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買車現在處於一個什麼水準?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好好開車 · 購車指南,更多「汽車選購」討論歡迎關注。


消費觀念屬於初級階段。消費能力旺盛。

1,大部分人購買的是自己的第一輛車。

2,大部分人購買的是家庭的唯一用車。

3,大部分人缺乏一般汽車知識,比如扭矩和功率什麼意思,四驅到底有什麼優缺點。

4,大部分人沒有多款汽車長時間駕駛的經驗,因此不清楚一些需要對比才能明白的感覺,比如操控好,底盤紮實等。

5,因為自己不懂,所以大部分人買車時只能參考別人的意見。35歲以上的人大多參考身邊用車的人,35歲以下的人更多參考網站,論壇。

6,大部分人對品牌(甚至所謂車系)關注過多,而對具體車型關注少。

追加說明:

1,初級階段是現狀表述不是缺點,成熟市場都有過初級階段。

2,由於需求不同,成熟市場熱門某車型熱賣可參考,但不一定最適合中國。

3,選車時摒棄偏見,優點缺點都多了解。多試乘試駕,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什麼時候國內買個車不算是奢侈品了,就是拿來用了,也就沒有你說的這些問題了


謝邀

國人買車的水準這個問題到不如說叫做國人買車的現狀更為妥當,或者說叫做國人買車的趨勢。

咱們可以從這兩點來看

一、國人購車的理念或需求

二、國人目前的消費能力

先說說國人購車的理念吧

你覺著老百姓買車為了什麼?

其實老百姓的最終目的有這麼幾個因素組成,當然了,可能也會少一些。

1、用車

用車咱們就不說了,當然是方便日常的出行,誰都會有這種需求。

2、裝逼

別說沒有!有多少人為了裝逼去買的車?

3、別人都有了,我也必須有

這在中國已經形成一種模式,就是別人有的我必須得有。要不然就怕別人瞧不起,不能比別人少一點,除非自己沒錢(小城市裡這點更突出,我說一個真人真事,為了自己比別人先買車,竟然告訴別人開車太危險,千萬別買,然後過1個月自己提一輛……)

這三點基本集中了現在老百姓買車的真正原因,那麼用車咱們就不說了,想買車的基本都有這種需求。那麼裝逼呢?不言而喻了,有些人別覺著這點扯淡,這點真就存在(這就是TM中國)。至於別人都有了,我也必須有。這點也是大部分購車人的需求,沒錯,這是一種需求,這也是中國的特色。

那麼以上這些就是中國人購車出發點,接下來咱們聊聊中國人購車的理念,或者說想法。

其實國人購車的想法太過於含糊了,不覺這麼?

各大媒體網站車評,光這一個煙霧彈已經讓老百姓直接蒙逼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各家的車評都有一個特點,就是評測的車往往到最後都特別好。那老百姓可不就懵了么,那麼多車都那麼好,該怎麼買。

還有,國人選車的時候仍然在強調空間、尺寸、硬牌。空間和尺寸這很好理解了,恨不得一輛B級車得擁有MPV的空間才好。希望可以一輛車即達到動力、外觀、空間、面子、大牌、操控(國人購車對操控很少有概念的)等等需求,售價又超便宜。那我想問問,你怎麼不上天呢?

再加上坊間總有那破TM專家和永遠活在80、90年代的老司機,自以為特別懂車,瞎B推薦,這種人也是很多人買車迷茫的原因。(對於這樣的人,我只想說:「你丫死不死啊」?)

對於咱們國人買車處於什麼現狀,我只能說:」不懂車「,中國本身就沒有什麼汽車文化的積累,咱們受到的全都是舶來品的熏陶,慢慢的思想就固化了,有些時候真的會不怎麼思考,而就去購買某某品牌的汽車。然而腰包都鼓了的老百姓們,買車也不太去考慮價格了,現在一般家庭買一輛20多萬的轎車也不是特別特別難的事了。但是,大家還是不懂,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為什麼斯巴魯力獅這款家用轎車在國外賣的還不錯。在中國基本沒什麼人認?懂了吧……

我認為,普遍國人買車現在處於有錢就亂花的水準,國人買車有些時候太過於相信大牌和老牌了,只相信大牌,硬牌。只關心我這車雖然是家用轎車,但是我開出去有沒有面子?隔壁老王的車會不會比我的好?但是說回來,他買這台車,連這台車是哪裡產的都不知道,甚至這台車的懸架形式是什麼也不知道……這就是國人買車,呵呵。


這個問題問得好!

