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緣政治科普角度解釋下美國重返亞太、中國「一帶一路」以及中美對抗的內在邏輯?


謝邀。

段兄在私信中囑咐讓我盡量多說些,但由於時間原因,我採用定期更新的方式不知段兄意下如何?

言歸正傳。

如果要以地緣政治學的眼光來看透世界大勢,那麼首先要具備地緣政治學的世界觀。

如何建立「地緣政治學的世界觀」呢?只要段兄隨我弄懂以下幾個概念就可以了:

一、國家

暴力理解的話,當今世界上的國家分為四種(我的導師聽了估計會哭):

1、世界領袖國。在世界地緣政治格局中佔據絕對支配地位的國家,依靠其主導的世界格局,以「全球治理」的方式從全球獲取國家發展的動力。

時下有且只有一個,就是美國。

2、地區性領袖國。在一個地緣政區域內起支配性作用的國家,依靠其主導的區域性多邊組織框架從本區域中獲取國家發展動力。廣泛地參與全球治理。

如:歐盟、俄羅斯。

3、區域性大國。在一個地緣政治區域內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國家,當前正處於主導並構建多邊組織和框架,並正在試圖通過區域整合獲得區域主導權並從中獲取國家發展動力。

如:中國、印度、日本

4、資源輸出國。在當今國際政治格局中,向上述三個國家輸出政治資源,以供上述三國作進行地緣政治博弈、調整地緣政治環境、獲取國家發展動力。

如:獨聯體國家,為俄羅斯提供戰略緩衝地帶和貿易市場。

加拿大,為美國提供自然資源供應和軍事防禦陣地。

科威特、巴林、卡達...在國際事務中支持美國(舉手黨),為美國的中東政策提供支 撐。

二、國家的發展動力。

國家的一切地緣政治策略,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獲取國家發展的動力。

在農耕文明時代,國家發展的動力是土地。

在工業化時代,國家發展的動力是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

在信息時代,國家發展的動力是以金融為主要手段財富轉移,主要表現形式為:區域經濟整合貨幣國際化

簡而言之,就是「財富」(當然,這個財富的概念不是貨幣那麼簡單)

在不同的時代,地緣政治博弈均圍繞這個邏輯在進行:

農耕文明時代——土地兼并戰爭

在工業化時代——殖民地戰爭和貿易戰爭

信息時代——貨幣戰爭(當然有熱戰,但內在邏輯下文解釋)

這裡再多說一句,有人在私信里對我說人在逐漸變的文明,(對比蒙古帝國的征服戰爭和美國的伊拉克戰爭),我想說的是:人類對財富的貪婪從未減退,生產力的發展拯救了人類,美國不像蒙古人一樣征服伊拉克,是因為征服對美國獲取國家發展動力並無必要。

開會,待 續

如何理解美國重返亞太?

回答著這個問題,就要知道一些地緣政學知識了。段兄聽我啰嗦:

一個國家採取何種地緣政治戰略不是拍腦門,而是政府智囊機構的學者們通過深入研究並反覆推演論證後的既定方略,決定了一個國家未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國運,一旦定下便不能輕易更改。

要想理解美國的行為,必須理解美國的地緣戰略學者給美國量身打造了什麼戰略,理解了這個,那麼美國的行為便有章可循,不論國際時局怎樣風雲變幻,都是萬變不離其宗。

我們都知道馬漢在1890年首次在《海權對歷史的影響1667—1783》中提出了「海權論」,並受到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推崇,奠定了美國的海上霸權地位,可以說海權論成為了後世美國,甚至世界海軍發展和海上擴張的理論根據。

絕大多數網路鍵盤政治家就停留在「海權論」的認識水平上(因為他們也沒聽過別的),所以用「海權論」的思維來理解美國,甚至來類比中國,以「海權論」的主張來指導中國未來的發展。這是極其可笑的。

事實上,美國人很早就發現,馬漢的「海權論」並不完善,我們來看看海權論的基本主張:

誰掌握了世界核心的咽喉航道、運河和航線,誰就掌握了世界經濟和能源運輸之門;

誰掌握了世界經濟和能源運輸之門,就掌握了世界各國的經濟和安全命脈;

誰掌握了世界各國的經濟和安全命脈,就(變相)控制了全世界。

在冷戰時期,世界航洋要衝盡數被美國人所據,所以蘇聯海軍根本無法同美國對抗,然而美國人很清楚,這些海洋要衝無法從根本上控制世界,在航道及重要港口之外的陸權區域美國並無優勢,一旦出現強勢的陸權國家,這些點線之間的地區所積蓄的力量可能會瞬間將這些戰略要點摧毀。

即便控制了海洋,遙遠的歐陸仍舊是麥金德筆下的「世界島」,對於海權強國而言,處於「世界島」心臟地帶的陸權強國仍舊通過「歐亞大陸樞紐」不斷地拓展著自己的影響力,並將這些影響不斷向沿海地區拓展,對海權強國的生命線構成現實壓力。

國做為一個以海權立足的國家,也並不敢輕視歐亞大陸陸權的能量。(試想一下如果俄羅斯加入歐盟美國將面臨怎樣的局面)

那麼美國將如何破解這個困局呢?

此時此刻,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地緣戰略學家之一出現在了美國,並提出了至今仍被美國奉為天條的地緣政治學理論——「邊緣地帶」學說,他就是美國耶魯大學國際研究學院創始人,荷蘭裔美國人斯皮克曼。在此後的幾十年中,「邊緣地帶」學說又被上世紀最最偉大的兩位地緣戰略棋手布熱津斯基和基辛格賦予了更廣泛的內涵,奠定了美國未來100年的霸權。

「邊緣地帶」學說是斯皮克曼在總結了麥金德「歐亞大陸樞紐」學說和馬漢「海權論」兩個學說的局限性,並創造性地將這兩個學說結合的產物。

我們來看看「邊緣地帶」學說究竟說了些什麼:

誰統一或整合了歐亞大陸東西兩端的邊緣地帶,誰就掌握了世界最有潛質的地區;

誰掌握了世界最具潛質的地區,誰就能成為歐亞大陸上的世界強國;

誰成為歐亞大陸上的世界強國,誰就會成為美國世界超強的有力挑戰者。

斯皮克曼認為:

1、美國兩次捲入世界大戰,「都是因為歐亞大陸邊緣地帶將有可能被一個單一陸上強權所統治,從而對我們的安全構成威脅」。

2、美國「無論在戰爭時期還是和平時期,它的主要政治目標都是避免舊大陸的各權力中心被一個與它有利益衝突的聯盟統一起來。」

3、「為了自身利益,美國不能允許歐洲和遠東出現一個具有壓倒性優勢的強權」。

因此,美國需要再全球找出潛在的對手合縱連橫,以讓事態朝著對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橫據歐亞大陸中心地帶的俄國當仁不讓的是第一對手。但對手只有俄國一個嗎?當然不是。隨著斯皮克曼適時的提出了「邊緣地帶理論」,在歐亞大陸兩端為美國找出了兩個潛在的對手,如果用現有的政治概念來給這兩個對手貼標籤的話,一個叫「歐盟」,一個叫「中國」。 根據邊緣地帶理論執行的結果是,美國一方面將亞歐大陸的西邊緣地帶——西歐/歐盟控制在手中,另一方面封鎖另一頭的東邊緣地帶——中國,防止出現一個與之對抗的世界強國。從而達到了歐亞大陸均勢對抗,而其在各國的合縱連橫中漁利的理想狀態

美國為何高調重返亞太?

因為斯皮克曼所說的「歐亞大陸邊緣地帶」與與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所及地理範圍是一致的。

我們觸動了美國人的地緣政治核心利益。

———————————————————————————————————————————

有人私信我:為什麼歐亞大陸東西兩端的邊緣地帶是世界最有潛質的地區?

答:科技進步所致。

我們都知道,人類古文明均起源於內陸大河流域。為什麼?

1、水源;2、肥沃土壤(沖積平原);3、便利的交通(在當時河運最為便利)

上述條件被稱為「人類文明的環境要素需求」

但是隨著技術的進步,人類對換機「環境要素需求」逐步弱化,向沿海拓展,並最終形成了以沿海為主導的向內陸延伸的梯度經濟機構。沒錯,這些沿海區域就是所謂的「邊緣地帶」

這裡再多說一句,隨著高鐵技術的進步,內陸交通運輸變得更為經濟便利,人類的「環境要素需求」也隨之改變,內陸「大陸樞紐」的作用將伴隨著高鐵技術的進步而再度凸顯,這就是我國「高鐵戰略」的深意。

眾多網路噴子認為我國高鐵技術太過超前,耗材耗力,且多向不發達國家推銷。殊不知,高鐵就是內陸強權從內陸資源國家獲取國家發展動力的方式。如果連這層都看不出來,哪還是閉嘴為好。

待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應 @椰子 的要求,恰巧之前又做過這方面的調研,簡單說說重慶這些年的政治經濟,希望能他能滿意。

說之前先對大家明確一個前提:實事求是地說,「重慶經驗」目前是中國各地方經驗中最具借鑒和研究價值的創新實踐和創新競爭。對於中國,其意義是能否讓中國從一個全球製造業產品總量第一的大國轉向「全面中興」的政治經濟過程,而對於世界而言,「重慶經驗」蘊含的價值是如何從排斥性增長過渡到包容性增長。

一般情況下,評估一個城市、省區或地區是否具備經濟爆發的基礎,看的就是就這地方是否具備融入市場化、國際化進程的基本條件,從區位因素來看,重慶並不具備這個條件。

那麼重慶靠的是什麼呢?

從歷史角度來看,重慶的原始積累靠的是三次大規模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人為遷入:

第一次:洋務運動。帶來了官辦近代工業,初步打下了工業基礎

第二次:陪都地位。帶來了中央政府官僚資本的聚集,軍工、造幣、裝備製造等重工業體系,學校、軍需等支撐體系,代表近代中國最先進文化的引入。

第三次:「三線建設」。1960年提出戰備以來,在中央政府主導的15年「三線建設」時期,重慶作為西南局所在地,得到了大規模的政治經濟支持,借著戰備的時代背景,形成了產業門類齊全的重工裝備製造等重工業體系,又引入了海派文化。

這三次外來為主的經濟遷入和政治文化遷移,使得經濟地理條件並不優越、本不具有產業化區位優勢的重慶具有了產業基礎,並逐漸成為產業門類齊全、工業結構完整的區域中心,也成為中國西南地區的財稅第一大戶。其在西南的地位,如同上海在華東地區和哈爾濱在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地位一樣重要。

在1985年西部會議之後提出並且隨此前已經展開的中央與地方政府財稅體制「分級承包制」的改革,而實施了帶有排斥性增長特徵的不平衡的國家發展戰略,重慶的政治、經濟地位由此進一步提升。

但是,改革開放後的20餘年,是重慶最為失落的20十多年,重慶不但失去了原油的政治經濟為,還險些被拋除在市場化和國際化的浪潮之外。

重慶為什麼會落後呢?

原因有兩個:1、排斥性增長的經濟發展模式;2、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

先說比較好理解的第2點,為什麼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會給遠在西南內陸的重慶經濟造成負面影響?答案用一句詩詞可以蔽之:「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在十幾二十年前的重慶,這句話是何等的流行啊)。

何為「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呢?簡而言之,就是資金外流、人員外流、技術外流...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截止至2007年,重慶累計轉移勞動力佔全國勞動力總數的13%,這些勞動力都是轉移到沿海發達地區的被資本配置的廉價勞動力。

上述情況不僅發生在重慶,還發生在東北等其他地區,在我國經濟地理研究領域被稱為「孔雀麻雀一期東南飛」。

為什麼重慶的經濟資源會流向沿海地區?

因為這是沿海地區的經濟地位決定的,沿海地區不必構建重化工業和原材料等基礎工業,就可以直接利用外向型的輕型產業形成強大的競爭力,其最具有優勢的一點,就是沿海地區的這種輕型工業化,基本上不負擔環境成本和社會成本,具有「成本外部化、收益內部化」的對內地貧困地區轉嫁制度成本的、明顯人為的「制度優勢」。此外,還得再加上當時輕工業產品市場廣闊等因素。

而反觀重慶,雖然具備完備的工業體系以及重型軍軍事工業企業,這些企業缺乏擴大就業功能和擴大消費市場功能(許多網路鍵盤政治家吹噓中國工業體系完備,所以不依賴國際經濟體系也能生存,此觀點十分愚蠢),在沿海地區巨大的黑洞效應下,只留下了此類「資本增密,排斥勞動」的眾工企業,而極具活力的輕工企業則全軍覆沒。


之前的高票答案回到的已經很完整了,只是針對以下這個問題,我想進行一個小小的補充

美國為何高調重返亞太?

因為斯皮克曼所說的「歐亞大陸邊緣地帶」與與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所及地理範圍是一致的。

我們觸動了美國人的地緣政治核心利益。

在最高票中的正篇答案末尾答主這樣說到。不過在時間點上可能會發現一些問題。首先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關鍵時間點是在2009年7月,時任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在參加東盟地區論壇時(在曼谷機場...)喊道:」The United States is back!」標誌了美國重返亞太這的開始。並且會上她驕傲的說:"I believe strongly the United States has to be involved in this region." 同年,美國加入TPP(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2012年,奧巴馬政府正式出台了「"Pivot to East Asia" (亞洲軸心戰略),標誌著「重返亞太」從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正式進入了具體戰略階段

2013年下半年,中國首次提出一帶一路。

因此

因為斯皮克曼所說的「歐亞大陸邊緣地帶」與與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所及地理範圍是一致的。

我們觸動了美國人的地緣政治核心利益。

這樣的解釋可能並不能夠說明「美國為何高調重返亞太」,讓我對於這一結論也有了疑惑。因為2013年中國提出了一帶一路動了美國的乳酪所以2009年美國提出重返亞洲...?

長答沒有必要,做一個簡要補充

1. 美國為何重返亞洲?

(1)美國在亞洲的利益:美國在亞洲的利益非同小可,早在重返亞太戰略提出之前,美國與亞洲貿易額已經是和自家後院拉丁美洲的3倍,甚至比和歐洲的貿易額還多50%。1998年,美國國防部就已經在《美國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安全戰略》(The United States Security Strategy for the East Asia-Pacific Region) 中明確寫出:不允許任何國家或聯盟以任何形式控制亞太的地區的政治和經濟,以防止其控制該地區的資源,財富和科技力量。

(2)在亞洲缺失的近10年:雖然沒有真正的缺失,但是美國在2001年的時候因為恐怖襲擊等因素一度將中心轉移向了中東地區。對於亞太地區的影響有所降低。這也是為什麼後來美國要用「back」這個詞。

(3)中國的威脅:美國可以說是對中國又愛又怕,上個世紀90年代,很多科學家對美國獻言獻策,說中國會是將來的美國頭號對手和威脅。以至於柯林頓時期,中國已經被正式認定為蘇聯威脅的接班人。各種中國威脅論也是各種被發揚光大,從最早由日本防衛大學副教授村井友秀在1990年提出的這一理論之後,美帝國非常的開心,在此基礎上又發展了:中國人口威脅論,中國糧食威脅論,中國軍事威脅論,中國環境威脅論等等等,就連不在亞太的將近10年里美帝也沒少忘了投放這種輿論炸彈。

(4)美國不在的這段時間裡中國幹了啥(2001-2009)?

乾的多了,中國經濟崛起基本上就是這段時間裡的:

-GDP增長了近3.5倍

-中國加入WTO

-中國提出和平崛起

-Joshua Cooper Ramo提出「北京共識」,也被稱為中國模式

-舉辦奧運會

...

隨著中國硬實力的增強,基本上中國的地區影響力以及世界影響力已經飛起。美國一看有點鬧不住了。

(5)美國能怎麼辦?

在中東損失的一塌糊塗,還趕上經濟危機,中國在自己的利益點上又開始崛起,嚴重危害到了自己在亞太的霸權。想都不用想,肯定是趕快調轉方向回亞洲。而且美國人覺得中國加入WTO後好處拿了特別多,但自己並沒有從中國身上佔到什麼便宜。於是加入TPP開始醞釀搞一個沒有中國的WTO,建立亞太新秩序。同時發展自己的盟友,深化和東南亞的關係,進一步制衡中國。

2. 中國為啥一帶一路?

僅從幾個方面講,產能過剩什麼的不用多說,就說國際層面的。

(1)應對美國:面對美國的重返亞太以及其想架空WTO建立新秩序的想法,中國必須是很不贊同的。2010年開始,中國和美國的關係在亞太地區進入到了一種Rising Power和Quo Power的較量之中,即新老力量的交替博弈。2012年習大大說要和美國建立新的大國關係。可惜面對TPP本質的排中國性質和其可能帶來的威脅,中國必須要自己建立自己的經濟秩序和規則,聯合更多的國家一起發展,對抗TPP以及美國在亞太的影響。

(2)資源能源通道:中國的發展離不開各種資源和能源,就拿中國的石油依存度說吧:

可以看到一路飆升,天然氣稍好一些,但是趨勢一樣,2016年對外依存度也達到了30%以上。絕大多數的這些資源或能源都依賴於海上通道,而且還大部分走馬六甲海峽。中國的南海又不穩定,東邊又有美國的盟友組成的"島鏈",中國的海權又相對薄弱畢竟是陸權國家(北洋水師算是第一支近代海軍,但可惜了...),因此,開拓向西經濟走廊和資源通道是必須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附上一張個人整理的2016年中國石油進口國家分布圖

(3)打破中國威脅論:希望大家都知道中國倡導的是一起發展,拉著東南亞一起發展,減弱中國威脅論,加強地緣政治穩定性,打破美國的」合縱「之計。

可以說是先是因為中國的崛起和影響力動了美國的在亞洲的霸權,美國回頭來制衡,中國再次通過一帶一路反制衡。地緣政治上,雙方皆想要獲取發展,但是也都知道一個國家的力量是不足的,於是合縱連橫,大國博弈

以上作為補充。


不說廢話直接開答。超長文預警。拆解題目可知,題主主要詢問三個部分:

1. 地緣政治

2. 一帶一路的經濟影響

3. 中美對抗原因。

我們先從經濟切入,解答如何經濟開道,從而影響地緣政治。第三個問題相對獨立,我們先放著,最後解答。

Part 1:區域解析(上)亞投行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架構的歷史基礎和戰略布局

說到一帶一路就一定會說道亞投行。他們放在一起組成了一個立體的存在。一帶一路主要要打通貿易線路,主要集中於服務於能源經濟。亞投行則是架設於空中的資本流通渠道。

基辛格有一句廣為人知的名言: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住了所有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住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貨幣,你就控制住了整個世界。基於石油美元(petro-dollar)的掛鉤,又石油基本上就是個政治問題,我們會把石油也囊括進來一起說。

首先歐洲大量國家加入亞投行是不奇怪的。從歷史原因看來,1970年代的兩次中東石油危機,對歐洲的打擊是轉折性的。在石油美元結算體系中。美元一直是穩壓歐元一頭。作為產油區域大國沙特與美國簽訂了一個《不可動搖的協議》將石油與美元正式掛鉤。

然而產油國之間也不都是聽話的。伊朗是當時不多見使用歐元結算的國家,伊拉克也準備轉換使用歐元結算。緊接著伊朗戰爭就打響了,整個歐洲陷入動蕩。歐元區以希臘為代表整體進入危機。崛起的歐元又死死的被壓了回去。

這種歷史上的友好關係,以及利益的共同,使合作具備極大的可能。

而「走出去」戰略。主要走的是以經濟為引導路線。

周小川曾經說過,股市是貨幣的蓄水池。其實是相同的理由,過剩的流通性必須導入到某個客體去。這個客體可以是股市,也可以是房地產。然而既然是水池理論, 這就涉及一個體量問題了。現在我們所認為的房地產岌岌可危,其實就是指水池已經滿了,裝不下了。那麼就必須換一個更大的蓄水池。這也是亞投行成立的一個原因。將多出來的貨幣導入世界市場。如果別的國家以人民幣為結算貨幣,那麼將保持相當一部分人民幣始終在境外流動。

這嚴格說來也不能算中國獨創的。在1929年美國股市崩潰,進入大蕭條時期,總共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29-1933, 第二階段是1937-1938. 緊接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打響,美國致力於出口武器直到1941年末加入戰爭。1943年開啟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談判,總共談了一年半,直到1945年確定了美元黃金雙掛鉤。然後美元通過貿易逆差將貨幣流向全世界。本身對於經濟生產來說貿易順差比逆差好。但是因為雙掛鉤,美國不需要擔憂國內通脹率,超額印發的錢可以導入國際結算市場這個巨大的水池。

中國現在面臨的一大問題就產能過剩,資本流通性過熱,同時還有境外資本流入。過多熱錢導致人民幣對內貶值壓力激增。頗有種被迫印了太多錢的感覺。我們的問題就是沒有足夠體量的水池可以容納。

兩相對比,笑言中國亞投行策略極有可能具有同樣的主意。同時作為投資方,確實也會有其他眾所周知的好處,例如睦鄰友好,投資賺錢。大家都知道的在此就不贅言了。

與亞投行並行的實體經濟帶卻容易讓人感到,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實體經濟貿易一定是水運比陸運便宜。然而我們再一看途徑國家。

從中國西北面出發後依次經過哈薩克,烏茲別克,塔吉克,伊朗,土耳其,過黑海海峽,轉回到莫斯科,然後從北面過波蘭通往德國。這個回頭拐那麼一把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仔細看,來回的通路都只在Visegrad四國裡面轉悠。Visegrad 四國現在以匈牙利為最激進親俄派。現任總統Victor Orban已經第三次任總理了。行事風格簡直和普京神似。那麼很明顯這一帶會將意識形態有共同點的國家聯繫起來。

我們以伊朗德黑蘭為中點,這明晃晃的就是前半截路線買油,後半截路線外交。再看看王文是怎麼說的:「一帶一路當注重虛實結合。」只能露出迷之微笑啊。

我們這麼認真的解析陸路布局的原因是。作為陸權國家,明顯這條路比較安全靠譜啊。比起海路所受的潛在威脅,陸路中最需要注意的也就是中東走廊,下面敘利亞,上面喬治亞。到處都有美軍也是心慌慌。

比起陸路的布局,海路更明顯的存在潛在的戰略交鋒。從南海到「海上生命線」馬六甲海峽。駐紮於印度洋島嶼的美軍基地和遊盪在印度洋上的艦隊。為什麼要在孟加拉灣上來迴轉悠?紅海海峽的戰略意義究竟有多大?南海爭端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大國角逐的熱點?

To be continued


美國重返亞太是擾亂中國崛起,而「一帶一路」是中國的應招。

得天獨厚的地緣環境——美國的霸權

我們知道,美國是現在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那麼,它的霸權地位是如何形成的呢?

首先,美國的地緣位置遠離其他大國的,所以它的崛起不會對其他大國造成強烈威脅,其他大國的擴張也不會對它產生直接影響(兩次世界大戰都沒打到美國本土)。

而蘇聯正是因為對西歐和中國兩大地緣強權都形成巨大的壓力,造成一己之力對抗中、美、歐的局面,從而最終解體。其次,美國擁有碾壓全球的海軍,以及遍布世界海運要道的軍事基地。

在貿易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海運是各個國家的經濟命脈。於是美國憑藉對海洋貿易的控制能力(有能力對任何國家進行經濟封鎖),讓全球的經濟體系在它制定的規則下進行(美元霸權)。

於是,如下圖所示的,世界形成了以美國為中心的地緣格局(圖片來源於《地緣看世界》)。

同時,美國也通過與英國、日本、澳大利亞這樣的海洋國家結盟,對歐洲、中國、印度這些地緣強權進行遏制,防止出現能夠挑戰美國霸權的大國出現,從而維持自己全球唯一超級大國的地位。

美國的地緣軟肋——歐亞的合謀

隨著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的興起,美國佔全球經濟的比重逐年下降,再加上歐洲的融合,以及俄羅斯的重新崛起,歐亞大陸強國同時發力對美國的全球霸權形成挑戰。

但是,相比較美國,歐亞大陸強權在地緣上處於先天的劣勢。

拿中國舉例,當中國強大之後必然會對俄、印這樣的大國產生威脅,於是會遭到他們從陸地上的聯手遏制,再加上美日從海洋上的封鎖,我們將遭遇同蘇聯一樣的國際環境,而美國同樣將憑藉超然的地緣環境左右逢源從中漁利。

那麼,坐擁如此巨大的劣勢,中國將作出什麼樣的決策來避免重蹈蘇聯的覆轍呢?

答案是,「一帶一路」,既然美國在對兩洋的控制和海軍方面太過bug,那麼我們就從歐亞大陸和印度洋方向上進行突破。 而中國的目的就是通過「一帶一路」計劃,連接東西方經濟體,帶動中亞、中東、南亞的發展,形成歐亞大陸的經濟整合。

於是,中國崛起就從蘇聯的「單點突破、向外擴張」模式,變成整個歐亞大陸的共同騰飛,中、印、俄、歐四個地緣強權的利益便會趨同,形成「共同挑戰美國霸權」的局面。

下面這段話官方對於「一帶一路」計劃的戰略目標。

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涵蓋東南亞經濟整合、涵蓋東北亞經濟整合,並最終融合在一起通向歐洲, 形成歐亞大陸經濟整合的大趨勢。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從海上聯通歐亞非三個大陸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形成一個海上、陸地的閉環。

所以,2015年上半年,中國牽頭建立「亞投行」時,歐洲國家會頂著美國的壓力堅持加入。

因為只有加入「亞投行」,歐洲在「一帶一路」項目上才會有話語權,而「一帶一路」的話語權也就是今後歐亞大陸經濟體的話語權。身為歐亞的大陸的一份子,歐洲必須全程參與這個經濟體的建設,以達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上圖是現在亞投行成員國地圖,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主要的歐洲強國和幾乎所有的亞洲國家都加入了「亞投行」。中、歐、印、俄在整合歐亞大陸經濟這方面形成了共謀,共同挑戰現在以美國為中心的經濟格局。

所以,中國的崛起走的不是蘇聯、美國的霸權主義路線,而是促進歐亞大陸人民經濟共同發展的多贏路線。

正是基於這樣的道路自信,習主席才有底氣在聯合國大會上作出「中國永不稱霸永不擴張永不謀勢力範圍」的承諾。

而當中國把戰略重心放在西面時,東面的美日第一島鏈、第二島鏈形成的圍堵也就變得沒有什麼卵用了。

雖然東方的兩條島鏈不再成為阻礙中國崛起的絆腳石,但是美國的陰影仍然沒有消失。 因為,美國擁有獨步全球的海軍,所以他能夠隨時封鎖任意一條重要航路。

然而「海上絲綢之路」計劃必須保證印度洋航路的暢通,於是,中國在南海大規模填島、建燈塔,在吉布地建設軍事基地、租用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

與此同時,巴基斯坦與印度雙雙成為「上合組織」的正式成員國,「上和組織」的影響力也正式進入印度洋。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印、俄三國的海軍會以反海盜的名義在印度洋上舉行「和平使命」軍事演習。有了印度這個地頭蛇的保駕護航,「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也將更有保障。

當然,除了保障印度洋的航路,「上合組織」同樣會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保駕護航。從上圖可以看到,除了歐盟,「上合組織」幾乎囊括了絲綢之路沿線的所有國家,而且「上合組織」的合作重點是打擊「三股勢力」(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

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上合組織」將致力於維護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政權穩定,為這些國家的經濟建設創造一個和平的發展環境。 從而有力地保障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的實現。


地緣地緣哪那麼多地緣?

土鱉貿易帶在哪,安全保障就得在哪,這個保障又不能光靠美帝提供,只能自己加強。

至於美帝,你在哪崛起他就得在哪。你就是南美洲,他也得重返。


還不如去看一下斯皮克曼的百度百科

【地緣上】美國重返亞太就跟當初冷戰時美國重兵部署在歐洲是一樣的,這次既然是重返,應該是說冷戰前期美國在亞太部署也比較多

這個世界的中心是世界島,要稱霸世界就得爭奪世界島(亞歐大陸),美國在世界島的邊緣布局,和中國一帶一路試圖把歐亞大陸一體化的努力,都是對世界島的一種爭奪。

矛盾大概也是這種矛盾


我對民粹主義的態度:我和其他答主的區別,我們雖然都是華山派,還在這華山論劍,但是我們還是有區別的。我是華山派的氣宗,我主張以氣御劍,就是用精英主義引導民粹主義,他們是劍宗,他們主張以劍御劍,就是用民粹主義引導民粹主義。(取自社會醫學 - 收藏夾)

2015年1月28號,預言人民幣匯率,結果四贊。神棍的預言過萬贊,於是人民幣匯率跌,開始有人攻擊他。他回擊:他早就暗示人民幣會跌,只不過你們這群傻逼沒看出來。於是就熱鬧了,再後來他自己關閉了評論,最後來他刪除了自己的答案。我那個高興啊!一天獲得三千關注都沒這麼高興,小樣。哈哈哈。√ 和 ×真的很重要。我始終堅信,經過時間的洗滌,這些人都會被淘汰出局,因為地緣政治這把寶劍我已經磨了十年。

我虛長你們幾歲,在這裡與你們分享一點人生經驗。題主,這說明你還是外國的地方跑的少了,你還是太年輕,還是太幼稚,還是跑得太慢。你應該多向香港記者學學,你看看人家才是見過大世面的。……你們趕緊乖♂乖♂站♂好,聆聽本王の教♂誨!你們是想知道歷史?還是想知道真相?人類社會歸根結蒂都是人壓迫人的制度,究其所以還是資源稀缺和分布的不均勻導致的。

(上面這句話,你信不信不重要,但一定要記住。)

一路一帶的背景交代

一路一帶本身就是中國的西進戰略,這個可以參詳美國的西部開發。亞投行就是中國的西進戰略的軟體支持。如果沒有一個系統而且龐大的融資平台,中國根本沒有能力構建這樣龐大的投資體系,而且會對國內經濟和政府資金鏈造成不可預估的風險。假如可以使周邊國家利益均沾的話,可以調動這些國家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

簡述地緣政治。

1、中國的工業化

或者說現代化遲到了這個世界500年,所以中國人都有重度拖延症。

世界第一次以文件的形式劃分世界勢力範圍,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劃分世界勢力範圍。

今天世界最主要的政治問題就是中美關係,本世紀最微妙的外交關係。

美國考慮的是如何限制中國的發展,再或者是如何延緩中國奪取世界第一的速度,奧巴馬上台以後提出一個G2協定,這就是中美兩個政府第一次交手。它的意義就相當於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中國當然拒絕了。道理很簡單,對於中國而言,拖得越後訂約對中國越有利。

2、G2影響

假如G2協定簽訂,可能對中國造成的影響。

對於美國而言,假如G2協定簽訂將會保護美國的既得利益和勢力範圍不受侵犯。對於中國而言,假如G2協定簽訂將會保護中國的國家安全,但經濟和政治利益將會受損。在世界範圍的劃分中,大西洋兩岸,中國是沾不到邊的,必然劃分為美國的勢力範圍。中國將會失去委內瑞拉的石油、巴西的糧食、鐵礦石。珍珠港以東是美國的勢力範圍,珍珠港以西,有韓國、日本、關島、澳大利亞、紐西蘭,中國也不可能實現有效地控制。接著是印度洋,這裡有美國的石油利益,美國不可能輕易退出,印度也在崛起,雖然很慢,但也是威脅,這裡還有印尼、巴基斯坦、伊朗、沙特等大國,中國最後能分到多少利益,還是一個未知數。最後是北冰洋,這裡有俄羅斯、加拿大、挪威,中國能染指的資源,非常、非常少。所以中國一定是經過推演以後,拒絕了美國的G2協定,奧巴馬就發飆了。

3、奧巴馬發飆

奧巴馬當然不會坐以待斃,利用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搞了一個所謂的TPP,他的中文全稱是「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原本是亞太地區四個小國參與的多邊貿易協定,奧巴馬上台後,開始借力TPP平台,全方位主導並強力推行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投資與貿易議題。最可笑的就是越南也加入了TPP,我認為美國完全可以向越南傾銷糧食,以搞垮這個農業國家,報越戰一箭之仇。

所謂TTIP就是「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夥伴協定」,為美國與歐盟即將全面啟動的貿易與投資協定談判,一旦談判完成,該協定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雙邊貿易協定。

無論是TPP,還是TTIP,其市場開放水平都高於多邊體制的WTO。這兩個談判若完成,將建立一個以美國為核心,橫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全球兩大經濟體,其經濟總量將佔全球GDP60%以上。而且中國至今未被邀請加入談判,中國有「被邊緣化"的危險了 !

