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佑寫的歌詞好在哪裡?

他的歌詞給人與眾不同的感覺。


同樣是「你怎麼不愛我了我還愛你啊」

鄭國江的筆下是——

為何我心分秒想著過去,

為何你一點都不記起,

情義已失去恩愛都失去,

我卻為何偏偏喜歡你。

羅大佑的口中是——

你可知道我愛你想你念你怨你深情永不變,

難道你不曾回頭想想昨日的誓言,

就算你留戀開放在水中嬌艷的水仙,

別忘了寂寞的山谷的角落裡野百合也有春天。

比起痴男怨女的糾纏,我更希望擁有後者的這種自尊和堅強


面對著滿世界的「你是我的」這種宣言,

羅大佑說——

你不屬於我,我也不擁有你,

姑娘世上沒有人有佔有的權利。

這才是互相尊重的感情,如此不卑不亢


第一次體會到長句的美,就是——

讓青春吹動了你的長髮讓它牽引你的夢

不知不覺這城市的歷史已記取了你的笑容

紅紅心中藍藍的天是個生命的開始

春雨不眠隔夜的你曾空獨眠的日子

讓青春嬌艷的花朵綻開了深藏的紅顏

飛去飛來的滿天的飛絮是幻想你的笑臉

秋來春去紅塵中 誰在宿命里安排

冰雪不語寒夜的你那難隱藏的光彩

讓流浪的足跡在荒漠里寫下永久的回憶

飄去飄來的筆跡是深藏的激情你的心語

前塵後世輪迴中誰在聲音里徘徊

痴情笑我凡俗的人世終難解的關懷

第一次觸動我的呼喚,也是——

看我看一眼吧,莫讓紅顏守空枕。


說到溫柔纏綿,也是第二次被長句打動——

是這般柔情的你給我一個夢想,徜徉在起伏的波浪中盈盈地蕩漾,在你的臂彎。

是這般深情的你搖晃我的夢想,纏綿像海里每一朵無名的浪花,在你的身上,睡夢成真。

轉身浪影洶湧沒紅塵,殘留水溫,空留遺恨。

願只願他生,昨日的身影能相隨,永生永世不離分。

是這般奇情的你粉碎我的夢想,彷彿像水面泡沫的短暫光亮,是我的一生。


而再次被溫情感染,也是第三次被長句征服,則是——

每一首想你的詩寫在雨後的玻璃窗前

每一首多情的歌為你唱著無心的諾言

每一次牽你的手總是不敢看你的雙眼

轉開我暈眩的頭是張不能不瀟洒的臉

給我個溫暖的陷阱和一個燃燒的愛情

讓我這冰冷的心靈有個想到了家的憧憬

緊閉著深鎖的門聽我琴聲的飄零

打開你孤獨的窗莫要轉過去你的身影

走進你深藏的夢誰在無聲地睡眠

點亮你微明的燈是張不能不害羞的臉

給我個溫暖的真情和一個燃燒的愛情

讓我這漂泊的心靈有個找到了家的心情

多年之前滿懷重重的心事我走出一個家

而今何處能安撫這疲憊的心靈浪跡在天涯

每一首蒼老的詩寫在雨後的玻璃窗前

每一首孤獨的歌為你唱著無心的諾言

每一次牽你的手總是不敢看你的雙眼

轉開我暈眩的頭是張不能不瀟洒的臉

給我個溫暖的家庭給我個燃燒的愛情

讓我這出門的背影有個回到了家的心情

【也是因為太長,至今我也未能把以上三首歌的每句話記全。(笑)】


不舍的分別莫過於——

道一聲別離忍不住想要輕輕地抱一抱你

從今後姑娘我將在夢裡早晚也想一想你


再簡單的傾慕莫過於——

手指勾一勾兩人心在此

眼神兜一兜可愛的樣子

轉身掉頭去誰的俏身影

別時多珍重別後見真情


再絕望的愛戀莫過於——

多少次的寂寞掙扎在心頭

只為挽回我將遠去的腳步

多少次我忍住胸口的淚水

只是為了告訴我自己我不在乎

是否應驗了我曾說的那句話

情到深處人孤獨


再沉痛的思念莫過於——

不明白的是為何人世間,

總不能溶解你的樣子。


再磅礴的告白莫過於——

永不後悔,付出的青春血汗眼淚永不後悔。

永遠愛你,天涯海角海枯石爛永遠愛你。


純凈的低吟莫過於——

風兒你在輕輕的吹

吹得那滿園的花兒醉

風兒你要輕輕的吹

莫要吹落了我的紅薔薇

春天的花是顆小蓓蕾

夏季里艷紅的更嬌美

秋天它花瓣兒處處飛

冬季里心碎是為了誰


赤子的思緒莫過於——

給我一個不變的愛情不朽的溫情

這樣的事情到底我想不想

丟一個銅板輕輕地蓋著猜猜她愛我不愛

那是我所不能了解的事

砍去我那萬能的雙手給我一對翅膀

這樣的事情到底我想不想

攤開我雙手問問我自己到底是怎麼回事

那是我所不能了解的事

如果沒有繽紛的色彩只有分明一片黑白

這樣的事情他應該不應該

拿一枝鉛筆畫一個真理那是個什麼樣的字

那是我所不能了解的事


無奈的追憶莫過於——

過去的誓言就像那課本里繽紛的書籤

刻畫著多少美麗的詩可是終究是一陣煙

不再是舊日熟悉的我有著舊日狂熱的夢

也不是舊日熟悉的你有著依然的笑容


大俗不俗——

姐兒頭上戴著杜鵑花呀,迎著風兒隨浪逐彩霞

船兒搖過春水不說話呀,水鄉溫柔何處是我家

船兒搖過春水不說話呀,隨著歌兒劃向夢裡的他

嘴兒輕輕唱著不說話呀,水鄉溫柔象那夢裡的畫

嘴兒輕輕唱呀唱不休呀,年華飄過歌聲似水流

船兒搖過春水不停留呀,搖到風兒吹破天涼的秋

船兒搖過春水不停留呀,魚兒雙雙結伴水底游

誰的船歌唱得聲悠悠,水鄉溫柔來到天涼的秋

誰的船歌唱得聲悠悠,誰家姑娘水鄉泛扁舟

誰的夢中他呀不說話呀,誰的他呀何處是我的家


似醉非醉——

開心的,關心的,真心的,變心的,

成敗未知的是誰?

