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後驅車和前驅車對駕駛感的區別和影響?

後驅安全性是不是低於前驅車


圖中背景車型,可能是全世界單月銷量最高車型。兩張圖說明問題,大家其實可以自己感受一下的。第一圖:前驅

第二圖:後驅

其實有時候就這麼簡單。

1、前驅車有結構簡單、動力損失小,空間利用率高,操控簡單,不怕雪天起步等優點

2、前驅有駕駛容易轉向不足(感謝評論指出,這裡之前筆誤了)、操控不夠靈活,無法裝載超大馬力發動機,、扭矩轉向,重心不平衡車頭較重等缺點。

3、後驅車駕駛樂趣高、可以載入大馬力發動機,可控極限更高,重心配比平衡,這些是優點。

4、後驅缺點,傳動軸佔用空間,冰雪路面起步易打滑,轉向過度(說是缺點,其實我覺得是優點,後驅的魅力就在於此。而且對我來說轉向過度比轉向不足要安全和好控制。)

喜歡玩車喜歡操控感,後驅車更易得到。像brz mx5 這樣動力不強但是樂趣極強的車型,只有後驅布置才能提供。前驅車一旦動力不夠強,就容易被視為買菜車。


占坑。

前後驅動,日常遛彎感覺不出來。關ESP跑到極限才能感覺到,但是當你感覺到的時候,正常應該是冷汗嘩嘩的了。

至於安全性,和驅動方式有關係嘛?這兩種驅動方式的區別更多的是在成本方面。

========

======================

填坑。

車型:86,Focus ST。

這倆車在性能圈子裡基本是錯峰競爭的典範。碰巧我還都玩過。

想要體驗驅動方式不同的兩台車的感覺,得關閉ESP跑到極限。因此,請在封閉場地嘗試。暴力走街地板油加速響胎劈彎耍一耍足以,花式劈彎就別作了,慎之……慎之……

先說直線加速。

不少人說後驅車能感覺被「推著走」而前驅車是「拉著走」。好吧我承認從驅動方式上講這挺生動,但是對於坐在車子里的人而言,根本感覺不到啊。。。

當然,這裡區分前驅後驅的地方有一個,就是扭矩轉向。但是,這得是在發動機扭矩輸出夠兇殘、駕駛者踩油門夠狠、車子的設計夠操蛋的前提下,能感覺出來。

碰巧Focus ST+我就是這組合。

前驅車扭矩轉向的原因很簡單,由於發動機前橫置,從變速箱輸出的兩個半軸到兩個前驅動輪並非等長,這就導致了最終到輪上的時候,兩個車輪分配到的扭矩不一樣,而前輪又得兼職轉向,所以不對稱的扭矩就會扯動轉向機,到駕駛者面前就是方向盤擰手。

這也並非不能治,VW的性能車一個個都很聽話,改到440Nm的Scirocco我也開過,暴力給油也沒有扭矩轉向,這是因為兩個原因:第一是VW的前驅採用了不等徑半軸,長半軸較粗,短半軸較細,而Ford的前驅……我大福特才懶得思考這些精巧的玩意呢……第二是限滑差速器。機械LSD可以0延遲地修正扭矩分配不均的問題,但是GTI也好Scirocco也好Focus ST也好,都只有電子LSD。但是不得不說,Focus ST的電子LSD和VW的XDS相比,差距實在不是一點兩點。最明顯的一點就是,等徑半軸我認了,ESP全開的時候,大腳油門一樣扭矩轉向,FST的電子LSD根本就不作為啊……所以我正在淘機械LSD。。

後驅的86就沒這個問題。有人說這是因為後驅半軸等長。這當然沒錯,後驅的半軸確實基本長度一樣,但是根本的原因其實是,動力與轉向是完全分離的。負責轉向的前輪沒有任何動力分配上去,怎麼會扭矩轉向。。

在全力加速的時候(所有的前提:關閉ESP),前驅後驅的另一個區別,就是前驅安定性優於後驅。後驅在ESP關閉全力加速的時候,尾部會比較不安分,在轉向輪沒有回中的情況下會有擺動,需要小心修正。這也是86的輸出其實還是比較虛,換成Corvette的話,那應該會很可怕了。