額,周圍有不少朋友關於買車的問題諮詢我,這些朋友能買的車價位大概價位從10萬到30萬,算是很主流的車款,我認為基本上代表了國人關於買車的一些想法。

首先下結論,僅代表個人的結論:對於汽車知識掌握的多少決定買車時考慮問題的出發點。如果對於汽車知識打分,滿分100是由TopGear前主持人Jeremy Clarkson為代表(汽車知識簡直無所不知)的話,那麼我想我應該勉強能得到30分,而絕大部分國人只能得分10分以內,這些人的典型代表是這樣的:

只不過因為搖上號了、有閑錢了、出門不想擠公交了所以要買個車。車本身是個很複雜的商品,從買回家那天就開始不斷貶值(能升值的車一般人買不起),而且是需要定期伺候的,很多人只知道車要加油要交過路費和停車費,如果壞了要維修,但就是不知道車竟然還要保養……這真的不好奇,因為他可能從來也沒看過說明書和保養手冊,也沒見過沒聽過別人談關於車保養的事。這種人能幹出來的代表作包括:儀錶盤亮了故障燈完全當沒看見,玻璃水一滴都沒了不知道從哪加也不知道加什麼(我親眼見過倒綠茶的),輪胎胎壓明顯不足了不知道打氣,最可怕的是開柴油車去加油站加了汽油,然後……

沒給0分是因為基本上大家都知道汽車是一個帶玻璃的箱子放在四個輪子上裡面能坐人還能跑。

這就是國人對於汽車知識掌握的現狀,當然是我主觀上認為的。基於這種現狀,我們可以把買車的人分成這麼幾種:

1、外貌黨
主要以姑娘為主,這一類買車優先考慮外形,可能因為外形因素決定了買或者不買一款車,有時候甚至會因為一款車沒有她想要的顏色轉而就選擇了另外一款,完全不考慮這兩款車的實際差異到底有多大,價位差不多能買得起就OK了。遇到這種人我一般會想辦法了解其真實需求,然後誠心推薦一款還能接受的、滿足其需求的車,然後幫著梳理能做哪些後期裝飾,主要是貼紙、靠墊、腳墊、香水、安全帶套(注意不是卡扣,也不是安全套……)等,就是讓車裡車外看起來好看,過不了三天五天她原來看上的那個車就會被忘的乾乾淨淨。

2、國家黨
一張嘴就是國產車沒法開、美國車油耗高、日本車不安全、法國車設計怪、韓國車沒特點,結論自然還是德國車好,然後就買了速騰……這就好像一個單身男相親,從甲姑娘身上他能找出ABC三個缺點覺得無法接受,乙姑娘人家沒有ABC這仨缺點他卻又發現了DEF三個缺點,然後丙姑娘身上又看見了GHI……最後所有的姑娘在她看來都是不堪的,只有自己的初戀能接受,而當初為什麼喜歡初戀、以後結婚過日子是否合適,這些早就忘記了。什麼?你說德國車燒機油?這多小的事啊,後備箱仍一桶灰殼不就得了!遇到這種人我一般直接推薦捷達、速騰、寶來、邁騰、帕薩特、CC,最後他們都會對你感恩戴德的感謝,我早已經放棄爭辯和思想教育了。

3、品牌黨
大多和上面這批人差不多,但區別就是他們的偏見不針對國家,而是針對品牌,基本上都是好面子的主,迄今為止還沒遇到過非要買BYD的人。這群人會覺得買A6、5系、E級不錯,ABB大品牌有面子,而且德國車質量有保障。你跟他聊聊福特、馬自達一類的也就罷了,要跟他聊克萊斯勒、DS一類的他會以為你在坑爹,你要敢讓他買菲亞特當場就能翻臉,他根本就不知道法拉利、瑪莎拉蒂這些豪車都屬於菲亞特汽車集團,單純從品牌角度講FIAT這個成立了100多年的品牌也是個了不起的品牌。遇到這種人直接從銷量下手即可,了解下預算,然後從銷量排行榜上選一個銷量大(品牌影響力相對強)能買得起的車即可。

4、安全黨
為什麼單獨拿出來說呢?是因為「日本車不安全」的思想已經「深入人心」了,而小日本造車的時候也確實把皮造的薄了點,君不見飛度4S店還在車身上帖著「請勿按凹車身」的提示?於是就有一群人打著安全的旗號四處宣講說日本車不能買,不安全;國產車也不能買,不安全;XX車在後保險杠位置發現了泡沫,不安全;XX車剎車偏軟,不安全……我想說:安全你大爺啊,車買回家第一天就把安全帶卡扣插上然後再也沒拔出來的人有什麼資格安全?如果你考慮問題的角度是「有ESP比沒有ESP的車安全」,我完全可以理解,但可惜大部分人根本就沒把真正的安全當回事,也完全不懂。遇到這種人我一般打個太極拳,只要不推薦日韓的多半都沒事。
PS:關於日系車的安全性,我專門寫了一篇答案可以參考:關於日系車的安全性? - 知乎用戶的回答

5、大氣黨
兩廂車那能叫車嗎?不夠大氣。掀背車那能叫車嗎?不夠大氣。微型、緊湊型能叫車嗎?不夠大氣。沒錢不要緊,咱可以買國產便宜的啊,就一個要求:車要夠大!一定要大,一定要大,一定要大!我想如果不是國家規定超過6米要掛黃牌,我想應該有一部分車企會造超過6米的三廂車吧?我開過最長的車是捷豹XJL,沒記錯的話長度5米1的樣子,後排空間沒的說,二郎腿隨便翹,但真的長就好嗎?開著是不是舒服、停車是不是方便、平時是不是有第二排甚至第三排坐人的需求,這些都是很重要的考慮因素。遇到這種人很好辦,他說他想買XX車,問你怎麼樣,你就說嗯,不錯,這車挺好的。

