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沒有第二個小米出現?

小米怎麼做,大米也怎麼做,就做不出第二個小米來么?為什麼就沒有第二個小米出現呢?


小米團隊

這是一個很強大的陣容,從創始人來看都是一群牛x大神。

按照雷軍的表示。

小米團隊最初從只有幾個人的創業團隊發展到現在已經有408人。雷軍表示,小米團隊中有80%的人來自內部推薦,研發團隊中有一半的人來自知名企業,其中包括Google、Microsoft、Motorola及金山,小米團隊平均年齡僅有32歲。

這就證明了這不是一家普通的創業公司,也註定了他的不平凡,而且有員工都有大量的經驗,表現超強的執行力,為小米的快,極致打下了基礎。

米聊

2010年10月,KikMessager在Apple App Store出現,2010年年底,Kik的用戶已經達到250萬.

這是一款什麼app?說白了 取代手機簡訊的app。

而米聊就是小米科技看到這個機會,迅速創立的產品。

經歷了一年多的發展,擁有了一千多萬的用戶。但是相比較微信過億的用戶,明顯就已經失敗了。

主要是遇到了騰訊,騰訊對通訊類APP的定位,技術積累,推廣,大量的渠道和經驗,加上張小龍這樣優秀的產品經理。

很明顯,米聊遇到的是一個可怕的敵人。

但是米聊所積累的用戶則是一群喜歡嘗鮮的群眾,選擇通訊app積累的千萬用戶則為小米手機奠基了用戶的儲備。

米聊的失敗主要是外界的,遇到的可怕的敵人,從裡面可以看到小米公司在軟體方面超強的執行力和能力。

miui

安卓手機在2010年進入了2.x時代,系統和APP開始成熟。

而各方面也開始初具雛形,由於安卓強大的自由定製,也衍生了各種rom。修改ROM的大神和一群愛折騰的機器,刷rom的傢伙也有一定規模。

在這個rom混戰中,折騰硬體的玩家的rom基本上很渣(聯想,摩托等),而折騰軟體的大玩家基本沒看到。而小米看到有這個機會,迅速推出了miui,積極接受用戶反饋,適配機型基本上都是大熱機型,比如說nexus one htc機型。

經過了一年多的沉澱,積累了一批用戶,可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批用戶是小米的核心用戶,而小米的發展之路也是從這類型的用戶為起點的,也就是小米的口號,為發燒友而生。

小米一代

2011年8月15號,小米發布了小米一代。

小米一代繼續延續了小米的快,極致。

小米深知自己的研發積累經驗不足(參考第一代無設計),選擇了在外觀上無設計來保持平庸。而把極致放在了硬體配置上,四寸,雙核曉龍(雖然性能很差,但是有噱頭),1G內存,800w像素。

但是這樣也不行,小米一代的關鍵是什麼?價格,1999的價格。

靠著各種閹割(沒前置攝像頭,沒陀螺儀,只有4G內存)當時htc iphone啊,三四千的價格,硬生生的拉下來,除了閹割,還有網商(減少成本),限量預售(控制庫存來達到減少成本),每天配額1000台(後來泰國洪水?減少到500,這借口)代工英華達。

雖然有一定的口碑和名氣。但是硬體沒經驗,沒過往的經歷。也只能靠這種價格戰了。

很顯然小米選對了,在主要的配置沒神馬消減,日常應用達到還不錯的體驗。miui v4的發布也給小米手機加分不少。

專註手機發燒友

說道這一句,別人可能是呵呵笑了。但是沒錯,MIUI以及小米手機,就是專註手機發燒友。

發燒友要什麼,DIY強度高啊,能刷機啊,MIUI超多設置,想怎麼弄就怎麼弄,多彩主題。

硬體就是要高,但是要符合國情,而且跟別人拉開價格的差距,外形沒經驗,反正晶元組裝技術低,為了價格,做網商啊,反正我啥都木有,什麼專賣店,什麼手機市場,我都沒渠道沒能力,為了價格,庫存和成本要控制,一開始就配額和預售,保持低庫存。

恩,小米就是專註喜歡玩弄手機的一群人(姑且叫發燒友吧),這就是小米的用戶核心,也是小米互聯網營銷的底子。

ZEALER

靠著王自如幾年做視頻積累的用戶,來告訴別人有小米手機這玩意,反正王自如積累的用戶,估計也是一群發燒友,繼續鞏固自己專註群體的影響力。

王自如本來評測一些國外或者國內旗艦機型,忽然評測一個小米,這個逼格就起來了。而且達到用戶的交換。

安兔兔

跑分軟體,偽發燒友最愛的東西,靠著簡單的表現一個手機的性能,達到了快速的裝機量,為小米的逼格再次提升。(特別是小米2,首發8064,靠著720p的解析度和激進的電源管理和神秘優化,達到了跑分天王)繼續交叉交換用戶。

運營商

小米一代就跟三大運營商簽約,達到了線下的渠道和推廣,為小米繼續提升b格(可以看當時的聯通廣告哦,跟三星蓋世系列放在一起的說)

