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轉基因問題上,為什麼民間科普往往挺轉,而在科學傳播學界卻不以為然?
問題中涉及的一些名詞的範疇:
民間科普:指的是果殼,知乎這些民間資本,非大學等學術機構搜設立的科普機構。
科學傳播:是指代替以往科普形式的 更注重民主與自由的 新科普形式。在吳國盛教授的文章中在國內加以普及,也被學界所接受。請參考北大哲學系教授吳國盛的文章"當代中國的科學主義與科學傳播_吳國盛"一文。也可以參考我的回答:
李柳河:如何反對科學主義,真正實現科學的平權與民主,尤其是在科普事業中?
科學傳播學界:是指如北大科學傳播中心,或者各大高校教授科學傳播課程的教授,中科院人文學院等機構的學者組成的專門研究科學史,科學哲學,科普等領域的學者。
問題部分:
在轉基因問題上,我們可以看到在知乎,果殼網這些民間科普機構往往清一色的支持轉基因技術,然而在大學,在專門做科普,科學傳播的學界,卻對轉基因不以為然。在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文學院主辦的首屆「第一次當代科技與社會論壇」,與會者幾乎一致性的表達了對於轉基因技術的憂慮。
在民間科普和科學傳播學界的對立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幾種對立。
1.轉基因問題是不是首先是科學問題?
民間科普學界往往認為轉基因問題首先是科學問題。而學界則認為這是一種科學主義泛濫的表現,在轉基因問題中,應當注重科學的平權,注重其他人文學科,比如倫理學,傳播學,哲學(尤其是科學哲學)的聲音,應當和科學一樣,平等的對待這些聲音。
比如,在清華大學教授劉兵所教授的《科學傳播與社會》中,也請來了崔永元做反轉的陳述。平等的對待各方的思想,體現了在轉基因問題上,不僅僅是科學問題,也是社會問題,倫理問題,傳統問題,要平衡各方的觀點和利益。
2.轉基因問題是否應當注重民主?
民間科普界往往認為轉基因問題由科學家說了算,而在學界,更注重民主與平權,認為應當加大民眾的參與,由民眾說了算。著名的科普專欄賽先生,曾經刊登北大科學傳播中心劉華傑教授的文章《轉基因作物,該聽誰的?》,裡面寫到:
「再次,今天的科普是對話和協商的過程,科學家要和公眾一起說了算。美國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曾模仿法國政治家克雷蒙索的一句名言:「戰爭太重要了,不能單由軍人去決定」,而現代科學事實上也面臨著同樣的情形:「科學太重要了,不能只讓科學家來作主」。現代科學的發展早已不單是科學共同體的事情,也不僅是政府決定的事,越來越涉及到社會其他角色(企業、社會團體等),涉及到普通公眾。轉基因爭議中,類似院士閉門上書、民間口誅筆伐的「交流」氛圍無疑只會造成全輸的局面。為此,需要發展一種各有關利益相關方互相協調的合作機制,使科學走向更加透明公開的民主化,走向各方參與共商的治理(governance)模式,確保科學始終為人民的健康和福利服務。而科學家真誠地與公眾進行對話和協商、積極尋求相互的理解與共識,不僅是科學普及的新方向,也是科學進步的新出路。
(中國科協學術會刊《科技導報》(微信公眾號ID:streview)授權《賽先生》同期發布。原文見《科技導報》2015年第13期,標題為《轉基因安全應該誰說了算》,略有修訂。)」
3.文科與理科的對立?
在這場爭論中,很多民間科普界往往確實具有一定專業素養,但在他們看來,從科學角度來看問題是最重要的,所以他們往往要求科普專業人員多去了解相關科學成果,甚至讀些論文。而科學傳播學界往往有著深厚的科學哲學,人文功底,這是民間科普學界所不具備的。科學傳播界則希望更多的從人文角度來闡述這些問題。僅僅具備科學知識是不夠的,應該具備哲學等等人文素養,才能真正了解問題。
那麼怎樣看待這些對立呢?
