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世界級建築大師及其經典作品值得推薦?


Le Corbusier設計的位於巴黎近郊的La Villa Savoye

這個房子看著很現代,你猜猜是啥時候造的?

1920年代


首先貼一張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的圖片,這也是世界最雄偉的建築之一,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也是我比較喜歡的一座建築,但不僅僅是設計方面,關鍵是它的設計人員:

伯拉孟特(定下了教堂穹頂的初步方案)、帕魯奇、小桑迦洛、拉斐爾、米開朗琪羅(建築主體方案是他定下的,可惜後來被教皇推翻)、泡達、封丹納、維尼奧、伯尼尼(前廣場和柱廊的設計者)。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大部分的藝術家、建築師和雕塑家都多多少少參與了這項長達一個多世紀的重建工程。

勒.柯布西耶(現代建築四巨頭之一,曾有言「住宅是居住的機器」)

薩伏伊別墅:其成名作,現代建築的代表作;

馬賽公寓:粗野派的代表作,在戰後為城市中解決居民住房問題提供了範例;

朗香教堂:柯布少有的浪漫派作品。

(上圖為朗香教堂)

弗蘭克.賴特(現代建築四巨頭之一,提倡建築設計應與環境相結合)

流水別墅:一座位於瀑布上的私人別墅,位於瀑布上方的巨大挑台是最大的亮點,室內空間和周邊的環境做了很好的結合,內外穿插自如,可以從不同角度觀察到室外的自然風光。PS:這也是我最欣賞的一個作品。

(上圖為深秋時節的流水別墅)

密斯.凡.德羅(現代建築四巨頭之一,曾有雲「少就是多」)

范斯沃斯住宅、巴塞羅那國際博覽會德國館:主要特點均是全面開放的空間,除了保證建築本身的結構受力之外,其它的空間大都都是以玻璃分隔的。儘管很多住宅設計中也運用該種手法,導致業主的不滿和起訴,但是空間流動性和通透性是其思想體系的一大創新。

(上圖為范斯沃斯住宅)

倫佐.皮亞諾、羅傑斯

蓬皮杜中心:高技派的代表作(當然其皮亞諾本人並不是,但羅傑斯是),摒棄了建築的外裝飾,將風水店等管線直接暴露在人們的實現下,並大量採用高科技新材料,給人們造成強烈的視覺衝擊,關於這座建築的爭論,一直到現在還沒停。

(上圖為蓬皮杜中心)

四巨頭另外一個——格羅皮烏斯,是其它三人中的兩人(柯布西耶和密斯)的老師。

弗蘭克.蓋里(解構主義的代表人物,扎哈.哈迪德,瑞姆.庫哈斯也是)

畢爾巴鄂古根漢姆美術館:解構主義主要著力於空間和外表的設計,曾經表示建築本身就是空間的擺弄,如畢爾巴鄂的美術館,錯落畸形的外表與城市整體布局格格不入,但是在美術館的周邊卻是公共活動異常豐富。與此類似的還有美國辛辛那提分子研究大樓(印象中是這名字),曾經複雜到相隔幾厘米就要出一張剖面圖,室內甚至還有斷頭樓梯間,凈高不夠的房間等等令人匪夷所思的空間設計。

(上圖為畢爾巴鄂古根漢姆美術館)

丹下健三、安藤忠雄(日系建築師,也多為中國學生所熟知,譬如還有黑川紀章、磯崎新、偎研吾)

光之教堂(安藤忠雄)

代代木體育館(丹下健三)

貝聿銘(應該更加為大家所熟知,盧浮宮前的「金字塔」、蘇州博物館)

理查德.邁耶(白色派代表,因作品多為素雅的白色外表)

千禧年教堂

雅馬薩奇(日裔美籍建築師,紐約110層樓高的世貿大廈是他的代表作,倒塌不是他的錯,真是不可抗拒的外力所致。)

PS:還有很多,阿爾瓦.阿爾托,路易斯.康,文丘里,沙里寧……


萬神廟

古羅馬時期的宗教建築,位於羅馬城市中心,最初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7年的羅馬共和國時期。該廟由屋大維的副手阿格里巴所建,為的是紀念屋大維打敗安東尼和克利奧帕特拉。但最初的建築已在公元80年被大火焚毀,公元125年喜愛建築的羅馬皇帝哈德良下令重建,並在新廟柱廊的山花上刻上了「M·AGRIPPA·L·F·COS·TERTIUM·FECIT」的字樣,意即「呂奇烏斯的兒子、三度執政官瑪爾庫斯·阿格里巴建造此廟」。

