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稿人要求論文作者引用審稿人自己文章的這種行為可恥嗎?
RT,「要求」包括「明確」在審稿意見裡面說你文章沒引用夠還要引用以下文獻,或者「暗示」說請闡述自己研究工作跟以下文獻的區別。
一些審稿人建議引用,多半是推薦一系列自己的文章,多半出自一些中等期刊的審稿人,審稿人自己的學術水平在中等以下。
可恥嗎?可恥。當一個科研工作者自己的能力要通過讓別人引用才能推銷出去,就是可恥。沒什麼可商量的。不需要替他們往回找臉。如果一個科研工作者的能力體現在自己做踏實的工作上,他就沒有,也不該有,心思去刻意的推銷。說科研工作者不能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注意語境。說這話的前提就是市場化交易,是買賣者之間的商品互換。但論文審稿更像是證監會監管上市公司,論文的質量是要對的起市場的。「推薦」引用的行為底層就是你引,我讓你過,你不引,你別過。跟強行索賄是一個性質。科研不應該是這樣,無論現實上審稿的事情被哪些人完成,怎樣完成。
hedging一下,如果有審稿人是從客觀公正角度出發,要考慮其推薦引用的文章的屬性。多少是ta的,多少是真正經典的,是否偏私,稍作調查即可分辨。畢竟,打小算盤的人,多半還在低端層面,做事方式也低端的容易辨識。
補充一點,推薦引用,一般只會發生在無名小輩身上。作者清單中沒有響亮人物,論文投給小牌期刊,碰到的是想走捷徑的小人物,看你是新手所以敢要挾。專業人士投出去的文章,去的是專業期刊,經手的是專業人士,行苟且之事前是要三思的,不然就要被人揭穿了;即便大人物爭鬥,也不會這麼沒腦子。投某雜誌的時候,要多引該雜誌發的文章
最近碰到一起,SCI水刊。一審基本同意,就改了一個錯別字,然後讓我加強引用,同時推薦了12篇15年的文章。發現12篇屬於同一作者,其內容其實和本人的文章不相關。硬著頭皮引用了它5篇,心想已經夠意思了。結果二審繼續小修,理由是引用不夠,並再一次發了該人的幾篇文章。於是只好都引,但在response letter中,非常不客氣地說他的文章跟我不太相關。兩天後接收。
你還年輕,沒有簡單這個行當的規則。有審稿人願意告訴你這個該怎麼做其實挺好的。你見過top雜誌默認要引用自己的文章么?
我審稿的時候遇到作者缺文獻的時候都想方設法繞過自己的文章推薦,想著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
一般審稿人也會推薦文章,相關性有的高有的低,但推薦引用的文章不會太多,也來源不同,加上審稿是匿名,也說不清楚是不是在兜售自己的文章。
反而文章貼出來有時候會收到郵件要求引用,如果相關就引用一下。
有一次做了個相關的工作,就給當年給我寫郵件的人回了一封信,說我做了個相關的 —— 禮尚往來嘛。結果那哥們說我早不做這個了 —— 那你讓我引你的幹啥,你一個成名成家的人,刷引用率不嫌害臊。
回到審稿人。
我確實遇到過一次過分的情況 —— 一口氣推薦了7篇文章,全都是一個人最近剛發的文章的,也不相關,氣的我七竅生煙。是同領域的一個年輕人,其實他的工作我還是了解的。但是真的不相關啊,而且我引的是大牛的文獻,你的文章又爛,為什麼要引你的。不行卡著不放。最後合作者好說歹說還是引了幾篇。雖然他的引用率高、漲又快,但我真心鄙視他 —— 原本因為工作鄙視,現在因為人品。
話說以前寫文章時除了正常引用以外還會有其他引用:大老闆推薦的引用;估計誰是審稿人然後做戰略性引用。真心鄙視這些行為,雖然我在屋檐下也干過這種事情。
一開始我覺得挺可恥的,後來發現基本不說所有,可也有起碼90%的審稿人這樣,也就習慣了。個人感覺比故意找茬的審稿人有節操多了
