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專業人士怎麼評價寧財神的文章《本我和超我在情感中的簡單應用》?

來源:寧財神的微博


微博原文這樣說:

猶豫了很久,要不要發這篇,還是決定發。這篇文章,是純粹的偽科學。這些年,我用這個理論驗證過無數情感方面的事,幾乎沒錯過,但這只是我一家之言,希望各位看完文章,各自驗證一下,準不準的,都給回句話吧。

所以我們還有討論文章科學性的必要嗎?每個人都可以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創造一個局限的理論,作者一沒有抄襲,二沒有強調自己理論的普適性,反倒自嘲是偽科學,我們又何必苦苦質疑作者呢?

另外,我認為,比之樂嘉大談的色彩心理學,寧財神本文,態度還算挺謙虛的。


挺驚訝的,不知道寧財神為什麼突發此感想,很想套用大話西遊里的一句台詞對寧財神說:「省省吧你,改變什麼形象,好好做好編劇這份有前途的職業吧!」

吐槽過後,再看看這篇長微博的內容,其實是一些寧財神對自己人生經驗的總結,本身無可厚非。但比較囧的是:他為什麼要在自己的經驗分享里按上「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而且完全用錯了……

寧財神筆下的三個「我」,與弗洛伊德創造的三個「我」,完全是兩種概念。用財神文章中的原話,他所講的三個「我」分別代表的是:

本我——停留在受驚嚇那個年紀的孩子;

自我——情商智商;

超我——社會經驗;

而弗洛伊德創造的三個我,則分別代表了另一種概念:本我、自我與超我

本我——人最為原始的、屬滿足本能衝動的慾望;

自我——個人有意識的部分;

超我——屬於人格結構中的道德部份;

弗洛伊德的理論中,本我遵循著快樂原則;自我遵循著現實原則;超我則象徵著道德約束,三者的關係是相互矛盾、制約的:本我想要滿足慾望,而自我因害怕受到現實懲罰而剋制慾望,超我則從更高的道德層面去約束本我。

而寧財神文中所說的:「自我和超我為了保護本我,會急速生長,變得強大,想像力、創造力、感受力……」這些描述的明顯不是心理學意義上的三個「我」。

相反,根據弗洛伊德的邏輯,藝術家們更應該是本我非常強大、較少受到自我和超我約束的狀態。因為某種程度上,藝術是不能被太多理性(自我和超我的特徵)所約束的,藝術是內心能量的表達和釋放,應該是本我與自我超我、感性與理性、張揚與剋制在矛盾碰撞中產生的。

從心理學上對於三個「我」的定義這個角度來看這篇文章,寧財神是用了一個錯誤的比喻,來描述他可能有道理的人生經驗。


第一次被邀請,誠惶誠恐。。。當年專業學得不好,變成個愛好者的水平,也隨便談談我的看法。

本我,自我和超我,是弗洛伊德理論里重要的幾個概念。

本我(id)包含要求得到眼前滿足的一切本能的驅動。它按照快樂原則行事,急切地尋找發泄口,一味追求滿足。本我中的一切,永遠都是無意識的。

自我(ego)處於本我和超我之間,代表理性和機智,具有防衛和中介職能,它按照現實原則來行事,充當仲裁者,監督本我的動靜,給予適當滿足。自我的心理能量大部分消耗在對本我的控制和壓制上。任何能成為意識的東西都在自我之中,但在自我中也許還有仍處於無意識狀態的東西。

超我(superego)代表良心、社會準則和自我理想,是人格的高層領導,它按照至善原則行事,指導自我,限制本我。

所以本我基本上是不太會隨著年齡有大的變化的,因為人的基本慾望生來就是那幾樣。而超我和自我確實會隨著和社會接觸的時間不斷調整改變。基本上寧財神對這幾個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就存在一些偏差。後面的大段論述基本上也是漏洞百出。所以,從理論上來看,寧財神的這篇文章正如同他自己所說,「是純粹的偽科學」。當然,相比樂嘉堂而皇之地盜用組合心理學一些過時的觀點變成自己的理論和科學,寧財神的低姿態,無疑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和樂嘉的色彩心理學理論一樣,寧財神的說法也同樣會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和驗證,我的微博好友里有不少人(主要是女性)已經紛紛表達了:「唉,我好像就是這樣。」