當然,還有區別,響胎的聲音來源在車裡是能聽出來的,前輪後輪一聽就知道了。。。

接下來,劈彎。

劈彎的時候,前後驅的差別就比較明顯了。

首先說為什麼普遍認為後驅比前驅在操控上更有優勢。

前驅由於受到半軸的影響,轉向角一般不會太大,幸虧前驅多半軸距不會太離譜,否則轉向半徑大得離譜(我的ST……讓我哭會兒)。而且同時兼顧轉向和驅動,前輪負荷相當大,所以在劈彎的時候,前輪極容易突破抓地,前輪突破抓地的後果就是前輪向彎外側移動,直觀感受就是拐不過彎去,這就是為什麼前驅車容易推頭的原因。

後驅則不一樣。由於前輪只需安置轉向系,因此轉向角一般可以做得比前驅大。很典型的一個例子是Drift專用車,前輪轉向角被改得相當逆天,這樣可以在修正方向上獲得更高的自由度。劈彎的時候,由於前輪沒有任何動力,因此,往往是前輪抓住地面,而後輪若油門控制太激進,會因為扭矩突破抓地極限導致後輪空轉,後輪一旦空轉便會在慣性和附著力作用下出現橫向滑移,車尾向彎外側移動,直觀感受就是……卧槽要Spin了……這就是後驅車的甩尾。

當然,這也得是在底盤素質接近的情況下,拿個原廠銳志來,我的前驅ST分分鐘教它什麼是操控性。

實際駕駛體驗。FST作為前驅車,彎中的動態表現並不典型。它的尾部比較活躍,容易甩。但是這種甩和後驅的甩是兩回事。這也是目前越來越多前驅性能車調校方面的特點:強化前輪抓地,同時削弱後輪抓地。這樣在劈彎的時候,後輪可以比較輕鬆地突破抓地力,這樣可以有效緩解推頭的現象。造成這一效果的方法很多。最簡單的就是用手剎。前驅車的高級駕駛技術左腳剎車也可以微調後輪制動力。從結構上說,主要是利用加強車身剛度、加強兩側後懸架干涉程度來人為削弱後輪抓地能力,所以非獨立後懸車輛的尾部一般要比獨立後懸活躍,這在性能車上是喜聞樂見的了,另外,通過強化頂吧來將後輪人為拽起來也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一些A0級鋼炮車身剛度比較強、懸架行程短,劈彎的時候甚至會有彎內側後輪離地的情況。ST的做法屬於安裝強化頂吧。它的原廠頂吧已經達到了改品的水平。

但是再怎麼活躍,在入彎的初期,仍然能夠感覺到車頭向彎外偏離預設行車路線的情況,在車頭動作之後,車尾才會因為慣性甩出去。這時候大可以放心大膽地給油——卧槽方向盤怎麼不聽話了?

呃……老朋友扭力轉向又來了。。

修正路線吧。耍性能車切記別鬆手。。

之所以可以放心大膽地給油,前驅車的牽引力作用點位於重心前方,在尾部已經甩出去,開始迅速修正行車方向之後,只需回盤修正方向,繼續給油,牽引力會弱化甩尾的效果,迅速回到預定的路線上。至於扭矩轉向……所以說Focus ST跑賽道走線毛糙啊。。

VW的鋼炮相對調校保守很多。最典型的就是GTI。GTI劈彎的時候轉向不足的特性是一樣的,但是還是老話——XDS很稱職。所以比Focus ST初期入彎的時候感覺略好一點點,偏離路線沒有Focus ST那麼嚇人。但是由於後多連桿附著力很強,GTI又沒有強化頂吧來人為造就甩尾,後輪只是很機械的跟著前輪走,因此表現就很中規中矩——也更好控制一些。

然後86。

開它是一種享受。

入彎的瞬間,它就能非常精準地按照我的意圖切入,而不會像ST那樣偏離,但是在入彎之後,就得注意一下油門的控制。如果油門太急,尾部就會有一些擺動。不過它的動力並不算太大,收油修方向就能救回來。至於真的拿來漂移……沒耍過。

當然話說回來,評價一台車的操控性,單純的看驅動方式或者懸架結構都是片面的。是很多因素造成了操控性的特性。比如我說86入彎到出彎指向性都非常出色,其實除了驅動方式之外,它的車身比ST輕、重心比ST更低也是重要因素,甚至可以說比驅動方式的影響更大。