6、配置黨
大燈要氙氣不要鹵素的,要有無鑰匙進入和一鍵啟動,玻璃要能一鍵升降,前後都要有雷達最好有倒車影像,前排座椅加熱必須的,帶通風就更好了……至於是需要一輛兩廂、三廂還是SUV還是MPV,是要國產的進口的還是合資的……人家不關心這個,最多來一句不要手動擋就完事了。這群人你要讓他給你講講發動機是自然吸氣還是渦輪增壓還是機械增壓直接就蒙圈了,讓他給你說下是前驅還是後驅還是四驅直接就暈菜了。這群人大多是經常坐別人的車,知道車內的配置一般都是幹什麼用的,僅此而已。遇到這種人我一般直接打開按功能選車(很多網站都有)的界面,讓他自己打勾,你想要什麼功能就勾上,等到最後選出三五款車的時候再研究具體買哪個,一般都不會很費勁。
當你已經選定一款車,不確定是買高配還是低配的時候,可以參考這個答案:買車是買低配、中配還是高配? - 知乎用戶的回答

7、理智、清醒的正常人
很清楚自己的需求,知道自己買車的目的是什麼,知道有多少錢預算,知道以後(比較多的情況下)誰來開、在什麼環境下開、要開多久,知道自己的駕駛風格(包括未來可能的駕駛風格)和對車輛某一方面的要求。遇到這種人打交道很簡單,就事論事就行了。喜歡性能的就推薦提速快馬立足的,而且首推手動擋;考慮居家的給推薦個MPV又能拉人又能拉貨;翻山越嶺的首選SUV,四驅標配;長期跑高速的要有定速巡航(有ACC自適應巡航更好);在車裡抽煙的要有個天窗……只要你能說出來你買這個車幹什麼,誰來開,在開的時候會發生哪些事,基本上都可以很有針對性的找到一款適合自己的車。怕就怕這種人太少了,事實也如此。
如果你是這樣一個理智的人,有買車的計劃,我勸你儘早動手,因為有車的生活和沒車真的是天壤之別:擁有汽車的生活和沒有汽車有什麼差別? - 知乎用戶的回答


在我還是一個鍵盤車神的時候,我也有過跟題主一樣的疑問。經常會有「怎麼會有人買這種車?……」「這些人對車根本啥都不懂……」「塞納這麼牛逼的車不買,買這個,sb……」等等諸如此類的想法。

到後來自己也買了車,也開過了不少其他的車,先後買過5次車(3次自己,兩次幫老闆給上班的公司買)後,反而能理解那些人的想法了。

家庭購車在中國從開始普及到現在,也不過10多年時間。這段時間裡,大部分的購車者都是第一次買車。而這其中又有大部分人是之前對汽車接觸不多的。所以對汽車的了解方面,中國人跟發達國家的人比起來有差距是必然的。據說在發達國家的普通工薪階層里,汽車出了毛病後首先是自己動手修,自己搞不定才送修車廠的也為數不少。這樣的知識普及率,中國當然沒法比。

現在中國有車的家庭中,大部分都是一個家庭買了一輛車。除了日常代步外,也是全家人的出行工具。因此,在預算範圍內盡量買大一點的車,所有人都能坐的舒服些,東西能放的多些,也是理所當然的需求。發達國家的老外能全家人手一輛,車子小沒關係,架不住人家車多。但我們做不到呀。買房子時希望能在預算範圍內盡量買大一點,住的舒服點,車也一樣。

汽車的機械性能,比如發動機,底盤,懸掛,變速箱,本來就比大屏幕啊電動座椅啊定速巡航啊這些舒適性的配置要專業點,掌握的門檻也高點。除了汽車愛好者,本身就不太有人會去研究學習這些。我不懂攢機,但粗略的看看配置單買了台電腦,也用的好好的。對普通消費者來說,這些本來就不是很有必要去了解的東西。我買個車是買來用的,不是買來研究的。很多人買車前想著要駕駛樂趣,要操控,要玩車。但買了後發現車其實不是拿來玩的,是拿來用的。對大部分人來說,車在行駛性能方面能滿足基本要求就行了,舒適性配置多一點讓人開著省力舒適才是比較實際的。很多被鍵盤車神不屑一顧的肉車爛車,現實中照樣開的好好的。其實動力啊操控啊啥的,用得著的時候很少。倒是方向盤上有個控制音響的按鈕,能天天享受這方便。

貼紙啥的,我是不清楚國外流不流行這個。但這東西本質上是個個性化裝飾,貼的人也是為了追求點個性和特色。至於是否貼的好看,跟個人的審美水平有關。但就算LOW又怎樣?審美差是人家的是,是否尊重別人的審美則是你的事。說別人LOW其實本身也是種LOW。