4、中國應對

中國何以回應?中國也針對性的起草了一個FTA(簡稱自貿協定),中國看上去起動的遲了,但速度卻一點也不讓美國,而且拿出咄咄逼人的架勢,緊接著就是一路一帶和亞投行的提出。

在新的自貿協定爭奪戰中,中國有一個優勢,那就是農業落後!歐美小農場為主,日本、韓國小農經濟,澳大利亞、紐西蘭人口和農業可以忽略不計。而美國就不一樣了,像美國嘉吉一樣的農業航母比比皆是,其他國家毫無懸念的競爭不過美國,所以只好說,美帝國主義你自己玩去吧。

中國人的豪言壯語:沒有競爭的自貿協定,只存在於想像之中。

明顯FTA不能達到中國的目的和要求,喜歡打乒乓球的中國人又來了一個短頻快,

5、一路一帶

一路一帶,中美歐就像一個鼎的三個足,各有所長,但現實是美國處處都壓中國和歐盟一頭,而加強中歐貿易就是重要的一環,這就是中國的一路一帶,伴隨著中歐貿易的加強,美國的經濟地位自然而然的就會下降,與此同時其政治和軍事地位也會下降。

6、亞投行

美國之所以可以控制世界經濟,就是靠世界銀行,而美國霸道、獨斷的作風,讓全世界都為之側目。而美國以美國的國家利益為訴求,肆意調整美元匯率的行為,是中國、日本、歐盟、中東這些以美元結算貿易的國家和地區不能接受的。這個時候中國打出一張亞投行的牌,正好切中美國要害。這是契合日本、中東、歐盟的經濟利益的,所以加入亞投行就能在世界銀行贏的更多話語權。

中國人的豪言壯語:沒有競爭的世界銀行,只存在於想像之中,亞投行來了。

7、換髮球

現在輪到美國隊發球,隊長奧巴馬坐在白宮和幕僚們正吵得熱火朝天。

假如美國輸了,美國的經濟、政治、軍事霸權將會終結。

中國人的豪言壯語:沒有競爭的世界霸權,只存在於想像之中,遼寧號來了。

8、美國掀桌

美國從來都是政治流氓,美國的這一手叫以退為進,一石三鳥,一是為奧巴馬贏得了虛名,二是為美國從中東撤軍鋪平了道路,三是打亂中國期望溫水煮青蛙的接盤方案。對於美國而言,總言之,言總之,我不管了。造成了一個一個巨大的權力真空,權力真空必然引起群雄逐鹿,就像當年奧斯曼帝國退出巴爾幹半島一樣,誘發了兩次世界大戰。而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都是,等雙方打的兩敗俱傷,他出面收拾殘局,這就是美國的戰爭經濟學。

第一次、第二次巴爾幹戰爭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關係是怎樣的? - 知乎用戶的回答

中國外交將面臨很多困難,中東困局只是其中一個。我們用動態的眼光看問題。美國頁岩氣革命完成,甚至開始出口頁岩氣和原油,中國的反腐,取得成績很大,但和能源市場的需求還差距太遠,中國還在蹣跚躊躇,這個時候美國突然抽身,中國則要直面選邊站的問題。

9、俄羅斯顛了

俄羅斯顛了

俄羅斯顛了,網上眾說紛紜,於是我也來湊個熱鬧。

說2016年3月15日,俄羅斯顛,你就必須從突厥中興開始,哈哈哈。我們把時間調整回2016年3月15日,現在中東的情況,局面已經很明朗了。土耳其支持ISIS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恢復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關於這一點很好理解,沙特、敘利亞、內外約旦、伊拉克就是土耳其的幽雲十六州,就是土耳其的外蒙古心結。不要說是突厥這樣曾經極度輝煌的帝國,就是波蘭不是還有侵略蘇聯和納粹德國的計劃。經過實踐的證明,巴沙爾就是典型的豬隊友,偏執的改革導致國內烽煙四起,反對派和ISIS組隊進入敘利亞,準備摘巴沙爾的桃子。而巴沙爾的政府軍面對民兵組織的無序進攻,節節敗退,潰不成軍,但濫殺平民,使用化武卻是拿手好戲,搞的全世界都欲除之而後快。

敘述完小國的悲情,開始講大國政治。俄羅斯的主戰場是烏克蘭,其次是東北亞,至於敘利亞,那隻不過是棋盤上一顆隨時可以捨棄的棋子。俄羅斯來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轉移實現,煽風點火,現在火放的差不多了,於是迅速撤出。英國、法國都趕過來參與第七次中東戰爭,假如這時候,俄羅斯還不走,當電燈泡,那英國和法國怎麼敢放手大幹一場?對於普京而言,烏克蘭困局短時間內無法解開,現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東北亞,因為三胖又挑釁山姆大叔了,所以普金要趕快撤了,讓英法這兩個接盤俠來。普金本來是幫助豬隊友翻盤的,因為俄羅斯的經濟困難,普金計劃速戰速決,連哄帶騙把ISIS包餃子,結果巴沙爾的包抄部隊被全殲。於是普金遭遇了冷場,要知道普金是來搞一個大新聞的,結果卻是馬尾巴提豆腐,於是俄羅斯雞賊的顛了。

假如我們重新審視歷次中東戰爭,參戰國表面上看是以色列、伊拉克、約旦、埃及等,其實戰爭背後都是英法美俄。英國通過在中東任命國王來達到控制中東的政治目的。美國準備接手中東政治,伊拉克國王被殺,約旦國王被刺,逃離德黑蘭表達的就是美國推翻伊朗合法政府。甚至美國參與中東角力的時候,盟友不是英國、法國,而是蘇聯,道理很簡單,美蘇之間在中東有共同利益,那就是他們都需要生存空間。中東戰爭以後,敘利亞是俄羅斯勢力範圍,那問題來了,雅爾塔協定的修訂版是誰和蘇聯簽訂的?烏克蘭事件以後,俄美之間可能的合作已經蕩然無存。

關於英國。因為大量的信息不對稱,所以政治比較複雜,英國人之所以能吃飽飯,完全源於苦戰勝於強耕。我導演的情景劇:卡梅倫找到工黨黨魁科爾賓,意味深長的說如下這段話:卡梅倫:我們大英帝國被美國壓制已經六十年有餘,這是一次機會,趁亂攫取英國國家利益的機會,假如錯過,那就要再等一千年。這次戰爭,或許可以挽回曆屆中東戰爭的頹勢,或許不能,但我卡梅倫願意用我的政治生命做一次嘗試。希望你要懂,戰爭不僅僅是戰爭表面的形式,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不僅是打給俄羅斯看,更是打給我們的盟友美利堅看。因為我們英國,我們英鎊,我們英聯邦,不是可有可無的二流國家,我們是有核國家!這個時候美國重返亞太、北約東擴,美國號稱能打贏兩場局部戰爭,假如英國和法國再發動一次中東戰爭呢?美國有沒有能力打贏三場局部戰爭?對於英國這或許是一次機會,我們不說項莊舞劍的話,我們只說為了世界和平。我自比不如丘吉爾,不敢望其項背,所以我需要一個盟友,就是您,先生。您願意和我一起挽手,續寫日不落帝國的新篇章嗎?科爾賓說:我願意,先生。能為您效勞,是我的榮幸。為了大英帝國。卡梅倫:為了大英帝國。大事不謀與眾,明天如此如此。科爾賓說:如您所願。

假如說英國是難兄,那法國就是難弟。英國一直在嘗試重新奪回中東的主導權,而法國也從來沒有放棄過收回自己的勢力範圍敘利亞。俄羅斯的退出對於英法而言是重大的利好!對於敢私掠艦打西班牙的英格蘭而言,沒有他什麼不敢幹的事情,戰爭唯一的驅動力就是利益大小。對於操刀一戰的英國,當年把四戰之地敘利亞劃給了法國,意思就是假如土耳其崛起,那法國就要在前面當炮灰。法國二戰後的五常地位其實是英美施捨而得,戴高樂想自從拿破崙大帝以來,法國也是世界大國啊!現在怎麼混成英國的跟班,陸軍打不過德國,海軍打不過英國、美國,照此以往下去,可怎麼辦啊!法國的總統戴高樂為了中興法國,不惜重新構建法國國內的政治秩序,法國重返印度支那不僅僅是重返亞太,更是法國中興的關鍵。法國地緣政治學者雷蒙建議戴高樂要克服海權不如英國,陸權不如德國雙重弱點的尷尬境地,就要造核武器,要成為世界第三大有核國家。當時的法國毫不顧忌美國、蘇聯、英國的反對,堅決要造核武。法國要造核武,英美蘇反對,誰支持法國?!?!?!答案是:中國。核煙花的美,是你們這群愛好和平的傢伙永遠不懂的。為此,法國還一度和美國翻臉,退出了北約。

(關於中美交鋒的圈2,就交給英國和法國了,你懂的。)

中美交鋒

法國和俄羅斯是傳統的盟友,不僅是一戰,還有二戰。法國和中國也是利益趨同的朋友,從奠邊府戰役到法國試爆核武。就目前來看,中法英俄之間的聯盟,已經草蛇灰線,伏筆千里了。

10、台海風雲

當年的中國北面有蘇聯陳兵百萬,南面有美國在越南的五十萬軍隊,國內的文革已經耗盡了這個國家氣力。毛澤東面對內外交困的局面,選擇清朝政府的外交政策,那就是遠交近攻,以夷制夷。而台灣問題就是中美建交留下的尾巴!台灣對於中美的戰略重要性是常識性問題,不需要多加述說。

對於美國而言,台灣是美國遏制亞歐大陸的重要據點。魯道夫 - 契倫對英國的評述,英國(美國)雖然佔有世界24%的土地,擁有世界最強大的海軍,但英國國土(勢力範圍)是分裂的。他對俄羅斯的評述,俄羅斯(中國)雖然領土完整,但沒有不凍港(被島鏈封鎖),導致沒有行動自由,然後你就明白為什麼近代俄羅斯為了中東路和旅順港投入了那麼多。然後你就懂為什麼英國要發動克里米亞戰爭、日俄戰爭,目的就是為了封鎖俄羅斯的行動自由。

基於以上理論判斷,假如美國放棄了台灣,那就意味著美國放棄了第一島鏈,就是美國構建第二島鏈,那也是防禦性質的,中國的航行自由是不受限制的!假如美國放棄對中國的圍堵和控制,那就意味著美國遏制歐亞大陸的世界霸權政策徹底失敗!美國將會淪為地區強國,再也不是世界霸權!而這一點是美國國家利益絕對不容許的!是美國的既得利益者是絕對不能容許的!美國的能源系、石油系是絕對不能容許的!

今天很多問題,在中美建交的時候,周恩來和基辛格就已經敲定。中國的原則是:美國必須承諾一個中國,這是所有問題的先決條件。美國的原則是:中國必須用和平的手段解決台灣問題,保護美國在台的利益。最後雙方都默契的認可了對方的觀點,因為更兇惡的敵人是蘇聯。

今天對於中國而言,假如台灣收回,中國給台灣什麼?輸出資本?輸出價值觀?輸出技術?假如台灣主動回歸中國,對於中國會不會是一個隱患?會不會是一個爭論的焦點?打爛台灣容易,建設台灣難。至於什麼保護美國在台利益,戰爭一開始,那就會成為一句空話。而更耐人尋味的是,當年中美談判的時候,把台灣問題的重要性放到了很多問題之後。對於華盛頓而言,台灣就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島嶼而已。

台灣地處於中國海洋文明的新月地帶的核心區,是中國海洋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假如台灣回歸一個農耕文明體系,那他的重要性就會直線下降。假如台灣不同意和平回歸,戰爭一旦爆發,台灣不管輸贏最後都是一堆廢墟。而中美日叄國都不會去建設台灣,道理其實很簡單,只有蔣介石(既得利益者)和台灣的命運捆綁時,蔣介石才會去建設台灣。所以說,對於台灣而言,存在的最大價值就是有利用價值。

假如美國唐納德上台,美國奉行孤立主義,那中國探探口風,說不定武力收回台灣,美國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假如希拉里上台,美國繼續重返亞太政策,那中國要面對的地緣安全問題就不是收復台灣,而是美國70%的海軍力量圍堵。那個時候中美二人轉誰演的好,就只有天知道了。

11、絲綢之路

一路一帶讓我想起了美國的馬歇爾計劃。馬歇爾計劃以前,美國是孤立主義。一路一帶以前,中國的外交政策是韜光養晦。驚人的相似,這難道是巧合嗎?今天的中國資本嚴重過剩,產能嚴重過剩,這就需要輸出,而亞、非、拉這些國家,國家主義和民族主義頹廢,民粹主義盛行,早就沒有了二戰獨立時期的豪情。說難聽一點,這些國家不獨立,說不定早就進入發達經濟體行列了。

繼續講美國的馬歇爾計劃是如何賺錢的。第一個就是入超。那就是進口大量的貨物,讓經濟入超,只有這樣其他國家才能持有美元,而美元的本質就是一張紙。而中國就這樣中招,大量的廉價勞動力,廉價資源,廉價能源,最後污染了中國,富強了美國(美國社會生產效率大幅提升),今天的中國想如法炮製,對於亞非拉而言,被人利用,才有利用價值。第二個是壓低美元兌換的匯率。其他國家一看有利可圖,把外匯儲備全部換成美元,而財富和資產則同步轉移到了美國人手裡。今天中國對美國、日本、歐洲而言,幣值是低估的,但對於亞非拉而言不過又是一個廉價的美元,而中國的策略也很簡單,那就是用市場換主動權,比如說拉高有色金屬價格,然後操控有色金屬價格,從而漁利。最後,中國獲得了有色金屬,控制了價格,亞非拉獲得了人民幣。第三個是產能輸出。美國一共輸出了130億美元的有形無形資產,徹底控制了歐洲的經濟和金融。所以美國制裁伊朗、俄羅斯,德國、法國、英國儘管一萬個不情願,但還是抱著美國的大腿不放,就像女國務卿演的一樣,美國總統一出場,所有的歐洲國家就都慫了,德國干著急也沒辦法,因為決定大家跟不跟你走的最關鍵因素是國家實力。第四個是控制中亞。俄羅斯最強大的時候在幹什麼?美帝國最強大的時候在幹什麼?其實大家用腳趾頭都能想明白,中國強大了會幹什麼。

一路一帶的戰略價值。中國現在最大的問題是馬六甲困局,越南要求美國海軍進駐金蘭灣,朝鮮要和美國建交棄核,新加坡是東南亞的華人國家卻比其他國家更反華,中國真是世界上最尷尬的政治大國。

克拉克方案根本不能解決中國的海洋問題,而巨量的投資誰買單?純屬胡鬧。美國在印度洋的海軍基地和東南亞的海軍基地,隨時可以切斷中國的海洋生命通道,就是有克拉克運河,有什麼用?

而中國能不能擁有一個可以捍衛自己海洋權益的藍水海軍?從武備的角度來講,中國不可能擁有這樣一支技術兵種,即使擁有與美國同樣數量的航母,中國從質量上還是要差美國太多。就從目前來看,中國即使有十個航母戰鬥群,然後再加上南沙的海空軍基地,那中國有沒有能力從海上霸權國家奪回海上控制權?就我看來,中國沒有這個能力,假如投入這麼多的資本最後就是為了失敗,有什麼意義?

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講,中國是一個大陸國家,發展海軍不現實,而且中國假如放棄陸軍的絕對優勢,對於中國而言得不償失。而中國需要保持一支高中低搭配的龐大陸軍,至少保持自己的不對稱戰略優勢。這樣中國可以在亞歐大陸獲得主動權,在任何一個點和海上強國製造摩擦,不按他的戰略打。

而在美國所謂自由航行許可權制下,或者說美國海軍基地對海運強有力的控制下,中國要面臨的就是一二島鏈和馬六甲困局,而所有的問題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石油!!!中國一方面要大力開發石油的替代品,另外一方面中國要修建中國到中東的石油管道,繞過美國的絕對優勢區域。這才是絲綢之路(一路一帶)計劃的核心!

中國可以修建從伊朗到土庫曼、烏茲別克、吉爾吉克斯坦到喀什的輸油管道,這條輸油管道建成以後,中國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不可戰勝的。美國不是喜歡海權論嗎?不是喜歡戰略主要海洋航道嗎?以後的世界貿易都是陸地運輸,再也不走海洋!你愛占你就占著去。

我們來看看美國對石油的態度。二戰前後美國都是第一大產油國,即使如此羅斯福和丘吉爾還是對中東的石油分配產生了矛盾。1944年8月8日,《英美石油協定》簽署,中東石油被英美兩國瓜分,羅斯福說道:「波斯石油是你們的,我們共享伊拉克和科威特的石油,至於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那是我們的。」正是沙特化為美國勢力範圍,這才造就了世界霸權的地位。問題來了,伊朗獨立以後,伊朗應該是誰的勢力範圍?

自2013年提出橫跨歐亞大陸及其周邊水域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以來。華盛頓始終以沉默進行回應。美國官員不在公開場合對「一帶一路」倡議進行評論,甚至不提及其名稱。

12、石油危機與美國

1949年美國石油地質學家馬里昂-金-哈伯特提出「石油峰值」理論,認為任何地區的石油產量都會達到最高峰,此後石油產量將不可避免地開始下降。石油危機的核心人物,沙特前石油部長謝赫-亞馬尼有句耐人尋味的話: 「人類石器時代的結束並不是因為石頭匱乏,同樣,石油時代的結束也將遠遠早於地球石油資源用盡的那一刻。」 當然,這句話是在超長期的維度上討論能源危機和石油時代的結束。

研究二戰。英國有艾倫·麥席森·圖靈,但這只是小腳色,美國有哈伯特,二戰是哈伯特與納粹德國、日本帝國之間的一場戰爭。美國二戰時期的石油產量是兩億桶,日本是零桶,義大利是零桶,德國是零桶,最後德國佔領了羅馬尼亞,才搞到了每年1000萬桶的石油生產,其實二戰從一開始就已經勝負已定。只不過歷史的書寫者無恥的記錄者統治階級的偉大。

第一次石油危機:1973年,由於當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歐佩克為了打擊對手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宣布實施石油禁運,暫停出口石油,造成油價瘋狂上漲。原油價格從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漲到超過13美元,原油價格暴漲引起了西方發達國家大範圍的經濟衰退。

附:1973年沙特國王派沙特王子扎基-亞馬尼去德黑蘭拜會巴列維國王,質問伊朗為什麼擅自提高油價(11.65美元),因為提價將會導致西歐、日本經濟增長下滑,同時減少歐佩克石油出口的整體收入。當時的伊朗國王巴列維回答:去告訴你們的國王,如果他想知道真相背後的答案,應該去華盛頓問亨利-基辛格。(巴列維把伊朗的石油收入全部存入摩根大通,基辛格離任後立即獲得了摩根大通的聘用,呵呵。)

第二次石油危機:又稱作1979年石油危機,發生在1979年至80年代初。70年代末,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親美的溫和派國王巴列維下台。而後伊朗和伊拉克爆發兩伊戰爭,原油日產量銳減,國際油市價格飆升,每桶原油的價格從14美元,一度漲到了1981年2月的39美元。第二次石油危機也引起了西方工業國的大幅經濟衰退。

第三次石油危機: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隨即美國對伊拉克開戰,導致油價一路飛漲,但這次的持續時間並不長。2001年美國遭受「911」恐怖襲擊,2003年美軍再次陳兵伊拉克,世界石油價格步入長時間上行通道。

以及2012年初,歐盟通過對伊朗的石油禁運令,以此制裁伊朗在核危機問題上的不合作態度。措施的出台是解決伊核問題的一步突破,但對於歐洲國家經濟將是一次重創。石油禁運令也引發了國際油價第二天全線上漲。

歷經數次能源危機,日本和西歐都損失慘重,而建構石油美元體系的美國人卻能獨善其身,道理很簡單,美國很多石油鑽井是不容許開發的。與此同時看似性命攸關的美元石油體系,卻不是美國-中東體系,和我們想像不一樣的是,美國對中東石油的依賴程度非常的低。2011年的美國石油供應來源是這樣的: 美國本土供應: 42 %;來自加拿大: 11 %;來自墨西哥: 11 %;來自沙烏地阿拉伯: 9 %;來自委內瑞拉: 8 %;來自尼日曆亞: 7 %;來自伊拉克: 4 %;來自其它二十五個國家: 8 %。與此同時美國還牢牢操控著全球三個原油期貨交易中心:紐約、倫敦、新加坡原油期貨交易中心。

作為美國能源自信的一部分,美國已經開始對外出口石油和天然氣,美國自述2020年將實現能源進出口平衡,即能源自給。而上一次美國能源自給,還是1952年的事情。現在的美國大量建設新的氣井鑽井,同時封閉經濟價值不高的頁岩氣井,以等待時機在市場回暖的時候重開。2008年至今,美國天然氣價格下跌80%,公共交通能耗減少50%。

2016年,美國正在打一場能源獨立戰爭。

13、天朝體系和威斯特伐利亞體系

千里千尋 :天朝朝貢體系也未必就有什麼不好。本人觀點而已啊,不代表是多有分量。

易行道:第一點。你把國際外交和地緣政治搞混了。第二點。地緣政治更多的是涉及地理學。第三點。開不開源的問題。政治其實都是陰謀,所謂我們已知的真相都是政治宣傳的結果。第四點。信息的獲取渠道。根據統計學的原理,信息無非就是收集、處理、鑒偽。地緣政治就是基於空間認識的政治,他有自己獨特的信息獲取渠道,這也就合理的規避了信息偏移,也真是因為如此,信息量足夠的大,所以才能看到真相,也可以規避很多不必要的偽信息。第五點。不同的視角。而地緣政治現在你可以看到的書籍:歷史與地理的樞紐、海權論等都是從這一論調發現和分析問題。第六點。地緣政治與市場經濟、貨幣經濟學的觀點。地緣政治是總統的學問,市場經濟提倡不干預,貨幣經濟學提倡有序干預,而最終做出決定的是地緣政治,而市場經濟、貨幣經濟學說了不算!說難聽一點,國際外交關係那就更是扯淡。第七點。干預。你說的王道和霸道,基辛格其實已經很隱晦的明說了,假如中國要搞你的那一套將會把全世界帶入無底的深淵,那也不要等十年以後了,我們現在就開打!!!

從美國的角度講,美國控制了西歐和日本,亞非拉都願意和美國走,中國唯一潛在的盟友俄羅斯恨不得現在就去抱美國人的大腿。俾斯麥只是小小的修改了一下地緣政治,就引發了一戰、二戰,國際政治是非常複雜的,不是一兩個體制內的老師意淫就能打造出來的。黑格爾說:中國人處於幼稚期。西班牙人說:中國人除了送禮再也不能感化。

世界秩序不是一戰、二戰打出來的,是打了五百年,才打出今天的局面。假如中國要全部鏟掉重來,那就不是俾斯麥、希特勒、拿破崙那樣簡簡單單挑戰一下的問題了。那戰爭的規模將會超過一戰、二戰。假如沒有核武器,美國人早就動手了。即使有核武器,美國人還是按部就班的開始部署薩德導彈系統。這就是文明的衝突,世界的秩序不僅僅體現在地緣政治,還體現在人文精神。這就是政治一元,中國你要是照顧到其他四常的利益和價值,才能一起玩,否則就是慈禧向全世界宣戰的黃禍論。

附:1955年英國駐歐洲委員會高級官員羅伊-登曼在墨西那會議上的發言:你們正在討論的未來(歐盟)條約,英國根本不可能同意,即使同意也不會得到實施。即使得到實施,英國也將認為完全不可接受,......祝你們成功!再見。

SO,假如要建立王道樂土,你只需要考慮一個問題,中國文明是一個地域文明,還是全球文明?假如是全球文明(單極),那就會再一次出現八國聯軍進北京的問題。這就是政治!所以布熱津斯基說日本是一個全球性大國(脫亞入歐),中國只是東亞強國(地區性強國)。王道霸道雜之,可不可以?可以。只要中國能把俄羅斯、美國、日本、英國、巴西、南非、印度、法國、德國全部一起操翻就行。這叫什麼?這叫奧格斯堡和約、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它包含九十五條論綱、大憲章、拿破崙法典、德國民法典等。而中國最著名的就是王林變蛇,你看蛇出來了。他們有八國聯軍,我們有刀槍不入的義和團。其實清朝從來都不是小國,從某種意義上是近現代的大國!但是清朝有一套上國天朝的價值體系,導致清朝和日本選擇了不同的外交價值選擇,日本的外交價值就是脫亞論!而清朝的原則而就是我不和你們一起玩,所以引來西方一片仇視,這也就是所謂的黃禍論。就是今天的中國,很多文化、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究其根源,都還在脫不脫亞這個問題上糾結。當時的清朝在越南、台灣挫敗了法國的進攻,但清朝考慮的不是如何鞏固既得利益,而是不要引起其他列強(國際秩序)的覬覦,所以早早的就做出讓步和法國媾和。

其實2016年和1793年一樣,中國都要面對一個跪與不跪的問題而糾結。

14、新大西洋主義

小布希和新大西洋主義。

小布希上台以後,開始大力推行他的新大西洋主義。新大西洋主義的時代背景是中俄印強勢崛起,南非、印尼、巴西緊隨其後,而美國的傳統盟友英法德卻與美國齷齪不斷,中美俄的軍事三邊,中歐美的經濟三邊,以及G20的多邊關係,美國的控制力和影響力都有大幅的下降,一方面美國要考慮中國人給他打工,另外一方面還要遏制長工想創業的夢想。而在西歐、日本看來,養寇自重才是實現自我價值,和提升與美國話語權的最好手段。而這個時候,美國就需要一種新的地緣政治理論,來重新整理這些外交關係,而這一套新理論就是新大西洋理論。

標誌性的事件,就是1991年小布希在海灣戰爭中公開談到的世界主義觀點,其核心論點是。

1、強化美國對世界的統治。

2、建立符合美國利益的集體安全體系。

3、謀求廣泛的國際合作。

4、利用優勢推行實力政策。

5、為世界和平而打仗。

整體思想就是美國要當一個萌萌噠的帝國,能打過的就打。比如說阿富汗、南聯盟、伊拉克等。打不過的就講道理,就要給他們講人權、自由、民主等普世價值,不能對不對就喊打喊殺的。比如說:俄羅斯、朝鮮、伊朗這些國家。更多的採用非軍事手段,比如說罰款巴黎銀行、美元加息、貿易禁運、新國際貿易規則、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即使是要用軍事手段,也要減少單邊軍事行動,要把主流價值觀拉到美國一邊,給人以這不是美國發動的戰爭,而是天譴的錯覺,主流價值觀就是北約其他國家。所以美國經常有事沒事把他的小兄弟拉出來遛一遛,意思就是不是我們美國看你不順眼,是全世界都看你不順眼,所以要打你。與此同時,公開仇視中國會引發中俄方案,所以美國還捏造了一個無賴國家組成的邪惡軸心國家聯盟,把中俄的小弟或戰略夥伴定義為邪惡軸心。

從表面上看美國的這一套理論萌萌噠,對他國沒有領土野心,也不從事殖民貿易,更不反對自由貿易和自由航行,而且雖然自己有關塔那摩虐囚的污點,但這並不妨礙美國白天修造民主、自由、人權的牌坊。但透過表象看本質,美國已經通過萌萌噠帝國政策發動了比以往更多的戰爭,而且今天還在繼續解剖中東地緣政治格局,一把尖刀已經插向了中亞的內陸腹地。想幹什麼?想學斯皮克曼的地緣政治觀點,先控制中東、中亞、阿富汗、巴基斯坦,然後從北極(無人區或薄弱區域)直插亞歐大陸的心臟地帶?

