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國物理學家潘建偉院士獲評 Nature 2017 年度十大人物之一?
報道:《自然》發布 2017 年度十大人物,潘建偉入選
Nature 原文:Nature"s 10
PAN JIANWEI: Father of quantum 相關問題:如何客觀評價潘建偉院士及其成就?
我今年夏天回老家的時候,在西安跟一個計程車司機聊天。得知我是學物理的,他問了我一句:「我看現在說什麼量子科學發展得很厲害,你能不能給我說說,到底啥叫個量子?」
我當然沒跟他深聊這個話題,這玩意一兩句話實在是說不清楚。但是,作為一個量子信息科研業內人士,我挺高興他這樣問的。明星本身就是一種職業(或許應該算是兼職吧),吸引大眾的眼球是這一職業的基本要求。被人指指點點,被人拿出來說事,被人崇拜或批判,都是這一職業的任務。一個明星的本職可以是演員或歌手,可以是商人,可以是政治家,當然也可以是科學家。
潘建偉老師就是一個科研明星。他作為一個科學家的成就,可能並沒有大眾以為的那麼高。
墨子號到底有多大用?其實用處很有限,沒有吹的那麼牛逼。還有年初那個光子玻色採樣計算機和十比特超導量子計算機(那文章我們在組會上都拿出來批過),「世界第一台量子計算機在中國誕生」這樣的宣傳真是看得讓人尷尬不已。況且,這些工作又不是潘一個人的功勞。但作為一個科研明星,他為科研行業做出的貢獻,為整個社會帶來的價值,遠比一個優秀的科研工作者本身所達到的要多得多。如果沒有潘建偉,中國不會在量子信息研究上投入那麼大力氣,不會有阿里巴巴這樣的民間資本進入量子信息行業,絕大多數中國人根本不會對「量子」這個詞產生一絲一毫興趣。 這是「年度十大人物」的意思。潘建偉老師是我特別佩服的一個人。
我最佩服的不是他的科研能力,而是他的人格魅力,或者說難聽一點,他宣傳自己的能力。
明星是要背人設的。「如果讓我搞明白量子糾纏,我馬上就可以去死。」「我追我老婆追了九年。」「我對得獎這件事完全沒有興趣,只想做好科研。」這都是潘建偉的人設。至於人設是真的還是假的,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人設不能崩。作為明星,你的每句話都可能被人放大,你的每個舉動可能被人審視。普通人離婚就離了,明星離婚就會上新聞。普通人打嘴炮吹牛不過哈哈一笑,明星打嘴炮吹牛就會被放到知乎上批鬥。這就是作為明星的代價,不管你自己願不願意。所以說,你真覺得出名是件好事嗎?在我看來這是天下頭一號的苦事。有個笑話:狄拉克得了諾貝爾獎,他害怕出名所以不想去領。周圍人對他說:「你如果不領恐怕會更出名!」嚇得狄拉克老老實實去領獎了。
楊振寧先生也是明星,雖然這明星並不是他自己願意當的。他這個明星當得不好——這也不能怪他,但事實如此。甚至,話說難聽一點,如果楊振寧沒那麼出名,科研行業在大眾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會比現在好一些。施一公老師也是明星,不管他自己願意還是不願意。他這個明星曾經當得很不錯(至少我曾經是非常佩服他的),但這幾年開始有點崩了——或許是心態的問題,或許是能力的問題。別誤會,我絕不是質疑施一公老師作為科學家的能力,我只是質疑他作為明星的能力。
而潘建偉,至少到現在為止,都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明星。從沒有什麼個人的負面消息出現在新聞上,從不胡說八道給人批判的餘地。以至於,說起潘建偉,人們談的都是「量子之父」,都是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都是「應該被談起」的東西。為了當好這個科研明星,他必須好大喜功,吹噓自己,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被人知道。於此同時,他必須小心翼翼,克己慎行,只有這樣才能保持自己的人設不崩壞。忍浮名而負重。
這是我最佩服潘建偉的地方。(作為潘老師的腦殘粉,我寫完這篇回答自己看了一下發現吹得有點猛了。但我也不打算修改了,希望大家辯證地看吧。)哈哈哈,這麼多人邀請我,來評價.....我的前金主!
這麼說吧,和Pan真有過接觸的人,對他的描述,那不僅是學術了得,而是情商極高...