小米二代

如果是小米一代靠的是價格戰而贏得了開頭,而小米二代則靠的是平庸。

首發8064(高通投資了小米哦),各方面均衡的配置,1999的價格,MIUI。

可怕的華為醬直接把自家的D1四核進行閹割(當時賣2600左右),祭出了1888的榮耀2.準備於小米2決戰。小米能跟華為醬對抗,繼續提高影響力,

可惜華為醬自家的CPU和軟體層面不給力。(主要是華為選GPU的時候。用的是Vivante最高端的GC4000。

其實有三種選擇的。PowerVR,Mail,Vivante。

那一年好像powervr沒有給大陸授權 那就沒戲了,Mail就跟三星一樣了 不符合高端精品路線,選的是GC4000.沒錯是最高端的。

面積小,頻率高,跑分好看,實際效果一塌糊塗。

而且Vivante的GPU,我除了K3V2就沒聽過第二款用這個了。

那就恭喜了,那優化就渣渣了,而且GC4000鎖在一個頻率非常低的位置,面積小,頻率又低,實際表現就堪憂了,玩小遊戲都略卡。大型遊戲各種錯誤,不能進(優化問題了)。

= -嗯 華為醬你基本跪了,然後襯託了小米。

互聯網營銷

什麼叫互聯網營銷?就是用戶的話語權增加了,知道的東西更多了,這個時候靠的是什麼?口碑,小米手握著手機發燒友這個群體,這群天天討論手機和折騰的手機,他們在旁邊人和網路上的對手機的影響他人極其大了。

小米這個時候保持不擅長的東西保持平庸很有好處。然後手握髮燒友群體,刷機要刷MIUI,不服跑個分,都不停的增加了小米的存在感。

預售+網商

我覺得小米的預售+網商有很多好處,能夠很好的控制庫存,減少和控制成本。開頭直接重重的給那些走運營商,走線下的渠道狠狠地一擊。其次能保持口碑(那些線下渠道各種坑爹,你懂得)

而且能增加用戶的熱度。為了搶小米,那種幾百萬人同時搶,幾分鐘就搶完了。這都是可以討論,炫耀的東西。看我小米賣的多火,一分多鐘就沒了,三十萬台哦。

配件

這是一個被無視的點,小米可以靠著賣手機的流量賣著配件,賺錢,而且能提升b格(小米遙控車),也能引爆熱點(小米耳機啊,小米移動電源啊)

央視廣告

小米很明白該投的地方肯定投,比如說央視廣告,前一年的嘿嘿,這一年我們的時代。繼續提升b格。看得人多,一投,大家都知道了,特別是三四線城市。

對營銷節奏的把握

小米把小說節奏運用到營銷上來,那是一波接一波,都是各種高潮刺激,舉幾個例子,紅米799,小米2繼續1999,小米1s 1499。小米移動電源69,我們的時代。這簡直是可怕。而且還讓你猜。最終還告訴你一個驚喜的答案。

各種合作

雷軍系就不提了,金山,凡客,YY的支持還算少嗎。小米空間,小米貼吧,淘寶手機小米各種常駐?友盟小米各種常駐?還有小米在線,小米專版qq,那真的是無孔不入。

紅米

影響力逐漸提升到了群眾當中,但是自身問題也不能往上走,那也只能接勢往下走。紅米就出來了,借著中國移動的支持,直接799的紅米均衡配置加上qq空間和自身廣泛的群眾支持,再次火了一把。

小米的可怕是執行力和各方面都太強了,這能複製?就光團隊就很難複製?其次資源,還借著手機普及的勢頭。

這能玩?但是弱點還是有很多的,比如說靠的是代工,1999以後價格很難上去了,線下渠道不行,但這都不是問題。

小米的關鍵是要找到下一個點,小米現在靠的是小米和紅米兩個系列(靠的是手機的普及和網購的崛起,移動互聯網的崛起,這明明是站在颱風上),盒子,電視,路由器都是很不確定的東西,小米除了手機這個點,下一個增長點在哪裡?這才是關鍵。

這一年 華為CPU和emui提升來襲,魅族直接跟小米打價格戰,FLMYE開放。小米的產品受到了競爭了。期待小米系列新一代產品還有miui v6 。


一般來說有句話可以給你啟發。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


在我看來,華為榮耀,中興nubia,酷派大神,都是小米,何來沒有第二個小米?


很簡單,每個手機廠商都有自家的獨門絕招,可是能打完整套套路的選手只有小米。

等你學會了小米那套套路,人家已經是祖師爺了,功夫(資本)比你高,門徒(粉絲)比你多,怎麼比?除非出現個張三丰,自學成才,自立門派,玩兒的就是不一樣,不比更好贏


小米的商業模式已經深入人心,不見得學習的都像小米那樣快速成長、規模龐大。應該說有行業的因素在裡面,還有高調的人不多見。

人劍合一的至高境界一是難以修鍊,二是也不一定是文化的主流。


互聯網行業基本都是壟斷巨頭,和傳統的行業老大老二老三並不一樣。

比如騰訊壟斷了IM

360壟斷了殺毒

小米壟斷了粉絲經濟。


因為二胎還沒有完全開放


因為第一個小米還沒長大呢


推薦閱讀:

有哪些產品經理出身的互聯網大牛?
如何證明/反駁「中華有五千年的歷史,五千年這個數字需要大書特書」?
人類如果不是進化來的,有其他什麼可能性么? 各位把想法扔出來吧?
將 iPhone 的相機對準 Apple Watch 實現配對是利用了什麼原理?
linux字體顯示為什麼還做不到像android一樣清晰?

TAG:互聯網 | 創業 | 小米科技 | 商業 | 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