產生這種現象,我想不外乎普遍性和自我實現。小時候生活環境發生巨大變動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甚至家庭暴力不能算是這其中之一。但是離婚轉學在現代社會不能算少了,搬家看起來就更多了。親人去世其實也可以被歸為這其中之一。反過來說,有多少人小時候沒有發生什麼變故?而反映出來的結果,敏感和情緒化,更是現代青少年很普遍的心理特質了。自己愛過沒在一起的都是人渣,自己都是犧牲的。大家都願意這樣想。自己看著這些說法,再往上靠靠,越想越覺得還挺準的,就像那些星座描述一樣:「花擦!不就是在說我么!」

事實上,同樣的話題,有人嘗試用自尊解釋,有人嘗試用安全感解釋,都是我們經常會看到的說法。那些「幼年遭受變故的人」,自尊心特別脆弱,安全感特別差,於是BLABLA。聽上去是不是也挺合理的?

其實,許多有意識去觀察生活的人,都會得到一些自己的經驗性總結,然後嘗試用某種理論把這些總結概括出來。得益於我國當前科普工作的長足進步,用來總結包裝的外衣也越來越具有「科學性」;而科普工作還亟待進一步推動的原因,就是很多人還看不明白這些包裝之下的實質。這種情況,就像觀察天象的古人,能根據自己所視,歸納星座一樣。不能說這些總結毫無價值,但是認為它真的具有普遍指導意義,好比以為同一星座的星星就離得很近,似乎和事實就差得有點遠了。

雖然國內很多搞科學的人,特別是一些所謂專家很扯淡很忽悠。但是科學本身,應當值得尊重。科學的積累和訓練,不該被輕視。


這也許就是為什麼有的人對你好的那麼用力卻依然走不進心裡,一定是他在一開始讓你藏起了本我,之後無論怎麼彌補都只能事倍功半或者只能得到超我的認可,而本我作為一個很敏感膽小的自我保護的存在,被嚇回去了很難再召喚出來,於是在內心始終存在距離感……而有些人對你好的不是那麼用力,卻依然可以讓你感到信任和放鬆,大概是因為你的本我在他那裡得到了尊重和保護。


說的太籠統,人不是那麼簡單的。。。


非心理學專業 不屑邀怒答

心理學專業本身好像也不研究本我超我什麼的吧,貌似這個是哲學範疇內的東東,我斗膽猜測題主是想知道他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

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我,一個編劇的或者說一搞戲劇方面工作的人,到底能把人心了解多少?看見這個我明白了。

我看完之後我覺得真的如同自己沒穿衣服(低頭看看其實穿著),老說人性是通的,其實以前更多的是自己往上貼,硬往上蹭,好像我要沒這病都不好意思跟打招呼,但這回不是,我覺得他是把我的疑問解開了。

我小時候目睹過,遭到過「家庭暴力」,不是特別嚴重那種,就是傳統中國父親的教育方式,甚至我高中還和父親因為看電視對打,並且因為父親脾氣不好,經常罵人,這對我童年的影響極大,當然,現在長大了,不能說這個就好或者壞,隨著時間推移,我沒有對父親的怨恨,因為我能放下了,作為一個八零後誰還沒愛過幾頓揍?本身我天生就很敏感,加上家庭的不太和諧,我就特別喜歡藝術,我家工人家庭,連唱歌不跑調的都少。我作為寧財神說的這種敏感的人,我能夠理解張默吸毒,理解很多藝術家的心態,因為我覺得我們的童年經歷有相似的地方,加上自己天生敏感。我知道那些偉大藝術家他們吸毒不是法制教育中的一時糊塗,你知道他們心中永遠有種飢餓的空白,你知道那不是我們選擇藝術作為職業,而是上帝選擇我們是一種什麼感覺。如果現在讓我選擇是過一個幸福的童年,然後平平淡淡,還是過一個不幸福的童年,將來可能成為藝術大師,如果我能選的話,我一定選擇前者,但是命運不是我能選擇的東西,我必須把那些故事講下去,把那些詩寫出來,我才痛快,我才感覺到自己是在活著。與其苟延殘喘,不如縱情燃燒,我覺得科本的這句話不是絕對正確的,而是專門給我們這種人準備的。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少女慘遭割喉,兇手殘忍手段令人髮指,但學法的朋友認為兇手不該死」?
出身寒門本科工科想跨考認知神經科學研究生,有什麼需要注意或者考慮的?
為什麼不覺得嬰兒的排泄物噁心,而面對老人的排泄物會覺得「臟」?
現象學中的意向性有神經科學的基礎嗎?

TAG:心理學 | 寧財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