其實Nature年度十大人物也沒啥,
但是自從他搞了那個衛星,出了數據,拿了封面;那拿這個十大一點都不稀奇,
畢竟十大年年有,各種各樣的十大,可是真正厲害的東西,能有那麼多?
Nature的那個新聞吶,不要過於盯著那句
In China, some call him Liàngz? zhī fù: 『Father of Quantum』.
想黑的人總是盯著個什麼量子之父,忽略In China,想黑個大新聞嘛...
其實最後那句評價更好:
「China is very lucky to have him.」
他學術怎麼樣,用不著我說,學術界自己會說...
以下是題外話&>&>&>
早在2005年,我就看著一幫人給肘子的網站寫信黑Pan,
各種酸,各種黑,
但是最大的特點就是,文章,他們肯定是看不懂的,但是他們就是要黑,
那畫風,和民科一樣一樣的;
你以為他們要是看得懂,覺得有錯,會不去寫comment搞個大新聞,而是成天在網上逼逼叨?完全不是一個世界的嘛~
我不得不提一下,為啥Pan這麼招黑,
首先,他國外回來的,拿了很多資源,
有一批人那必須是眼紅地都要出血了,
黑國外回來的,是慣例~
有些人頂著壓力撐下來了,
那當然也有做的不好的,就算是被他們「不幸言中」了~
這是其一。
第二,為啥Pan比其他人尤其招黑呢,
因為他這個東西,對絕大多數人,都?是天書,完全是不懂的,
你給他按住講十堂課,他還是不懂,
其他人但凡有部分懂一些的案例,都知道那些黑子是傻子,黑子也不敢太放肆,
但是全民完全不懂,那就好辦了,
無腦黑就對了,你們可以想想周圍有沒有這樣的人...
總之,黑也黑了十幾年了,也不知道那些噴子過得怎麼樣了,
反正這邊是在一步一個腳印在往前走...
其實我不關心別人的學術,也不關心別人的科學,我以前回答過的:
搞成一個事情很難,但搞黃一個事情很簡單
「文人相輕」就是那個樣子,我可以跳出來說DAMPE不算什麼,也可以說它好,誰?不知道大裝置就是騙錢的,往前推進的,你以為所有學科不是大佬們互相打call,能往前推進么,我不是針對各位,我說的是,every學科!沒自己去成事過的人,永遠不會去理解成事的辛酸,靠嘴噴一下,最清爽了~總之,我是一個抓大放小的人,是一個佩服在成事的人...
賤賤:如何評價王孟源的文章《為什麼國際物理界沒有太重視悟空的這次發現》?
美國馬里蘭大學的量子物理學家Christopher Monroe的評價稱:
潘建偉的過人之處在於能找到關鍵問題且敢於冒險,
「擁有他是中國之幸(China is very lucky to have him)」 。
先佔個坑,把 google scholar 的數據擺一擺,簡單粗暴。
其實這有啥好看待的,實力地位使然也。
先不說那些個學術成就,你看老潘這兩年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有幾個比得了?看看老潘主辦的那些會議,請的那些人,分分鐘秒殺國內各種會議。舉個例子,2014年老潘主辦的QCMC。再看看昨天,老潘一次請了三個諾獎得主來做報告,你覺得人家為啥來。
再看看老潘近年來的publication,nature、science正刊無數,science封面,屌不屌。尤其搞笑的是今年的兩篇nature正刊:
Ground-to-satellite quantum teleportation 和 Satellite-to-ground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乍一看題目還以為在灌水,不服不行啊。
僅僅是正刊這種級別,已經讓廣大科研工作者難以望其項背了。老潘還有一個讓我特別佩服的是今年的量子計算的那個工作,10比特,超導。這個故事要從朱曉波和王浩華說起,朱曉波之前是物理所的,而王浩華是浙大的,這兩個人也都算是比較強的了,但之前還沒有特別耀眼的工作,但是老潘就能把這兩個人聯合起來,做了個量子計算的工作,一下就搞了個大新聞。你看老潘之前也很少做量子計算,一搞就能做到1+1&>2的效果。這個讓我感覺起來是比發正刊都牛的一種能力啊。
記得早年的時候,還宣傳老潘是中國科學院最年輕的院士,你再看近幾年,也許記錄已被刷新,但老潘儼然已經不需要這個帽子了。早年間還有一些負面評價,說老潘工作都是國外做的,回來啥成果也沒有,我覺得這些謠言是對青少年報考南七技校很不好的影響。不過這些現在在老潘的實力面前都消失了。
不過最近又有人給潘老師扣「量子之父」,後來改成「中國量子之父」的帽子,以我對南七技校的理解,他不會喜歡這個稱呼的。
老潘還有wiki詞條
實至名歸啊。
代表中國最高科技獎項的中國的自然科學一等獎,發給張堯學院士是一等獎的恥辱,發給潘建偉院士是一等獎的光榮。琬如溫玉:2017 年快結束了,一起來說說,我國科技大概處在什麼水平了呢?
