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原因?

網上一些都不是很清晰

想知道許多細節

可以從希特勒上台講起

謝謝啦


我看到評論里有人說閃電擊波蘭狗英法對德宣戰,其實不算很準確。


英國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美國曖昧不清,法國陸軍分崩離析,比利時眼看就要投降了,海外自治領的援助可望而不可即,本土防禦十分脆弱。除此之外,還有嚴重的經濟危機和帝國內部矛盾。

1937年5月,被後人千夫所指的張伯倫上台。當時英國面臨三個極大的問題:經濟危機、英帝國內部的危機和軍備競賽。30年代英國已經難以顧全它在全球承擔的義務,所有人都意識到他與德國必有一戰,但民眾完全沒有任何準備。在預計中只有長期(晚至42年才有一戰之力)的軍備後才能與德軍抗衡。由於捉襟見肘的國防預算,建立空軍加強海軍就會導致削減陸軍預算。

31年日本佔領東北——35年希特勒撕毀凡爾賽條約與墨索里尼入侵衣索比亞——36年撕毀《凡爾賽條約》這一系列的事件都表明英國對國際形勢的無力。在36年7月,內閣自己也坦承:「英國無力從第三帝國的魔掌中救助東歐,德國可以輕易應對英國所能採取的任何軍事措施。」以上都說明了為什麼英國會選擇綏靖政策——國內民眾反戰,上頭知道打不過,國家還有內憂。

因此「帶來了一代人的和平」張伯倫首相一切外交政策都可以理解了——英國的政治、經濟、軍事都太過於虛弱了。他不得不直面冷酷的事實,在承認本國實力弱點的基礎上才能制定政策。但他愚蠢在於居然對於德國抱有幻想,試圖通過綏靖政策禍水東引。同時,這也是40年主戰與主和的根本分歧——主和派抱有對於戰爭與德國政權不切實際的幻想。丘吉爾很早就主張與法、蘇聯結成大聯盟,這在左派和公眾之中獲得了大量支持,但被政府否決——高層對布爾什維克主義的極端厭惡與紅軍的輕蔑使其拒絕以任何方式與蘇聯結盟。當然,即使結盟也沒有用。蘇聯與捷克斯洛伐克不接壤,波蘭與羅馬尼亞表示除非你把我們滅了不然不準過。

直到39年3月慕尼黑協定被撕毀,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全境,英國終於放棄幻想準備鬥爭。然而已經太晚了。張伯倫此時此刻仍然抱有幻想: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之中,英國將憑藉資源優勢贏得勝利,但一切的幻想都在40年的嚴酷戰爭前破碎。

40年5月10日,打響西線戰爭的第一天,張伯倫辭職,丘吉爾上台,在強大的德軍面前,大眾終於發現過去丘吉爾對德國的危險性作出的警告、對國防與軍備的抨擊、對慕尼黑協定的抨擊都是極為正確的,可惜為時已晚,

但此時丘吉爾的首相位子並不牢固,張伯倫依舊牢牢掌控保守黨,英國政圈仍有莫名其妙的樂觀主義,寄希望於德國發生政變,希特勒下台。本來張伯倫的接班人是祝賀拍的哈利法克斯勛爵,但在看到張伯倫下台時千夫所指的窘境拒絕背鍋。

丘吉爾戰時面臨的危機隨著德軍的飛進日益劇增,在白天他飛往巴黎,表現出一臉「大英帝國絕不投降」;夜晚卻已想像這樣的畫面:法國淪陷英國撤往加拿大,納粹統一歐洲。巴黎之行極大地動搖了他的信心。在他的計劃中最壞的情況就是法國投降,人員損失慘重,裝備全棄。而現在他在一邊儘可能的撤出英國遠征軍,一邊敦促法國發動反攻。事實上,法國所有的軍隊都在馬奇諾防線以及比利時,根本沒有預備隊,哪來的實力發動反攻。同時,加萊港口已經失守,唯一在盟軍手裡的港口只剩下敦刻爾克所以5月25日夜,反攻的計劃正式放棄,全力撤退遠征軍,即著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

此時擺在英法面前只有兩條路:戰還是和。前法國總理現國防部長達拉弟希望通過美國賄賂墨索里尼爭取讓其推出戰爭,英國外交部附和。而張伯倫希望羅斯福可以出面幫忙和談,但也知道德國不會輕易和談,而丘吉爾則希望羅斯福可以伸出援手幫助英國對德作戰。羅斯福對英國充滿同情,但拒絕幫助,因為他還在同國內的孤立主義鬥爭,所謂的「英美之間的特別關係」也只存在傳言之中,更何況他懷疑如果全力支持英國,是否會在戰爭中押錯寶。最危急的5月24日,他甚至提出讓英國艦隊撤到加拿大防止落入德軍之手。

同一天,哈利法克斯勛爵提議清美國總統代為提議與義大利議和。同樣他也不相信這可以成功,但至少可以試探義大利的目的。然而全是無用功,外交的周旋,換來的只是義大利試圖恢復「羅馬榮光」的獅子大開口,而英軍突圍的希望越來越渺茫。5月26日,內閣會議的主體已經變成了「如何保證英國的生存與獨立。」「只要在確保我國獨立與自由的前提下,英國應該考慮任何能夠達成歐洲和平與安全的提議。」代表了一部分內閣達成的觀點。丘吉爾的意圖是寧可戰鬥至死也不想德國屈服,但有信心抵擋住德國人,其他人提議再進行和談接觸。丘吉爾不相信能有什麼結果,但同意考慮這個問題。夜晚,內閣表示願意討義大利對地中海的要求,但張伯倫、丘吉爾與艾德禮都不願意做出任何讓步。同時,軍事上比利時軍隊全天都在被德軍猛攻,接近崩潰。而法軍總司令馬克西姆 魏剛表示現在只有50個師來德國對抗150個德軍師。他會遵命戰鬥到死,但於事無補。