想法很有創意!呵呵。

15、美國孤立主義對世界的影響

h7w:你不是說中亞很難嗎?在沒有足夠大的航母群之前估計人家也沒理由讓步你吧?要是讓了,那北邊那頭熊該怎麼想?少不得要挑事。

易行道:你不能拿明朝的劍砍清朝的官員。保守主義是美國全面遏制中國以後,中國採取的行動。假如美國全面遏制中國,中國勢必要向西拓展自己的勢力範圍。有石油的地方只有裏海、秋明、伊朗。中國只能向這三個地方拓展。伊朗和秋明都比較麻煩,可以用錢。俄羅斯退出中亞的目的就是讓中國進入,中國不進入就是為了不刺激美國。假如美國全面遏制中國,那中國只能控制中亞,修建輸油管道。希拉里奉行放棄孤立主義,唐納德要重拾孤立主義。希拉里不用預測,繼續奧巴馬的內外交政策。孤立主義在美國很有市場,不是你那樣計算的,美國的工會和中產階級就非常支持。美國放棄孤立主義,雖然對國家、對華爾街有好處,但美國的製造業衰落了。假如美國奉行孤立主義,中國和日本、韓國將會爆發戰爭,歐洲也會爆發戰爭,這叫戰略再平衡。一方面是你這樣狂熱的青年,另外一方面中國沒有西學為用,中國也沒有中學為體,最後中國會輸。

孤立主義或者說西進計劃只是備選計劃。就是說中國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輕言放棄的,還是有機會爭雄,宣布中國的門羅主義,把中亞、南亞、東南亞宣布為自己的勢力範圍。利用工資效率模型,大力開發中國經濟資源,拓展投資、消費與生產。中國不是有句話,叫寇可往,吾亦可往。就是這麼個道理。美國的孤立主義不是退出全世界,而是不參與西歐、東亞的紛爭。

美國遏制理論的教父斯皮克曼曾經說過:對亞非、阿拉伯、印度、中國的遏制是必須的,必要時要毫不猶豫的使用武力。假如美國把一二島鏈的海軍撤走,可以想像對中國的影響。

那個時候,美國就不是以霸權的身份出現,而是美洲大陸的強國。唐納德在重塑美國經濟的同時,會徹底毀滅雅爾塔體系。

h7w:我的水平基本上只能在你搭的框架之下發展邏輯,想像力是無限,問題分不出哪個合理哪個不合理,腦容缺。我的問題是,假定唐納德上台,美國進入保守主義,中國非得要西進才可以保持自己大國潛力,那麼西進路徑上的國家有啥理由來配合,因為沒有航母群人民幣就是紙,航母群又變不出,這個想不出了

易行道:最後的結果還是美國干預,美國重新控制西歐(大西洋湖),對於東亞,美國有可能干預,那就還是戰前的狀況。美國不干預,那中日邊界就會在山海關。美國孤立主義最後將導致世界多極化,或者說無序狀態。你不進口工業品,如何輸出美元?從精神狀態、技術儲備、社會制度、軍事實力方方面面講,中國都會輸。日本明治維新,中國的周奎不願意明治維新。假如封建社會能打贏資本主義,那才是最大的笑話。我說的是甲午戰爭,你說的是全面戰爭。制度就是實力,假如美國奉行保守主義,不干預中日之間的戰爭。日本可以派海軍圍剿和遏制中國沿海,隨時對中國沿海的某個點進行破壞掠奪,然後輕鬆脫離接觸,這個時候就會出現中國資源受限。而日本擁有海權,就可以無限制的獲取資源,從戰略上日本就已經贏了。1.28以前,蔣介石也不願和日本打全面戰爭。核戰相當於全面戰爭,最後雙方都不會優先使用的。還是那句話,甲午戰爭中國會輸,全面戰爭中國可以遏制、消耗日本的擴張,最後陷入宋金遼元那樣的戰略對峙。那就,。。。。。戰爭推演,學會區域經濟就是為了計算戰爭資源。你知道中國的農民起義嗎?最後中日都不會進入全面戰爭,最後會簽約。對於中日之間的爭奪,毛子二戰的時候已經用屁股證明了自己的戰略選擇,況且還有美國。所有的問題怎麼老是想當然?毛子也是先歐後亞,美國也是先歐後亞,中國如果想獲得海權,那美國就會宣戰。

美國假如退回北美,那歐洲的局勢會迅速形成英法宣戰德國前的局面。

而最後的結果就是美國不出兵,但支持弱的一方,讓強的一方無法取勝,最後形成新的戰略平衡。講英國、法國,他們會迅速恢復在非洲、中東的殖民統治,而且會嘗試重新佔領印度,甚至把勢力範圍推進到東南亞。講俄羅斯,俄羅斯打不過德國,德國也滅不掉俄羅斯,只要美國坐山觀虎鬥,歐洲的命運就是衰落。英國能不能恢復日不落帝國,不好說,那要看英國能不能迅速的恢復英聯邦體系。至於法國不管付出多少努力,最後都是打醬油的貨。

講中亞。俄羅斯的地緣政治方向有三個,一個是歐洲!一個是印度!一個是黃俄羅斯。印度和黃俄羅斯基礎設施都非常落後,所以俄羅斯也會先歐後亞。有人會說,中國會為中亞和俄羅斯打仗,那完全不會。中國佔領中亞要擔心的恰恰是伊朗和土耳其,還有就是印度,印度到時候會出現多家競爭的局面。中國和日本最後會談出來一個聯邦體系,或者打出來一個聯邦體系(大東亞共榮圈)。伴隨著美國退回北美,會迅速形成多極化世界。這就是德國地緣政治學者卡爾-豪斯浩弗的多極地緣政治主張,建議參詳奧布斯特(德國)的大空間計劃。等列強重新瓜分完世界以後,美國一看自己的門羅主義沒有人挑戰,然後屁都沒有放一個,那個時候的中國,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國家。所以我說,寧可在美國的寶馬車上哭,也不和英法德俄稱兄道弟。應該搞G2,挾天子,以令不臣,直到中國最終成長為巨獸。

對於中國而言,最缺的不是空間,而是時間。

16、柏林--巴格達鐵路

1889年,德意志銀行從奧斯曼政府那裡獲得了一項特許權,建設從首都君士坦丁堡橫穿小亞細亞安納托利亞的鐵路。十年後,1899年,奧斯曼政府批准第二階段的建設任務,即大家所熟知的「柏林-巴格達鐵路項目」。

背景交代:瓦特改良的蒸汽機按燃料熱值計總效率不超過3%,到1840年,最好的凝汽式蒸汽機總效率可達8%,到20世紀蒸汽機最高效率可達到20%上下。而內燃機的效率則可以達到40~70%,內燃機取代蒸汽機已經是大勢所趨。石油作為海戰的動力源,不會有蒸汽機(煤炭)那樣十公里外就能看到的煙塵。蒸汽機達到最高時速,需要4~9個小時的燃燒,內燃機5分鐘就能達到最高動力輸出。關於能源補給,供應油料12人12小時就能完成,而同樣的煤炭則需要500個人工作5天。以石油為動力源的艦隊,航行範圍是煤炭的四倍,其軍事、經濟價值已經非常明顯。內燃機的發明,推動了石油開採業的發展和石油化工工業的生產。1870年,全世界石油產量八十萬噸,而到了1900年,全世界的石油產量達到二千萬噸,內燃機取代蒸汽機已經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而帝國之間對石油的控制和爭奪也成為一種必然。

伴隨著工業革命的深入推進,德國急需石油,但由於殖民地大多在英法手中,德國居然無法獲得經濟發展的原材料。美國標準石油公司在德國基本形成了壟斷的局面,市場佔有率達到91%。此時能給德國供應石油的只有兩個地方,一個是沙俄的巴庫地區(高加索),另外一個是中東。這時支持日益衰落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就是德國國家戰略的重點!1898年,德皇威廉二世訪問君士坦丁堡,達成了柏林--巴格達鐵路的協議,只要鐵路可以修通,那軸心國之間的同盟就會連成一片。

英國一直控制埃及和中東政局,對德國在自己勢力範圍插一杠子非常不滿,德國開展積極的遊說工作,希望英國人能支持他們。英國人雖然面帶微笑,不置可否,背後卻幹了大量的工作。一是英國改變仇俄羅斯的外交傳統,拋棄圍堵俄羅斯的所謂遏制俄羅斯的盟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俄羅斯開始修建亞歐鐵路橋,如果修通那俄羅斯的工業化和崛起將不可遏制。日俄戰爭後,俄羅斯明白自己的崛起需要利用英國人,所以英俄之間的同盟形成。二是英國同法國在非洲殖民地問題上產生了尖銳衝突,法國需要德國這樣的朋友和盟友,所以積極接洽德國,而德國的態度卻非常曖昧。儘管英國同法國厲害交織,但英國並不打算用軍事手段來解決問題,這也為日後英法結盟形成了外交基礎。

同樣的外交準備,德國與俄國的盟約到期以後,德國認為奧斯曼土耳其才是自己的盟友,所以沒打算和俄國續約。另外一方面,法國與德國關係的緩和,以及法俄德版本歐盟的初現端倪,德國的態度卻是脫歐入軸(奧匈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這讓法俄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伴隨著德國的遲疑,1898年親德的阿諾托下台,此時德國再也沒有機會翻盤了。

矛盾激化:德國採用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經濟改革措施,出台了一系列經濟改革措施。1850年~1913年,GDP增加了五倍,人均收入增加了250%。伴隨著化肥的大量使用,德國從農產品進口國轉變為糧食基本自給。1980年的煤炭產量是8800萬噸,到1910年,德國的煤炭產量已經達到21900萬噸,距離英國的26400萬噸,相差無幾。截止1910年,德國的生鐵產量達到1460萬噸,而此時的老牌帝國主義國家英國,卻只有1000萬噸。

德國的航運業迅速發展,到1914年德國已經成為僅次於英國的第二航運大國。德國急需海洋武裝保護德國的航運線,而這是英國絕對不能容許的。1906年英國推出世界最先進的無畏號戰列艦,1909年德國針對性的推出比無畏號更先進的拿騷級戰列艦,英國迅速推出了更先進的超級無畏級戰列艦。局勢看上去還在控制範圍之內,但英國不是這樣想的,面對德國現代化的推進速度,英國急需遏制德國、俄國、法國的發展勢頭。而柏林--巴格達鐵路建設引起倫敦和柏林之間的關係進一步的緊張。英國迅速割佔了伊拉克的出海口科威特,希望能圍堵柏林--巴格達鐵路在波斯灣的出海口。而這個時候德國人並沒有把注意了集中到英國人身上,而是把目光放到了塞爾維亞。

道理其實很簡單,假如德國人想和英國人在科威特打一仗,那德國人就要先修通柏林(漢堡)到巴格達(科威特)的鐵路,那樣戰爭資源就能源源不斷的通過陸地運往巴格達。對於英國人而言,在科威特的優勢是相對優勢,假如德國人修通了這條鐵路,那德國的勢力範圍就可以達到中東,那英國在科威特的相對優勢將蕩然無存。德國人聰明,英國人也不傻,所以一場驚天動地的世界戰爭只少了一聲槍響。

1914年6月28日,槍響了,出事了。

17、唯物質論

開始講課吧。

那天在知乎看了一個評價。他說我主張的地緣政治是唯物質論。

當時聽了不以為然。心想這個比國際關係、中國特色的地緣政治、五行論道、之乎者也差太遠了。這幾天一直在想這個問題,那就是如何定義地緣政治?想來想去,地緣政治還真是唯物質論。一方面地緣政治研究的是地理和政治的關係。比如說德國為什麼軍事實力超強?因為德國本身就是四戰之地,戰爭最後能存活下來的都是戰爭優選的強者。同樣的道理德國為什麼總是會失敗,還是因為德國是四戰之地,他要面臨的不是兩線作戰,而是四線作戰。假如把英國算上,德國要面對的是五線作戰,這樣的道理也可以適用於法國。唯物質論。呵呵。

地緣政治在計算政治的同時,還計算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戰爭的資源。例如石油。美國在二戰前,石油產量是兩億桶。而德國在二戰中的石油產量是零桶。義大利二戰中的石油產量是零桶。日本二戰中的石油產量是零桶。日本在大慶油田打了四十七口油井,現有些人說日本人沒有發現大慶油田,這就是孤陋寡聞。因為技術儲備的原因,所有鑽井都是深度不夠,最終還是沒有鑽出石油。德國為了補足自己的短板,大力發展煤制油,用煤炭代替石油。但伴隨著德國對蘇作戰的深入,補給線不斷延長,導致一車汽油或煤油運到前線已經所剩無幾,這就是戰爭的距離衰減理論。一方面你有能源增長極的限制,另外一方面距離衰減還進一步限制德國的軍事進攻能力。

當時希特勒的計劃是拿下蘇聯的高加索油田,那德國事實上已經贏得了二戰,但德國的將軍主張要直接拿下莫斯科。希特勒無奈的說:我的將軍都不懂戰略。即使是佔領莫斯科,因為義大利入侵希臘,又延遲了兩個月,為蘇聯爭取了寶貴的時間。當時的德國已經和芬蘭、瑞典結盟,所以為了配合芬蘭的軍隊,德國又分出一隻戰略機動部隊去進攻聖彼得堡(列寧格勒)。中國有句話,叫no zuo no die。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一個國家的既定方針,搞到最後弄的和兒戲一樣。當然對於地緣政治計算的戰爭資源還有很多。比如說:人口、石油、金屬礦藏、非金屬礦藏、信息、煤炭、糧食產量、戰略物資、天然氣、關鍵地區和城市。

在地緣政治中,追求的終極目標是什麼?答:那就是地球統一,車同軌,書同文。根據杜能農業論、韋伯工業理論、距離衰減理論、增長極理論重新定義和規劃全球資源,讓我們的地球更美好。地緣政治的最高目標是全球統一,全人類生存在一面旗幟下。那次要目標是什麼?我認為應該是單極世界。都說美國霸權不好,那美國霸權真的不好?用曹操的話說,要不是曹操當小人,背黑鍋,不知道天底下有多少人成袁術之流,有秩序總比沒秩序好吧。寧做太平狗,不做亂世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再次是兩極世界,雖然美蘇爭霸,但整體態勢是可控平穩的。最怕的就是多極世界,那就是人類世界的噩夢,相當於人類又回到了一戰、二戰時期的狀態,所有國家為了自己的利益和生存被迫選邊站。所以我是支持G2的,而且認為中國式的防禦就是進攻,那就是修條公路到白令海峽,幫助美國防禦阿拉斯加,以免俄羅斯偷襲美國。

當然有一種說法,地緣政治就是地理政治學,我只能呵呵一笑,我發現這種提出這種主張都是國際關係學。只能呵呵一笑,國際關係內部搞的烏七八黑,互相批判以致邏輯混亂,卻時刻不忘廣大地緣政治的門楣,此情此景叫人唏噓。我是這樣認為地緣政治和國家的關係。作為一個國家的首腦,他就一定要懂農業地理和工業地理,否則他對國家就沒有全面的認識。作為一個戰略計劃或發展的制定者,他就一定要懂地緣政治學,否則他對全局就缺乏全面認知的基礎。沒有腳踏實地的經濟、政治基礎,信息收集、分析、控制和鑒偽從一開始就是錯誤的。

然後再一次回到那個唯物質論的觀點。我是這樣認為的,錢(物質)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物質)那是萬萬不能的。主張精神無敵論的,那是金三胖。

今天就說到這吧。希望大家能提出更多的問題。吼吼。

18、大宗、唐納德、美聯儲主席

橘子:原油、鋼材、黃金的價格都在漲啊,簡單粗暴直接漲。

易行道:局勢還遠沒有沒有到失控的地步,耶倫只不過照顧一下美國大選的情緒。兩年內,美元通縮還是趨勢,所以兩年內大宗交易商品的價格起不來。假如戰略需要或者出現局面失控的情況,那耶倫就會加息,放棄柯林頓的老婆。不懂你們是怎麼看公眾號的。

北城又小雪:黃金會跌破到什麼價位能估計出來么?

易行道:70~90元人民幣

還是繼續講美國金融系和美國政治的那點破事情。美國的量寬和通縮周期性爆發,已經成為一種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而考慮美聯儲的經濟政策,就要看美聯儲準備和打算為美國大選付出多少代價。唐納德的孤立主義,放到歷史中去看從長期看是美國意識形態的主流,美國對世界霸權不感興趣。或者說美國國民和工人階級對霸權不感興趣。感興趣的是美國的資產階級。這裡面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指標就是中產階級。

中國從東南亞金融危機到現在GDP一路大幅攀升,而美國也一路攀升,從某種意義上講,增長總量甚至高於中國。中國靠的龐大的農民工,那美國呢?美國靠的是美元國際化。對於美國而言,全世界其他國家的第一階級都是美國政府的第二階級。美國就是通過加息這種剪羊毛和東南亞金融危機殺雞取卵的方式發展自己的經濟。這種發展方式比製造業就環保多了,但導致的結果就是工人失業。伴隨著美國製造業的衰落,美國又開始服務業外包,這就導致美國經濟開始畸形發展。此時此刻,唐納德打算在美國打土豪,分田地,群眾基礎就是這些失業的產業工人和中產階級。而唐納德對美國能源系、金融系散布的威脅言論,導致耶倫不得不採取攘外必先安內的經濟政策。

那就是暫停加息,讓美國經濟先預熱,等大選以後在重新調整美國金融政策。按照格林斯潘整老布希的套路,格林斯潘根本不會暫停加息。這或許就是男人和女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格林斯潘能頂的住壓力,耶倫明顯的猶豫不決。而且還有幾次,感覺都是被人挾持發言。不過我還是喜歡耶倫,格林斯潘的那種超理性,一般人接受不了。假如是格林斯潘當美聯儲的家,中國在2015年經濟就崩潰了。但是。我是說但是。美聯儲也有自己的核心利益。這就是當初格林斯潘不顧老布希的選情,一意孤行。這一次會不會出現?我認為歷史還是會再一次出現的。這就是我說:局勢還遠沒有失控,耶倫只不過照顧一下美國大選的情緒的原因。

還是那句話,未來兩年都是美聯儲經濟調整(通縮)的末期,但不會出現你們所謂的大宗交易商品暴漲的局面。錢(美元)都沒有,那什麼漲?只要美聯儲抓住通縮的風箏線不放鬆,你們就不要想大宗交易商品價格會漲了。至於什麼房地產、股市、黃金、白銀,那就更是扯淡。什麼叫通縮?什麼叫加息?就是市場上的美元大幅減少了。而美元就是衡量價格的尺子。這也是為什麼周小川壓力奇大的原因。美國印的是錢,中國印的紙。這也是我作出周小川對待房價的態度。這就是通縮!假如中國不願意通縮也行,中國可以通脹啊。食品價格理論漲20倍,實際漲38倍就可以了,也能消化印錢的壓力啊。

恩,意思都講到了。聽懂的人,一點就通。不懂的人做成筆記,然後一遍一遍看吧。從不謀求改變別人,因為只渡有緣人。

19、金融危機與地緣政治

壹枝蔡:最近大宗商品暴漲怎麼看 遠期有什麼影響?對經濟轉型呢?

易行道:價格反彈是戰術性調整,美元雖然戰略周期性的通縮,但在兩年內(2018年8月前)還是完成不了收尾的工作,求不分析。

現在開始分析通縮和通脹。08年至今的金融危機,其實在歷史上都會周期性的爆發。我在公眾號寫的危機和日本,主要就是你給你參考中國的房地產和股市。雖然漲的原因中國和日本不一樣,但跌的原因是一樣的。日本是熱錢撤離為主,中國是貨幣周期性通縮為主,熱錢撤離為輔,但最後的結果都是一樣的。對於中國而言,一個是經濟滯漲。另外一個是產業升級,只有這兩條道路。關於這個問題不願意展開講。

開始講對照二戰前的金融危機,講這一次金融危機。這一次的金融危機破壞了比上一次要嚴重的多,那為什麼世界戰爭沒有打起來?因為戰爭策源地日本、德國被閹掉了。英國雖然被壓迫氣的不行,但也不敢吭聲,這和英國二戰後丘吉爾選取的路線有關,那就是不要挑戰後發崛起的英國(美國),繼續老老實實地的裝逼。英國雖然被美國蹂躪,但臉上還是帶著一臉苦愁的笑容,不愧是老牌帝國主義啊。真能裝。

法國在以前還有底氣挑戰美國和美國的秩序,到了後來領導人都沒有戴高樂那樣的名望和手段,所以面對美國罰款巴黎銀行,也只能忍氣吞聲。當年戴高樂派出軍艦接回法國的黃金,差點叫日不落帝國日落西山。幸虧中國、沙特站出來幫助美國背書,搞石油本位美元制,不然今天的美國充其量就是一個北美地區性大國。

德國小心心是這樣想的,武的不行,我來文的。德國要拿會德國在美國的黃金儲備。有鑒於上次法國造成的影響和危害,美國直接一句話不給。德國氣的吐血,說:美國你這是不要臉啊。美國人民說:看見日不落美利堅帝國在國際耍流氓,我們就滿意、放心了。然後就是淫笑。德國不止一次的想發動這樣的經濟戰役,推翻美國,或者美元的霸權統治。但德國每一次都失敗在進階的路上,因為他沒有軍事力量,沒有核武器。

還有日本,完全就是被美國玩虐的節奏。東南亞金融危機誰損失最嚴重的?答:日本。你們考慮了沒有,誰在東南亞的投資最多?答:日本。日本為什麼要投資東南亞?日本想的是經濟殖民東南亞。結果東南亞金融危機,全部被美國人全部收割走了,我就笑死了。道理其實很簡單,國家主義、帝國主義、大國政治、地緣政治其實研究的都是一個問題。那就是門羅宣言,或者說殖民地,或者說勢力範圍,和你們想的不一樣,東南亞的小國非常熱衷於被日本雞姦。道理很簡單,日本不像美國那樣野蠻,不像天朝那樣霸道。他們體量都差不多,存在一個聯邦制大東亞共榮圈的可能。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美國紐約股市的大暴跌,成為此次大危機的導火線。2008年8月,兩房股票突然暴跌,誘發俄此次金融危機。1939年9月1日,被草雞了的日德意終於向美國宣戰了,我把這個時間點理解成那一次金融危機的中止符。當然還有人把1933當成金融危機的中止符。根據08年的經驗,12年金融危機過去了?我就呵呵呵。基於我把1939年當成金融危機的中止符,所以推斷2018年,金融危機才能徹底過去。這樣的推斷不一定嚴謹,但結合現實主義和實用主義,是可以這樣估算的。所以作出第一個判斷。以氣御劍,你們看看先。吼吼吼。

美國、美元、地緣政治戰略、國家利益和政策走向是一艘大船。不可能說轉向就轉向。中國一些重工業省份大宗交易商品價格暴跌,產量急劇下跌,你說說經濟居然還是增長的,不過最近聽說也負增長了。中國經濟爛,德國經濟更爛,歐盟經濟就爛到無以復加。歐盟只有德國是想發展的,法國心裡無時無刻不在想地中海經濟一體化。你想,叫中國的秦、趙、魏、韓、楚、齊、燕、中山組成一個國家。怎麼可能嗎?先不說不同的文字、宗教、人種、民族、語言等這些神聖羅馬帝國不能克服的障礙。就這些國家的既得利益者就不可能利益趨於一致。所謂的政治,表面上看是人民群眾利益高於一切,其實背後都是讓領導先走。

20、美國孤立主義對東北亞地緣政治格局的影響

比在南海、黃海、日本海耍小動作,還無恥的是美國突然放手,那將會誘發東北亞的戰略失衡,你們一定認為那樣對於中國而言是好事情一件吧,問題不是那樣看的。這裡面有兩個關鍵的戰略支點國家。一個是韓國。韓國倒向誰?據我估計韓國會倒向中國,並最終誘發21世紀的中日甲午海戰。另外一個是泰國。泰國雖然是一個小國,但泰國能在兇險的國際環境中生存下來,說明還是有些能力的。泰國背後是馬來西亞、印尼、澳大利亞、紐西蘭,這些國家會毫不猶豫的組成一個反中國的組織。道理很簡單,既得利益者不會輕易放棄幾十、幾百年來構建的社會秩序和統治。

這些國家略去。單談一個日本。中國和日本的甲午戰爭誰會贏?有些人認為,中國會贏。我只能呵呵呵。

唐朝的白江口之戰中國為什麼會贏?因為雖然是海戰,但實質雙方打的都是基於陸權的海戰,最後戰爭比的還是兩個國家的領土面積和行政管理效率。那為什麼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會失敗?道理其實很簡單,日本掌控了海權,日本就掌控了全世界。中國掌控了陸權,中國只能有效的控制中國。甚至蒙古、中亞、巴基斯坦、緬甸、越南都是間接性控制。中國的戰爭資源非常的多,但中國僅僅是能支配中國一隅。日本可以無限制的調度全球的資源。那假如中國發展海權,或者說海上軍事力量,最後的結果是什麼?只能是甲午慘敗。道理很簡單,菜鳥就是早開局五分鐘,還是不會建築學,還是被虐。

對於中國而言,最好的戰略就是在陸地上,最好是三八線與日軍形成對峙局面,把所有的資源全部用於陸地戰爭。而對於日本而言,假如中國強大了,那就會吞併日本。吞併日本其實沒什麼,但日本的既得利益者不是這樣想的。道理還是很簡單,既得利益者不會輕易放棄幾十、幾百年來構建的社會秩序和統治,而日本是幾千年,所以日本勢必會發動侵略戰爭。越早動手,對日本越有利。繼續分析甲午戰爭。日本為什麼會贏?鳳凰有非常好的一篇文章,講甲午戰爭,大家可以去搜搜。而今天我卻要繞過他,或者說駁斥他,不懂多因一果,不懂五減一常,不懂蝴蝶效應,除了中國國內的原因,還有國際上的看法。我們假定你是俄羅斯、法國、英國、美國、德國,甚至是南非。一個潛在的大國崛起將會造成類似於美國那樣的世界霸權,動輒派軍隊佔領你的首都。你會容許這樣的局面出現?所以這些國家處於本國利益的考慮,都會支持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當外部因素改變東北亞政治格局的時候,中國21世紀的甲午戰爭就一定會輸,道理很簡單,中國耗不起。

日本入侵中國會贏嗎?當外部因素導致東北亞戰略失衡的時候,西方國家又會開始支持中國,消耗日本。道理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為西方的崛起和復甦贏得時間,而最後形成的局面就是抗日戰爭最後形成的戰略對峙局面。這就會形成中國九一八以後中日戰爭的戰略對峙局面。而中日戰爭,最後沒有贏家。假如你一定要找一個贏家,那估計是俄羅斯,不分析。

有些人說有核武器。呵呵一笑。核武器說有用的時候確實有用,說沒用的時候一點用都沒有。當戰略的天平因為核武器發生傾斜的時候,在天平的另外一端加上核武器,就會讓天平重新歸於平衡。而美國的孤立主義並不是對外不干預,美國還是會像微積分一樣計算東北亞。道理還是很簡單,美國不容許一個超級強權凌駕於美利堅之上,給曾經的世界警察發號令。

那中國進攻日本怎麼樣?詳見元朝征伐日本。拋去感情的因素,元朝征伐日本必然失敗,這就是地緣政治。你不可能把所有的軍事力量集中到一個點,形成秒殺,所以最後只能不斷的添油、添油、再添油。而日本確是以逸待勞,以面擊點,分數擊眾。而外部的地緣政治環境也導致,日本可以通過海洋不斷的獲取戰爭資源的補給,讓戰爭無限期拖下去。而中國的進攻一停止,還是前面那個悖論,日本還得進攻中國。周而復始。

其實白江口之戰(公元663年8月27日至8月28日)、元日戰爭(1274年至和1281年)、萬曆朝鮮戰爭(1592年4月—1593年7月(第一次)1597年2月—1598年12月(第二次))、甲午戰爭(1894年7月25日—1895年4月17日)、抗日戰爭(1931年9月18日-1945年8月15日)其實是一場戰爭,只不過你們沒有看懂,沒有那樣的視界。

唐納德上台,重新建購的東北亞秩序,不是戰爭就是中華文化的聯盟。構建東北亞政治、經濟、軍事一體化的構想實在太難。中國有狂熱的民族主義者,日本也有。所以釣魚日本,同日本形成亞盟,攜手日本共建東亞、南亞、中亞、東南亞共榮圈,利益均沾就是中國最好的選擇。通過五十年一百年的文化改造,最後把日本同化,或者被唐文華同化。

21、唐納德?特朗普和孤立主義

唐納德?特朗普上台要處理的兩件事情,一件是美聯儲,一件是美國軍隊。他怎麼處理?公元前1世紀,帝國的財富令共和政體陷入不穩。最後,平民黨的繼承人奧古斯都(Augustus)終結了共和政體,自立為皇帝。他保留了所有共和的形式,卻廢除了它們的所有內涵。

大國政治。大國政治。大國政治。

管理員開啟了全員禁言,只有群主和管理員才能發言。

怎麼講孤立主義呢?私以為,孤立主義蠻好的。49年到78年,中國因為奉行孤立主義,低成本的修建了大量的基礎設施。講個笑話,汶川地震,某縣的建築大多都倒了,還有什麼魯班獎的。78年以前修建的建築物,一個沒倒。市縣領導為了某些目的,就找人拆除這些危樓和建築。結果因為質量太好沒拆掉,於是企業不幹了,要求保留。傳到某些領導耳朵里,破口大罵敗家的玩意。常常讓我反思一些問題,發展的快就真的好嗎?