集開闊的視野、出色的組織能力和罕見的實驗天賦於一身,這樣的人才願意回國效力不說,而且還願意奮鬥在科研的第一線,再發幾次獎都值得。
2017年7月,潘建偉以及他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團隊報告他們打破了量子隱形傳態的記錄,他們將地球上一個光子的量子態傳送到1400千米高空軌道衛星上的一個光子上。9月,團隊利用該衛星向北京和維也納發射糾纏光子,生成的量子密鑰允許兩地的團隊在完全安全的條件下視頻通話。因為檢測光子的行為會擾亂它們的量子態,所以潛在的黑客不可能在不引起注意的情況下攔截密鑰。
此次實驗是一次「歷史性事件」,潘建偉的前博士導師、目前任職於維也納大學的合作者安東·蔡林格(Anton Zeilinger)評論道。他還表示,潘建偉的團隊在量子互聯網方面已遙遙領先。量子互聯網是由衛星和地面設備組成的網路,可實現在全球共享量子信息。這將使牢不可破的全球信息加密成為可能,也為未來利用遠距離量子連接開展新實驗做好準備。雖然他的團隊包括50名來自各個領域的科學家,包括量子模擬、計算和光學,但潘建偉才是項目的「核心大腦」,集開闊的視野、出色的組織能力和罕見的實驗天賦於一身,蔡林格這樣評價道。潘建偉樂觀積極,充滿激情,在說服經費資助機構方面同樣表現出非凡的能力。他打心底里相信中國政府會支持他的下一個大計劃:耗資20億美元、耗時5年的量子通信、度量和計算項目,這與2016年宣布的耗資12億美元的歐洲量子旗艦項目相對應。美國馬里蘭大學的量子物理學家克利斯朵夫·門羅(Christopher Monroe)說:「每一次我看到他們的研究進展時,都會感到震撼。」「擁有他是中國之大幸。」
中國這個時代的榮光。
潘院士的個人能力,量子信息科學發展的時機,國家科研能力進步的政治需要和經濟支持,保密通信本身的技術價值等等諸多因素,做他的身上恰恰好地有機結合在一起了,創造了這麼一位今後在量子信息這個領域再也繞不開的科學家。
如今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做量子信息的地方都要看他。發衛星做通信實驗這種事,也只有這種個人和國家,科研和甚至有些軍事目的結合的地方,才有實現的可能。有他是國家的幸運,有這樣的機會何嘗又不是他的幸運。而能把這些因素和在一起,其實也是這個領域在這個時代的幸運。
非乾貨,純情懷,不用點贊。。。
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以後都會是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里,忙著低頭撿六便士,但有偶爾抬頭時,能看到有那麼一位/一群、曾有交集的師長/同窗,在月光下的群山之巔上起舞,再想起自己也曾在山腳仰望明月的少年時光,哪怕此時便士撿得不多,可能還辛苦無聊,也還是能開心自豪地笑出來。謝邀
從我14年入學以來,就不斷聽到關於潘校長的各種事迹。學長說:潘校是最年輕的中國科學院院士,當選的時候才41歲。驚呆了!(報道出現了偏差 最年輕的院士是盧柯)14年新生研討課潘校長說:他每天就學到10點,當時班級上有七個省狀元但是也不怕。後來:有成果成為年度十大科技進展,申請到了自然科學一等獎,上了節目《開講啦》,成為了感動中國人物。你科物院現在最強最熱的是量子通信,潘校就是領軍人物,可以說撐起了你科量子的半邊天。
他所做的東西我們才疏學淺根本搞不懂,能不能最後成功也未可知否。但是總得有人扛起大旗往前走,哪怕是前路漫漫,這是科學家的赤誠和理想。潘校儼然已經成為科研明星,但這不是沽名釣譽也不是炒作,一方面他真的很厲害(發PRL發到手軟,各種成果也做出來了),另一方面如他在《開講啦》上所說:他對獎項本身沒有興趣,只是想搞好科研,但是他的老師告訴他應該去獲獎,這樣才能讓大眾更多的了解科研,了解科學,於是他才去申請的獎項。
如何看待這個事情,當然是吼得很啊,賊棒賊強,吃瓜群眾搖旗吶喊就好啊。有一個領軍人物,讓大眾了解科研了解科學,對自然科學感興趣多好。這樣正面的事情,當然要多多宣傳。
