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教育部關於將 600 所本科轉型職業教育的高等教育改革?

新聞來源:600所本科轉型職業教育 高等教育醞釀大變

如果真的實施,預計什麼時候能實施?轉型周期需要多久?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 相關新聞:教育部副部長:兩種模式高考改革方案將出台
  • 相關問題:「兩種高考模式」與「六百多所本科院校轉做職業教育」的改革會出現什麼後果?


最近身在國內的親友也在為自己高二的孩子未來操心。她轉給了筆者一條新聞,
是關於我國1200所國家普通高等院校,將有600多所轉向職業教育,用來專門培養技能型人才。其實這條消息對筆者來說,前幾個月就已經有所耳聞,而在職業教育領域專家們的討論圈中已經是醞釀了多年。

要出台這樣政策背景是基於我們國家兩個發展的瓶頸問題。

一方面是隨著中國製造業愈來愈向中高端或者更精密的方向上發展,而同時這樣的發展趨勢卻嚴重受到缺乏相關技術人才的困擾。而這些精密製造業的技術人才往往需要通過長期嚴密,與實際工作結合地非常好的職業教育才能塑造出來。而另外一方面,我國每年受普通大學一般教育畢業生因為畢業前沒有經過專門的職業教育,而在找工作時面臨極大的就業壓力。這種受過專門職業教育人才缺乏的同時,又同時培育了過剩普通大學畢業生的尷尬狀況困擾中國的發展已經不是最近幾年的事了。如果中國想在未來成從製造業大國轉變成製造業強國,這個改革是無法繞開的。

而中國進行的職業教育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參考了德國體系。在學界里,有不少專業青年就業問題研究專家,都認為在金融危機後的長期世界經濟蕭條中,德國反而能在失業率上控制得非常好,尤其是在青年失業率上表現極為出色,主要依賴的就是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的紅利。

筆者並不想在本文中再討論一些在網路上就能找到的對於德國職業教育的宏觀描述,而是希望通過這篇文章從每個擁有適齡學生家庭的角度,結合德國人對待職業教育的看法,提供給這些家庭一些思路。

首先要回答一個問題是,為什麼有5成德國適齡青年願意進行職業教育訓練而並不選擇大學呢?

因為雖然在德國讀大學並不需要像美英這樣出奇昂貴的學費,選擇讀大學的青年也不用像美英青年一樣背上巨額的學生貸款。但是,選擇攻讀大學的青年還是要基本靠自己解決生活和租房費用,更重要的是大學學制長,課程要求高,每年進入大學學習的青年中將會有差不多25%無法完成學業。即使成功畢業後,還要獨立面對就業市場,而像學習法律,醫學等職業的學生還要通過十分艱難的國家考試才能找到合適的位置,而其他專業也往往需要經過多輪不穩定的實習,才能積累夠與自己對口的公司的長期正式就業合同的工作經驗資本。而經過這個長期的過程,要找到一個自己心滿意足的工作仍然是不容易的,競爭也相當激烈。

而相對大學生來說,進行職業培訓的青年只要能夠順利通過職業培訓中的各項考試,基本能獲得推薦直接步入就業崗位。相比那些讀大學的同齡人來說,最終能夠獲得穩定就業機會的風險會小非常多,職業培訓的學制也相對短了很多。根據德國工作市場和職業研究中心的一個最新抽樣研究結果顯示,完成職業培訓並獲得相應職業證書的人在65歲退休前平均能賺到總共132萬歐元,如果是完成高等職業教育(即這次國內要將普通高等學校轉為職業教育類似的年齡階段)的話,退休前平均能賺到200多萬 歐元,而獲得一般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情況則是在232萬歐元左右。可見,德國受過高等職業教育和一般高等教育的兩個群體在整個職業生涯中的平均收入差距是有的,但是差距的範圍並非很大。在這樣一個社會環境中,青年完全可以按照自己對於生活的態度來選擇自己的未來,可以作為社會一個重要零件安穩地學一技之長用自己所長服務社會獲得相應公正的收入和生活舒適度,當然熱愛冒險願意成為這個社會中一架發動機的青年也能選擇更有挑戰性的一般高等教育,經過競爭獲得相對更高一些的收入水平或者社會作用。

在我們國家中,這兩個群體的平均收入差異還是比較大的。但更大的問題是,接受度和社會地位的不同。因為長期歷史原因,高等職業教育沒有當作普通高等教育平行的一種體制。而是純按分數區別來區分了兩個群體,這也導致了兩個社會群體長期社會地位不對等。不過這個問題,隨著這次改革的深入,以及未來對高級技術人員收入的增加,還有對技術人員未來級別制度的制定出台。這方面的問題肯定會扭轉過來,因為一個很簡單的道理,要談中國夢,先決條件就是中國能成為製造業強國,而製造業強國依賴的就是我們高級技術骨幹,技術過硬有自己特長的他們肯定會隨之受到社會尊敬。對於這點,中國家中有適齡子女的家長大可放心。

我們的家長和孩子真正要十分注意的是,如果覺得自己要選擇職業教育的話,一定要擦亮眼睛選擇好進行高等職業教育的學校和專業。通過德國的「雙元制」的優點,筆者提供給有這樣需要的家庭兩個指標。

1.要看學校與知名企業的合作程度和師資力量。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的核心是學校和企業的共同培訓。德國學生大概有至少5成的職業教育時間是在學校的合作企業完成的,而在企業中教授學生的可不是重理論的教授,而是這些企業中態度好,有教學方法的,長期在一線的技術骨幹,手把手教他們真正的技術工作該如何做。而這樣的關係,也決定了能從高等職業教育體系畢業後,大部分都被合作企業直接吸收了。中國的家長和孩子們在選擇進行高等職業教育的學校時在這點上一定要擦亮眼睛,這六百所轉型的學校中在和企業合作以及師資力量上一定是有魚龍混雜的。

2.
要看專業和未來就業的行業。
中國現在製造業的發展明顯是在從人力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移。而且中國未來將會把人力密集型的行業逐漸分布至亞洲和非洲其他一些人力成本更低的國家去。所以家長和孩子們一定要在填寫高等職業教育院校和專業時,搞清楚孩子未來的就業方向。

可以說,作為這一代中國青年人是趕上了好時候,一方面中國比美國和英國等國家更早意識到了職業教育對於國家發展結構和就業的重要性。第二方面,如果改革順利的話,伴隨中國製造業升級的節奏,需要的技術人才不斷增多的同時,高等職業教育能夠不斷供給出合格技術人才滿足需求的話,這一代青年人也能從中國國家發展中獲得更多的紅利,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為了能夠使這個良性循環真正能運轉起來,從國家和社會的層面都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結合中國國情,一個是要能打通從初等技術人員到高級技術人才的榮譽通道體系,社會認同和榮譽感是我們中國社會幾千年積累下來的文化基礎。第二個是,要創建幾所示範性的技術人才高等職業教育院校,同時要對學生就業質量(而非單純就業率)差,社會評價差,師資力量評估不合格的院校進行主動淘汰。

還有一方面,國家和社會都值得和德國借鑒的是,德國的職業教育這麼成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這個制度背後有著若干研究機構和委員會來進行職業教育在不同行業數量長期分析和未來趨勢預測等非常細節的研究。而這些研究能在完全自由的企業與學生之間的就業應聘關係中起到無形的調節作用,從而能對完成職業教育後的年輕人能夠儘可能的優化地配置到每個行業和企業中去起到很大的指導作用。這樣既能有效解決某些行業已經或者未來可能出現的人員過剩,也能盡量減少有些行業的人員不足。

在青年接受職業教育這個問題上,還沒有一個完全將其視為一個自由市場的國家成功過。在這個問題上,中國一定要用好無形的手,進行主動調控。什麼都耽誤的起,最不能耽誤的是青年學生最寶貴的那幾年光景。


這項改革改遲了,極難成功。邏輯鏈如下:

一、好的職業型大學,需要實操能力牛逼的老師。

二、發論文牛逼,與實際操作牛逼,經常不一致。凡是熟悉實業界操作與學術界論文選題的人都會贊同的。(我特別歡迎同時熟悉企業界與學術界的人找我談這個問題,我曾經與工科、商科的博士們談過這個問題,他們大體都贊同我)

三、目前的中國大學,只要是本科,無論是一本還是面臨轉型的二本,混得好的教師主要由以下人士組成:

(1)不學無術但是會搞政治的人

(2)學術牛人,但是只限於理論牛,實操極可能不行。

換言之,中國的大學裡混得好的那一批人們自身,就是向職業教育轉型的最大阻力。改革成功的首要條件,就是要讓實際操作牛逼的人能夠進入這一類大學而且能夠混得好(要麼官當得大、要麼錢給得多)。但是,這個首要條件與目前中國大學混得好的人的利益有特別嚴重的衝突。

經濟學裡有個術語叫做「路徑依賴」,用打比喻的話說就是,樹苗一開始就不要長歪,長歪的成年的樹再長掰直就難了。很遺憾,這些面臨轉型的大學就是已經長歪的成年的樹。


首先,在我看來,這個思路的總體方向是對的,但這個方案卻是翔一般的存在。

關於教育改革,這個偉大的話題給了理論家無限發揮的空間,誰都可以摻和一下,發表一下高見,順便義憤填膺地吐槽一下「萬惡」的中國教育。然後呢? 好像沒有然後了。不過現在倒還見到然後之後的事情。600所本科轉型職業教育 高等教育醞釀大變

說實話,這個論調已經很老套了,幾年前就聽到過,感覺這個方向也有很大的合理性。why?