美國在歷史上發展的最快的時期,是哪一個時期?就是美國奉行孤立主義的時期。自從日本偷襲珍珠港徹底改變美國的孤立主義,美國最後獲得了什麼?因為印錢就能從亞非拉買糧食,所以美國的農民坐著飛機滿世界的飛,撒錢種糧食。因為要輸出美元,就要經濟入超,或貿易赤字,所以美國拋棄了製造業。曾經無比輝煌的五大湖工業區,現在成了黑人、黑社會、偷渡移民的樂園。美國的企業家已經通過產業輸出,徹底的完成了美國的空心化。為了輸出美元,美國甚至喪心病狂的摧毀了世界最發達,沒有之一的石油開採,總言之,目的就是為了輸出美元。

而懶惰就是最可恥的品質。假如中國人像美國人那樣活著,還不如死了的好。所以我斷言,中國的人民幣國際化一定會失敗,道理很簡單,中國承受不起美國那樣的產業工人失業。就業、貨幣、利息通論,就業排第一位,這才是道非道的大道理。而這一次美國大選,唐納德就是這種聲音的代表。

為此,美聯儲宣布暫停加息。道理很簡單,美聯儲、華爾街、跨國公司要保證希拉里平穩接班。美聯儲、華爾街、跨國公司要營造一種不用孤立主義,美國也可以過得很好的假象。而作為傳統勢力的代表,唐納德的民意基礎會在以後不的民意崛起中不斷加分。或勝出,或慘敗。

22、馬爾薩斯能源理論

從越戰後美國的金本位崩潰以後,石油美元就成了新的金本位。這也是為什麼美國要嚴控石油價格和產量的原因,石油就意味著霸權。有很多人問,能不能買黃金,我的答案是當然不能買了,我們這個時代的黃金是石油。而黃金反而成了一種溢價700%,毫無收益的投資產品。而石油漲跌,就意味著美元的價值,這也是美國準備了這麼多年搞頁岩氣革命的原因。美國需要低價能源,變相提高社會生產效率,當然最終極的目標還是加息,道理其實很簡單,通脹和通縮是一對矛盾共同體。美國在打造美元信心,重塑未來十年的美元的強勢地位。道理很簡單,美元的強勢有兩種,一種是美元強勢,另外一種是歐元、日元、人民幣的貶值。這個時候的美國強勢出擊,面對美元加息,歐元、日元選擇避實就虛的戰術,量寬、貶值和美國玩躲貓貓。

假如說精彩紛呈的頁岩氣革命僅僅是一個戰術手段的話,那美國以此戰術手段為基點,開展的圍點打援那就叫人拍案叫絕了。而石油價格的暴跌,同時也意味著人民幣匯率的波動。知乎那個叫股房匯能的收藏夾,其實反過來念,更切題,那就是能源決定匯率,匯率決定股市和房市。二戰前,美國人哈伯特和霍華德-斯科特創建了一個類似於納粹搞個人崇拜的組織,叫「技術統治聯盟」,這個政治組織聲稱這個社會應當由科學家和工程師來管理。他們統一著裝,穿灰色襯衣,外套必須佩帶徽章,還有見到上級領導必須行禮等類似於宗教組織儀式類的要求。馬里昂-金-哈伯特類似於美國的希特勒,最最危險的是他有一群位高權重、有錢任性的鐵粉。哈伯特最有名的莫過於哈伯特石油曲線,他以馬爾薩斯人口理論為基礎寫出了馬爾薩斯能源理論,這一理論到越戰後成為支撐美國貨幣理論體系的一部分,認知這一理論可以很好的理解美元的紙石油地位,因為一系列現代經濟理論都是構建在這一不穩定的理論基礎之上。美國二戰時期的石油產量是兩億桶,日本是零桶,義大利是零桶,德國是零桶,最後德國佔領了羅馬尼亞,才搞到了每年1000萬桶的石油生產,其實二戰從一開始就已經勝負已定,只不過歷史的書寫者無恥的記錄者統治階級的偉大。什麼叫現代文明?就是我們吃的糧食、穿的衣服、住的房子、坐的車都是用能源生產的,能源決定他們的價格!!!假如美國的原油、煤炭、天然氣、尿素、二胺、硫酸鉀是中國的三分之一,那中國的匯率應該是多少?假如中國經濟崩潰了,我們應該感謝誰?感謝中國足球?錯。應該感謝豬隊友和油海化。

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的核心原因到底是什麼?答:這個故事老長了,大概就是伊朗要把英國的石油公司收歸國有,於是中情局給伊朗總統買了一張機票,最後霍梅尼上台。美國老鬱悶了,於是派出來特使(拉姆斯菲爾德)找到了薩達姆,慫恿他進攻伊朗,並承諾給予支持,薩達姆老嗨賠了,結果最後就被當槍使了。薩達姆打完兩伊戰爭,欠了一屁股債,說好的統一穆斯林世界呢?於是薩達姆需要找一個為伊拉克還賬背黑鍋的傢伙,於是看上了科威特,還有沙特。拉姆斯菲爾德這個時候就比較尷尬了,就美國而言薩達姆反水了,拉姆斯菲爾德一直忍到了911,於是繞過中情局找到了若干伊拉克與反對薩達姆的基地組織之間的姦情,於是美國開動戰爭機器,給拉姆斯菲爾德報私仇去了。艾森豪威爾是美國二戰後的軍人總統,是美國的石油系推上台。艾森豪威爾的國務卿是約翰-杜勒斯是洛克菲勒基金會的前律師。逃離德黑蘭講的就是伊朗總統摩薩台要把盎格魯-波斯石油(BP),收歸國有,艾森豪威爾下令中情局搞政變推翻他。艾森豪威爾還利用自己的總統地位挑起了兩伊戰爭,所以說中情局、鑽井、石油系、美元、總統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根本不能梳理。

經過多少年的演進和整合,最後石油成為美國殺人於無形,決勝於千里之外的政治、經濟、外交、軍事利器。1991年12月25日美國石油系通過打壓石油價格和一系列地緣政治和金融手段搞垮了蘇聯。面對步步緊退的俄羅斯,美國還要上去踩一腳,準備修一條從裏海到黑海的石油、天然氣管道,為此策動俄羅斯高加索地區的少數民族獨立。美國假如要發動戰爭國會不批准怎麼辦?美國石油系就會拋出石油供給不安全理論,於是議員一看是石油系,於是乖乖的投出贊成票。而這一切的根源,都是哈伯特的阿爾薩斯能源理論。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次耶倫前腳宣布暫停加息,分分鐘高加索就打了起來。為了什麼?就是為了讓中亞的石油漏漏油,天然氣出出氣。你想俄羅斯怎麼可能同意呢?

有很多種說法,是沙特石油的成本到底是多少?有的說是兩美元,有的說是五美元,還有七美元、八美元、十美元的。我這也有一份數據,是中情局說沙特自己說的,沙特開採石油每桶是二十美分,假如沙特原油售價是三美元,那沙特的利潤是1200%,就連走私和毒品都沒有辦法和石油貿易相提並論。而在此次石油暴跌中,沙特扮演的角色就特別值得關注,假如沙特和俄羅斯聯手,那石油至少能維持到70~80美元,但沙特根本沒有做出任何干預的措施,放任石油價格下滑。1973年沙特國王派沙特王子扎基-亞馬尼去德黑蘭拜會巴列維國王,質問伊朗為什麼擅自提高油價(11.65美元),因為提價將會導致西歐、日本經濟增長下滑,同時減少歐佩克石油出口的整體收入。當時的伊朗國王巴列維回答:去告訴你們的國王,如果他想知道真相背後的答案,應該去華盛頓問亨利-基辛格。(巴列維把伊朗的石油收入全部存入摩根大通,基辛格離任後立即獲得了摩根大通的聘用,呵呵。)石油價格為什麼這麼高?因為美國。石油價格為什麼這麼低?還是因為美國。石油價格漲跌不僅僅是油價和資源,更是地緣政治。伴隨著此次油價下跌,還有一個小插曲,那就是愛爾蘭不獨立了。道理很簡單,原來北海油田是暴利,現在北海油田是巨大的經濟負擔!

中國股市的漲跌,房市的價格歸根結底都是一個貨幣現象,那就是美元加息。這就是地球村的馬爾薩斯能源理論,美國、西歐、日本佔據頭等艙,希望永永遠遠的佔據頭等艙。而美國還無時無刻不想著把日本(廣場協議)、英國(阻擊英鎊)、法國(罰款巴黎銀行)、德國(石油禁運)踢出去。而今天德國大力發展風光電,其實也是無奈之舉,因為自己的小命就在美國人手裡捏著呢。

這就是地球村的秩序(馬爾薩斯能源理論),強者越強,弱者越弱。

23、中美的保守主義和大陸政策

管理員開啟了全員禁言,只有群主和管理員才能發言。

講中國的大陸政策吧。我理下思路。

1、西部大開發。

西部大開發政策,說的是國家對西部的投入,發展工業化帶動其他行業的發展。其實中國的的西部大開發和振興東北一樣,是什麼客觀原因導致最後這樣的結果呢?還是成本與收益倒掛。於是就有了財政轉移,希望用資本的力量改變中國的經濟結構。資本又不是傻子,分分鐘就曲線跑回北上廣深。

在北京照的小教堂,蠻精緻的。王府井的爛地磚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要小瞧一塊地磚,反映的是這個國家的經濟政策。於是西部開始大練鋼鐵,高速公路亂七八糟的修來修去。

注意紅圈標註的地方。原有的河西走廊,開放程度是85%的樣子。還有一條海西走廊,也可以進入新疆,由於突厥的崛起,導致絲綢之路的衰落,所以海西走廊基本就是背廢棄了,但國家一直想把這一塊利用起來,所以修建了青藏鐵路。和西寧交警打過交道,人家攔下車,才找理由罰你。撅撅嘴,人思想的貧窮你是沒辦法更改的。而這個高鐵走向,逗就逗在前一段是走的是海西走廊,然後繞過祁連山,從扁都口出山,後進入河西走廊。

而從蘭州到西寧到張掖的這一段基本都是地質災害高發的路段,這是不符合地理經濟學規律的。而西部開發、財政轉移,也導致了中國投資和收益倒掛。但假如你說政府投資本身就不是追求經濟收益的,我對你只能無語。因為這句話就是高鐵地址勘察隊員給我的說的:國家投資就是為了賠本的。高鐵地址勘察隊員還給我說:為了照顧西寧的經濟發展,就是賠再多的錢的都是值得的。好像國家只要是個煞筆,大家都會很高興的一樣。西部大開發的第一步就是河西走廊和海西走廊的建設,沒有這些基礎設施,西部大開發就是空洞的。

剛一個同學提出,西部開發為什麼沒有西南什麼事情?建議知乎搜索大理。西部開發辦公室就沒有考慮過西南。都知道那個重慶的黃某某搞的那個絲綢之路,其實西南有茶馬古道的,只不過西南開發就會讓經濟更加失去平衡。

2、美國的保守主義(閉關鎖國的西部開發)。

繼續講美國的保守主義吧。美國的問題其實也特別逗比,大家都知道南北戰爭。其實美國也有長江,那就是密西西比河,那美國的經濟中心應該是哪裡?當然是新奧爾良,但那是不可能的。因為北方才是戰勝國。

紐約就憑著一條伊利運河竊取了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這也太輕鬆了吧。那假如南方發展了怎麼辦?這很簡答啊,美國去工業化不就好了。我在知乎美國歷史中寫道了美國的擴張和政治一元化鬥爭。當國內的矛盾解決不了的時候,就勢必爆發戰爭,這就是政治一元。美國德克薩斯州幾次三番要求加入美國,美國是不批准的,加利福利亞也是這樣。美國人考慮的和中國人其實是一樣的,那就是遏制南方經濟的發展,大力發展北方經濟。道理很簡單,政治中心在北方。

南北戰爭以後,誰贏誰輸要換個視角。南方被解放黑奴,南方的白人通過機械化就取代了黑奴。反而使南方完成了農業機械化,雖然過程很痛苦,但還是非常必要的,使南方的經濟結構更加趨於合理。黑人失業以後就去北方找工作,你們要知道美國的那種工業需要的是非常合格的技術工人,而黑人根本沒有能力勝任,於是就在北方開闢了貧民區。伴隨著工人運動的興起,美國的黑人運動也如火如荼的參與其中,這就是勞動節的由來。美國的工商業頭疼至極,於是開始產業轉移,意思很簡單,你鬧到一定的程度,我受不了,就把工廠遷移到四小龍和日本。美國當年的保守主義,或者說閉關鎖國還是非常成功的。假如美國不是世界霸權,那美國將使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工業製造國,基本就沒有德國、日本什麼事情,逗的就是美國是世界霸權。所以美國需要製造業轉移,通過出超發展印鈔業。呵呵。這也是唐納德背後的經濟邏輯,美國的經濟(產業結構)利益使高於美國的全球戰略利益的。從兩方面講,假如美國成為地區性大國,對於全球的經濟衝擊將會是破壞性的。另外一方面,假如美國撒手不管全球秩序,那就會出現一兔在野,天下大爭的局面。什麼叫一兔在野?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唐納德要的是美國的戰略主動權!假如美國是世界霸權,那美國就相當的被動,反言之就是世界整體仇視。但華爾街作為既得利益者不是這樣想的,美元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一張白條,欠款人就是美聯儲。所以逼人太甚的美聯儲都不惜撤回重返亞太的美元加息政策,開始無限期延遲加息,道理很簡單,美聯儲要保證希拉里上台。至於什麼讓中國經濟崩潰,見鬼去吧。對美聯儲的只顧自己死活,不顧美國國家利益的策略大大的點一個贊。其實我不是說過以氣御劍,希拉里才是氣,經濟分析都是可以忽略的劍。你說耶倫會叫唐納德上台,然後扇自己一個耳光?哈哈哈哈哈。還有些朋友,一本正經的擺事實,講道理,和我爭論。我去。中國有周奎,美國也有。有些人說我是米字型人才,撅撅嘴。道可道,非常道。多一條信息處理和分析的渠道還是很重要的。這就是我說的政治面前無經濟。

3、工資效率模型。今天說的有點多了。沒剎住車。所以工資效率模型一筆帶過,道理其實很簡單,就是高工資可以僱到素質更高的熟練工,工資高可以提高企業家對機械化程度的重視。美國保守主義最大的好處就是美國工資的奇高。舉例:福特給自己工人超過市場70%的工資。

4、中國的保守主義(大陸政策)。

最後講中國的保守主義。其實私以為中國的保守主義也蠻不錯的。中國可以迅速推進工業化和產業化集中,給中國五十年時間,什麼問題都能解決了。學美國,系統的開放的西部資源,用於支持東部建設,放開對東南亞、中亞、南亞的資源採買,把他們都買光光,實現中國經濟殖民的目的。宣布中國的門羅主義,把中亞、南亞、東南亞宣布為自己的勢力範圍。利用工資效率模型,大力開發中國經濟資源,拓展投資、消費與生產。中國不是有句話,叫寇可往,吾亦可往。就是這麼個道理。但首先要做的就是競爭上崗,中國缺的不是人才,而是缺少讓人才浮出水面的機制。而這一切的根本,還在於地理經濟學和地理政治學的推廣,這就是我對知乎地理經濟學和地理政治學的看法。假如我們不去鞭撻基於經驗主義的偽科學,那就不是真正的科學。嘿嘿。

24、中日地緣政治關係

福澤諭吉提倡「脫亞入歐」論。

日本在甲午戰爭前就對中國的地質水文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勘探。就是今天日本還派人到中國新疆去勘探矯正GPS數據。早在1901年,日本人大巴木喬朵就寫了《北清煤田視察報文》,他提議日本佔領中國以後,在秦皇島修建煤炭碼頭,向東北亞供應煤炭、鐵礦。是不是聽的很熟悉?中國的秦皇島煤炭碼頭,大同到秦皇島的輸煤鐵路都是日本提供資金修建的。日本人不但在百年前提出了方案,還在百年後提供了資金。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日本人發現了鐵山,也就是後來的滿鐵。假如不是滿鐵,日本在後面的戰爭中根本就維持不下去。日本還發現了撫順煤礦,日本人甚至制定了撫順標準煤標準。日本軍工、造船、維修只容許使用撫順標準煤。就是今天東北仍然能看到日本修建鐵路的同時,還修建了大量的炮樓。日本甚至在本溪修建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高爐冶鐵設施。名義上的日本石油產量為零,其實日本有另外一個東西,那就是頁岩油。日本人通過頁岩油的掠奪,終於開動了戰爭的機器,偷襲珍珠港到沖繩島海戰,日本一直都在使用撫順的頁岩油。日本人還在大慶油田打了4口150米到200多米的油井。後來又孤注一擲,打了20多口一千多米的井,最終還是沒有發現石油。日本甚至對延長油田、玉門油田都做過詳細的勘察,甚至還有航拍照片。日本掠奪的黃金數量不詳,但僅山東招遠金礦運走的黃金就比蔣介石帶著的黃金要多,這就是事實。日本人用的工業化的方法掠奪,蔣介石用的是落後的官僚體制。1941年日本開始執行N計劃,開始原子彈研究。1944年日本正式開始在中國三房溝、大房開採鈾礦。1943年日本啟動F計劃,開始製造高速離心機,準備製造鈾235。1945年7月日本的核試驗取得突破性進展。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孤獨旅者提出:滿鐵是滿洲鐵路諸事會社。感謝他的指正。這麼說吧,我說的滿鐵應該是弓長嶺鐵礦。詳見滿鐵地質調查報告。滿鐵不僅僅是鐵路,還是情報機關,還是煤鐵聯營,還是戰爭物資統籌。

即使今天,東北都是中國鐵路密度最高的地區。對於中國而言,如何審視日本的侵略活動?其實中國的戊戌變法,只不過不好意思提脫亞入歐,骨子裡都是拋棄傳統文化,發展現代文明。從中國的戊戌變法到五四運動到改革開放,都是亦步亦趨的在學習日本。用日本人的話說,預想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預想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這句話反過來說,就是預想構建大中華的文化一元,就必先同化日本。前面講過美國的東亞政策,那就是遠東之錨,美國人的辦法就是以華(日本)制華。而韓國總統朴槿惠說她認同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某社團也說:他們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旗手和堅定捍衛者。猛的一拍大腿,這還說什麼?中國和韓國、日本價值觀是一樣的啊。有一種文化的紐帶可以把中國、日本、韓國聯繫到一起,那就是大東亞的伊比利亞主義。我們為什麼要打日本?策反日本的效果不是更好嗎?我們為什麼要仇視日本,與日本親善不就剪除了美國鷹的一隻翅膀嗎?假如美國失去了他的遠東之錨,那美國在東亞的勢力就會徹底退出!!!美國重返亞太的戰略就會全面失敗。

日本有句俚語:親美的首相不一定長久,但反美的首相一定短命。我認為中國應該加強同日本的文化聯繫,強化對日本的影響,造成另外一種日本局面,那就是反中的首相一定要短命。東亞雖然是地球村的經濟一極,但也是現代文明的棄兒。不管中國、韓國、日本脫亞入歐多少次,都改變不了我們不是白種人這一基本事實。作為一個國家,他要生存和發展就必須獲取資源,獲取資源就需要生存空間,而中國的第一步就是如何拓展在東亞的生存空間。或者與韓國、日本作戰,或者聯合韓國、日本。假如與日本作戰,甲午海戰就在眼前,何況這一次韓國還不在中國一邊。假如與韓國、日本聯合,那地球村就找不出可以匹敵的力量。這就是我的伊比利亞主義(大東亞主義),這就是我對文明衝突的理解和看法。相對征服日本,策反日本就要簡單的多。那個時候,美國有美國的北約,中國有中國的北約。美國有美國的昂科魯撒克遜文化,中國有中國的儒家文化。美國有美國的海軍,中國就叫日本人上。世界曾經幾次被劃分過,而這一次中國應該抓住機會,放棄那些世界多極化的幻想,寧可與美國在寶馬上兜風,也不和英國、德國、法國、俄羅斯稱兄道弟。

我們要輸出文化,第一步就應該是影響日本、韓國,南美和非洲那裡都太遙遠。中國人說修身、齊家、平天下。而中日韓走到一起就是齊家,而強化這一認識,或者說同化日本、韓國就首先需要修身,徹底的放開自己文化,讓他野蠻的生長,然後波及日本、韓國。基本就是這樣,從中東混戰中想到的,其實穆斯林完全可以坐到一起,而不是充當別人的鷹犬、走狗。假如中東可以統一,那世界就沒有第二個超級霸權。但中東(東亞)最大的問題,恰恰就是中東(東亞)本身。

沒有永遠的敵人,沒有永遠的朋友,韓國和日本都是我們潛在的盟友。

25、亞歐大陸上的三國博弈

我們群滿了,遇到了增長極理論,而我又不願給馬化騰捐款,為方便大家找我,所以開了新群。我一直在想如何處理新群和舊群的關係。最後是這樣決定的,一群還是以區域經濟為主,二群以地緣政治為主,三群不喜歡聊天的加入。群里共享的文件,和每天我講的內容,都會在三個群複製,不會出現有些人說的側重的問題。關注區域經濟的進一群(535561289),關注地緣政治的進二群(546438389),不喜歡聊天的進三群(539445721)。

你開啟了全員禁言。

赫魯曉夫上台以後,為什麼批斯大林?因為斯大林承諾把亞洲利益給中國,而赫魯曉夫不想給中國。斯大林一死蘇聯其實已經從陸權大國退化成民族主義國家。不是說民族主義不好,只是愚昧蒙蔽了他們的雙眼。

那麼這群人篡改斯大林的地緣政治目標想要幹什麼呢?答:往小說他們是實現彼得大帝的思想,往大說他們是要統一亞歐大陸,繼而征服全世界。

而這是美國絕對不能夠容許的,這是中國絕對不能夠容許的,因為蘇聯想要統一歐亞大陸,最大的障礙就是中國。蘇聯知會美國要核平中國,也是這一國家政策的體現,而蘇聯之所以知會美國,目的是為了戰略性試探。

而蘇聯佔領了阿富汗,就意味著蘇聯把亞歐大陸攔腰截斷了。誰最怕?你們以為是美國?錯。是中國。這個時候的蘇聯開始和越南共產黨結盟,事實上控制了越南的軍事行動。越南想的是利用蘇聯獨立於中國,蘇聯想的是利用越南在東南亞進行軍事擴張,中國想的是最後替人做了嫁衣裳。學過中國歷史的都知道,中國用於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的錢是怎麼來的?是三大改造弄來的,結果就這樣打了水漂。中國也有民族主義者,怎麼給他們交代這個事情?這才是促成中國與美國結盟的根本原因,因為蘇聯擴張的勢頭,對中國和美國造成了實質性的威脅。

冷戰後期蘇聯也曾經找過中國,要求關係正常化,中國當時提出的要求是什麼?答:蘇聯撤出阿富汗。為什麼?因為阿富汗對於中國而言意味著戰略包圍。而中國又多了一個盟友,那就是巴基斯坦。你看很多冷戰史的研究學者說中蘇之間是因為意識形態翻臉,呵呵一笑,意識形態值幾個錢?關於這個問題丘吉爾說了: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國家利益。道理其實很簡單,從蘇聯佔領阿富汗插手朝鮮、越南的那刻起,中國與蘇聯的關係就從同盟國變成了敵對國,道理很簡單,那就是勢力範圍。就相當於戰國時期,秦國佔領了魏國,那趙國和秦國之間的關係就不言而喻了,爆髮長平之戰就是一個時間問題了。

蘇聯最後為什麼會失敗?因為蘇聯的民族主義者不懂戰略均勢對世界的重要性,假如單方面破壞戰略均勢就會導致世界政治格局出現俾斯麥建立德國以後,一系列的政治連鎖反應。能不能扯中國造航母?呵呵。有一種觀點是中國可以低調的造航母,美國也不會幹預。你把人類一部史翻開,給我找找。有這種好事?

而冷戰事實上完成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目的,那就是摧毀了雅爾塔協定體系,造成了今天美國一家獨大的局面。而這個時候中國選擇G2(新的雅爾塔協定)對於中國國家發展而言,或許是不利的;但對中國國家安全而言,或許是最好的選擇!參照美國玩阿富汗(錯誤)、赫魯曉夫篡改斯大林的地緣政治方針(錯誤),想要表達的就是重新審定中國的地緣政治戰略,那就是繼續韜晦待時,伴隨著美國的衰落,有一天世界必將是中國的天下大同。

禁言解除。

26、G2推演

本文部分內容節選於本人2015年9月13日發表在知乎關於中美爭霸,推演中美國G2可能的結果?(關心的朋友可以搜索一下。)以下為當時(2015年9月13日)的情況分析。

現在的情況是,兩次加息,美國已經從中國抽走了一萬億美金,不知道美國的心到底有多重,到底想走多遠。2016年3月30日,美聯儲暫停加息。)房地產導致的價格扭曲,引導中國走向日本式的滯漲。2016年3月30日以後預兆房價崩潰。發改委主導的煤電價格聯盟,導致中國製造沒有競爭力。2016年預兆崩潰。歐元、日元的大幅貶值,美元升值,導致人民幣匯率畸形,導致中國外貿企業沒有競爭力。(經濟戰爭基本結束。)中國的情況是,假如萬一美帝腦子抽風和我們干!干那個貨幣戰爭!那中國的局面就是經濟管制。而美國則不一樣,此次美股暴跌,美國最大的反對派華爾街就會非常憤怒,你們知道美國有多少總統是被自己人咔嚓的嗎?(美國已經感受到了內在的經濟壓力。)堡壘的問題還是內部攻克。So,中美爭霸,我還是持樂觀態度。我越看美國罵奧巴馬我越高興,最後不禁笑出聲來。你那自由民的錢和中國農民工的錢爭霸,那不是搞笑!對於美國民眾而言,美國霸權不值一提,關鍵是日子要過的舒坦。你想從人家手裡要一美元,就比要他的命還難受,何況是幾萬億美元的打水漂。

假如中美貨幣戰爭開打,中國必敗!!!沒有其他選擇。因為貨幣戰爭的結果就是比雙方手裡美元金額,中國信心滿滿,一萬億美元,一萬四千億的美國國債,一萬億的日元、歐元。我怕你,美國。美國也信心滿滿。電一插,什麼四萬億、十四萬億、四十萬億美元就都有了,何愁沒錢,最後通過金融危機叫亞非拉國家買單。人民幣無預兆的貶值,美國股市迅速作出正確的反應的,那就是暴跌,那些救急不救窮的亞非拉也迅速跟進,遂成為全球股災。但這不是金融危機,只不過是中美爭霸,或者說美國逼著中國劃分世界勢力範圍的一次嘗試。中美外交的核心思想,還是G2。中美爭霸,中國是軍隊不給力,美國是資本不給力。假如打起貨幣戰爭,要消滅或者說摧垮中國經濟,美國要消耗自身大量的財富,中美貨幣戰爭的結局就是日本、歐洲失去控制。關於這件事情,我已經在朝鮮戰爭中推演過,美國不會和中國魚死網破的!!!哈哈哈。

最後中美兩國之間勢必通過談判解決問題。

預估的談判情況。

C:非洲一人一半。

A:可以。

C:我亞你歐。

A:可以。

C:夏威夷兩國共管,建立中美國定期會晤機制。

A:可以。

C:美洲我一你九,澳洲歸我。

A:可以。

世界瓜分完畢,雙方握手言歡。

27、唐納德和希拉里

那天群里問如何看待美國大選。

不管是唐納德還是希拉里上台,最大敵人都是拉姆斯菲爾德。用中國人的話說就是,這個傢伙已經功高震主了,此物不可留啊。911以後,美國的國防部徹底讓國務院靠邊站,恐怖分子也是功不可沒啊。看美國歷史看不懂,就要對照羅馬歷史看。拉姆斯菲爾德你看美國打伊拉克,為什麼中情局(東廠)不表態?因為臣強主弱,東廠也不敢輕舉妄動啊。

希拉里是柯林頓的妻子,美劇《女國務卿》據說就是為希拉里造勢。她一直苦心經營中間選民,起先支持伊拉克戰爭,後又反對伊拉克戰爭,政治誠信令人質疑。2012年12月因為輕微腦震蕩和中風而去職,他給全世界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萊溫斯基與柯林頓緋聞案中扮演的尷尬角色。她就是被總統干過,現在準備干總統的希拉里,她最大的成就就是在男性主導的世界裡拼出了一番自己的事業,同時她還標榜自己是女權主義者。希拉里如果當選美國總統,會維持美國政治現狀,國務院和軍方的矛盾會加大,中情局會仍然不表態。根據希拉里一貫的政治投機,希拉里會繼續支持重返亞太,希拉里贏的幾率有38%。

唐納德是一個商人。我主觀認為男人比較理性,他能有今天,不是吹出來的,當然也有可能是吹出來的。他滿嘴胡扯,但從未失言,明顯是精心設計出來,有的放矢,他甚至在佛羅里達州戰勝了古巴裔的魯比奧。假如他最後是總統,那他的名望會非常的高,類似於希特勒,整治軍方就遊刃有餘。他的孤立主義對軍方的重返亞太也非常不利。總統位置是關鍵中的關鍵,主要還是他有100億美元的私人資產,可以在很多問題上遊刃有餘。在中國歷史上參政的商人,最著名的就是呂不韋。唐納德上台的話,會聯合國務院收拾軍方,中情局的角色還是非常重要。有鑒於唐納德假痴不癲的逗比做事風格,給他加四個點,他贏的機會有42%。

中情局。美國政治能有今天這樣的亂局,這裡面中情局功不可沒啊!按道理講,中情局作為美國的東廠是要站在總統這一邊的。但拉姆斯菲爾德打伊拉克的時候,是國防部長出面尋找證據,中情局全程保持緘默。中情局的沉默可以證明什麼?一、怕國防部耍流氓。二、至少沒有徹底倒向國防部。三、中情局和國防部有姦情(交易)。政治說白了就是那麼一回事情,利益。

美聯儲。此次選舉中希拉里有華爾街的大力支持。為此耶倫甚至宣布暫停加息,來穩定美國經濟,給希拉里加分(五減一和多因一果)。就目前來看耶倫雖然沒有達到美聯儲預期目的,但是仍然可以通過CPI解決美國的量寬問題。美國加息,德銀導致歐洲金融危機,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準備置日本經濟於死地而後生。耶倫一看兩個豬隊友,如果爆發全球性金融危機,最後不是美國共產黨(極左),就是唐納德(右翼)贏得美國大選。

小布希。最好的結局是布希的弟弟,因為他們家有政治背景,對付軍方尾大不掉,贏的面比較大。但造化弄人啊。

28、G2協定

這個世界最大的政治問題是什麼問題?a long time ago。在上世紀是美蘇關係問題,上上個世紀是英美之間的關係,再往前是英法之間的關係。今天世界最主要的政治問題就是中美關係,本世紀最微妙的外交關係。美國考慮的是如何限制中國的發展,再或者是如何延緩中國奪取世界第一的速度,奧巴馬上台以後提出一個G2協定,這就是中美兩個政府第一次過招。它的意義就相當於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中國當然拒絕了。道理很簡單,對於中國而言,拖得越後訂約對中國越有利。

G2協定可能造成的影響。對於美國而言,假如G2協定簽訂將會保護美國的既得利益和勢力範圍不受侵犯。對於中國而言,假如G2協定簽訂將會保護中國的國家安全,但經濟和政治利益將會受損。在世界範圍的劃分中,大西洋兩岸,中國是沾不到邊的,必然劃分為美國的勢力範圍。中國將會失去委內瑞拉的石油、巴西的糧食、鐵礦石。珍珠港以東是美國的勢力範圍,珍珠港以西,有韓國、日本、關島、澳大利亞、紐西蘭,中國也不可能實現有效地控制。接著是印度洋,這裡有美國的石油利益,美國也不可能輕易退出,印度也在崛起,雖然很慢,但仍然是威脅,這裡還有印尼、巴基斯坦、伊朗、沙特等大國,中國最後能分到多少利益,還是一個未知數。最後是北冰洋,這裡有俄羅斯、加拿大、挪威,中國能染指的資源,非常、非常少。所以中國一定是經過推演以後,拒絕了美國的G2協定,奧巴馬就發飆了。

奧巴馬利用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搞了一個所謂的TPP,他的中文全稱是「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原本是亞太地區四個小國參與的多邊貿易協定,奧巴馬上台後,開始借力TPP平台,全方位主導並強力推行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投資與貿易議題。最可笑的就是越南也加入了TPP,我認為美國完全可以向越南傾銷糧食,以搞垮這個農業國家,報越戰一箭之仇。TPP其市場開放水平高於多邊體制的WTO。這個談判若完成,將建立一個以美國為核心,橫跨太平洋的全球經濟體,且中國至今未被邀請加入談判,中國有「被邊緣化"的危險了 ! 中國何以回應?中國也針對性的起草了一個FTA(簡稱自貿協定),中國看上去起動的遲了,但速度卻一點也不讓美國,而且拿出咄咄逼人的架勢,緊接著就是一路一帶和亞投行的提出。在新的自貿協定爭奪戰中,中國有一個優勢,那就是農業落後!歐美小農場為主,日本、韓國小農經濟,澳大利亞、紐西蘭人口和農業可以忽略不計。而美國就不一樣了,像美國嘉吉一樣的農業航母比比皆是,其他國家毫無懸念的競爭不過美國,所以只好說,美帝國主義你自己玩去吧。美國除了自貿協定,還有軍事高壓和美聯儲加息,今天的中國已經被美國抽走一萬億美元,而美國還是不肯收手。

奧巴馬發表了美國新軍事戰略報告——《維持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21世紀國防的優先任務》。美國將裁軍50萬,主要是陸軍被裁撤。美國在裁軍的同時,卻不忘圍堵中國,強化美國在太平洋西岸的軍事存在。美國重返亞太,東南亞國家之間蠢蠢欲動,既不想選邊站,還想火中取栗。美國在東北亞小北約已經基本成型,日本正在逼宮造和平憲法的反,韓國藉由朝鮮鬧事在東北亞取得了更多的戰略主動權和國家利益。二戰後,美國拋棄了門羅主義(保守主義),開始奉行英國的全面遏制戰略,或者說美國版本的遏制戰略,這就是冷戰的開始。而烏克蘭加入北約和美國重返亞太標誌著另外一個時代的開始,那就是G2時代。

經濟圍堵中國。北京時間3月30日,美聯儲主席耶倫在紐約經濟俱樂部發表講話,釋放平和預期。截至目前為止,美國利用自己美元的絕對金融霸權,通過加息洗劫了全球至少十億美元,西歐、日本、俄羅斯被動受水,中國經濟雖然問題重重,但比起西歐、日本、俄羅斯還是能笑到最後,這也是為什麼美國最後為什麼放棄圍堵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道理很簡單,中國要拉著西歐、日本、俄羅斯墊背,等到美國有能力滅中國經濟,那舊世界已經不存在了。

為什麼中國最後會贏(逃過一劫)?不說眾志成城和基辛格訪華的事情,假如萬一美帝腦子抽風和我們干!干那個貨幣戰爭!那中國的局面無非就是經濟管制。而美國則不一樣,此次美股暴跌,美國最大的反對派華爾街就會非常憤怒,你們知道美國有多少總統是被自己人咔嚓的嗎?(美國已經感受到了內在的經濟壓力。)我認為堡壘的問題還是內部攻克。So,中美爭霸,我還是持樂觀態度。我越看美國罵奧巴馬我越高興,最後不禁笑出聲來。你那自由民的錢和中國農民工的錢爭霸,那不是搞笑!

