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利潤究竟有多高?為什麼有人放棄年薪20萬的工作去開便利店?

假設:普通二線城市,普通地段,普通規模


首先感謝 @銀炭 和 @唐三藏 提供的數據。

我不是商超/零售出身。只不過做了數年營運,自己經營幾個店鋪,會看懂一點報表而已。

題主問的是利潤有多高,值不值得放棄20W年薪去做。

我們做個簡單的分析。

先把各項目都和大家解釋一下,避免有一些小白不大懂。

營業額:俗稱流水,指的是每日收入

進貨成本:就是進貨價

進貨成本%:就是依據 @銀炭提供的毛利數據來計算依據的

毛利:=營業額-進貨成本

人工:=平均薪資*人數

社保:=平均薪資*人數*32.5%(養老20%,醫療10%,失業1%,生育1%,工傷0.5%)不包括住房公積金,如果計算住房公積金需要額外支付工資額度的12%

房屋保險:包括因包括火災、盜搶等意外損失,依據保額不同費用不同。

房租:北上廣一般便利店大小的月租金如果不是豪華地段,2W元/月,不算物業費。在這裡高營業額地段按照15000計算,低營業額地段按照10000元/月計算。

水費:1.5元/噸、一個月按照500元預估。

電費:一般照明和保溫箱冰櫃等設備,電費一般4000-6000左右。還要看季節以及繁閑時段。

維修費:包括更換燈泡、貨架、空調、排風、裝修、設備故障、增加工具等等。

物料費用:包括垃圾袋、清潔劑、消毒劑、抹布、墩布及墩布車等清潔用品。

產品損耗:包括產品過期、包裝損壞、員工偷吃等等。

促銷:做一些促銷活動,打折、贈送等

外部服務費:主要指做消殺費用。(鼠患蟑螂都是要定期消除的)此外包括外牆清潔等費用。

稅費:以前是營業稅大概5%左右,現在改為增值稅了,可以做增值稅抵扣,這樣較低稅費,我按照3%來計算。

雜費:過節送禮,員工聚餐,雜七雜八的費用

辦公用品:紙、筆、本等辦公用品。

刷卡手續費:銀聯收取,按照0.45%計算

加盟抽成:從7-11公開渠道查得,按照最低毛利抽成金額38%計算。

最終利潤:等於營業額—進貨成本=毛利—綜合費用=凈利潤。

————————————————————————————————————————

下面的部分是數據分析部分

分為兩種情況,第一個是日營業10000,月營業額30W計算。

這樣的店鋪在7-11裡面應該是中等或者中等略微偏下的情況。

員工人數為6人,這樣員工數量應該不夠,需要老闆您和家人2人共同來打理。

平均薪資3500,這個價格在一線城市後面還應該加上括弧包吃包住。二線城市應該綽綽有餘了。

按照36%的毛利來計算的話,月最終的利潤應該是10000元左右。

詳見下圖1:

第二種情況是月營業額60W,日營業額2W,應該在7-11裡面算比較好的店鋪了。

員工人數為12人,這個人數應該比較夠用,不需要老闆您親自收銀理貨了。

最終月利潤為3W+。看起來還比較可觀。

——————————————————————————————————————————

以上這些部分,只是作為營運部分的費用收支表,一般初始投資額還需要30W左右。

這些前提下是毛利率在36%,如果低於30%,大家可以計算一下最終的利潤大概有多少。

當然,所有的這些都是理論相關,實際上人工可以不上社保,可以剋扣工資,可以減少人數。

可以不上保險,可以少用水,電可能能少一點就是不開燈的狀態,減少維修費和物料費,抓員工偷吃,不做促銷,不殺蟑螂,偷稅漏稅,過節不送禮,也不買什麼辦公用品,不做員工活動等等。

還是可以賺更多的錢的。

以上這些就是開個便利店大概能賺多少的情況分析,數據很多都是預估,和實際都會有所偏差,不要太計較三毛兩毛的差別。

————————————————————————————————————————

至於要不要放棄20W年薪去創業,自己經營一家便利店。

其實我很想說,如果沒有極其強大的內心,耐得住、賠得起。不要做。

零售餐飲都是勤行,會佔用你大量的精力,你不再有節假日、周末。

而且沒有人會理解你到底經歷了什麼。所有人都會覺得你自己干啦,大老闆啦,一定賺大錢了等等。沒有人會理解會在意你背後付出的所有的心血。

當然,自己創業還是有快樂的時候的。不過真的很少。更多的是遵從了自己的內心而已。

以上。

謝謝。


今天那個便利店店長同學給我發了一個鏈接

厲害厲害,想不到我也有被剽竊的一天。。。

可以的,一個字幾乎都沒動。

您轉載前能先打個招呼嗎,我又不是不同意,私信來問細節的人我百分之八十都會回復,但是何必做這種藏頭露尾的事。

這個便利店老闆內參又是啥?