這個問題的核心是什麼?

就業! 就業! 就業! 就業! 就業 !

一切不注重實際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大學都是耍流氓。

說實話,這樣的功利的論調有時顯得很噁心,可現實就是這樣噁心。

你問我國的一堆大學生,讀大學的目的是什麼? 「找一份好工作 ,升職加薪,出任CEO,贏取白富美」 。讀大學在大多數人,特別是家境不好的人看來,更多是一種投資。既然是投資,肯定謀求回報,大學四年後的那份offer就是最大的投資回報。可這種回報的含金量正逐漸下降,甚至沒有回報,或者負回報。 於是,投資無用論的聲音也起了唄,所謂的「大學無用論」就是以就業以薪酬來評判的。

雖然這個「大學無用論」槽點略多,可透過這個點倒可以窺見大學教育的弊端。

絕對不要太高看了中國的大學生,不要高看了中國的大學,不要高看了中國的大學教育。用不著扯什麼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開闊眼界,刷新三觀,都能找到一份工作就功德無量了。

先活著,先養活自己,不啃老,就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對家庭對社會的一大貢獻。

強烈強烈強烈推薦大家看一部NHK紀錄片《為什麼貧窮:中國教育熱潮》

[NHK紀錄片]為什麼貧窮:中國教育熱潮 被這部紀錄片搞哭了 嗚嗚嗚嗚嗚 %&>_&<%

憑什麼找工作? 一技之長 。 特別是針對我這種出身不好,貧苦人家的孩子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學術研究,中國也不需要那麼多搞學術研究的人,中國需要一大堆有專業技能的高素質勞動力。

當初,中國大學教育改革擴招主要是為了延緩就業,但是無論如何終究是要面對這個殘酷的問題。一切的的一切都要回到當初那個原點:就業

職業教育能夠促進就業嗎?當然能夠。重複的技能訓練以及校企間的合作,以企業對人才的技能需求為出發點進行針對性教學,提高大學生技能。只要有紮實的職業技能,找工作絕對不成問題。

————————————分(tu)析(cao)時間開始————————————————————

問題是什麼? 最大的難點在哪裡?

認可

這種職業教育能否得到學生以及家長的認可?

讓人改變舊觀念比讓人接受新觀念難得多,在傳統以及現在的觀念中,上職業學校的都是什麼人?學習成績超級渣......職業學校給人的印象是什麼?無紀律,學分為負,約炮成風......

要是以前,好歹讀的也是個大學;現在政府告訴你,你只能讀個職業學校,你讓學生以及家長怎麼想?人都是虛榮動物,愛拿成績、孩子的學校攀比,一下子讓那麼多家長失去了攀比的機會,他們能接受嗎?

在教育中,最重要的是什麼?生源,我堅持認為是生源。清華北大最牛逼之處也在於生源,拋開生源談教育純粹扯淡。職業教育要吸引什麼人?如何吸引?這就是所要解決的一大難題。如果僅僅改變了一些形式,讀職業學校的還是那些人,還是一樣一天約炮打炮,職業教育沒有未來。

那麼職業教育最需要什麼人? 我的想法是:

農村出身,家境不好,好學渴望改變命運的孩子。 就像我一樣。

在高考的競爭體系中,農村學生比起城市學生有著天然的劣勢,農村學生能上名校的也越來越少。

所以,可以借這個契機,鼓勵更多有志的農村孩子讀教育資源優良的職業技術學校。

這種職業教育能否得到企業以及社會的認可?

目前,說話的一直是教育部,而已。那些用人單位的意見如何,對此有什麼看法或者好的建議,並不知道。而作為僱主的企業對是否認可這種職業教育培養的學生才是最重要的。

其次,必須打破社會對職業教育的一些不(qi)當(shi)看法.

HOW?

與樓上一些人的思路相似。

炒作

讓清華首先建立職業教育的一個分部,採取先學術教育+職業技能教育的模式。一開始的兩年,開啟地獄模式,苦學理論知識,把原本需要3年學習的知識用2年學完。接下來針對實際工作需要開展職業技能教育,加上企業的配套指導。

我沒說笑,我覺得這樣培養出來的人很有競爭力啊。清華的資源加上自身過硬的職業技能,無視就業壓力。

最後,再找一個典型。五道口職業學院大四學子王尼瑪百萬年薪簽約CNM公司。

讓我國的媒體炒作一番,職業教育的逼格瞬間提升,有木有?

那麼,關於這個方案......

中國的國情之複雜了決定了沒有什麼改革是一蹴而就的,也不可能有所謂的靈丹妙藥。很多中國人有一個錯誤的傾向,認為一項決策、一道改革沒有起到預期效果,就巴不得推翻原有的一切,革命重建,然後好像認為一切新的就是好的,一切新的東西就代表了先進生產力。

Too young too simple.

這個世界上不會現存的絕對正確的理論去告訴你怎麼做,那怎麼辦?

小心翼翼試錯,實踐出真知。

發現問題然後解決問題,在不斷地前進摸索中發現最適合自己的模式。

既然是試錯,就存在風險,而教育的試錯的風險是拿每一個具體的人的前途做賭注,慢點整行不行?

600所本科學校轉職業教育?

如果OK了,行,偉大光榮正確?

萬一失敗了呢?這個成本是不是太大了點。那麼多的學生,那麼多的家長,讓他們做犧牲品是不是太不人道了?

慢慢來,在實驗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中國教育的複雜程度遠超理論家的想像,所以請上面那群人慢點,謹慎點。

不要拿教育來做賭注。

拍腦袋決策,拍胸脯保證,拍屁股走人,這樣真的好嗎?

舉雙手反對 @比魯斯的答案。

無聊的吐槽而已。

所謂的那些推論僅僅只是對現在已經存在的問題的一個延伸而已,既然是改革不正是改革這些方面的嗎?

1. 不論是中國老百姓還是企業從上到下都只認學術型高考,技能型高考將會成為成績不佳者的被動選擇。

2. 高考復讀情況將嚴重增加

3. 說是職業選擇分化,其實背後是階層分化,讀職業大學的絕大部分都會是來自農村的學生,城市學生大部分都會走學術型道路。

4. 企業將來會增加一條門檻,非學術型本科畢業不要。

拜託,真不知道是怎麼得出來這些結論的。在不知道具體的措施之前,以一種固有思維來順勢推論

,你當真以為我國的那些「理論家」都只是中學畢業的啊?這些問題一想便知,然後必定會著手提升職業教育的競爭力。

這叫什麼?應該叫做把要解決的問題當成是必然發生的問題 = =

4. 企業將來會增加一條門檻,非學術型本科畢業不要。

誰給你的自信說出這樣的話,告訴我。

企業招聘存在歧視很正常,但是企業數量之多,決定了大多數企業的招聘根本沒那麼挑剔。在中國,有那麼多專科、三本、二本,咋不見他們全部失業?我的家鄉存在一大批專科學校,而這些專科學校的畢業生基本不愁就業,因為這些學校幾乎都與很多企業那個,就是那個,然後一些學校基本淪為了某些企業的員工預備役。

技能型高考的增加不會解決工廠的問題,只會增加技能型高考學生的就業成本。

職業教育的一大重點在於技能訓練不斷重複。企業不需要你會多少英語,不需要你能否分析國際局勢,只需要你技能足夠到家。企業需要一個完全體的電焊工,通過職業教育的不斷重複,把這個技能煉得爐火純青,為什麼不會解決工廠的問題?只要校企合作到位,為什麼會增加就業成本?我的很多初中同學基本上都是職校還沒畢業,就解決就業問題了。對了,舉電焊工的例子,是因為我有一位同學電焊超神。

其他的看上面的答案。

作為一位農村窮學生,很後悔沒能選擇一個可以學到一技之長的專業。看來,真的要去再讀Blue-sky了。%&>_&<%


禮部尚書腦洞大開啊

首先這個方案意味著地雷陣同志的教育改革徹底破產,但是推翻錯的並不意味著能建立對的。

進行職業教育所需要的教員,教材,培訓器材,管理體系有木有?這下600本科改職校,這方面的人才缺口可以以百萬計,管理思路教學思路的轉變又要花多久?培養出的學生能不能得到市場的認可?

