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廣汽集團與蔚來成立廣汽蔚來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

  廣汽集團今日發布晚間公告顯示,廣汽集團、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上海蔚來汽車有限公司及長江蔚來新能源產業發展基金合夥企業將共同出資設立廣汽蔚來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

  根據公告顯示,新設立公司將致力於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研發、銷售及服務。規劃總投資12.8億元,註冊資本50,000萬元,分期出資,首期

註冊資本20,000萬元,其中,廣汽集團按22.5%股比出資4,500萬元,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按22.5%股比出資4,500萬元,資金來源為

本公司統籌。


這消息有點突然。

其實早在16年底就斷斷續續聽到過廣汽和蔚來合資的消息,而且蔚來方面也有人參加17年4月廣汽智能網聯新能源產業園的奠基儀式,但後來一直沒有具體的落實以為不了了之。這次在蔚來ES8盛大的發布會後十天放出這條消息業界應該都有點沒想到,因為此次蔚來和廣汽的合作方式與之前蔚來X長安戰略合作、蔚來X江淮代工合作、廣汽X騰訊/華為的方式都不同,而是直接在資本、法律上落到了實處——合資成立「廣汽蔚來新能源汽車公司」,蔚來汽車+長江蔚來基金佔55%,廣汽集團+廣汽新能源佔45%。

股權信息更新

12月28日上午,據蔚來方面的消息,蔚來55%的股權有中有10%是暫時代持,這10%將作為新創團隊的激勵股權;因此廣汽和蔚來在合資公司中的佔比應該是45%:45%。這進一步說明了雙方是為了一種新的合作模式在做這次合資的嘗試,是打算好好搞出成績的。而這10%的激勵又給汽車行業的兄弟們很多遐想啊。

廣汽絕不僅僅是替蔚來代工

消息剛出來的時候不少人認為廣汽應該就是下一個江淮的角色,是蔚來不滿江淮製造質量的新選擇;但我們看看廣汽,尤其是傳祺近兩年的業績就能知道,廣汽目前的產能連自己的業務都無法滿足,何談為別人代工;所以廣汽絕對不會僅僅只生產蔚來汽車這麼簡單。一家是近年快速增長,但新能源業務發展較慢的傳統汽車公司;一家是近期甚是搶眼,但因為生產問題飽受質疑的新興車企,廣汽和蔚來在新能源汽車這個未來巨大的產業中都希望佔得先機,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二者直接合資也算得上是互幫互助、各取所需

廣汽:有資金、有規劃,需迅速擴張相對較弱的新能源汽車產業

廣汽在連續幾年的高速發展後,賬面上已經積累了大量的資金,2017年4月更是投入開工建設新能源產業園,希望在新能源這一未來的巨大市場中佔得先機;但目前廣汽集團無論自主還是合資的新能源汽車的車型、銷量都不太令人滿意,三電產業也遲遲沒能鋪開,自身的發展水平已經難以滿足廣汽在新能源戰略上的巨大胃口。因此,和目前已經展現出一定技術水平,即將量產ES8的蔚來合作,廣汽能快速鋪開新能源汽車相關的上下游產業,為自己發展新能源汽車提供技術和產業上的支持;而幫蔚來生產全新平台的新能源汽車,也能提升自己在新能源汽車生產製造工藝上的水平。

投資450億,佔地7000畝的廣汽智能網聯新能源產業園

另外,廣汽雖然是國企,但在對外合作方面一直秉承著南方人開放的態度:與比亞迪合資生產新能源大巴的廣汽比亞迪,與樂視合資的大聖科技(呵呵,為夢想窒息!);很少有某些大國企的官僚作風,也不會瞧不上新興企業,在合資合作方面開了很多汽車行業的先河,這次與蔚來合資也做到了有錢大家賺的姿態(廣汽只佔45%)。

應該很多人都不知道廣汽和比亞迪還有合資

蔚來:有三電、缺資質,急需在整車和零部件上都有實質性的進展

蔚來ES8的媒體會上,李斌被問得最多、最尷尬的問題應該就是江淮代工的事了,而發布會上李斌也用「JAC」一筆帶過了江淮這家目前唯一的代工方;不負責任的揣測,江淮的生產工藝應該很難讓蔚來滿意,所以蔚來著急地需要和更具實力的傳統車企合作,提升製造工藝的同時拿到生產資質,從這一點看來廣汽確實是目前國內汽車行業比較靠譜的選擇。加上廣汽在整車研發上的水平,也能為蔚來帶來技術上的進步。