這段文字讓人們誤以為柱廊是阿格里巴時期遺留下來的,直到1892年人們才發現柱廊所有的磚頭印記都在公元125年左右,才證實整幢建築其實都是哈德良時期修建的。

萬神廟的結構其實十分簡單:三角形的門廊(Porch),方形的承殿(Intermediate),圓柱形的主殿(Rotunda)。三種基本的幾何圖形,在聰明絕頂的古羅馬人手中,拼湊出了這個在我心中世界上最完美的建築體。

怎麼形容它的美呢?我不想說他「美如畫」,反而覺得他是「美如詩」。「美如畫」在我看來是相對簡單的(甚至是膚淺的),可以由外部的裝飾輕鬆達到。而「美如詩」是更加高級的:建築因其結構上的協調而傳遞出一種如詩文般的優美韻律(rhythm)。

林徽因先生說建築是藝術與科學的完美結合,我看到萬神廟後,才對這句話有切身體會

同樣,如畫的美不需要看客有太高的審美,一眼就能明白;相反,如詩的美可能咋看之下並無吸引人眼球的地方,它需要你藝術與科學兩個大腦的結合,細細品味一番之後,方能拍案叫絕。

門廊里也有一個迷人的數學細節。門廊又名柱廊,因為三角形的山花下立著十六根柱子。柱子的排列完全呈軸對稱式:

方形的承殿沒有我特別想提的,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個樓梯間。

主角這個時候才要登場:圓形大殿

看完橫切圖,不難發現兩個數學細節:大殿的高度是柱廊的兩倍;大殿的高度是頂部圓形拱頂的直徑長度。

進去大廳看看。

古羅馬人給了我們另一個驚喜:拱頂的最頂部開了一個露天的「眼睛」(Oculus)。這難道是聰明的古代人和愚笨的現代人開的一個玩笑嗎?坦白說,我覺得是。比起現當代一板一眼的建築師,兩千多年的古人有幽默感多了。

但你要是一定讓我給個嚴肅的解釋,我會說:一,結構上,這個不小的開口能夠減輕拱頂的重量,從而降低牆體支撐如此之大的一個拱頂的負擔;二,浪漫點來說,這個開口被翻譯成「眼睛」是有它的道理的。因為它是除了正門以外,大廳內部與外界交換的唯一窗口。有人甚至說是,它是聯結天堂的眼睛。你想想,晴天的時候陽光從頂部直射下來,陰天的時候雨水也從這裡嘩啦啦的流進來,這世上還能有比這更詩意的開口嗎?內外兩個世界就這麼被聯通了。

有了這個開口,剩下的一切元素就好解釋了。

注意到了沒有?牆壁是有「褶子」(Cornice)存在的:一凹一凸,一凹一凸……凸起的牆體上還飾有小型建築(Aedicule),簡單來說,就是模仿大型建築物簡稱的縮小版,然後這些縮小版再被放進大型建築物之中作為裝飾。並且,這些小型建築物還交替的以兩種形式出現:三角形頂(Pediment)與拱形頂(Segment arch)。而牆體的凹部(Niche)則是一方一圓交替。這種無處不在的兩者之間的交替,給人一種建築物在透過窗口呼吸的動態感。

抬頭向上看看拱頂的內部雕飾。這些一塊塊凹陷方形物體叫作Coffer,整個拱頂由五層coffer鋪滿。

如果你足夠聰明能夠舉一反三的話,應該能猜到它們的一個作用:結構上,凹陷的coffer能夠減輕拱頂的重量,從而降低牆體支撐如此之大的一個拱頂的負擔。那另一個浪漫的解釋呢?注意看,從底部往頂部,這五層小方塊的大小是不是呈遞減趨勢?還有,每一個小方塊是不是都是底部寬頂部窄?這樣一來,視覺上,不但拱頂變得更高了,而且這些小方塊看上去都像是要飛出窗口一樣,我真的不得不再次讚歎古羅馬人的偉大智慧。

現在你大概能明白為什麼萬神廟是我眼中世界上最完美的建築,也是我心目中「美如詩」的不二典範了嗎?