捶桌。

補充回答1

這幾天放假回家各種事情(其實都是家庭聚餐,所以只能評論偶爾回復一下。不好意思!

首先先聲明,我在7-11的時候只做門面這一塊,接觸的大多是門店店長所能接觸的東西,而供貨物流,以及售後服務,鋪店要點一概不知,所以如果有需要專業的回答,我可以詢問從前的同事,力所能及給回復,但是如果我解決不了的,也希望大家能理解。當初寫這個答案,沒想到會有那麼多人關注,也是非常的榮幸和惶恐!

另外,如果有高人看到這個答案下面的評論中,有自己能解答的問題,還請不吝回復!但是也不要給出錯誤回答。開一家便利店對很多人都是一個夢想,所以有人會放棄穩定的工作,去踏入操勞的服務業。所以一個關鍵信息的錯誤,可能都會導致別人的失敗。

我的一個同學現在已經是7-11的店長,即將報地區組長培訓,她說過,經營一家店,除了各種操蛋無聊的事,但看著它聚集越來越多的人氣與財路,滿足感是無與倫比的,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樣。也請不理解的人尊重別人的夢想,不要說放棄大好的工作去做便利店就是腦子有病。不是所有人的工作都只是養家糊口,同樣也有外人理解不能的詩意。

——————

看了很多人的評論,好像很多人都感覺開家便利店是很不錯的一件事。我先打個預防針:並不是看起來的那麼美好。

上海的7-11背後是統一巨頭,所以它掌握著普通人難以想像的資源。有人質疑我7-11的毛利百分之三十多不可信,我在此做一個初步的解釋,以後會找內部人員拍過來相關資料貼上。質疑我很理解,但是篤定的說我在誤導我感覺你真的是蠻東之主,對於上海7-11的具體情況都不去做一個調查就那麼確定,大兄弟我前段時間做銷售,我感覺你適合這一行。

首先,星巴克和上海7-11是有合作的,豆子7-11用的同樣是阿拉比卡豆,但是檔次有差別,星巴克用的大多是直接進口的,而7-11五月份前用的是安徽宣城的,五月份後用的是上海普陀的,現在什麼樣的我不知道。但是咖啡機,牛奶,都是一模一樣。而產出的咖啡味道差異我這樣的木舌頭是嘗不出來。咖啡的毛利為七成左右,也是上海7-11的主打產品。

另外,上海的外資便利店都是沒有售賣煙草許可的,所以毛利能達到百分之三十多一點都不反常,更何況裡面東西還普遍比聯華超市貴一截。

總結一下,平均36%的毛利從哪來:

1,咖啡領跑。

2,大量的熟食(包子,關東煮,好食大亨)穩定支撐。

3,沒有煙草拉後腿。

4,店長根據意識調控每日便當鮮食進貨量以防大量報廢。

所以,大家看到了,這個毛利率是個體便利店不可能達到的。煙草對於個體便利店來說是比較大的營收來源,而且個體便利店沒有7-11這樣的背景和資本去做最新鮮的便當服務。

最重要的是,個體便利店在一線城市很難在地理位置上競爭過連鎖便利店。

今天先更那麼多,過幾天淺薄地說一下為什麼全家和7-11的每日銷售額那麼多。

——————原文——————

既然標籤裡面有7-11,那我就厚著臉皮來回答一下。

我在7-11打過工,也因為本科學歷所以是儲備幹部,第一個星期就接觸了一些內部的情況。

以上海這邊來看,便利店主要都是以連鎖品牌的形式開的,個人店面在市裡幾乎看不見,我在松江區和嘉定區郊區住過一段時間,個人店面比較多,但是浦東,靜安,普陀(我住過的地方)大多都是全家和好德。7-11比較少。

能做到全家和7-11品質的便利店一定不可能是個人店面。我簡單的例舉一下我在7-11的感受:

1,真正純粹的服務態度。

2,真正以顧客需求為上的經營理念。

3,非常安全的食品來源與食品質量,關鍵詞,新鮮。

4,絕對乾淨清潔的店面。

那麼,有了這些支撐,有了顧客的認可,它就完全可以達到超越超市和其它個體便利店的利潤率(根據提醒此處應為毛利,平常嘴上說慣了所以沒有注意過概念問題,凈利潤是絕不可能達到那麼多的。7-11諸如水電費租費門店每日結算的時候是不做的,上報後統一公司處理,所以這方面我很少留意過):

平均36%(每個月都不一樣)

而在一些商圈,人口流動量和固定顧客都非常多,每日的營收入可以達到1w-3w(算是比較大的店)。而在我結束打工時開了一家店,每日營收入達到了3w-5w。

乘以利率可以想像。

上海7-11的代理隸屬於台灣統一集團下面的統一超商。這個新來的高管比較傻逼的一點就是,他給店長每月獎金定了8k的上限。也就是說無論你給公司創造了多少利潤,累的要死以後你能拿到的獎金就只有8k,而基本工資是4k2。

1w2並不是一個美好的數字,早知道大店的店長要忙要思考很多事,而如果你恰巧又有個能力一般值班經理,而且碰上了公司招在校實習生,那真是每天一肚子牢騷事。

而且統一集團是個臃腫,辦事效率並不高的企業,統一超商的後勤部門更是讓店長們私下詬病,所以7-11有些對於店員的便利程度是不如全家的,甚至是不友好。比如付款方式,到現在7-11還沒有把電子付款做的很便利。

但是在這裡你確實能真正接觸到一個成熟便利店管理系統,有人教,有人幫,我感覺如果想開店的話,這裡可以教你很多。

另外便利店並不是美好的就職方向,地段,服務,產品都決定了你的客流量。7-11來上海已經四五年了吧,直到現在還沒能達到真正的較大數額的盈利,甚至虧損。而它主打的產品相比全家卻又很大的優勢——咖啡。

7-11的咖啡機和咖啡原料都與星巴克一樣,只有阿拉比卡豆有較微的差別。我過去在虹泉街的7-11打工,那裡的韓國人對7-11的咖啡尤為鍾愛,味道好,便宜。

而咖啡的毛利率在70%,就這樣,7-11仍然沒能競爭過全家,除了全家當時的大面積鋪店進行針對的策略,這就是顧客對一個品牌的認可程度問題。(全家整體服務態度是比不上7-11的,我從沒聽過抱怨7-11的服務態度問題)

個人開便利店的話,想引起一個效應,去盈利,是很難的。入行需謹慎。二線城市反而不如開個飯店。

加盟別人的話,心裡又不自在。

如果還有其他問題可以私信,我對答案繼續拓展。

一個朋友問,哪些服務對於顧客更有吸引力?

我說說我的看法。

便利店和其它服務業不太相同的就是,它講究的是高效。

超市提供最豐富的商品,並且每一類都有很多品牌,讓顧客貨比三家,並盡量所有需求都滿足。但是顧客一逛就是好久。

但是便利店不一樣,便利店店面小,提供的商品有限,而且最重要的是提供「便利」這一點。所以它的商品是很靈活的。

我們先從商品的角度來說。

如果一個便利店開在了小區內,那它主供的商品應該是什麼?

零食,飲料啤酒,生活用品。甚至應該進一點五金商品。

為什麼呢,因為顧客有需求,所以我們有供應。當你下班回家,特別想喝一罐啤酒,樓下正好有個便利店,於是順路就買了。如果沒有這個便利店,那麼你就要繞個圈子,去小區外面買。而拎著啤酒又重,還要多走一段路,所以,我們供應的商品滿足了顧客的需求,方便了顧客,這就是我們的服務。

那如果是在寫字樓的商圈呢?