我國的教育部門這麼大筆一揮真的好么,經驗告訴我們,一般在啥事都沒做的時候就定下宏偉的目標,這種情況多半是要坑爹的。想想我國的趕英超美。。。。。

真要預測的話,估計最快也得五年吧,先小批量試點,效果只要不算太差都應該會奔著這個宏偉的目標而去(所以說沒事別亂吹牛B,要負責的!)

理論上市利大於弊的,但是實際操作過程中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不能斷言。

只能說,持謹慎樂觀態度。


高級技工嚴重缺乏,動手能力極差。沒辦法,只好犧牲一些四流大學,改用他們培養高級技工。德國大學就分職業學院和大學,沒什麼大不了的。
大學者,非為有大樓蓋有大師之謂也。梅貽祺老校長的話一語中的。學風差,沒資金,所在城市又落後,沒有好老師的四流學校能培養出什麼樣的學生來。。。算了,還是不要叫大學了,還是改名叫職業技術學院吧。ps,好多大學本來就是由職業技術學院改名該來的,那再改回去就好了。


由於許多人或多或少在路邊天橋底下聽一些老頭邊抽煙邊下棋談國共合作的時候也聽到了德國教育。因 此這裡先簡單科普下德國教育。

德國的近代教育制度是從1806開始的,那個時候,德國(我就不喊普魯士了)敗給了拿破崙,當時德國教育部長叫做洪堡,勵精圖治開創了一個服務全體公民的義務教育。在實踐過程中產生了雙軌制。一軌是與大學銜接的文科中學,文科中學有初中和高中之分,初中6年,高中3年。也就是說上了這個文科大學你才有可能進入大學深造,一軌就是國民學校和職業學校。當然早期的時候前者還有點貴族的意思,後者則是平民,非常分化。但是慢慢都趨同。然後一直發展一直發展。1920年,有個規定就是兒童要接受4年的基礎教育,4年以後開始分軌。請讀者記住這個分軌時間。這個分軌的年齡在10歲,6歲入學,10歲分軌。意味著10歲就要決定今後的職業方向。先記住這個。咱們接著說

這個舉措,直接讓德國成為文盲率最低的國家。這個時候有人可能會跳出來,我擦,文盲,現在還有文盲嗎?不好意思,我告訴你,1984年我大天朝獲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國際掃盲獎」。我天朝直到20世紀末,也就是2000年才基本完成青壯年的掃盲任務,注意是青壯年!也就是我們剛剛距離完成掃盲才14年而已。

當然德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背景還要跟工業革命聯繫在一起,也因為這種時代背景,歐洲的經濟體系就是以德國為中心建立起來的,這個我就不多做的論述。有興趣可以去看凱恩斯的《凡爾賽合約的經濟後果》

這個時候一定有人產生疑問,10歲就開始分流,決定自己以後的職業方向,這不是扯淡嗎?(10歲時心理學上確證的發展年齡)。如此終身大事10歲就定了。這事不用我們操心,人家德國內部也一直在爭議,還有一幫老大哥們。

二戰之後,德國作為戰敗國,美英法決定以大哥的身份對德國的教育指點江山,要求必須改變分軌制。

這裡面必須說一件事就是,德國的大學和學術研究是非常牛逼的,歐美許多國家現代的研究性質的大學都是按照德國的模子造的,1810年德國建立起柏林大學,一開始就是以大學術自由的政策為基礎建立的,非常純粹的理想主義,而這正是尋求真理的最重要的精神內核。這些東西迅速發展,滲透到了德國的其他大學中,於是德國在19世紀在文化領域變成了大哥,這個時候美國許多學生選擇到德國留學,並把這些東西都帶回了美國。美國的現代高等教育模式才開始建立起來,比如一些學科理念啦,比如學術研討班以及科學實驗室這些德國大學首創等等。

也因為這個,德國的大學是很有發言權的,德國對自己的教育體制有相當程度的自信,再加上老大中的英國也實行的是分軌制,於是最後爭爭吵吵相持不下,

德國以戰敗國的身份頂住了壓力,最後就實行了三軌制。

三軌制就是10歲以後分流有三種選擇。

1.主體中學。整個19世紀上半段%80的人學生10歲以後會選擇這個學校,所以叫做主體學校。學完以後直接參加職業培訓上崗。

2.實體中學。這就是上面老大哥指點江山的結果,你必須的得讓學生選擇,這個實體中學就是讓你進去讀了,如果你覺得自己搞職業太LOW,你可以轉到文科中學去。

3.文科中學 這就是初中,高中,讀完考試上大學的學校。也就是你上這個學校,以後就往學術奔就是了。

其中實體中學比主體中學要多一年的學制,什麼意思呢,就是如果你讀了主體中學,突然覺得自己可以搞學術,你就最後一年轉到實體中學去,拿實體中學的文憑,然後就可以轉入文科中學,考上大學。也就是說如果你開始決定了讀主體中學,將來改變路線你要轉2道彎。

這裡面還有很多制度的內容,來保證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因為老大哥價值觀的壓迫,1964年《漢堡協議》確定,加入2年的觀察期,也就是5.6年級,11-12歲的時候,家長和學校可以共同對孩子再做一次選擇等等。

注意這些制度設定出來無非就是要保證,學生在這些軌道之中可以自由的切換,我們知道火車變軌的時候步驟是很清晰,扳動轉撤器撥動連接的那兩根活動軌道,就行了。可是對於制度來說,這個變軌就複雜多了。那麼德國這種三軌制,學生自由換軌真的順利嗎?

德國2010年的教育報告中,通過變軌最後成功進入大學就讀的學生占各類學生百分比大約至少有%15左右,這個數字不準確,但是一定不會少於這個數字。從這個來看,德國的分軌是成功的。

另外,許多人在路邊天橋底下聽到一些老頭邊下象棋邊抽煙談國共史的時候還聽到了德國的「雙元制」。德國雙元制怎麼搞得我懶得說了,自己百度吧。簡單說來,我大天朝校企合作搞了呼喊了好多年,為什麼搞不起來,幾個問題。

1.教育是公益的,商業是要盈利的。這樣對喊,喊一生。沒結果的。

2.中國商業環境現在本身就不成熟,若不是馬教主通過互聯網倒逼,則更艱難。商業環境本身不成熟的情況下,校企合作的一個土壤就是爛的

3.教育制度本身不成熟,中國的教育體制,目前來說,非常不成熟。這個土壤也是爛的。兩個不成熟的人一起搞一件事,如同兩小兒辯日。

所以校企合作,在現階段的我大天朝,企業一定要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才有可能。德國08年直接對企業進行補貼,培養一個我給予4000-6000歐元的資助。如果此文有讀者的話,我是說如果有,看到這裡可能會說,對呀,我們為什麼不這樣,我們不能這樣。這就是商業環境土壤爛的後果,因為我們這樣,大部分企業不用搞生產了,直接搞培訓了。我們機智的國人,一般都把智慧放在這裡。

好了基本介紹好像已經完了。如果有人願意看的話,我再補充,關於分流,德國還做了許多嘗試,比如綜合大學等等,免得辛辛苦苦做科普,結果沒人看,我也沒必要浪費功夫。

這裡面說幾個問題。

1.關於制度。

一個制度的好壞,不是制度本身,而是這個制度隨之帶來的什麼。很多人動不動就中國科舉制怎樣怎樣,我不知道你們研究過科舉制沒有,不說隋煬帝確立科舉制到底給中國帶來了多大的影響,我就說因為科舉制帶來的,鄉紳文化,就這個,知道解決了多少問題嗎?科舉制的盲目取消,鄉紳文化也隨之消失殆盡,在清朝以前,一個鄉村裡,地痞流氓是有的,但是對於鄉紳這種階級依然是有忌憚的,官民的連接也因為鄉紳的存在變得融洽,許多問題就解決了。看看現在?

