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職場新人,是需要做好事,還是要堅持做喜歡的事?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對於一個職場新人來說,你是需要做好不喜歡的事,還是堅持住,只做自己喜歡的事?
身在職場的你,有好好想過這個問題嗎?
每一種選擇,都對應不同的結果,但是每一種選擇的背後是什麼?一個是隱忍妥協還是成熟穩重,一個是矯情倔強還是目標清晰。你覺得是什麼?
自帶BGM來答題~
其實可以換個提問方式:你是否有底氣只做自己喜歡的事兒?
- 有沒有錢!雖然很殘酷但是這是事實。除非你是富二代,否則。。你總歸要先滿足生存需求吧?
- 有沒有選擇的能力? 這個能力一方面指的是你在現有工作中,是否已經做得很突出,至少超越自己公司80%的同事了,或者說已經比級別比你高的人厲害了。如果是,在工作中你可以比較自信地向你的老闆要求儘可能地安排一些你喜歡的事情給你,而把你不喜歡的事情授權給他人。如果不是,啥也別說,先幹活吧。另一個方面的能力,指的是你喜歡做的事,是不是能給你帶來變現的能力?如果不行,你要做的就是利用一切資源提升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價值,來讓它變現,繼而成為你的職業。
---------------------------------------
講個身邊有故事:
我認識的一個朋友,學校應該是個二線城市二本?大學開始玩吉他,玩得挺開心。大四經過努力拿到了四大的offer。按照四大的規矩,只要你能力還行,基本上5年就能到經理級別,往後也是能比較輕鬆地找到一份錢多事兒少的工作。但是呢,他發現自己雖然能做好工作,卻始終不想這麼一直下去。他還是希望能夠從事吉他演奏,即使在三四年前吉他演奏真的是vely vely小眾(當然現在也是)。為了自己的理想,他毅然辭掉了很多人羨慕的四大工作和穩定的前景,去做了一名吉他老師。平時教吉他,課餘時間從事吉他指彈創作。
故事到現在,他已經成了國內指彈界一位小有名氣的演奏家,也開始製作自己的吉他指彈專輯,並舉辦個人演奏會。他的名字叫成磊,我們都叫他木頭老師。
這個世界不缺有理想的人,缺的是為此持之以恆並勇往直前的人。共勉之~
謝邀
作為一個職場新人,是需要做好事,還是要堅持做喜歡的事?
簡單說,做好事比做喜歡的事靠譜的多。
——————————具體的分割線——————————————
這個問題很常見,事實上問題從邏輯上並不成立。- 稍微梳理一下核心邏輯
- 喜歡是一個比較形容詞,比如:相對A更喜歡B,相對B更喜歡C;
- 如果想比較出自己喜歡做的事,必須要做過不同的事,比如:相對財務工作更喜歡市場營銷;相對人力資源更喜歡質量管理;
- 職場新人,不可能做過很多種工作。所以,所謂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根本不存在。
- 即使通過觀察發現了(臆想出)一個自己喜歡工作,還存在4個問題:
- 工作人人不同。同樣的崗位一個受領導賞識,一個難以融入,體驗完全不一樣賊吃肉,也挨揍;
- 工作難以類比。TMT企業的採購和製造業的採購不是一個崗位;500強的人力資源和中小企業的人力資源也不是一個崗位;
- 工作難免混合。喜歡業務類與客戶的溝通,但不喜歡客戶資料的整理維護,那這份工作究竟算是喜歡還是不喜歡;
- 工作經常調整。在你加入的時候這份工作的重心可能是你喜歡的類型,但隨著業務發展工作重心調整怎麼辦?