科學家不但要搞好本職工作,還應該扛起大旗,讓普通民眾去了解科學和科研,激發年輕人的興趣和夢想。所以,這個事情非常棒!all in 合肥房地產。
科大系不僅僅在下一代的技術革命中已經佔據了一席之地(科大訊飛),更在下下一代的技術革命中獨佔鰲頭(潘建偉)。
此外,合肥也是大互聯網公司布置自己客服中心的一個好選擇,因為工資較低,普通話標準(起碼比成都要好一個等級)。
房價理應對標南京。期待潘建偉院士再加把勁,以及科大的同學們努力做些產業化探索。
很有趣,今中午看到潘教授被評為十大人物,然後看到了「量子之父」的稱號。下午上課時,一個在成府路邊上主要做一維拓撲超導的老師就提到這事,說什麼「恭喜大家都多了個爸爸……這就叫人在家中坐,父從天上來……」之類的話。教室內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潘建偉的貢獻,所有人都有目共睹,不用誰再去說的……
不過當我打開這個Nature的2017十大年度人物……
emmmmmmm……我們中學老師說得沒錯,21世紀果然是生物的世紀!一個Computer Science的都沒有!關於這個十大人物,我首先想說,你們有沒有看明白這是什麼十大人物?仔細看下另外九個,就會發現,這十大人物並不是什麼直接聯繫到科研實力或者科技進步的,只是今年對科研界影響前十。
十大人物中關於近年科學界最大事件LIGO的是MARICA BRANCHESI,評價她為An astronomer helped scientists make the most of a historic gravitational-wave event. 是一位幕後工作者。
然後小姑娘EMILY WHITEHEAD,她與白血病作鬥爭,激發了新一代的癌症治療。還有SCOTT PRUITT,一位政客。LASSINA ZERBO,為防止核擴散和朝鮮作鬥爭。甚至還有ANN OLIVARIUS,致力於讓學術機構對性騷擾案件負責的律師。把潘神和這些人放在一起,你們覺得是什麼值得非常高興的事么?很明顯,這些人都是大事件的導火索或是被遺忘的幕後工作者。我覺得這好像和潘神在國內以及輿論導向中的人設不符吧。
再來說潘神,今年最大的事就是放衛星,但我並不覺得這是什麼多麼光榮的事。科學理論上沒有任何進步,用的BB84協議,然後白天不能用,成碼率、傳輸速率低得驚人。花了如此多的錢,在量子計算機研製成功之前並不能帶來實質性的價值。我想說,這個衛星被潘神放上天,只能說明中國願意為這玩意砸錢,美帝難道沒有這個技術么?美帝早就決定不再資助量子信息了,曾經做量子信息的組,基本都轉去量光或是凝聚態。
我並沒有任何貶低潘神的意思,這顆衛星仍然是里程碑式的技術進步。但是我想國外對此事大肆報道也是別有用心的,這個進步並不是諾獎級的。今天我看到很多報道將它和引力波相提並論,只因為這個「十大」中有另一位引力波工作的幕後,簡直是笑話。國外科研經費縮減,尤其是特朗普上台後,美帝科研經費更加捉襟見肘。搞出一些大新聞,搞搞中國威脅論,藉機忽悠政客,讓更多的錢走向科研,恐怕才是Nature、Science如此關注潘神的真正原因吧。
關於此事的一點小小的感想,再次重申,潘神仍然是神,只是此次「十大」沒意思。
三天過去了,沒想到點贊已經三位數,感謝支持。
介於很多人批判我,說我「批判潘神」、「黑潘神」、「陰謀論」,我來補充一些解釋說明。
首先,題主問的是如何看待這件事,我就論事不論人的表達了我對這件事的看法。真沒想到大量「論人不論事」的答案被頂的老高,潘神做了什麼,以前做了什麼還用在這多說么?當初讀本科,我也是對潘神敬仰的不得了,當時他還不是院士。
其次,對於說我在「黑潘」。我是反覆又把我的答案看了好幾遍,期間改了筆誤,沒覺得我有黑他的地方。可能有的朋友對「黑」這個動詞理解有問題吧,有問題我說問題這是講事實,沒問題我說有問題才叫黑吧。關於放衛星的事,我當時正在CUHK訪問,是聽了張強在那作的報告的。他自己也說,他現在就是完全做工程的,這不算科研。白天不能用這個情況也是從他口中得知的,science的文章和新聞都沒報道這條,或者太隱蔽我沒注意。至於成碼率和傳輸速率,論文都有,比我20年前在家撥號上網慢多了。所謂的我在「黑潘」,都是客觀事實,何來黑?