相關問題:
崔永元 11 月 5 號在清華的《科技傳播與社會》課中說了什麼?怎麼看待清華劉兵教授邀請崔永元講轉基因?
如何反對科學主義,真正實現科學的平權與民主,尤其是在科普事業中?
相關資料:
第一次當代科技與社會論壇
北大科學史教授:轉基因作物,該聽誰的? - 轉基因 人民食物主權
清華大學教授劉兵博客:No.382. 轉基因作物在中國
更新重點並且利益相關:
我是Australian National Centre for the Public Awareness of Science的在讀研究生。我中心在上世紀80年代在麥克喬治爵士的帶領下就開始科學傳播研究工作,科學傳播本身更是可以追溯到1930年代。吳國盛教授的文章遠遠談不上「首先提出」這一說。
至於是不是「在國內首先提出」,你覺得一個1930年代西方的東西,到了21世紀才有人在中國提出,也太瞧不起我們的學者了吧。
我在谷歌搜了一下找到了這個文獻:
科學傳播的方式和原理 Author: 翟傑全 Journal: 科學管理研究 ISSN: 1004-115X Date: 1987 Issue: 1 Page: 50-51
你丫又不是Apple,不要重新定義「科學傳播」。
原答案:
不想說太多。作為科學傳播學界的PhD,我表示這是我見過的科學傳播被黑的最慘的一次。
科學傳播:是指代替以往科普形式的 更注重民主與自由的 新科普形式。
這個定義首先就是有問題的。科學傳播的概念包含科普,並且產生早於科普。
轉基因問題是否應當注重民主?
其次我想說的是,科學本身就沒有民主。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領域。
這個公式,成立就是成立,不成立就是不成立,和民主沒有任何關係。
並不是說:來來來大家來投票看看這個是不是成立。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你是如何定義「學界」的?
乾的漂亮啊各位——————原答案——————果殼供稿大多數都是一線科研人員,你告訴我他們不屬於學界?一個生物學問題,反倒是一群研究人文學科的教授和有嘴無腦的偽名人更權威??等題主看到真·學術共同體科普轉基因,又要上知乎問他們是不是被孟山都收買了。
所謂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我記得劉華傑以前有篇文叫《反科學畢竟優於偽科學》。我倒不是一定不贊同他的觀點,只是覺得贊同「反科學」的學者代表「科學界」,說起來總之是有那麼一點點說不出來的感覺的。卡爾·薩根在《魔鬼出沒的世界》中說:「……在中國,科學就是權威們說的科學……」,真是一語中的?即便這幾位是中國科學哲學界的領軍人物,怕是也代表不了「科學界」;即便湊齊了七龍珠,召喚出了能夠真正代表科學界的權威們,共同發聲反對轉基因,然而只要他們的理論不自恰論據不充分論證有毛病,按照「科學界」的傳統,怕是也然並卵。最後,與宗教不同,科學界不比較上帝(權威)們的傑寶大小(手動滑稽)。題主拋開學術討論的基本原則,上來就「真正的科學家反轉,民科才挺轉」的說法,不說low吧,反正挺不「科學」的。
來來來,跟大家說說,「科學傳播學界卻不以為然?」這句話是從哪裡得到的,而且你知道科學界對轉基因的質疑集中在哪方面?轉基因的研究相關論文,英文文獻你看過多少?你看過多少論文?