說真話,大多數時候,人是因為做不好,才覺得不喜歡。
- 獲得喜歡的工作,正確次序應該是這樣:
- 有能力的憑直覺/沒能力的看機會,選一份工作;
- 認真工作,深入理解工作內容;
- 做出成績,獲得公司信任,爭取更多資源(工作自由度、培訓輪崗機會);
- 了解上下游相關工作,認識相關工作從業者;
- 有選擇的深入了解某些自己有興趣的工作;
- 選定下一步職業目標,進行職業準備(知識、技能、資源);
- 傾聽內心的聲音,願意幹嘛幹嘛去。
- 在這個次序中你會發現兩點:
- 你越來了解自己,30歲,甚至35歲前別太急著給自己貼上標籤,是什麼人;畫個圓圈,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回頭看看10年前的自己,當時自己是什麼人,又喜歡什麼事呢,不如耐心等待歲月讓你更加智慧深刻。
- 你手裡的牌越多,你未來的路越多。職場新人看上去有很多路,事實上絕大多數沒有資源和機會都走不通。很多路看上去走不通,認真走下去,也許就會碰到貴人,見到機會,別開生面,另闢蹊徑。
我作為互聯網行業的從業者,下面是我的經驗,不同的行業文化可能不一樣:
如果你是一個有想法也有辦法的同學,而且有過一些成功的經歷,你應該會比較有自信的。那麼,我首先強調: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
- 第一,樹立自品牌意識,把自己當做品牌來經營,推薦一本書《自品牌》;
- 第二,公司不是只有一家,真正有能力的人不以公司的意志為自己的第一意志,你應該找契合自己價值觀和發展方向的公司(我們與公司是合作關係,交換價值,公司不是家長的角色);
- 第三,工作中當然不會始終感興趣,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從不感興趣的事情里進行深度挖掘,找到興趣點,通過解決一個小問題就可以理清一條技術鏈;
- 第四,不要太過於隱忍!我認為現在這個時代是「互聯網+傳播」的時代,要有自己的理念。90後的同學別啥都聽70後80後的,經驗更迭的很快的。
最後,作為職場新人,在一開始的時候,自己的資本可能不足,我指的資本主要是你的經驗,這時候,還是需要忍受自己不喜歡的文化也好,乾的事兒也好。但是一旦積累到一定程度,然而公司還是一成不變,做的事也是一成不變,發展不是很好的話,果斷離職找更好的。
最後:做事,講真話,不繞彎子,適度考慮他人感受。舉雙手同意@上官人 的回答。
如果是在別人給你付錢做他想要你做的事情的情況下。你憑什麼有選擇權?人家付錢買的就是你的選擇權。想要只做自己喜歡的事很簡單,找個人專門付錢讓你做你喜歡的事。
謝邀!
在職場要先學會遵守職場法則,先做人,再做事才可以哦。上選當然是做自己喜歡的事,而且是真正喜歡的事,
這樣通過長時間的積累,容易出成績,自己也有成就感,越做越有勁,良性循環。但新人沒有資源,有能力的也少,哪有選擇權呀?實際上,能一開始就做自己喜歡的事的人,極少。
現實是,我們絕大部分人都不得不做自己不那麼喜歡的事。這個問題,我理解為:如果你現在遇到的工作,不是我喜歡的,我是換還是忍?既可以換,也可以忍。
但大部分建議忍。
很多年輕人都大聲喊著:我有理想,我要做喜歡的事,我不能愧對青春。可真的有多少年輕人確切地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喜歡遊戲,想成為第二個大酒神,可他們其實只是喜歡遊戲帶來的娛樂,他們根本無法花每天八小時甚至更多來練。喜歡寫作,想成為第二個唐家三少,可他們根本受不了連續多次被退稿。他們只是以為自己喜歡什麼,其實他們只是喜歡一邊娛樂一邊躺著把錢賺了。換句話說,他們覺得現在的工作枯燥、沒勁。但真換了工作,八成還是枯燥、沒勁,還是干不長,難道一直換工作,換到老?共性還沒有,就想要個性?為什麼老一輩老說年輕人浮躁,不是沒有道理的。