對於中國而言,要考慮的事情就是假如不搞G2,那世界就會進入多極化!

29、門羅主義

門羅主義由約翰·昆西·亞當斯等諸人構思而成。1823年12月2日,由詹姆斯·門羅總統發表於對美國國會演說的國情咨文中,這是美國對勢力範圍的劃定和宣言。雖然美國名義上反對殖民主義,但門羅主義卻事實上是美化殖民主義的遮羞布,就美國表達自己在美洲大陸的利益訴求,指責歐洲租列強不應該再干涉南美事務,同時美國對歐洲事務宣布中立,假如歐洲列強入侵拉美,美國將視為對美國本身的侵略。

門羅主義在美國的內政和外交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對內而言美國對外不承擔義務,高關稅保護國內經濟發展,短時間內促成了美國追趕歐洲幾百年的工業化進程,最終使美國成為了世界首屈一指的工業強國。對於外交而言,美國雖然宣布,美國對歐洲之間的紛爭保持局外中立的態度,但事實卻是美國在一戰、二戰中前期置身事外兩邊取利,後期選擇勝利方結盟爭取國家利益最大化。以二戰為甚,美國最後上演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一幕,取代英國成為世界霸權。

門羅主義在南美。門羅主義在二戰後被提起過兩次,一次是英國與阿根廷的馬島之戰,阿根廷提出美國不是主張南美是南美人的南美,美國不是主張不容許歐洲入侵南美嗎?美國呵呵一笑,英國與美國雖然是競合關係,但你阿根廷算那根蔥?美國不但不干預,反而鼓動英國打阿根廷,同時還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聯合軍事禁運阿根廷,這才是阿根廷最後失敗的原因。另外一次是古巴導彈危機,這一次卡斯特羅倒是沒有學阿根廷向美國提出門羅主義,而是悄悄的進村,打槍的不要。美國的U2還是偵測到了蘇聯的導彈基地,於是立刻大兵圍城,拿出不惜要打核戰爭的架勢,嚇的蘇聯以為真的要打仗!這或許就體現出了美國門羅主義的實用特徵,一方面他鼓吹拉美是獨立的,其實美國對拉美的控制是非常嚴密的,美國中情局發動的大部分軍事政變和顏色革命都發生在拉美。另外一方面美國對拉美農業、工礦的掠奪幾乎達到瘋狂的地步,僅次於中國。哈哈。門羅主義對於美國而言就是劃分勢力範圍,不容他人染指的宣言。

對於中國而言,中國也需要中國版本的門羅主義,沒有自己的勢力範圍,怎麼能被稱之為大國!且要拿出捍衛自己利益的決心和意志,一方面在海洋展開戰略對峙;另外一方面要從陸地迂迴,打破戰略被動。美國在東亞、西歐、中亞、中東空耗實力,堵截中國、俄羅斯做無用功,只要西歐、中東、中亞、東亞一方出錯,美國就可能失去舊大陸的橋頭堡(日本和英國),自身勢力可能撤回美洲大陸,而門羅主義將會重新抬頭。中國發展自身經濟,培養遠程投送能力,文化上來一次中國版的文藝復興,勢力上統一台灣,整合日韓、東南亞、澳洲,把亞太地區作為自己的後花園,繼續援(kong)助(zhi)非洲,用高鐵整合中亞五國,繼續深交巴鐵,待以時機涉入中亞,繞開帝國殺手俄羅斯,就可以把歐亞大陸連起來。

中國一個陸權大國發展航母幹嘛?難道無欲無求?有中國在,美國不可能玩的起太平洋湖,屠龍的勇士最終的命運就是變成守護財寶的龍。

30、中國、中亞、一路一帶

網友提問:五常減去一常是四常,這句話怎麼理解。

答:這是QQ群(535561289)我經常說的一句話,他們用來調侃我。意思就是國際關係同時還是多邊關係,那種中美、中俄、中日雙邊關係論調,不僅僅是落後的思維方式,還是錯誤的。在考慮多邊關係的時候,主要考慮五個常任理事國,雖然還有西班牙、德國、日本、義大利這三個有潛力的現代化國家。這五個常任理事國都是善戰、好戰的主(有武備的正常國家),用權利的遊戲來解釋就是強戰勝於苦耕。

今天講的是一路一帶。地緣政治學,在一路一帶以前,都是相關部門眼中的資產階級偽科學,所以中國很少有人涉獵地緣政治學。國家搞了一路一帶後,地緣政治也跟著出來露個面,相關部門也不好意思打臉,這就是當前地緣政治學的尷尬境地。

蘇聯解體,按道理俄羅斯不應該退出中亞,但俄羅斯為了表達自己無意於和美國爭奪世界霸權,還是溫順的退出了中亞。值得玩味的是,中亞國家說:你看蘇聯都不管我們了,那我們中亞五國組建一個中亞突厥國怎麼樣?俄羅斯明確表示:不行。

歐洲想染指中亞的石油和天然氣,想修一條通過高加索的油氣輸送管道,俄羅斯明確的說:不行。對於西方而言,假如中亞的油氣能通過高加索供應到西方,那俄羅斯出口西方的天然氣和石油價格就要下跌很多。對俄羅斯而言,假如中亞的油氣開始出口,那就意味著俄羅斯多了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所以俄羅斯不可能作出讓步。這本就是與狐謀皮,於是西方開始策動高加索的車臣獨立,希望車臣獨立以後可以修能源輸出通(管)道,俄羅斯已經打了幾次車臣戰爭,生產者(俄羅斯)、消費者(西方)拼的都是錢,賭對方誰能堅持到最後,所以大家都鉚足了勁。對於西方而言車臣戰爭僅僅是能源價格問題,對於俄羅斯而言車臣戰爭是國家生死存亡(俄羅斯是石油、天然氣第一大出口國)的問題,所以俄羅斯的態度相當堅決,這也是為什麼俄羅斯最後能取得勝利的原因。

另外一個國家是伊朗。伊朗當然不願意中亞國家在能源市場分一杯羹,雖然伊朗當時還在受到制裁,但伊朗還是跟隨俄羅斯圍堵中亞石油和天然氣供給。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俄羅斯和伊朗的外交基石,因為共同的國家利益。伊朗在與美國就核問題取得最終一致後,伊朗是用五百米衝刺的速度倒向美國,但美國根本沒有理伊朗,道理很簡單,還是朝鮮戰爭那裡講的戰略均勢。美國前期希望通過佔領阿富汗,打通中亞石油和天然氣釋放的通道,然後開始驗證、驗證、再驗證,美國想起來反蘇的阿富汗游擊隊,於是美國放棄了。

西方在投資車臣戰爭以後,最後血本無歸;於是投資阿富汗戰爭,最後發現純屬扯淡,最後滅了本-拉登,慘淡收場。這個時候誰最著急?俄羅斯!俄羅斯建議中國佔領中亞(俄羅斯希望中國佔領中亞以後,造成中美戰略對峙的局面。),中國說:我不去。俄羅斯說:有石油。中國說:我不去。俄羅斯說:有天然氣。中國說:我不去。伴隨著美國開始在中亞駐軍,這個時候中國發現,蘇聯、美國不管誰佔領阿富汗、中亞都是對中國國家安全赤裸裸的威脅。這個時候,中國開始考慮俄羅斯的建議,佔領中亞太急,不作為太緩,喜歡中庸的中國人選擇了修石油、天然氣管道,為了配合燒天然氣,中國開始宣傳霧霾的嚴重性。其實中國根本不想修西氣東輸,燒煤多便宜啊。燒天然氣就意味著中國要增加社會生產成本,降低社會的財富積累效率。根據我的經驗,跳大神和鬧小鬼的通常都是一伙人,這就是政治,無利不起早。你們不懂你懂的?

伴隨著地緣政治的各個變數發生變化,美國的心思開始活泛起來。中國的西氣東輸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地緣政治事件,一方面是西方沒有獲得中亞的石油、天然氣,美國對能源采儲、生產、銷售的控制能力進一步下降;另外一方面中國對海洋獲取能源的依賴性進一步下降,這就意味著美國長期遏制中國的戰略利好被拓展陸權的西氣東輸對沖了。這是美國絕對不能接受的!所以美國提出了G2,希望通過自己在掌握霸權的時候達成對自己利好的瓜分世界協議(類似於雅爾塔協定)。中國也看到了自己的戰略優勢,中國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往後推,事緩則圓,用時間換空間,這個時候美國已經預判到到了戰略遏制中國失敗的後果,於是拿出來經濟、軍事、政治圍堵方案,這就是TPP、重返亞太、強化日美軍事同盟。

美國又不傻,開始派海軍圍堵和重點照顧中國,意思很簡單,假如你不願意和我維持戰略均勢,那美國就要文攻武衛。於是中國開始向中亞發展(一路一帶),拓展中國的戰略(縱深)生存空間!意思其實很簡單,假如你圍堵我的海洋,那我就遷界禁海,發展陸地運輸,同時還能保持戰爭潛力。中亞就是中美俄三國之間的烏克蘭,誰佔據中亞,誰就有絕對的戰略主動權和戰略優勢!我在美國玩阿富汗那篇文章里有講過。從表面上看是修了西氣東輸以後改變了大陸均勢,其實遏制中國(大陸國家)是海洋國家(美國)的必然選擇,這一天遲早會來到。而對抗的結局無非兩種,一種是戰爭!那最後就沒有贏家;另外一種是G2,中美重新劃分世界範圍,或許對於中國而言這也是一種非常好的選擇。

31、中國版的世界秩序

中國為什麼會在抗日戰爭取得勝利?因為海陸權複合的國家崛起不可遏制,此理適用於美國,同樣適用於中國。在本公眾號《東北亞戰略平衡》裡面講過,基辛格表達了對中國崛起的方式、目的、以及構建世界秩序的擔心,並委婉的建議中國重回世界秩序。首先講,西班牙的日不落帝國(薩拉曼卡學派)是用戰爭譜寫的。其次,英國版的世界秩序(劍橋學派)是用戰爭譜寫的。最後,美國版的世界秩序(芝加哥學派)是用鮮血寫就的。那中國版的世界秩序呢?

看懂了全局,就懂我為什麼說政治面前無經濟。所有問題還是要從全局看,不然就是刻舟求劍、緣木求魚。我們首先要有正確的全局概念,才能對戰術進行預判。你看別人預測經濟,是從經濟預測經濟,還有模有樣的數據分析,笑尿的感覺。假如從戰術推演戰術,最後只能開窗戶跳樓。

英國統治世界的時候,英國有一批死忠的英國粉,他們可是國王、總督、貴族。美國統治世界的時候,美國的NBA、麥當勞、可口可樂、牛仔褲、流行歌曲、美劇大行其道,美國對地球村的統治,更多的是靠文化,而不是武力侵略。其實美國在全球的海外基地駐軍只有30萬,用中國人淮海戰役的標準衡量,連一次小規模的軍事衝突都不夠,但被統治的人民信服美國的統治,而在這裡文化立下了汗馬功勞。

中國利用美國版本的世界貿易體系,搭順風車,開始構建屬於自己的貿易網路和世界秩序。本來中國大量進口阿根廷、巴西、南非、澳大利亞、印度、俄羅斯的原材料,那他們也應該門戶開放,大量進口中國的工業製成品,這樣遊戲就可以友好的玩耍了。可事實卻是他們一再打擊中國的商品出口,保護所謂的國內產業,轉而進口美國、西歐、日本的高價商品。他們是這樣想的:出超那是我應得的,你中國入超那是因為你腦子傻,假如亞非拉不謀求這種非動態的貿易平衡,所以中國也很難繼續玩下去。最後中國經過深思熟慮,你們這些窮親戚都去吃翔吧!於是全球原材料價格暴跌,吃翔還是好的,實際情況是亞非拉人民連翔都沒得吃。

這個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就像一個飛機,它分為頭等艙、經濟艙、貨倉。美國、西歐、日本、無疑是頭等艙的顧客。中國要從經濟艙擠進頭等艙,就需要地球開發更多的資源和能源,但畢竟地球的資源和能源不能無限制支撐中國的經濟增長。這就需要對地球村的資源、能源進行再分配!於是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誰會退出頭等艙?在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中,不僅要有技術,還要有其他競爭資源,就像一個人不能只補充維生素是一樣的道理。作為一個地區性大國或者說地緣政治的一極。以日本為例。日本還要有資源,還要有市場,還要有戰略縱深,但這些日本都沒有。美國可以奉行孤立主義,中國可以奉行遷界禁海,而日本假如奉行孤立主義他就會餓死人。同理,澳大利亞,甚至英國、法國、德國這些國家,都處於競爭的下風。我說的不是國際政治關係,也不是地緣政治,而是地球村大魚吃小魚的生態法則。

人民幣國際化本來中國想籠絡阿根廷這些國家,結果這些國家不認同中國的理念,反過來給中國下套。比如說中國把百億人民幣借給阿根廷,阿根廷把人民幣拋出,因為他不相信人民幣,所以作出預期人民幣貶值的判斷,中國還的花美元把人民幣買回來。最後呢?最後阿根廷把中國漁船擊沉用來向美國表忠心。阿根廷經濟現在不行了,金融體系崩潰,通貨膨脹嚴重。美國花式虐狗,奈何狗喜歡被虐。所以說愛惜生命,遠離亞非拉。

從歷史經驗來看,中國的天下大同成本太高,而且有釀成世界戰爭的危險。對於中國而言,學習英國、美國,低成本的接手一個舊世界的統治秩序,要比自己推倒一切重新來過要簡單的多。就我看來,挾天子以令不臣對於中國就是最好的選擇,因為中國不僅要防美國,更要防日本、俄羅斯、印度、還有德國。

32、東隅踢館

Charles Brown(1159010341) :群主的回答不是聖經,他的很多回答也未必正確。我的老師還有我看的書是有很多不贊同他的觀點的。

Steven古:蘇聯是挺強大,軍工,武器,但是老百姓吃不上飯。你應該去看羊哥的答案,再去質疑。我看完也不是點贊狂魔,我肯定會問我不懂得,質疑的,然後羊哥回答我。

Charles Brown(1159010341) :他的所有回答我都有看過,有很多觀點挺好的,挺多觀點是我不贊同的。

Steven古:舉個例子,哪個不贊同。

Charles Brown(1159010341) :就像我覺得中國應該發展海軍。推薦一本書,論中國海權。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他是支持中國的大陸政策。

Steven古:中國落後美國海軍太多。

Charles Brown(1159010341) :中國如果控制不了自己的南海,收不回台灣,那麼中國永遠都不會崛起。

Steven古:中國崛起要靠台灣?

Charles Brown(1159010341) :我承認,我提倡的是有限的海權,而不是無限的海權。恩,台灣的地緣太重要了。他關係到了中國的軟腹,東南沿海地區。無限的海權是首先需要控制印度洋,世界上不會有任何一個國家會同意中國控制印度洋的。但是,太平洋是中國的核心利益,必須要爭奪,至少保證東南亞。還有一個觀點我是不同意的,就是中國如果和美國開戰,事實應該是沒有國家會支持中國。因為,美國的文化影響,太恐怖了。這只不過是我個人的想法,我們所傾向的不同而已,畢竟甲午海戰的影響因素太多了。

Steven古:甲午海戰已經有教訓了。群主也說過如果中美開戰 其他國家會倒向美國,突破第一島鏈要有台灣和沖繩。

Charles Brown(1159010341) :我是學歷史,所以可能知道的多一些,不只是海戰,清的陸軍也是被吊起來打。

梁京墨:群主教育我們:什麼叫五常,少了一個還有四常。

Steven古:我們怎麼收復?我們海軍技術差距太大了。航母我們這幾年才有,人家日本美國二戰之前就有了。

Charles Brown(1159010341) :台灣是第一島鏈的核心,如果台灣是我們的,那麼他自己就解除了。都叫沖繩了,都已經不叫琉球國了。

sliver:如果一心去發展海軍,追逐海權,可能被別人拖下水,海上軍備競賽。結果不看好。

Charles Brown(1159010341) :這不是軍備競賽,這是要有海軍來保證自己的海外市場。如果沒有軍隊,中國的的富裕就是虛胖。

Steven古:我們海軍差太多了。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不太好。基本的海上實力肯定要有的。

Charles Brown(1159010341) :中國的海軍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至少在群主那裡。印度洋不是說別的國家不答應,就是答應中國也到不了那個地步,只能是限制於中國自己的領海。

Steven古:國家已經重視了,就算造航母,也不是為了跟老美干,那我們海軍足夠保護領海了。

Charles Brown(1159010341) :也沒說要和老美打啊?發展軍隊也不是為了戰爭。

Steven古:那這叫海權 ?你應該去看羊哥的答案,再去質疑!

Charles Brown(1159010341) :不夠!現在美國還可以在南海保證優勢,這就是絕對不行的。

Steven古:我們不是在造海島嘛,我感覺我們海軍能看家護院就行。

Charles Brown(1159010341) :海權有三個概念:海洋權利、海洋權力、海洋拳力。這是馬漢的基本思想,也是各種海權國家同意的。

sliver:群主快出來吧~有人來踢館了。辯論、辯論,辯論出真知。

wuweilxl:建議先去讀公眾號歷史消息:雞蛋上跳舞的俾斯麥。美國不會坐視中國發展航母。當年威廉二世才計劃造了60艘軍艦,就是全部造完也就英國的零頭。威廉二世的舅舅愛德華上去就是一耳光(一戰)。接著就是蘇德戰爭、二戰。造軍艦會引發連鎖反應的。基辛格語:中國是沒有國際視野的國家!所以說中國發展海軍一定再有一次空襲珍珠港,美國地緣政治學者說美國把70%海軍部署到中國周邊目的就是逼中國重演偷襲珍珠港事件。

Charles Brown(1159010341) :但是如果能出現一個老羅斯福一樣的政治家,可能會更好。而且,美國的門羅主義抬頭也是一個好事。

Steven古:中國會上鉤嗎?

Charles Brown(1159010341) :這不是上鉤,很多事情你明知道是陷阱,你也必須要跳。中美之間的戰爭最後歐洲贏了。

wuweilxl:歐洲中美贏?你認為中國會把形象工程航母鑿沉?英法德會形成軍事同盟,俄羅斯會進攻這個軍事同盟,第三次世界大戰開始。

Steven古:毛子為什麼會進攻英法德的軍事聯盟?

wuweilxl:五常從來都不避諱自己爭奪世界霸權的野心。核煙花的美,你們這些和平主義者永遠不會懂!就是五常裡面最弱的法國,他還要打奠邊府戰役,還要搞地中海經濟一體化進程,還要武裝入侵利比亞。

Charles Brown(1159010341) :我覺得其實德國,俄國,中國的聯盟比較現實。

wuweilxl:異想天開。(俄羅斯是斯拉夫人、德國是日耳曼人、中國是漢族,一方面是種族、文化的差異性,另外一方面他們爭奪的其實就是亞歐大陸的控制權。)

Charles Brown(1159010341) :中國、印度、俄羅斯結盟是可能的嗎?我覺得這是可能的,印度的崛起是必然。

wuweilxl:印度不是國家,是五常虎視眈眈的殖民地,之所以沒有被中俄美戰略,就是因為三家呈現戰略均勢。你知乎沒有粉我?建議你知乎搜索印度wuweilxl。

赤那斯:古美都建交了。

wuweilxl:國家之間是競爭的關係,翻臉和翻書一樣正常。美古建交那是美國武攻不克,改文攻。你們看懂了全局,就懂為什麼說政治面前無軍事。所有問題還是要從全局看,不然就是緣木求魚。你看別人是從經濟角度預測經濟,還有模有樣的數據分析,最後只能開窗戶跳樓。

33、遏制與反遏制

34、布魯塞爾暴恐襲擊分析

本來今天是上地緣政治素養課的,誰知道布魯塞爾發生恐怖襲擊,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恐怖分子為什麼就不能再等等?

布魯塞爾3月22日扎芬特姆機場(早高峰)和歐盟總部附近的地鐵站接連發生爆炸,據傳截止目前已經掛了二十多人。隨即,ISIS宣傳對此次恐怖襲擊事件負責。私以為這是陰謀,哈哈哈哈。恐怖分子你襲擊應該襲擊美國啊,歐盟或比利時又沒有在中東駐軍,推翻伊朗合法政府,慫恿伊拉克打伊朗,強姦和侮辱你們的婦女。在前面不是講了奧巴馬對於ISIS的態度就是一雙穿臭的襪子,這次居然能扔到歐盟的臉上,美國真是耍弄政治手腕的高手。

我一直通過黑船來襲(煤炭篇)、國際能源戰略之黑船來襲(石油篇)、黑船來襲(核電篇)、黑船來襲(新能源篇)來講述馬爾薩斯能源理論,美國通過控制能源價格打壓或者說耍(猴)西歐能源工業體系。你修好,然後叫你拆掉,你拆掉再逼(能源危機、石油禁運)你修好。總言之,言總之,就是生命不止,折騰不休。道理很簡單,這個世界上能和美國相提並論的經濟實體,只有兩個,一個是東亞,一個是歐盟(西歐)。美國的強大有兩種,一種是美國的強大,另外一種是西歐、東亞的衰落。從歷史來看,美國為什麼最後成為世界霸權,其實並不是因為他有多麼的強大,而是因為二戰造成西歐和東亞的急劇衰落。東亞自不必多說,南海危機、朝鮮軍演、釣魚島摩擦。另一個是西歐,英國一直奉行跟隨美國政策,美國卻阻擊英鎊!美國想通過廣場協議打斷了德國的腿,結果人家德國腿硬,居然沒事!法國牛不混混的,結果美國出手就是罰款巴黎銀行89億美金,不是8億,也不是9億,是8加9億刀樂,好像法國的美元和美聯儲的一樣都是印出來!對於美國而言,沒有好惡,只有國家利益。當年國共內戰,美國局外中立,是因為美國是一個和平主義者?答:對於美國而言共產黨中國和國民黨中國根本沒有區別,都是潛在的敵人!對於美國而言,最高價值是國家利益!

我們分析一件事情,首先是他的動機,假設911是為了打伊拉克,那布魯塞爾的爆炸案是什麼?明顯是看歐盟不順眼,可歐盟一直以來都是人畜無害的啊!其次是目的,假設911最後的確推翻了薩達姆,那布魯塞爾的爆炸案是什麼?威脅歐盟接收敘利亞難民(笑)?自08年金融危機以來,針對歐盟(西歐)的暴恐事件明顯增多,而歐盟(西歐)在中東的外交政策並無大的改變。與之對應的是美國高調宣布重返亞太,增加中日之間的劃界摩擦,朝韓不是針鋒相對,就是軍事高壓挑釁。而在歐盟(西歐),美國能上下其手製造事端的地方還真不多,於是難民、暴恐就成了美國對內(北約)表達利益訴求的最好手段。

35、美古關係

2014年12月17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將恢復與古巴的外交關係,同時將解除對古巴的貿易和旅行禁令,放鬆對古巴的經濟封鎖(示好)。2016年3月20日下午,美國總統奧巴馬抵達古巴首都哈瓦那何塞-馬蒂機場,標誌著美古關係正式破冰。

補習古巴歷史。1898年古巴於從西班牙手中獨立,此後古巴一支由美國所控制。美國長期盤踞關塔那摩灣,作為美國控制整個加勒比海地區的海軍基地。美國駐古巴的大使,素有太上皇之稱。1956年11月24日,美國在古巴的好日子終於到頭了,卡斯特羅和八十餘名戰友從墨西哥出發駛向古巴,並在古巴堅持游擊戰爭。1959年1月1日,古巴的獨裁者出逃,卡斯特羅正式掌控古巴,並開始用社會主義改造古巴。歷史上著名的古巴導彈危機就爆發在冷戰(美蘇中對抗)的最高峰,古巴因為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一直是美國的心腹大患。而古巴最逗的就是向拉美輸出革命,這是美國最恨的,現有多個南美政府由左翼勢力執掌,完全有當年老毛紅旗插遍全世界(南美)的架勢。(最近美國國內門羅主義抬頭,這些左翼政府全部被美國收拾,你不能不懷疑美古建交這是美國整個拉美戰略的重要一環。)

今天的美國,軍事入侵古巴不現實,找什麼借口?再搞一次911?還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古巴能在美國半個世紀的經濟制裁和軍事威脅之下存活,說明古巴對內統治還是有一些道行的。就現有的情況來看,美國同古巴的秘密會談是在加拿大進行,據說天主教教皇(或教宗)通過給奧巴馬和勞爾-卡斯特羅寫信的方式在其中牽線搭橋,而且最終的談判是在梵蒂岡舉行的。(技術分析:教皇參與其中,是教皇主動的?是古巴主動的?還是美國主動的?根據大國政治的理論,推斷是美國主動的。還有加拿大,加拿大是誰的勢力範圍?教皇的?由此確認是美國主動開展的外交戰略。)

我們怎麼看待這件事情呢?有些人說我是冷戰思維,我要說的是,這不是冷戰思維,這是地緣政治,幾百年他就是這樣發展的,也是這樣指導國家生存、韜晦、制霸的。我反而認為,我們可以從冷戰中學到很多知識。比如說蘇聯解體以後,美國再幹什麼?美國在搞地球村政治一元的建設。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美國在恢復對傳統勢力的控制,這或許可以印證美國要重拾保守主義和門羅主義,為成為一個地區性大國而準備後路(布熱津斯基的多極世界理論。)!另外一種可能是美國有志向建立世界政府的,或者說用世界政府取代聯合國,或者說美國計劃用世界政府替換現有的美國霸權政治(弗朗西斯-福山的歷史終結理論。)。基於此分析判斷,結合文明衝突(新教和天主教之間的衝突)和文明終結理論(顏色革命),我認為美國已經開始準備重新控制古巴,而建交只是開始,美國的政變計劃和顏色革命已經寫好,或許我們把它稱之為秦王鑿牛計劃或許更好。坑已經挖好,請古巴向前一步走。對於古巴而言,同大國打交道無論最後的結果是什麼,都是古巴吃虧,道理很簡單門不當戶不對。你不靠近美國經濟發展就會受到技術和資金的限制,你靠近美國他就用NBA和麥當勞佔領你。

最後只能祝古巴好運。

36、東北亞戰略均勢

東北亞的戰略均勢,不僅僅是打出來的,還是政治家談出來的。

基辛格:中美建交標誌著中國加入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儘管他所遵循的原則與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南轅北轍。當聽到外國敦促中國遵守國際制度的遊戲規則和責任的時候,許多中國人會第一時間想到這一原則並不是中國人制定。中國一直期望中國作為國際規則的制定者出現,並採取行動實現這一期望。

時間就是最好的老師,他教會我們很多東西。

(以上這段,摘自2016年3月19日,凌晨1點鐘在公眾號:wwlxl613發布短文時間的老師,比基辛格發表相同觀點早了至少七個小時,這就叫捷足先登。)

2016年3月19日,基辛格參加國務院發展中心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6年年會,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就「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和中美兩國關係及未來發展趨勢發表看法。

基辛格:美國是個年輕的國家,在看國際形勢的時候,總是非常理想化,一旦出現危機或衝突就想儘快解決恢復和平。而中國有五千年歷史,解決了一個接著一個的問題,官員採取中庸的態度來解決逐個問題,中國對待世界形勢的看法是概念化的,和美國的現實主義觀念是不同的。(這一段和我貼出來的觀點相同。)

很多人認為,如今中國和美國的關係像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國和英國的關係,他表示不認同。一戰前,德國和英國發生衝突,是因為德國一心想要超過英國(中國也在擴展海軍),最終引發一戰。今天沒有哪個國家有挑起世界大戰的野心,軍事技術的發展減少了大國發生戰爭的可能性。(關於這一段,我認為是基辛格在很委婉的評判中國海軍,後者的積極態度已經刺激了美國。)

