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三吳兩浙」中的「三」和「兩」各有什麼由來嗎?
以及,「三吳兩浙」所指代的地區範圍究竟具體怎樣?是否即等同於「江南地區」?
謝邀,這個題目問的很有意思,我來說一說吧。
三吳其實就是古地區名。三國吳韋昭有《三吳郡國志》,其書久佚,所指「三吳」不詳。
從《三國志》、《晉書》中有關記載看來,當從《水經注》的吳郡、吳興、吳會為三吳,《通典》、《元和郡縣誌》的吳郡、吳興、丹陽為三吳,二說比較符合原意。
唐梁載言《十道四蕃志》以吳郡、吳興、義興為三吳。按義興始置於晉,則三國時不應已有三吳之稱。至於宋稅安禮《歷代地理指掌圖》以蘇、常、湖三州為三吳,明周祁《名義考》以蘇州為東吳、潤州為中吳,湖州為西吳,那更是後起之說。——《辭海》
至於兩浙,這是浙東和浙西的合稱。唐肅宗時析江南東道為浙江東路和浙江西路 錢塘江以南簡稱 浙東 、以北簡稱浙西 。
宋代有兩浙路 。地轄今江蘇省長江以南及浙江省全境。
今浙江省以 富春江 等為界分為浙東、浙西。 兩浙指浙江省唐後期,浙江西道與浙江東道合併稱兩浙道,直到錢繆兼任浙江兩道的節度使,兩道才統一起來,建立吳越國。
三吳最早見於東晉,是指吳地三個相連且有歷史淵源的大郡。兩浙就是浙西、浙東,唐代有浙江東道節度使、浙江西道節度使(或為觀察使、團練使),宋代則有浙江西路、浙江東路。
三吳的範圍,可以參考王鏗《東晉南朝時期「三吳」的地理範圍》,《中國史研究》2007年第1期。
三吳說法始見於東晉,其中吳郡、吳興並無疑問。另外一個郡,有認為指義興(《通鑒》胡注),或會稽(《水經注》說);或丹陽說(《通典》)。
王鏗綜合各說和相關史料,認為是指三吳另一個郡是會稽,這是狹義的三吳。廣義的三吳還可以包括揚州下屬的義興、丹陽、晉陵等郡,甚至作為北朝對南朝的代稱。
三吳的具體定義並不明確,酈道元的《水經注》說是吳郡、吳興、會稽;杜佑的《通志》則記為吳郡、吳興、丹陽;胡三省以為是吳郡、吳興、義興。田餘慶在《東晉門閥政治》一書指出,會稽「是三吳的腹心」。其地域相當於今江蘇南部、上海西部、浙江北部。下圖出自張其鈞監修的《中國歷史地圖》(俗稱台版歷史地圖),反映晉朝時期的區劃。
兩浙,這個地域概念比較清晰,即宋朝的兩浙路(宋朝的一級政區為複合性質,按轉運司政區是單一的兩浙路,若以安撫司政區則分為兩浙西路、兩浙東路),由唐朝江南東道演變而來。對應到現代的政區,是為江蘇省的長江以南部分、上海、浙江省(按譚圖,今崇明島地區屬淮南東路)。下圖出處同上,反映的是南宋時期的兩浙地區區劃。
回答之後發現問題描述被修改了,是否等同「江南地區」?需要先明確江南地區的範圍,廣義的江南顯然比三吳或兩浙的概念要大得多我記得高中歷史書上提到過三吳:吳、吳興、會稽。
兩浙也沒太多爭議:浙東浙西。此外,中國這樣的地名還很多。比如三秦。項羽分封諸侯,為了削弱關中政權的勢力,同時也是噁心劉邦,把關中之地,原來懷王約定的先入關中者王之的一大片土地分成3份,封章邯為雍王,轄咸陽以西的土地,封司馬欣為塞王,轄咸陽以東的土地,封董翳為翟王,轄陝北。這些地方都是原來的秦地,後來,人們就將關中之地,也就大概是今天陝西省的地界稱為「三秦」。
三晉同理。韓、趙、魏三家分晉後,原晉國的地盤就被稱為「三晉」。此外還有四川。北宋四川這一帶有4個政區,分別是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統稱「川陝四路」,後又簡稱「四川」,四川就因此得名。兩廣:又稱兩粵,即廣東和廣西。兩湖:宋代為荊湖南路、荊湖北路,當時大致相當於今天湖南、湖北,現在也常用兩湖代指湖南、湖北。以下為本人猜想。
可以看見,數字+地名這種關於地區名字的稱呼非常常見,仔細分析可以發現有一定共性。為了敘述方便,將其標記為「nA」,n為數字,A為地名。從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A為某一個大地區的名字,這一地區通常在地理上為一個整體,且具有相同的歷史文化背景,民風相近,發展到今天,通常為1個省際區域。如兩浙≈浙江,三秦≈陝西,四川≈四川。兩湖、兩廣雖然現在是兩個省,但古代南方經濟不發達的情況下,兩湖、兩廣通常都被作為整體看待。三吳現在不屬於同一政區,是因為行政區劃的「犬牙交錯」原則,這裡就不再贅述。設問:為什麼會出現對A這種大地區的稱呼,直接稱幾個小地名不行嗎?