目前蔚來在蘇州等地已經建成了自己的電池、電控、電驅等核心零部件的工廠,從某種程度說,蔚來在新能源「三電」領域目前已經有了不少的技術積累,因此即便蔚來的整車研發、交付的緩慢,蔚來目前也可依靠「三電」零部件的生產和技術輸出得到不小的利潤。因此和廣汽合資肯定會涉及到這一部分的內容。還有蔚來率先提出的換電模式,如果能把廣汽也拉進來,這事成功的概率可大了不少。

蔚來自建「三電」工廠

可能的合作方式

官方通稿的合作領域是研發、銷售、服務,再結合以上幾點因素推測雙方成立的合資公司的具體業務應該會有以下幾項:

1. 生產蔚來或者新品牌的新能源汽車

可能是和江淮一樣生產蔚來的新能源汽車,也可能是兩邊合作推出一些價格更低更平民化的新品牌的新能源汽車,個人傾向於後者。

2. 生產蔚來的三電系統供廣汽的新能源汽車使用

在這個模式可以參考本田發動機生產的方式,東本一家生產,東本、廣本兩家使用;蔚來的三電系統只要技術成熟,廣汽也可以選擇搭載在自己的新能源汽車上,而據說廣汽也早已不滿足僅僅依靠自己的技術研發新能源汽車,以後或許會有更多對外合作的項目。

3. 蔚來依靠廣汽的銷售、物流、售後渠道去拓展二三線市場

蔚來的體驗店+直營模式在一線和強二線城市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在更廣大的市場,蔚來自身無法支持這種模式。蔚來以後的平民化的產品後可以依靠廣汽的渠道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務。

4. 共同推廣新能源電池充電、換電的服務

充電樁、充電車,甚至換電站併網使用。

5. 技術合作

蔚來作為互聯網出身的新興車企強在「三電」系統和智能網聯領域已經有了一些技術積累,廣汽的優勢在整車和製造,雙方合作也可以說是互補。但具體能合作到什麼程度還不好說,畢竟廣汽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微笑)。

總的來說,這次傳統車企和新興車企的合作是雙贏,廣汽藉此機會大步擴張新能源相關產業,蔚來依靠廣汽解決資質和生產問題,在研發上更能相互借鑒優勢,雙方都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不過從合資成立到最後落地生產最少也還需要一年的時間,合作的具體業務和模式也只有到那個時候才能清晰地浮出水面,希望兩家的合作能給新能源汽車產業帶來些不一樣的景象。

————更多有意思的內容————

歡迎關注我的知乎專欄:智能網聯汽車大雜燴

乾貨文章:

HUD——曾經的雞肋配置又一次煥發新生

自動駕駛汽車不得不面臨的安全隱患——汽車黑客

這或許是無人駕駛普及的關鍵——固態激光雷達詳解

其他知乎收錄回答:

史高拔:如何評價廣汽傳祺 GM8?在 MPV 市場能否給 GL8 造成威脅?

史高拔:如何評價 12 月 2日 阿爾法巴無人駕駛電動公交車深圳首發試運行?

史高拔:「車聯網」的概念炒了那麼久,為什麼沒有出現讓人眼前一亮的產品?


感覺蔚來現在是賣方案的節奏,畢竟能做出量產車就說明成功了,傳統車企希望藉此轉化積分,那麼蔚來也是來一家合資一家,反正換個殼子、改點UI界面也可以。實際上,包括拜騰、小鵬未來的發展很可能都是如此。


因為,大眾和江淮合資生產電瓶車,協議有相關規定。。。

蔚來就這麼被趕走了


這件事可能大家的焦點都會擺在蔚來上,畢竟能靠上這麼一顆大樹,從蔚來的角度來看絕對是一大利好。但與此同時,對於廣汽新能源來說,與蔚來的合作同樣能加快其新能源布局的腳步,因為目前他們所缺的正好是蔚來擅長的。對蔚領的分析文章已經有很多,我想從傳祺的角度聊聊這件事。

其實廣汽新能源邁開第一步還是比較及時的,14年多次去廣汽傳祺廠區的時候就見到GA5 PHEV測試車到處跑。但直至現時的新能源車型裡頭,也僅僅是傳祺GA3S PHEV、GA5 PHEV、GS4 PHEV以及GE3這4款車,其中也僅有今年年中上市的GE3才是首款純電車型。而反映到實際的銷售數字上,只能說尚未成氣候。相比比亞迪、北汽新能源、長安新能源、江淮甚至眾泰來說,廣汽的腳步已經落在後方。

