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宋朝沒有定都長安?
如果宋朝定都長安,其發展是否會有較大的不同?如控制良馬產地等。
1.長安於唐末時被毀,五代又相繼定都於開封,未曾發展長安,長安若欲建都,需大量時間及錢財。注: 天祐元年(904年),朱溫脅迫唐昭宗遷都洛陽,「毀長安宮室百司及民間廬舍,取其材,浮渭沿河而下,長安自此遂丘墟矣」(註:《資治通鑒》卷264,昭宗天祐元年)2.北宋以較和平方式奪得政權,為保持穩定,其時不宜做較大變革,故都城仍為開封乃是最佳選擇。3.北宋建國時北方遼國以立,始終面臨軍事威脅,不得不維持大量軍隊,又恐軍士分散在地方引起叛亂,故全部集中於都城,因此都城負擔極重,須覓一水運優良(其時大宗貨物運輸以水運最佳)之地,長安顯然不在此列,唐代時大運河以洛陽為樞紐,全國貨物先集中於洛陽,再由洛陽運至長安,北宋時開封至洛陽段運河已荒廢(開封至洛陽段黃河並不能承擔水運任務),貨物到達洛陽已極為困難,更勿論長安。朝政穩定後,宋太祖曾欲遷都至洛陽,而終未實現,也與此原因密切相關4.北宋最大威脅在正北方,又無山川之險(燕雲十六州在遼國手中),須部大量軍隊在其進攻方向之上,又上述北宋君主不敢另軍隊脫離自己視線,則軍隊需在此,都城也需在此
這個問題,不才也搜集資料研究過一番。略答大意。
第一先反對一些故有觀點,如關中凋敝,如人口南遷,如漕運困難,如氣候變化。隨不能稱為無稽之談,但是單以這些在古代根本無法抵消關中優越的地理優勢。這些因素都存在,但都是次要因素。拿來說非常不信服。關中一直是歷代糧倉之一,氣候歷史變化也大部分適宜農耕社會。人口也足夠稠密。根本不存在什麼凋敝。最多是相對盛唐的戰亂後凋敝。這些做反對建都條件實在可笑。要知道唐長安整個都是新建的。從零開始都做得。何況宋明。以上觀點都是機械得教科書觀點,為的是讓讀者接受這麼一個結論,照本宣科得說等於重複一遍,在我看來毫無說服力。至少很多疑問無法解決。即很多都城都面臨過同等得問題,為何有些就不成其問題。到了長安這裡就成為問題。在我看來,有幾點值得注意。
第一,唐丟了西域。又由於天命時運一直未能收回,導致戰略空間大幅縮小,這裡也曾經是漢族重要的馬場和絲路要道。而其二,武則天篡位期間,政治上消滅了一個流傳上百年的權力集團,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關隴貴族集團。關隴這個中華政治力量核心。導致了政治力量的分散。其三,唐玄宗改變府兵製為募兵制,加重了國家財政負擔,本意是要加強軍事。但是導致第四。第四,在關隴集團權利未能重新形成得情況下,唐代節度使權利過大,又有募兵制支持,進一步分散了中央的權力。第五,以上直接導致,節度使擁兵自重,給中央供給糧食一再出現障礙,同時,節度使的權力範圍內,政治力量越來越大,這些地域權力理所應當的反對遷都。就像關隴集團的都城理所應當的是長安一樣。最後就是,朱溫篡唐毀長安。從此漢族核心政治力量,利益集團徹底離開了關隴。這才是導致唐之後長安未能再建都的根本原因,實際,除去蒙元滿清不提,宋一開始想遷都,由於弱勢和軍事壓力以及權力鬥爭未能成行,明也像遷都長安,但機緣不足也未能成行。如果太子不死,明都未必就坐在北京了。個人結論,由於政治核心利益集團脫離了這片土地,這是核心原因,這個原因又是很多政治事件社會關係利益制度歷史時機撮合的結果。與宋朝為何不建都於洛陽相似,先分析洛陽。上面很多知友提到了趙光義的「在德不在險」,不過據分析,趙光義的真正打算是以下兩點:
- 都城的糧食要從南方經由水路運輸,開封就在運河邊上,且江南到開封的路程比到洛陽短;
- 趙匡胤以兵變起家,因此有宋一朝皇帝最忌諱的就是邊疆武官手握重兵掌握實權,開封四周皆為平原,洛陽則有山,守衛都城所需兵力大於建都洛陽所需兵力,有利於把主要兵力集中在皇帝周圍。
長安離運河更遠,而且地形與洛陽相似,守衛所需兵力也較少,再加上長安接近西夏前線,建都長安比建都洛陽更不實際。
宋朝的都城汴梁在一大平原中間,四面無險可守,這是戰略上十分危險的地形,但是宋朝依然定都於此,難道真是古人沒有見識嗎?