在車內裝飾也是一樣的道理。

內飾方面,因為一個市場銷量最大的車肯定是平價的低端的車,本身內飾會比較簡單,材料質感會偏低,因此方向盤套個套,手剎戴個套,客觀上確實比原裝的要好看很多,質感好很多。

至於座椅套。很多人認為「你特意買個真皮座椅,還加個套,傻么?」其實現在很少有人買車會很看重真皮座椅,也很少有人會加錢加裝真皮座椅。那種言論基本都是好幾年前在QQ空間等地方流行。但現在早就不合時宜了。現在的普通家用車裡,除了最低配的,其他都是配備真皮座椅。所以現實情況時,很多對真皮座椅不在乎或是本來就不想要真皮座椅的人,因為買了中配高配的車而配備了真皮座椅。想要把真皮座椅換成布的?加錢!不願意加?沒辦法,那就真皮的用著吧!整個換成布座椅太貴,那就只能加個套了。

中國人對汽車知識的了解不如發達國家是事實,錢少買不起好幾輛車也是沒辦法,只好買一輛盡量大點的。看重舒適性配置還是機械性能本身就是各取所需,而對絕大部分人來說,關注比較淺顯易懂的配置比關注比較專業的機械配置更容易方便。

不用要求每個人都會上網研究汽車的底盤變速箱發動機(或者說是記些專業名詞和術語),也不用要求每個人都有很不俗的審美觀能把車搞的很漂亮。LOW逼看別人幹啥都覺得LOW。

我是個日系粉大眾黑,實實在在開過幾年雅閣奧德賽天籟漢蘭達,也實實在在開過幾年高爾邁騰。我黑大眾,但不黑買大眾的人。很多人跟我一樣忙著掙錢養家糊口,他們沒時間上網看汽車論壇記專業名詞。他們買個車就是用的。

尊重別人的選擇。


不需要拿國外消費者的用車需求/習慣去評價國人的買車水準。

道路環境不同,用車習慣不同,甚至社會認知也不一樣。

任何時候,符合自身需求的就是最好的。不管這個需求是「品牌價值」「視覺強度」還是「駕駛品質」。

Tumi和Hermes都有箱包,你可以選擇經久耐用的Tumi,也可以選擇奢侈時尚的Hermes,這兩個選擇沒有水準和高下之分。


謝邀,老慣例,只說別人沒說過的。覺得國人買車水準不低的,請看以下中國特色買車情景:

1、喜歡打開引擎蓋看車,有一次我實在忍不住問對方打開蓋子看啥,對方一臉黑線,憋了半天,說不打開蓋子不夠內行

2、按鐵皮買車,這車鐵皮太薄,這車不行,這個車鐵皮比較硬,這個車比較高級

3、某朋買了個天籟,說是車大,剛好擠下家裡六個人,問為什麼不買個奧德賽,答曰那是麵包車。。。在他眼裡只有三廂車才是車

4、買車時挑最高配、功能最多的買,買了一年後見她老婆開車墊個坐墊呈現無人駕駛狀,答曰座椅太矮,尼瑪電動座椅高度調節一次沒用過,其他功能更不要說。。。原來他多花幾萬是為了那真皮

5、開沃爾沃載自家小童坐副駕駛。。。還真重視安全

6、某好友買車,我幫忙聯繫4S老總在包牌最低價再優惠了3000,提車看單子發現貴了幾萬,答曰4S銷售姑娘漂亮,加裝了幾萬精品。。。幾萬可以買個漂亮姑娘陪你好久了好不好

7、之前看好了沒有?看好了。看好了啥?看好了福特。啥福特?福特就是福特,你有完沒完。。。在他眼裡只有品牌沒有車型

8、告知某車故障率高,答曰這車高檔,怎麼會容易壞,買之後修出翔。。。高檔跟不容易壞有半毛錢關係?

有差距不可怕,畢竟我們才剛開始進入汽車社會,但一味的否定差距,那真的是掩耳盜鈴了。


我和同事老外朋友A認真討論過這個問題,就是國人和老外在車輛品味上的不同。

先說明一下A的背景,NVH 工程師,英國人,30歲整,外派到中國工作了兩年多了,在上海自己開車,經常需要跑高速去江蘇某地的工廠/試驗場/供應商,所以他對中國路況、車輛、駕駛習慣也已經有了基本了解。

我兩之間的第一個分歧點是:中國人要車大,老外要車小

確切地說,A希望車越小越好,越輕越好,越快越好,帶T比沒T好,兩廂比三廂好,兩門比四門好。

而中國人希望車子空間越大越好,這樣才塞得下全家老小。

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事情是,A很難理解為什麼在城市裡生活的中國人會買SUV,為什麼路虎賣那麼火,SUV應該是off road(越野,非公路馬路瀝青路)的車啊,在城裡紅燈下開,還那麼大排放,有什麼意思呢?我也很難和他解釋中國人對路虎悍馬的那種詭異熱情,說實話我其實也不是很明白,剛入行沒多久。

