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沒有大師?

我們的教材上批判封建八股,但是就是在那個時候的黑暗束縛下卻誕生了許許多多國學的大師級人物,相比近代,我們如今的教育已經逐漸開始注重對思維的培養,但為什麼現在的教育下難再現王國維、胡適、趙元任、梁啟超等人?是如今穩定的主流思想影響學術的多樣性嗎?


一般來說,有資格被稱為「大師」的人,其貢獻要能夠影響小到一個學科、大到整個社會的發展方向,這種貢獻要經過時間的檢驗才能表現出來,一般至少要百年之後才能評價和認定,所以題目中的「大師」和「現在」是矛盾的。


這是一個經典的問題。

達芬奇同時代的人一定也這樣問過。

「哎,我說,塔倫蒂諾鐵蛋子!」

「啥事呀!?俺哥,安東尼奧二賴子!」

「為啥俺們佛羅倫薩就出不了亞里士多德那麼牛逼的大師呢?」

「嗨!黃鼠狼子生耗子唄!一代不如一代!」

一條街之外達芬奇的工作室, 萊昂納多正在用左手寫他的筆記「我把這玩意叫直升飛機吧……」

外面大廳他的助手學徒們竊竊私語:「咱們師父又在罵誰個?機吧機吧的.........」

「誰叫咱師父沒上過學,沒文化。」

大師任何時代都有的是,只是很多都遇不到合適的機會展露。這個機會,是社會整體的發展水平。


說到水平高、影響大、歷經年月還在世……

要麼我們膜一下周有光吧……


樓主你的眼光就很小。。

王國維、胡適、趙元任、梁啟超。。。。

他們都是後繼有人的。只是你讀書太少,認識不到而已。

舉個例子。當年詹天佑只設計一段鐵路。現在呢?中國的高鐵可以出口的別國去了。各行各業的高科技人才。是不是遠勝當年?

再比如。當年的文盲率,現在大學擴招。又是不是遠勝當年。

就算樓主你什麼都不管。我們就集中在所謂的文科上好了。

莫言得了諾貝爾了。胡適 沈從文 做不到的事情,我們現在做到了,怎麼就不是大師了?

——

樓主的眼光是很狹隘的。

強行將王國維這種舊社會與新時代夾縫中的人物定性為大師。那麼舊社會結束了,這個社會時期過去了,自然不會有樓主所謂的大師了。

若我們強行將大師定義為孔子這種級別。那麼二千年來,誰還敢自稱大師?

若只是王國維這種級別。為何莫言就不如王國維了呢?就因為樓主你覺得莫言是個寫現代小說的?


第一次更新之前,有一點我想說明一下,題主可能對八股文存在一些誤解,一項制度,如果真的只是「黑暗束縛」,在中國歷史上絕對不會留下如此濃重的一筆,哪怕是對它「黑暗束縛」的評價。如果感興趣,題主可以百度一下八股文。我想對八股文做的一些補充說明是:八股文是當初士(平)人(民)步入政府的重要途徑,並且寫八股文是需要真才實學的,對於當初的生產、社會、外交等等都要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這比申論要難得多。

~~~~~~~~~~~~~~~~~~~~~~~~~~~~~~~~~~~~~~~~~~~~~~~~~~~~~~~~~~~~~~~~~~

再次更新

由於士人在政治上比貴族與軍人要出色得多,因此為自己贏得了在政府中的一席之地,古代開科取士由來已久,但每個朝代所考的內容並不一樣(可自行百度,在此不贅述),但每一種都有其長處,但同樣必有其短處。

~~~~~~~~~~~~~~~~~~~~~~~~~~~~~~~~~~~~~~~~~~~~~~~~~~~~~~~~~~~~~~~~~~~

再次更新

古代禪宗就有見高於師,方可傳授的規矩,故禪宗橫行一世,氣焰萬丈,上自帝王,下至婦孺,皆尊信之。現在能見高於前人的大師實在是鳳毛麟角,因為前人之見已經很高了。不過在理工科,我們出的人並不少。請看@littleant的答案

我說一下我個人的見解吧。

首先,以前的教育模式是師傅帶徒弟,因材施教,專攻一藝,各盡其能,這就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一個人的特長,看看現在所謂「偏科」的那些孩子,其實都是在某個領域有著自己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這種優勢,很悲慘地被埋藏在應試教育制度之下。比如,我當初的一個初中同學,數學牛到爆表,每次數學考試成績不出年級前三,但是語文和英語實在是太渣,後果大家都知道的。。。。我也特別為這哥們兒惋惜,為國之棟樑惋惜,而我們這群所謂「全面發展」的人,其實就是沒有突出特長的人,只靠下死功夫去爭取更好的成績,僅此而已。。。

