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評價印度?印度是否可能超越中國?


真不知道怎麼評價雲石,競然開始舊文改標題了!自問自答也就罷了,畢竟看文章么,然而近期文章水平大副下降也就罷了,今天這篇讀了幾段之後感覺像看過似的,一翻雲石以前的文章,擦,改個表標題改個開頭就來,你 @雲石 當知乎是什麼?!

就是如下這篇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371715/answer/125518065?from=singlemessage


這裡列出兩個數據:

第一、1991年印度和中國GDP基本持平,人口也基本相當。而24年之後的2015年,印度GDP卻只有中國的20%。這24年到底發生了什麼????黑人問號臉

第二、有個數據叫基礎設施建設支出佔比,看的是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占財政總支出的百分比。通俗點講是政府在公路、橋樑、鐵路、水電、煤氣等民生基礎領域上投入了多少錢。這個數據在2014年時,中國均值是52%,西部省份這個數值甚至達到了恐怖的78%,某些基建狂魔地市,政府甚至舉債200%多去修高鐵和地鐵、高速公路,而2014年的印度,這個數值不足5%

...可見中國人堅決貫徹了」想致富,先修路」這個口號。

這麼做的後果也很直觀,不到十年中國鋪設了世界最長最大的高速鐵路網和公路網,橋樑和建築施工行業稱霸全球,很多印度人來到國內三線城市都會驚嘆這些地方的城鎮建設,因為國內某些三線城市的市容市貌已經遠遠秒殺新德里。

國內建一條省級高速公路,可能從立案到建成需要3年,而印度,幾個政黨需要花17年去爭吵討論到底要不要建這條路,然後花5年建設,最後再花8年時間來修好它...

如果全世界的民族都有天賦,我覺得兔子的天賦點在了」基建」和」吃」上面,而印度嘛,可能點的是」辯論與口才」和」雜耍」。。。。。捂臉

(ps:更新一下,這裡多扯一點題外話,十幾年前大陸一些學者提出一個觀點」台灣發展印度化」,當時被很多知識分子恥笑,而現在看看台灣和大陸的發展對比,相信大家都明白,未來台灣真的會越來越像現在的印度與中國。)


這個問題問的就有問題。

哪有什麼不可能,大家推測的都是中短期以內的事而已,二十年以後誰知道誰是誰

當初多少外國學者經濟學家政客等等都不看好中國,言猶在耳,忘了?到現在也沒停過啊

沒有不可能。


給我支付寶打5塊,老哥我幫你問,你看自問自答多尷尬


隨著莫迪掀起的」換鈔風暴「,印度近期又一次成為全球熱議的對象。而這次的換鈔風波,除了眾所周知的整治洗錢外,也寄託了莫迪整治印度金融體系,打造合統一全國市場的目的。

作為一個已建國七十多年的國家,印度至今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全國經濟體系,這看上去多少有點奇怪。但了解印度的人都知道,這其實是印度的老頑疾了。

自古以來,印度就是一個分裂的存在。儘管在文明體系層面,印度文明成功覆蓋了南亞次大陸的絕大部分,但是在政治層面,卻一直未能形成大一統的格局,而是土邦割據,彼此間保持極強獨立性。這種政治上的撕裂,甚至對「印度」這個辭彙的釋義造成過影響。在很多西方史學家眼裡,「印度」這個辭彙,更多的是指代一套文明體系,而非一個政治實體的國家。

當然,現在的印度,政治上已完成了整合。不過這種整合十分不徹底。在其內部,分裂依然嚴重,各邦擁有極高自主權,甚至以鄰為壑,畫地為牢,大搞地方保護主義,嚴重影響了印度統一國內市場的形成。而對此,印度的中央政府卻長期束手無策。

印度為什麼會搞成這樣?在雲石君看來,主要有三點原因:

一、地緣結構的相對封閉

南亞次大陸東為緬甸巴坎—若開山脈;北有西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脈;西則為俾路支高原與興都庫什山脈,南面則直臨浩瀚的印度洋;這些強勢地緣屏障的存在,在相當程度上限制了次大陸跟外部世界的有效交流,也為棲身於此印度文明,提供了強大的安全保障。

地緣環境的較封閉,意味著古印度文明完成了對南亞地區的覆蓋後,就自然而然的失去了進一步對外拓展的能力與動力(地緣阻斷的存在,使繼續對外擴張性價比極低,且影響力無法穩固)而印度文明又不像華夏文明那樣,時刻面臨強大的外部威脅,必須持續應對(中原王朝長期承受來自受蒙古高原的游牧武裝襲擾),所以要用政治上的中央集權,最大限度的集中內部資源,以抗擊塞外游牧勢力侵襲。

