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理論上預測的暗物質粒子有多少種?它們各自的性質和探測它們的方式會有什麼不同?


想把這個問題引過來 暗物質的基本結構是什麼?組成暗物質的粒子也遵循四大基本力嗎?

有多少種暫且賣個關子,今天給大家準備了一場免費live,會聊到這個問題。下午2點鐘解讀「悟空」暗物質粒子新發現,歡迎來。

這裡我想講講熱門候選「具有弱相互作用的大質量粒子」是怎麼來的。

人們一直都想找到暗物質。

但是要怎麼找呢?顯然不能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撞,那樣成功的概率最低。我們可以要從天文觀測中去尋找線索。

刑偵人員破案的時候,往往會根據現有線索為罪犯進行「畫像」。

同樣的,根據天文觀測結果,人們獲得了兩個關於暗物質的重要線索,為暗物質進行了「畫像」。

其一跟宇宙的大尺度結構相關。

宇宙中星系形成的大尺度結構長這樣(圖片來源於網路)

大尺度結構的演化模式跟暗物質的速度這一屬性相關,如果暗物質運動很快(快到接近光速),那麼它們形成的結構應該是早期大、今天小(碎裂模式);反之則是早期小、今天大(增長)。

觀測結果告訴我們,宇宙結構是由小到大增長的,說明暗物質的速度應該比較小,稱作「冷」暗物質。這一般意味著暗物質會比較重,才不容易獲得大的速度。

其二跟暗物質的丰度有關。丰度就是暗物質在宇宙中的佔比。

我們知道宇宙始於大爆炸,從高溫高密的狀態逐漸膨脹冷卻至今天的狀態。

大爆炸後的宇宙(圖片出處見水印)

在早期宇宙的高溫高密條件下,發生著豐富的物理過程,其中之一就是粒子和反粒子的湮滅以及產生。這樣的過程頻繁地發生著,直到宇宙膨脹冷卻至某個特定時刻,粒子和反粒子由於碰撞率變低而碰不到一塊兒,這個過程停止,剩下的粒子和反粒子也將遺留下來。

湮滅和產生過程何時停止呢?這個時刻取決於湮滅概率(術語叫截面),即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強度。而這個停止時刻又將決定剩下的粒子多少。

假設暗物質粒子及其反粒子在早期宇宙中經歷了類似這樣的過程,那麼根據今天剩餘的暗物質丰度,我們可以反推得到暗物質的湮滅概率,恰好在弱相互作用的水平。

子彈星系團,是宇宙中一大一小兩個星系團相撞後留下的混合體。上面的圖像是綜合利用了哈勃太空望遠鏡、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和大麥哲倫望遠鏡所收集的數據合成的。其中,紅色部分代表了由兩個星系團相撞而產生的高溫氣體所輻射的X射線,藍色則代表了分布在兩側的暗物質。(圖:NASA等)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不能直接看到暗物質:因為它們的相互作用本來就很弱!

根據這些結果,我們便可以勾勒出暗物質極有可能的模樣:一種具有弱相互作用的大質量粒子。

作者:袁強(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

出品:科學大院

科學大院是由博覽運營的院官方科普微信公眾號,歡迎訂閱(ID: kexuedayuan),集齊中科全家桶:)


物理狗,還在了解中,回答不了,查完文獻來答


推薦閱讀:

為什麼雪是白色,而融化後是透明無色?
既然安培力是洛倫茲力的宏觀形式,那為什麼洛倫茲力不做功,而安培力卻能做功?
拋開力的概念如何定義質量?
什麼是相控陣雷達?
理論物理讀博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態?

TAG:物理學 | 暗物質 | 天體物理學 | 粒子物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