而從今年開始,廣汽其實才在新能源領域認真發力:3月份用46.94億元建設全新新能源生產基地、6月份成立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隨後再投入22.64億元用於生產基地的擴建,以廣汽的能力,想要後發先至並不難。但關鍵的問題在於,在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成立之際,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聯合發布關於完善汽車投資項目管理的意見,提出「燃料電池汽車投資項目參照純電動汽車投資項目管理規定執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投資項目參照傳統燃油汽車投資項目管理規定執行。」

這麼一來,廣汽傳祺的3款PHEV都要跟廣汽新能源說拜拜,歸回乘用車旗下,然後廣汽新能源手裡的牌也只剩下GE3這麼一張了。要知道廣汽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的同時,也申請專門的新能源乘用車生產資質。按照此前未來5年7款新能源車型的投放規劃,裡頭可是涵蓋了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增程式、純電動三個系列的,純電動車型的佔比之小可想而知,不利於資質申請這件事。

所以在9月份廣汽集團與騰訊簽訂戰略合作協議、11月與日本株式會社電裝簽訂了《戰略合作備忘錄》、12月與蔚來成立廣汽蔚來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這一系列動作都是為了新能源乃至資質這塊做儲備。掌握著三電核心零部件的工廠的蔚來,無疑是幫助廣汽新能源最關鍵的助推器。正如現在回答里各位老師說的那樣,各取所需,一拍即合。

要知道純電平台廣汽新能源已經有了,前段時間也借了GE3試駕車,最深印象是從行駛品質以及內外飾的把控上,GE3會比同價位的 iEV7S要高上半級甚至一級,藉助了打造GS4/GS8的經驗,真的做出檔次感。但關鍵的三電部分,只能說中規中矩,標稱的310km續航實際城市用也只是250km左右而已。但有了這個純電動的平台,再衍生出數款純電車型並不難,再藉助蔚來的三電方案,廣汽蔚來新能源、廣汽新能源未來的想像空間才足夠豐富。

拋開產品,我個人倒是很喜歡蔚來這個名字,「未來已來」我想不僅是蔚來對自己說的,也是對江淮、長安、廣汽這幫夥伴說的。有意思!


謝邀。

廣汽集團旗下有 廣汽本田、廣汽豐田、廣汽三菱還有自己的廣汽傳祺。年銷量幾百萬輛車。是無比渴望新能源汽車來平衡自己的燃油車油耗和積分的。

但是天堂太遠,比亞迪太近。面對近在咫尺的國內新能源汽車巨頭比亞迪,廣汽的新能源汽車其實是非常糟糕的。

這個時候,就非常需要和在新能源汽車上合作,讓自己的新能源汽車儘快落地。不然2020年就要給比亞迪、吉利等新能源汽車巨頭上交巨額的積分費用。

而蔚來汽車,其實是從0開始造車,也急需廣汽成熟的製造體系來保證產品質量。

雙方一拍即合,將在新能源領域掀起一波大浪。


消息新出來,信息不太多,先拍個腦袋說幾句。

看官方的這條消息裡面廣汽蔚來的業務範圍是:研發、銷售、服務。

先說研發,蔚來目前不具備全面的正向研發能力,較大程度依賴設計公司、供應商。新公司應該會在研發上再做下沉。

缺少製造環節,對,這個公告里公司的業務裡面沒有製造這一環節。考慮到蔚來目前是代工模式,而代工是無法自主掌控產品品質的,在未來,蔚來一定會將製造環節掌控在自己手裡。而廣汽新能源是廣汽集團今年新成立的公司,產能充足,廣汽自身的新能源車型不足以完全消化產能,極大可能廣汽新能源會承接蔚來後續車型的製造環節。