之後,英國內閣的主要討論範圍都集中在是否割讓殖民地使德、意停戰,如何拖美國下水以及是否繼續鬥爭。英國駐羅馬大師珀西洛林認為現在提不出任何有價值的條件,但可以讓法國繼續嘗試接觸。丘吉爾則總結:這就是明知無用,還要討好豬一樣的隊友而硬著頭皮去做。

由於貪得無厭的義大利以及丘吉爾的據理力爭,丘吉爾「越來越反對接觸墨索里尼的提議,這會讓軸心國對盟國越來越輕蔑。」而更加重要的是這會嚴重損害英國抗戰到底的決心與立場。「如果未來兩三個月內,我們能向世界證明我們並沒有被擊敗,那我們的聲望將會恢復。即使到那時我們最終失敗了,我們的處境也不會比現在就放棄鬥爭來得更加糟糕。」

更糟糕的是,5月27日晚上10點,比利時投降。法國繼續抵抗與遠征軍撤離的希望越來越渺茫。同時,羅斯福的調停努力被義大利拒絕,英國已沒有退路。丘吉爾和張伯倫的立場越來越接近,這是張伯倫認為繼續戰鬥的意義是為了獲得更好的和談籌碼,而丘吉爾樂觀地認為只要德軍入侵英國本土失敗,戰爭形勢就會徹底改觀。丘吉爾繼續強調,墨索里尼只會漫天要價,希特勒也不會坐視和平後英國重整軍備,即使被打敗了也不會比現在屈服更加糟糕。

他得到了大多數閣員的支持,而哈利法克斯依舊反對,但語氣已經示弱,張伯倫認為英國應該公開戰鬥到底的決心,但也應該同時考慮公平的和談條件 。在5月28日晚上7點的會議上,丘吉爾對各部達成發表演講。他終於有機會展現自己雄辯的口才。在這場演講中丘吉爾的堅定決心感染了每一個人。不論黨派。所有的這些議會政治家都表現出了一致的熱烈反應。

截止6月4日,敦刻爾克大撤退一共救出224301名英軍與111172名法國和比利時的士兵。他的洋溢出愛國主義的演講更是受到民眾的歡迎,樹立起一個堅強不屈的戰時領導人形象。至此,從上到下整個國家都建立起繼續戰鬥的決心。

某種程度上來說,從德國入侵低地三國的那一刻,英國已經被捲入了這場有史以來人類最大也是最殘酷的戰爭當中。倘若英國選擇和談,割地賠款解除武裝,將徹底淪如果為傀儡國。當然,也有可能組成流亡政府在加拿大繼續抗爭,只是對戰爭造成的影響將會微乎其微了。如果英國和德國結盟或者保持中立,羅斯福對英國的物資援助就只能半途而廢,在孤立主義的傾向會導致他無法支援英國繼續鬥爭,西歐將大局已定,蘇德戰爭將會前途未卜。同時德國對海峽對面這場發生在5月最後一種英國戰時內閣的關鍵性辯論一無所知,在7月19日帝國國會演說時發出的最終和平邀約被立刻拒絕之後,英國政府的立場才大白於天下。

參考文獻:

Fateful Choice:Ten Decisions that Changed the World 命運攸關的抉擇

The Second World World 二戰史


首先要明確的是,英國不是主動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

當時的背景是英國政府推行綏靖政策,極力避免與德國宣戰。

但英國和波蘭是簽有《英波共同防禦條約》的。

後來德國入侵波蘭,根據條約內容英國參戰,二戰全面爆發。


其實應該不是英國加入二戰,而是因為英聯邦的加入,才使得歐戰變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我要說個可笑的理由你們會不會罵我,根本原因就在於丘大炮對希特勒死不待見,如果有天希特勒進攻地獄,我也會為撒旦辯護的,丘吉爾當年可是反布爾什維克的先鋒,後來呢?一次次的給斯大林送情報,送裝備,丘吉爾說過我所做的一切就是搞掉那個惡魔,恨之心切啊,希特勒也對丘吉爾的態度不解,以至於後來在國會上破口大罵,五年來丘吉爾先生像麻風病人一樣在歐洲追逐,四處放火,他呼籲德國人民拋棄自己的元首,這純屬麻風病人高燒時的胡說八道,或者酩酊大醉的酒鬼信口開河………


推薦閱讀:

什麼是衡量中國發展進步的條件?哪些方面可以讓中國成為世界第一?
西方史料不如中國史料詳盡嗎?
為什麼澳大利亞很喜歡曾經佔領統治它的英國?
請結合主要大國興衰成敗的歷史談談影響世界經濟發展的因素?
現在的美國印第安人融入了美國主流社會么?為什麼還保留了部落組織?

TAG:英國 | 世界歷史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英國歷史 | 大英帝國BritishEmpi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