第二個分歧點是,中國人不買二手車,老外喜歡買二手車

A說自己從來沒有花過超過6000英鎊的錢在車上,也就是人民幣6萬,他從來只買二手車,然後自己修、調整好,然後繼續開到壞。

A的父親前陣子出了車禍,是30多年開車以來的第二次事故,在高速上被一輛大卡追尾,然後側滑,旋轉了270度後停下了,保險公司過來看了看這輛本來就已經很舊的老爺車,覺得已經撞爛到了付保險費不如直接買下的程度,所以保險公司付了1000英鎊買下這爛車,然後A的父親當場又直接花200鎊從保險公司那裡買下這輛爛車,搖搖晃晃開回去,在自家車庫修了兩天,花了不到200鎊又修好了,繼續上路開.....

這種簡直我擦咧的事情,我當時真的不知道說什麼好。

當然,A的父親也是牛逼人,50多歲還和人飆車飆到220kph的業餘賽車手,在高速上被卡車追尾後,車還能開動,自己也還敢開....

A出生在一個汽車家族,從爺爺輩開始就流傳下來的習慣,家裡每個男人都要自己組裝/生產一輛自己的F1賽車來參加一個民間的業餘拉力賽,嗯,他有說不是F1,但照片上看那車很像F1賽車,抱歉在下對這方面不是很懂,沒法詳細說明是什麼車型,什麼比賽。

說到這裡你應該能明白了,中國人對車輛結構、性能的了解和英國人是沒法比的,這是從小的教育。所以人家能買二手,敢買二手,而我不敢,越是在汽車行業呆的久,越覺得不敢,我也沒有車庫去修車。

第三個分歧點是,中國人沒太喜歡手動,老外喜歡手動

中國人未必全都不喜歡手動吧,車托之家上倒是一堆一堆地要手動的,主要是便宜么?還是覺得省油?手動其實未必省油啊。車企的趨勢個人感覺是上AMT、DCT甚至AT,也不知道對不對。

老外喜歡手動是普遍的,A甚至不喜歡ESC,他說這些電子輔助設備能夠幫助駕駛員開車,久而久之,駕駛員就產生依賴性,喪失了在特殊狀況下還能夠控制車輛的能力。

至於我,我當然希望ESC標配,一家老小都在車上呢,謝謝。

總的來說,中國的大部分購車者、潛在購車者,例如在下,都是家族中的第一代擁有車輛的人,我們沒有從小在父親車庫裡幫忙擰螺絲,沒有和高中同學打賭賽車賺咖啡錢,也沒有周末偷開父親的好車去泡馬子的經歷,大部分人應該都和在下一樣,第一次購車試駕時,上車茫然不知所措,根本不知道渦輪哨響,a柱b柱,怠速震動或者過彎手感什麼的,握著方向盤開了十分鐘,拿駕校開過的桑塔納做了做比較,信心不大足地和似笑非笑的試車員說:「嗯,這車感覺還不錯啊?」

對車輛品味的理解,是需要幾代人積累的,中國市場還沒到那個年份,僅此而已。

======2015.09.07 補充===================================

作為一個知乎新人,短時間內得到了這樣程度的關注和回復,我確實受寵若驚,雖然有些回復會有讓人感受世界深深惡意的意思,但它們確實也讓我認識到了自己回復的不足,幫助我修正、調整我的文字,更不用說那些對我表示支持、寬容的回復了,在此要向所有回復我,給我幫助的知友們表示感謝

對於某些回復,我的第一反應是委屈、憤怒,也曾打了大段大段文字反嘲諷回去,心裡當時想的是死磕到底,要人磕頭認錯什麼的,但這些天慢慢沉靜下來,慢慢的也釋然了,一方面是覺得不值得,另一方面,他質疑的那些問題點,我確實也有偏頗的地方,而且有很多是沒有直接證據的。

不過我當然不會這麼簡單就認慫^_^,相關的證明照片我在找A要,一些信息也在整理,後續會慢慢貼上來給大家看,不是為了證明什麼,或者要反諷誰,只是單純為了從我的視角來給大家、給題主一些有用的信息。

以下是一些對近期留言的回復,以及對我之前回復中不足的補充、延伸:

(1)關於視角的不足

上文就說到了「我的視角」這幾個字,因為很多知友都提到了,我的視角只局限在「英國的一小部分我認識的人」,並不能代表整個「外國」,這點確實是我之前沒想過的,我認識的英國人大部分是汽車工程師,對車輛的結構、性能理解都是極高的,所以他們的購車思路確實不具備一般性。

比較典型的是上周下班後辦公室集體去酒吧的時候,有個傢伙說他買了輛上世紀6、70年代的老爺車,幾乎報廢,正在慢慢修。我沒聽明白是什麼牌子和車型,應該是挺有名的吧,他一說出來的時候,所有人都「哇嗚」一聲盯著他看,然後炸開鍋了地各種問:「還能開?」「修了哪?」....blabla....他也老實交代了說些,什麼後懸掛要全換,目前只實驗性地開了幾公里,發動機都不知道從哪裡入手blabla....我個人倒是有點關心排放標準什麼的,不知道怎麼允許上路的,也可能是我聽錯年份了吧,畢竟我當時已經醉了,半杯Guinness就倒,沒辦法。(為了防止大家再說我吹牛,我後續會找機會問問他,把詳細信息貼上來補充完整)。