截至目前為止,中美雙方都口頭支持太平洋地區戰略夥伴關係,此舉對維持東北亞戰略均勢與和平具有積極意義。但迄今為止,雙方都是口頭上說說,聲明同國家間的契約文書在約束力方面還是有區別的。(反應中國對威斯特伐利亞體系態度消極。)

對於中國而言,很多人都認為美國是一個衰落的帝國,霸權已經成為過去式,但美國任然保有大西洋湖,任然擁有世界最龐大的航母戰鬥群。雖然人類歷史上沒有一個國家能永遠把持世界領導權,但美國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任然會維持強大的領導力。而美國之後,也沒有那個國家能像二戰後期,在物質財富和心理上獨步全球,單獨承擔起領導世界的責任。(友情提示:G2)

在東北亞,美國不但是平衡者,還是均勢政治的一部分,假如均勢方有任何一方改換門庭(韓國倒向中國/朝鮮與美國建交終止戰爭狀態),都會對東北亞均勢產生決定性影響,這樣的均勢就會岌岌可危。東北亞均勢如果單純靠軍事力量來維持,那引起戰爭的可能比一戰還要大。

中日美之間的關係。中國和美國互稱夥伴,但在軍方和軍事刊物上都稱對方為對手,雙方又宣稱建立政治、經濟、軍事夥伴關係,這和一戰中德國與沙俄的關係類似。而歷史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美國還和日本是盟友,這與當年德國與奧匈帝國之間的外交盟友關係契合。歷史上奧匈帝國和沙俄有著劇烈的民族衝突,而這一點日本和中國也存在這樣的情況。當年就是俾斯麥這樣靈活的歐洲均勢政治理論,造成了後面一系列愈演愈烈的軍事對抗,並最終導致了一戰的爆發。

一個多世紀以來,美國熱心於東北亞政治,當年西奧多-羅斯福調解日俄戰爭,目的就是為了防止亞洲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這是美國的一貫政策。就中國的利益而言,當然是拒絕美國於千里之外,保持自己適當的活動空間最為有利,而美國要的是東北亞的戰略均勢和遏制,是絕對不會撤出東北亞,造成東北亞均勢政治工程的崩塌。所以現在問題的根源就是中國願不願意真正接受早就已經口頭接受的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假如中國接受遊戲規則,兩國的未來就會有和平的光明。假如中國明確表示不接受,那中美關係和東北亞局勢就充滿了不確定。

秩序永遠需要剋制、力量、合法性(即使中國獲勝,其他地區會不會承認中國的霸權地位?)。使用純軍事手段(38線)來維持均勢,勢必導致引發進一步的軍事對抗,只能依靠共識(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和夥伴關係才能維持東北亞政治的均勢平衡,假如平衡不能維持,遲早將會釀成大禍。

37、中美穿越

1775年4月18日,在波士頓附近的列剋星敦和康科德的槍聲,揭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序幕。1776年7月4日,美國宣告獨立,喬治·華盛頓發表了《獨立宣言》。1775年是中國的乾隆四十年,是中國經濟達到極盛的巔峰。當時的中國剛剛剿滅在中國西北作亂的準噶爾汗國,遠在伏爾加河畔的土爾扈特人東歸,中國的國際聲望空前提高,政治、經濟、軍事都達到了一個國家可能達到的巔峰。

1810年,英國進攻美國,最終失敗。1812年,美國逐步走上正軌,伴隨著拿破崙的崛起,美國入侵英國。英國為了報復美國,火燒白宮。美國在1803年、1819年,分別購得路易斯安那州、佛羅里達州,使美國面積增長一倍。1799年,乾隆皇帝駕崩。幾乎與此同時,中國四川、湖北、陝西爆發農民起義,接著就是1810年的蔡牽起義,1815年的天理教起義。1816年,中國嘉慶皇帝正式拒絕了英國建立外交關係的請求。1820年嘉慶皇帝卒。

1836年,美國佔領德州。1848年加州發現金礦,美國迅速佔領了墨西哥的加州。伴隨著華人的增加,美國出台了臭名昭著的排華法案。1952年,華人才開始擁有公民權。1820年,道光皇帝上台,接著就是回部叛亂,廣西、台灣、四川叛亂。1834年,英國要求廣東通商被拒,炮擊廣東虎門。1838年,道光派林則徐赴廣東禁煙。1840年,爆發鴉片第一次戰爭。1843年,中英簽訂五口通商條約,上海開埠。

(此後,中國國運一路下滑,衰到極致。而美國卻乘風而起,藉由一戰、二戰成為世界霸權。)

畫面切換到朝鮮戰爭。當時的局面是以日本和美國為代表的東西方勢力在太平洋激烈爭奪,最後日本慘敗,一改日俄戰爭時期的榮光,使中國的崛起成為一種必然。而這個時候狂妄到無以復加的麥克阿瑟與美國,對待東亞的戰略還沒有考慮清楚。韓國和日本正在爆發饑荒,而與之鮮明對照的是美國的馬歇爾計劃。美國面對這個爛攤子,決定撤出駐韓的美軍,這個時候朝鮮戰爭準時爆發了。我們假設朝鮮戰爭沒有爆發,美國撤出了全部軍隊,那今天的韓國與朝鮮有什麼區別?日本和朝鮮有什麼區別?美國人會腦子發燒為日本經濟發展提供資金?朝鮮戰爭嚇壞了美國人,美國以為這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朝鮮戰爭救活了日本和韓國的經濟。

中蘇會談的時候,東南亞被劃為中國的勢力範圍,那中國就有義務在東南亞控制和部署。越南就是中國的白手套,這個時候法國也看到了中南半島,於是中法雙方爆發了奠邊府戰役。接著法國撤出,美國接手,接著又是美越戰爭。當時的情況是美國為了打越戰,不被中國人(黃種人)趕出東南亞,濫印美元,於是英國和法國開始質疑美國的金融霸權地位,法國甚至派出軍艦運走了法國的黃金儲備。當時的美國心力憔悴,急需要盟友,解決這一問題。與此同時,伴隨著越南的強大,中國的控制力進一步下降,越南已經出現不可控的局面,越南短時間內就佔領了寮國、柬埔寨,而且開始試探進攻泰國,假如越南還是中國的白手套,那這樣的局面就是符合中國利益的,但問題卻恰恰相反。同行之間才是赤裸裸的仇恨,中國和蘇聯革命的經驗、道路、方式不同,起先蘇共想控制中共,伴隨著斯大林卒,赫魯曉夫對蘇共、蘇聯、華約的控制力明顯下降,中共也想影響、控制蘇共。此後兩國先後在東北、西北幹了兩仗,蘇聯在中蒙邊境陳兵百萬。這個時候,越南和蘇聯結盟了,蘇聯的軍艦正式進駐金蘭灣,攔腰截斷了中國南海。1969年,蘇聯甚至知會美國要核平中國,美國人力挺中國。這個時候毛的氣也消了,想起了有朋自遠方來的典故,開始和美國繼續接觸。假如說,二戰的轉折點是斯大林格勒戰役,那冷戰的轉折點就是中美建交。其意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世界平衡的冷戰格局被徹底打破。中國人在點完盧布以後,開始數美元,寫到這裡不禁想給前人點個贊。中國需要資金、市場、技術,美國需要廉價商品維持美元的購買力和霸權,兩個國家一拍即合。構建了一個新的世界秩序,與此同時中國開始崛起。什麼民族主義、市場經濟、社會民主都是錯誤的,中國崛起源於中美建交。

沒有永遠的敵人,沒有永遠的朋友,國家之間只有國家利益。

38、朝鮮版的朝鮮戰爭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1NzEyOTU2NQ==mid=405182756idx=1sn=88b45bc15c0213ec68a5baa69940ca18#rd

友情提示:什麼叫五常?就是減去一常,還有四常。

問:@易行道 怎麼看3胖,美軍有可能對他實施斬首行動嗎?中國會默認美軍的行動嗎?

答:以後上課不好好聽,下課提問題的一律收補課費。你們要理解金正恩他們家是怎麼想的。三金長期以來搞那個主體思想,動力是什麼?就是為了搞意識形態差別,不願讓蘇共和中共控制他,勞動黨還朝秦慕楚兩邊拿好處,兩邊罵。朝鮮想的是學中國最後和美國建交,然後朝鮮也獲得美國的最惠國待遇,朝鮮開始改革開放。這叫預先取之,必先予之。你們認為這種小國的逗比思想比較可笑,朝鮮人家可是非常認真準備的。

問:朝鮮跟中俄兩國邊界接壤,結果最後就跟烏克蘭一樣啊?

答:中國曾經擔心過這個問題,就目前來看,沒當一回事情。道理很簡單,假如中國擔心朝鮮反水,早就滅了朝鮮了。中國考慮的是和平的周邊發展環境。美國考慮的是東北亞的戰略均勢,西方人思維不像我們這麼活泛。假如朝鮮倒向美國,那韓國這麼辦?假如朝鮮倒向美國,那就不是朝韓對峙的局面,而是中美對峙。美國有一個短板陸軍是個瘸子。迄今為止,我們見過美國打海戰,還沒有見過美國陸軍在戰爭中放大招。美國本土陸軍十五萬,想笑的感覺。其實朝鮮戰爭爆發的時間點,非常的好。正好在美國人撤離的關鍵時刻。假如再晚幾年,那朝鮮半島就真統一了,那今天東亞的經濟還不如印度。

問:我發現,美國每次打仗 ,優先使用空軍,世界最強空軍。

答:比起美國海軍的強大,空軍也尿。你見到的空軍都是海軍的艦載機。

問:不會吧,美國會遏制印度崛起?

答:美國要遏制的是亞歐大陸的崛起。因為亞歐大陸比北美大陸大,假如亞歐大陸統一了,那全世界就統一了。再別插話,繼續聽我說朝鮮。朝鮮不止一次的喊:要和美國直接對話。朝鮮不止一次的喊:要和美國建交。朝鮮不止一次的喊:建交就帶速度棄核。美國根本沒有鳥朝鮮。道理很簡單,美國人比較死板和教條,抱著均勢理論不放,所以美國一再重申要在六方會談的框架下和朝鮮談。什麼叫六方會談?就是東北亞攪局大會,東北亞攪局大會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維持東北亞的戰略均勢。均勢就是和平,均勢就意味著中國不會統一東北亞。麥克阿瑟當年說:韓國沒有戰略價值,所以要全部撤走。因為韓國是亞歐大陸東北亞延伸出來的半島,歸根結底他還是大陸。這裡面毛澤東和金日成是不懂的,但斯大林絕對是懂的。麥克阿瑟跑了,以後再想打美國人就要造軍艦了,那有那個錢啊?所以斯大林叫金日成咬美國人。當時的美國還處於崛起過程中,還是慢慢和英國、法國比內力(百度伊拉克國王)才搞到天下第一的。美國是不願意打仗的,但奈何朝鮮要打美國(駐軍)。這裡又要涉及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軍事擴大化的問題。大家都知道仁川登陸,其實仁川登陸改變的戰爭的性質,北朝鮮是侵略,仁川登陸從國際法上講也是侵略。對於中國人這不是什麼問題,對於西方就是要重新審視這個地區性質的國際問題。而毫無疑問,美國的國務院關於這個問題是想陰麥克阿瑟的,結局大家都知道,艾森豪威爾成了總統,麥克阿瑟夜夜哭到醒。東北亞的戰略均勢是美國人一手打造的,美國不會結構性破壞它。中國當時的心情和今天的朝鮮是一樣、一樣的,美國你就和老佛爺建交吧。

朝鮮戰爭結束,接著就是越戰,美國實在是被中國鬧的不行了,於是打破戰略均勢收了中國,於是連鎖反應就是蘇聯掛了。關於朝鮮問題,毛澤東想得很清楚,毛澤東在延安的時候就想和美國人建交。那問題來了。為什麼要先抱蘇聯的大腿呢?因為中國想和美國講一個好價錢。毛澤東當時是有能力打贏朝鮮戰爭的,但毛澤東不願意。還是前面的顧慮,假如打贏美國,那就要和美國打海戰了。所以中國在朝鮮戰爭中都是以打疼美國為主。很多戰略性的大撤退,根本沒有必要,但毛澤東不是這樣想的。其實關於這一點金日成是看的很清楚的,金日成很清楚中國人就是把自己當猴耍,還發了脾氣,據說被彭德懷扇了耳光。對於毛澤東而言,想打美國了,就隨時拉開朝鮮戰爭(陸戰)的序幕。三金也想學毛澤東的實用主義,但是三金沒有搞清楚,他沒有中國這樣的戰略縱深。美國不和朝鮮建交的主要原因是朝鮮是小國,美國如果被朝鮮訛詐,以後還怎麼混?

講個笑話。朝鮮就是向韓國發射核武器了,美國有什麼損失?學地緣政治,重新審視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在美國地緣政治理論中的重要性,自己心裡要清楚他們到底是幾斤幾兩。美國是在1950年,甚至更早就計劃撤離朝鮮半島的。因為朝鮮半島沒有戰略價值,美國的核心利益是大西洋湖。日本列島都沒有多大的戰略價值!還是那句話,美國的核心利益是大西洋湖。美國當年在歐洲搞馬歇爾計劃的時候,日本大批餓死人,美國連管都沒有管。

39、圍觀美國航母

2016年3月3日,美國海軍經派出斯坦尼斯號航空母艦航母戰鬥群進入南海,搭載數千名美國水兵。

斯坦尼斯號航空母艦(USS John C. Stennis CVN-74),是美國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的七號艦,於1993年下水,1995年12月9日正式服役,母港為華盛頓州布雷默頓(Bremerton),以其為核心的航空母艦戰鬥群目前是美國海軍主力的海外武力單位之一。斯坦尼斯號是以來自密西西比州、著名的美國參議員約翰·C·斯坦尼斯(John C. Stennis,1901年~1995年)命名的。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被問及美國參觀中國南海,王毅說:目前南海局勢總的還是穩定的。這麼大的南海,航行自由沒有受到任何影響,沒有一條船反映自己的航行自由受到受到干擾。我們當然不希望有些國家來這裡炫耀武力,這不利於現在的局勢。

記者問克里:美國為什麼在與中國在政治、經濟等領域合作的同時,又在軍事上,對中國發出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信號?克里回答說,「我們在國務院的工作是通過外交渠道和通過磋商,來和平解決衝突。但太平洋司令部和國防部的任務是確保外交談判不成功後仍有預備方案。那些(軍事)部門的存在是為了有備無患。「

「斯坦尼斯」號航母指揮官霍夫曼說:中國軍方增加了在航母戰鬥群周圍艦船的數量,「這種被包圍的情況以前從沒出現過」。不過他又說,美中軍艦之間沒有衝突和摩擦,「我們通過艦船間的通訊渠道進行了友好的交流,屬於職業海軍的那種」。這也表明美國無意於引發一場戰爭。

重新審視美國或奧巴馬的重返亞太戰略(短期),結合美國最近在烏克蘭取得的重大勝利(中期),同美國弗朗西斯-福山的《歷史的終結》理論結合來看(長期),我認為美國此次是來投石問路的。

此次軍事行動,一方面是看看南海周邊那些國家有沒有出來挑頭的,就目前來看菲律賓傻了,越南也啞了,道理很簡單這些國家都夠不上世界的一極,也就是口頭歡迎和支撐一下美國的重返亞太戰略。你叫菲律賓、越南出兵,不是自己作死,你就是給他個M4,他都找不到扳機在那。另外一方面,是利用中國召開兩會期間,各方面訴求集中爆發,有政治穩定的需要,所以丟石頭測水深,相當於美國給中國國內政治做了一次壓力測試,萬一美國能撿個落果呢?最後當然是給中國軍方示威和炫耀武力了,這個道理很簡單,威廉二世不過造了英國零頭的軍艦,英國就把德國當成了頭號敵人!一定要虐死才肯放手,威廉二世和愛德華七世還是外甥和舅舅的關係,道理很簡單,通往霸權的造艦不容染指,何況這個國家還是新近榮升世界第二,忙著造艦的新貴天朝。

中國急缺的是TU-160

補足中國戰略威懾的短板,中國需要的是TU-160戰略轟炸機。戰略轟炸機這個東西,美國和俄羅斯都對中國進行嚴密封鎖。用我的地緣政治觀點,造航母的都S13,中國有了TU-160,可以有效反遏制美國的一二島鏈,可以用打游擊的方式結構性破壞美國的戰略部署,圖-160才是真正的定國神器。用毛澤東的話解釋這種戰略,就是美國打美國的(海戰),中國打中國的(陸戰)。你如果按他的設想打,就會失去戰略主動權,最後被先奸後殺。用水滸傳的不對稱理論就是李逵上船去打張順,最後自取其辱,被淹個半死。用地緣政治的理論解釋,那就是專業陸權一萬年,海權你想都不要想,因為你落後了幾百年,趕都趕不上!中國造航母幹什麼?不是真的想挑戰美國的海洋霸權吧?甲午戰爭還沒有打夠?講個笑話,下一次甲午海戰,中國能打贏擁有11個航母戰鬥群的美國?所以關注地緣政治,不要以無知無畏為榮。

40、黑船來襲(新能源篇)

美國頁岩氣革命導致的遊戲規則改變,深刻的影響著地球村的能源供需結構,說好聽一點是重新洗牌,說難聽一點就是美國赤裸裸的市場傾銷。還是基辛格的那句話: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世界。而美國過去七十年的國家能源戰略都是圍繞能源市場的定價權開展的,而美國以後七十年的國家能源戰略都是圍繞能源市場的遊戲規則開展。

美國的能源戰略基本就是兩個思路,一個是阿爾薩斯能源理論,另外一個是先歐後亞。美國的戰略構想還是先打贏歐洲戰場,然後反過手來收拾東亞,我用的是東亞,因為美國對日本、韓國也不會手下留情。其實美國的操作手段很簡單,就是利用市場經濟手段(惡意傾銷低價能源)破壞、打壓歐洲既有的能源結構,改變或改造歐洲的能源供給關係,待歐洲淘汰這些落後產能以後,美國再換手玩歐洲。

前面的能源來襲核電篇,我假設了美國的戰略目標,一個是利用頁岩氣革命取得的技術優勢,長期壓低能源價格。另外一個是恢復美元石油體系。估計美國也正在頭疼,食之無肉,棄之有味的感覺。就美國的大西洋湖和先歐後亞的地緣政治觀點,美國放棄了歐洲就相當於放棄了全世界。最近不是還講了朝核危機,你把朝核危機放到美國的能源戰略和地緣政治利益裡面一看,你就懂了,疑兵之計。

大力發展新能源的一個是德國,另外一個就是中國。美國為什麼要不計成本的低價出口石油?就是為了盤整能源供給市場,而這裡面最難恢復的就是核電,接下來就是順手滅新能源。根據歷次反法戰爭的經驗,對於一個國王(美國)而言,最為反感的就是新能源(技術),因為新能源意味著大家又到了同一起跑線。這也是為什麼二戰前世界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出口國、加工國會在七十年以後,重新開始生產石油並用於出口。而美國還有的是時間和戰略空間,隨時能學七十年以前,停止生產和出口石油,開始大量進口石油,人為製造供求關係緊張,用於打造新的能源市場供求體系。

舉個例子:二戰時期,英美的石油產量2億噸,蘇聯的石油產量是一千萬噸,德國一直到佔領羅馬尼亞才獲得了一千萬噸的石油產量,日本的石油產量零,義大利的石油產量零,其實二戰本身就是一個笑話。

美國頁岩氣革命對於中國的影響還是比較深遠的,大量的光電、風電被棄電,因為成本太高。有關部門落井下石,進一步削減了光電、風電的補貼,有點棄船奔逃的感覺,而從一系列政策來看,石油和煤炭企業才是發改委的側重點。可我在前面已經說過,美國已經擊穿了中國的煤炭配額保護價格機制,現在開始衝擊石油系,中國在煤炭和石油價格領域的無意於抵抗,只是徒增笑耳。與其如此,不如放手石油和煤炭,只補貼新能源,通過總量控制降低單位成本的能源價格,從而收回補貼的成本。再說還不是有碳排放稅擋著呢么?不要學人玩鐮刀,搞什麼內陸核電站,還講什麼總量安全穩定,與之對應的是日本政府重新啟動核電項目,被法院叫停。

關於新能源生產企業,求人不如求己。對於新能源產業而言,組團發展制氫儲能,夜間利用低價電能生產氫氣,夜間再用氫氣燃燒推動燃氣輪機工作釋放電能,這或許就是當前最好的選擇。

本文主旨:補貼新能源,發展制氫儲能,通過總量控拉低單位成本的能源價格,同時拓展能源獲取渠道,使能源安全風險整體可控。

黑船來襲,少了一篇煤炭,以後有時間補吧。新來的朋友,請點右上角的人像標誌,然後查看歷史消息。

41、美韓軍演

針對北朝鮮無預兆的核試驗,美韓決定於3月7日至30日開始軍演,此次參與軍演的韓國士兵高達30萬,美國士兵1.5萬人參加。其實今天的朝鮮半島,又回到了1949年朝鮮半島的態勢,就連各國心態都和1949年一樣。SO說,還是戰略均勢好。

我們把時間軸往前調整,其實美國的國家戰略在很早以前就已經定義為遏製為主,先歐後亞,所以這一次美國的軍演很大程度上就是為行為藝術。假如、可能、即使是世界戰爭爆發,美國也會優先照顧歐洲,甚至會放棄韓國,堅守日本,這是由韓國的地理特徵決定的。假如美國放棄韓國,那中國就只能專心裁撤陸軍,發展海軍了。

從此次軍演來看,一方面韓國對自己的軍事實力比較有信心,另外一方面是韓國一點就炸,比較感性。明明是打架的事情,一定要吵架。但從前面這兩個視角,也能看出韓國不願屈於中美日俄之下,有統一朝鮮半島的野心;另外一方面韓國對朝鮮半島可能的核戰或多或少都是有盤算的。

接著是朝鮮。這一次最被動的就是朝鮮了,那他的訴求是什麼?戰略目的是什麼?要達到什麼樣期望值?答:不知道。最後的可能就是金正恩突然一高興,然後就放了一個炮仗,他是流氓他怕誰?何況背後還有替他背黑鍋的天朝,所以自然是狐假虎威有恃無恐了。

日本的小心心想的是趕快打,打完以後日本就是新的常任理事國,就是新的秩序締造者,可惜的是日本沒有軍權,所以日本的看法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俄羅斯這個時候在烏克蘭的壓力山大,假如朝鮮戰爭開打,那俄羅斯的壓力將會減少很多,所以從俄羅斯的角度應該也是希望朝鮮會爆發戰爭,至少是不安定因素增多。

中國這個時候,石油輸出地是ISIS、伊朗、沙特、土耳其混戰,英國、法國、俄羅斯都在圍觀。而美國牢牢控制了馬六甲海峽,還時不時的派出航母戰鬥群圍觀中國造島,美其名曰重返亞太。這個時候朝鮮半島出這種事情,估計北京惱火至極,何況是春節期間出這樣的事情,所以中國支持制裁朝鮮也就不足為奇了。美國地緣政治學家說:面臨著美國重返亞太,中國偷襲美國珍珠港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中國今天的局面,可以從三個時間起點看:從鴉片戰爭開始講,或者從甲午戰爭開始講,或者從抗日戰爭開始講。歷經數次戰爭打造的亞洲版威斯特伐利亞體系,中國是最終受益者,就我看來中國發動和參與戰爭的可能性還是不大。內戰(1927~1937年,1945~1949年)朝鮮戰爭(1950~1953年)中蘇對峙(1955~1980年)革命輸出(1961~1975年)越南戰爭(1961~1975年)印巴戰爭(1947年、1965年、1971年、1999年)中印戰爭(1962年)中越戰爭(1979年)2013年1月戚建國說:中國當前的首要任務(挑戰)是堅持「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合約確立的現代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特別是主權和平等原則」(話外之音就是堅持和平發展一百年不動搖。)

我認為朝鮮局勢本就是東北亞和亞洲戰略均勢的游碼,當美國航母戰鬥群在南海圍觀造島的時候,給予美國適度的應激性創傷(中國沒有制海權)可以重新平衡戰略天平,畢竟是美國先在天平的另外一頭放上重返亞太的重物。只是希望金正恩不要酒喝多了,一下玩脫,那可就是大新聞了。

42、地緣政治角力下的美元走勢

下午,某系統組織比賽,第一問題是:唐僧的大徒弟是誰?老楊答:孫悟空。主持人說:對。第二個問題是:唐僧的二徒弟是誰?小田答:豬八戒。主持人說:對。第三個問題是:唐僧的三徒弟是誰?小李答:沙和尚。主持人說:對。第四個問題:豬八戒的老丈人叫什麼名字?我眨巴眨巴眼睛,說:高員外。主持人說:錯。正確答案是,他想了想沒說。一直很鬱悶,會後領導講話,著重強調此次比賽公平、公正、公開,我立刻就頓悟了,勝敗早在場下就已經決定好了。哎,你就是喊破喉嚨也沒人來救你的,多麼痛的領悟。

小夥伴甲:問大宗交易商品的價格走勢?

我說:美國假如是獅群,把羊群趕向目的地然後宰殺,那德銀事件就是狼群,羊現在四散而逃。公獅傻眼了,其他母獅(美國的石油、天然氣出口)還在繼續進攻。假如美國放手,那我關於知乎2016年經濟的預測那就是正確的。假如德銀事件很快收場,意銀的事件也沒有下文,那美國很有可能會繼續為加息補課。那就要繼續觀察日本、中國、歐盟、俄羅斯的經濟看誰先崩潰。再或者中國陰損一點,拋售點日元、歐元什麼的。

(補充說明:不管美國是否繼續加息,大宗交易商品的價格都上不去,道理很簡單,生產過剩和需求不振,而德銀事件(狼群)打亂了美國的戰略布局。美國任然可以繼續加息,把羊群和狼群一起裹挾圍殲,完成美國既定的戰略目標。假如是這樣,美國勝利了也是慘勝。不過考慮到政治的殘酷性,美國會不會向西歐下手?是一個值得考量的事情。如果真那樣,大西洋湖就崩了,就再也沒有什麼大西洋湖和先歐後亞了。美國真的要奉行孤立主義?腦洞太大,想不下去的感覺。)

小夥伴乙:美國通脹指標上去了,6月估計會加息了。

我說:呵呵。決定美國加息的是德銀和意銀。美國要考慮的是全盤,因為美國要的是世界金融霸權。(這個時候的美國,國家金融戰術服從於全球金融戰略。無暇顧及國內因素對戰術進行調整,戰略相持階段,每一個微小的失誤都能葬送美利堅的日不落帝國。)

小夥伴丙:美國想搞死德銀?

答: 美國不敢搞死德銀,會引起連鎖反應,最後一張多米諾骨牌就是美國。歐盟經濟崩潰以後,會宣布北非、俄羅斯、土耳其加入歐盟,開始構建新的貨幣結算和世界貿易體系。中國迅速跟進,日本迅速跟進,美國會迅速淪為北美區域性大國。

小夥伴丁:美國類比獅群,德銀類比狼群,什麼意思?

答:獅群和狼群是變數的意思,造成影響經濟發展的變數。羊群你也可以理解成資本市場或全球經濟。

小夥伴丁:美元加息會導致原油價格下跌,因為什麼??