其實宋太祖也曾打算西遷洛陽,後來北宋大臣對首都的地理位置也感到十分憂慮,但是為什麼遷都之議始終沒有實行,一直到了金第一次兵臨城下,宋朝依然死守此處直到金人第二次來襲,最終束手就擒呢?
其實宋朝有不得不定都於汴梁的原因。
一 從制度的角度講
宋朝重內輕外,因此禁軍的一半以上都集中在京畿地區,順帶造成禁軍家屬亦集聚於此。因此,糧食供給成為一個大問題。然而宋朝還不斷的增加禁軍的數量,到後來中央政府所需的漕糧,每年增至六七百萬石,而京畿的民食猶不在內。在此等情況下,考慮到當時的運輸能力,政治重心非和現成的經濟重心合一不可。二 從經濟的角度講
自從唐末一來,一方面因為政治勢力由西向東遷移,一方面因為關中疊經大亂,長安城被毀,水利交通的失理,關中已經不適合定都。漢唐盛時關中地區經濟繁榮和人口密度此時移於華北平原,汴梁正是這大平原的交通樞紐,,經過唐五代以來的經營,此地連渠四達,又有大運河以通長江。宋朝統一後交通上的人為限制掃除,它便成為全國的經濟重心了。
三 從軍事的角度講宋朝的主要外敵在東北,它的邊防重地是中山(今河北定縣),河間,太原三鎮,而在重內輕外的原則下,平時兵力只能集中在京畿,而不能集中在其他任何地點;因此都城非建築在接近邊防重鎮且便於策應邊防重鎮的地點不可,而汴梁正合適。第一,選擇都城首先要選擇發達的大城市。當時在北宋的統治範圍內,能稱的上是發達的大城市的有洛陽﹑長安﹑開封等。北宋一代共有四京,即東京開封府(今開封),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陽),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四京中,東京為前代帝都,趙匡胤在此立國;西京為太祖的出生地,地理位置重要,曾為國都;南京為「藝祖肇基之地」,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建;仁宗慶曆二年(1042年),契丹聲言將入寇,呂夷簡建議「宜建都大名,示將親征以伐其謀」,因建北京。長安城經歷安史之亂早已滿目蒼痍,幾成廢城,且臨近契丹﹑西夏,作為都城顯然已經不合適。宋初有很多人主張遷都洛陽,大將李懷忠勸不要遷都:「開封有汴渠之便,每年可運江淮糧食數百萬斛,京師兵將幾十萬人都要吃江淮糧食,您居住洛陽,到那裡去取江淮的糧食呢?」。
第二,開封地處華北平原,這裡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著名的產糧區,能就近為都城幾十萬人口提供一部分食糧,當然漕運江淮之糧佔大部分。
第三,繼承性原則。五代的梁﹑晉﹑漢﹑周都在開封定過都,雖然期間戰亂連連,作為都城的開封,當然是全國(至少是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北宋選擇其作為都城,可以直接利用它原來的物質基礎和社會基礎。
總之,從公元960年趙匡胤定都開封,到公元1127年靖康之恥北宋滅亡,在這百餘年間,許多震動全國的號令,都是從開封發出的。東京開封是當時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東京城規模巨大,人口眾多,經濟繁榮,交通發達,在國內是數一數二的,這也是開封最鼎盛歷史時期。
節選自:
北宋定都開封的幾個因素
http://xiaobinpan126.wap.blog.163.com/w2/blogDetail.do?blogId=fks_082068085087087064085094095095085084085075093094082075084showRest=truep=2hostID=xiaobin_pan@126
趙匡胤生於洛陽,一度很嚴肅的考慮要遷都,一是為了國防安全,一是可能有著感情因素。還有一點則是避免晉王勢力太大(關於這一點,我認同的說法是太祖起初是考慮要傳位於太宗的,但隨著自己的兒子們逐步成人,後期他的想法是有轉變的,但似乎為時已晚了)。但斯時晉王光義尹開封,羽翼已成,極力杯葛此事,加之洛陽轉運的確不便,遂不果遷。
逛到這了,正好前幾天碼過一篇這個題目的文章,簡單的搬運一下:當然了這麼多大神觀點肯定有雷同的地方
公元1127年,金兵大舉南下,踏過無險可守的華北大平原,保衛北宋東京汴梁。北宋徽欽二帝以及後宮家眷兩千多人,在大批金兵的押解之下,被迫離開故地迎著刺骨的寒風北上。「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可以想像,當年南宋名將岳飛寫下這首《滿江紅》時,可謂字字泣血,至今仍刺痛人心。北宋滅亡的原因是多元素的,其中東京汴梁無險可守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那麼在北宋存在的一百多年裡為什麼一直沒有遷都呢?