多了去了。

去書店買本西方建築史看看,可以了解大約到二戰時期的西方建築師及建築。

然後去訂閱雜誌可以了解當下的。


這個問題,其實是很難回答的

建築師實在是太多了

看見題中包含「經典」二字,這裡暫且排除當代新秀

另外為了儘可能的簡潔,這個問題的答案便只能唯一的四位

1.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20世紀最著名的建築大師、城市規劃家和作家。是現代建築運動的激進分子和主將,是現代主義建築的主要倡導者,機器美學的重要奠基人,被稱為「現代建築的旗手」,是功能主義建築的泰斗,被稱為「功能主義之父」。

代表作

朗香教堂(The Pilgrimage Chapel of Notre Dame du Haut at Ron-champ)

薩伏伊別墅(The Villa Savoye)

2.弗蘭克·勞埃德·賴特(Frank Lloyd Wright)

工藝美術運動(The Arts Crafts Movement)美國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國的最偉大的建築師之一,後自立門戶成為著名建築學派「田園學派」(Prairie School)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

流水別墅(Fallingwater House)

羅比住宅(Robie House)

3.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德國建築師,也是最著名的現代主義建築大師之一。密斯堅持「少就是多」的建築設計哲學,在處理手法上主張流動空間的概念。

代表作

巴塞羅那國際博覽會德國館

4.瓦爾特·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

德國現代建築師和建築教育家,現代主義建築學派的倡導人和奠基人之一,公立包豪斯學校的創辦人。

包豪斯校舍(BAUHAUS)


誰邀請的我。。。。。我是搞土建的。。。。這個主要是建築設計的筒子來答好點吧~~趕我上架子。。。好吧 獻個丑

我的專業里最欣賞的是李春的趙州橋 1300年前的橋到現在還能用 尤其是4個副拱的設計不但讓橋體減輕了重量 增加了洪水期的過水麵積 還使整個橋體有種輕盈的美感


也算自問自答吧。

問題提出後自己也在網上找了找,發現這個頁面,覺得不錯,拿來分享。

http://www.sj33.cn/architecture/Special/dszp/


個人看過覺得震撼至有偉大感的就這五個:

CORBUSIER:拉圖雷特修道院(Convent of La Tourette) +朗香教堂

KAHN:沙克生物研究所+埃塞特圖書館

ZUMTHOR:Therme Vals

暫時沒有再多了

其它的AALTO/ANDO/GEHRY/MEIER/HADID/HDM/OMA/BIG,好是好的,震動也有,驚艷也有,但是好像就是差了那麼一條金線的距離。。。。

個人感受


流水別墅,位於美國匹茲堡市郊區的熊溪河畔,1934年由美國建築師弗蘭克·勞埃德·賴特所設計


路易斯康 及他的書《靜謐與光明》

路易斯康的作品 孟加拉國會大廈 沙克生物研究所

路易斯康身上具有其他建築師沒有的特質 他將自己獻祭 一位真正的大師


個人很喜歡貝聿銘先生的香山飯店和肯尼迪圖書館。


我很喜歡的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

在看了那麼多現代建築的方盒子之後,看到作為現代建築旗手的柯布還有這樣的一個作品是很令我驚訝的。

當然,這個建築當時也驚艷了世界,被譽為20世紀最為震撼,最有表現力的建築。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外形,像雕塑一般自然,彷彿人用手塑造的。外牆的厚重感十分古樸,有種返璞歸真的感覺。內部的光線也很令人驚艷,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百度一下。

柯布西耶後期的建築風格偏向神隱,神聖與隱居建築,可能像他那樣的大師做慣了方盒子之後,內心產生了對現代千篇一律風格的厭倦,從而探索出這種回歸內心,有種時間厚重感的建築。

La Chapelle de Ronchamp 朗香教堂

(圖片來自百度,侵刪)


最近在學習steven holl。。。


推薦閱讀:

世界上有哪些有名的或有代表性的預應力混凝土建築?
為什麼中國木結構現代建築如此少?
如何看待建築設計行業網路 O2O 平台?
建築類型學簡單來說是什麼?
大家對2015年eVolo摩天大樓競賽第一名的這棟建築有什麼評價?

TAG:建築師 | 建築 | 建築學 | 建築史 | 建築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