美元加息,會產生美元升值的預期,資方需要美元資本,而購置美元資本就需要出賣大宗交易商品。同時,美國社會生產效率高,單位工業製成品的價格超級低,所以有大宗交易商品價格話語權。

43、嗨,唐納德

今天,看美國經濟,有非常、非常多的變數,但主要的有三個。

一是黑船來襲。美國超低價的能源出口開始了,開始扣關巴西,這件事的連鎖反應就是以石油、天然氣、煤炭為基礎的傳統能源價格聯盟將會徹底崩潰,中國發改委在做了形式上的抵抗以後,已經開始全面撤退。我們已經能看到中國計划下崗600萬煤鐵行業工人的報道。

二是德銀事件。我不是預言美國的加息將會在6~7月份結束,最遲不會超過12月。其中的道理如下:美國持續抽水(收回美元),勢必導致中歐日的經濟體系(必然)遭遇發展的流動性缺乏,這個時候最缺錢的行業勢必導致劣幣企業資金鏈斷鏈,而市場恐慌會導致危險信號的放大,於是一直被遮遮掩掩的金融問題都會在短時間內爆發出來,於是新的、更大一輪的金融危機爆發了。而作為世界金融秩序締造者的美國,短時間內經不起這樣的折騰。

三是唐納德。他的逗比言論,我就無語了,但是我們還是要以成敗論英雄,因為他已經事實上取得了共和黨的提名。希拉里的老公、老公的情人,那都是美國的知名人士,而且她還出任過女國務卿,是職業政客。而這個唐納德就比較逗了,他的自傳是說:他給他爹說,他要創業,然後他爹就給了他100萬美元,於是他就發展到了40億美金或80億美金。他標誌性的言論就是:You are fired! (你被炒魷魚了)和I am rich (我有錢)。

他剛開始參選的時候,誰都認為他就是一個逗比,是美國的岳雲鵬,但事實卻是打臉的痛。唐納德說:墨西哥人都是強姦犯和賊,他要在美墨邊境修一道長城。中國為什麼沒有墨西哥移民(拉美移民),就是因為中國有長城。好有道理的感覺,我竟然無言以對。然後接著就是美國的主流輿論和知識分子罵聲一片,結果這廣告做的,岳雲鵬(有鑒於很多人不識逗,所以特此說明是唐納德的隱喻。)的支持率直線上升,最支持他的,還是拉美裔移民,這可真是同行之間才是赤裸裸的仇恨啊,估計窮親戚們沒少連吃帶拿啊。

接著就是唐納德的新言論,他要禁止穆斯林入境,全世界都癲了,這一次不是美國,是全世界的主流輿論都開始罵。唐納德說:英國、法國你們還是管好自己的事情吧,你們的社區,警察都不敢單獨進去。於是剛被暴恐的英國、法國開始反思,反思、反思著,不對啊,我們才是評判方啊。兩岸猿聲啼不住,元首支持又爆紅。

唐納德是一個情商非常高的逗比,他堪稱美國的希特勒,他直擊人性中的性惡的慾望。他還做的非常巧妙,充分利用現代媒體為自己所利用,然後挖坑埋葬自己的反對者。他沒有政治綱領,也沒有什麼政治傾向(至少現在沒有看出來),他甚至不是來競選總統的,因為他是來表演喜劇的,是來表演真人秀的,唯一少的就是來一句:,嗨。唐納德。

造成這樣的局面,一是美國的資本主義社會糜爛,缺失資本主義精神,整個社會平庸、浮躁、輕浮。二是人們對社會價值觀的統治非常的反感,對知識分子和精英的統治非常的反感和不信任。三是美國社會的全面右翼化傾向非常嚴重,整個西方全面右翼化的情況也非常嚴重,這或許就是亨廷頓所說的文明衝突。你不能把穆斯林和拉美移民(天主教)改造成美國人,他們就會對你的文明內核做結構性的破壞。當人類社會不能保持一個穩定的經濟增長,那我們的社會就會出現明顯的倒退,而這時候保守主義就會抬頭。

而我真正關心的是,在逗比奧巴馬以後,逗比唐納德是否還會奉行美國可以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地緣政治策略。我的預測是:有75%的可能會。50%是因為美國會繼續利用自己取得的戰略優勢,延續自己的國家地緣政治策略,這樣對美國最有利。25%是因為他是一個逗比。對於國家利益而言,應該是希拉里上台比較好,因為她比較務實。就個人喜好而言,我喜歡唐納德,因為這種情商比較高的人,容易說服。

44、地緣政治看經濟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政治面前無經濟。你要從地緣政治的角度看經濟,假如從經濟談經濟,那就是盲人摸象。吼吼吼。就經濟要素組織邏輯關係談經濟,是無視外因的幼稚舉動,這也是為什麼他們屢屢在知乎被我打臉的原因。外因才是改變中國經濟政策的主因,中國房價為什麼漲?因為德銀。中國人民幣為什麼需要貶值?因為能源價格。中國股市為什麼暴跌?因為美國加息。

西班牙憑什麼成為第一個日不落帝國?答:憑暴力。英國憑什麼成為第二個日不落帝國?答:憑暴力。美國憑什麼成為第三個世界霸權?是憑市場經濟競爭?答:還是憑暴力。

講第一個事情。經濟是什麼?全球化是什麼?我講個笑話。經濟無非就是,鄉鎮掠奪村,縣掠奪鄉鎮,市掠奪縣區,省會掠奪市,北上廣深掠奪諸省會城市,華爾街掠奪沿海城市。美元加息導致美元迴流美國,而上海就是過境渠道,這個時候上海不是缺錢,而是資金極大的充裕,只有資本才能推高上海房價。我們以美元加息停止為例,資本還是會慣性的向上海集中,而資金湧出的通道已經閉塞,於是上海資本達到超富集的狀態。還有一種假設,說中國經濟崩潰了,那財富不會憑空消失,資本還是會去上海避險。

講第二個事情。什麼是美國金融體系?答:就是美國印錢買別國東西。假如1是實體經濟,那10就是虛擬經濟(金融業),那貨幣就是100,那債券就是10,債券扮演的是貨幣的對沖基金職能。布雷頓森林體系是什麼?布雷頓森林體系就是一張借條打造的龐氏騙局。為了還這張借條的利息(布雷頓森林體系),然後再打一張借條(美國國債)。為了還兩張借條的利息(貨幣+利息的錢),只能再打一張借條(美國國債)。為了還三張借條的利息(貨幣+利息的錢),只能再打一張借條(美國國債)。美元發行總量那是美國最大的秘密,但是一定超過103萬億美元。美國GDP16.8萬億,我們以M2按國民生產總值32%計算,美國應該發行的貨幣是5.9萬億美元。美國在那導演龐氏騙局,我們既是觀眾,又是演員。

講第三個事情。什麼叫定價權?美國人懶(工會強大),不願發展製造業。美國要的只是定價權,美國通過高效的社會生產模式,來獲得定價權。以美國工業製成品為例,美國的工廠生產效率非常的高,所以單位工業產品的價格就非常低,所以美國就有了大宗交易商品的定價權。美國的超低價煤炭、超低價石油、超低價天然氣,成本並不高,因為生產效率,美國只要定價權,美國就可以拉低國際能源價格。

講第四個事情。操刀美元加息。儘管美元是一種不存在的黃金(貨幣),但美國也不能無限制印下去,所以美國要註銷那些賬面上的數字(呆壞賬),這樣遊戲才能繼續玩下去。說簡單點就是美國低價出口美元,然後通過美元漲價,讓低價借美元的國家,高價還美元,然後美國掠奪這些國家的財富(註銷美國的呆壞賬)。怎麼還美元?當然要借錢方賣掉大宗交易商品然後換取美元,而美元價格和大宗交易商品的價格是美國說了算。過程就是美國通過拉低或做空能源和大宗商品的價格,美國通過加息,增加美元借貸成本,使美元被升值,造成其他貨幣貶值的市場恐慌,競相貶值使美元更有購買力。

45、雞蛋上跳舞的俾斯麥

我的很多粉絲,都經常問一類問題,美國能不能打過中國?中國能不能打過美國?中國能不能打過俄羅斯?俄羅斯能不能打過中國?答:呵呵一笑,現代戰爭的成本非常之高,兩個國家之間根本打不起一場現代化的戰爭,即使是兩個國家不過日子,砸鍋賣鐵要互毆,最後的結果只能是鶴蚌相爭漁翁得利,所以大國之間面對均勢局面都不願意打破。

俾斯麥是玩弄這一類均衡政治的高手。他的名言是:一個大國的政策唯一健全的基礎就是自身利益,而不是浪漫主義。自他以後,歐洲均勢政治被他的實用主義和存林法則所替代。克里米亞戰爭以後,英國厭惡戰爭,法國因為法國大革命期間被外國干涉軍肆無忌憚的破壞而選擇保守孤立,當時的軍事強國奧地利面對看不懂的歐洲政治搖擺不定,俾斯麥看準了時機,不動聲色的在列強的眼皮子底下統一了德意志。

這才是一戰、二戰真正的起因,俾斯麥的霸道(達爾文主義)取代了王道(均勢理論),世界戰爭的本質就是人類社會在一次次嘗試構建新的政治均勢(國際關係)。

俾斯麥不僅僅懂達爾文主義,他還懂均勢理論,在他完成影響全人類命運的德意志統一之後,他當然要鞏固自己國家的既得利益。他親手打破的花瓶,還要自己親手粘起來,這就是他的同盟理論。(假如待在一個只有5個強國的世界裡,最好待在一個3國集團內。)於是俾斯麥同奧地利結盟,為了避免兩線作戰他又和俄羅斯結了盟,並長期和英國保持友好關係,從表象上看德國貌似無敵於天下,但事實卻是德國走到了死胡同。德皇威廉二世上台,對政治均勢毫無概念,對現有的既得利益非常不滿,最關鍵的是他還罷免了俾斯麥的首相職位,任用了列奧-馮-卡普里維。(卡普里維的名言:俾斯麥能同時讓五個球不落地,而他連兩個都做不好。)

在俄德同盟條約到期以後,德國居然無視自己盟友的存在,只是因為俄羅斯不是日耳曼人。自此以後,德國開始走下坡路。英國敏銳的發現了這一契機,迅速與俄羅斯結盟,並拉上了自己的老弟兄法蘭西,雖然德國通過一系列外交努力取得一些成績,但大錯已經鑄成。上帝叫誰滅亡,必先使其瘋狂。這個時候的德國已經徹底瘋了,他開始打造屬於自己的無敵艦隊,要奪回被英國霸佔的海洋,完全無視自己傳統的陸權大國利益戰略取向。

戰爭的所有條件都已經成熟,唯一缺少的就是導火索,而巴爾幹那些破事又浮上水面。奧匈帝國的王儲被一名塞爾維亞青年刺殺,奧匈帝國與俄羅斯之前的火藥桶首先被點燃,於是德國跟進,法國、英國也迅速跟進,一戰開打,死亡2500萬人口。一戰前,歐洲王室長期保持通婚狀態,關係處的是相當融洽,你來我往絡繹不絕,戰爭之後,國際關係、貴族血緣都被打的灰飛煙滅。一戰作為一門培訓課程,最大的成就就是培訓出了希特勒堅定、果敢的領袖氣質。假如誰能預知一戰的後果,那當時的參戰國沒有一個會參與。

對於英國而言,一戰之後能不能滅德國?答:可以。但不能,因為會打破均勢。二戰之後能不能滅德國?答:可以,但還是不能,還是為了政治均勢。1919年凡爾賽合約簽署,法國還是不懂政治均勢,為二戰埋下了伏筆。有一個決心立馬吳山第一峰的青年看到了這一點,他的名字叫列寧。

46、國際能源戰略之黑船來襲

先描一個思路,一方面補以前的課程,另外一方面講現在的課程。因為單補以前的課程,必然讓人不能學以致用;單講現在的地緣政治熱點,那就成了無源之水。最近來了很多新朋友,為了能跟得上後面的課程,建議點擊查看歷史消息,自己補以前的課程,歡迎大家提問。

我在知乎大概寫過兩篇黑船扣關的文章,第一篇就是美國頁岩氣革命以後(潛台詞:美國地緣政治利益(包含貨幣)),美國需要輸出過剩產能(就是我們常見的倒牛奶),於是美國想到了煤炭第一生產和進口大國------天朝。天朝剛剛完成煤鐵聯姻(營),一下就被嚇傻了,心想不能這樣玩啊,這樣玩不要說賺錢,最後連褲頭子都能賠光,所以用配額制擋住了美國的第一次煤船扣關。

美國的是大戰略,美國貨幣霸權(地緣政治)拿出丟車保帥的架勢,他要的是全局的勝利,至於煤炭無關緊要,而最可笑的是美國拿出的魚餌中國還不吃。中國的也是大戰略,煤鐵聯姻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要求電企用國產(國有企業)高價煤,要工廠和城市用高價電,這樣溫度就不會傳到給煤電聯營。至於其他,那就是不是煤電聯產需要考慮的了。貨幣衡量的是什麼?是生產成本!是生產效率!是勞動價值!此處略去一萬字。

為配合美國下一階段的地緣政治利益,美國需要貨幣繼續強勢,來完成美元自我完善的新陳代謝。怎麼才能讓美元強勢?答:大宗交易商品、黃金白銀、股市、能源價格要進一步降低,這樣美元的相對升值才會形成!(美國出口石油、天然氣,將導致能源價格進一步下降。)

這個時候美國為了自己的國家利益,放開了石油出口,而且是超低價石油的出口,還是前面煤炭的那個套路,對於美國而言丟車保帥。美國要的是全局的勝利(美元),至於煤炭、石油(利益)根本無關緊要,而最可笑的是美國又拿出了魚餌,中國吃還是不吃?能源的經濟防線將會在2015年美國宣布2016年開始出口石油天然氣的打擊下被撕開口子。作為傳統的能源進口國,美國能源部長說:今天第一艘出口的液化天然氣船已經離開美國,向巴西駛去。關於這一決定的潛台詞是,上次撕中國煤炭價格的口子,沒達到預期效果,這一次從巴西開始撕。假如美國做到了,那中國(全世界)的天然氣、石油、及其相關產品價格將會暴跌,而且會拖累煤炭價格崩盤。美國6B吧。

(說一句知乎沒有說的話,考慮到美國出口石油(重騎兵先鋒),我認為美國還是會傾向於繼續加息(根據是美國無以復加的狂妄),德銀在美國看來是一個小概率事件。)有心的朋友可以在知乎找wuweilxl關於2016經濟預測的那一篇文章。

所有的資源分配都是地緣政治!

有一個女網友說:她沒有感覺到能源的重要性。(原話:人為什麼活著,和錢真沒有關係。)我說:那是因為你不是一個非洲饑民,為了得到一碗稀飯而沾沾自喜。(原話:那是因為你不是一個非洲、敘利亞難民,因為喝了一碗稀飯,而沾沾自喜。)

47、美國玩阿富汗

讀者提問:能解釋一下為什麼(要修)公路的問題嗎?我國是海陸權複合國家,一帶一路的走向能夠理解,為什麼要通向白令海峽呢?謝謝!

答:美國的海上力量不可挑戰,不對稱戰爭就是以己之長,攻敵之短。有了公路,美國重返亞太的的戰略進攻,就會轉變為戰略防禦。中國還可以修鐵路、修高鐵,一直修到白令海峽。

在中印命運抉擇那篇文章裡面,講到了以印度為首的中間勢力,東西方激烈交鋒的同時,中間勢力自以為可以兩邊取利,結果卻是中間勢力成了雙方交鋒最嚴重的地區。蘇聯通過一系列陰謀和陽謀,成功的扶持起了阿富汗傀儡政府,伴隨著伊朗伊斯蘭革命的爆發,美國已經事實上失去了亞歐大陸的控制權。

美國失去阿富汗以後,急需構建新的防禦線,而這道防禦線就是巴基斯坦。自認為領導亞洲革命的中國也急需構建新的防線,這道防線還是巴基斯坦,於是兩國出現了現實的利益交集。於是美國找到中國幫助運防空導彈,中國說需要買裝甲車,於是美國給錢,中國買了幾頭毛驢,這是笑談。美國卡特總統這個時候就不好玩了,假如蘇聯長時間控制阿富汗,就事實截斷了歐亞大陸的聯繫,就會使東亞和西歐的陸地聯繫中斷,造成的戰略恐慌,可想而知美國內心的陰影面積。於是阿富汗從次要戰略地位上升到主要戰略地位,美國開始學蘇聯在越戰中的經驗,向阿富汗培養和訓練游擊隊,用於損耗蘇聯,美國人有錢那是毋庸置疑的,所以蘇聯最後退出了阿富汗。

阿富汗的重要性那是毋庸置疑的,多年以後美國人也出兵阿富汗,其地緣政治的戰略野心昭然若揭,美國甚至還在中亞象徵性的部署了軍事基地。根據地緣政治理論,誰控制中亞,誰就控制了亞歐大陸,誰控制了亞歐大陸,誰就可以了結束戰國時代。還是德國為什麼不造航母那篇文章里寫到的,美國在北美是一個大陸國家,美國在全世界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海權國家,美國還想統一歐亞大陸的感覺。老美的地緣政治戰略錯誤,導致他把過多的戰爭資源部署到錯誤的地方,相當於德國造航母,日本造虎式坦克。有毛用?他的那幾個軍事基地,俄羅斯派出傘兵就能收拾掉,連俄羅斯陸軍的一波衝鋒都抵擋不了,所以俄羅斯也樂見其成。反倒是美國,忘了自己的地緣政治任務是防止歐亞大陸的統一,而不是統一歐亞大陸,發現自己在歐亞大陸日本、西歐、阿富汗三個戰略防禦重點,根本無法配置軍事力量,於是把寶貴的機動力量迅速的撤出了阿富汗。

因為蘇聯解體、北約東擴等一系列地緣政治災難,導致全球戰略均勢被破壞。德國又要造航母了!日本又要造虎式坦克了!美國腦子清醒了五分鐘,又開始犯渾,美國剛從阿富汗撤出,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阿富汗,這就是波斯灣地區。

48、赫魯曉夫與地緣政治

前面講了斯大林與中蘇關係,斯大林認為自己達到了一個國家擴張的極限,不願意再求邊功,所以只是利用中國參與朝鮮戰爭,以緩解蘇聯在歐洲的軍事壓力。斯大林對亞洲革命、世界革命都不敢興趣,他甚至解散了共產國際,他對一個小小的伊朗都示弱,因為他只想守成。

赫魯曉夫就不一樣了,斯大林為什麼用赫魯曉夫?就因為赫魯曉夫蠢,但他沒有想到赫魯曉夫居然這麼蠢。赫魯曉夫的盲從和盲動,直接破壞了二戰的戰後秩序。

斯大林的東方防線使蘇聯處於絕對的戰略優勢地位,而歐洲的均勢!世界的均勢很有可能就會以此定型,再也不會改變。這個時候喜歡種玉米的赫魯曉夫來了,他搞批斯大林,從而破壞了蘇聯的政治一元。他開始從戰略上迂迴美國,親自在古巴部署了中程導彈,恫嚇美國拉開星球大戰的局面,從而破壞了二戰後的世界格局。他撤走援華專家,導致中蘇兩黨反目,致使斯大林導演朝鮮戰爭使徹底倒向蘇聯的中國劇情反轉。

當然這些都不是觸怒中國的主要原因,蘇聯插手越南戰爭,伴隨著中蘇反目,越南倒向了蘇聯。還是前面的講到的,越南不是越南,越南是中國的白手套。這一次變節,直接導致中國在東南亞的擴張戰略變成了蘇聯在東南亞的擴張戰略。就越南而言,越南想的是利用蘇聯制衡中國,等蘇聯反應過來,越南已經統一了法屬印度支那地區;等蘇聯反應過來,越南已經統一了東南亞;等蘇聯反應過來,越南已經成為世界霸權之一。伴隨著越南的倒戈和快速擴張,最擔心的都不是美國和泰國,而是中國。根據越南方面頻繁在柬埔寨與泰國邊境的軍事試探來看,越南已經開始準備戰略進攻的戰爭校射。尷尬的一幕出現了,曾經大力支持越南建黨建國的中國,面對越南倒向蘇聯,開出圍堵越南。伴隨著蘇聯海軍進駐金蘭灣,中國腹背受敵已成事實。

後來蘇聯雖然也曾想從阿富汗突破美國的戰略圍堵,但基本上都是遵循赫魯曉夫錯誤的地緣政治戰略方針,蘇聯已經達到一個帝國擴張的極限,任何一個繼續擴大蘇聯勢力範圍的戰略決定,都只能加速這個政治實體的消亡。以上種種,都是帝國版圖(行政管理)的邊際效應,一個國家越大,他的行政管理成本就越高,可真正能為國家供應財稅的地區,每個國家都是少之又少。

赫魯曉夫只是簡單的愚蠢,可他的愚蠢破壞了斯大林、丘吉爾、羅斯福精心設計的戰略平衡,他自以為高明的戰略進攻,最後導致的結果卻是蘇聯進入戰略陷阱。

49、遠東之錨

遠東之錨是美國對日本的稱呼,美國在遠東不論是遏制還是發展建設性的夥伴,都需要日本參與進來,用以穩定東亞、東南亞的局勢。

美國對全世界的控制,體現在對亞歐大陸的控制,而美國對亞歐大陸的控制,又分為對西歐和日本列島的控制。由此可見,美國的核心利益雖然是大西洋湖,但日本在美國戰略棋盤上的地位也不言而喻。同時我們可以假設,假如朝鮮戰爭美國沒有日本這個前進基地,那美國根本打不贏朝鮮戰爭,甚至在亞歐大陸連個立腳點都找不到。

二戰前,日本以脫亞入歐為改革口號,蔑視周邊的而亞洲國家,周邊的亞洲國家也把日本視為數典忘祖的異類。二戰後,日本構建遠東地緣政治的野心失敗,一批大亞洲主義政客被清洗,關於歷史問題牆倒眾人推,使日本參與亞洲事物的意志和決心進一步動搖,徹底倒向美國。

再從美國有了日本這個戰略支點,美國就認為可以控制和遏制亞歐大陸的崛起,但事實上新的潛在危機已經醞釀成熟,那就是越戰。一方面中國與俄羅斯是傳統上的敵人,另外一方面,中國與日本在東北亞和遠東有著相同的地緣政治報復,這些都是美國所擔心的。伴隨著越戰進入焦灼狀態,美國不得已找到了中國人,因為日本、台灣、泰國這三隻船錨,根本固定不了亞歐大陸的局勢,所以美國需要中國。

二戰後,北美擁有世界40%的GDP,擁有大量的技術人才和科學儲備,東亞(含日本)只有4%的GDP,更要命的是日本經濟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而美國也無意於恢復日本經濟,東亞整體的衰落似乎已經成為註定的事實。而今天東亞的經濟總量與歐盟、美國旗鼓相當,假如沒有朝鮮戰爭,就不會有東亞的今天。

馴服的日本表面微笑,你永遠不知道他的另外一副表情,半死不活的日本居然向中國新疆派出間諜調查地質情況,可見其狼子野心。可以推測日本正在仔細、耐心、冷靜、不動聲色的評估各國物質財富和心理狀況,對於日本而言,無非就是三個選擇,一個是與美國繼續保持盟友關係,另外一個是崛起的中國結盟,最後一個是佔領朝鮮半島,再次成為世界軍事大國。

就中國而言,爭取日本,同日本發展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就是動搖美國遠東之錨的關鍵一環!船錨一鬆動,美國就要放棄遏制東亞的戰略構想,以此為基礎的重返亞太也就自然而然的灰飛煙滅了。

50、陸權、中亞與哈爾福德

哈爾福德-麥金德(1861~1947)1904年,他發表了題為《歷史的地理樞紐》的演講,把亞非歐稱之為世界島。第一次提出心臟地帶理論,主旨就是控制了世界島的心臟地帶,就能統一亞非歐,統一亞非歐就是統一全世界的基礎。

學術上,麥金德第一次把全世界達成一個整體來看待,第一次提出全球觀點和戰略(地球村),這對後世的影響非常之大(全球化)。麥金德還提出了一種觀點,那就是陸權如何利用自己的不對稱優勢,最後戰勝海權,這就是不和海權爆發正面衝突,利用迂迴的戰術最後戰勝海權,這對當時西方以海權為特徵的海洋文明大受觸動。

他的心臟地帶理論,簡言之就是三句話,誰統治了東歐(巴爾幹地區),誰就統治了心臟地帶;誰統治了心臟地帶,誰就統治了世界島(亞歐大陸);誰統治了世界島,誰就統治了全世界。潛台詞:如果德國和俄國結盟或者德國征服俄國,那麼就奠定了征服世界的基礎。

1924年他預言,以美國為代表的的海權將會與俄羅斯為代表的陸權發生尖銳的對峙。二戰後他的預言成真。

俄羅斯不要中亞了,認為中亞太難管理,當時的中亞五國向俄羅斯申請,中亞五國組成一個宗教性質的國家(突厥斯坦),被俄羅斯否決了。中亞想通過喬治亞和車臣修石油管道,向歐洲、日本、美國賣石油,於是俄羅斯開動了戰爭機器,而且還不止一次。(其中種種,值得玩味。)

51、制海權與馬漢

馬漢全名阿爾弗雷德·賽耶·馬漢,生於1840年9月27日,嗝屁於1914年12月1日。

馬漢在總結英國制霸世界的過程中,衍生出自己的一套理論,這就是制海權。馬漢認為任何國家只要控制了海洋,就能控制世界的貿易和財富,進而控制全世界。他對海運、海軍歷史,尤其是英國的擴張進行了分析,認為只有控制海洋貿易才是美國崛起的大國之路。

海洋太大,英國根本控制不過來,所以當時的英國重點控制地峽、航道和狹窄可控的海域。如:馬六甲海峽、蘇伊士運河、好望角、亞歷山大(埃及最大海港)、直布羅陀(西班牙的英國佔領區)、多佛爾(英法之間的海峽)、馬爾他等。

海上力量對於國家的戰爭實力和經濟繁榮無比重要,海權時代一個國家是否能成為霸權,取決於六個要素:1、地理位置。2、陸地形狀。3、領土範圍。4、人口數量。5、民族性格。6、國家政策。例如:英國、日本這樣的國家四面環水,如果要成為世界霸權,就要大力發展海軍。

根據哈爾福德·麥金德的心臟地帶理論,海權如果要生存,就要封閉和打壓陸權的海洋機動能力,限制他們的自由行動權,亞歐大陸上的三個強國,第一是俄羅斯,第二是德國,第三是中國。你說說,一百年前一個中國人都不認識的美國人,居然如此看得起中國人,淚流滿面的感覺。於是亞歐大陸分別爆發了甲午戰爭、克里米亞戰爭、日俄戰爭、一戰、二戰。看上去不智的戰爭,背後有著強大的理論支撐。

馬漢強調與俄羅斯的鬥爭是主要和長期的鬥爭。然後你再看我寫的俄羅斯地緣政治戰略,俄羅斯大踏步的後退,一方面是形成對自己有利的戰略防線;另一方面是拉大美國戰略進攻的橫截面,拉長美軍的戰略補給線;還有一點大家或許看不出來,就是用戰略收縮(相當於敢挑戰美國的往前一步走,於是德國、俄羅斯都退了一步。)把中國放到美國遏制的最前線,而事實上俄羅斯人也做到了。美國面對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挑釁,不說是退避三舍,也是一再忍讓,假如沒有核武器,這兩個老幫菜早就打起來了。這個時候,美國是俄羅斯最好的舞伴,俄羅斯是美國戰略天平制衡世界的盟友,而中國則要再一次做出選擇,回歸到尼克松以前的狀態?

馬漢在出任海軍顧問期間,還通過開鑿巴拿馬運河(1914年通航),入侵、佔領夏威夷群島(1898年),完成了美國構建屬於自己海上強國的戰略布局。從此以後,沒有人可以從海上擊垮美國,包括英國。

1950年,中國和俄羅斯已經事實上獲得了亞歐大陸的控制權!

當時的蘇聯甚至戰略性的出兵的阿富汗,把亞歐大陸一刀兩斷,造成全球戰略性的恐慌。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最為什麼被撕毀?答:因為巴爾幹地區。中蘇同盟最後為什麼成為廢紙一張?答:因為東南亞。

為什麼講這些?因為馬漢還預言:大陸國家是不可戰勝的!有朝一日美、英、德、日會形成同盟,聯手對抗俄羅斯和中國。(友情提示:冷戰的最高峰。)

52、美國的世界秩序

美國統治世界的三大地緣政治理論思想,分別是心臟地帶理論、海權理論、先歐後亞的遏制理論。或者說麥金德、馬漢、斯皮克曼是構成美國地緣政治思想的教父,是美國統治世界的思想基礎。

尼古拉斯·斯皮克曼認為世界有三個極,一個是北美,一個是歐洲,還有一個是東亞,印度有潛在的可能成為世界一極。關於印度前面提到過,印度位置優越,自然條件好,但印度對自己社會存在的問題,從來都不去解決,所以印度很難成為一個強權或世界的一極。

斯皮克曼就二戰及戰後秩序指出,假如日本、德國取得了二戰的勝利,他們將會對歐洲、東亞形成強有力的控制,最終世界將會形成三強鼎力的局面,那就沒有美國什麼事情了。所以美國需要和英國、蘇聯聯手,先打敗德國,待控制歐洲以後,再攜歐洲和美國的力量打敗日本,從而形成控制全球的目的。美國參與二戰,援助英國、蘇聯、中國,與正義無關。

斯皮克曼就地緣政治指出,美國處於有利位置和中心地帶,可以從大西洋打擊歐洲大陸邊緣,也可以從太平洋打擊東亞沿海,還可以從北極(無人區或薄弱區域)直插亞歐大陸的心臟地帶,非常有創意的想法!

美國要保持自己取得的世界霸權,就要在歐洲、東亞保持大量的跨洋軍事基地,以達到有效、及時的控制亞歐大陸邊緣。甚至後來的美國人發散式思維,連孱弱不堪的印度,美國都沒有一絲一毫的大意,在印度洋迪戈加西亞島修建了大型的海軍基地。一方面印度崛起遙遙無期,另外一方面阿富汗、伊拉克戰爭美國需要迪戈加西亞基地大量的軍事支援,而從美國本土或其他軍事基地補給物資成本太過高昂。美國就想到了印度三哥,要求印度提供必要的軍事支援,同時願意給印度提供相應的軍事技術。據有關報道,美艦已經開始靠岸印度,並獲得補給和維護。

二戰前後,斯皮克曼的理論有很大的發展和改變。戰前斯皮克曼認為美國需要英國和蘇聯這兩個盟友來完成美國對亞歐大陸的統治,戰後蘇聯的迅速擴張,已經事實形成了統一歐亞大陸動能。於是美國人立即從戰平結合,轉變成全面遏制蘇聯崛起,觀察美國的地緣政治戰略,有一個非常好的鏡像,那就是蘇聯,蘇聯針鋒相對的組建了華約。從此以後歐亞大陸形成的局面,唯一的區別就是蘇聯主張無產階級國際主義思想,美國主張西方價值觀。研究心臟地帶與邊緣地帶對峙,可以很好的理解朝鮮戰爭、中東戰爭、越南戰爭、柬埔寨戰爭、柏林危機、阿富汗戰爭的起因。

鑒於斯皮克曼在二戰前後對美國地緣政治思想的貢獻,使其成為與麥金德、馬漢齊名的地緣政治學者,參與和構成了美國地緣政治思想。

53、魯道夫 - 契倫

魯道夫 - 契倫說:國家就像動物,為了生存(利益)而獵殺。他還預言:世界最後會形成幾個巨大而強盛的國家。(就像今天的多邊、多極世界政治。)今天大家都這樣說,問題是他出生於1864年,我就暈。

他對英國的評述,英國雖然佔有世界24%的土地,擁有世界最強大的海軍,但英國國土是分裂的。他對俄羅斯的評述,俄羅斯雖然領土完整,但沒有不凍港,導致沒有行動自由,然後你就明白為什麼近代俄羅斯為了中東路和旅順港投入了那麼多。然後你就懂為什麼英國要發動克里米亞戰爭、日俄戰爭,目的就是為了封鎖俄羅斯的行動自由。其實英國與俄羅斯的冷戰早在幾個世紀以前就已經拉開序幕,美蘇冷戰只不過是把這種爭鬥上升到了新的高度。俄羅斯惹誰了?但是英國就是願意繞過半個地球來打你。

美國也是如此,繼承了英國的世界霸權,北約東擴步步緊逼俄羅斯。

契倫分析了當時自由主義市場經濟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對世界格局的影響,並預見了一戰後的勢力範圍。當然這些都不是他神奇的地方,他最牛的是預見了德國會走上帝國主義道路或君主專政,最後德國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契倫分析認為,小國根本不能生存,世界最後會發展成幾個超級大國,他當時的預測是:美國、聯合王國、俄羅斯、法國,而後來的事實也基本如此,只不過美國為了自己的利益加了一個內政、外交倒向美國的中華民國!