一次又一次的兵災使長安徹底喪失了成為帝都的機會
提起長安城,大多數人都會想起強漢盛唐,唐朝詩人王維詩中「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詩句見證了盛唐長安城的雄壯和大唐天子至高無上的威嚴。但海市蜃樓終成夢,公元755年,大唐帝國的北部烽煙再起,鎮守燕雲地區的安祿山南下叛唐,並在一年以後攻入了唐帝國的首都長安,老皇帝李隆基帶著滿院妻妾狼狽逃往蜀地。最後收復長安的竟然不是唐軍而是北方的回紇軍隊,昇平日久的唐朝已經沒有足夠的力量收復自己的帝都,只能依靠北方的回紇軍隊助戰,並許諾攻下長安「自取三日」。在幾年以後,已經升級為太上皇的李隆基終於回到了闊別已久的長安城。
在隨後的100年間,長安城多次陷落,昔日威嚴的帝都成為各路勢力搶奪的戰場。公元880年,黃巢領導的農民軍攻入長安,實現了他「滿城盡帶黃金甲」的諾言。不過與此同時,他的軍隊也將長安城洗劫一空,等到唐朝的「馬球皇帝」李儇重新回到長安時,發現長安已經不復往日的風貌,不僅人口不及之前的十分之一,而且滿城凋敝,到處都長滿了無人打理的野草。20年之後,盤踞中原地區的軍閥朱溫開進長安,將唐昭宗挾持到了東都洛陽,同時將這座千年帝都完全毀滅。其將長安城中的所有居民全部遷走,然後一把火燒了這座見證了千年華夏尊嚴的城市,巍峨雄壯的大明宮也毀於這場漫天的大火。長安在經歷一些列的災難之後徹底喪失再次成為首都的可能。
北宋建立以後,長安降格為京兆路,成為北宋一座西北大城。進入宋朝中期以後,西北方的党項族崛起,在首領李元昊領導下建立了西夏王朝。西夏建立以後與宋朝開始了長期的戰爭,宋朝軍隊一敗再敗,李元昊甚至狂妄的宣稱「自己要馬踏渭水,到長安做皇帝」。此後的長安已經成為抗擊西夏的前沿地區,遷都長安也就更不可能了。
運河水路的限制和皇弟的強烈反對,使遷都洛陽成為泡影
公元971年年初,宋太祖向百官徵求意見準備遷都洛陽。宋太祖的人物從地形上看「洛陽坐擁山川之險,四周群山環繞,東有成皋,西有崤函,北通幽燕,南對伊闕;同時又有黃河天險,足以抵禦北方的威脅」。而首都開封地處黃淮平原之上,是個無險可守的四戰之地。但此言一出立刻遭到了以皇弟晉王趙光義為首的大多數官員的強烈反對,最終鑒於多方面因素被迫放棄。
在諸多的原因之中有兩點最為重要:
首先就是皇弟趙光義的反對。趙光義當時被封為晉王,任開封府尹,在開封城中的勢力盤根錯節,通過現在的史料完全發現趙光義自太祖登基以後就開始組建自己的班底。宋太祖之所以要遷都的原因之一就是為了瓦解趙光義的勢力,為其子趙德芳將來即位鋪路;而趙光義自然也不是等閑之輩,宋太祖提出了遷都的提議之後,其立刻率領百官反對,還名其名曰守天下「在德不在險」。
其次水路運輸不便也佔了很大一部分原因。關中貧瘠,糧食生產不足以養活數量龐大的貴族、官員和駐軍。因此從唐高宗時期開始,就一直在洛陽生活,因為南北大運河可以將江南的糧食通過水運直接運往洛陽,而長安成了名義上的首都。而在宋朝建立以後,水運形勢有發生了變化。從五代後期開始,黃河再次改道,江南的各種物資通過汴河運送到開封以後,需要改道黃河逆流而上才能運到洛陽。在黃河上逆流行進的難度大家可想而知。此外黃河流經開封泥沙沉澱,經常會造成入口堵塞,所以各種物質很難運往洛陽。
通過各方面的考慮,遷都洛陽的計劃最後胎死腹中。五年以後,宋太祖駕崩,晉王趙光義成功即位,遷都洛陽也就變得愈加不可能了。之後的宋朝皇帝都是太宗子孫,宋朝皇帝一向以仁孝聞名,像遷都這樣的大事自然不敢忤逆太祖太宗這兩位「開山祖師」了。
五代時期的建設使開封成為中原第一大城市,具備了其他城市所不具備的優勢