德國的分軌制度和二元制度。我們是借鑒不了的,從上文看,注意下時間軸,1806年到現在。多少年。整整208年。我國建立多少年?65年。中間還經歷了文革的動蕩,台灣也一直是分裂的,就算不想承認,但也必須承認,台灣帶走不僅僅是那140噸黃金,還帶走了中國文化的底子。我這麼說可能有人要噴我,難道留在大陸的人就沒有文化了?其實說一個國家有沒有文化,說白了就是有沒有那一幫人。文化這個東西,就是傳承出來的,傳承給那幫人了,文化就在那幫人身上,然後那幫人再繼續傳承,正準備傳承的時候,然後去台灣了。你們說呢?至於為什麼去台灣是被忽悠的被綁的還是自願的,我不知道。65年中國政府一直在摸索道路,92年才把道路確定下來,剛搞明白,又受到互聯網的衝擊,緊接著還有一系列問題,教育這個東西說白了也是傳承。請問諸位,短短十幾年,諸位想怎樣?憤青是沒有用的,胡亂噴也是沒有用的。所以從時間上來說,我們借鑒不了的。

改革一定會有犧牲。而中國泱泱13億人口大國,這個容錯率是非常非常低的。牽一髮而動全身,中國政府走上了一條與世界截然不同的道路,前面沒有參照,因此需要不斷的改變來確立其合法性,但是改變的容錯率又非常低,我站在一個公民的角度問諸位,難不難?隨著我們文化的提高以及現代社會的巨變,現在人的歷史觀跟以前不一樣了,我們大約都知道現在一個主戰的一個主和的其實往往後者更考慮民生和大局,後者更有犧牲精神,而一個主戰的大約都是愣頭青或者是投機之輩,指望踩踏他人的白骨上位者。當然全然不是這樣,不過至少看問題的角度更加通透了。一個噴子即便噴的有道理和一個腳踏實地為社會做貢獻的人。我們也一定有所判斷,到底誰的境界高。因此從制度上來說,也難以借鑒。必須創新。所以不要動不動就這是抄德國,抄的不好。

因此每一項舉措出來,他一定是在解決某一個問題,我們要先研究一下,這個政策到底是解決哪一個問題的。

總而言之,教育制度的改革,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不會一蹴而就,然後人本身習慣苦難,所以也不要危言聳聽。如果你覺得中國教育實在不行,毀孩子。請好好努力,把自己的孩子以後送到德國去,送到美國去,沒問題的。如果說不想,又覺得中國教育實在毀孩子。那麼就潔身自愛,以身傳教,多讀點書,讓自己有點文化的的底子。孩子畢竟是看父母長大的。

另外,學術的意義本身就是高於技術的。在某些程度上。這句話我不解釋了,懂的人懂我什麼意思,不懂的人說了也沒用。

2.關於分流

早分流和晚分流的問題在於,一個人對今後自我方向的選擇在早期是沒有自主性的,需要他人來進行度量,而鑒於我國許多父母自己人生都沒有想明白就隨便生孩子,然後只是把孩子到處微博朋友圈甩彩帶似的秀,所以父母沒辦法對自己的孩子進行鑒別。那麼這個問題就很難了。目前我國從發展史上來看,剛剛才緩過神來對教育這個事進行深度思考,那麼鑒別的重則某種程度上是真空的。前文說到掃盲任務2000年才結束,很多家長都是掃盲剛結束,或者還沒結束,就生了孩子,這些孩子他們的未來誰來保障呢?德國被老大哥們指點江山的問題就是,會埋沒人才,天才可能在10歲進入了主體學校,然後心中渴望的夢想就被扼殺掉了。但是中國這樣也會扼殺人才,問題我就不說了。但是德國這個制度最後導致了額外的東西,是什麼呢,就是一些天才進入到了技術領域,成為技術專才,為德國的工業做出不可磨滅的影響。我們讚歎德國工業的同時,卻從不願讓自己的孩子把技術的研究當作他的夢想。當然這裡面問題很多,比如我國的職業培訓很爛,有人說是教師爛,我告訴你,企業也很爛,中國的企業這些年風雲殘卷,大的企業很多,但是一個行業不是這麼看的,不是看明珠,而是看瑰寶。小而美的企業有多少很重要。正如日本的動漫,大部分人看到海賊王,看到火影忍者,灌籃高手,水下有很多經典動漫大家都不知道,正是這些東西撐起了一個行業。不說別的,就說零售業,歐美那邊可能路邊一個小店的文化都有百年歷史,一個小店的老闆都是幾代,這種傳承讓學生在社會這所大學中學習的時候,有了很多選擇,並且質量很高。當然關於分流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國民教育的終極命題就在於,如何讓每個人都能在自己適合的道路上發展,並且可以自由的切換。梨花教主趙麗華47歲開始學畫,國家有一個機構可以讓她去深造嗎?或許她有,或許她根本不需要。那如果一個普通人47歲突然覺得自己是一個畫家,那麼他應該去哪裡接受教育?從而發揮自己的作用?這便是分流的終極命題。

3、大學夢

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大學夢,大學對於學子的誘惑不在於大學本身,而在於別的。德國很務實,不給大家這個夢,直接給你武斷的設計好了。10歲就決定。中國給這個夢,直到夢碎。美國也喜歡給夢,最後夢碎。所以我們這兩個國家,一個叫做美國夢,一個叫做中國夢。但是沒有德國夢,沒有日本夢。一個夢是浪漫的,是美好的,但不是務實的。但是如果讓我選擇,在中國,我寧願不要務實,因為中國人一進入到務實,就變成現實。德國人的務實精神跑到中國變成現實主義,美國人的實用主義到中國也是變成現實主義。所以我不要中國人務實也不要實用,相比於現實來說,我還不如要不切實際的浪漫。至少說起來還可以流下幾滴淚。我覺得認識不到這個的話,如果給你大權在握,你一定把我大天朝帶到溝里。

但是這個夢是有問題的,在追夢的過程中,過程會成就夢的本身,科舉制,你考進士,考到最後,你失敗了,但是你回來你是秀才,你是舉人,高考失敗,什麼都沒有,高校擴張以後,成功了也什麼都沒有。這個時候你要說美國怎麼怎麼,美國商業環境成熟,可以承擔這個錯誤,而且體制不一樣,因此就業機會很多,許多學生高中會去打工,我們經常看到外國人到處旅行,到處寫游擊,記者問,你哪裡的錢啊,他會說,我一般是打工,然後存錢,再去玩,回來繼續打工,存錢。在中國,沒辦法這樣。所以美國雖然上下層流動也很困難,但是美國政治,經濟,各方面都會在這個問題上支持一把,我說的夠通俗了把。

總之記住一句話,中國是個非常非常特殊的國家,非常特殊。不要動不動就瞎BB,中國很特殊,真的很特殊。各種特殊,從頭到腳都特殊,我說了這麼多特殊,你覺得特殊嗎?如果不覺得特殊,那麼我就要特殊對待你了。

4.職業教育的對象。

我要科普一點就是,職業教育的主體到底是什麼,我們可能希望說學德國,大家去上職業技術學校出來就企業任職,但是很明顯我們感受到,即便現在的大學怎麼垃圾也好,讀過大學的學生和職校出來的學生素質有明顯差別。這為什麼呢?