這個類似的問題好像有幾個了,以前有一張台灣某汽車媒體做得非常形象的受力分析圖,基本有物理常識的朋友一看就秒懂,可惜不知搞那裡去了,現在儘力東拼西湊把問題講明吧。

首先

正常情況下,無論前置後驅,中置後驅,後置後驅,前置4驅,中置4驅,後置4驅,前置前驅~~~~除非用了些逆天的技術,轉向之初都是偏向轉向不足的。只有在彎心才會顯現出各種布置和驅動方式的差異,到出彎的時候,這個特性就會變本加例。

簡單的受力分析圖,這個是簡化成一輛車的,實際上轉彎的時候每個車輪都有獨立的受力狀況。

基本車輪的最佳走向就是合力Z.

但如果驅動輪的驅動力過大,摩擦力就會喪失,摩擦力一旦喪失,支持輪胎指向彎心的向心力也沒有了,驅動輪也就會沿彎心的切線方向外滑。也就有了後驅的轉向過度(甩尾)前驅的轉向不足(推頭)這個特性。

但現在的汽車廠家還是會盡量的把轉向特性調教得偏向中性,無論後驅還是前驅。

那是不是真的現在買的車無論後驅前驅,操控和轉向特性都差不多呢?這個也真的非也,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車廠無論怎樣調教,本身的布局特性還是很容易感覺到的~~~什麼?你開的只是一輛廉價買菜車,沒機會和那些高性能前置後驅甚至中置後驅跑車對比感受~~~這個簡單,身邊的朋友總有兩個開五菱榮光這類車的吧,妥妥的中置後驅,把你的買菜車跟他換來開一天,他絕對會答應的。怎樣試呢,(下面只是舉例子,並不提倡各位真的去嘗試)很簡單,照平常的開,來到一些丁字或者十字路口,如果你要左轉,一天肯定會遇到幾次還有五六十米到斑馬線交通燈就開始倒數的情況,這時我猜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是地板油的衝過去~~~時速70左右剛衝過去黃燈亮起,趕緊收油門轉向,轉向輪和驅動輪分工合作,這時你就可以驚嘆地感受到這輛連轉向助力都沒有的五菱榮光是如何的輕描淡寫的就把這個彎位處理掉,方向盤其過程中都沒有和你有半點角力。換回你自己的買菜車,這個情況肯定是恐懼的扭動著方向盤,油門就算完全放開,車卻好像不太肯給你轉彎一樣向彎外走,甚至響一陣胎車身才能穩定下來。(很多V6大馬力前驅車更是如此,只是電子系統介入,減輕了駕駛者的心理負擔而已)這些日常的情況就可以試出後驅和前驅的差別了~但這個如果套在一些高價位的性能前驅車上又不能作準~具體的懸掛設定和調教可以把布置形式的劣勢盡量弱化,令車尾更加活潑。而後驅性能車就會用先進的電子系統管好後輪,讓它更老實,避免一般駕駛者無法應對的轉向過度在平常使用中出現。


既然問出了這個問題,其實說明你可能也不是特別了解車,至少開車開的不多吧……

看了很多人真的是很認真地在回答這道問題,但是吧,這些專業的答案可能對於問出問題的人來講太深奧了……所以我來簡單答一下好了。

【對於80%甚至以上的車主來說,後驅車和前驅車的駕駛感基本沒啥區別】

但是有一種情況除外,就是在冰雪及濕滑路面上行駛。

在摩擦係數極低的路面上駕駛,後驅車要比前驅車容易失控,如果是坡道,後驅車更難爬坡。

以上就是結論。


安全性差異其實還是有的,但是日常駕駛差距不大,現在有車身電子穩定後,差距就更是小得可以忽略了。

除去電子輔助來談談,兩者的安全性差異主要是極限下反應的不同。

就像@XYGO說的那樣,前驅車先天容易推頭,後驅先天容易甩尾。就失控的後果和補救難度來說,推頭比較安全一點。

推頭只是車身轉向角度變小了,滑出去的路線是可以預見的,而且推頭的補救只需要減速就可以。

甩尾的話,結果不太容易預見,可能只是滑了一點車身還是向著前進的方向,也可能會打旋掉頭,甚至會車身側面裝上東西也是可能的;而甩尾的補救,及時收油可以在甩尾不嚴重的時候救回來,但是往往還需要控制方向盤糾正車頭指向,更複雜的動作意味著一般人更難救車成功。