多虧在生命中化身作救主的你早已做了準備。

歡心的,傷心的,痴心的,負心的,

愛恨交織又是誰?

多謝在生命中化身做知己的你為我做個奉陪。


鄉戀——

東方之珠,我的愛人,你的風采是否浪漫依然

東方之珠,整夜未眠,守著滄海桑田變幻的諾言

東方之珠,擁抱著我,讓我溫暖你那蒼涼的胸膛

讓海風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淚珠彷彿都說出你的尊嚴

讓海潮伴我來保佑你,請別忘記我永遠不變黃色的臉


童真——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

操場邊的鞦韆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師的粉筆還在拚命嘰嘰喳喳寫個不停

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等待遊戲的童年

福利社裡面什麼都有就是口袋裡沒有半毛錢

諸葛四郎和魔鬼黨到底誰搶到那支寶劍

隔壁班的那個女孩怎麼還沒經過我的窗前

嘴裡的零食手裡的漫畫心裡初戀的童年

總是要等到睡覺前才知道功課只做了一點點

總是要等到考試後才知道該念的書都沒有念

一寸光陰一寸金老師說過寸金難買寸光陰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

沒有人知道為什麼太陽總下到山的那一邊

沒有人能夠告訴我山裡面有沒有住著神仙

多少的日子裡總是一個人面對著天空發獃

就這麼好奇就這麼幻想這麼孤單的童年

陽光下蜻蜓飛過來一片片綠油油的稻田

水彩蠟筆和萬花筒畫不出天邊那一條彩虹

什麼時候才能像高年級的同學有張成熟與長大的臉

盼望著假期盼望著明天盼望長大的童年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盼望長大的童年


母愛——

你如此端詳的這張迷惑的臉

和那歷經風雨和冰霜寂寞的眼

寒冷的冬天怕你在夜裡著涼

溫暖的春天是你年幼的陽光

綿延里跌跌撞撞誰的成長

是個熟悉的身影又出現在你的身旁

無言的牽掛中想你在世間流浪

孤單的思念中盼你往歸途遙望

母親的懷中是個藍藍的海洋

撫育了你終於成青春的臉龐

揮揮手告別的光陰不再回頭

抬頭看看那蒼老的目光依舊溫柔

童年的舊事綿綿如歲月停留

片片的拾回是終於擁抱你的手

母親的懷中有個藍藍的海洋

曾經你也有一個青春的臉龐

你如此端詳的這張迷惑的臉

和那歷經風雨和冰霜寂寞的眼

寒冷的冬天依然有夜深寒涼

春天的溫暖只因你年幼的陽光


父愛——

這是個前世的債今生由誰還清

本遊戲不那麼公平先一言為定

天生相似這眼睛照滿誰的笑影

童話故事裡的劇情世間難講明

有朝沉默是我幸福的是你

送走的前世來自那童話愛情


懵懂少年時,家是——

誰能給我更溫暖的陽光,誰能給我更溫柔的夢鄉

誰能在最後終於還是原諒我,還安慰我那創痛的胸膛

誰能給我更孤獨的門窗,遮蓋著內外風雨的門窗

誰能在最後終於矛盾地擺擺手,還祝福我那未知的去向

我的家庭,我誕生的地方

有我童年時期最美的時光

那是後來我逃出的地方

也是我現在眼淚揮去的方向


洗盡鉛華後,家是——

本是同根而生的人們相聚成你的家或我的家

將時光流轉或是月圓花好刻在熒幕之上陽光之下

展翅高飛的人兒離開就此穿越時空告別

就不聲不響或許不堪回首絕非不聞不問來告解

如此相近的人們相處卻只有如此人會懂

那矛盾就與幸福一同天作之合潛伏存在冥冥之中

總有一天等骨肉癒合團圓到那時刻誰能預測

就不聲不響或許不堪回首絕非不聞不問的糾扯

給我個溫暖的滿懷著溫暖的彼此關照的家庭

讓兄弟姊妹懷抱父母慈祥的愛依然成長在心靈

給我些溫暖的體諒而堅強的彼此保護的心情

但願成長在日後寒暑狂風暴雨里 有顆不變的心


清醒又最痴心——

起初不經意的你和少年不經事的我

紅塵中的情緣只因那生命匆匆不語的膠著

想是人世間的錯或前世流傳的因果

終生的所有也不惜換取剎那陰陽的交流


既有嚴肅批判,如「現象七十二變」——

現實生活不能等待奇蹟

這是個非常簡單的道理

如果只要生存非常容易

只要你對人保持一點距離

但是生活不能像在演戲

你戴著面具如何面對自己

或許你將會真的發現一些奇蹟

或許你將會發現人生還算美麗

只要你拋開一些面子問題

「未來的主人翁」——

有一天孩子們會告訴他們後代你們要守規矩

格言象玩具風箏在風裡飄來飄去

當未來的世界充滿了一些陌生的旋律

你或許會想起現在這首古老的歌曲

我們不要一個被科學遊戲污染的天空

我們不要一個被現實生活超越的時空

我們不要一個越來越遠模糊的水平線

我們不要一個越來越近沉默的春天

我們不要被你們發明變成電腦兒童

我們不要被你們忘懷變成鑰匙兒童

我們須要陽光青草泥土開闊的藍天

我們不要紅色的污泥塑成紅色的夢魘


又有辛辣調侃,如「超級市民」——

親愛的台北市民,繽紛的台北市

垃圾永遠燒不完,大家團結一條心

親愛的高雄市民,威風的高雄市

槍聲一響齊步走,大家團結一條心

親愛的台北市民,蕩漾的台北市

颳風下雨不要緊,大家團結一條心


「愛人同志」究竟指誰——

每一次閉上了眼就想到了你

你像一句美麗的口號揮不去