所以確實,我身邊這幫變態不具有什麼參考價值,我只能說希望我的這些回復能給大家提供一些信息,它們不具有一般性,這確實是我的問題,我向大家道歉。

不過話說回來,我突然反應過來,題主的問題是「中國人買車的水平」,而不是「中國人和外國人之間買車的差別」,所以從一開始,我答題就有點走偏(汗)。

(2)理想化的買車水平

從工程師的角度去設想,未來世界中理想化的買車,當然是這樣的網購體驗:

用戶無論小白還是有經驗的,在一個網頁上,甚至在pad的專用app上,提供自己的駕車經驗、求購需求等相關信息後,系統就會提供一系列的整車選擇,按照價位、出廠年份排列,關鍵性的功能參數、用戶評價以及同類車型對比、部件對比都可以直接列出。

但當用戶並不滿足於此的時候,他可以點擊「Customize/DIY」,於是系統會按照一定流程,根據客戶給出的target,從白車身開始給用戶提供選擇,根據空間來限制發動機尺寸,根據發動機轉速扭矩區間來限制、匹配變速箱型號、檔位區間,以此類推,然後讓用戶自己自由布局前艙、傳動系,在出現結構干涉的時候給出警告.....然後是ECU模塊,可以在各個廠家給出的封裝模塊組中自由選擇搭配,電腦會自動給出匹配、調試建議,然後是性能模擬,從發動機燃燒室的熱場熱功率開始,傳動系扭振,齒輪敲擊等等,一直到底盤各個dumper的數值,整車的風噪,後視鏡的角度流場等等,都可以在電腦中模擬出相關信息.....

寫到這裡寫不下去了,感覺自己已經完全偏離了「專業性回答」題主問題那個方向,越寫越諧.....而且有點走到了遊俠那個思路上去,嗯,千萬不要誤會,我不是遊俠的托,我也對支持遊俠什麼的沒興趣。不過我想我的意思大家應該已經明了了,科技真的發展到那個程度,買車也許確實會和攢一台組裝電腦一樣簡單,雖然我很懷疑那個年代已經沒有汽車這種東西了。

但大家應該也能看出,那種買車體驗,是建立在客戶很明白每一個零件,每一個參數的調整都會對自己的車輛產生怎樣的影響的前提上的,這種買車水平只是理想的。即便是遙遠的未來,也不會有普通人能做到對一個車上的每一個參數瞭若指掌。一定要說的話,只能是電腦智能到了能夠及時計算出所有需要考慮到參數,並向用戶提出建議而已,但這仍然需要用戶非常懂車,懂得車的設計、生產、裝配、調試等等,你知道自己要什麼,並知道怎麼把它造出來,這種感覺。

這在現代是不可能的,將來也幾乎不可能。

說到底,了解自己將要購買的產品是購物的基礎,只不過汽車太過複雜而且貴,所以不可能像家庭主婦上街買菜一樣隨意挑撿、隨意砍價而已。

在了解汽車這個方向上,平均水平上說,歐美比中國領先了一代,甚至兩三代人。

我想這句話作為我的核心論點比我上面那句「品味」什麼的 要舒服的多吧,我也承認那句話有點裝逼了。後續慢慢改。

其他還有一些要補充的,今天沒時間了,後續慢慢寫。

Again,謝謝大家。


謝邀。

首先給出結論:

1.目前國人買車仍然處於由賣方主導的階段,國人並沒有形成特徵鮮明的買車理念。

2.汽車購買年齡層下降,青年消費者逐漸成為市場主力。

3.隨著中國汽車產業逐漸走向成熟,消費者會越來越理性。

由於國人汽車觀念以及生活水平有限,汽車仍然是一件不大不小的消耗品,尤其是對老一輩人而言。國人由於汽車文化和核心出行觀念的匱乏,對新產品的主打認識比較模糊。汽車行業曾經經歷過SUV大賣,兩廂車大賣以及還在浪潮中的新能源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的爆髮式增長。新能源汽車的增長在於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企業的有利可圖,尤其是一線城市的新能源汽車免費牌照等,都大大刺激了國人的購買慾望等,故我認為仍處於賣方主導階段。汽車價格相比10年前,整體價格明顯降低,以前高端品牌推出中端車型,以前低端品牌也想要搶奪高端市場,青年消費者購買力足以承擔一輛車,兩廂車大放異彩,成為主流。國人也由越來越多的渠道來了解汽車原理,汽車構造,這將使得消費者越來越理性,汽車將不再是一種奢侈品或者必備品的姿態,而是一種堪比手機的消費電子產品。汽車更不再是一種價值的體現,反而是貶值極快的消耗品


