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國戰場,中日雙方裝備水平與歐洲相比都有明顯代差。但為什麼在太平洋戰場,日本卻有實力與美國死磕呢?

每次看二戰影像,中國戰場與歐洲戰場,太平洋戰場相比,好像完全不在一個水平上。但日本同時參加了中國戰場和太平洋戰場,總讓我有種時空錯亂的感覺。


太平洋戰爭,日軍陣亡155萬,美軍陣亡12萬。

這算死磕嗎?

日本算死?美軍算磕?


二戰陸軍相比一戰的最大提升在於機動能力和火力的提升,但無論是裝甲部隊或是機械化步兵,都需要有足夠的戰場空間才能舒展開來,而火力的強大也主要體現在伴隨火力的加強,實際上也可以歸結為機動能力方面。上述力量在平原區域確實可以充分展示其威力,無論是蘇德戰場還是英美盟軍在法國境內的快速推進無不如此。

但地面機動能力最大的問題在於無法克服特殊地形的局限,山地、林地、泥沼等會使得機動能力佔有的一方無法有效發揮優勢。盟軍在義大利中部推進的受阻、44年底在法德南部邊界阿爾卑斯山脈地區的遲滯、甚至直到韓戰時美軍在朝鮮半島北部山區的受限,都充分體現其無可避免的局限。而這也是促使美軍在二戰後發展空地一體的根本原因。

至於在遠東戰場上,緬北的交鋒因為是在熱帶雨林中,同樣也不適合英美軍隊以及美械國軍的機動優勢發揮。而太平洋上的那些小島有限的面積就更是使得日均推進幾十上百公里的機動優勢成為不切實際的擺設,才幾十平方公里的小島壓根就沒有讓這些坦克和履帶裝甲車輛賓士的空間。

此外日軍在島上的防禦早期主要依託加固永久工事,但這些顯眼的目標往往在美軍進攻前的炮火準備中就被海軍艦炮、陸航以及海航的飛機對地火力、甚至被拉上來負責灘頭火力支援的陸軍炮兵的火力所摧毀。因此日軍後期就改為依託隱蔽式的坑道以及半永久工事來進行抵抗。而由於這些島上往往植被、地貌地形複雜,因此常常要抵近偵查才能發現。而有限的空間以及複雜的地形同樣也局限了曲射火炮(榴彈炮及海軍艦炮)的支援,美軍不得不依賴伴隨行動的直射火炮或步兵手上的巴祖卡以及無後坐力炮,但這樣做就無可避免會遭到更多的損失。

而日軍在大陸戰場上相對於國軍最明顯的正正就是機動能力和火力上的優勢,國軍常常在日軍的優勢火力面前被壓制和消耗,然後被日軍以機動優勢包抄側背而導致潰敗。但這對於美軍來說卻完全不是問題,即便是裝甲縱隊里的M4/75應對日軍的坦克都尚且卓卓有餘,何況還有海量的陸航飛機以及全面自走化的炮兵支持;而美軍步兵可以全軍摩托化,相比之下日軍的機動還大量依靠畜力和鐵路,數量稀少的卡車壓根不是美軍的對手;而美軍步兵的武器自動化程度即便面對德軍都尚且佔有,更不用說堪稱騷包的編製內以及編製外加強的炮兵了,相比之下,日軍手上的栓動步槍和一戰水平的炮兵,想想都覺得可憐。


你說的死磕是指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到1942年6月這半年以來日本壓著美國打的時間段吧?

首先得說說二戰前美軍軍力,大西洋太平洋天然壁壘,美國過得十二萬分安逸,可以說美國就是徹徹底底的睡獅:一戰後百萬大兵裁撤的只剩下可憐的13.5萬陸軍,空軍一般,P-40不是身板輕巧的零式,經驗豐富的日本飛行員的對手,再說那時候空軍完全沒有陸軍海軍的地位重要,那時候叫陸軍航空隊。海軍尚可,實力略優於日本,問題是分成兩隊,大西洋艦隊和太平洋艦隊,要單單拿出一隻太平洋艦隊對抗舉國之力的日本,不過日本要贏基本也是慘勝。

第二,珍珠港事件,美國停泊在珍珠港的4艘戰列艦、1艘驅逐艦、1艘佈雷艦沉沒,2艘戰列艦、2艘輕巡洋艦、2艘驅逐艦遭到重創,約2400人死亡,近2000人受傷。除了三艘航母因為某些原因不在港口剩餘的艦隊可以說是全軍覆沒。這一事件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美軍在太平洋戰爭的前半年幾乎無船可用,日本則借著這次大勝迅速擴張。

1942年6月的中途島海戰美軍以少勝多,中創日本海軍,從此日本子一蹶不振。。。。。

可以這麼說,戰爭初期美國之所以被打的節節敗退說白了就是美國這個工業第一大國的齒輪還沒有轉起來,等他真的預熱完畢,擋在這個超級戰車前的家底孱弱的日本子就是粉身碎骨的下場。


贊成東翎的答案。日本的工業在二戰時大部分都投入造船了。肝過艦娘的都知道,日本的戰艦(艦載機)二戰時技術上並不落後於美國,甚至在某些地方(雖然不是很多)還超越美國。但是這是海軍。這是海軍。這是海軍。歐洲戰場主要是死磕陸軍的地方,機械化部隊推進起來一日千里。至於日軍的坦克,也就打打國軍了,坦克裝甲都是鉚釘固定的。。。如果日軍和美軍的戰場不在海上而在陸地上,日軍恐怕就得步兵扛炸藥包去炸坦克了。(蘇聯打關東軍的時候貌似就是這麼來的)。總而言之,海軍不是陸軍。


海軍≠陸軍

中國駐軍≠太平洋駐軍

中國地區戰略戰術≠太平洋地區戰略戰術

而且本子何來死磕一說?美爹開始下餃子了本子就得慫了


人家沒有實力,只是死磕而已啊!

德國人也沒有實力,也只是死磕而已啊!

因為那兩個國家本來就已經病入膏肓,死前磕一把還能多活一會兒


好吧,其實二戰美軍的主要精力是放在歐洲戰場的,太平洋戰場只是他的第二戰場,英國,蘇聯都是有美國援助的,尤其英國,敦刻爾克撤退之後本土就沒什麼重裝備了,指陸軍方面。當時巴頓就是在歐洲戰場,浩大的諾曼底登陸也是為了在歐洲開闢新戰場,巴頓說過一句話吧,我記得就是要陸軍儘快幹掉德國人,然後去打敗日本,別讓功勞被海軍陸戰隊拿了


推薦閱讀:

日本遺留化武中國有能力處理嗎?
蘇聯級戰列艦究竟是否建成?如果入列,其戰鬥力又如何?
二戰時納粹的虎王坦克放在今天還有多大作用?
關於戰爭後期德國潛艇裝備通風管的問題?
二戰的東西線戰場上,是否有到戰爭結束仍在軸心國控制下的地區?

TAG:第二次世界大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