來了嘛。
半夜隨手碼的,希望對題主有些幫助。
早上起來補充一下,我並不是在宣揚空間無用論,只是在說起點和中心的選擇而已,其實上述這些理論操作起來也都繞不開具體的空間組織,只不過側重點已經不是單純的空間形式了,空間,不管怎麼說,也是設計中一個重要環節,只不過沒「那麼」重要罷了。如果題主是自己逐步構建出這個問題,真的很了不起。這是個難題。我推測題主產生困惑的原因,有可能來自所處的實際的教學環境。單獨討論空間和邊緣,那這兩者很容易被類比做太極圖中相互依存的兩級,這麼做誘發的誰做中心的討論,也合乎情理。但是這種觀察問題的方式相當於把研究對象封閉成二元對立體,如同我們做了一個水瓶,然後從哲學上討論它的虛實,賞玩二者的意義。但真正驅動我們做這個瓶子的理由是什麼,是瓶子要裝的水,是需要水的人類我們。這個系統並不是二元的,是由各種各樣的信息(message)組成。
西方文化中,也經歷過多元而有趣的發展。維特魯威在兩千年前提出過『持久、有用、美觀(firmitas, utilitas, venustas)』的建築三原則,可以看到古羅馬人對『邊緣』的重視。柯布西耶在一百年前提出『建築是居住的機器(The house is a machine for living)』,極端化強調裝載。再至現在大紅大火的OMA和BIG,用信息流顛覆了建築,甚至動搖了建築師看待問題的基本方式。個人覺得,以建構和結構作為開端的學習方法,推論至極端化,可以參考土木工程師出生的建築師。西班牙建築師Santiago Calatrava,結構工程師出身,作品有鮮明的風格。還有不少類似出身的建築師,可慢慢查閱。Puente del Alamillo at night, made for the Expo 92, Seville, (1992)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老子《道德經》
大概還是關係到特定環境與人的適配。因為任何一種教育方法下,都出現過了不起的人,他們反過來又還擊了針對這種教學法的質疑。如同Gross所言,建築教學方法很難完美。特定條件下合適不合適,需要培養什麼人,需要應對什麼問題而已。Architecture students also learn domain specific knowledge about buildings through class
instruction. In classes in architectural programming, environmental controls, structural
analysis, review of historical design precedents novice designers learn to reason about the
expected behavior of designs. But in architecture, the studio is king: it is where the
knowledge about buildings is applied, and it is where the act of designing—generating,
evaluating, and developing alternatives—is learned and practiced. A recurring challenge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s thus to integrate material taught in lecture format courses
into the design studio learning experience.
Architectural design education is hardly perfect. Often an emphasis on original and
『creative』 designs outweighs designs that work (serv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are
buildable, etc.) Students imitate the style of fashionable architects without understanding
the implications for users or the appropriateness for local context.Mark D. Gross.and Ellen Yi-Luen Do,In Design Education Workshop , J. Kolodner M. Guzdial
(eds.) EduTech/NSF, College of Computing,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eptember 8-9, 1997, Atlanta
因為空間是人類建築活動的動因。
只可能說有人為了某種空間需求去建造,比如為了遮風避雨去蓋茅屋。但不會有人先搭個茅屋,然後看看能幹什麼。