那就供應麵包,便當,關東煮,現磨咖啡,以及一些文具。

早上不太精神,想喝咖啡,但是星巴克又不太近,公司下面有個便利店,正好供應咖啡,那就順路去一趟吧。

如果能讓顧客說出,真的好方便啊,這樣的話,說明商品方面的服務就做到位了。

我舉一個在我待過的店發生的案例。

我們店在一個雙語幼兒園附近,在五六月份的時候開始報名,我們店長就提前預定了大量的便當,麵包(7-11的便當麵包保質期相當短,所以每天都要定),飲料(這是因為倉庫不大,避免賣斷貨)以及炸品關東煮食材。

至於原因就很明了了,因為那個幼兒園口碑很好,所以來排隊報名的家長會非常之多,而旁邊有沒有什麼快餐店,所以7-11的作用就出現了。那一天,從店長的角度看,便當麵包速食麵銷量非常高,營業額達到了三萬。而從顧客的角度,中午晚上不用餓肚子,真是太好了!

這就是商品方面的服務。

另外,天氣陰晴導致客流量大小,就提前準備好一些鮮食的訂貨量,避免供應不足或者商品浪費。下雨之前就多訂一些雨傘,擺在門口,挖掘客戶的需求。把香腸滷蛋和桶面擺在一起,把常溫啤酒和堅果類零食擺在一起,都是商品當年的服務。

除了將商品的便利做到極致,還有消費的便利:提供多家電子支付的途徑,用最優秀的收銀員做最快速的結賬,只要客戶有錢,就讓他能買到商品。

另外店內夥伴的服務態度也是最重要的一環。海底撈能做的那麼好,就因為他主要就是賣服務。7-11的服務就是向它看齊的,但是全家就稍微次一點。進門的話術問候,收銀的話術提醒,始終微笑面對顧客,耐心解決顧客的問題,都是讓顧客感覺賓至如歸的要點。

另外,店內裝潢也是非常重要的服務環節,便利店的裝潢要與周邊環境聯繫在一起,不能有突兀感。不能周邊是很高大上的地段,結果你裝的很普通,流了俗。但明亮簡潔是必要的。

另外,對熟客的私人定製服務也是所有服務業看重的地方,比如熟悉一個顧客習慣什麼口味的咖啡,要不要糖,要多少牛奶,當這個顧客登門拜訪就立即能為他做好。讓顧客有歸屬感,並持續上門消費。

只能想那麼多,希望能有幫助。


便利店如果房租合適,人流有保證,還是可以開的,便利店的利潤率還是蠻高的,像夏天的飲料、冷飲的利潤高的可以達到50%,平均也在30%左右。

我一個朋友在一個小區的門面房開了一家便利店,他姐姐幫他看店,他父親有時間也會幫忙,他在報社上班,靠上半年淡季大量屯酒,下半年賣等策略,一樓2間門面,二樓2間做倉庫,一年在20多萬的凈收益。去年房租到期,房東看他賺錢,要求從5年前簽訂合同的每月4000漲到現在每月1.2萬,最後他運氣好,隔壁2間門面房東自己開飯店開倒閉了,心灰意冷要出售商鋪,他果斷買下,直接遷移到隔壁去了。現在快一年了,他原來租的那2間門面還空置的在,如果不是隔壁正好有空置門面出售,他可能不得不每年多花10萬元房租。

所以開便利店,人流最重要,房租也很重要。

我也在一個排名稍後的二線城市,如果年薪20萬,真的沒有必要開便利店,雖然開一家便利店不會很辛苦,但是也很枯燥無味的,要想賺大錢也很難。


便利店做了兩年了,一直是打工做店長,老闆每個月給任務毛利不能低於20點。便利店的毛利大概在22到25之間,食品類20點,百貨類可以到25左右,日化類25左右,煙只有10到15,水也在15到20。生鮮不做,損耗太大。


說點實在的原因:

①就是為了自己能做老闆。不光是開便利店,很多人都有開個咖啡館、餐廳、烘培店等各種小店的想法,想想也是,年薪再高,也是給別人打工,開個小店,自己就是老闆了。

②本屆政府鼓勵創業,至於為什麼鼓勵創業,請自行知乎,在這種大的環境下,新聞、報紙等天天鼓吹下,有些人的想法就會變成行動。

③最後說下,為什麼要選便利店?

因為便利店外表看來,風險低,門檻低,現金牛,又有711、全家成功的例子,再加上離O2O的風口,所以選擇便利店創業也很正常。

最後我想說下這個行業的實際情況:

加班辛苦還是要有的,萬一賺到錢呢!