高考整個制度篩走的首先是聽話,有制止力的學生。聽話有制止力是高考的第一個篩選項。能經歷那樣強度複習,備考,學習。最後進入大學的學生,別的我不知道,聽話是肯定的,有制止力是肯定的。另外淘汰的學生,就有傻逼和天才兩極。90後現在24歲,我相信10年後,90後崛起於中國的中堅力量,比重一定是被高考淘汰的人居多。所以大家努力把,不是你們不行,而是時候未到。

傻逼和天才也是會因為跟過早的進入這些不完善的職業學校中,受到多重的影響,發生轉換的,在以前,職業教育大多數的對象並不是這些學生,而是在成人領域,隨著中國城市化的發展,許多進程務工的農民,成了最為堅實的技術工,而這些人即便是從職校畢業,也沒有職業技能證書,就拿深圳來說,13年,深圳人口有1046.74萬人,初中學歷以下的非戶籍勞動人口,也就是外來務工者,有503萬人。整個非戶籍人口也就778萬人。這些人在自我深造的時候,第一選擇不是選擇職業教育,而是選擇大專文憑。因為他們已經在上班了,他們要擺脫自己文化低下的帽子,必須有文憑,而不是技工證。

說了這麼多,進入正題。

我們再說下這個政策。600多所本科院校轉型做職業技術培訓學校。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很多傻逼對金融的理解在於好像央行行長周小川可以隨便印刷人民幣隨便調匯率,其實他只是一個發布者。跟天氣預報一樣,是因為雷雨天氣所以告訴你雷雨天氣,不是說氣象局決定明天下個雨。其實政策也是一樣,大家解讀政策,首先要看這個政策是幹嘛的。「答案」里很多,動不動就說垃圾政策,必敗什麼之類的,我直接判定你就是個反智的傻逼。

從1999年開始擴招以來,特別是一些專科院校有了發本科的權利以後,開始亂搞,首先是在成人教育領域,什麼包過啊,到處設教學點啊,跨省招生啊,基本都是這些學校搞出來的,成人學歷教育被搞得烏煙瘴氣,於是很多學生不考了,讀個大專出來直接報成人學歷教育,拿個本科一樣的。包個學位,報讀研究生,直接洗白。互聯網的衝擊,網路遠程教育的蓬勃發展,成人教育的低齡化直接就可以說明這點。各省市都教育部門為了提升本市的國民素質,首先就在學歷這裡開刀,然後一起大躍進,好像素質這個東西可以瞬間提升的,除此之外,我國黨內的學歷大躍進也沒有停止,古代仕途沒有說當了官以後還有學歷要求的,但是現在有了,許多官員沒有辦法,為了晉陞,也大躍進成了碩士博士。這種社會風氣的惡性擴散,讓大家對學歷趨之若鶩。以前有個打工皇帝唐駿那麼牛逼了,還是不能免俗,學歷是永遠的硬傷。

在此過程中,92年鄧爺化了一個圈,也化開了民辦力量參與到國民教育體系中來的大門。自從成人教育學院更改為繼續教育學院以來,本來普通高校就承擔著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兩項重責,然而後者基本形同虛設,我們大部分職業培訓,一半的課程還在承擔基礎素質教育的工作,什麼思想品德呀健康知識呀之類的,真正想學一門技術的人,最後都投身民辦教育機構中。

目前在國家承擔職業培訓的機構有哪些呢?

1.各類職工大學

2.職業技術學校(中專院校)

3.高職(大專院校)

4.成人技術培訓中心

5.普高成教院

就我經驗來看,大概這麼幾類,我沒查閱文獻,這裡面就有學歷和非學歷之分。這600多所就是從高職變化來的,本來是個大專院校,結果可以發本科文憑了。雞犬升天了。現在取消掉,首先就應該拍掌叫好。

這裡面道道,江湖呀,關係呀,體制呀,抱負呀,都是利益。

其次,職業技術院校的增多,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基礎職業培訓的打底問題。高校成教院的非學歷教育為什麼發展不起來?其中除了利益就夠以及一些體制原因,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所培訓項目跟目前的職業技術工接不上,說白了就是高大上了一點。而一般經過企業歷練過得技術工又看不上哪些基礎技術培訓,覺得是浪費時間,因為當初也沒有專門的機構對他們進行培訓並且配套拿證。比如建築類的大專院校,施工員證,建造師證這些東西學校只引導而不負責,甚至有些還只能在當地用,別的地方不能用,出省不能用,出市不能用所謂負責的院校只是保駕護航,報了就隨便過,上課就一兩節,因為這些學校不會把這個當作重要的中心,而是把大專課程當作中心,最後把主要工作放在怎麼讓專科學生套讀本科上。

而這次教育部的改革,首先這個問題可以解決,把學校的重心轉過來,各類職業證書的培訓考試,首先可以保證。那麼比如一個學生在學校經過學習,拿到了二級建造師證,(我國二級建造師證掛靠一年至少4000)。那麼出去以後經過幾年實踐,就可以通過職業培訓來考一級建造師證。一級建造師的證書緊掛靠就1W。當然掛靠是違規的。

職業教育體系是一個國家現代教育體系的重中之重,而國家一定不會以民辦教學力量為主體去建構,這也是不應該的。這個政策的背後是國家為了構建完善現代教育體系進程中的重要舉措。各類職業技能培訓要完美銜接,充分利用高校教學資源,做好教育工作。

僅僅這一點意義就非凡。為什麼很多人都說無用呢?

再說到分流。

7點50了。我先發。寫的有點亂。

罷了,直接說結論吧。

1、職業技能培訓和學歷教育會逐漸分出重心,不是分開哦,是分出重心。對於高職大專院校來說,因為大專學曆本來就可以發,那麼重點就放在學生技能證書的培訓上,西安翻譯學校早就這麼幹了,所以口碑一直很好。

2.普通大學的成教院的非學歷教育會有所改善,中高端的培訓有了直接的受眾。

3.成人學歷教育生源會增長,因為本身按照人口規律,15年也是爆發的一年,那麼加上這個更會爆發。

4、職業教育水平基本景觀改善不大,因為企業全面參與進來的時機暫未成熟。但是有了可能性。

5.中國夢依然存在,大批考生還是會去擠那個獨木橋。長期看,中職學生數會減少,也就是說參加高考的人數會增多。

6.關於兩種高考,一定會先在某個省市試點。我估計是沿海地區,可能會是廣東。試點看看情況,再推行。

7.中國大多數大學的學術性不強。是硬傷,這導致了大學被迫要承擔學歷為導向的就業問題。企業要求學術性學歷這種完全是空口說夢話。現在的企業家特別是互聯網企業很少看這個的。越牛逼的企業越不看這個。因此配套政策一定會陸續出台。

想到什麼再寫什麼吧。


抖機靈、沒幫助的答案居然都排在前面,知乎這是怎麼了?那一堆答案里一大堆明顯的錯誤,一點不落地還瞎意淫,居然還好意思求人家點贊,知乎這是怎麼了?專業級都走光了嗎?還是有點智商的用戶越來越少了?人家是教育部副部長,就靠這個吃飯的,你敢說你比別人更了解各國教育?你比別人更了解什麼樣的教育體制更適合中國?那你為嘛不是教育部長?如果你真有這個才能,我還真有這個本事引薦你去教育部!另外,我的答案不求贊,只求對大家有幫助。

首先

她的改革不管成不成,現在說有點太早,大家的質疑也並不是沒有道理,見招拆招,懂嗎?我這土包子對這種改革的最直觀感覺就是:解決就業問題!一來集中更優勢的資源滿足科研級人才、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二來滿足龐大的一線員工用人需求(你們真的知道國內生產線員工用人有多緊缺嗎?)。

一切不以解決實際性問題的政策都是耍流氓!

一切逮著字眼兒非要弄個水落石出的評論都只能證明自己的智力問題。

先回答題主的問題:

1.預計什麼時候能實施?

以這一屆ZF的政策推行力度,如果要開始實施應該在2015-2020年左右,從下一個5年的中南海改革文件里,應該會重點突出。但是中國的高校和職業院校背後涉及太多的利益體,能不能這樣簡單粗暴的實施真的是個問題。

2.轉型周期需要多久?

船大難掉頭,雖然我還算期待這一屆ZF的改革力度。

3.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設想是好的,如果能推行,怎麼都比現行的教育制度強!

關於這個問題,吐槽的太多了也沒意思!

我甚至敢說大部分人都沒看過魯昕當初發言全文,很多人憑著媒體記者的隻言片語就腦補。你們看看當初發言全文,再來評價好嗎?

魯昕:高考將分為技能和學術兩種類型分別進行

http://finance.sina.com.cn/hy/20140322/114318584231.shtml

首先:魯昕是誰?她的發言具有這麼大的能量嗎?

魯昕是教育部副部長,在教育部的網站上排在副部長第二位,主要負責中國教育發展規劃、職業教育、民族教育、民辦教育、繼續教育等方面工作,如果沒說錯,教育部的這幾個相關司也屬於她分管。從這一點上看她在高校、職校未來發展方向上是有發言權和實際權力的,這次講話可以直接理解為即將出台政策的信號,講的每一個點都值得研究。

然後:她講了些什麼?