新能源車一直是廣汽短板,折騰多年也就一台GE3看起來還湊合,但續航里程也是個硬傷,銷量平平。

順帶說點八卦,蔚來這個合作夥伴找的非常好。縱觀國內四大四小流氓,一二哥稀泥巴糊不上牆,與他們合作自己個都會陷進泥巴里憋死;長安自主品牌發展較好,但國企官僚作風,看看長福成個啥,蔚來還是想有點未來的呢;上汽可以做點事情,但自身實力太強,蔚來與之地位差距太大,談不出好價碼;北汽有自己新能源,發展也不錯,且更加國企更加官僚,不一定看得上蔚來這個野孩子;後面奇瑞江淮啥的,畢竟身處內陸,綜合起來不是最好選擇。就剩下廣汽,沿海地區,市場意識強,自身發展好,無論與兩口田的合資,還是自主品牌傳祺均發展強勁。更加重要的是新能源方面毫無建樹簡直裸奔,急需一條褲子遮羞,新成立的新能源公司急需存在感。這一下,簡直是乾柴烈火,郎情妾意,雙方合作必能顛鸞倒鳳早生貴子。因此,對於這個合資公司,個人還是比較看好的。


首發微信公眾號公路新勢力。

連著廣州本土小鵬一起來說。

2017 年 12 月 28 日,趕在元旦之前,蔚來又再次放出大招,和廣汽集團在廣州舉行了戰略合作暨新能源汽車項目簽約儀式,宣布將共同出資成立「廣汽蔚來新能源汽車公司」。新公司,規劃總投資 12.8 億元,註冊資本 5 億元。整體的股比佔率分別是廣汽集團 45%,蔚來汽車 55%(其中代持創業團隊 10%)。

就在同一天,原本就在廣州的小鵬汽車,則通過官方微信號發表了「何小鵬致全體員工的一封信」。信中,何小鵬代表公司,許下了增投資、擴團隊、發量產、搞營銷這四個承諾。

三位創始人合影(左:楊春雷、中:夏珩、右:何濤)

小鵬汽車的創始人,前 CEO 夏珩原來就是廣汽新能源中心控制科的科長,何濤則曾主導廣汽智能汽車 Witstar 的開發和無人駕駛樣車開發。

作為一家廣州媒體,說實話,在面對這兩個消息時,有稍稍地緣性質的失落。還期待著小鵬能與廣汽合作一把,但沒想到,最終卻看到蔚來殺到了小鵬的老巢。

這真是:天堂太遠,廣汽太近。

1、廣汽蔚來還要再成立兩家合資公司

蔚來和廣汽,眉來眼去,其實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記憶中,16 年年底時,就聽到過雙方合作的消息。今年4月,廣汽在番禺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奠基時,蔚來也是來人了。

當時沒有多想,畢竟,蔚來總是要找工廠,而且跟長安、蔚來,都有所謂的代工或者戰略合作。

但沒想到,就在蔚來 ES8 官宣後,就來真的了。

對於蔚來,我們是期待又審視的。

很多人可能注意到,在 ES8 發布後普天同慶時,我們是第一波對 ES8 提出質疑的媒體。(關注公路新勢力glxsl2017,輸入「蔚來」,查看我們特約作者的文章)。

當時提出要做這個選題,來自我們對媒體審慎判斷的自覺。核心點,其實就兩個,一個,是對江淮代工的批評,另一個,是對營銷過度的不喜歡。

但是,對於這次蔚來與廣汽的這次合作,我們的態度卻是驚喜的。

驚喜,來自三個方面。

一個是,保留 10% 股權,開了先例的。所以,他們都說不是合資,是合創。這個 idea,不知道是不是蔚來堅持的。如果是,那蔚來更有看頭。在傳統體制下,一方面是人才流失,另一方面卻是留下來的,看不到盼頭。這個先例,開得好。

二個是,我們測評過廣汽傳祺 GE3,開起來跟同級別的汽油車沒什麼差別,但也僅此而已。換句話說,不令人興奮。廣汽賬面上是有很多錢的,但想得很明白,跟蔚來合作,很南方!只是,插一句話,今後大聖科技還干不幹?