所以某種程度上講,空間是建構的目的,如果單純以建構為核心開始學習,就像給學生一條船,但是不告訴他要去哪,當然不能指望它們能到目的地啦。你說的以建構啟動又真實什麼的,那是有的人不知道目的地在哪,走到哪算哪,搞不明白了就給自己喝碗雞湯,畢竟,你們開心就好。首先,從你的描述來看,你對空間的認知還是初級階段。空間不是那麼好學好把握的,不熬到四十歲,估計真的認識不深。裡面的尺度形態對比光線這些東西要配合好都是很難控制的。其次,多途徑多視角的切入點是對的。目前國內的建築教育方式太過單一,不論是老八還是其他,都是一個路數一個體系,沒有特點。舉個例子,建築的審美是好的,但是古典建築的路子一竅不通,普遍的用的古典形式都做的刻板,完全是照貓畫虎。即便是同濟的古建築設計課除了交一個像古建築的那麼個東西也沒有更深入的思考,連王澍建築史學的那麼爛都能博士畢業,可想而知。而學古建工程的視野小審美普遍很低,做的東西完全不變通。所以這就是這樣細分嚴密的體系下雷同,無差異的狀態。所以個人看法應該形成一些有特色的建築學專業方向。角度應該多元化,鼓勵學生髮現自己的興趣點,也應當給予更多個人偏好的東西。夾帶點私貨強烈反對某些搞理論的老師灌輸的對具體形式的好惡,不是非黑即白的凡事古典的統統要打到的論調。上回傅朝卿的書看完就撕了,滿嘴對梁先生那輩人的抨擊,難道對傳統建築形式的學習和借鑒就非得是王先生那樣?我看不見得。
謝邀
空間和建構那麼大的話題,我不知道自己有沒有理解好。關於教學,算是一個做設計的設計,需要的道行可能是幾何級數上升的。教學以什麼為重,可能未必因為那個東西的絕對重要性最大,也有可能那個東西比較好切入。
在學好這個以後,其他的才有可能。也有可能這是一個教育項目區別其他的一個特徵,先把不一樣的教了,以後跨專業什麼看學生意願。空間的確是建築師的一個要處理好的題目。但是建築師是一個職業名稱,一個活著的人也可以有其他的職業頭銜,建築師+結構工程師也許並不是少數。有些方面已經開始批判現代建築師的功能衰弱成了一個項目協調人,而技術各方面落實都有各個專業人來落實。在一個項目進展不好的情況下,建築師可能先被炒掉,因為有些活結構工程師也可以做掉。我不是完全贊同這些現象,但是這其中也反映出了一個問題。建築教育中,涉及了那麼多學科,美術,美學,社會學,心理學,歷史學,人類學等等,看似壯觀,其實只是很淺一層,學建築只是拿來一些現成的東西用在自己的方案上,如果真的要深入的話,學建築的學生連這些學科的特定的研究方法都不知道,更談不上深入,這些學科的發展也根本不需要學建築的來促進。
這些學科的存在反而成了一種迷霧,對學建築的來說。
換個方向來談,如果題主處在空間為重心的教學項目里,項目的結束是一個建築師頭銜。也有其他的結構工程專業在高年級可以跨專業修這個建築項目,周期可能稍長一些,但是整個項目結束也是一個建築師頭銜。對於後者來講,由於前期工程課目較多,整個項目顯得是以構建為主。而對前者來說,則是以空間為主。
那麼,這個先後次序重要麼?我覺得可能沒那麼重要。如果願意,學建築的完全可以再去強化結構。只是國內經常認為建築學生對結構對設備了解就好。但有些國外項目認為技術至上,建築教學的方法現在各種各樣,也很難說到底哪個好。如果從對事物了解角度來說,自然對建構也要了解,但這樣做在國內似乎會像是建築工程專業。而本科階段兼修兩個專業似乎時間也會很長,成本也會很大,你看別人都碩士了,你這建築加結構雙學士才剛出來。現代設計分工,對這種走向並沒有很讚賞,至少在國內兩個專業距離還是比較遠的。
所以,這可以算是一個中國特色的問題吧,我猜。
加個題外話:建築學科涉及的工業建築在技術層面是很淺的,因為真正的工業建築根本沒有建築師什麼事情。從古至今也沒有過什麼建築學的中心教學方法。由於建築學的課程形式,各個學校的教學重心差異很大,基本取決於導師個人的建築理念。因此可以說教學理念是多元的,這也是建築多元化的表現之一。設計是創造未來,而不是回顧過去。因此也不會有什麼統一的方法和核心。題主多慮了。
推薦題主看看湯鳳龍寫的那三本關於密斯,路易斯康,和賴特的書。這三本是以建構的角度來分析這三位大師的作品,而且作者的闡釋很精彩。不過也許題主已經看過了~
空間沒什麼技術可言?這一點不敢苟同。
從空間出發進行建築教學,就像從整體輪廓開始學習素描一樣。這是一個適用於普通人的、易於接受的方法。不可否認,如今建築界越來越關注建構,認為這是建築的本質。但是對於對建築一無所知的初學者來說,從空間出發是最容易理解和上手的;而且,空間詮釋建築和人的關係,是建築的原生任務。學習空間構成也是無可非議的。
不請自來答一下。其實我建築史學的不好……大三建築歷史理論剛剛開始學。但是在我看來,其實中國傳統的「建築師」作為營造的「工頭」,教學體系正是以建構,即營造意匠為核心的,整個職業學習的體系開始於建築木作工藝。而中國傳統建築,尤其是主流的北方官式建築在空間上其實是相當簡單且有固定的基礎平面形式,同時這些建築的工藝水準與等級則是通過建構基本模數單元(斗拱)的材桎與木作的工藝來體現。類比西方(大三西建史還沒學……)其實西方舊時的建築師同樣是作為工頭的身份,然而又多了藝術家、雕塑家的身份。他們的教學體系則是從經典美學開始到建築構件(柱頭等)的美學與力學幾何優化再到與空間更相關的立面等等的學習。相對而言也是有著希臘羅馬的建築平面範式(paradim?)做為空間模式的基礎,突出了柱頭、山花、穹頂等等建構元素而空間相對簡單。(建築史學的不好回答這段好心虛……)那我們現當代建築的教學體系相對古時是算進步還是算退步了……?