不過推頭和甩尾也是相對的,就像福克斯ST在彎中極限的時候會帶輕微甩尾,因為後輪沒動力,這種輕微的甩尾沒啥危險,反而有助糾正推頭特性;同樣的,後驅車如果速度太快入彎時也有可能發生推頭,而你如果收油過彎並耐心等到方向回正後再加速,也不太容易發生甩尾。

以上這些情況,日常生活中也不會遇到,就算是高速路上緊急避讓,也主要看底盤的極限,而非驅動形式(除非你遇到那種情況還深踩油門避讓,那我也沒話說了)。

更何況現在有電子輔助了,只要你不要以作死的速度去挑戰物理極限總是沒問題的。


--------------------我來跑個題------------------

Oversteer和understeer都有人說了我也就不白費口舌了。最有grip的肯定是四驅不用說的(看看邁凱輪P1和保時捷918跑的nurburgring就知道),但是很多人會覺得四驅的車太穩定了沒意思,否則蘭博基尼Hurican也不會單出一個RWD-only的variant。

從日常駕駛(尤指北京的龜速駕駛)的角度來說前驅後驅的區別不是『開出來』的,大多時候都是看出來的。後驅比例肯定更優雅。前驅的先天技術限制導致前懸不能做得很短,所以dash-to-axle肯定沒有後驅的比例來的要好看。

(??圖中所示即為dash-to-axle)

以凱達拉克在售的都有著同樣設計語言(鑽石切割)的三款車對比一下:

前驅的XTS:

後驅的CTS:

後驅的CT6:

相比俯衝的XTS,CTS和CT6的stance明顯更laid-back。

(真的沒有人吐槽CT6尾燈的捷豹XJ即視感?)

當然最拿手後驅比例的BMW也實在讓人垂涎欲滴:

BMW 4-series Gran Coupe, BMW 4-series Coupe, BMW 3-series (pre-facelift)

不過其實前驅車也是可以cheat的:

從駕駛角度來說,我個人認為RWD-biased AWD是最好的compromise。

youtube.com 的頁面

圖片來源:

carbodydesign.com 的頁面

bcarwallpapers.com 的頁面

wardsauto.com 的頁面

motortrend.com 的頁面

bimmerfest.com 的頁面

wallpapersqq.net 的頁面

autoportal.hr 的頁面

steeringnews.com 的頁面

當然了還有任性的Lexus:


汽車新手,開的基本上是國產車加十幾萬的合資,說個最直觀的感受,後驅車60碼跑高速匝道,很輕鬆,前驅車60碼過彎,感覺轉不過來。專業術語好象叫轉向過度和轉向不足,望專家指正。

還有後驅車噪音大。


極限駕駛的情況下差別很大。但是日常生活總基本不會遇到。

自己FF和FR都開了一段時間了,總體感受是FR對日常駕駛體驗有提升,但是提升並不太明顯,也比較難量化。而FR帶來的潛在危險感覺卻比較深刻,主要體現在:

1.冰雪路面側滑

這個北京一年差不多能遇上一次。東三省會遇到比較多因此嚴重不推薦東三省使用FR作為日常用車

2.顛簸路面時轉向偏移

這個感覺很明顯。FF車過個顛簸路面的時候基本方向盤本身不大會有方向偏轉,但是FR在同樣情況下一定要把好方向盤,不然很有可能就沖著路邊去了。


先簡單說下,占坑有空再填。

感受:前驅轉向不足(也就是所謂的推頭),後驅轉向過度(現在不是特彆強調運動的後驅車,在調教設定上都抑制了這一點)。

區別:因車而異,現在家用前驅後驅駕駛感受真沒多大區別,題主有駕照的話,可以隨便開一台10萬以內的車,大多都是前驅。開完再去試試麵包車就行了,麵包車大多都是後驅的。

安全性:這個舉個例子就說明了,大多跑車,D級車都有後驅可選,前驅卻少之又少了。


作為一個女司機!有6年12萬公里經驗的老司機強答一下....

平時沒啥感覺,高速轉向的時候後驅會比較明顯:就是方向盤輕微轉向就可以達到前驅車大轉的效果.

另外就是後驅車冰雪天出現車身穩定系統報警的次數要超過前驅.