從她發言實錄來看,其改革背景的關鍵詞就是:現代職業教育、勞動力供需、產業調整。

細分了說:

1.產業調整和勞動力供需:「企業,尤其產業升級,產業轉型,站在第一線的技術技能人才相對短缺,而且短缺的比例是市場需要兩個、我們只能提供一個。中長期來看,產業加速轉型和高技術的技術型的人才匱乏的矛盾也非常突出。」

這段話是什麼意思?魯昕的原話里已經有回答:「中國到底缺不缺大學生,我們到底大學生多了還是少了,我們每年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大概在700萬左右,我們接受中等職業教育還有800萬,這是1300萬,當然接受中等職業教育的學生的就業率很高,是95%。那麼其中高等教育就業率77%」

看懂沒?中專畢業生每年800萬人,就業率95%,大學生每年700萬,就業率77%。結合產業結構調整的背景,說明職校生不夠用,一線員工緊缺(廣東、浙江等以傳統製造業為核心產業的地方尤為緊缺),由於職校培養能力低,責任心低,導致職業學校培養的學生很難滿足產業轉型所帶來的大量技術性崗位員工需求,技術技能人才供給不足。另一方面,大學畢業生就業率遠低於職校生,說明大學在培養人才的時候從素質層面是基本滿足了,可從技術層面卻跟不上產業結構的調整,跟不上企業的實際需求!

2.現代職業教育:在農業領域,大學畢業生就業的,中國是0.6%,美國24.6%,製造業中國10.3%,美國30.6%,交通業,中國10.8%,美國27.1%,商貿業11%,美國28.6%。人力資源結構當中,德國佔了78%,學術型的佔了22%,瑞士是佔了82%,學術型的佔了18%,是這樣一種人力資源結構支撐了它的經濟結構,還有實體經濟有了這樣的不可摧跨的發展,可以不斷提升。

這些數據,魯昕也表達的很清楚了:我們高等教育的人數沒有多、沒有過剩,現在的問題是結構性的問題,我們培養什麼類型的人,辦什麼類型的大學非常重要。核心就是就業問題 。06年金融危機以來,一些發達國家,尤其是在金融危機當中沒有倒下的國家,一個重要的經驗就是它的教育結構非常符合他們的產業的結構,和產業結構對接的很緊密。

——————背景大概介紹了一下,來說說她提到的一些解決方案吧。——————

那麼解決這個矛盾的核心是什麼?中國解決就業結構型矛盾的核心是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什麼?我們認為是現代職業教育。現代職業教育不是傳統職業教育,現代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是叫技術技能型。我們原來講職業教育,只講技術、技能。

這個教育的體系目標很明確,就業為導向,所以整個人才的培養模式全部變。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養的人,叫技術技能型,技術技能型有三種人,第一類是工程師,第二類是高級技工,第三類是高素質勞動者。

我個人的理解:魯昕這裡所指的技術技能人才分別代表了企業的高級技術性人才,也就是科研級、專家級的,這一類人才一般都是通過高校培養,專業知識和技能、經驗都有很深的積累才能勝任,一般企業搞研發的都是這種人。

而第二類高級技工,則是一般社會中和企業中的中級技術、中層管理類人才,承擔的一般是企業里的技術活兒、綜合管理等等,在專業領域有一定經驗和專業技能方可勝任的,這種人才一般靠時間積累,說簡單點就是不停的提高技能,考職稱。

而第三類高素質勞動者,又分為兩類,一類是指所謂的小白領,剛畢業沒什麼經驗就可以勝任的那種工作,常見的比如賣賣保險、推銷房地產等等。另一類,則是指我們國家龐大的勞動人群,特別是製造業從業人群,簡單的說就是奮鬥在工廠流水線上那上億人口!

結合5個戰略思路出台1套方案:

1.這個教育的體系目標很明確,就業為導向。

2.為生產一線培養以技術為基礎的技能型人才,滿足產業升級需求所帶來數以億計的工程師,高級技工還有勞動者 。

3.1700多所高等教育學校要做技術技能型教育,技能型院校從45%提升到70% 80%。

4.構建開放內外銜接的人才成長立交橋,傳統職業教育培養出的技術技能人才,學制短,第二沒有希望。而現代職業教育:從中等職業教育到專科教育到本科教育到專業碩士,以至於專業博士,他可以有7年的時間學技術技能教育,那麼我們想像培養出的人才就相當符合生產需要。

5.我們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用市場的力量來辦學。我們對這類學校進行產權制度改革,產權結構和分配機制都發生變化。我們的院系主任可以做教師、可以做教授,也可以到企業做人力資源部的部長,我們的校長可以做校長,同時也可以到企業做CEO。

一套方案:

1.兩類人才、兩種模式高考,在高中階段,16歲就可以選擇你未來發展的模式。當然不管你選擇的是什麼模式,你都可以實現你的人生目。

2.我們要把現有的職業院校的水平提高。要解決中職、高職銜接的問題,主要是解決職業教育學制太短,不能夠系統地學習知識,不能夠系統地掌握技能的問題。

3.參與轉型的高校要淡化學科、強化專業,我們按照企業的需要、按照崗位來對接。

4.堅持職業教育,面向人人,我們要增強職業教育的包容性和開放性。我們職業教育不僅要進行學歷教育,更主要的是進行培訓,職業教育不分年齡段,不分時間,不分學習時間、不分學習模式、不分學習的機制,什麼樣的人都可以學,我們將大學畢業生沒有技能的可以回來培訓,我們將退役轉業軍人,還有農民工,全部納入這個職業教育體系,進行不同年限、不同職業組合的培訓,有的可能是三個月,有的可能是擇業培訓,有的可能是技能培訓等等。


戰略想法是對的 到執行的方向完全錯誤。現在已經有幾乎所有本科生都畢業在從事工程,管理方面工作,真正搞科研的沒幾個。適應市場和現實需求分出來一部分專門搞工程技術。但是你挑的那些個垃圾大學時什麼意思?這樣只是讓目前的大專民辦學校增多而已。有意義嗎?好的公司是只招好學校的學生,即使你不會技術我也願意慢慢培養你,為什麼不要爛技工學校的,因為1學生生源質量本身不高,2爛學校學習氛圍差,大家都沒把學東西當回事,即使有教技術也沒人學,而且學工程技術得買很多貴的軟體硬體垃圾學校也沒國家補貼怎麼買?這裡從方向上就是一個根本的錯誤,註定失敗。要想搞這個,你就拿出真刀真槍來,魄力!拿出一些好學校1的工科專業院來搞,效果絕對好!


2014年5月12日11:50:56

評論下面很多人談到就業問題,那好,我們就來談一下就業。不過,如果你要談這次本降專所引起的就業問題的話,請你先弄明白:99擴招升本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麼,真的是為了培養人才供應市場嗎?如果你弄明白了,那麼也就知道禍根是什麼時候埋下的了。很多時候國家的一項政策,並不僅僅是看起來那麼簡單,尤其是中國這麼大的國家。所以,請不要拿就業問題來詬病這次改革,更不要說什麼「不以就業為目的的教改都是耍流氓」,這樣會給人一種喊口號的噱頭感覺。而且,假設不進行這次改革,就業形勢就會好很多嗎?。不是說教育要完全撇開就業,但如果教育要被就業牽著鼻子走,那就永遠也搞不好教育。而且,教改從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肯定會伴隨著各種問題,畢竟任何改革都會觸及根深蒂固的既得利益者。所以我不敢說,這次一定會成功,但我敢說這個方向絕對是正確的。

另外,關於德國教育體制, @虞舜的答案比較翔實,大家可以參考。另外我在這裡補充幾點德國的教授評審機制,很有意思,供大家參考,不感興趣的知友直接跳過。

-----------------------------------------------------------------------------------------------------

1、數量上的一定性。德國的教授總數基本上不會變動,這也就意味著除非老教授退休或者去世,才會有新教授的產生。增加教授名額的情況只有一種,那就是你發現了一個新的科研領域,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才可以申請增添教授名額。

2、嚴格的等級性。在德國大學裡,教授分為C2、C3、C4三級。牛逼的順序是C4&>C3&>C2。同樣,只有C4的教授退休的時候,C3的本領域教授們才能夠去申請他的這個職位;同理C3的教授升級了,C2的小年輕們才能去申請C3的這個職位。而且評審過程極為嚴格複雜。成果著作自然不必說,變態的是不但要本領域的專業人士評審,而且還要接受其他行業的教授的評審。

