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清承明制,但是清朝沒有東林黨呢?
明朝從太祖朱元璋開始,其權力結構一直在變,唯一不變的是讀書人的風骨,同時也積攢了讀書人的腐氣。 最終東林黨的形成,釀下了亡國的禍根。
清朝承明制,但是清朝為何沒有文官集團?是因為朝堂上滿漢對抗嗎?
東林黨是魏公的叫法,他們自稱清流
同理滿清也是清流
最早老佛爺為牽制鬼子六和以李文忠為首的地方實力派,有意縱容清流。一時間台諫生風,爭相彈擊,凌厲無前
,嘴炮震天
光緒十年前後 清流繁衍為前後兩輩。前清流人物以軍機大臣李鴻藻為首領。因前清流人物多為北方人,故又有北派清流之稱
中法戰爭中,「不習戎事」的清流健將,被派往地方典兵。隨其代表人物張佩綸等因戰事失敗而遭譴革,前清流遂沒落解體。
後期翁同龢、潘祖蔭開始作為代表人物,結納以清議見長的士大夫,逐漸形成後清流。因後清流人物多為三江、福建人,故又稱南清流
在政治上,由於客觀上社會結構的變化和外部的刺激,主觀上本身受到洋務派的影響(當然翁大帝師和李文忠可是狗腦子都打出來了)後清流稍微務實,以實現革新內政、抵制外侮的為政治口號,竭力擁戴光緒帝作為政治投機,甲午戰爭前後嬗變
為帝黨,老佛爺又玩脫了...戊戌變法里可謂真真繼承了中國文人的優良傳統,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李文忠對他們的評價是" 不當事之徒草率妄言,仆不勝其憂……彼等輕議政事,繼之臧否人物,大多言語欺凌不堪"
補充:對於樓下的某位同志的回答我是有異議的
中國的文官制度確實是領先世界的,科舉制度確立之後,文官基本上就把握了朝政大權,而黨爭本身就是政治鬥爭的表現形式,根本不要想禁絕。大家都在罵牛李黨爭,然後後來依然是元佑黨人碑,南宋偏居一隅,圍繞著紹興和儀和端平入洛幾件大事爆發幾次大型黨爭,岳武穆之死本身就是對西軍余脈的大清洗,又如何不算黨爭。
明朝不用說,土木堡武將集團的頭頭人物和勛貴集團死的差不多,于少保臨危受命,奠定了有明一代文官的絕對優勢地位,也埋下了三百年黨爭的種子清朝開始說了
至於萌國,因為兵強馬壯者為天子和倭寇入侵,朝堂上的黨爭被軍事鬥爭掩蓋了激烈的實質,不能算純文官集團的黨爭,表現為不同派系的鬥爭
本朝....本朝沒黨爭,你信么....
天朝文官制度的悠久歷史決定了官僚集團作為一個整體可以壓制其他的集團,包括資本集團,這和西方的情況是有差別的。西方的黨爭沒有天朝表現的這麼同時可以達到體面又撕逼是有客觀現實的
以上第二次補充: 關於黨爭,突然想到一個貼近生活的例子。比如大家都熟悉的某個標榜自己偉大光榮正確,啊不,是理性客觀中立友善的知識問答社區網站。
雖然沒有貼吧論壇那種強調交互的界面,但是某個網站可以多次編輯答案和一定的評論功能以及贊同反對舉報機制是相對利於黨爭的在某個網站,人們雖然沒有太激烈的利益衝突,但是圍繞相當多的話題,特別是政經法史社,只要能被頂到首頁,一定會有撕逼大戰最開始是因為反對言論而反對人,後來熟悉了之後看到人就上去點反對,偷偷舉報希望刪號廢id是常事,評論里嘴炮互飛恨不得食肉寢皮更是常事。拿擺事實講道理的冷某老大和樓上的姬老大舉個例子,大把人看到直接反對飛過去內容看都不看。同時如果恰好某些大v表示了明確的對於冷老大和姬老大的攻擊言論,評論里叫好聲絕對一片
如果一個粉絲不多的人表達了某種過激觀點,一定會被碾死
友好?友好泥煤