還有,「科學上的問題」任何人都可以質疑他是否有害,但是「科學上的問題」只有科學家才能證明他是否有害,一個不懂專業,不懂這些相關知識的人怎麼證明「它」有害?靠嘴巴說嗎?要證明有害還是無害,要靠實驗數據,證據,而不是所謂「人文思想」。
再補充幾點:
1.轉基因要更加透明化,把實驗驗證數據對社會公布,特別是要把轉基因和非轉基因安全性對比的結果對社會公布。
2.任何食物無法做到100%無害,包括所有的非轉基因食品。如果單純做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檢測,沒有和非轉基因食品對比的話,結果是沒有參考意義的。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只需要做到和非轉基因食品一樣就可以了,而不是自身做到100%無害。
3.總的來說對崔永元表示謹慎的認可,之前對崔永元這個人評價是比較高的,他之前就是個敢說敢做的人,也歡迎他質疑轉基因,但是他有的時候有點霸道,尤其是在復旦大學那個關於轉基因的辯論會,大家如果看了的話,會感覺他有點搞人身攻擊的意味,還有一點點詭辯,這點我不太認可。
4.選擇權交給大家,我們只負責闡述事實。吃與不吃大家自己選擇,但是是非要說清楚,對於事實,科研工作者一定要堅持。曾經試管嬰兒技術剛剛誕生的時候,質疑試管嬰兒技術的人不絕於耳,對人類有害的論調比現在對轉基因的質疑還要多,但是最後大家也認可了這個技術。所以,真理終會驅逐謬誤,只是早晚的事,這個是要有信心的。
謝邀……
這是個有意思的問題……而且十分深刻地表明了,至少在中國,有多少「人文專業」的人在這些方面有多麼堪稱無理取鬧的傲慢……
美國的科學哲學家們,其實有相當大一部分(例如卡爾納普和蒯因就是這種典型的而且是有名的例子,甚至就連反科學總喜歡扯的庫恩,也完全屬於這樣的人),到了知乎上,甚至是會被扣個「科學主義者」的帽子的……他們真的沒有「人文素養」嗎?……如果他們沒有的話,那麼你不如說「人文素養」就是被編出來糊弄人的好了……
==============================================================
關於題主的第一部分討論:
就算是科學主義泛濫了,這又有什麼不好的呢?……為什麼非要強行平權?……有什麼好的理由嗎?……
至於題主覺得我們應該討論的其他學界的意見……關於倫理學,我只見過外行人談倫理學的時候總喜歡用倫理學去各種束縛科學和技術,貌似跟倫理學家們討論的時候,這方面他們才是更開明的……因此你們說「要考慮倫理學的意見」的時候,恐怕根本沒考慮過倫理學界真正的意見,而只是你們自己編造了一出倫理學的意見吧……田松、蔣勁松、劉兵、劉華傑他們幾個,也不能代表科學哲學界的態度……先不說國際上怎麼算,就僅僅是在國內,如果他們能代表科學哲學界的話,那葉峰、徐英瑾等人又要往哪裡擺?……
順帶一提,我是反對吳國盛的文章的,我認為這篇文章的說法堪稱污衊,完全稱不上是所謂的「不錯」……首先,把「科學主義」定義為「這樣的一種意識形態,它以不容爭辯的口氣宣布,自然科學是唯一正當而且有效的知識形式,是通往真理的唯一道路;在自然科學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而且應當運用於人文和社會領域」……但是我們可以絲毫不驚訝地發現,這種對於「科學主義」的判斷,加入了一個極強的條件,那就是「自然科學是通往真理的唯一道路」……我並非不認為有人真的持有這樣一種觀點,但是,很顯然的,其他的「自然科學是唯一正當而且有效的知識形式;在自然科學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而且應當運用於人文和社會領域」這幾個描述,卻完全不依賴於「自然科學是通往真理的唯一道路」這一判斷的成立而成立(自然科學甚至完全不必是「通往真理的道路」,「自然科學是唯一正當而且有效的知識形式;在自然科學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而且應當運用於人文和社會領域」也可以是成立的,它們的成立,需要的僅僅是「the