安全性跟前後驅沒什麼關係

無非就是在某些情況下在轉向不足和轉向過度里選一個

反正這倆都可能導致撞車

很多車選擇前驅是出於成本的考慮

如果你真的到了要靠驅動方式提升駕駛安全性的地步

(╯°□°)╯︵ ┻━┻開四驅啊!


輕量化的時代,260P以下將是前驅車的天下了,在量產家用車裡面,前驅車越來越受益於輕量化,在日常駕駛中操控性已經趕上甚至開始超越後驅了。後驅的爛路穩定性,下雨天穩定性真的是...


看過中10的節目,雪地拐彎試驗,前驅車還能拐,後驅直接撞,轉向徹底失效.


上路牙的時候,上面路面太滑。離合器磨臭了才上去了。

上路牙的時候,上面太滑。但是跟我有什麼關係呢。直接衝上去了。

上面就是前驅,手動的。下面就是後驅。自動的。

我感覺就這差別。


先說結論,前驅後驅日常駕駛完全能感覺出來,特別是雨天地面濕滑的時候。

這個問題應該算有發言權,經常開的是一台740Li和TT,7系後驅TT前驅,都是屬於馬力比較大,百公里六秒左右的車型。

TT是211匹的馬力,低速大油門的情況下扭矩轉向還是挺明顯的,245的車胎完全抓不住地,車頭會往一邊帶過去一下。不過轉向不足在TT上就很不明顯了,由於跑車底盤低和懸掛偏硬調教的緣故,過彎極限相當高,但是在濕滑路面過彎給油會快失控的感覺,估計四驅版本會好很多。

7系相比TT馬力又大了很多,達到326匹,但無論如何大腳油門車頭和方向總是很安定,在地面濕滑的情況下尾部在過彎的時候給油能明顯感覺出不安分的滑動,轉向過度傾向明顯,但完全在可控範圍內,後驅所說的駕駛樂趣應該就在於此。


關於安全性,我用親身體會,事故體會來回答吧。

前驅怕沙,後驅怕雪。

沒有ESP的後驅,比起前驅更怕失去輪胎的地面附著力。


如果是日常使用,其實差別不會很大

但也不是沒有差別,前驅車前輪位置由於發動機的緣故往往比較靠後,這樣看車頭會比較長,視覺感受來說比較丑(當然審美因人而異)所以我想在轉彎半徑上會與後驅車有些許差異

然後是由於後驅車傳動軸的緣故,中控往往會高出一點,後排中間也會隆起,這是空間上的差異,這個在日常使用上也是我認為的最大差異

傳動效率不同,同樣排量功率變速箱的車在同一個人手裡油耗可能會有微小差距,當然這個可以忽略不計

如果你是馬力較大的前驅車,起步喜歡大油門或地板油,那麼你可能會擺頭,所以你會比較少看到很大馬力的前驅車(300匹以上)

當然,至於什麼前驅轉向不足,後驅轉向過度。這的確也是兩種車的巨大差異,不過那可能需要比較暴躁的駕駛才能體現出來

另外就是如果你喜歡耍帥的話,後驅車相對前去來說更容易彈射,當然最重要的是:後驅可以漂移,前驅一般來說不行

當然大多數情況下街道是沒有條件給你飄的,但有些空曠地帶,轉轉圈甩甩屁股之類的,還是很簡單的

如果特別喜歡駕駛,後驅車會更有樂趣一點

簡單談談安全性,這個我不是專業人士不能給出非常理論的說法。日常使用,你是一個開車中規中矩的人,也不會有太大影響,體現出差別的我想會在以下幾個方面

雨雪天氣的穩定性,急剎車時車輛的操縱性,高速轉彎車輛的操縱性,這裡面具體我就不隨便誤導別人了,但結論一定是後驅相對於前驅更安全,當然這個世界上還有一種車叫四驅車,如果你喜歡下雨天狂奔,那四驅是可以甩前驅後驅很多條街的


一個是拉著你跑。一個是推著你跑 感官上還是推著跑的刺激,就像摩托車突然拉油門的那種快感


推薦閱讀:

為什麼日系車大部分不配esp?為什麼車門做得很薄?
預算10萬買車,有哪些值得推薦的車型?
怎樣成為一名出色的汽車研發項目管理工程師?
明年買車,20萬左右預算(不超過22萬,不低於15萬)落地,媳婦喜歡SUV,能給出詳細的說明?
2016 年汽車行業有哪些大的轉變?

TAG: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