開封之所以成為帝都,除了宋太宗的堅持和水路運輸的優勢以外,其具體城市規模也不是其他城市所能比擬的。自907年,朱溫建立後來定都開封以來,便開始全力經營他這個大本營。之後的各個王朝也大都以開封為都城,城市建設上都有所加強。後周世宗柴榮在位之時,全力建設開封,使開封的城市規模遠遠超過了同時期的成都、金陵等城市。此時洛陽的城市規模不及開封的五分之一,所謂後來洛陽一系列雄偉的建築都是在宋朝建立以後才逐步修建的。
在北宋建立之初,長安百業凋敝幾乎被毀了一遍;洛陽城市規模太小,根本無法乘容龐大的統治機構;而全國其他的大城市如成都、金陵、太原、杭州等地,分屬於多個地方割據政權,還不在北宋的控制範圍之內;當時的幽州(現在的北京)在遼國人的手裡,更加沒有建都的可能。換句話說,在北宋建立的初期除了開封以外,在其控制區內沒有任何城市適合建都,這就是宋朝必須定都開封的原因。
長安遭遇唐末五代的動蕩與破壞,早已破敗不堪。
同時為了實現宋朝的中央集權,全國的物資金銀要往首都運輸。
而,開封擁有汴河,可以水運物資,大大節省了運輸的費用。
所以定都開封,不定都長安。PS:宋太祖還一度想定都洛陽。
長安和關中已經衰敗了,遷都長安不現實。
但是遷都洛陽還是可行的。可惜最後沒實現。
開封和徐州一樣,是個兵站,適合作為攻擊出發的起點,而不是都城。北宋初年長安的經濟、防衛形勢和地形交通是全面輸給洛陽的。因此這個問題里,長安就不該出現。
再說洛陽:
北宋境內最好的都城選擇。易守難攻、位置居中,兼顧東西兩線。便於調度。
說開封交通發達的,其實忽視了開封過於依賴江淮水道,但對同樣富足的荊襄和川蜀聯繫不足,對北方最大軍事重鎮太原的支撐更是乏力,所以後來才需要一個大名府(然而它遠沒起到太原的作用)。而太原作為東西兩線的前沿陣地,洛陽才是其大後方。
洛陽定都,至少騎兵絕不可能直擊都城。而汴梁作為交通要道而非首都的話,即使被襲擊也不會傷筋動骨,還很容易從關口出兵斷其退路,依靠長江水道,江東物資可以由湖北進中原。即使退還有川蜀。強化西路用兵更易奪得產馬地……
上面答案說了:開封多年經營已成規模。但更關鍵的是軍權過於集中和權利內部遷都阻力吧。。
只是這一切的惡果直到「不管太原,卻管太學」和靖康恥才體現出來。
長安已經不再是都城的合適選擇,經過黃巢朱溫的破壞,長安早已衰弱。再加上宋朝沒有控制河西,關中受到來自西夏的極大威脅。此外,最重要的一點是,中國的經濟重心已經南移,長安的地理位置就顯得太偏了,各種物資供應很難,承擔不起作為首都的壓力。其實,北宋最佳的都城選擇是洛陽,此地位於天下之中,能充分享受京杭大運河帶來的便利,又有虎牢、滎陽、邙山和黃河等各處險要。不像開封,金軍一南下就兵臨城下。終北宋一朝,始終都有遷都洛陽的提議,但一直沒有成行。
唐後就沒有在長安建都的了。大順不算。
宋朝後迎來降溫,亞熱帶南移,關中變得寒冷乾旱。關中平原的命脈--小麥不再適合在關中種植。所以關中平原的繁榮也就戛然而止,那裡不再能夠支撐大量的人口。明清小冰河期江南地區的胡泊(太湖,洞庭,鄱陽,漢水,淮河)尚且有記錄在夏天結冰,又何況是關中呢。明清小冰河期結束大清都快亡了。加上多年混戰水利被破壞,產量嚴重滑坡。
如果更是要供養龐大的軍隊肯定非常吃力,即使是通過河運。
雖然關中有四關,但是更偏向東南方向,西北很難防禦得住。長安的北路和西路都是西夏,不利於長安的防守,西夏的鐵騎還是夠厲害的。
北宋是有四京的,分別是東京開封府,河南府洛陽,應天府商丘,大名府大名縣。
趙匡胤據說當時已經準備遷往西都洛陽,有人還認為他還有遷都長安的考慮。但是他突然掛了。