unity of science」這個科學哲學立場,在科學哲學史上對於這種立場的論述汗牛充棟,根本不需要「科學是通往真理的道路」,而反對這種立場的論述,則往往訴諸「學科具有專業性,非專業者不得發言」,但吳真的是開創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荒謬的先例,一邊否定「學科具有專業性,非專業者不得發言」,而另一邊卻要否定從「the unity of science」延伸出來的「自然科學是唯一正當而且有效的知識形式;在自然科學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而且應當運用於人文和社會領域」這一判斷,而他的方法是直接扣個「科學主義」的帽子)……
而更荒謬的是,吳文中的第一部分的1、2、3試圖通過尋找「人們選擇科學主義的原因」來否定他眼中的「科學主義」,然而一系列判斷,在認識論上是否能夠得到充分的辯護,這與人們究竟為何選擇相信這一系列判斷的原因毫無關係(在這之間強行建立一種關係,是混淆本體論和認識論的荒謬的錯誤,如果這種東西能夠得到認可的話,那麼我們可以認為一切人選擇相信一切判斷的原因都是神經衝動,那麼所有的判斷就都是一樣的,而這顯然是荒謬至極的),即使人們選擇相信一個判斷的原因堪稱荒謬,甚至是根本不符合這一判斷本身的要求的,這也絲毫不意味著「人們就不應該相信這一系列判斷」了……
最荒謬的是,吳文中的第一部分的4,則試圖把整個人生觀、價值觀和民族精神納入到認識論對於「知識」的規定中去;但我們完全可以發現這是對於認知責任和道德責任之間區分的混淆,或者說,是一種對於認識論和倫理學之間的混淆(至少,通常而言,我們能用行為後果的方式來論述一個道德責任,但用這個東西來論述一個認知責任,就堪稱愚蠢荒謬了,而吳文的這一部分,正是試圖通過人們對於後果的恐懼,來樹立起一種奇怪的認知責任,而這種論證方法是很顯然行不通的)……
==============================================================
關於題主的第二部分討論:
引用得很好,我也很認可(僅限於本段落的意見)……但是很顯然,從這一段的原文推出「轉基因問題不要聽科學家的」這個結論,是荒謬至極也是毫無邏輯的……因為實際上「誰會成為科學家」,本身就已經是一個非常透明公開也是民主的機制的結果了……至於你們「選民」,難道就不能自己想想看,究竟自己犯了什麼錯誤,以至於你在這個民主的制度中,無論做什麼都只能選出一幫讓你不爽的人呢?(是不是出了問題的,正是你自己的「不爽」呢?)……
===================================================================
關於題主的第三部分討論:
恕我直言,在科學哲學方面……你說的那批人,都是渣渣都不為過……如果他們「有人文素養」的話,那「民間科普」的,大多數也絕對談不上「沒有人文素養」……如果你要硬說他們沒有「人文素養」,那你們這些「有人文素養」的人開心就好……
前幾天許智宏院士在「院士專家系列科普講壇」的演講題主看了沒有? 《科學導報》2017, Vol. 35的《2016年值得記住的科技界聲音》, 2014, Vol. 32的《轉基因求是論》題主看了沒有? 賽先生的創辦人饒毅對轉基因的態度題主知不知道? 其他的,美國科學院,英國皇家學會,NRC等等的態度題主知道嗎?把學界改成部分科哲人士吧。田松蔣勁松劉兵劉華傑他們幾個連科哲界都代表不了,何況學界。
看到上面一張照片。
很多挺轉的的觀點發生了轉變。他們紛紛表示要用愛發電。
當然一夥死硬分子就更加極端, 他們居然說出了,解放台灣,活捉林志玲的口號。
科學傳播界的觀點就是如上圖一樣……
為什麼民間科普往往挺轉,而學界卻不以為然?