謝邀。

互相看對方是SB。

以上。


消費觀肯定是處於初級階段,對車子的理解也並不高深。當然了,國人汽車起步晚,進入晚,這些落後也是很自然的,並不算什麼。現在又是互聯網信息爆炸的年代,國人的進步是非常大的。

1、5-15W

這部分車主買車大部分都是人生第一輛車,不會去過多的考慮品牌,配置和空間,更多的只是考慮好不好開,甚至只要求能開。

2、15-25W

這部分車主客戶說是整體中國市場汽車的主力消費人群了,畢竟大家都只是普通人,有別於上面的那個層次的車主,他們買車開始會考慮品牌,配置,空間,甚至再某些方面會有非常苛刻的要求,比如會同時要求兼顧品牌配置空間油耗以及舒適度,甚至還要便宜這種,而且這個價位的車主很多內心會對某些產地或品牌的車抱有很多神奇的寄託及情懷。

3、25-40W

這個價位的車主買車,基本上已經對汽車的只是有些精通,自己要買車也會有比較清晰的認知,會知道自己想要買的車存在著那些優缺點,也知道取捨,並且對自身的認知也是相對清晰的。

以上3個層次都是按照普通老百姓的來分類,特殊有錢家庭等等不算在內,國人買車的水平更多的就是體現在2這個層次,畢竟這個層次是主力消費人群,有更多的樣本可以從他們身上了解國人買車的水平,這也能體現國人目前總體經濟水平如何。


謝邀。我認為市場還是不成熟,會被無良廠家忽悠的人還有很多,僅僅是比人傻錢多速來高一級別而已,當然這幾年發展迅猛,用不了多長時間追美輯歐是完全可以的


額,怎麼說呢,美國人也好,德國人也好,日本人也好,他們買車的第一需求大部分都是上下班代步,而我最常聽說的身邊的人買車的理由是,有孩子了沒車不方便,出去談業務沒車不方便,要結婚了沒車行不通之類的,所以國人看車首重大,有面,這是需求決定的,大就是潮流,你不按照潮流走當然稱之為逆天咯

至於不看底盤看配置,是因為底盤這玩意懂最多的是車神和鍵盤車神,或者汽車從業人員,大部分的人對底盤一知半解或者完全不了解,而在這基礎上,怎麼顯示我這車高級呢?很明顯,配置,有真皮,有中控大屏,就是高級

至於貼紙嘛。。。。。個人理解,這是因為國內不支持改裝的緣故吧,如果執法人員昨天晚上跟妻子吵了一架,不爽了,看見你的車子,好啊,你居然敢弄無標中網,居然敢加尾翼,居然敢改大燈,分分鐘以改變機動車外觀的借口把你車扣了,你還能跟他說外國也是這麼玩車的啊?你真敢說就順便以妨礙公務罪名把你也扣了,基於以上原因,在最好不改裝的前提下怎麼體現個性化呢?貼紙咯,你總不能因為我貼了個來打我呀的標記你就真的來打我吧。。。

中國大部分家庭就一部車,那車首先就要滿足我最基本的需求,能上下班代步,能全家人共用,不會在朋友面前丟面等等。。。。什麼時候中國家庭能買第二部車的時候,那時家庭對車也有一定了解了,買的車也不需要全家人共用了,這個時候買車才會去關注底盤,性能,合不合心中的激情等等

什麼叫跟歐美日比起來我們玩車就相當於小學生水平,其實大部分人對車的理解都一樣,只是輸給了現實,或者說選車的時候各種hi,最後像現實妥協,買了部動力總成一般,但車子夠大方便全家人用,配置夠高不會被朋友看輕的一款車;等真正有錢買家庭第二款車的時候,才來討論關於車子底盤懸架的問題吧少年


題主沒車,鑒定完畢。


看了幾個熱門的回答,感覺主題思想就是國人喜歡啥都是錯的,老外喜歡啥都是對的。

就說車型喜歡問題,一種語境里,說中國人喜歡大車而外國人喜歡小車,中國路面SUV越來越多,美國一大波福特F系列皮卡車主哭了,日本一大波MPV車主哭了,麻痹我們都買這麼大車了還被你們說喜歡小車。

另一種語境里,還有眾多鍵盤車神說你們老外喜歡大車呢,這時候的中國車主搖身一變成為了三廂小轎車的腦殘粉,對其抨擊甚至上升到了喜歡三廂車屬於封建迷信的範疇。

他媽的大車小車三廂兩廂車不都是外國人發明的?!

哪個車外國設計出來自己不開特供你國?!