3、流動性。C2、C3、C4三級,從低一級教授升到高一級教授,必須更換學校,在同一所學校晉陞幾乎是不可能的。據統計,只有22%的德國教授任職期間只在一所學校任職,32%曾經先後在兩所學校任職,24%在三所學校任過職,22%在多所學校工作過。這樣,就很好的避免了中國高校目前比比皆是的近親繁殖現象:很多高校都已經快成了家族了。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我先撿有意思的跟大家分享下,有時間再補充。

-------------------------------------------------------------------------------------------------------

2014年5月11日22:39:07:

對目前排名第一的答案表示質疑。

答案中關於後果所有的猜測,基本都來源於這樣的一個原因:民眾,企業都更看重本科教育,看不起專科教育但!是!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

首先,技術性教育和學術性教育確實是抄德國的,但是為什麼僅僅由中國「具有科舉制度的傳統」就可以得出「中國抄的很爛」這個結論呢?現代化的高等教育跟科舉制是完全不同的體制,把兩者混為一談只會得到非驢非馬的結論。中國的科舉是學而優則仕,是搞政治的。現在大學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優秀的科研人才。兩者具有本質的區別。

其次,關於研究型人才與技術型人才的關係,本來就不是絕對平行的。因為這裡面確實有著能力的問題你想搞科研,但你不一定有能力搞好科研。德國的大學也不是你自己選擇讀研究型的還是技術型的,而是雙向選擇,你看上學校了,也要學校看得上你才行。你認為研究型更牛逼你想去讀,首先你得更牛逼,你得有讓人家心甘情願培養你的價值。畢竟一個社會,不需要那麼多「科學家」和「專家」,大家應該都知道,很多國外大學的教授都是限量版終身制的,正教授一日不死,副教授一日不升。

第三,本降專並不是「拉低一些學生和學校的層次」。當初專升本,要求的條件是「大而全」。因此很多專科院校盲目增加自己的專業類別,反而分散了精力,對原本很厲害的專業減少了關注,導致現在不倫不類的局面。學校的層次並不是由一個稱號來決定的,而是由其自身的教學水平決定的。如果認為本降專是拉低了學生和學校的層次,那只是在自欺欺人而已。本降專正是讓專業教育回歸其本質,講究的是「小而精」。這樣才能更有效率的輸出人才。

第四,也是爭議最大的,即:專科教育的地位。「1. 不論是中國老百姓還是企業從上到下都只認學術型高考,技能型高考將會成為成績不佳者的被動選擇。2. 高考復讀情況將嚴重增加。3. 說是職業選擇分化,其實背後是階層分化,讀職業大學的絕大部分都會是來自農村的學生,城市學生大部分都會走學術型道路。4. 企業將來會增加一條門檻,非學術型本科畢業不要。5. 技能型高考的增加不會解決工廠的問題,只會增加技能型高考學生的就業成本。6. 這條政策將會引起很大的民憤的,並且結果也會是失敗的。」這些考慮的出發點中,1、2、4、5、6,全是基於『民眾企業不認可專科教育』得出的。3涉及到社會貧富差距的問題,即便不改革,即便是現在,也是這個情況!因此這裡不做過多討論。

當然,如果政府只是簡單的出台這一條政策,這種擔心是不無道理的。但是如果政府真心想搞好高等教育,就絕對不能只有這一條政策。必然要伴隨其他的政策來提高專科教育的地位以及社會認同度。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僅供參考。

1、加強專科學校的專業程度和教學水平,真正轉入「小而精」的教學思路。培養真正有能力的人才,民眾、企業才會認同你。

2、加大對專科教育的宣傳力度,增強專科生的社會認同度。

3、加強專科學校與企業的聯繫,時刻了解企業的人才需求,合理安排實習。

等等。

總之,這項政策的基本路線絕對是正確的,但是具體的後果如何還是要看政府的跟進舉措。

———————————————————

———————

早該這樣的。

1.高等教育本來就是精英教育,這樣更有利於集中優勢資源培養精英,而不是把資源分散到大多數的普通人身上。國人太注重名頭了,很多學校從升本之初就是掛著本科的羊頭,賣著專科的狗肉。但是專升本後從政府拿到了更多的資源,真正的本科教育也就沒那麼多資源了。

2.專科教育並不就是低人一等,術業有專攻而已。有天資的去搞學術,沒天資的搞技術搞工程,這有什麼丟人的嗎?不可能一個社會那麼多人都去做科學家,本科學校本來也不需要那麼多。你的一個college,還真心不如人家的一個school,搞的再多有毛用。

以上,這是高等教育改革必須要邁出的一步。

------------------------------------------------

2014年5月11日08:06:21:謝謝 @水戈 的提醒和 @徐子翀 的解釋。關於「有天資的去搞學術,沒天資的搞技術搞工程」這句話,絕對沒有任何歧視的意思,我只是在就事論事。這裡的「天資」指搞學術的天資,並不代表其他天資。

我的本意是想表達「適合做學術的去做學術,適合搞技術工程去搞技術工程」。

如果之前的表述傷害到一些童鞋,向你們說一聲抱歉!


作為一名機械專業的本科生,我深深明白把技能和本科分開是極大的錯誤,猶如大學擴招一般。為什麼呢?如果你知道一個努力讀了四年本科的機械生再去從事相關工作時,都被要求在工廠當操作工一年,你就會明白,這四年完全是紙上談兵。有機會進工廠還是好的,有多少一畢業就當老師的,也許一輩子都在板上談兵,又何以傳道,授業,解惑? 在做畢業設計時看到麻省理工大學的機械本科生做的是飛機(能載人飛的),自己卻只能把別人做過的小東西再做一遍,一邊憤慨著自己的無能。

技能型人才的嚴重缺口的本質原因應該是應試教育處於絕對核心地位,學校教育無論義務教育還是高等教育都對動手能力不重視,只要能考上大學,誰有空去折騰技能呢?還有就是技能型人才的社會地位和聲譽始終比不上本科,從發展前景來說,技能的淘汰速度要遠遠快於知識和研究,如今科技發展迅速,學校如何保證所教的技能在剛畢業或未來至少5年內不會過時呢?在這個狀態下除非技能人才的工資和其它待遇能大大的高於本科,否則把一半大學轉為職業學校只會讓上本科的難度增大,大部份人還是會首選本科,考不上再讀職業。如此一來,所謂的高小平技能人才又從何來,人才都去讀本科了。而越高端的技能培養所需成本越高,職業學校負擔不起,企業又不想負擔,結果大量增加的低水平技能人才達到飽和,畢業生依然不好找工業,企業依然找不到人才。

解決問題的關鍵應該是加大資金投入,不管本科還是職業,本科重知識和研究,但技能不能少,職業重技能,但知識不能少,從個人發展來看,兩者本來就是相互促進的,應該殊途同歸,成為有知識有技能的專業人才。同時要提高對高技能人才的待遇,如果能享受博士級待遇,很多學校自己就轉職業了,還要你出政策?

總而言之,問題並不是職業學校不夠,而是中國大學生普遍缺乏職業技能和素養。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看著就業難,就搞出這麼一套,關鍵是老師動手能力也不咋地,理論知識也是,能轉型成功么,別未撿到西瓜,丟了芝麻。貌似太急了


課程還是那些課程,老師還是那群老師,不接地氣還是不接地氣,換個名頭有啥用?

=====================================

更新一下,我不否認這個理想很美好,但是沒有實施路徑,關鍵問題也沒有思路,你叫我怎麼相信這個是一個好的改革?對高級職院的文憑,技能怎麼考察?如何評定?與社會上哪些職業/公司接軌,不然學生憑什麼相信學出來有用?

另外教育書本有變化嗎?課程如何規劃?教育部統一規劃,還是與社會聯動解決?學校相應要做哪些變革?專業怎麼改,教師從那裡招?教師的考核以目前的學術為主還是以學生的畢業就業率為主?上面有說多做金工實習的,車床要吧,測量工具要吧,電氣設備要吧,現有教室要改造吧...請問配套這些資金是教育部提供還是學校自信籌備?再說的難聽點,教育部腦門子一拍改了,地方上那些大學的校長老師的利益誰去擺平啊.....