大概因為是你腦中的「學界」吧。
說反了吧。
科學傳播學界一直在宣傳轉基因,100多諾貝爾學者呼籲,國內眾多研究學者一直在做研究,推廣,轉基因科普寫入了中央一號文件,各地科技局紛紛開展了轉基因知識宣傳。
民間科普不過是在敲邊鼓而已。
剩下的版寵就是在胡攪蠻纏了。
這並不是說科學問題就不允許任何的民主討論,恰恰相反,科學議題大多都需要民主的參與,科學成果說到底也是為了服務人類社會的。關鍵是要做好【專業問題】跟【社會應用】的界限劃分。在科學問題上進行民主決議,要注意民主質疑的先後順序。
科學問題往往分為前期的純專業問題和後期的社會價值平衡兩部分。前期的部分關乎客觀事實,對錯往往涇渭分明,是自然規律的體現,不受人類的主觀意願影響。在通過生物學界主流科學家(100多位諾貝爾獎得主的簽名支持)以及所做的一系列研究後,得出的專業結論,不應該被外行人士以民主的名義來否決。
專業問題由科學家解決,並向社會公眾發布他們的研究結果;而社會在知曉由科學界提供的結論之後,再由政治家和民眾對具體的方案、社會影響等進行探討和爭議。幾乎所有的科學議題都包含這兩個步驟,比如核電站,克隆人,幹細胞等。轉基因也如此,並沒有一研究出來就馬上全面推廣,而是考慮了人民的接受程度,經歷了很多食品安全監測試驗,再綜合我國的糧食狀況才制定出少量作物的批准種植政策。所以題主質疑轉基因這個議題缺乏民主參與,是不準確的。
恰當的民主表達,應該建立在社會接受科學界得出的轉基因可靠性的結論的基礎上,而不是讓社會人士懷疑結論本身。因為普通民眾並不具備對專業問題的質疑能力(只有實驗結果才具有科學說服力),某些像崔永元一樣,強行的「民主式質疑」是無意義的,只會浪費大家的時間。
誠然,現代科學研究的體系往往十分複雜,而且結論也很多是階段性的、不確定性的,沒有人能窮盡終極真理。公眾因此擔心轉基因在未來會不會由於技術進步而出現對現有結論的推翻,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科學問題只有通過科學手段才能判明真假,現代科學範式已提供了完整自洽的一套判別科學問題真偽的解決方案,在這個領域裡,只有科學本身才是唯一合法的裁判官。我們只能用目前的科學成果來進行社會決策,並不斷發展、修正目前的結論,不斷探尋更深的科學內涵。只有在大家都承認轉基因的安全性的前提下,再進行更進一步的社會商用的民主討論才是現實可行的辦法。
所以,民主質疑應該發生在後期的【社會應用】部分,而不是前期的專業事實部分。Unfortunately, 以崔永元為代表的大部分反轉人士恰恰是搞反了民主質疑的階段。。。
因為題主重新定義了「民間」、「學界」、「人文素養」,坦白地說,您發明的「定義」是對上述名詞的侮辱。
學界的民主是peer review,你想參與這個民主你必須先證明自己有這個做peer的資格,入門門檻是專業phd,有資格的人除了過了這個門檻還得有相關研究的歷史。
那麼問題來了,這幫北大哲學教授之流,有多少有自然科學專業phd,過了這個門檻?
希臘城邦投票搞民主政治,這群字都不認識的奴隸瞎起什麼哄?
識不識字簡單易行的判斷標準:
Cytotoxicity on human cells of Cry1Ab and Cry1Ac Bt insecticidal toxins alone or with a glyphosate-based herbicide
RETRACTED: Long term toxicity of a Roundup herbicide and a Roundup-tolerant 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
https://pdfs.semanticscholar.org/f359/b06ba7673c4c37f7cfc77660469740f42c2b.pdf#page=38
這三篇文章的實驗設計的問題在哪?
扯皮主要是因為不區分事實,價值和立場。如果是在事實問題上爭論,這是科學層面上的爭論,當然是通過科學的範式去解決(而不是傳播學或人文科學)。這跟鄙視文科是兩碼事。
我記得有50+院士支持,100餘諾獎獲得者支持。 這些屬於民間學者還是科學傳播屆呢?另、科學傳播屆是什麼?