怎麼都不能明白我不後悔

即使付出我青春的血汗與眼淚

悲歡離合總有不變的結局

「亞細亞的孤兒」又是誰——

黃色的面孔有紅色的污泥

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懼

多少人在追尋那解不開的問題

多少人在深夜裡無奈地嘆息

多少人的眼淚在無言中抹去

眾說紛紜顯得那樣莫測。


起初我們曾有「烏溜溜的黑眼珠」「輕飄飄的舊時光」

後來我們奔向「蒼茫茫的天涯路」,想要「尋尋覓覓長相守」,卻空留「黑漆漆的孤枕邊」。

「轟隆隆的雷雨聲」伴著「孤單單的身影」

「相知的伴侶」「藍藍的白雲天」透著可遇而不可求的珍貴。


「家鄉的人們」「挖走了紅磚砌上了水泥牆」

「得到了他們想要的」「失去他們擁有的」

我聽過的最震撼的結尾,

就是那句——

子子孫孫永保佑,

世世代代傳香火。


正如有人所說,李宗盛寫的是愛的「代價」,羅大佑寫的是愛的「箴言」

林夕既寫詩也寫生活,而羅大佑把萬象全寫成了詩。

他有著明鏡般的心,寬闊的胸懷,高貴的靈魂,最後是詩人的文筆。


此致

敬禮


聽聞羅大佑先生入駐知乎,大家還不去關注一波:

知乎用戶

羅大佑先生的作品胸懷天下,氣象萬千;

既有沉鬱頓挫,憂國憂民之感慨;

又有俱懷逸興,青天攬月之情懷。

羅先生是我們當代樂壇最具中華傳統知識分子風骨的音樂家,

也是當今樂壇,變成娛樂圈之後,最缺少以及最急需的脊樑。

當年的流行音樂是一把利刃,解剖中華社會的病體;

是一陣旋風,吹散白色紅色的霧霾;

是一擊鳴鼓,激勵一代青年的奮進;

是一聲怒吼,喚醒沉睡已久的國民。

羅大佑先生同時也創作了大量的豐沛的個人感情作品。

縱貫線期間,李宗盛說如果他們四人的情史寫成一本200頁的書,

其中李宗盛佔162頁,序言就是羅大佑寫的。

羅大佑的情詩是深沉的浪漫。

1984年,羅大佑的溫情的告別專輯《家》中,

描述了一個生他養他的有父母兄弟姐妹的《家I》,

又描寫了一個漂泊在外尋找愛情的《家II》。

如今三十餘載已過,羅大佑有了自己組建的家庭,

年近花甲,喜得貴女。

他創作了《家III》,又名《戀曲2100》,

獻給他新的家,他可能活到2100年的女兒。

下面獻上我過去寫過的羅先生四張專輯的回答,

歡迎我們這個時代樂壇最卓越的知識分子:

Johnny Zhu:如何評價羅大佑的專輯《之乎者也》?

Johnny Zhu:如何評價羅大佑的專輯《未來的主人翁》?

Johnny Zhu:羅大佑的《耶穌的另一個名字》是一首聖歌嗎?

Johnny Zhu:華語樂壇有哪些被人低估的專輯?


我的同事齊喬正的一篇微信推送《你像一句美麗的口號揮不去》深得我心,很大程度上也回答了這個問題,經作者授權,就轉帖過來。PS:《戀曲1980》也是我的最愛。

============正文分割線===========

應該是我初中二年級之前——初二時我正式進入所謂的青春叛逆期,從借來的不知道翻錄過多少遍的沙沙作響的卡帶里,我第一次聽到羅大佑除了正流行的《童年》和《戀曲1990》之外的其他作品。當時的我,正在師長的殷切期待和朦朧的「可我就是不想照你們說的做」的中二情緒之間苦悶彷徨,羅大佑的歌,為我密閉的世界打開了第一扇天窗。《戀曲1980》中「你不屬於我,我也不擁有你,姑娘世上沒有人有佔有的權利」的歌詞,讓我看到了感情狀態的另一種可能性(完全跟愛情無關)。我媽後來經常說我那時是多麼難管多麼不懂事,案例之一就是有一次她長篇大論「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我辛辛苦苦生下你來把你養大容易么我」,我理直氣壯地回了她一句「可是媽媽我從來沒有要求被生下來過」,把她給驚得楞了半天。

1994年我高中畢業,校園裡流行寫畢業留言,很多同學的留言冊上都會有諸如「興趣愛好」「生活理想」之類的格式表格。我鄭重地在好幾本留言冊上留下了我的「生活理想」:給我個溫暖的家庭,和一個燃燒的愛情。——來自羅大佑1984年的作品《家Ⅱ》。

2000年9月,羅大佑的上海演唱會成了當年國內的文化大事件。讀研期間是我迄今為止最窮的三年,我每個月的學生津貼是231塊5毛,但輾轉買了五百多塊的羅大佑演唱會門票,見證了那個「見證傳奇」的時刻:真的有成百上千的歌迷搭乘火車湧入上海,我看到身邊的人(大都比我年長几歲)在羅大佑唱到某首歌時毫不掩飾地落下眼淚,也真的有人拿著手機(那時我還沒有手機)與另一端的不知什麼人一起聽現場。那場演唱會給我的震撼是如此之強烈,我翻閱了這場演唱會前後的很多報道,後來又買了下面這本粗糙的粉絲書。

2001年,我的朋友Oleg出了《小強填字》的書,勒令我寫一篇書評,我把羅大佑的《愛人同志》夾帶了進去。「愛人同志」是我無限嚮往並且現在依然認為是最好的伴侶模式:單單只是愛人是不夠的,我們還必須是同志。忘記了哪年在北京採訪第一次採訪李銀河,我跟她說,當我第一次看到王小波寫給她的情詩——當我跨過沉淪的一切,向著永恆開戰的時候,你是我的軍旗——我說這首詩讓我非常感動,大概只有羅大佑的《愛人同志》可以與之相媲美。李銀河楞了一下,說「那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她真的不美,又很拘謹甚至可以說是呆板,但因為一個男人曾經對她說過「你是我的軍旗」,那我就相信她是一個有內容的女人。