當然,印度也是有外部威脅的。雖然喜馬拉雅與西藏高原的難以逾越,不過穿越興都庫什山脈還是相對簡單的。而山那邊的中亞游牧勢力,則是印度的最大剋星。

不過,雖然中亞游牧勢力周期性的侵入印度,但這種進入,並沒有在文明層面顛覆印度的原生體系。

這是為什麼,除了印度文明體量龐大,底蘊深厚外,也與中亞的地緣區位有著很大關聯。

中亞地處亞歐大陸十字路口,是東亞、蒙古高原、南亞、伊朗高原甚至兩河流域等重要地緣板塊的交匯。犬牙交錯的地緣格局,以及自身地緣潛力的不足,決定了中亞很難自成一體,更多的是作為一個四戰之地,被某一個強勢外來勢力收為附庸。

可是,不管是中國、蒙古,還是波斯、阿拉伯,這些地緣勢力跟中亞的地緣距離都比較遙遠,這意味著就算外來強權奪取中亞,其所建立的統治也非常不穩定,只要自身稍有式微,就有可能被中亞土著勢力或其他外來競爭者驅逐。

中亞的虛弱和不穩定,使得其侵略印度的頻率大大降低。而更關鍵的是,那些征服印度的中亞勢力,因為身後沒有強大穩定的地緣板塊支撐,所以無法形成強大且持續的力量,根據自己的既有模式,對印度文明予以結構性改造。相反,為了保住辛苦搶得的統治權,它們還需對自身進行一些調整,以適應印度的實情。這種調整的結果,就是外來勢力取得政治統治權的同時,在文明體系上反被同化,最終融入印度文明。

既無力擴大影響,亦無覆亡之虞,這種格局下,內部矛盾就上升為印度文明的主要矛盾,窩裡鬥成為次大陸的主旋律。

二、肢解的地緣核心

通常來說,政治上大一統,意味著國家權力大幅掌握於中樞之手。但是謀取私利乃人之本性。因此紮根於各次級地緣板塊的土著族群,也有將本區域利益最大化的利益驅使——這當然會跟中央集權產生衝突。特別是,在集權體制下,某些地緣板塊的區域小利益會因」服從大局「而受到限制,這當然會導致他們的抵觸。所以,有一個強勢的本部核心區,是中央集權得以推行的基本條件。

一個強大的本部,可以為中樞朝廷提供強力支撐,使其又足夠的能量壓制邊緣板塊,確保中央集權機制的正常運轉。此外,中央集權機制,又加劇了各邊緣板塊資源向本部的輸入,使本部的相對優勢更為明顯。

這種結構,最經典的例子就是中國。華夏文明的傳統本部核心區:長江——黃河流域實力冠絕東亞,為華夏文明的擴張提供了堅實保證——不僅巴蜀、雲貴、東北這些地緣結構比較獨立的邊緣板塊;就連青藏、西域這些極端偏遠的」蠻荒之地「,最後被中國吸納。

跟中國一樣,印度文明核心區,也依託兩條大河——印度河和恆河。雖然跟中國的黃河、長江流域相比,印度河、恆河流域要遜色許多,但考慮到次大陸的體量本身也遠遜於東亞大陸,因此以印度河恆河流域為依託,按說也足以輻射南亞了。

不過,這只是想想而已,實際上,印度不僅沒有建立中央集權體制,而且作為本部二元核心之一的印度河流域,最後反而脫離了印度文明體系,被伊斯蘭吸納。現在,印度河流域在政治上,歸屬於獨立的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印度河流域是印度文明的發祥地,可這樣一個老巢,印度文明都沒保住,這是怎麼回事?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印度河流域與恆河流域的之間,存在著一個約60萬平方公里的塔爾沙漠。

其實一開始,這裡並不是沙漠,但是氣候環境的變化,還有人類繁衍過程中對森林植被的破壞,最終使該地區逐漸荒漠化。而這種自然環境的改變,也深深影響到南亞次大陸的地緣政治格局。

首先,塔爾沙漠嚴重限制了恆河流域與印度河流域之間的交流與聯繫。使得他們非但不能像中國的長江、黃河流域那樣,隨著文明的發展有機整合,反而走向分離和對立。

而中亞勢力的侵襲,更加劇了這種對抗。印度河板地處次大陸西北角落,與中亞為鄰。是中亞游牧武裝進入南亞的絕佳跳板,隨著中亞游牧勢力伊斯蘭化,印度河流域的人文特質也隨之出現改變。