不過即使趙匡胤不死,也不太會真的去長安。秦漢到唐朝定都關中的優點是關中四面都是險隘,易於防守。中間沃野千里,生產力發達。處在黃河上游,一旦天下有變可以輕鬆順游而下擊潰叛軍。
這裡有三個假設:1. 四面險隘;2. 生產力發達;3. 叛軍在中原。而到宋代之後,這三個假設都不成立了。
首先,關中的西邊和北邊其實是沒有什麼天險的。唐之前以為天險是因為這些地方被游牧民族佔領,而那時候的游牧民族戰鬥力遠遠不如中原。等到唐晚期,游牧民族的戰鬥力猛增,關中的西北兩邊威脅非常大。因此關中不再安全了。至於為啥說游牧騎兵突然變厲害了,這個可以見史書中的戰例。漢代漢兵和游牧騎兵單人戰鬥力是5:1,唐代大概1:1,到唐末已經變成1:100了。
其次,關中的生產力發達是在秦漢幾百年水利開發的基礎上的。等到唐末戰亂,關中人口凋敝,這些水利設施大多毀壞了。這樣關中的生產力極大下降,已經不可能養活數量龐大的宋朝軍隊了。
第三,關中主要針對的是中原的叛亂。而宋代因為趙匡胤的政策,中原武將(節度使)被徹底削弱,已經不可能掀起什麼風浪了。因此定都關中的意義已經不存在了。北宋最好的都城是洛陽,北有太行黃河,西有潼關,東有虎牢,一旦北兵如寇還有緩衝的餘地,開封四戰之地,以人為牆不如山川之險,也不必養這麼多冗官冗兵,也節省了漕運費用,說白了,趙二私心自用。
我想啊,唐朝以前的強大少數民族都在西北,從五代十國開始強大的少數民族都在東北。宋朝啊幽雲十六州都不是它的,最後的位置在河南自帶,北上是遼了,中間還隔一段,總之離遼距離剛好。邊疆通信方便及時。
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①汴梁地處中原腹地,有黃河天險之優勢。②汴梁是前朝的首都,也是太祖發家之地。此政治優勢。③唐末五代以來長安早已衰敗不堪,宮室等早已毀於戰火,宋廷不必勞民傷財。④長安的戰略位置在當時是不合理的,想想附近的党項,契丹,河湟的威脅等等。可參考唐代宗年間吐蕃攻佔長安故事。⑤北宋陵寢位於河南鞏義,一般陵寢之地離京城很近。(南宋皇陵地處紹興,離臨安很近。明十三陵就在京城附近。清皇陵在遵化,易縣,離京城也很近。)
不太可能,政治往東經濟往南,這是大趨勢。宋朝有鑒於唐末之五代近200年軍閥混戰的教訓所以採取重文輕武、守內虛外,強幹弱枝的基本國策,必然面臨強大的外患,這種情況下長安靠近西、北游牧外患部族控制區。再就是隋朝統一天下之後政治中心已經開始東移,政治、經濟中心逐漸往東往南轉移;糧食運輸問題消耗太大,運輸不便,京杭大運河距離太遠,所以不太可能。
定都長安?
難道要管家天天陪一班西北蠻子玩三進三出嗎?
要是姓耶律的腦子再抽個筋,我大趙家的就要天天被請吃餃子了,那酸爽……
另外東南諸路的妹子怎麼辦?
又不包郵……
信不信遷都長安第二天,瓦子里唱「幽雲十六州」的就要改唱「南朝四百八十寺」了……
其實那時候長安條件還好了,要不你以為西軍都靠黃泥湯維生嗎?
「那鄭屠,給洒家量上十斤寸金軟骨,細細切做臊子,敢見一絲肉渣在上邊,看老子不把你打成個醬油鋪!」主要原因上面的都已經說得很清楚了。補充一點,趙大哥不是沒想過遷都,可趙二哥在裡面折騰了好大一氣兒,然後就坑爹了。
推薦閱讀:
※民族罪人岳鵬舉???
※盛唐時期中國普通百姓的生活質量與明清鼎盛時期相比哪個更高?
※如果南宋沒有滅亡,中國會走向自有特色的資本主義,甚至產生像現代西方一樣的但不同模式的現代文明嗎?
※宋在當時的世界分別是怎樣的存在?
※司馬光算是一個奸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