契倫在生存形態的國家一書中指出:評價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主要看五個指標。1、地理空間(戰略縱深)。2、人口數量和素質。3、經濟發展水平。4、社會意識形態。5、社會管理(依法治國)。

契倫的英國限制俄羅斯的行動自由權理論,發展到今天就是美國的一二島鏈存在的理論基礎。虎項系金鈴,解鈴還須繫鈴人。只有搞懂了這一點,中國才能成功解鏈。說委婉一點就是,(私以為)中國缺的是地緣政治思想和理論,這才是當務之急。

54、俄羅斯的地緣政治理論

中國打贏了朝鮮戰爭,結果朝鮮勞動黨倒向蘇聯。中國打贏了越南戰爭,結果越南倒向蘇聯。於是中美建交,美國軍隊撤出東南亞,蘇聯被戰略包圍,蘇聯解體。

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人的心理落差可想而知,於是俄羅斯的狹隘民族主義開始抬頭,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術反擊就是這種情緒的具體體現。這些人最鬧騰的就是杜金,他們當然不能說自己的是民粹主義,他們把自己標榜成新亞歐主義,是一種糅合了傳統主義、左翼思想、右翼思想的新斯拉夫主義,敵視共產主義和親西方派,逐漸臆造出一個帝國聯盟俄德日伊(朗)帝國聯盟。本來不想寫這些東西,但具有可讀性,對中國理解自己的地緣政治環境具有一定意義。

俄羅斯與德國的關係。杜金提出的應對策略是構建俄國—德國軸心來分割歐洲。兩個國家根據影響範圍來劃分歐洲,德國控制新教和天主教國家,俄羅斯控制斯拉夫人生存的地區,為此俄國將歸還德國加里寧格勒。

俄羅斯與日本的關係。在二戰時期,日本與美國堅決的鬥爭給杜金留下了深刻的影響,雖然日本是個島國,具有反西方的傳統,是一個有理想的國家,可以作為盟友。俄羅斯應該把北方四島歸還日本,換取日本倒向俄羅斯。

俄羅斯與伊朗的關係。在杜金看來,伊朗具有反西方的傳統,與伊朗結盟俄羅斯還能獲得在印度洋的出海口,最最重要的是伊朗具有重要的戰略資源石油!俄羅斯將支持伊朗吞併阿拉伯地區、土耳其、阿富汗、巴基斯坦。

對中國的關係。在杜金看來,中國就是美國在亞歐大陸的旗手,而最重要的是中國是一個大國,對俄羅斯具有極大的威脅,可以截斷西伯利亞鐵路和佔領中亞地區,所以要保護俄羅斯在遠東的利益,就需要中國的東北、新疆、西藏度立,與外蒙古形成一個緩衝區國家,隔絕中國對俄羅斯的威脅,為了不激怒中國,中國可以向南擴張,從東南亞補足中國的損失,但東南亞不包括越南。

對於烏克蘭問題,杜金早有論斷,烏克蘭作為一個國家,是俄羅斯進攻歐洲的阻礙,倒向西方是俄羅斯的肘腋之患,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肢解烏克蘭,既可以成為俄羅斯的緩衝國,俄羅斯出兵歐洲,烏克蘭也不是俄羅斯的對手,所以從地緣政治考慮,最好的辦法就是肢解烏克蘭,俄羅斯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杜金構思的地緣政治戰略,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控制日本、德國、伊朗這些國家,然後通過對這些國家的控制,完成對亞歐大陸的控制。

55、德國與航母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1NzEyOTU2NQ==mid=404787014idx=1sn=1181a6f1b7dac42f4b40b91c68d3e564#rd

先提兩個問題。

一個是為什麼二戰中德國沒有造航母?是因為沒有技術儲備?

二是為什麼日本在二戰中沒有造虎式坦克?是因為虎式坦克比大和號戰列艦還難?

答:因為這兩個國家長期以來奉行的國家地緣政治策略不一樣。

德國的地緣政治策略是卡爾-豪斯浩弗給制定的,那就是不斷擴大自己的優勢,利用自己的優勢鞏固發展這種優勢,這就是陸權。卡爾-豪斯浩弗還說蘇聯的戰略縱深一直到太平洋,十四國干涉都沒有滅掉蘇聯,德國那就更不可能滅掉蘇聯,所以蘇德要結盟。這就是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理論基礎,西方人辦事情條理性非常清楚。

所以即使今天,德國也不需要航母,歐洲大陸就是不沉的航母。指導一個國家生存的藝術是地緣政治,搞不懂這一點航母充其量就是一個靶艦。搞懂地緣政治理論,你會發現所謂的國家戰略抉擇,其實就是沒有選擇。

雷蒙有一句名言:上半句是和平不可能到來,下半句是戰爭也未必能發生。現在的英、法、德、俄等大國,預防性的做好了戰爭準備,因為誰也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對於中國,當務之急是遠離海洋修一條公路,一直修到白令海峽,以備不時之需。那句話怎麼說來著,做最好的準備,做最壞的打算。

德國需要航母嗎?

56、鐵路與現代戰爭

講第一個故事。英國、法國為了虐打世界最大的國家沙俄,在克什米爾開打人類第一場現代化戰爭。我前面講過落後的地區不可征服,英國、法國笑呵呵的說:那就修鐵路。英法遠道而來,卻以馳道開路,俄羅斯怎麼保障後勤?用馬車。高低立判,這就是鐵路對現代化戰爭的重要性。

講第二個故事。英國佔領了陸權強國印度,英國最擔心的就是印度的反抗力量,為此英國在印度大力修建鐵路,最後的結果就是鐵路為英國鎮壓印度的反抗力量立下了汗馬功勞。英國可以短時間內把分散的武裝力量集中到一個點上,然後釋放出去,這也是甘地為什麼要搞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潛台詞就是要是能打的過英國,甘地還用費這勁,早和英國翻臉了。

講第三個故事。亞歐大陸橋,以前的沙俄雖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但他不是強國,連日本、土耳其、伊朗都敢挑釁他。自從沙俄把大陸橋修通,沙俄已經資源、戰略連成一片,具備了與美國一決高下的能力,伴隨著蘇聯鐵路在中亞的擴張,蘇聯已經達到了一個國家增長的超極限,這就是鐵路的力量。而俄羅斯最擔心的是什麼?歷屆俄羅斯政治家都敝帚自珍,直言不諱的說:怕中國佔領西伯利亞,截斷俄羅斯的亞歐大陸橋。不能啊,帕米爾高原、西伯利亞白給我們都不要啊,還去佔領。

講第四個故事。美國建國以後,美國是不願意擴張的,德州要加入美國,美國不要,因為德州是以農業為主的蓄奴州。德州怒了,你要不要我?不要我加入英國了。當時英美兩國是敵對,還是打仗來著,美國立刻就同意了德州的無理要求。加州原來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俄羅斯、英國都覬覦這裡,美國只要派幾百個士兵就能佔領今天有矽谷的加州,美國還是不要加州。但是,我是說但是一聽英國人要在加拿大修鐵路,美國人就急了,立刻宣布佔領加州,和英國重劃邊境,專門在美加邊境線修了一條鐵路。

講第五個故事。甲午戰爭,中國雖大只有鐵路400公里,日本有鐵路3281公里,戰場的勝負,決定於戰場之外。日本藉助新式兵役制度、戰略性鐵路網與運輸船隊,實現了高效動員、集結和物資輸送,清軍的陸上動員與運輸依然主要依賴徒步行軍和騾馬運輸,其效率高下立見。

講第六個故事。1904-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西伯利亞鐵路尚未建成。俄軍必須利用輪渡通過貝加爾湖。俄羅斯為什麼會失敗?因為俄羅斯不能像英國那樣短時間內把軍事力量集中到一點,遲一點行不行?最後的結局大家都知道。

鑒於軍事與鐵路的密切關係,根據中國鐵路運輸的特點,東西線以隴海線為重,南北線以京廣線為重。我認為中國軍事部署力量應該以隴海線以南劃分南北,京廣線以西劃分東西,中國四分。最關鍵的是東北和華北應該不分家,並加強東北與華北的鐵路運輸能力。

57、亞洲秩序

故事從那裡開始講起?

從日本開始挑戰世界秩序開始講起吧,日本就相當於中國歷史上的隋朝,為後來的唐朝擋掉了很多子彈,替歷史感謝隋朝。日本在20世紀初期與英國結盟,幫助英國遏制中國和俄羅斯的崛起,接著日本的野心不斷的膨脹、膨脹,終於使其走上了錯誤的發展道路。

俄羅斯大部分人口在歐洲,即使俄羅斯只保留歐洲部分,那俄羅斯也是歐洲第一強國,但俄羅斯還是繞過半個地球來到了遠東。日俄戰爭以後,朴茨茅斯合約的簽署,第一次以法律文件的形式開始構建亞洲秩序,但不久的將來他就被沒有契約精神的東亞文化破壞的乾乾淨淨。*(朝鮮戰爭)

接著是大英帝國,大英帝國假如不打二戰,那大英帝國今天仍然是世界霸權,可造化就是這樣弄人。誰劃的印巴分治?英國人。英國人最愛乾的事情就是平衡、平衡、再平衡。對於英國而言,英國最不願看見的是什麼事情?那就是世界多極化!因為多極化與英國的世家霸權是衝突的。而英國想的是利用穆斯林文化圈與印度教文化圈的互相制衡,而且這兩個文化圈都是由排斥脫亞論(現代化)的保守勢力主導。友情提示:對照穆斯林文化、印度教文化審視中國自己。在亞洲大陸上,已經形成儒教、伊斯蘭教、印度教事實戰略對峙的平衡。任何兩家聯合起來滅另外一家都是不可能的。我們可以假設,假如當時的英國把印度肢解。後果是什麼樣的?東南亞、東亞和中東、中亞的政治勢力,為了獲取對自己最有利的戰略態勢,不被對方消滅,就都要抓緊搶佔印度,而印度文化最後會被消滅殆盡。而東南亞、東亞和中東、中亞的政治勢力,在消滅完印度以後,就會開始戰略對決,最後實現亞洲的政治、經濟、文化一元。你們是不是沒有想到?英國人早就想到了,英國人還想過其他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比如說圖靈的人工智慧。

捎帶手的提一下印度。印度一直把中國當成其首要的敵人,可中國卻不屑於和印度為敵,中國潛在的敵人只有一個那就是美國。美國人遠在地球的另外一邊,但卻對亞洲秩序異常熱心,還記得美國上次被軍事侵略是為什麼?因為美國佔領了菲律賓。中印之間爆發小規模軍事衝突,美國立刻表明態度,全力援助印度!為什麼?要知道一戰、二戰那麼大的陣仗,美國人都是一直裝B,裝到戰爭快結束了,才參的戰。道理很簡單,還是英國人的戰略均勢不能被打破。奧巴馬高調的宣布重返亞太,造就了南海多方激烈的行為藝術,美國某地緣政治學者預言中國會偷襲美國的珍珠港,呵呵一笑,這還需要預言?中國的困境和當時日本面臨的問題一樣,答案是此題無解。美國大部分人口集中在大西洋沿岸,而美國卻在2011年1月、2013年6月兩次與中國發表聯合聲明,聲稱自己是亞太大國,時刻怕中國忘記。

中國有句話叫: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很好的詮釋了亞洲觀,今天的亞洲秩序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秩序!

58、NPT與國際秩序

朝鮮的問題不是朝鮮的問題,而是全球核擴散的縮影。

1、世界秩序

1814年神聖羅馬帝國同法國、瑞士簽署了威斯特伐利亞合約,從此以後世界開始進入一個由複雜異常的文件(契約關係)組成的現代社會,我們把這種國際關係稱之為威斯特伐利亞體系。

而改變這一體系的唯一方法就是戰爭!

2、NPT

1968年,美、蘇、英簽訂NPT(不擴散和武器條約),1992年,中、法加入。大多數人認為NPT可以保障世界和人類社會有序的發展,還有一小部分人認為NPT就是核發展的種族隔離制度,剝奪了正常國家發展和使用核武器的權利,這不公平,那怕這種權利會消滅人類。假如塔利班有了核武器他會幹什麼?ISIS名義上也是一個國家,ISIS的口號就是末日決戰,假如ISIS有了核武器他們會幹什麼?朝鮮不止一次的說要毀滅韓國,攻擊美國!NPT通過暴力終止了伊拉克和敘利亞的核武器項目,NPT通過談判終止和結束了南非、巴西、阿根廷、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核武器和計劃。(還有台灣、韓國等不能說的核計劃)事實上,以色列、印度、巴基斯坦、朝鮮已經掌握了核武器,而五常的態度就是漠視,而這進一步刺激了南非、巴西、阿根廷、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台灣、韓國的核武發展野心和計劃。

3、連鎖反應

核技術事實上已經在向中東擴散,假如中東歷次世界大戰打造的戰略平衡被打破,那第六中東戰爭就是核戰爭!這不是危言聳聽,即使是巴基斯坦這樣的小國,有了核武器以後,都經常對其他國家進行核訛詐和恐嚇。美國曾經找其他有核國家談過,大意就是銷毀大部分核武器,只保持非常少的數量,甚至完全銷毀。已經被俄、法、英明言拒絕。

人類幾百年來通過戰爭構建的世界秩序,面對核擴散,將會出現崩潰的局面。即使是冷戰古巴導彈危機時期構建起來的核均勢,也伴隨著核武器的擴散而慢慢失去平衡。為了保證自己的核安全,一些小國已經開始公然依附於大國,而這種核聯盟不是有助於局面的緩解,而是加速核平衡的消失。當第一枚戰略核武升空的時候,就已經不是那個國家和那個國家之間的戰爭,而是全球性的戰爭,為了保證這場戰爭沒有最後的所謂勝利者,人類社會所有的城市都會被移為平地。

4、恐怖的扭曲

美國擁有全世界最強大的核武庫,但美國想的卻是自己的核安全!於是開始構建導彈防禦體系。對於中國、法國、英國、俄羅斯這樣的國家,一方面沒有那樣多的財力保障導彈防禦體系的構建,另外一方面也沒有波蘭、烏克蘭、韓國、日本那樣的戰略縱深來布置導彈防禦體系。所以只能增加核武器的數量和技術含量,用以降低對方攔截的成功率,而美國面對這種情況只能進一步提升導彈防禦體系的數量和質量,於是就成了變相的軍備核競賽,最恐怖的是這場競賽沒有盡頭。

5、核戰爭理論的發展

以前的戰爭是小規模衝突,然後升級,從戰術衝突涉及到戰略層面,然後兩國宣戰,最後簽署和平協議終止戰爭。以後的戰爭是,令對手猝不及防,毀滅對方的戰爭資源,毀滅對方的主要城市,毀滅對方的核打擊力量,毀滅對方的二次核打擊力量。

6、人類歸宿

舉個例子:2025年,外星人寫的人類歷史,是這樣記載的,水星上的印度丟了一頭牛,懷疑是巴基斯坦偷的,於是雙方爆發了小規模的軍事衝突。巴基斯坦認為自己背後有美國支持,於是向新德里發射了一枚近程導彈,印度方面出現誤判,於是開始核報復。幾分鐘以內全世界的有核國家都進行了表態,三個小時後地球上沒有一座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24小時候以後地球上沒有人口超過10萬的城市,於是人類因為一隻走失的牛而毀滅,成為宇宙間的笑談。

7、總結

東北亞的戰略平衡、東亞的戰略平衡、全球的戰略平衡都是戰爭打出來的,唯一的區別就是核戰爭和常規戰爭的破壞是不一樣的!假如戰略的天平失去平衡,核戰爭毫無疑問的會爆發。道理很簡單,與其一個人死不如拉個墊背的。現在的情況就是,美、俄、法、英一人幾把火神開始互瞄(多方位打擊),美國自以為有一個警用盾牌就能不死,以色列、印度、巴基斯坦、朝鮮一人一把步槍,也趕來幫忙,這個時候誰的手抖一下,根本沒有解釋的時間,那人類社會就熱鬧了!假如再出現1886年美國芝加哥工人大罷工那樣的炸彈客當攪屎棍,那就駭賠了!何況我們這個社會手持菜刀,老牛在腰間的瘋子多了去,所以只能自求多福。就連世界警察美國,都自詡能手持盾牌同時幹掉兩個人!誰最害怕?答:英國和法國。詳見:美國玩阿富汗。正所謂,逗比年年有,越往後越多。

59、文明衝突論

視角一:是什麼成就了今天的中國?答:狹義說應該是工業化,廣義說應該是中美建交以後西方落後、淘汰的技術轉移對中國工業發展的促進作用。

視角二:當然最最關鍵的,還是地緣政治大陸國家的不可遏制。雖然我們要面對若干島鏈的圍困,笑看天高雲淡,我們可以不按常理出牌,北上修路。

視角三:文明衝突論。

亨廷頓在文明的衝突中說:每種文明都有一個堅硬的內核,這個內核是堅不可摧的,也是無法改變的;非西方的國家可能會民主化,但絕不可能西方化;因此文明的衝突是不可避免的。

當中國崛起的時候,遠交近攻就是必然選擇,所以說研究俄羅斯的歷史很重要,從基因分子學到內分泌,再到心理學,最後是俄羅斯社會現狀分析。其次是研究美國的歷史,人、社會、國家都是有性格的,而對於事物的判斷都是基於民族性格(主流文化)作出的,了解美國歷史走向,看看羅馬史倒也是不錯的選擇。這裡講日本,審視當下的中國,日本工業化和崛起過程中遇到的,今天的中國都遇到了,比如說美國的圍堵、遏制,甚至包括美國再次佔領(駐軍)菲律賓,關於這一問題,前面在美國為何在二戰後撤出菲律賓裡面講過了。

馬漢在《亞洲問題及其對國際政治的影響》 (1900年)中提到:海洋國家假如想生存,就必須把大陸國家打壓到亞歐大陸的內部,不能使其獲得行動的自由!有朝一日面對大陸聯盟的崛起,美國、英國、日本、法國、德國可能會形成聯盟。

我認為打破這一海洋文明聯盟所謂的圍堵大陸政策,只能是從地緣政治的文明論中去找答案。一方面中國應該鞏固中法之間的傳統友誼支持法國構建地中海經濟一體化,修建和補貼運營中、俄、德之間的重載鐵路通道,最後應該,至少是口頭上應該支撐英國、英聯邦作為一個政治實體的出現(他們當西方的一哥,我們統統都支持。)。當然打鐵還的自身硬,最最關鍵的還是構建中、日、韓(朝)之間的同盟,道理很簡單,文明的衝突。

假如中國連同文、同種的韓國、日本都說服不了,那還談什麼中國崛起。中韓之間的結盟必須放到中日結盟之後,否則會形成大陸與海洋的地緣政治對峙的局面,伴隨著中日之間的結盟,韓國加入這個聯盟自然是水到渠成。而中日之間的結盟與喜好無關,這涉及到兩個國家之間的生存。東南亞金融危機,美國收割日本、中國在東南亞投資的財富,美國經濟從十萬億增長到十八萬億,而日本卻陷入萬劫不復。東南亞名義上是中國的勢力範圍,可中國卻要和日本打經濟仗,同美國打政治仗,長此以往何來門羅宣言?今天的經濟發展減速,有很大一個原因就是西方的技術封鎖,西方社會有五百年的技術積累,伴隨著1979年的中美建交,中國短時間內獲得了大量的西方技術,為中國的社會生產效率集中釋放提供了三十八年的紅利,而今天中國需要一批新的技術來支撐中國社會的轉型和進步,而日本和韓國就是這把鑰匙。

日本有個田中奏摺,寫著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伴隨著日本崛起的失敗,今天中國又發展到了一個崛起的必然階段,其實日本的這個戰略構想,也可以繞至文字背後細看端倪,能不能這樣理解,欲成為多極世界的一極,必先征服東南亞,欲征服東南亞,必先結成中日韓同盟。

美國地緣政治學家(鳳凰網有視頻)說:(美國重返亞太,)中國必然會偷襲美國的珍珠港。歷史就是這樣,羅馬經歷的興衰,美國一件都逃不過;日本經歷的興衰,中國也會按部就班的走過。

60、福山和歷史終結理論

歷史終結論的背景是蘇聯解體後,美國的強勢擴張不可控制,世界主義出現一種新的理念,那就是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意味著人類進入一個新的紀元,意味著人類社會意識形態和模式的終結。

1980年,弗朗西斯-福山在美國期刊《國家利益》雜誌發表《歷史的終結》一文,當初這篇文章並沒有引起多大的關注。1992年,福山出版了新書《歷史的終結和最後一人》,他詳細的闡述了自己的地緣政治觀點,他主要說明的就是冷戰的結束,意味著人類歷史的終結,歷史的演進已經走到了終點,民主、自由是人類政治的而最佳選擇,最終會成為全人類的制度。

關於社會。福山認為人類社會建立一體化的工具就是市場經濟和民主自由,雖然諸國之間的矛盾依然嚴重,社會問題、底層人民的生活任然嚴峻,但解決問題的方法卻只能通過市場經濟和民主自由。長期以來,人類社會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暴力和戰爭,他把那箇舊時代稱之為「武治時代」,而以後國際紛爭的解決多是通過談判解決,社會問題,甚至包括貧窮問題,都可以通過市場經濟的手段解決,所謂市場經濟的手段,說直白一點就是錢,或者說是「錢時代」。

關於政治。福山建議人類社會組建世界政府,世界銀行、聯合國及其委員會可以整合進這個新的世界政府,伴隨著東歐、俄羅斯、亞非拉民族主義的增強,大國將會消失,人類社會將面臨更多小規模、高強度的衝突,而這種形式必然導致新的地緣政治空間的出現,而管理這些地緣政治新格局就必須組成世界政府。(腦洞太大的感覺。)

關於意識形態。福山認為西方的市場經濟生產效率最高,自由民主的社會管理效率最高,這是東歐這些國家根本不能比擬的,所有非西方國家最終會在市場經濟和民主自由面前低頭,從長遠看西方民主最終會取得最終的勝利。他還提倡西方國家保留武力,更多的使用內部轉變(顏色革命),使其轉變為自由民主的國家。同時,他不承認伊斯蘭極端宗教,他認為這不過是政治激進主義。(這樣做的目的是很好的規避了文明衝突理論。)

福山一直以來都處於默默無聞的狀態,伴隨著全球化的到來,他和他的理論迅速變得炙手可熱。


唉 「地緣」成長於農耕時代,興盛於一戰前的工業時代,一戰是其最盛之時,然後衰落於二戰——可惜,還有很多人奉之為圭臬。 尤其國內的民族主義者,更是把它作為「弱肉強食」的遮羞布。

為什麼明朝二百多年都未能徹底降服蒙古,清朝幾十年就解決了? - 龍一的回答

羅輯思維近兩期節目提到中國才是英式自由貿易的繼承者,對此如何論證及評價? - 龍一的回答

俄羅斯那麼少的人口佔據那麼多的資源,是否應當瓜分俄羅斯? - 龍一的回答

亞投行投資的是具有公共品屬性的基礎設施嗎?如果是,它該如何盈利? - 龍一的回答

蘇聯怎麼做才能贏得冷戰? - 龍一的回答

觀察者網是一個怎樣的網站? - 龍一的回答

國家強大必須要有強大的軍隊還是強大的經濟? - 龍一的回答

是不是越和美國作對的國家就越窮?為什麼會這樣? - 龍一的回答


其實應該這樣說,中美地緣政治博弈都是表面文章。

正是釣魚島事件破壞了中日韓東北亞自貿區的成立,而三胖又破壞了中韓自貿區的成立。為什麼要破壞它呢,一個東北亞自貿區肯定不是自貿區的終點,肯定要向東南亞拓展,然後是西亞,中亞,最後一個50萬億的經濟聯合體,遠超過北美和歐洲的20多萬億,於是亞洲聯合體需要一種貨幣來內部使用,而選貨幣的時候又要避免成為歐元這種不能影響政治策略的軟貨幣,所以,人民幣地位越來越高,所以,美元的地位受到了挑戰。

還有另外一個問題,美元指數周期律,十年走弱六年走強,所以每過一段時間美聯儲需要開閘放水然後進行剪羊毛,第一次在拉丁美洲第二次在東南亞第三次選擇在中國,剪羊毛之前會有一段美聯儲的加息階段,去年加了一次之後遲遲不肯再加。為什麼?因為社會主義的羊毛不是那麼好剪的,中國大量的外匯儲備比拉美和東南亞更多,所以現在鹿死誰手還很難說。

中國是上升期而美國是下滑,中國不能拿自己的上升去對衝下滑,做緩衝板,而美國又一直在打壓,所以中國需要一邊發展一邊對抗美國的打壓。所以中國邊境才會一直出事。一帶一路可以說是跟西部國家互幫互利的過程,中國帶來了好的產品,自己快速發展的給西方國家帶來好處,而一方面中國去除過剩產能,美國對中國採取措施的時候有盟友一起承擔。

總得來說我想說兩點:我們要相信自己的國家不會輕易被擊垮;要理性愛國。(試想若是釣魚島事件沒有引起中日關係惡化,那麼現在是一番怎樣的光景)

我們的眼光還是要向前看,切不可被美帝所利用。


從地緣政治上來講,美國要想染指歐亞大陸,成為地球霸主,一是要保證日本和英國絕對忠誠,確保大西洋、太平洋的航線控制。在第一個條件實現的情況下,染指中東這個火藥桶,同時也是歐亞大陸的交通中樞。目前來看,這個政策徹底失敗,美國人挑起阿拉伯之春、進攻伊拉克、敘利亞、利比亞,反而沾了一身屎,讓中國崛起。按下葫蘆浮起瓢,顧此失彼。這說明,單靠軍事手段無法解決政治經濟問題。同時也表明政治整合必然伴隨著文化融合,在時間上是相當長的。

核武器時代,全球軍事實力都沒有代差,清政府時代在口岸架一門大炮就征服一個國家的時代徹底消失湮滅。大量實例表明,要想實現政治上的整合(政治聯盟是初級整合,聯邦乃至大統一是最高級整合),經濟手段、文化融合為主,軍事手段為輔,政治才會朝預期方向整合,如果軍事手段為主,經濟手段為輔,強行以殖民方式整合政治,會適得其反,或者以民主政變,建立傀儡手段強行整合,藥效太短,分分鐘被翻盤。是一種損傷軟實力的短視行為。

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美國衍生出一種美元霸權,但本質上還是霸權,以殖民而非融合為目的,以損人利己的零和遊戲為方式,和軍事殖民霸權並無二異。

總結一下,近代歷史是西方全面崛起的歷史,伴隨著的是西方殖民式的外交政策,美國的全球霸權雖然方式不一樣,本質還是急功近利的殖民主義。

中國作為殖民主義的受害者,崛起之路必定要區別於殖民主義,而中國厚重的大統一歷史,也為全球政治整合帶來靈感。這是絲綢之路的歷史背景,至於內在邏輯,實際上面也說了,是以經濟手段為主,軍事手段為輔,不斷推進文化融合,這個內在邏輯本質區別於西方的殖民外交。說起文化融合,宗教是避不開的一道坎。但一帶一路野心並沒有那麼大,使命也並沒有那麼高,一帶一路並不具備宗教世俗化的使命,它的主要任務是貿易交流,本質上是經濟行為,文化的交流只是副產品。


差點以為又是雲石自問自答系列


中國的一帶一路的原因,通貨膨脹,產能過剩,資產流通變差,資產外流。

美國對抗中國很簡單,放棄南海。加強印度同盟關係,加強中東的控制。對俄羅斯經濟戰,挑唆日本修改憲法。降低國內稅費,提高政策吸引企業回國。

總之未來,中國更難。


其實根據我在美國多年的經驗和感受來看,要想擊敗美國就是不能被美國牽著鼻子走! 這樣會最終會落盡美國的圈套中去! 我們中國人應該做好自己的事情,發展好自己,慢慢的當我們回頭看的時候,美國已經被我們遠遠的拋在腦後了! 說白了,就是應該堅持自己的道路,要對自己有信心,同時深化改革,破除體制機制弊端! 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能被美國牽著鼻子走!隨便他說什麼做什麼! 任憑風浪起,我們中國人穩坐釣魚台!


美國是個海權國家,優勢在海洋,而非陸地。中國是陸權國家,優勢在陸地,而非海洋。重返亞太是壓制中國向海洋擴張,那我們一帶一路就是鞏固陸地戰略空間。如果誰掌握了亞洲大陸的資源,照樣可以抗衡美國,其實有過先例,就是蘇聯及東歐社會主義國家。


我看見的,還是言必稱希臘的人.

啊哈,糟糕.

沒看見國際資本已經失勢了嗎?

美國自己都說,重返失敗了嗎?


大部分我都看了,我大學都沒讀,高中畢業,確實什麼都格局都不懂,但是答主說到俄羅斯在敘利亞攻打反對派,完全估計錯了吧,首選說俄羅斯陷入泥潭,要撤退,結果答主被打臉,說俄羅斯只是把敘利亞當棋子要全部撤退結果被打臉,說中國不參與又被打臉,看來答主真的只是了解世界各國狀況,就好像什麼都知道,但是結果什麼都做錯,看來白瞎了了解這麼多東西。答主了解世界形勢沒得說,但是主觀上對於中國近20年的一系列措施和發展產生了90%以上蔑視,覺得中國目前所做的都是負用功,還達不到無用功,但是目前中國確實發展了,而且非常之快,你可以裝著看不見,對於我讀高中的時候我老師說我們打不過日本,才過去十年,都可以跟美國打防守戰,後來我有幸去了一個地方,見識到我們的強大,還有擁有連美國都夢寐以求的10倍超音速導彈,答主說的沒錯,確實美國有很多小弟,可是中國也有盟友,雖然我們的盟友不靠譜,但是我們中國相當於好幾倍的歐盟,一個完全經濟貿易的盟國,軍隊一體的盟國,工業化一體的盟國,人口最多的盟國,但是他們又是一個國家:中國! 在我看來答主的對世界格局客觀的了解非常深,但是對中國主觀性非常有貶義性質,想想藏青高鐵,在樓主面前就是勞民傷財的工程,完全沒用,答主,要想富先修路,最起碼的道理連我們村裡不放牛多年的二狗都知道,但是答主不知道,覺得CCN或者SSB 媒體說的我們在西部高鐵計劃就是錯的,畢竟他們說過那種高差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能做到,更別說各種惡劣的質地條件,除了神能做到,但是中國人短短的幾年就做到了,短短的幾年,直接打的答主歐美媒體老師蒙圈,啥?中國人不是猿類嗎(不可否認歐美國家都覺得亞洲人是猿類,智商太低)?這都行? 就希望歐美他們輕視我們,就像滿族那些人,他們以為用竹棍掃地就可以把日本矮子打到,然後被別人打的百年恥辱!西部高鐵做完高鐵網然後再貫穿整個中東,俄羅斯。不說了 不說這些中國計划了,等下答主肯定又會否認我們沒這個能力,因為他的歐美媒體老師又會說,中國所有鄰居都是敵對的分分鐘一起打趴中國,答主,你學過歷史嗎?秦國被6國諸侯圍攻,結果怎麼樣?都兵臨城下了,結果各懷心思,更何況超音速 核彈 都是擺設,但是答主又會說核彈都出來了不是要全世界都打仗? 不是答主媒體老師說各個國家都圍攻中國嗎?到那個時候不用什麼時候用?告訴我。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中國將和馬來西亞合建馬六甲最大的新港口皇京港?會帶來哪些影響?

TAG:政治 | 軍事 | 中國經濟 | 地緣政治 | 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