這就是黨爭引申開來,關於清朝的黨爭,由於前期滿洲官僚太過強勢,漢人大學士在朝堂上屢屢被壓制,但是文官的黨爭,是無法根本上禁絕的。
康熙說過, 「今看兩議之事,滿洲大臣一議.漢大臣一議,……如果兩議,亦應滿、漢相間,豈可截為兩議?」又說:「看來近日或有人慾專權用事,此輩在朕前則不可。凡事俱宜滿、漢合一,折衷辦事,自用可乎?」
並嚴加指責漢大臣說:「漢人好尋仇讎,或本人不得報復,其門生故舊輾轉相報,曆數十年而不已。昔年山東、直隸今河北省、江南今江蘇、安徽兩省人俱以報復為事,朕猶記憶。即如宋儒之洛黨、蜀黨尚有閩黨、濂黨,朱子亦深以為非。」皇帝需要親自壓制黨爭,就說明苗頭開始不對了。前期的皇帝強勢,後期就越來越水。即便到了強悍如老佛爺,也只能藉助黨爭而無法把幾派強力捏成一個整體
即便前期圍繞皇位的鬥爭,確實本質也是政治集團而不是階級的鬥爭,無法造成國家的分裂,但是造成中央權力的弱化是一定的
以上清朝大部分時間裡,政權掌握在滿洲勛貴手中,而不是文官集團中。
反對最高票的兩個答案。
滿清有文官集團,而且文官制度是極度發達的,而且但凡有文官制度,肯定也少不了拉幫結派和黨爭。但是把晚清清流和東林黨等同起來是完全沒有道理的,因為晚清的清流和東林黨不同的地方太多了。
不少人對於晚清的解讀是臉譜化的,李鴻章是沒骨頭的漢奸,清流是民族的良心是一種臉譜化;李鴻章是有志於的改革的賢臣,清流是拖後腿的嘴炮也是一種臉譜化。只不過前一種現在不怎麼流行了,後一種似乎更受歡迎。這種分好人壞人的理解實在是太低估歷史本身的複雜性了。且不說清流本身的構成和政見並不完全一致,李鴻章和清流核心的關係同樣相當複雜,儘管政見未必完全一致,但遠遠沒有到前代黨爭傾軋的程度。最近的一些研究甚至提出李鴻章和清流核心在很多問題上聯手做局下大棋。哦,順便說一句,最高票答案提到的清流骨幹張佩綸是李鴻章的女婿。
最後,清朝文官制度的總體績效和治理水平都是可以的,和之前歷朝朝代相比個人覺得排到中上應該不過分。至於無法應對西方的衝擊,這是中國文明整體面臨的問題,把責任推到一個具體制度上或者某些個人頭上,都是想得太簡單了。他們在我大清時期叫「清流」。。。。嗯,就是《走向共和》里和李鴻章對著乾的那批人。我大清之所以沒有亡於黨爭是因為末期外患太多了(不是我大清這種打進來當皇帝的外患,是打算直接把中國徹底分了的十幾個外患和打算把我大清的龍興之地吞了的前所未有的北狄羅剎國和前所未有的東夷倭國),太平天國又太不給力了。
之前寫過一篇關於清代言官的報告。勉強可以部分回答這個問題。原因就是清朝吸取前朝教訓,刻意壓抑黨爭。比如:言官作為黨爭的主要表現,刻意打壓言官。結黨營私是康熙眼中明末文官的最大特徵。康熙二十三年(1684),康熙諭曰:「萬曆以後,政事漸弛。宦寺朋黨,交相構陷。門戶日分,而士氣澆薄。」 ⑧康熙三十年(1691),又諭吏部曰:「夫讒譖嫉(妒忌)之害,歷代皆有,而明末為甚。公家之事置若罔聞,而分樹黨援,飛誣排陷,迄無虛日,以致釀禍既久,上延國家。」 ⑨次年,再次議論道:「明末朋黨紛爭,在廷諸臣置封疆社稷於度外,惟以門戶勝負為念,不待智者,知其必亡。」⑩晚年仍鑒於「明朝國事 , 全為言官所壞」,對大學士等曰:「言路不可不開,亦不可太雜。」 ?並且認為明末文武關係勢同水火,也主要由文官所造成。康熙四十八年 (
1709) , 康熙就趙申喬彈劾武官一事指出:「武官與文官不同 , 即爾等文官能一無所取乎 ? ……故抑武人,乃明代陋習