2003年,我第一次做羅大佑的採訪。對剛入行的我來說,第一次與偶像面對面,忐忑之餘夾雜著一點「心酸」。當時羅大佑的處境頗為尷尬,三年前的傳奇待遇不再,他離婚、出書、打版權官司、頻繁開演唱會,不時被曝出「經濟情況不太好」的消息。採訪氣氛一度緊張,直到我問他,如何看待最新崛起的周杰倫或F4時,他脫口而出:F4,他們是拍《流星蝴蝶劍》走紅的吧?在場的人都大笑起來,我也跟著鬆了一口氣。職業身份讓我不得不問一些可能會令他尷尬的問題,但在他見招拆招之後,我非常欣慰地在心裡說了一句:幹得漂亮!謝謝你沒令我失望。

2008-2009年,縱貫線巡演兩度經過上海,我都去聽了。虹口足球場那次,我組了一個中年婦女粉絲團,在演唱會之前去吃了一頓譚魚頭火鍋。

2016年11月5日,我早早買好了《假如我是羅大佑》的演唱會門票,卻提前一晚被召進醫院做手術,無奈錯過。

我曾經很十三地總結過,在我成長過程中,至少有三個人,影響到了我執拗而擰巴的生活觀(或者愛情觀),他們分別是——

羅大佑:愛情這東西我明白,但永遠是什麼?

崔健:你愛我一無所有。

王朔:要是將來你對我說拜拜,我就對你說OK。

但如果只能有一個偶像,我毫不猶豫會選羅大佑。

最近幾年,「每人心中都有一首李宗盛」的句式非常流行,我第一次看到的時候覺得非常吃驚,想說我心中就沒有一首李宗盛啊——但是有很多首羅大佑。

把羅大佑跟李宗盛或者其他創作歌手進行比較,是很招人罵的事情吧。但如果僅就情歌來說,他們之間的區別是非常明顯的。羅式情歌基本都屬於泛泛而談,是偏形而上的,是格局開闊的,是「情到深處無怨尤」式的,比如「穿過你的黑髮的我的手」,比如「蕭瑟的風雨中你走在我身旁」,確實人人都可以自我代入,但並不是所有人的代入感都能那麼強烈。

相比之下,李宗盛貼合市場行情以及不同歌手氣質寫出來的情歌,是有故事有情節的,是實實在在、掏心掏肺的男痴女怨,是「讓我歡喜讓我憂」式的,比如「女人若沒人愛多可悲,就算有人聽我的歌會流淚」,比如「春花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每個聽到的人都會覺得「哎呀,這歌唱的就是我嘛」——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一往情深卻被最終辜負的那一個。

正因為這樣的差異,以及作品數量的不同,如果現在論商業性和市場性,哪怕是我這種死忠粉也沒法不承認,羅大佑比不上李宗盛。畢竟,世界上有多少人的愛情,是以「格局」或者「度量」來衡量的呢?蕭峰或者胡一刀式的男子那麼少,胡一刀夫人殉了情,程靈素和赤名莉香則都無情可殉。

最近幾年,關於羅大佑的信息很多都是負面的,比如上綜藝節目與其他導師不和,比如演唱會少人買票,等等。當比羅大佑小4歲的的李宗盛儼然以一代宗師的姿態安然度日接受致敬的時候,羅大佑還保持著某種不安分的本色,還不肯順乎民意來臨晚鏡傷流景。

但是,我是羅大佑情歌重度患者。假如說世界上有來自於情人最好的讚美,我願意被稱作「愛人同志」。

今年6月份,我的同事、中年婦女之友徐小寧問我:你最愛的老男人要出新專輯了,你要不要去看看現場?

我說:要,當然要,必須要啊!

他說:當心哦,你可能會很失望的。

此前我跟徐小寧討論過,我們年輕時或多或少都有一種「今生將不再見你,只為再見你的,已不是你/心中的你已永不再現,再現的,只是些滄桑的歲月和流年」情意結,哀嘆美人遲暮,不許英雄白頭。

但隨著年紀漸長,連我們自己都從當年理想中的「家駒」變成現實中的「家狗」的時候,也慢慢接受了我們年輕時候喜歡過的人和事,他們當然也會改變,也有權利改變。

今年7月25日,羅大佑在暌違13年之後推出新專輯《家Ⅲ》,他在同名主打歌里這麼說:給我些溫暖的,體諒而堅強的,彼此保護的心情,但願成長在日後寒暑狂風暴雨里有顆不變的心。跟《家Ⅱ》相比,朗朗上口的旋律還在,歌詞平和了很多,也……啰嗦了一點。

豈有豪情似舊時。1984年寫《家Ⅱ》的時候,羅大佑才30歲,如日中天,雙親健在,兄姐友愛,他親口承認過幾段戀情,但也表示過絕對不會結婚。今年推出《家Ⅲ》的時候,羅大佑63歲,父母都已過世,他正處於第二段婚姻當中,還有了一個5歲的女兒。

也許你已經不是我少年時代喜歡過的、引以為榮的你的樣子了,但,又有什麼關係?世人都知曉那人情有如曇花隱現,我也已經不是少年時代的我了。

其實我們應該都一樣吧,沒法抵抗由風塵刻畫我們的樣子,當年肆意「燃燒」的力氣,逐漸變成了如今「溫暖」的底色。

我希望你過得順意,希望你——我也經常這樣激勵自己——還能保留一點你當年的特質,不要油滑,不要猥瑣,不要輕易放棄,不要……讓我失望。就像你歌里唱的:在日後寒暑狂風暴雨里有顆不變的心。

要知道,在翻雲覆雨的閃爍的面孔飄忽之間,羅大佑三個字,依然像一句美麗的口號揮不去。

時代需要一些跟「人」相關的歌

這是您第三次用「家」來當歌名。發這張專輯,最想表達的是什麼?

羅大佑:最簡單的就是告訴大家我現在的狀態和感受,我有了女兒,我創立了自己終於想要的一個家。另外一方面是我覺得,好像現在這個世界變化這麼快,有這麼多的不確定性,我們需要一點有質感的、有「人」的味道和感覺和作品。至少我可以把我自己開心的、比較和諧的感覺表達得清楚一些。

您在《家Ⅱ》里說「給我個溫暖的家庭,和一個燃燒的愛情」,到了《家Ⅲ》,說過很多次「溫暖」,但「燃燒」的字樣都沒有了。和諧、溫暖,這些是您現在想要表達的元素嗎?