再次,有人提到潘神在學界的影響力,並拿出了H因子。我在前面的回答里說的很明白了,美國已經不資助量子通信了,原來做量子通信的大組都轉去量光和凝聚態了。你說在這種情況下怎麼找出這個領域內H高的人?無論獲獎、學界地位、H因子,至少潘神還沒超越他的老闆,Zeilinger好歹是拿了Lamb獎的。頒獎的時候我也在PQE現場,潘神本來要去做個報告的,因為去北京領最高科學進步獎沒去Snowbird,後來朱詩堯院士做了那場報告。
然後關於「陰謀論」,如此發達的美國,科研經費有多緊張絕對會讓不了解的人大跌眼鏡。我在美國的小老闆,人是極好的,H快七十,總引用也有一萬八千多,Nature、Science、PRL都不缺。也完完全全拿不到經費,博後招不起,博士也招不起,手下要麼是沙特人(沙特政府出錢)要麼是訪學的,偶爾學生去找他,很不好意思的問學生「我沒錢發RA,你做TA可以嗎?",這在國內根本不敢想的。實驗室里激光器也買晶體回來自己做,鍍膜設備自己搭的,光子計數器都是買光電倍增管回來自己焊電路。大老闆H三位數,美帝兩院院士,也拿不到自然基金,通過其他渠道找的基金被迫做生物物理。系裡諾獎也沒錢,窮到沒錢用液氦,實驗室停了半學期。博後工資從八十年代末的兩千漲到現在三千左右,三十年了,科研經費增長率還不如這個漲的快。美帝科研界千方百計想要把科研經費搞上去,是我陰謀論?
再說如果要說陰謀論,起碼我也會說帝國主義列強故意讓中國養「白象」這種,不是說我喜歡批判別人抬高自己么。
最後說一下褲子大,我就是合肥人,南七褲子大我還不熟么。暑假也有一批過來交流的科大本科生,水平真不像這幾天知乎遇到的幾位這麼次,我能說什麼?可能是能力越差越是叫的響亮吧~
今天想要說的就這麼多了,再重申一下,潘神的確是神,但是神也是有位置分大小的。至少國內來說,楊先生絕對是無人出其右的。
既然是2017年度人物的,我就來整理一下潘建偉教授及其量子研究團隊今年以來的一些工作進展,中科大新聞網上都能查得到
一.墨子號與量子通信
1.1月18日,我國於2016年8月16日發射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圓滿完成了4個月的在軌測試任務,正式交付使用。http://news.ustc.edu.cn/xwbl/201701/t20170119_267356.html6月16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及其同事彭承志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王建宇研究組、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光電技術研究所、國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等,在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的支持下,利用「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國際上率先成功實現了千公里級的星地雙向量子糾纏分發,並在此基礎上實現了空間尺度下嚴格滿足「愛因斯坦定域性條件」的量子力學非定域性檢驗,在空間量子物理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相關成果於6月16日以封面論文的形式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雜誌上。
http://news.ustc.edu.cn/xwbl/201706/t20170616_279198.html7月26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及其同事彭承志、張強等組成的研究小組,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實現了白天遠距離(53km)自由空間量子密鑰分發,通過地基實驗在信道損耗和雜訊水平方面有效驗證了未來構建基於量子星座的星地、星間量子通信網路的可行性。
http://www.cas.cn/cm/201707/t20170726_4609781.shtml8月10日
「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實現從衛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鑰分發和從地面到衛星的量子隱形傳態,至此圓滿實現預先設定的全部三大科學目標,為我國在未來繼續引領世界量子通信技術發展和空間尺度量子物理基本問題檢驗前沿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與技術基礎。http://news.ustc.edu.cn/xwbl/201708/t20170809_280723.html2.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及其同事彭承志、陳宇翱等和清華大學馬雄峰合作,在國際上首次實驗實現了反事實直接量子通信,在實驗中演示了圖像的反事實傳輸,被評論為 "是一個將量子芝諾效應用於通信的新奇實現。