同行不同利,我們小區樓下新開一家便利店,100多平吧,老闆是浙江人夫婦倆,生意爆好,主要是生鮮、食品、百貨。兩個人真是很會做生意,很熱情、不會不耐煩。每次去都結賬排隊,要知道他10米左右就又一家便利店,基本沒生意,對面兩家200平左右的生鮮超市,愣是沒他生意好。


拋開房租人工談毛利和營業額就是耍流氓,便利店不可否認毛利相當高,消費者價格敏感低,全國便利店最發達的莫過於上海,上海發展最好的莫過於全家便利店,全家每周專門有個加盟培訓會,可以網上報名參加,去聽聽就知道了。

另外,全家利潤貢獻最大的是盒飯,大家想想原因


便利店是一個利潤比較微薄的零售行業,煙的毛利率在10%左右,食品類毛利率在15~20%左右,飲料毛利率在25~30%左右,日化用品毛利率在13~20%左右,百貨用品毛利率在30~50%之間,利潤的話就要看這個店裡面商品的銷售結構了。

便利店開一家的話,只能夠養家糊口,不可能大富大貴的,但如果能夠走上連鎖經營的話,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前途還是很廣的,尤其是現在正是便利店發展的黃金時期。


我個人覺得普通二線城市不足以複製7-11這樣的便利店。第一,生活節奏沒有北上廣快,大家的理念不一樣,相對的用金錢換時間的事大多數人不會幹。第二,人均收入,消費能力。第三,單店作戰,沒有熟食,便當供應鏈。一點淺見,個人也在琢磨便利店,我的城市還不如你的城市


便利店的利潤其實很微薄 基本靠走量

煙酒類 日化類利潤相對食品類高

不過現在供貨渠道基本成熟了 都能夠配送入倉

那主要就是上架鋪貨打價銷售環節了

如果你的經營結構是零售為主 少量批發

最大的成本是租金和人力

最關鍵考察的kpi是人流量

樓主假設的普通二線城市 普通規模 普通地段

只要兢兢業業在崗位上奉獻

服務意識強 服務態度好 誠信經營培養回頭客源

20w年薪是沒問題的

如果是年輕人辭職去做便利店 那就更要想清楚

一來是傳統行業 沒什麼技術含量

肯吃苦有人帶是個人就能做上手 不如趁年輕多去探索門檻更高的行業

二來便利店雖是剛需 但不善經營大有虧損可能 一上來就三兩天關門耐不住寂寞守不住店的就算了吧

準點打卡開關門是一家成功便利店的基本修養 以為辭職了就能擺脫剝削壓榨更自由的生活 那就只會更慘

剛開始就只想做老闆各種偷懶請人不願意站崗的 那就很可能工資都開不出來

一直覺得便利店的經營看似不起眼

其實是有很多哲學的

稻田和夫有句話很合適便利店的經營者

「堅持愚直地 認真地 誠實地工作」

ps:如果真的放棄給別人打工 最好是自己買個門面233333錢不夠 拿租金去還貸款也是不錯的選擇


放棄年薪,只是因為一方面想創業,另一方面。。。窮爸爸富爸爸里一直強調的持續的收益。比如便利店項目成熟了,可以用便利店的收益安心做好下一個項目


從本人從事行業分析。

本人司職叮噹便利店。

整體利潤達26%

煙的利潤是最低的。

但是熟食類.進口零食類利潤高達60%

各位這個是個高頻次消費。

況且消費者本身對品牌沒有概念。

如果兩家便利店。

一家711 一家啊 便利店。消費者不會因為想買水就跑去100米外的711買!誰近和誰買。輕決策權的消費。

所以我認為便利店重要的是做好與用戶的最後100M。


魁北克城,加拿大第九大城市,據說是北美最安全的城市

煙大概15%~16%,酒大概15%到22%,飲料35%到80%,瓶裝水之類的產品可以到90%,其它雜貨不等,從8%到70%都有。超市特價的時候拉貨能夠大大的提高利潤率但也增加工作強度。

如果自己做,哪怕按照最低收入算也可以超過大多數白領的收入了。如果開個好店的凈收入大概高於律師的中位了。。像新移民過來,法語不會,基本上很少有更好的選擇了。

但是僱人基本上就不成了,11.5加元的最低工資,其它開支,僱員幹活不好偷錢得罪客戶等各種問題。。。。一年全僱員工資大概得開出去五萬加元。損耗必然也大於自己做。

全僱員一年能賺四萬以上的都是好店了

20萬年薪大概四萬加元,差不多是這裡的中位,那麼純打工多干幾家店差不多也能拿到了,不過沒進過這麼拼的,除非自己的生意。


我這個人呀,就是受不了刺激。既然你都放話了,那咱就來辯辯。

@銀炭 @九日水壽

事情是這樣的..