你需要「沉」下心,重新審視眼前的這份工作,你厭惡它還是厭惡工作?我一直覺得我不該選理科,我不喜歡理科,我應該選文科,但真的選了文科,我就能成為唐家四少?當然不可能。我寫作就這點水平,我也不懂得分析讀者心理,我更沒辦法一天寫十個小時。而理科就一無是處?不,理科也帶給我邏輯、帶給我理科思維,很多現在有點粉絲的寫手,都是理科出身。文理為什麼不能各取所長?真正認真學點東西做點東西的人,幾乎一定會發現這份工作的所謂「竅門」的,
哪怕是文員。真的,就算是文員,我也見過把工作玩出花來的。得到了竅門,你就能提高工作效率,做得比別人更快更好,得到成就感,進而對這工作多了一絲喜歡,越喜歡就越願意花時間,越是花時間花精力在工作上,工作越容易出成績,於是越喜歡,這就是一個良性循環了。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越做越好,越跳槽越好,有的人越干越沒勁,心態越來越差,差距就是那點行動,行動的差別又來自於你對工作的看法。所以,大家都不是王撕蔥那種特別有選擇權的人,先做好手頭的事,然後再發掘自己擅長的、喜歡的事吧,這樣比較務實。千萬不要一時衝動跳出工作,然後做著做著發現自己其實如上所述,
只是葉公好龍式的愛好,結果前路走不下去,後路又斷了,這就不妙啦。謝邀。
在我眼裡,職場新人一怕沒有想法,二怕太有想法。
沒有想法是指,對自己的工作漠不關心,人家教一點,就做一點,不反思,不主動。
太有想法是指,對公司和領導缺乏信任,人家要你做東,你偏要做西。
從邏輯上說,為啥叫新人呢?新人不僅僅是工作年頭少,經驗、眼界、知識、技術能力、情緒控制等等都欠缺。新人欠缺的意思就是,公司里有經驗的人在這些方面都比新人強。
這個時候新人對方向的把握與老人出現了分歧,哪個更可能對?
這不需要我說的。
--------------------
反過來說,對於新人來說,最重要的有兩件事情。一個是業務上手,另一個是融入團隊。
前者是新人的核心利益,後者不是。新人的穩定性差,對團隊缺乏歸屬感,並且也不懂如何與團隊相處,很可能被團隊孤立。在這種情況下,新人的理性選擇就是多學業務,大不了一走了之。
而管理者給新人分派任務則更多的是從團隊需要上來考慮,較少考慮新人的個人發展問題。一般這種情況我都會建議新人與領導就個人職業規劃和發展計劃來進行一些溝通,這樣新人才有目標,滿腔熱情才能放對地方。謝邀,進公司時,我是純小白,還沒畢業就到公司了,現在四年多了,可以在公司挑自己喜歡的事兒,而且老闆還很支持,為嘛呢?1、強悍的執行力,工作不拖沓,只要布置的任務,都能保質量保速度2、喜歡學習裝個X3、不拒絕領導交待的任務4、興趣太廣了?((?⊥?))?5、讓領導喜歡你,在領導面前,該機靈千萬別犯蠢,該呆萌千萬別亂機靈6、沒別的捷徑,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 本職工作完成的很好,領導又器重你,基本上你就可以,挑自己喜歡的的事兒去做了。這個過程因人而異,但要達到你想要的結果,過程會很痛苦,騷年,你能堅持到嗎?
做有價值的事最重要了,其他的都是瞎扯
這個還是看實力,記得我們學校有個校友,研究生畢業找工作,被麥肯錫錄用,年薪10萬美金,那可是2000年前後的10萬美金,她入職前和麥肯錫直接言明,我打算幾年之後去讀哈佛的MBA,希望企業能夠考慮到這個影響。麥肯錫當時也很驚詫,表示你考上我們肯定放人,估計是覺得工作壓力那麼大,怎麼可能有空考哈佛,結果人家真考上了。有實力的人,就是有這個選擇自己喜歡的事的權利。同樣一個學校,有很多人還需要為找工作奔波,哪敢奢求選擇的權利。所以我覺得,不管是畢業生,還是已經在職場的,都要記住,不是你去選你的路,是你的實力去選你的路。
先做好該做的事是否獲得技能是否獲得同事認可是否擁有良好的職場關係
謝邀。
職場新人究竟應該怎樣,在我看來,最決定性的因素是新人背後的資源。同樣是職場新人,家裡條件普通的新人除了做好事,還有其它的選擇權嗎?很多時候,堅持自己的想法是需要很高的成本的。- 你今天做不喜歡的事,是給自己攢人品、資歷、經驗,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 你不喜歡的事,難道比你有資歷的人,喜歡做?