本人學的教育科學,出國讀的,當時很不理解為什麼當地的職業教育質量很高,很流行。仔細觀察了很久發現一個重大原因

簡單點說,

想要創造高素質的本科和職業教育,先得解決,收!入!平!等!問題

我在歐洲上學時,發現學校的教授拿的工資和學校清潔工的工資不會相差很多倍。

教授和清潔工經常會一起聊天

同樣的工資水平,笨的人在面對高深的學術,而退一步選擇體力勞動的工作,卻活得體面,有自尊,沒有歧視和偏見

聰明的人因為興趣愛好,或者改變社會的人生理想,而投入高等教育,選擇動腦子的工作。

這樣的社會才能人人找到自己的位置,並且活得很有尊嚴。社會像一個機器一樣,各個部件運轉順暢。

反觀國內工資水平,除了資本家,高學歷員工和低學歷工資差10倍不止吧


把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211和985裡面的理工類大學先試點一下。


職場上有歧視,一切都是零。如何讓那些高大上的單位認可職業教育是前提。


作為一名農村學生,我對這一方案拍手稱快: @王開洋在他的回答中提到了本科和專科的就業率數據,如果可信的話,說明了一個問題:我國目前的大學生就業困難其實是結構上的就業困難,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兩個教育市場的就業不平衡。

我是蘇南某縣一個比較差的高中畢業的,因此也擁有很多三本和職業技術學校的同學。今年正好是畢業季,但是就我了解的三本和職業學校出來的學生的就業率區別很大,很多三本的學生只有靠父母的關係介紹才能找到工作,而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找工作則相對容易一些。

以前逛知乎,有很多人吐槽說要在大學裡面鍛煉能力,否則就業找不到好工作是自己的問題。咋一聽會覺得很對,其實我可以說,現在的大學生的能力不比什麼九十年代的畢業生差,說到底還是一個供過於求的問題。這樣的情況下,一本學生找以前二本的工作,二本學生找以前大專的工作,三本就找不到工作。

如果一些差的二本改為職業技術學校,三本相對來說日子會好過一些。比如某樓一個同學提到,他辛辛苦苦就為了上個本科。那好,你家裡有錢,你就去上三本。你家裡沒錢,那就安安穩穩去上個職業技術學校,好好學習,出來找個好工作,養家糊口。萬一你去了三本,家裡如果有關係的話,工作不難找。


引自官方2015年統計數據2015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什麼也不說,這是墜吼的

----------------------------------------------------------------

3.中等職業教育-

  全國中等職業教育共有學校1.12萬所,比上年減少676所。其中,普通中等專業學校3456所,比上年減少80所;職業高中3907所,比上年減少160所;技工學校2545所,比上年減少273所;成人中等專業學校1294所,比上年減少163所。

  中等職業教育招生601.25萬人,比上年減少18.51萬人,占高中階段教育招生總數的43.0%。其中,普通中專招生259.95萬人,比上年增加2861人;職業高中招生155.20萬人,比上年減少6.34萬人;技工學校招生121.43萬人,比上年減少2.97萬人;成人中專招生64.68萬人,比上年減少9.48萬人。

  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1656.70萬人,比上年減少98.58萬人,占高中階段教育在校生總數的41.0%。其中,普通中專在校生732.71萬人,比上年減少16.43萬人;職業高中在校生439.86萬人,比上年減少32.96萬人;技工學校在校生321.46萬人,比上年減少17.51萬人;成人中專在校生162.67萬人,比上年減少31.69萬人。

  中等職業教育畢業生567.88萬人,比上年減少55.06萬人。其中,普通中專畢業生236.75萬人,比上年減少10.99萬人;職業高中畢業生156.01萬人,比上年減少22.36萬人;技工學校畢業生94.62萬人,比上年減少12.18萬人;成人中專畢業生80.51萬人,比上年減少9.54萬人。

  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共有教職工110.18萬人,比上年減少3.03萬人。其中,普通中等專業學校教職工40.88萬人,比上年減少9345人;職業高中教職工35.28萬人,比上年減少8109人;技工學校教職工26.03萬人,比上年減少4884人;成人中等專業學校教職工6.60萬人,比上年減少7377人。

  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共有專任教師84.41萬人,比上年減少1.43萬人,生師比20.47:1,比上年的21.34:1有所改善。其中,普通中等專業學校專任教師30.43萬人,比上年減少2611人;職業高中專任教師29.00萬人,比上年減少3289人;技工學校專任教師19.16萬人,比上年減少2992人;成人中等專業學校專任教師4.82萬人,比上年減少4924人。

-----------------------------------------------------------------------------------------------------------------

五、高等教育

  全國各類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達到3647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0.0%。全國共有普通高等學校和成人高等學校2852所,比上年增加28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2560所(含獨立學院275所),比上年增加31所;成人高等學校292所,比上年減少3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219所,比上年增加17所;高職(專科)院校1341所,比上年增加14所。全國共有研究生培養機構792個,其中,普通高校575個,科研機構217個。

  研究生招生64.51萬人,比上年增加2.37萬人,其中,博士生招生7.44萬人,碩士生招生57.06萬人。在學研究生191.14萬人,比上年增加6.37萬人,其中,在學博士生32.67萬人,在學碩士生158.47萬人。畢業研究生55.15萬人,比上年增加1.57萬人,其中,畢業博士生5.38萬人,畢業碩士生49.77萬人。

  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共招生737.85萬人,比上年增加16.45萬人;在校生2625.30萬人,比上年增加77.60萬人;畢業生680.89萬人,比上年增加21.52萬人。

  成人高等教育本專科共招生236.75萬人,比上年減少28.86萬人;在校生635.94萬人,比上年減少17.19萬人;畢業生236.26萬人,比上年增加15.03萬人。

  普通高等學校校均規模10197人,其中,本科學校14444人,高職(專科)學校6336人

  普通高等學校教職工236.93萬人,比上年增加3.36萬人;專任教師157.26萬人,比上年增加3.81萬人。普通高校生師比為17.73:1,其中,本科學校17.69:1,高職(專科)學校17.77:1。成人高等學校教職工5.13萬人,比上年減少1629人;專任教師3.02萬人,比上年減少1292人。

  普通高等學校校舍總建築面積[14]89141.38萬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830.67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4058.60億元,比上年增加400.11億元。

------------------------------------------------------------------------------------------------------------------------


1.很多人都是注重名氣,等級的。一本比二本好,本科比專科好,轉型之後,人們會不會用有色眼鏡來看待呢?我想肯定會的。 2.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種思想深深紮根於在國民心中。這也就能解釋職業學校在我國並不如那些本科院校那樣火。此次改革,也許是對學生所做的分流,讓更多的人去被迫的選擇職業學校。 3.此次改革是因為大學生就業率不高。領導終於認識到了專業性人才的重要性。然而,就算是培養專業人才,最重要的還是要培養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眼高手低只會滿嘴理論的傢伙哪個單位也不願意要,二話不說上手就乾乾的漂亮的才是搶手貨。我們讀了十幾年的死書,突然讓我們拿起工具,只能幹瞪眼。前幾年的監禁和高等院校的自由根本不配套。 總的來說,改改幾個院校就能解決問題那是不可能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哪能治得好病。改變人的觀念,改變讀死書的體制,才能藥到病除。


職業教育在發達國家早已經體系健全,我們過去卻一直加快推進高等教育大眾化,忽略了職業教育在整個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究其原因,從文化傳統上說是我們向來重視道,輕視器,重視學術只名,忽視技能之實;從過去經濟社會發展走向看,我國的高等教育對於整個社會的實體貢獻不是很多。我們過去喊知識經濟,以為自己也過渡到這個階段了,其實自己在很多方面還缺少技術準備。高等教育的結構是有問題的,改革是必然的。


這個政策是肯定是一個失敗的政策,其實再改也沒用,這種光名字和政策的改變沒有實質作用。本質上還是工人的薪水太低,學完那麼多年的都不願意當工人。或者說,好好學完這麼多本科教育的人,都不願意定位自己是工人的。

中國的教育本質其實精英教育,凡是跟不上的淘汰,丟入職高。這種意識到現在還是根深地固定,誰家的孩子中考不不行怎麼辦啊,再這樣下去只能上職高了!又或者誰家的孩子高考不行了,只能進技術學院了! 家長不是傻子啊!因為當工人實在是生活苦啊!沒地位,工資低啊!

如果市場上技術工人的工資和地位上去了,福利也上升了。即使國家不出這種政策,大批民辦學校也會轉向這方面去改革。在技術人員的地位和福利上去前,改什麼都治標不治本。


推薦閱讀:

怎樣評價《一個讀經少年的來信》以及其中反映的讀經教育?
如何看待北京大學將允許學生自由轉專業?
如何看待中國的教育制度?
怎麼理性看待中國教育?

TAG:教育 | 高等教育 | 中國教育 | 教育改革 | 中國大學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