http://news.ustc.edu.cn/xwbl/201705/t20170523_278201.html3.9月29日,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順利正式開通、洲際量子通信成功實施,我國初步構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路
http://news.ustc.edu.cn/xwbl/201709/t20170929_287716.html4.10月30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及其同事陳宇翱、趙博等在國際上首次利用參量下轉換光源實現了基於線性光學的量子中繼器中的嵌套糾纏純化(nested purification)和二級糾纏交換(two-hierarchy entanglement swapping)過程。基於該技術,以往量子糾纏交換過程中阻礙分發態被進一步相干操作的主要雜訊可以被自動剔除,這為將來實現基於原子系綜的可擴展線性光量子中繼器提供了前瞻性的技術指引。
http://news.ustc.edu.cn/xwbl/201710/t20171030_288650.html5.12月11日,中國科大潘建偉教授及其同事張軍等在國際上首次實現1.25 GHz InGaAs/InP單光子探測器單片集成讀出電路,該技術突破可使高速量子通信終端設備中體積佔比最大的探測器模塊尺寸減小一個數量級以上,為未來研製小型化量子通信系統奠定了重要的器件基礎。
http://news.ustc.edu.cn/xwbl/201712/t20171211_289719.html二.量子計算與量子模擬
1.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及其同事陸朝陽、朱曉波等,聯合浙江大學王浩華教授研究組,利用高品質量子點單光子源構建了用於玻色取樣的多光子可編程量子計算原型機,首次演示了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ENIAC、TRADIC)的量子計算能力,首次實現了十個超導量子比特的糾纏,並在此基礎上實現了快速求解線性方程組的量子演算法http://news.ustc.edu.cn/xwbl/201705/t20170503_277027.html2.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及其同事趙博、陳宇翱等在超冷分子和超冷化學量子模擬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他們首次在實驗上直接觀測到超低溫度下弱束縛分子與自由原子間發生的態態的化學反應,實現了可控態態反應動力學的探測,從而向基於超冷分子的超冷量子化學的研究邁進了重要一步。《自然·物理》審稿人的高度評價:「探測超冷化學反應的產物是目前該領域的重大研究目標,本工作向這個目標邁出了第一步」;「該工作是超冷化學領域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將引起化學和物理研究者的廣泛興趣」。
http://news.ustc.edu.cn/xwbl/201707/t20170705_279941.html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及其同事苑震生、陳宇翱等在國際上首次通過量子調控的方法在超冷原子體系中發現了拓撲量子物態中的准粒子--任意子,並通過主動控制兩類任意子之間的交換和編織,證實了任意子的分數統計特性,向著實現拓撲量子計算的方向邁出了重要一步。8月28日《自然?物理學》以研究長文的形式在線發表了這項重要研究成果。
http://news.ustc.edu.cn/xwbl/201709/t20170912_287109.html三.其他量子領域研究
1.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及其同事張強、范靖雲等與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研究組合作,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基於探測遙遠星光的隨機數產生器, 並提出運用該隨機數產生器實現無漏洞貝爾不等式實驗檢驗的可行性方案。http://news.ustc.edu.cn/xwbl/201705/t20170525_278358.html2.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竇賢康課題組夏海雲與潘建偉課題組張強合作,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基於超導納米線單光子探測器的雙頻多普勒測風激光雷達。採用最精簡的光學結構實現了系統最高穩定性,提高了測風激光雷達的實用性和可靠性,更適合機載、星載平台運行。成果發表在國際著名光學期刊《光學學報》。9月6日,美國光學協會(OSA)、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官方網站以「新聞發布(News Release)」形式,首次對我國激光雷達研究進行了專題採訪報道。