我個人是認為現當代的建築教學是更為觸及了建築學本質的。還是用老子《道德經》里定義的那句話「當其無,有室之用」,我認為建築學更本質的內涵不在於「建構」性,不在於如何去實現「無」,而在於如何去體現「用」。無論是中國亦或是西方傳統建築中建構與營造的登峰造極,更多的是為了體現皇權、神權亦或是資本權利。也許是因為啟蒙運動的影響?我認為現當代建築雖然也帶有這樣的屬性,但根本是以使用的空間,以人為出發點的。
如果建築以空間為核心,其實和題主所說的建構魅力也並不衝突。把空間作為建築表達的結果的話,僅僅用形式語言和手法肯定是不夠的,這時就需要在結構、節點、材質上創新以實現空間。我認為不是先去研究構造與結構去想他們能形成怎樣的空間,而是定義了空間後去思考用怎樣的建構語言來實現空間的特質。比如campo baeza的這個驚為天人的玻璃,玻璃之所以迷人,在於玻璃完美表現了campo想要的靜謐的空間。而同樣的玻璃,用在蓬皮杜就未免不太合適了。以上。如有謬誤望指正我的看法與題主相反,現在如果我看到一個空間處理的非常好的建築會玩味很久並向建築師致敬,形式感極強的建築看過也會超有快感,但是會讚歎結構工程師您辛苦了。建築是形式與空間的藝術,而我個人的審美偏好傾向於建築的空間承載能力的優劣。建築學入門都會學莊子那句話,個人覺得這句話對初學者是有誤導的,過於具象與簡化了空間的概念,才使入門者對其不以為然而追求形式。看題主所理解得空間就是單體建築實體圍合的內部,然而並沒有那麼簡單,空間還包括整個建成環境以及整個項目經濟,社會,政治生活等因素的物質體現,不然呢,沒有這些僅憑建構我真不知道從何做起,即使有模塊可套,這些模塊也是若干年中許多建築師與以上諸多問題鬥智斗勇的空間形式提煉。所以說到底,建築學是用空間解決日常生活中人的問題的學科,常見攻擊一枚建築師最狠的就是你的空間做的很渣,脫離空間談建築,只能是被邊緣化。所以在學科入門階段私以為從空間入手是正確的,當這個烙印深深的打在你身上後在往上走技術流還是哲學派,就是修行在個人了。
覺得這是職業素質拓展與領域交叉教育的矛盾。空間設計,這是一個非常龐大命題,知識面廣到可怕,抽象有美學原理,具象有土木工程,還可涉及玄學風水。空間作為核心其實是需要其他邊緣知識進行輔助,甚至並行的。但相對於如此龐大的知識面,學校中的教學就顯得過於片面了,根本沒辦法滿足設計需求
東南還是哪的教學就是以建構為起點做設計的
我最近在申請學校。
沒有人發現這個問題的實質是話語權的問題嗎?
比如,你在大學教書,系主任說:我們學院這幾年還是要重視學生基本功,對空間處理上還是要紮實。 你敢站出來說:不對,我覺得未來的趨勢是......放到學校上,如果GSD說:雖然建築工具和範圍在不斷延伸,但培養學生對空間,對功能的深刻理解依然是建築教育的核心。你覺得中國學校敢站出來,唱個反調嗎?