接著上次的話繼續說,師傅帶徒弟,必然考慮其資質、意志、人品等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裡有很濃的傳道授業的人文情感包含在裡面,師傅盡心教,徒弟用心學,不似當下拿教育當產業,拿學生當產品,當準備的考試機器,當生產力。自幼跟著老師四處看病的大夫要比醫學院畢業生醫術要高,自幼跟著師傅學畫畫的畫師要比美術學院的畢業生畫的精湛(我這裡沒有貶低醫學院、美術學院的意思,只想說師帶徒確實比現在把青春花在語數英上要好)。

以前國家對讀書人的待遇是非常高的

遺子黃金滿籯,不如一經。 這說的是漢朝

滿朝朱紫貴,儘是讀書人。這說的是大宋

民國市民買房攢88年 魯迅一年工資買下京城四合院

因此人們願意讀書,願意當大師,大師也願意把精力全部投入到研究學問上。

現在嘛。。。。。。。。。。。。。

呵呵,你懂的。。。。。。。。。。。。。。

這一點,可能對先人不敬,因此放在最後

那時人們平均文化水平不高,已有答主論及於此@陸探微Osiris

再有當時大師的觀點也不見得多深刻,大師意見也相左,題主提出了王國維,我以《國史大綱》里的這一段舉個例子:

王國維《殷周制度論》謂:「殷人兄終弟及,周人父子相傳,封建制從父子相傳來。」此說頗嫌看史事太鬆弛,不見力量,只把天下依著家庭的私關係隨宜分割,無當於周初建國之嚴重局勢。只是一種隔絕史實之空想而已。

一種隔絕史實之空想而已。。。

隔絕史實之空想而已。。。

空想而已。。。

而已。。。

貌似當初的大師很少這麼說話的。。。


民國時期,上過小學和私塾的有多少人?

一個念了快二十年書,腦子又不太差的,肯定是會鶴立雞群的。

一群雞崽子裡面一兩隻鶴,肯定是鶴的高度一目了然,雞崽子也會覺得,高,真是高。

可是一群長頸鹿裡面的一個個長頸鹿呢?

就像我,雖說身高一般,卻總是會覺得比我矮的就是矮子,而比我高的不明顯的根本就不高一樣。


潘建偉如何不是大師

施一公如何不是大師

吳仲義如何不是大師


題主能問出這個問題,決定了當今不會再有大師。

大師是什麼?是鶴立雞群。在一群絕大多數都是愚昧的人群中,偶有思想特別的人就冒出來了。在當今民智已開,各種思想活躍,各式人等訴求不一,已經不是幾個所謂的大師能把握全部話語權了。如今只要稍有點思想的人,他所思考的問題決不比當年那一群大師們低。只不過在當今,單憑一個思想指路實在不能創建什麼,如今能」震耳發聵「的公知、大V和鍵盤俠多如牛毛,還不如老老實實做點實事,改變技術,改變經濟。這也是相應了「所言數窮,不如守中」之理。


講個聽來的花邊八卦,真不真地且說。

話說80年代某報紙要評十大大師,據說含金量還可以,然後就找到了金克木先生,說我們想評您為大師。金克木先生說不行不行,我哪能當大師啊。然後對方就說了,還有季羨林先生。金克木一聽,說季羨林也是啊,那我也可以當大師了。

所以想說的就是,大師也都是人捧出來的,題主列舉的大師,自己真心也未必認。


現在咱們看的好多大師,再過幾百年有多少人能記得他們?之所以覺得民國大師多是離我們近。別的不說,你知道戴震,顏元,劉宗周,呂祖謙,胡宏嗎?


看到有一個回答是某某某如何不是大師,私以為作為大師,起碼我用個什麼中文輸入法打全拼得能直接顯示正確姓名吧(先不論是不是排在第一個)。所謂大師,且放學術造詣不談,大寫的人字首先是要端的,若不修身也枉論大師了。說話冠冕堂皇,做事節節敗退,怕是死了也不能算作大師的。


誰說沒有大師,衹不過你不知道而已。好不好


其實這個問題是世界範圍的,但我不贊成大師少了,而是時代變了,就舉中國為例你就說施一公,普林斯頓終身教授算是大師了吧,可一般人知道嗎,易中天也還可以吧,不是百家講壇誰知道,現在是娛樂至死的時代,問你明星有幾人,你肯定能說幾個出來,因為不關注,而以前氛圍不同,大家以學術為樂,好個學問,關注的點不同罷了


有些人不為人知是因為他們本身不夠牛掰,有些人不為人知是因為你本身太無知。


中國歷史上最為大師雲集的時代是春秋戰國諸子百家,如果以題主的邏輯又該怎麼解釋呢?


推薦閱讀:

大部分教授(大師)(有真正學術志向的人)的行為習慣真的和普通人很不一樣嗎?
如何評價知乎用戶@變先生?
世界頂級鋼琴大師和普通的鋼琴演奏者同時彈一首特別簡單的曲子演奏效果會有什麼不同?
為什麼民國產生了那麼多大師?
如何成為大師?

TAG:歷史 | 國學 | 教育 | 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