羅大佑:不是說我想要做出來怎樣,這一切都還是蠻自然地流露出來的,我寫的歌都往這個方向走。這跟我女兒有絕大的關係。我跟天下男人一樣,女兒出生剛開始不是那麼適應,慢慢、慢慢就適應了。為什麼男人就不能換尿布呢?為什麼男人就不能幫老婆餵奶瓶呢?也有人跟我說我這個年紀,可能看不到女兒長到多少歲了,我想說這有什麼關係?搞不好我們什麼時候飛機失事,搞不好會生病,都不知道。但女兒這個作品是真實存在的,這是我可以掌控的。我們努力讓她喜歡這個世界,讓旁邊的人也喜歡她,我覺得這就夠了。

因為我個人是從情歌開始喜歡羅大佑的,所以特別想問下這一方面……

羅大佑:所以你最喜歡我的一首情歌是?

《思念》。

羅大佑:哇,很少有人把《思念》這首歌單獨拿出來講耶。我香港的幾個gay的朋友很喜歡這首歌,因為他們是少數嘛,表達感情就比較隱晦一些。

a

那情歌在您現在的創作中還佔怎樣的分量?

羅大佑:如眾所周知,情歌一定會少的。到了這個年紀,還會寫很多情歌嗎,那會很奇怪吧?也有一些歌是寫給女兒的,她是異性,她對我不錯,當然我對她更好,這是另一種情歌的表達。

就是說不再是「燃燒」式的表達了。

羅大佑:跟年輕的時候當然不一樣啦。現在一定是沒有年輕時發揮到淋漓盡致的那種激情。你想想看,現在連吃個牛排都會說肉少一點,蔬菜一點,代謝能力都沒有以前好了嘛。以前跑步可以跑一個多鐘頭,現在跑到45分鐘就會告訴自己停下來,不要傷到膝蓋。要有自知之明啊。不要說人類跟動物一樣,最強烈的慾望就是追求異性,它比吃可能更重要,但(這種慾望)一直保持在那個位置還得了。你消受不起的啦。

現在我的心是比較開的

您在《之乎者也》和《未來的主人翁》專輯後記里都強調「這裡沒有不痛不癢的歌」,這還是您現在的創作原則嗎?還是一定要達到怎樣的高度才OK?

羅大佑:一首歌能達到什麼高度,首先是賣得好,在這個年頭已經很難了,唱片都賣不動了對不對?然後是受注意、能流行,這點還好,不是那麼難,但也不是自己能做主的。那我寫歌,比較重要的是可以感動自己。在鋼琴上彈一段旋律出來,這時沒有唱功,沒有歌詞和編曲,如果彈出來耐聽的話,你聽三天都沒問題,那它就是能成立的好東西。

歌詞的文學性曾是創作人非常重視的事情,但現在大家都不怎麼關注這個了。

羅大佑:確實年輕的朋友不太注意歌詞,但用中文來寫歌有很多很多要解決的問題。現在新出來的作品,一定會比我們那時候更好,更有技巧,但我們不能忘記音樂之所以會打動人,因為它是人的創作,來自於內心,而不是來自於腦筋,好的音樂一定不是腦筋思考和算計出來的,是從心裡出來的。為什麼是心呢?心是從我們在娘胎里就開始跳動的,到臨死心臟停止跳動,我們就是這樣活生生血淋淋地活著,音樂是屬於這種創作。

所以你現在寫歌還是字斟句酌?

羅大佑:我一向都是字斟句酌的啊,延續我對創作的基本要求。

那現在寫歌跟以前相比,是更得心應手,還是比較費勁?

羅大佑:現在比較簡單,現在要寫什麼東西,那個狀態都會在。以前就是我一定要寫個什麼歌,一定要什麼主題,一定要搖滾,一定要給誰唱,就太刻意去做了,其實會比較難。現在我的心是比較開的。

我寧可收起我的稜角

您在《昨日遺書》里寫到過「相信父親在天之靈不會介意我不打算有小孩子的不孝行為」,但後來您第二次結婚,還有了女兒,怎麼會一下子有這麼大的轉變?

羅大佑:其實不是一下子,所有轉變都是慢慢來的。我以前放棄醫生不做去當歌手,也不是忽然一下子的事情。我用了快十年時間才封住所有人的嘴巴,讓他們看到羅大佑靠這個也可以吃飯。小孩也是一樣,以前我對小孩的想法是「搞什麼嘛」,後來就是「那試試看吧」,可能是心境到了,年紀到了,當男性雄風沒辦法顯示出來的時候,還可以靠科技把它成事。

據說您準備再要一個?

羅:沒有!絕對沒有。

有了家庭和女兒之後,最大的改變是什麼?

羅大佑:我變得比較有耐心一點了。像我已經13年沒出唱片,竟然也把它做出來了。新專輯裡旋律和歌詞講的都是比較和諧的狀態,我以前寫這種東西會被罵的,現在我覺得合理的原因是,我真的覺得(拿起手機)這個東西製造了很多紛擾,製造了人和人之間的比較,這種比較是會上癮的,讓我們反而忘記了這個東西本身的價值。現在很少人睡覺是不把手機放在枕邊的,比跟太太還close。以前我的表達可能是「喂,不行的!你不可以!」,但現在我寧可收斂起我的稜角,把溫柔體貼和善良傳達出去。

是因為有了女兒嗎?

羅大佑:對呀,就是這麼不爭氣嘛。施南生有一次跟我聊,說她看到很多以前認為「英雄本色」一樣的爸爸,有了女兒之後完全變了樣子。吳宇森啊,到現在的劉德華啊,都是這樣。這還沒到時候呢,爸爸嫁女兒時能哭成什麼樣子,我看過很多。

在您現在來說,要維持一個「溫暖的家庭」,基本要素是什麼?

羅大佑:在我現在這個狀態,我認為最重要的三樣東西:健康,創意,家庭。(怎麼排序?)健康是第一個,你自己健康都不行的話 ,你怎麼照顧你自己的創意,怎麼照顧你的家庭?雖然是老生常談,但我真的覺得健康非常重要。年輕的時候為了寫歌,喝酒、跟朋友聊天、熬夜,為一首歌可以死掉都無所謂,今晚寫完歌之後就像曇花一現都沒關係。現在不行了,現在我有女兒了。一個人,要在對的年齡,對的狀態,對的階段,做對的事情。

我63歲了,我都還在寫歌

您一直談到年齡、心境,是真的就願意直接承認它,還是說我要反抗一下下?