這個要分情況,但我覺得沒有那麼陰暗。說實在的,一篇paper如果質量好,不差這一兩個citation;如果質量不好,多著這一兩個citation也產生不了什麼影響,所以我覺得對審稿人提出這樣的要求對他本身沒多大的益處。
還是根據審稿人意見去酌情修改就好了。謝邀。我覺得分情況吧,我見過的大部分情況是審稿人要求添加的自己的文獻確實和在審的這篇相關,從某種程度上說添加這些文獻可以使literature review 更加完整,這其實是好事,至於說審稿人因此而得利了,他們也是無償審稿,如果在幫助了文章的情況下自己的引用量又得到提升也可以理解。
我覺得如果審稿人提的文獻和在審的這篇無關,只是在為自己謀利的話確實不好,如果讓添加的自己的文獻數量太大的話應該譴責一下,可恥不至於,審稿本事就是主觀的,有好有壞。這種行為都快成了行業內不成名的潛規則審核後的文章說實在話,審稿人只具有審核與意見闡述的權利,要求加上自己的名字是對原著作者的不尊重你都沒寫,憑什麼要加你的名字但是現在好多審核的你不加我名字,我就找各種理由不讓你通過,最後你被逼無奈就得同意更有卑鄙的是,還得加在第一作者的位置上面,哪些只加在第二作者位置上的都算是比較仁義了國內學者發論文多少都會遇見這種問題尤其是北大南大核心,科技核心跟中文核心還好一點……當然你不是不可以拒絕,但是前提你遇見這種情況的前提下,你的文章質量非常過硬,我不發這個還可以發別的,但是很多人又做不到這麼硬氣,長久就是惡性循環
審稿人知道你的文章問題多,以此為要挾,你不得不為了畢業,為了評職稱而這麼做
所以這種不是可恥不可恥的問題,國人對待這種問題只有兩種方法要不我寫的非常好,我不怕你不要要不我不發你的,我多花錢發別的這就跟大晚上你出門穿著不要太暴露,暴露就會有壞人盯著你人盯著都是你的問題,實際沒人管,這是一個體制的問題。沒有任何審稿人會明示你說你必須引用,否則怎麼樣。他缺兩條引用嗎?這兩條對他有多重要?他會暗示你,還有兩篇文章用了什麼什麼演算法,如果可以的話,可以進一步比較比較。
注意,人家說話都非常客氣的,如果可以的話。如果你不想再比較了,或者你覺得方法不是同類沒有比較的意義,你都可以回複審稿人說存在不合適的地方,因為篇幅的問題,不在比較了。
你這麼說了審稿人也沒有什麼異議,審稿人也就是建議一下。很多時候審稿人推薦的文章不一定是他自己,不要妄加揣測。
但是你要是懂行,說這兩文獻我引上供讀者參考,就不比較了。審稿人肯定很滿意,共同促進學科繁榮,豈不美哉。
相反有些領域,你不引我我不引你,互相拒稿,惡性循環,豈不悲哉
有些雜誌會給你一個他們最近發的跟你文章相關領域的文章的list。並且委婉的說,鑒於你調研時並不充分,我們推薦相關領域其他人的文章,希望你引用。一看都是他們雜誌的,wtf!
其實這都是影響因子害的啊!這年頭大家都拼的頭破血流的,這種事情也情有可原。感覺現在通過審稿人推薦的文章,幾乎都能確定審稿人所在的大組了,甚至能猜出是誰在審稿
最近文章審稿意見回來,minor revision,看了看意見,某個審稿人要求我引用他的文章四五篇,覺得和我的研究方向沒啥關係……如果是引用與文章相關的文章,我覺得沒毛病~但是強行要求引用一堆跟本身文章沒有關係的文章,總有種毀了自己文章的感覺...好像你明明在跟別人談論衛星上天,突然有個人過來說咱們聊聊養豬吧...
但是你能說不引用嘛……真的是一種強盜行為
所以我覺得可恥,很可恥…這是對學術對不尊重啊!IEEE某期刊好像也要求引用自己期刊文獻達到百分之多少。
推薦閱讀:
※網路安全的方向選擇與入門?
※27歲再出去重讀本科未來走學術路線現實嗎?
※在讀經濟學類博士的生活是怎麼樣的?
※地質學轉勘探地球物理從哪方面著手?
※美本數學成績不好如何申請純數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