你國車神就是屁事多,外國月亮就是圓。


目前分為以下幾大現象:

1、極大部分人買車追求性價比,很少考慮追求和需求,目前只考慮腰包。(的確,腰包都不足,就跟討論買保時捷卡宴呢還是買瑪莎拉蒂總裁呢一樣滑稽。需求是什麼,就是一輛車而已,再進一步需求就是空間大,好拉人貨。)

2、進口車>合資車>國產車。有錢了一定要換有面子的車。認為進口車一定就沒毛病,進口寶馬一定就比國產寶馬好。合資車就一定比國產車好,國外的月亮一定比國內圓。好吧,短時間看來,沒毛病,不過承受的價格更貴,這也是要考慮的。

3、車是身份的象徵。隔壁的老王買了A4L,同樣是同個公司的上班族,你卻開著九手奧拓。身邊的人都覺得老王有出息多了,其實你偷偷拿錢付了房子的首付。身邊的人看車就覺得老王比你有出息,誰知道你對車並不感冒。然後你跟你朋友說車代表不了什麼,朋友說你買不起裝逼。

4、開好車能夠泡妞。其實這句話肯定是誤解,畢竟思聰少爺不開車也能泡妞。

5、抵日抵韓,買國產車買大眾就是愛國。大日本的東西再好我也不買,買了就是不愛國。韓國棒子的東西都是辣雞。買了就是給人家造子彈。那麼,你要說了,為什麼知乎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知乎畢竟是少數人,代表不了大多數。這不,知乎也有一大批黨羽開始滲透:我就是不買日本車,你們說日本車好那你們就是日吹。 其實,買車真是自己自由,你買國產車愛國我同意,但是你買大眾和日本車道理都一樣的,為何還要打著愛國的幌子?

6、買車一定要買裝飾,一定要叫4兒子送裝飾,能要多點就多點,不送只要我買車都要去買上。座套、方向盤套、鑰匙套、掛飾、鍍鉻條......也不能說都沒用,關鍵是方向盤套座椅套影響行車安全,而且幾個座椅套換個幾套就夠換座椅皮的錢了,這樣做何苦呢?

目前只能先搞這麼多?


如果你是在我大武漢,那你就非常有必要擁有一台SUV。滿城挖到處是坑刮底盤,夏天每年暴雨必看海,轎車真心不夠用啊。


自己去查查哈弗H6每個月的銷量


不結合環境談優劣都是耍流氓~中國剛剛富裕起來,有點錢想買輛好車自然想買個一大家人都能感受感受的好車,一大家老小坐在車裡的稱讚基本上是很重要的吧~這種情況下買輛5 ser,E class,A6 就成了很自然想到的選擇。但是吧,價格高高在上,買不動那就退而求其次吧,買個3系L也是寶馬嘛~基本的需求也能達到。

歐洲全是小車大本營了吧,就說說我在德國的情況。對,是的,滿大街小車,但是有個問題~絕大部分是非常破的小車,上上一代的KIA K2也隨處可見。因為喜歡小車?恐怕還是因為錢的原因,一個普通畢業生3000歐的月收入,除掉房租水電也基本上只能開二手舊車了。當然這種情況不算

(這就是格調的問題了)

總之呢~什麼時候不對開BBA的高看一眼,中國的汽車購買理念就會上一個台階。BBA sind ganz normal~


有錢好面可以不?可以!

有錢低調行不行?行!

沒錢你裝毛b……

其實,這個問題更多要看這個(該車)消費者或大部分消費者處於什麼樣的社會地位、收入、階級。而不同消費者首先考慮的是,該花多少錢?或該買什麼(品牌、配置、空間)?你就算再有錢,買車不可能不考慮,即便考慮的是一閃而過。除了不勞而獲的人,誰不把錢當錢呢?

至於家庭用車問題和文化問題,其他答主有說了。

題主說到的玩車,說實話(普遍),國產不耐玩,進口玩不起,合資不好玩。還有交管局、機動車登記處、法律、保險,肯給你玩嗎?私改動力或者一些總成部件是違法的,輕則罰,重則抓。出問題找不了4s,保險還有理由拒賠。

所以玩車的很多都是……勇者!騎士!冒險家!

至於國外玩車牛,說實話,不見得,這不過是條件擺在那裡,工業(汽配)水平好、人工貴、法律放的比較寬、車便宜(二手車多呀!)、車文化普及高(其實,珠海上海北京成都都有賽事呀!但你覺得那裡的人懂的很多麼?但毗鄰珠海的澳門玩車的是一籮筐、香港也是大把)……其他不多說,也不詳說。

再說說那麼兩件事吧。

1、一朋友開特斯拉的,問他「這車爽不?」

回答「這車要充電的」……實在接不下話茬了

2、某遠親算是表姐在德國,車前保險磕了,開去4s,私以為像國內汽修一樣搞鈑金就好了。誰知tm嚴謹的德國人啊!還真一板一眼的給鈑好了!一結帳發現,媽呀!這工時費夠直接換個保險杠、裝個車外包+尾翼+各種空氣套件了!

人工費那麼高?你想車玩你還是你玩車?


推薦閱讀:

為什麼客車都是手動檔?
既然這麼多人不會倒車,為什麼汽車不設計前後兩個方向盤?
汽車爆曬後立刻洗車會破壞漆面嗎?
買日本車會被認為是不愛國么?
作為研究生方向,汽車電子與電動汽車各有什麼優勢及發展前景?

TAG:汽車 | 消費者習慣 | 汽車選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