羅大佑:我為什麼要不承認呢?為什麼要否定它呢?

就……印象中你會一直做個戰士,而戰士是不應該那麼……容易示弱的。

羅大佑:你對我有成見!你把羅大佑就擺在那個地方,他不可以變,變了就是背叛了。糟糕,這很可怕!(之前羅大佑也說過,「音樂教父」這個頭銜是外人強加給他的。)

那你覺得外界,媒體、世人,對你最大的誤解是什麼?

羅大佑:誤解之一,就是羅大佑會一直寫抗議的、叛逆的、年輕的、激情的、激發我們的作品,這個人不應該有家,不應該有後代,他要叛逆到老,然後孤獨到老……我的天,我不能有我自己,我好慘啊。

您最討厭被媒體問到什麼問題?

羅大佑:我所有問題都可以回答,沒有討厭的問題。但有一種情況,是他一問,你就知道他是惡意的。這年頭大家都這麼聰明,他的動機你怎麼會感受不到?比如他一直故意問你的前妻,就等著看你羅大佑怎麼說。

您介意被問到前妻?

羅大佑:我不介意,但我知道什麼是惡意,什麼才是真正他想問的。

如果您不介意,容我冒昧一下……

羅大佑:看!你終於忍不住要冒昧了!請講。

可能因為我是女性的緣故,我會很困惑,為什麼一段十多年的感情可以一下子就分開,然後忽然間來了個人,反而就可以接著一起走下去。不好意思,這樣問是不是很微妙……

羅大佑:可是這個事情都是經過很久才發生的,它一定不是說旦夕之間,一下子就變了,都是經過很久才會(有這個結果)。

您為電影《黃金時代》唱的宣傳曲,有句歌詞是「不懂你的為你憂愁,明白你的嘆此生值得一游」,請問您回過頭看,羅大佑一生「值得一游」的點是什麼?

羅大佑:值得一游的點啊,我搬了一輩子的家,遊盪了大半輩子,現在回想起來已經沒有那麼多的牽掛了。我也寫了一些歌,也算是對父母交代到了。(父母的期待這點對你非常重要嗎?)當然啊,這點很重要,我沒有讓父母失望,社會大眾可能覺得羅大佑的歌還可以,我能留下一些歌影響到一些年輕朋友。我都63歲了,我還在寫歌,但很多人到三十、四十、五十歲就放棄了。我都還在做,你有什麼資格要放棄呢?

http://weixin.qq.com/r/ODsJEYHEutzFrcVy924q (二維碼自動識別)


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鹿港的街道鹿港的漁村,媽祖廟裡燒香的人們。

— —《鹿港小鎮》

亞細亞的孤兒,在風中哭泣。黃色的臉孔有紅色的污泥,黑色的眼中有白色的恐懼,西風在東方唱著悲傷的歌曲。

— —《亞細亞的孤兒》

八十年代在大陸和台灣都在搏命拼經濟的時候,羅大佑就已經寫出這樣反思社會反思歷史的歌詞了。這絕對是歷史極的創作人。


一,羅大佑的歌詞,很長,如果你懂一點樂理,你就會明白歌詞越短作曲越簡單,44拍,42拍來回倒騰,動次打次動次打次節奏和律動感很強,很容易讓人接受。但是歌詞長了以後就很難辦,作曲就不能是簡單的動次打次了,而且想做的入耳好聽更是難上加難。舉個例子,你來打打拍子,感受一下這兩者的不同。

「我一路看過千山和萬水」

「我的腳踏遍天南和地北」

「我就是那林中的小鳥」

「舉頭望月的孤獨有誰知道」

「該配合你演出的我演視而不見」

「在逼一個最愛你的人即興表演」

你再來感受感受這個

「你可知道我愛你想你念你怨你深情永不變,

難道你不曾回頭想想昨日的誓言,

就算你留戀開放在水中嬌艷的水仙,

別忘了寂寞的山谷的角落裡野百合也有春天」

「讓青春吹動了你的長髮讓它牽引你的夢

不知不覺這城市的歷史已記取了你的笑容」

除了羅大佑,華語樂壇還有兩個人也是這種作詞的高手

「我坐在土地上 我看著老樹上 樹已經老得沒有模樣

我走在古道上 古道很凄涼 沒有人來 也沒有人往 」

「保佑工人還有農民 小資產階級 姑娘和民警

陞官的陞官 離婚的離婚 無所事事的人

請上蒼來保佑這些 隨時可以出賣自己隨時準備感動

絕不想死也不知所終 開始感覺到撐的人民吧」

還有這個

遠山笑你 滾滾去 我會穩住我自己 像昨天 吻住你

遠遠的笑看你們這些凡人,居然還沒有理解到他的偉大。

我很想把 對樂觀的理解 深深的 插進你的喉管

每個黑夜來臨 你那永遠不變 低收入的鏡頭裡 永遠是春天

你感受到差距了么?越長的歌詞承載的內容也就越多,相應的想把他唱好了那可就非常難了


這麼說吧,羅大佑之於華語樂壇基本等於鮑勃迪倫之於歐美樂壇,而且個人感覺大佑的詞曲能力比迪倫還要高些。雖然文化不同感受不同,現代流行音樂基本也是西方的舶來品,但羅大佑的才華和成就也絕對和西方本領域最頂級的大師們處於同一高度。他一個人單槍匹馬就把華語樂壇帶到了最高峰,至今無人超越。


既有東方的古典美,也有西方的哲理美;既秉承了傳統士大夫的家國精神,又能在對現代文明的反思中走在時代之先;同時又能自由遊走於嚴肅與通俗之間。


教父歌里的詞

單獨拎出來

都是一首

現代詩


最開始聽羅大佑是五六年前第一次來武漢學編導,受一位老師的影響,同時開始聽李宗盛,何勇,張楚。開始看第六代,看婁燁,看張揚。可能我的成熟比同齡人晚,在歸去的大巴上,崎嶇的路,我只記得「烏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笑臉。」,並把詞寫成信,悄悄放在另一個班姑娘的窗台上。