問題在於,即使你站出來,你反對了,又能怎樣呢?當然,有很多人站出來,不但反對,而且實踐了。當然了,並不是每個人都在乎的。不分主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切入點,這才形成了不同的思想觀點以及理論。就像這世界上的很多事情沒有一個「應該」,有時殊途同歸,都能夠達到同一個地方,叫哲學。
想起那天去看藤本 未來的未來展的一句話 "A covered place should be one of architecture"s origins." 被覆蓋的地方應該是建築物的起點之一.個人覺得這是建築物的根源所在 房子造出來是給人住的 所以連接人和建築的空間尤為重要. 而結構的東西是死的 它搭出來的是一個建築物 一個物體 而使用怎樣的結構會創造出不一樣的空間 從而帶來不一樣的感覺 是建築研究的.一個建築物脫離了使用者 它是無用的 而空間是介於2個點銜接點!但至於空間這一虛空的東西要怎樣更好的學習使用 離不開閱歷. 離不開很多東西 美學 人體學 心理學 社會學等等 一個厲害的建築師 就是一個空間的控制者 很多大師在講建築的時候都離不開空間 但這個真的要經驗經歷 要自己慢慢體會理解.
創造空間才是建築的本質。如何創造,怎樣表現都是為其服務的。因此,當你知道了要什麼的時候才能去尋求怎麼做。另外,建築學的教育是傳授基本方法,換言之,不希望讓自己的學生靠碰運氣去做設計。打哪指哪的往往是藝術家,不是建築師。以上。
參考以下倆文。
不會用知乎,貼了鏈接。
比較長,懶得摘了
建築之美不是標新立異,不是天馬行空放任自流。真正的美,結構上必然有合理性經濟性。作為一名結構工程師,希望建築同行多了解些結構知識。
想法讓我立刻想起了研究空間時的正負形關係,有很多二維圖片顯示的是一種圖形,可是換個角度看就是另外一種信息
謝 @Omelet 邀。
想起了幾篇文章。玻璃課感慨:確實就會出那樣的東西差距真的縮小了嗎?國外的教學可能已經更側重建構或者其他的東西了。
對於赫爾佐格他們而言,空間可能確實比較極簡。只能說每個人的追求不同吧。不過不管怎麼樣,都會落到空間上。所以我覺得這個問題可能並不是一個問題?柯布、艾森曼、西扎們複雜的空間也是通過操作邊緣得到的啊。只是不同建築師在決定突出邊緣還是突出空間這個問題上給出了不同的解答。
之前對隈研吾們一直很困惑。有的方案其實挺喜歡的,但是裝修的說法也覺得很有道理。隈研吾在設計領域的地位如何? - 日本有段時間覺得那些技術又和建築師有什麼關係呢?只是建築師拿來用罷了。庫哈斯懂結構嗎?所以你看,不懂結構也能做出你想做的特別真實的建築。回到隈研吾,現在覺得立面掛滿瓦片,確實和小規模的瓦片有區別。類似於大黃鴨么,提供了另外一種尺度的體驗,但是好像也僅此而已了(什麼光的格柵沒看出來)。現在就已經厭惡了隈研吾的那些格柵,如果自己住,估計每天看著會很鬧心吧。。。有的空間,看起來簡單。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出來的。
所以我覺得主要是概念問題,而不是技術問題。可能我沒看懂題? Orz樓主會這樣想,一方面與老師的教學方式不夠完善有關,另一方面也與自己對於建築的認知不足有關。其實這個問題並不需要回答,因為答案本身就很明確,以建構開始做建築是不可行的。人是三維生物,建築中承載人體的是空間,實現使用價值的也大部分是空間,建構形成的只是人所能感知的表面。樓主提到的工業美,需要注意的是,所謂的工業美的形成,是因為工業活動需要一個有著怎樣高度,怎樣採光,怎樣通風的空間環境,再結合當地建築施工技藝,氣候環境等的空間,以此選取適宜的結構和構造來實現的。要知道,當你感受到工業美的時候,是因為你在體驗空間,結構構造的表露也是空間的一部分。
推薦閱讀:
※超高層建築如何解決消防問題?
※建築工業化會不會取代現有建築施工模式?
※建築現代主義四大師在二戰的時候都幹嘛去了?(密斯"柯布"格羅皮烏斯"賴特)
※有誰知道這個建築的設計師是誰?
※我是否應該出國學習建築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