- 你確定你喜歡的事,你真的喜歡么?
- 擊敗敵人的方式,是喜歡你的敵人。從這個道理來說,做好你不喜歡的事,是不是更有檔次?
- 你做的什麼不重要,你對待事情的方式是推辭、猶豫、挑揀,這才決定了你能在職場混多久?而你混的越久,你能學到的才越多。
- 我在知乎回復職場問題1000+,自覺得算是非常有情懷和體諒的一個人,但是每次聽到有新人問這個問題,我真心的覺得很厭煩。
瀉藥,請問這兩件事情本質上有什麼特別大的區別嗎?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不一定是正確的事情。領導要求你做的事情,也不一定就不是你不喜歡的事情。。。在我看來,職場新人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適應社會,適應職場了,很顯然,首先應該是完成領導的安排才是最重要的,其次,做自己喜歡的事。
謝邀!
看個人需要。每個人的情況和追求都不同,所以需要的也不同。應邀我覺得剛入職場應該沒有資格去挑喜歡的事情做,工作中難免有碰上棘手或者麻煩的問題,總不能一到自己不喜歡的事就甩手不幹吧?所以先做好自己應該做的每一件事,等到慢慢牛逼了之後再挑喜歡的事來做
剛開始的新人要兩手準備。
一方面別人給你的不喜歡的工作也要表現出來很喜歡並且努力做好。
另一方面是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比如學會別人不會的業務,或者掌握不可代替的技術。後者不是一蹴而就需要積累的。
另外,可以有一些其他自己的專長,在有需要的時候可以亮出來贏得領導的看好和其他人的尊重。但是這個時機很重要,不要強求也不要太急,免得人家覺得你過於出風頭而遭人嫉妒排擠暗算,等站穩腳跟好立足之後可以再拿出來。
當然還有其他的選擇,如果這個工作沒有前途沒有前景的發展又要做很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的話,那就果斷點好好準備準備跳槽到其他更好的地方得了。在職場,新人很少有機會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更多的時候是傾聽、模仿、觀察和學習。一個職場新人太有想法,恐怕是一件不幸的事。當能力和身份大過大部分人的時候,你才能有機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一意孤行意味著鶴立雞群,如果本身不夠重要或者實力不夠就會被踢出局。
1)先學認真做事的態度,比較容易得罪人;2)再學處事圓滑的方法,事情比較難達到預期效果;3)不可鋒芒畢露,少說話總是對的,槍打出頭鳥在職場上說的往往是沒有站穩腳跟的新人。4)經驗豐富後就能遊刃有餘的利用身邊的資源做喜歡的事情,還能不得罪人。對於一個職場新人來說,最重要的是你能幹什麼,而不是你喜歡幹什麼。你喜歡做總經理的工作,但是你有那個能力嗎?如果你的能力只能做端茶複印,那麼你不喜歡做,你就沒有工作。沒有工作就意味著沒有收入。連養活自己都做不到。還談選擇什麼樣的工作?你們以為建築工地上的農民工喜歡干那種工作嗎?他們也喜歡當外企白領,做外企白領的工作。但是你覺得他們能做好嗎?
所以當你在沒有任何工作經驗,也沒用與人相處的能力的時候,職場新人根本沒有選擇什麼喜歡還是不喜歡工作的資本。能力決定了你是否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推薦閱讀:
※初入職場,對未來充滿期待,作為過來人,有沒有一些心得送給我這個晚來的職場新人?
※初入職場的新人,什麼行為或者話會讓老員工反感?
※有多少人的工作是自己不熱愛的?
※初入職場,怎樣面對同級的同事?
※同事上班時間打醬油,下班加班,領導認為加班比較多的同事工作比較認真,面對這種局面,我該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