誠如記憶本身的無因無果,少年也隨之無因無果結束最初的相思。

五年後我又乘上了大巴去往武漢,這次我成了一幫孩子的老師,陪著一個女人,還有一隻貓。鬼使神差我又聽起了羅大佑。我開始不再玩味羅大佑歌詞里泛著淡黃色記憶的的情愫,《大地的孩子》《亞細亞的孤兒》《之乎者也》《閃亮的日子》,我變得更加堅定和執拗,是漆黑夜裡的草原燃起的火炬,靜默和虛無不斷向我湧來。他的歌詞總如一部電影,又或是和一個人的肌膚之親,沒有華麗無章的比喻,只有感懷和具體無比的嘆息。

我總在孩子們面前說起《亞細亞的孤兒》,向孩子們訴說一代人的理想和熱情,但孩子們總好奇地看著我,用心但似乎很費神地在領悟其中的奧義。每當這時,我只好擺擺手,開開玩笑「可能是代溝吧,畢竟老師不是十五六歲了」。轉過頭,我想,我終還是無法超過我的老師,也無法超越第六代,以及羅大佑。我只是在漠北背著草垛苦行的電影學徒,仍有星夜長路。

羅大佑所代表的中國最富有浪漫主義的一代,也是全世界解構狂潮和信息爆炸前的最後的餘音,一曲終了,新的人類擁抱著他們新的時代,舊的人類讓開了他們熾熱崎嶇的跑道。


文以載道。

現在的口水歌你聽聽,什麼小三如何如何啦,或者就是千篇一律的草原姑娘喝酒的民謠或者兄弟金鏈子的嘻哈。太程式化。

羅本身有思想,又敢於抗爭,所以才敢寫當局不願意看到的,也能寫好。


去搜了一下相關學位論文,得出結論是,大家都把羅大佑的歌詞作為當代詩歌進行討論。於是就知道為何聽羅大佑歌詞為何獨特了,畢竟他是文人。


隨便抽出一句:

我不能讓自己再裝聾作啞,沉默的表達代價太傻。《戀曲2000》

是人的性格?愛情?政治?思考?哲學?……

你意會到什麼就是什麼,心中有筆下無。


羅大佑是中國傳統文人詞的一種現代化。

1 羅大佑喜歡用大詞,「永遠」什麼的,也非常有歷史感和大氣,但是你聽他用這些大詞的時候並不會有矯情和中二的感覺(你可以對比一下八十年代《明天會更好》之類的歌詞……我知道裡面也包含了港台的創作者集體參與甚至可能也包括羅大佑本人),因為他的歌詞內容也是非常個人和具體的。這涉及到一個準確的度。

文人寫詞,有的瑣碎香艷,有的豪邁但空洞。羅大佑把這個度把握得很好。從個人體驗出發,但是不終於個人體驗,而是有一個拔高。「深入淺出、雅俗共賞」說起來簡單,做到難。

羅的很多歌詞是直接政治化的,但是並不使用政治化的語言,這點是非常嶄新的。面向對象也也擺脫了傳統的應用式(軍歌、戲曲等)和情歌式兩大類。

2 羅大佑本來的作曲也決定了歌詞的形式美。中國有很多民歌也是朗朗上口,但是從日本到台灣(最早可能還是從歐美,但是到東亞就是全新格式了,因為語言本身的節奏感兩者是很不同的)發展的這種民謠,更多的偏向文字本身的節奏美而不是樂曲的節奏。你看羅大佑的很多歌詞其實不唱念出來也是很好的,與之對比香港或者台灣其他人的很多歌詞文字也是很好的,但是單單念不唱就頗有點違和感。(黑人則發展出rap饒舌這種更直接的風格)

這點是反五四以來西風東漸,歌曲越來越華麗多變的潮流的。同時,羅大佑的創作又和很多戲曲(香港黃霑等人的特點)、民歌(黃土高坡等)的傳統式中國歌曲、或者粵語歌詞有很大的不同,他是使用現代化的音韻和白話文的。

另外說點掃興的話,我工作後因為會了一些日語聽了井上陽水、吉田拓郎(吉田應該不算文人詞,但是挺文藝青年)的歌,台灣民謠應該是受到了日本的搖滾和民謠風格的極大影響。你喜歡早期羅大佑的話,應該肯定也會喜歡吉田拓郎。喜歡晚期羅大佑的話,肯定會喜歡井上陽水。日本歌壇肯定不止這兩位影響了台灣民謠運動中的羅大佑(中島美雪等太著名的阿姨阿叔我覺得都沒有必要特異指出了,我們聽了太多口水歌了以至於就像甲殼蟲一樣根本不用提)


「可是生活不能像在演戲,你戴著面具如何面對自己」

「也許你將會發現人生還算美麗,只要你拋開一些面子問題」

「就像彩色的電視變得更加花哨,能辨別黑白的人越來越少」

皆出自1983 現象七十二變


好在能打動人心,要麼讓你感同身受,要麼能教你做人……

剛上大學,不到20歲的躁動青年想要談戀愛。當時的我認為自己學習好、長得帥、會打球、唱歌好聽,談個戀愛還不簡單嗎?

於是,向心儀的女同學展開了熱烈地追求,結果自然……

那時聽的歌都是后街、西城、林肯公園,覺得愛情要麼是從甜甜蜜蜜到長相廝守,要麼就求之不得讓人痛不欲生。

就在這自尊心受挫的時刻,我第一次聽到了羅大佑的《戀曲1980》,讓我有些頭暈:

「你曾經對我說 你永遠愛著我 愛情這東西我明白 但永遠是什麼」

你這是要拒絕人家姑娘嗎?