三個是,蔚來原本缺的就是整車製造的能力與資質,跟廣汽合作,比較靠譜。畢竟,江淮有點…,而上汽太強勢,跟廣汽合作剛剛好。屬於強強聯合,走市場的這股范兒,要點個贊。

至於官方消息中,說合資公司將致力於「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研發、銷售及服務」,並沒有提到「製造」這個事,倒是不用太多揣測。畢竟,這是雙方戰略合作的第一步。

其實,雖然很多新聞稿上沒寫,但今天早上,廣汽在發出的公告中其實已經寫明,它和蔚來的合作,除了這個新公司外,意向中還有另外兩家:

一家搞共享用車,也就是出行服務;

一家搞核心零部件的研發和製造,包括動力總成和智能電子電器。

此外,廣汽還會參股蔚來北美公司,一同在海外鬧騰一下。

廣汽公告中,雙方的合作範圍則非常大,其中,也特別提到了「新能源汽車整車研發、製造、供應鏈體系、銷售服務體系、租賃運營模式」等等。

2、有人殺上門,何小鵬發了四個承諾

幾乎就在廣汽與蔚來簽約的同時,小鵬汽車則通過官方微信號,發出了「何小鵬致全體員工的一封信」。

這封信,在這個時間點發,應該是有用意的。揣測下,大體上兩點,一個是年底了,鼓鼓勁、打打氣;二個,則可能是對衝下蔚來殺入老巢的衝擊。

重點,談談第二點。

在去年廣州發布的《廣州製造 2025 戰略規劃》中,新能源汽車,被納入了十大重點領域。

作為這輪新勢力造車運動中唯一一支原生於廣州的小鵬汽車,很有潛質,成為這方面的代表和門面。

但是,廣汽太近了。

作為廣州三大支柱中汽車產業的當家大哥,在開放的同時,它也幾乎對本地資源形成了實質的壟斷。

前幾個月,我們發了個批評廣汽傳祺的小稿子。BOSS 的副局級老領導,就專門留言提醒到:「自媒體,也要自覺自律」。

這樣一來,從純媒體的角度來觀察,小鵬汽車在本地、被「指定」露面的機會其實並不多。甚至,還遠遠比不上帶點「忽悠」性質的「億航」。

現在,廣汽選擇了蔚來,而不是原本同根同源的小鵬,自然頗為耐人尋味?是對另立門面的小輩,有一種天然的傲慢?

好說話這一點,我們來看看,何小鵬又說了什麼?

總結下來,就四個方面:增投資、擴團隊、發量產、搞營銷

增投資:「我們會在今年過年前完成 50 億左右的融資,雖然在今年的融資競賽中只能排到第二......明年年初,我們將宣布 B 輪融資,請大家見證「鵬友圈」的實力。」

擴團隊:「差不多每周挖兩個高 P 的感覺很棒......在明年第一季度,還會有多名高P加入小鵬汽車......明年我們還會迎來近 2000 名新同事,期待所有同學努力推薦志趣相投的同事朋友加盟小鵬汽車。」

發量產:「我們的上市量產版 2.0 即將亮相美國的CES展。2.0 的上市在明年春天,顏值,續航里程,品質和自動駕駛都有非常大的提高,絕對可以對標,而且相當部分可以超過市場上 40 萬以上的電動車。具體配置和價格,我們明年揭曉。」

搞營銷:「我們的營銷品牌工作已經開始,小鵬汽車絕不會缺席你的2018年….」

最後,何小鵬也不忘發揚互聯網精神,「懟一下」友商:

「從互聯網轉身進入汽車領域後,我發現汽車領域有太多說的太好,但是做的太差」

他說,他想到庫克曾說過,在硬體領域:「Easy to Say,Hard to do」,其中,特別提及剛剛結束的廣州車展,說很多車說是智能互聯汽車,很多車說有很多智能配置,但是事實卻完全不是如此。

「贏在格局,輸在細節,小鵬汽車說過的,都要努力做到,做好。我們不跳票,不忽悠,我們要做得漂亮。」

最後,祝小鵬汽車 2018 好好好,祝小鵬和蔚來,在廣州都好。


說明互聯網車企正式得到傳統車企的認可,雙方的合作已經不是僅僅停留紙質層面,已經開始一起造汽車,未來還會有更多的車企合作,那為何首先是廣汽和蔚來的合作呢?

首先,廣東是祖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廣州是一個很開放的城市,有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前段時間廣州在全國率先實現刷微信坐地鐵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

其次,廣汽新能源積累比較少,確切說廣汽傳祺新能源發展不順,雖然年銷量突破50萬輛,但新能源汽車銷量基本為零,還沒有得到市場的認可,這在國家新能源補貼減少、雙積分政策即將實施的情況下十分不利的,廣汽也不敢全部「押寶」傳祺新能源,通過與蔚來汽車合作可以分散未來不確定的風險,迅速獲得新能源積分。

再次,對蔚來汽車來說是一大利好:自建工廠尚未完工,代工工廠不被消費者認可,江淮乘用車整車裝配、工藝品質長期被消費者吐槽,江淮能把蔚來電動車生產好嗎?市場疑慮重重,連前段時間蔚來搞的活動都被「蔚來」摳標。廣汽造車品質水平是大家有目共睹,南方人做事細心,造車沒的說,廣汽豐田是豐田模範工廠,蔚來通過與廣汽的合作可以「惡補」製造、質量把控中的薄弱環節,為自建工廠做準備。

這是工廠下線偷拍的ES8

蔚來顯示的ES8(江淮在哪裡?)