http://news.ustc.edu.cn/xwbl/201709/t20170912_287127.html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及其同事苑震生等與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研究員管習文小組合作,通過對光晶格中的超冷原子進行量子調控和測量,結合量子可積系統理論,在國際上首次得到了一維有限溫多體系統在經典氣體和量子液體之間轉變的量子臨界性質,並通過測量其相位關聯觀測到了拉亭傑液體的冪定律關聯特性,在低維量子多體系統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http://news.ustc.edu.cn/xwbl/201710/t20171022_288232.html————————————————————————————————————由此可見今年潘院士及其團隊成果頗豐,基礎科學領域都是要一小步一小步發展的,當你做的這一步一步都是"首次","里程碑","突破"啥的,毫無疑問你是這個領域的dalao。當然個人認為自然雜誌稱為他量子之父其實是有捧殺之嫌了(謙虛),如果說是量子大師(Master)的話,應該是當之無愧的,畢竟都是站在前人肩膀上,所以為了後人更有突破,現在作為後人的前人,還是得繼續前行。謝邀。
潘神自然是非常厲害的,這兩年應該是把國內有分量的相關獎項拿了一個遍。下一個目標,或者能引起潘神興奮的應該就是諾獎。而且潘神和其他那種悶頭搞科研的工作者不太一樣,就像這篇十大人物的介紹,他很會申請科研資金和項目支持,同時配套的宣傳,促使開辦相關公司。
另外行政上,既是科大副校長(目測下一屆校長?本來這次很多人就猜該上了),也是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
科研做到深處,不是靠天賦努力就可以的,情商也很重要。
祝中國能在更多領域領先世界!@低調的范大叔
贊這個答案。
國家有錢,放了衛星,所以有影響,成了十大。
我覺得按照影響力來看的話,韓春雨可以和潘建偉有一拼。不知道為什麼沒有上榜。
就科研水平來看,量子加密通信,仍然是一個蛋疼的雞肋。現在是掛在半空中下不來。如果哪天真的建立起全國性的量子密鑰分發網路,那真是國際領先大笑話了。
參見IP9的笑話。
至於為什麼我一直反對花大錢玩量子加密,請參考我專欄的文章。
量子通信安全性分析
借用舍友的話,一個人能追以後老婆九年,期間波折不斷,但仍鍥而不捨,最終抱得美人歸。能認準、看清目標,果斷堅決,並富有如此毅力與決心的人,不成大事都難啊!!!
科研工作者可以分成四級:
低級:別人做啥就跟著做啥,老做不出來,做出來了還發不出來。
中級:自己有自己的想法,做出東西來,胡咧咧編個故事,能在一些還可以的平台上發表一些灌水文章。
高級:自己有自己的領域,做東西有品位,發表有品位的文章,能引領領域的前進,但仍然經常為了申請個經費,為了發表個好雜誌而努力,不能隨心所欲。
殿堂級:做的東西大幅推動人類知識技術前進。發表文章什麼的根本不在考慮範圍之內,nature之類的雜誌只有來跪舔的份。有足夠的資源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科研。成果名留青史。
潘建偉顯然是殿堂級的。我和潘校之間的差距早已不是一個高中女同學那麼簡單了
聲明:我純粹就是歪個樓,答非所問的那種。抱歉。
本科小老闆和陸朝陽教授是同屆同學,我直到現在都記得一年多前和他聊天,他那種戲謔且艷羨的目光和語氣……
「大家水平自己都有數,科大當年同一個層次的不會相差太遠,可是日後就是有人拿了國二,也有轉行的,也有我這樣沒帽子的,唉人生就是這麼戲劇。」(大概是這個意思,原話忘了)
我逗比的老闆雖然不牛,但是絕對是個好老師和好父親(帶孩子,儘可能陪孩子等等)他是第一個讓我認識到青椒處境的人。
如果以後有機會回來,一定會去看他。
---------2018.1.1更新不多廢話,就上一張圖,你見過答疑的黨委副書記嘛?這是一個可以回答錢學森之問的人。
推薦閱讀:
※對地質類專業,中科院和大學哪裡讀研好?
※有沒有大神在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呆過(北京)研究生的話條件怎麼樣?
※如何評價英國《自然》雜誌推選的中國十大頂尖科學家?
※為什麼有人說中科院(國科大)碩士/博士文憑含金量低?
※中科院雁棲湖校區及周邊環境如何?
TAG:量子物理 | 中國科學院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自然》Nature | 2017年度盤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