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鄰盜斧的心理場和合理推理質疑有什麼區別?

很多人總是說不能質疑,質疑別人叫誅心。請專家說說疑鄰盜斧的心理場和合理推理質疑的區別?提高民智,提升理性思維。

有人說黑貓警長是一部為納粹招魂的作品,有人說小黃人暗喻諷刺黃種人,有人說喜羊羊和灰太狼有政治隱喻。

我是聽了這個節目才知道心理場這個名詞。【73黑貓警長的驚天秘密(心理場)】在線收聽

由於我沒讀過書,理不清誅心、現實扭曲力場、心理場、批判思維、推理質疑、過度解讀、馬後炮等概念的聯繫和區別。


有一種常見的心理學現象,叫做沉錨效應,所謂沉錨效應,是指當人們需要對某個事件做定量估測時,會將某些特定數值作為起始值,起始值像錨一樣制約著估測值。在做決策的時候,會不自覺地給予最初獲得的信息過多的重視。

有人曾經做過分析,第一信息75%左右了人們對一個人、一個事物、一個企業、一個地方乃至一個國家的感受,而且很少會改變其最初的判斷。這75%本身並不一定靠譜,但第一信息的決定性作用是絕對不可忽視的。

但一般情況下,我們在決策中,常稱之為「心理污染」。相關的心理學名詞還有「確定性偏見」,「優先效應」,「泛化效應」等等等等,但鑒於我不是來普及心理學名詞的,在此不多解釋。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舉個栗子。

你約了一個妹子出去玩兒,此時燈光迷離,眼光迷離,你問妹子說:「跟我回家?」此時在妹子心中會定下一個錨,這個錨在「跟你回家」和「不跟你回家」之間,最後留在了「不跟你回家.5」,妹子說:「不好了啦,太晚了。」

你又約了一個妹子出去玩兒,此時燈光迷離,眼光迷離,你問妹子說:「跟我回家?還是去你家?」此時在妹子心中會定下一個錨,這個錨在「跟你回家」和「去我家」之間,最後留在了「跟你回家.5」,妹子說:「那,還是去你家吧。」

當然也有可能一開始你的顏值就使妹子在心中定下了一個錨,叫做「絕對不可以發生關係.001」。

所以我們的「疑人偷斧」是怎麼形成的呢?

知乎迷案。

我的斧頭不見了,所以,是不是粱邊腰偷了我的呢?

我不敢確定,此時我把錨定在了「不是梁邊腰.5」。

然後我進一步推論,我得看一下樑邊腰的文章,有一篇「一個朋友總是固執地認為科學技術沒有意義,文科實際作用不大,怎樣規勸他從這種想法中走出來?」的問題中,他提出要強姦題主口中的人,說明梁邊腰很有可能需要一個兇器來逼迫那個人就範,比如,我的斧頭,但我仍不敢確定,我只好把錨定在了「不是梁邊腰.68」。

我在繼續推論的過程中,錨的數值會上下振動,但是,如果我一開始把錨定在了「不是梁邊腰.5」,無論後來我怎麼推論,最後的答案必定會在「不是梁邊腰」和「就是梁邊腰」之間,推論的思想線會是一個上下震蕩的模型。最後這個錨沉在了我認為的地方,在推論的時候我會選擇性忽略我不喜歡的證據,選擇性誇大我喜歡的證據,最後收斂到我喜歡的答案。

但是「合理推理」又是怎麼樣的呢?越晚定下錨,不被錨左右思想的可能性就越大,推理的合理性也就越大。

沉錨效應的核心問題在於什麼呢?在於第一信息一旦被人接受,第一印象一旦形成,便會導致人在認知上的惰性,從而產生優先效應。

打破沉錨效應的關鍵就在於盡量打破這種惰性。

依然是知乎迷案。

我的斧頭不見了,所以,我將可能性分為:

可能性1:有可能我自己傻逼把斧頭弄丟了。

可能性2:有可能其實沒丟,只不過我把它放在某個地方了。

可能性3:有可能我精神失常,其實我根本沒有一個斧頭。

可能性4:有可能別人偷了。

每一個可能性下面我們再進行分類,比如我自己把斧頭弄丟了,我可以分為,去超市打劫的時候弄丟的,上山砍樹的時候弄丟的,下地挖番薯的時候弄丟的。

再比如別人偷了,有可能是梁邊腰偷的,金三胖偷的,豬是的念來過倒偷的,胖胖豬偷的,李就要就要偷的。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我特意用高級繪圖軟體word畫了一個圖。

總之,一旦我把可能性儘可能增多(如上圖),錨就非常難定下來,而且在可能性非常多的時候,我們強迫自己克服了自己在認知上的惰性,要做的分析會更加多,深入之後就會更接近真實。

因為,真實,是一張網,而不是上下震動的線。

所以方法論即:進行合理推理質疑,我們要儘可能多角度思考問題,每一個分支想出三種以上的可能性,那麼你就有可能不那麼容易會被最開始的錨左右判斷。

我可以不負責任地說,心理學中至少有五個以上的心理學效應是可以用沉錨效應解釋的。

暈輪效應:當認知者對一個人的某種特徵形成好或壞的印象後,他還傾向於據此推論該人其他方面的特徵。本質上是一種以偏概全的認知上的偏誤。這個時候這根「錨」是你對人形成的印象。

首因效應:指交往雙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對今後交往關係的影響,也即是「先入為主」帶來的效果。雖然這些第一印象並非總是正確的,但卻是最鮮明、最牢固的,並且決定著以後雙方交往的進程。沉錨效應的簡易版。

投射效應:指將自己的特點歸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傾向。在認知和對他人形成印象時,以為他人也具備與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現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並強加於人,即推己及人的認知障礙。此時這根錨是自己的特點。

選擇性知覺和視網膜效應:當我們自己擁有一件東西或一項特徵時,我們就會比平常人更會注意到別人是否跟我們一樣具備這種特徵。比如「雨神」的養成和「星座」的成功。

還有我前面說的優先效應,泛化效應,確定性偏見等等等等。

但總體來說只是反映了我們的兩個特徵:

1.懶(認知上的惰性)

2.瞎(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

在決策的時候,多防備陷入沉錨陷阱,方法論上面已經提及。

在對待別人的時候,稍使用沉錨效應。

比如賣烤冷麵,問客人加腸還是雞蛋,而不是加不加雞蛋。

比如第一次見面,最好將你最人模狗樣的家當拿出來。

不謝。

雖然不明顯,但其實我是個冉冉升起的大V,所以求贊求個關注好咩??


非專業。

智子疑鄰並不是推理。而是認定了結論,再去找證據。事實是找到的也不是證據,而是捕風捉影的猜測。說白了就是瞎猜。

推理是從直接相關的事實證據出發,利用合理的邏輯,從若干可能的結果中,確定最正確的。

現實中智子疑鄰的現象更多。


受單蠢因果說的影響,其實也有很多事是多因的,如果你像樓上一樣會用Word的樹形圖就沒什麼問題了。

還有一個層面的問題是信任度對決策的影響,如一個企業里,經理人的建議、意見是對的,但是也容易被老闆的家人、親戚、同學、老鄉等人離間,因為任何一個方案根本無法滿足效率、成本、質量、風險最優。所以韓非子有說難,論語里有關係遠的不離間親的的說法。

領導人的決策能力也取決於聰明程度和經驗。你看劉邦,說是流氓皇帝,可是人家嘛事都能明白,不聽謠言只聽建議,要不陳平、韓信、蕭何早就死了。


一個是執果索因,一個是由因導果


推薦閱讀:

推理演繹和因果關係的區別是什麼?
新本格推理小說中有哪些作家、哪些作品值得一讀?
推理小說中有哪些中二的殺人動機?
數字推理3 35 73 136 263 471 711()下一個數是多少?
如何看待一些莫名其妙的刑事案件?

TAG:思考 | 心理學 | 哲學 | 文學 | 推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