你說我沒調查過,是「篤定的去說」,我是很不服的。

我好歹前後5年就職於兩家連鎖零售行業,咱謙虛點,好賴也算個中層吧。。

知乎上不都流行上數據么。咱也別BB那麼多。直接上圖唄、反正整天都對著這些玩意,上點數據圖還不是隨隨便便。請允許我打個碼。

旗下某店9月份的數據。

下面是詳細分類

你會說,哎呀你們毛利怎麼這麼低。別急親,因為我們經營生鮮丫!

該系統核算生鮮聯營櫃的成本=銷售額的。咱們把他篩選出去重新計算就行了。

這裡我就不算了,根據經驗能提高毛利點5%左右。

周邊的便利店什麼711,全家。沒事咱都組團去市調的。單品也就比咱高5%-10%嘛!

所以呢。

隨便說別人沒調查過、隨便說別人沒教養的人很有教養么? @銀炭


我朋友從事便利店行業,現在開了一家易站便利店,是廣東的一個本土牌子,他平時與很多便利店老闆打過交道,根據他的經驗,靠便利店發大財不是很現實的,不過通過經營便利店還是可以積累一定的財富的,比在外面打工好很多,首先工作自由,時間充足,一家人都可以參與經營看店,我朋友除了做便利店,還有其他產業的生意,兼顧地都很好,作為投資他覺得還算值。


便利店的利潤我認為主要是周轉率上,我研究了很多便利店的數據,就拿煙來舉例說明,煙的單位利潤率時最低的,但是周轉率高,在用abc分析法以月為單位計算利潤貢獻率的時候,煙絕對排在榜首。

拿一包100的煙來舉例,成本80塊,銷售利潤率為20%,成本利潤率為25%;在實際經營過程中,在銷量為每天恆定1包的情況下,以30天為例,如果做到每天補一次貨,一次補一包,那麼總的銷售為3000元,成本為80元,利潤為2920,成本利潤率為3650%。如果一個月補一次貨,那麼成本為2400元,利潤為600,成本利潤率為25%。

一家投資50萬的便利店,如果做到每天營業額為10000元,每年能做到365萬的營業流水,按照20%銷售毛利,那麼毛利潤為73萬。年成本毛利潤率為146%。


個人目標不同,自己做老闆自由點,可能錢沒上班多。工資越高壓力越大,付出越多,不要僅僅盯著錢看。職場20W已經達到一個平台了,要提高並不是很簡單的事,對於有的人來說,可能已經達到天花板了。當你發現努力已經很困難了,或者收穫甚微,或者厭倦了,換一種方式從頭再來可能更好。


說一下一個業務員的拙見,便利店第一要看地段,第二要看店租金,一般說生意好的地段主要在,小區門口(要看入住率和消費水平),學校,工廠,醫院,城中村之類的。。商業街一般不考慮租金太貴,像福州這邊一般個體戶開的便利店利潤在20%左右,不過現在競爭太激烈了,只要生意好的地段一般隔50米就有一家便利店。畢竟門檻太低了,有錢就行。所以要慎重。。。福州這邊大部分都是個體,連鎖很少。


我自己開的便利店,辛苦是肯定的,位置好賺點錢沒問題,位置一般?那就等死,哪個便利店不靠位置?711選個位置是非常嚴格的,中等城市有多少大型的連鎖便利店?幾乎沒有!


不知道樓主的這個問題基於什麼類型的便利店。

用連鎖便利店舉例吧,像好又多這種喜歡在城中村裡開,可以加盟的便利店的商品毛利應該在20左右,加上其它支持費用,綜合毛利最多應該是25。

又例如店址都很好的7-11,全家,定位略顯高端的類型,商品綜合毛利應該在33左右。加上其它費用,如人工,店租,物流等總毛利應該在20-25%左右

以上綜合毛利指前後台加費用支持,不含成本。


推薦閱讀:

二線城市開便利店的一些技術問題?
為什麼歐洲很少有便利店?
如何能夠在內地三四線城市開全家便利店?
如何加盟全家便利店?
怎樣能通過連鎖便利店來賺錢?

TAG:創業 | 7-Eleven | 便利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