盡量只描述,不評論。核心點是,題主所謂的「民間科普」和「科學傳播學界」想普及和傳播的內容不一樣。
題主所說的民間科普,試圖普及的是科學理論和科學共同體的工作內容。因為轉基因在科學共同體內部爭議不大,大部分科學家都認為轉基因是安全的,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民間科普普及的就是這些結論,所以他們自然是挺轉。
題主所說的科學傳播學界,並不是科學共同體的一部分,來普及科學理論和科學共同體的工作內容。相反,他們是反思性的傳播科學本身,科學知識和科學共同體的本質啊,局限性啊,等等。他們是跳出科學,把科學看成一個對象反思,並且傳播這種反思性的思考。所以,他們傳播的更多的是,如何反思科學共同體的運作和科學知識本身。而「轉基因是安全的」這個結論在他們眼裡,不是拿來傳播的對象,而是用來反思的對象。而這個反思的過程,自然要傾聽不同的聲音。
沽名賣直,自古以來就是沒有實操能力的酸腐文人們的核心商業模式。
這個問題我覺得沒有那麼複雜。科普工作者和科學工作者的差異在於他們面對的對手不一樣。科普工作者面對的是大眾對轉基因技術的錯誤認識,甚至是危言聳聽,或者是一些博眼球而發表不負責任言論的公知,所以他們呈現在公眾眼中的形象就是力挺轉基因技術的,所討論的主要話題也是科學技術方面的話題。而科學工作者則不同,他們面對的是極力想要發掘轉基因技術的商業價值的商人,以及想要利用轉基因技術改善國內治理和全球治理的政要,所以他們更多地強調標準化、產品安全、技術倫理方面的內容,於是呈現在公眾眼中的形象就變得比較曖昧。這種差異在各個領域都有,甚至數學和物理學也會有。之前我在系裡的VR實驗室也體會到這種差別。
利益相關父親是生物學方向的教授 母親是法學教授 多次參與農業部轉基法律制定及對外談判相關會議與工作對這裡面的彎彎繞繞非常好解答不用從道理上科學上解釋一大堆直接從利益出發就好人文社科類的研究必定緊跟時代潮流而且要是那種吸引人眼球的文章(才顯得有價值)同一個東西 從不同的立場去說明是完全不同的實際上這些人自己非常清楚 轉基因技術無法阻擋 只能做好監管和監控 但是文章肯定不會直接這麼說反而是要引出各種問題 越嚴重越好 不嚴重解決起來有什麼價值呢?這些做人文社科研究的人又有什麼價值呢?不顯得有價值,又怎麼申請課題發文章呢?再進一步說,了解自然辯證法的人都知道,長久以來社會科學研究人員中一直都存在一個群體,致力於探討科學發展的利與弊,科學發展該怎麼監管以保證走在正確的方向上。這些人絕不會說科學目前發展的很好,不然要他們何用?上個世界反對化學品使用,反對農藥使用的是這些人,現在反對轉基因的也是這群人。但是,他們絕不是真正反對科學,只是強調科學要以正確的方式發展,比如對風險和危害要做好監管和控制。但是到了某些人嘴裡,就成了單純的反對。我和父親都是生物相關方向的研究人員母親的轉基因知識絕大多數都來源於我和父親但是至今為止 她的生物學水平仍然比不上任何一個生物學相關方向的本科生,特別是在分子生物學水平上甚至不如某些高中理科生。但是,這並不妨礙她成為農業部轉基因法律制定方面的專家,因為他們根本不是在自然科學的層面上討論這個問題,而是從社會科學的角度去討論。萬幸的是,目前國家對轉基因技術的發展是支持的,只是顧及輿論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需要時間而沒有徹底開放。但各種轉基因產品的逐步開放(包括主糧和各種經濟作物)已經上了日程。農業部早已意識到任由美國在轉基因技術上保持領先的惡果,目前美國經濟出現問題,科學研究經費吃緊,而中國在科研上的投入逐年增加,正是迎頭趕上的好機會。
因為科學是拿來論證、完善、應用的,而不是判斷對錯然後選邊的,一個能說服白痴的科學家,並不是一個更優秀的科學家,人家搞科學的研究都忙不過來,偶爾出來闢謠笨蛋們又不信,幹嘛費那個事?
推薦閱讀:
※為什麼要反對民科?
※為什麼雲朵不會掉下來?
※癌症能不能傳染?
※如何消除女友對網路謠言產生的恐慌心理?
※如何評價《國家天文》的工作人員以傷害其「權威性」為名將指出錯誤的人踢出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