……大凡治天下之道 , 當以和平為貴也。」以上出自《聖祖仁皇帝實錄》。
偽命題舉例:翁同龢。
東林黨是一個特定的稱呼,其實只在天啟朝前後才存在,崇禎時代的知識分子結社已經和天啟朝的這批知識分子有了巨大區別,終清一代,每個朝代同樣有這種具有一定政見,帶有政黨性質的半在朝小團體,但他們政見不同,除了大多與書院和文社這種知識分子機構有關以外,共同點極少。僅以明末而論,復社,船山等等,他們的核心政治理念和訴求其實差距都很遠,而到了清代,從浙松黨到體用之爭,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政治主題和意識形態。用一個東林黨去概括歷史上錯綜複雜的黨爭,尤其是宋代以後明確以一定政見和政治觀念為基礎的新政治團體,顯然是幼稚,甚至是對政治史一種別有用心的解讀。把所有論政的知識分子都叫做東林黨,其實是最近幾年一種別有用心的做法,由此誕生了奇怪的東林黑,這和故意歪曲具有明確所知的名字「公知」一樣,不能說是一種善意的行為。
文官制度是有的,只是少了風骨。畢竟,清朝的君主專制達到了頂端嘛。轉一篇宋清對比。
1、【文人煽顛】
四川有個文人,獻詩成都知府:「把斷劍門燒棧道,西川別是一乾坤。」鼓動四川割據獨立。成都知府趕緊上報朝廷。宋仁宗說,「老秀才要官耳,不足治也。給他個小官。」六百年後,又有一個叫曾靜的文人,鼓動川陝總督岳鍾琪反清,結果雍正掀起一場文字獄,然後,乾隆將那曾靜咔嚓掉了。
2、【大臣密奏】
宋真宗問宰相李沆:「一些大臣有密啟,為什麼你沒有?」李沆說:「臣有公事則公言之,何用什麼密奏?搞密奏者非讒即佞,我深為厭惡,豈可效尤?」到了清代,官員則以獲得密奏之權為榮,浙江布政使請求雍正:「藩臬皆賜摺奏,仰懇聖恩,賜臣一例用折」。獲准,像狗一樣興奮得直搖尾。
3、【君主逼格】
宋朝的仁宗皇帝似乎沒什麼主見,政事無論大小,都交給廷臣公議,議出一個結果來再施行。所以時人說仁宗「百事不會,只會做官家」。清朝的乾隆非常有主見,什麼事都由他說了算,又識武功、打仗、殺人、寫詩(看到名畫文物就題爛詩)、泡妞、製造文字獄,啥都懂,自號為「十全老人」。
4、【伶人問政】
宋徽宗時,有伶人演滑稽戲,譏諷宋朝的福利政策導致「百姓一般受無量苦」,徽宗聽了,「為惻然長思,弗以為罪」。清時,內廷戲班演戲,因曲伎俱佳,獲賞賜酒食。席間一伶人無意問,當今常州長官是誰?雍正暴怒:「你乃優伶賤輩,膽敢擅問官守?其風實不可長!」命人將那伶人打死了。
5、【朋黨風險】
歐陽修寫過一篇《朋黨論》,為朋黨正名,提出君子結黨之說,開北宋政黨政治雛形之理論先河,讓宋仁宗「終為感悟」。六百年後,雍正對歐陽修之論特別不爽,專門寫了一篇御制《朋黨論》,駁斥歐陽修的「異說」,還殺氣騰騰說,「設修在今日而為此論,朕必斥之,以正其惑世之罪」。
6、【謚號風波】
夏竦死了,宋仁宗賜謚號「文正」。劉原父很不爽,上疏質問皇帝:「謚者,有司之事,陛下奈何侵之乎?」最後改謚「文庄」。六百年後,尹嘉銓給乾隆皇帝上疏,為他老爹請謚,並請從祀文廟。乾隆大怒:你尹嘉銓算什麼人,「竟大肆狂吠,不可恕矣」。下令凌遲處死。後開恩,改為絞立決。皇恩浩蕩,沒有犬決。
7、【宰相職權】
程頤對大宋皇帝說,「天下重任,唯宰相與經筵。天下治亂系宰相,君德成就責經筵。」宋朝皇帝也沒覺得程先生說的有什麼問題。六百年,乾隆對程頤這句話感到特別不爽,專門寫了一篇文章,批判程頤,意思是說,你一個臣子,居然敢以天下之治亂為己任,你這是目無君上,此尤大不可也!