最後,對江淮而言損失也不是很大,畢竟現在已經「抱上」大眾,與大眾的合作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蔚來與廣汽合作的汽車最快也要2021年才能量產,那時候江淮大眾也差不多量產了,即使與蔚來不合作了也影響不大。

廣汽蔚來新能源汽車中蔚來佔比55%,通過與廣汽的合作不僅拿到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而且還實現控股,不簡單啊,通過這個足以看出蔚來的實力,這可是蔚來自家的公司,只生產蔚來汽車,不用再找代工廠「借」空閑生產線,不要再看代工廠的臉色,品質把控更加嚴格,看好蔚來的發展。


作為一個最近2年被廣汽圈粉的車友,我只關心一點:傳祺現在有GS8/GA8/GM8(12.30上市),現在蔚來再合作,整個ES8,,,合著這是把8系給占完了是吧。。。這個合作得是預謀很久了的吧。。


戰略投資,蔚來需要PPT落地實體造車,廣汽需要未來一個VI的未來,各取所需。


很多人看到廣汽作為傳統車企,且沒有熱銷的新能源產品,就認為廣汽新能源水平很弱,廣汽合資是為了獲得蔚來的技術和方案。你們也太小看廣汽了吧,廣汽新能源方面一點不弱,混合動力在國內一流水平,電控可以做到從硬體到軟體的自主開發,小鵬也是脫胎於廣汽新能源部門出來的。從新能源研發水平上廣汽絕對不比蔚來弱。更何況蔚來只有電動車,也沒拿出什麼領先業界的技術。那麼廣汽覬覦什麼呢,個人認為可能是蔚來的營銷能力,分攤製造成本,以及蔚來熱賣後購買積分吧。


說明這些網紅電動車品牌確實沒有能力造車,蔚來背後的互聯網大佬利用了合資互聯網資源描繪出了一台車,這個車子從噱頭到量產還是需要成熟的汽車製造廠商承擔,也說明了當前電動車行業的浮躁。

回歸理性之後,電動車行業最終會回到傳統汽車行業的懷抱,國家也應該重點鼓勵有能力真正坐車的一部分自助品牌率先發展起來,而不是國補加地補的全面開花。


你問我怎麼看。

而我只想@江淮汽車 ,問問他們怎麼看。

好像還有長安?


眾泰福特新能源表示不服。


要說手機互聯網可以造,那是不會出事,用個兩年就換新機了。而汽車就不一樣了,畢竟還是有一定技術壁壘的。用的時間長,而且高速行駛時對性能,安全要求都很高。蔚來資金再雄厚,也必須倚靠行業有基礎的廠家才可以。國內有基礎的汽車大廠就那麼幾家,而且不會只選擇一家,雞蛋不會放在一個籃子里。


看著我廣汽本田的飛度,想著他們的合作,再看看我的BYD的E5,BYD的一個用戶快要流失了。


廣汽不光和蔚來有合作,廣汽和比亞迪也有合作。


廣汽現在成立廣汽新能源為了布局2020年後的國家政策。自主品牌在早十幾年廣汽就在嘗試,投資了廣汽產線,投資了研究院。未來十年新能源也在布局嘗試,無人駕駛汽車現在與騰訊聯合嘗試。作為傳統汽車企業現在新能源方面最缺少的是三電的配套資源和軟體硬體開發能力,配合上現在廣汽的汽車研發及資金資源。傳統車企和互聯網汽車技術的融合將會給廣汽和蔚來更快對應市場。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近幾年汽車自主品牌集體發力的現象?在品牌市場策略方面,有何共通點?
蔚來ES8上市了,威馬也發布了EX5,這會是最靠譜的兩家新能源車企嗎?
如何評價「蔚來汽車」這家互聯網新能源汽車企業?

TAG:新能源 | 新能源汽車 | 廣汽集團 | 蔚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