儘管對印度文明,伊斯蘭文明尚無法在整體上將其取代,不過在印度河流域這個與中西亞伊斯蘭核心區最接近的板塊,伊斯蘭依然能取得一些近水樓台的優勢,再加上塔爾沙漠對印度河流域與南亞其他板塊交流的阻斷,天長日久之下,這塊南亞第二大地緣板塊,印度文明起源地,最後居然被伊斯蘭收入囊中。

印度河流域的伊斯蘭化,使得印度文明原先的二元核心,只剩下恆河流域孤零零一個,可謂元氣大傷。而兩大板塊的對立和衝突,又嚴重製約了恆河流域的能量釋放,使得它不再有絕對的優勢,去壓制像孟加拉、德干高原以及東北部等邊緣板塊,中央集權自然也就無從談起。

三、種姓制度的束縛

上古時期,歸屬印歐人種的雅利安人向南亞遷徙,獲得了次大陸的統治地位。由於在人口規模上雅利安人遠不如南亞土著的達羅毗荼人,為了確保自己種族的統治權長久不衰,他們專門設計出一套種姓制度,把印度人劃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四大種姓。其中婆羅門、剎帝利屬於高貴種姓,主要由雅利安人充任,後來經歲月演化,形成現在的印度斯坦人(印度白人);而達羅毗荼人則被掃入卑微的吠舍、首陀羅種姓,甚至連種姓資格都沒有的賤民。因為雅利安人,還有後來歲月中陸續進入南亞,佔據統治地位的的中西亞人都普遍膚色偏白,所以這套階級劃分標準也帶上了非常明顯的種族分隔色彩。

為了應付吠舍、首陀羅以及賤民們的反抗,印度白人極力普及印度教,利用印度教「今生受苦、來世即能享福」的教義,消解低種姓的抗爭慾望,在精神層面把他們高度奴化。

奴化思想在低階級群體中的形成,確實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印度白人的優勢社會地位,確實有利的維護了印度白人的統治地位,不過也帶來了十分消極的後果:

由於一生為奴,所以低種姓和賤民對國家完全沒有認同感;而且,印度教影響力的大範圍擴張,也使得世俗權力受到壓制(在種姓制度設計下,充當精神主宰的婆羅門祭司高居第一等級,而由國王、官吏等世俗勢力組成的剎帝利,僅僅屈居第二)。

世俗權力的相對虛弱,導致中央政府派遣到地方的職業官僚們,很難依靠中樞的權威,在地方有效行使權力——這與中國普通百姓對王權的高度敬畏截然相反。

唯有於當地紮根,鉗制民眾思想的婆羅門祭司,以及跟他們高度合作的土邦地主,才能夠獲得本地平民的畏懼,進而對他們有效管制。

流官制是中央集權得以推行的基礎性行政制度。既然職業官僚不能有效駕馭地方,而必須假手土著的世襲貴族與祭司(也就是婆羅門和剎帝利),那麼中央集權自然也就無從談起。

種姓制度穩定印度社會秩序的利器,但同時也是消解中央集權的間道。既然種姓制度無法消除,那麼中央集權自然也就成了鏡花水月。

地緣結構的相對封閉、地緣二元核心的肢解、還有種姓制度的桎梏,三大原因,一起釀造了印度文明的分裂基因。受制於這些因素,印度長期不能整合出一套統一高效的經濟體系,國家發展也因此受到嚴重束縛。

當然,對這種困境,印度也是心知肚明。故而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印度也跟中國一樣,開始積極推動經濟改革。不過印度的這場改革,卻遭遇到了許多現實層面的困難,成效遠不如中國,以致其與中國的差距越來越遠。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下一節《地緣政治19:印度的現代化改革為何無法成功》中,雲石君為您詳細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文章第18章:印度之第3節。對地緣政治和國際關係感興趣的朋友,請訂閱微信公眾號:yunshi911(長按可複製),收看雲石全部原創地緣政治系列文章。


問得就很有傾向性,事無絕對。如果說中短期內不可能還差不多,長期的話,誰也不敢保證。

印度要超過中國,首先自己要革命,把吃人的制度與風俗徹底革掉。然後中國要大亂。

做到這些很難,但不敢說不可能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印俄將首次舉行三軍一體化聯演」?
隨著莫迪上台,印度會成為第二個中國嗎?中國地位是否會受到威脅?
如何看待印度試射「烈火5」遠程導彈威懾中國?
如何看待印度國產護衛艦在孟買港傾覆?
為什麼印度連五常都不是GDP排名也進不了前五,軍事排名卻能排第四?

TAG:印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