我的猜想:因為有這樣的需要。A這種大地區地理環境、民風、語言文化都很相近,無論是行政管理還是群眾心理歸屬都是一體的,通常無法分開來看待。很多時候,小地名無法代替大地名。比如,現在說陝西面好吃,古代也會說三秦的面好吃,而不會只說三秦中某一「秦」的面好吃。再問:為什麼會出現「nA」的說法,而不直接說A,比如為什麼是兩浙,而不像現代這樣稱為浙江?
我的猜想:古代(元代以前)較少有如我們今天的「省級」行政區,因此無對「A」的統一稱呼,只好用「nA」代替,「n」即為「A」中的政區數。理解這個問題,必須先明白,中國古代政區設置。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行郡縣制。全國只有郡和縣2級。這樣方便管理,但也會出問題:郡太多了,中央管不過來。漢代逐漸演變為州郡縣三級制,這樣中央倒是輕鬆,但是問題更大:控制不了地方勢力了。因為1個郡的實力有限,但是1個州的地盤很大,有人口、有錢,還通常以「山川形便」劃分,又地形之便,這樣的州中央管得住才有鬼了。因此漢代以後,統治者們都要面臨設不設三級政區的選擇。設了,管不住,不設,不好管。雖然糾結,但從累死和叛變兩個選項中,統治者們最初都會選自己累一點,也就是不設第三級政區。我們看到的三級政區,最初其實都是臨時機構,後來才「轉正」的:州——監察區,道——監察區,省——行中書省(國務院駐地方辦事處)。直到元明清,中國才有了確定的省級行政區。因此,在很長的時間內,A地區都沒有確定的第三級政區,而人們又有稱呼大地名的必要,因此只好用幾個小地名的合稱來代替了。綜上,因為沒有法定的「A」,只能用n個小A來替代,簡稱「nA」。瀉藥。三吳一詞,如前面所說,各代所指不一,錦熙等童鞋答之甚詳,試拾其牙慧。 三吳之稱,大約西漢既有,《水經注》云:漢高帝十二年,一吳也,後分為三,世號三吳,吳興、吳郡、會稽其一焉。最初的目的,不外乎是把一個相對統一的吳分之為三,削鋒化利耳。大體上三郡相連,地域上為蘇州上海湖州嘉興杭州紹興寧波諸地,至東漢,三郡物阜人庶,皆躋大郡。嗣後江南諸郡多自此分出。 三國兩晉喪亂之際,江南人口益夥,諸郡縣劃分日細,三吳已由一個純粹的地理性質區劃,變成了一個經濟地域的蓋稱,指代開始出現變化,《通典》和《元和郡縣誌》所持的通說也在此時出現:吳郡、吳興、丹陽。丹陽的崛起與建康政治的地位有很大關係,愈來愈多的渡江士庶選擇定居在茅山以西和錢塘江流域,某程度上說,三吳地域未變,變得只是城市實力。但此時吳地郡縣也日益形成共同的特性:長江下游流域(不一定是江南),底層民眾使用與雅言不同但已深受其影響的吳語,照此標準,大抵安徽江蘇兩省南部和上海浙江地區各郡縣都被納入廣義上的三吳地域,以丹陽-宣城-毗陵-吳郡-吳興-錢塘-會稽為核心。 唐宋之間,開發相對較晚的越地(浙中浙南以及黃山山脈以南地區)在農業經濟上與長江太湖流域的差距逐步縮小,原本處三吳邊緣地帶的杭州區位優勢顯現,地位日漸上升,而更為廣義的江東概念(當然也更悠久)也在此時替代了三吳概念指代這一地區,唐中後期兩浙的區劃稱謂才出現,顯示浙江(新安-錢塘江)流域實力的提升,杭州逐漸成為浙東的政治經濟中心,而原先的南京則變為浙西地區的中心,相比較而言,此時浙西依然保持吳地的基本特性,但三吳的稱謂漸次歸於浙東,這一現象到宋代更為明顯,幾乎浙東地區,特別是傳統北吳地區,在文學作品中都可以自稱三吳。 但元明以降,隨著寧鎮地區脫離吳地(語言人口構成等方面),原來的浙西地區在吳地稱謂的使用上已居下風(儘管還是願意以吳自居),於是更為多元的三吳稱謂出現在了各類嚴謹或不嚴謹的文學作品中,以至於東吳、西吳、中吳的三吳說法盛行。 綜合來看,三吳當中,作為吳的發祥地的蘇州始終被納入其中,其中心或次中心地位也極少被撼動,丹陽地區由盛而衰,最終離開了吳語區(當然現今丹陽市除外),太湖流域可與蘇州匹敵的常州(毗陵郡義興郡江陰郡等)、湖州(吳興郡)實力相近,自然也常被作為西吳的代表,至於錢塘江曹娥江乃至甬江流域的杭州、紹興、寧波往往也成為三吳之選。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的軍事實力究竟如何?和歐洲有可比性嗎?
※如果知識就是力量,為什麼中國知識分子在歷史上的絕大多數時間都被動於權力?
※現在中國主流媒體對日本的評價是客觀的嗎?
※平庸過場——古代秦軍的真實水準?
※為何兵馬俑中會出現少數左衽陶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