8、【士子尊嚴】
宋神宗一次與程顥論及人才,神宗說:「朕未之見也。」程顥立即質問皇帝:「陛下奈何輕天下士?」宋神宗只好聳然曰:「朕不敢!朕不敢!」六百年後,我大清盛世,紀曉嵐為協辦大學士,嘗論國事,遭乾隆叱斥:「朕以汝文字尚優,故使領四庫書,實不過以倡優蓄之,汝何敢妄議國事?」
9、【義莊救濟】
范仲淹創立的范氏義莊,其中有條規矩:凡族人嫁女,給錢三十貫;出嫁的女兒若因故改嫁,給錢二十貫。可見宋人對女性改嫁是持憐憫態度的,儘可能給予人道資助。到了清代,范氏義莊的規則改為鼓勵寡婦尋節:達到守節年限者可領雙份米糧資助,如果「失志不終者」,則不予資助。這便是宋清兩個時代精神的差異。
10、【對外貿易】
987年,宋太宗派遣使者,帶著敕書金帛,分為四路前往海南諸蕃國,招徠蕃商來華貿易。大約八百年後,1793年,大英帝國派遣馬戛爾尼出使中國,希望中英通商。但乾隆老大拒絕了這一要求,給英王複信說: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想像一下,如果跟馬戛爾尼相遇的是宋朝。
11、【門戶開放】
南宋時,北至淮南,中經杭州灣和福州、漳州、泉州,南至廣州灣、瓊州海峽,整個宋境的海岸線都對外開放,與西洋南洋諸國發展商貿。到了清朝,先是厲行三十年海禁,康熙後期才設四口通商,但他的龜孫乾隆又將四口通商改為一口通商,關閉江、浙、閩海關,只保留廣州一個口岸與西洋、南洋通商。
12、【重商輕商】
或說中國傳統社會有輕商傾向,但宋代的學者如葉適、陳耆卿,已提出「四民皆本」,宋代事實上也成為最重視商業的時代。明代的王陽明、黃宗羲等人也提出「四民異業而同道」、「工商皆本」之說。但滿清立國,中國又重返抑末崇本、賤商重農之路,雍正說,「農為天下之本務,而工賈皆其末也。」
13、【奴隸制度】
社會進步的一個標誌是人身依附的降低,唐及唐之前還有奴隸制,奴隸為賤民,屬主家私產,宋代在法律上已廢除賤民,奴婢跟主家不再是人身依附關係,而是經濟結合關係。滿元統治從草原帶入主奴關係,滿清入關,又再殖入主奴關係,「嚴分著主奴」,即使到晚清,滿洲人內部仍保持著奴隸制習氣。
14、【城市人口】
城市化是檢驗一個社會發達程度的重要指標。宋代的城市化水平是歷代最高的,北宋人口不會少於1億,城市人口達20.1%,南宋的城市人口更是達到22.4%。六百年後,大清帝國的城市化水平下降到什麼程度呢?7%左右,跌入歷史谷底。直到20世紀70年代,中國的城市人口比重一直都未能恢復到22%的水準。
15、【聖君塑造】
宋人將宋仁宗塑造成堯舜那樣的聖君,清人也將康熙、乾隆形容為堯舜式的聖君。看起來好像是同一回事,都是儒家在拍皇帝的馬屁。但其實區別非常大。宋人是在仁宗去世後才將他塑造成聖君的,目的是要樹立一個帝王準則,以約束眼前的君主。清人則是將活著的皇帝吹捧為聖君,目的是要樹立皇權的絕對權威。
16、【經筵差別】