「姑娘你別哭泣 我倆還在一起 今天的歡樂 將是明天創痛的回憶

……

什麼都可以拋棄 什麼也不能忘記 現在你說的話都 只是你的勇氣

春天刮著風 秋天下著雨 春風秋雨多少海誓山盟隨風遠去」

這感覺就像是要為了分手而談戀愛……

「你不屬於我 我也不擁有你 姑娘世上沒有人有佔有的權利

或許我們分手 就這麼不回頭 至少不用編織一些美麗的藉口」

整首歌聽下來,我抑制不住內心的波瀾,嘴角輕輕上揚,脫口而出:

「呵呵,原來愛情還可以這樣。」

現在回頭想想,裡面的道理很簡單,似乎就應該是那樣的,至少那也是一種正常的戀愛關係,甚至越年輕時就越契合,畢竟如此瀟洒……於是乎,

懷著這種想法,我到大四才找到女朋友

這就是情竇初開懵懂少年被一首歌教做人的全過程。


「聽說他們挖走了家鄉的紅磚砌上了水泥牆

家鄉的人們得到他們想要的卻又失去他們擁有的

門上的一塊斑駁的木板刻著這麼幾句話

子子孫孫永保佑世世代代傳香火。」

羅大佑《鹿港小鎮》


《現象72變》。mg72年的世間百態,放在gh的現在,仍不過時.


聽一下高曉松對羅大佑的評價吧

曉片段:影響一代人的羅大佑


春天的花開 秋天的風

以及冬天的落陽

——舞文弄墨的同時詩意盡顯


-

羅大佑的歌詞好在歌詞就是羅大佑本人的延伸。獨一無二。

深情,剋制,理性,寬容。這些都可以在歌詞里看到,但這些都只是歌曲的一部分,他的歌詞第一是為了服務曲子,曲子創作出來有一個什麼樣的情緒,羅本人知道,但聽者不知道,這就需要羅用歌詞來補充還原場景和情緒。如《童年》,就完完全全無憂無慮,歌詞流麗清新到一派天然。更多時候彷彿是有歌詞,再配的曲子。《亞細亞的孤兒》,每一句都彷彿有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如在眼前。《皇后大道東》,則另有一種洒脫和憤怒。歌詞里明明問的啼笑皆非,但背後隱藏的不安猶疑很符合當時港人的心境。《東方之珠》,一點點都不出彩和選人耳目,但是卻恰如其分,彷彿親人朋友之間的問候。

羅大佑的歌詞和他的歌曲一樣,從不聲嘶力竭,從不煽情,從不炫耀技法。就這麼從頭到尾像醫生一般冷靜的剝析開骨頭和血肉,卻又時刻抱著對生命的尊重。這一切獨屬且唯一屬於羅大佑。

要知道羅大佑作音樂的時候,我們所知道的流行音樂還只是一個新生兒。當進入九十年代,越來越多的音樂創作人投入,乃至00年到現在,音樂完完全全是娛樂工業的一小部分,多少創作者的能力就表現在是否能引起更大範圍內地域聽眾的喜歡。所以歌詞從一開始就只是配套,專業詞人大佬如林夕、姚謙、姚若龍,黃偉文等等,在填詞時能夠精準的把握到聽眾的最大公約情緒,在限定的字數和篇幅之內,說一個很動人的故事,講一些沒有說破的感情和情緒。專業詞人的功力就在於此,就像是命題作文,作曲者有了一個曲子,歌手或者企劃拿到,覺得應該用某一種情緒來表演和傳達,什麼樣的聽眾在這一刻已大致確定,以後就是走專業的流程。

如同劇本和小說一樣,歌手是什麼樣的定位,歌曲大致偏向於那一種情緒,歌詞作者就需要一點一點的設置場景,大概的故事情節,副歌部分的金句和高潮處理。這方面的宗匠級人物就是在知乎時常與羅大佑並稱的李宗盛。李宗盛幾乎可以將聽到的每一個故事都轉化為歌詞,每一句都是情話,就連他平常的宣傳片和訪談也到了這個地步,只要聽他說話,你就會不自覺的卸下心防。這到底是小李的天賦還是通過幾十年的不斷鑽研修鍊出來的高深功夫,但有一點可以確認,電視影像里的李宗盛不是李的全部。就好像在《圓桌派》里,竇文濤說梁朝偉就是時刻在演梁朝偉,我們見到的那個李宗盛也是李宗盛想給我們見到的李宗盛,這個李宗盛,誠懇、謙和、深情、溫柔。在影像和歌詞里,李宗盛幾乎可以挑動每一個人最私人的那一部分情緒。張艾嘉說人人心中都有一個李宗盛。但是有一個人能真正百分之百徹徹底底的了解另一個人嗎?不會的。李宗盛的這種才能,讓他達到了近乎宗師定位。以致於他一人就推出了一大批超級巨星。

我並不是在說李宗盛不如羅大佑,恰恰相反,在曾經的一段時間裡,我是狂熱的小李歌詞粉。李宗盛彷彿是一個普通人在歌詞這一體裁上能達到的極致。同類中,即便全盛的林夕,方文山最多也只能夠是平手。但羅大佑是另一個路數,他不需要貼近每一個人,他只是在說他想要說的,想要表達的。至始至終都保持在一個距離之內。更確切一點,他的歌詞,歌曲都只是羅大佑的這個招牌之下的各個組成部分。這樣的羅大佑,讓我想起的是黃霑。《滄海一聲笑》的霑叔。有非常個人的東西。不同是霑叔有江湖0豪氣,羅大佑卻始終像個戴著眼鏡的知識分子。

煽情一點的說,羅大佑的歌詞,更像是詩歌,藝術品。每一字每一句都十足的羅大佑風格。而真要去一字一句去拆解分析羅大佑歌詞的好處,卻又完全得不到答案。這裡面有技巧,但更多是技巧之外獨屬於羅大佑的東西。

羅大佑是怎樣的人?是像陳文茜訪談里說亞細亞孤兒的某一句歌詞,其實是折騰了好久,考慮了聲調節奏的羅大佑?還是在選秀里說曾一鳴,不該是這樣子的。我不知道,我想在網路上也根本得不到答案。我們再多的分析,說的頭頭是道,也只是限於我們對於羅大佑的想像和致敬。

僅此而已。謝謝羅大佑。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我是歌手》第三季競演第三場歌手的演繹?
如何評價王力宏的《在梅邊》?
怎麼評價張敬軒被退出《歌手》事件?
「中國好聲音」和「我是歌手」這兩個節目的伴奏樂隊哪個更加強大?
中國音樂在世界上的地位(或排名或影響力)如何?

TAG:音樂 | 歌曲 | 歌詞 | 羅大佑人物 | 華語流行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