經筵制度在清代發生了非常荒謬的變異——宋明經筵均是由士大夫教化皇帝,清代經筵居然變成了由皇帝訓導士大夫:當講筵官講畢,皇帝即發表一通御論,然後講官們跪贊:「皇上聖學高深,發從前所未發,誠足羽翼經傳,昭示萬世。臣等不勝欣榮之至。」皇帝儼然已是「天生聖人」,君師一體。
17、【道統政統】
清代李光地曾大拍康熙的馬屁:「伏惟皇上乘天之命,任斯道之統。」另一名經筵官也露骨地吹捧康熙:「(我皇上)治統、道統之要兼備無遺矣。」我們知道,在宋人構建的理學譜系中,從未將「三代」之後的君主列入其中,而清代士大夫卻將康熙捧為「道統」的接班人。「道統」的獨立性與高貴性從此喪失殆盡。
18、【大臣氣質】
宋代士大夫是一群有脾氣的人。仁宗朝時,張知白(一說是張昇)擔任台諫官,「言事無所避」。一日仁宗皇帝找他談話,大概是說他「孤寒」(孤單),沒有朋友,要注意說話的方寸之類。張知白一聽,回敬了皇帝一句:「臣非孤寒,陛下才孤寒。」仁宗問道:「何也?」張知白說:「臣家有妻孥,外有親戚,何來孤寒?陛下只有宮女相伴,豈非孤寒?」說得仁宗神情黯淡,回到內宮,與皇后說起這事,忍不住流淚 。為什麼?因為仁宗年事漸高,而他所生育的兒子都夭折了,膝下確實孤單。張知白那番話,戳中了皇帝內心最痛苦的地方。但宋仁宗不能因此怪罪張知白,張知白還是繼續當他的台諫官。清代士大夫呢?沒脾氣了。最典型者,就如大學士曹振鏞的為官秘訣所言:多磕頭少說話。
http://card.weibo.com/article/h5/s#cid=1001603770654632589492清朝有什麼士大夫,都是低級奴才而已。
王朝末年出清流啊!你當清朝沒有?當時反對搞洋務運動的就是所謂「清流」!至於東林黨,降了清也不忘內鬥,參見南北黨爭。文人內鬥是常態,不是新聞
皇帝為了平衡朝政,往往要養一群靠嘴吃飯,以噴為生的人。恰好,這是大臣展現逼格的機會,於是雙方一拍即合。有些時候玩脫了,「失禮求諸野」,某些人就玩起了街頭政治。
清朝皇帝有八旗的天然支持,不需要依靠太監來監視。推論:凡是依靠地位不穩固都需要監視和控制來獲得安全感。
讀書人的腐氣?那不叫腐氣,那叫「小農思想」
你大清要是沒有四爺胤禛這麼個怪胎奇葩,憑著手裡的滿族軍隊搞得出「官紳一體納糧」「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大概到嘉慶朝就能亡了。翁同龢張之洞和東林黨有什麼區別?
東林黨和齊楚浙黨的鬥爭,他們的徒弟門生,在清初甚至到乾隆年間依然有殘影,然後慢慢消失。
清朝是沒有東林黨,但他們有清流,其實不僅是清承明制,千年來的基本制度大同小異,都是官僚體制萬萬年,搞不下去了就扶植革命把前朝做掉平息民憤,根子上這個官僚體制從未曾變過。
推薦閱讀:
※如果清朝後來沒有外來入侵,它有可能會是怎樣一個發展過程?
※明清的漕運糧食主要是稻米么?
※歷史會因關鍵歷史人物的決策改變而改變嗎?
※把清朝叫做「滿清」是不是有歧視滿族的嫌疑?
※多爾袞什麼不直接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