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和儒家的異同?
希望有這方面的學者幫忙回答一下
謝邀!抱歉拖了這麼久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要說明一點是,儒家和道家的異同是一個大課題,憑我接下來的所答的話,也是不一定能夠完美的解釋的完,而且我也不能夠保證我說的一點錯都沒有。另外,我接下來說的是學院派的觀點,如果和任何閱讀此答案的人的意見有異,歡迎帶著文獻原本討論,不歡迎強論是非。1.論儒家傳統的觀點認為,儒家的開派宗師是孔子,但是,經過這麼多年的辨正,一般我們認為孔子並不能夠單純說是儒家的開派宗師。在這裡討論,我們把儒家的定義從延遲到曾子這一代人,視曾子為真正意義上的儒家的第一代,子思為真正意義上的第二代,孟子為第三代,荀子為第四代,自荀子(本質上說,荀子已經在一些方面是雜儒了。)以後,純粹的儒者開始消失,出現一些綜合百家意見的,但是還是自身標榜為儒家的雜儒,這些雜儒的思想以儒道為主,綜合其他子家的見解,也就是我這個為什麼在古中國能出現儒道釋三教合一這種文化奇蹟?三教合一有什麼具體體現? - 知乎用戶的回答回答裡面提到的儒者的融合。那麼搞清儒家的流變,我們就來說一說儒家到底要強調什麼東西。我們認為,凡是能夠稱的上一個子,一個家的,在他的著作里要強調是他所認識到的「道」的本質,那麼儒家強調的道是什麼?是秩序。這種秩序的重視首先表現為道德的重視,隨後到了荀子,開始出現道德轉化到法律的變化,到了荀子的學生韓非,開始強調絕對的法律。所以,儒家也會同強調道德的墨家對立起來,因為墨家強調了一種沒有等級(秩序)的愛,這樣子怎麼可能不對立呢?當然,強調秩序的儒家在謀求天下能夠平定的過程中,他要求作為平定天下的執行人和代理人能夠積極地處理遇到的,甚至是預見性的處理謀求秩序建立過程中將會遇到的問題。
儒家的秩序靠「禮制」來建立,我們有一個觀點,社會所實行的制度是基於一定背景之下各種矛盾衝突平衡的產物,所以儒家面對強大的社會衝突,他規劃的政治藍圖裡頭,需要「禮」作為一個調和劑來緩解,作為一粒固本丸來根治。這是儒家的理想主義。2.論道家道家出現於何時,首創於何人,無考。我們採用一般觀點,以楊朱為第一階段代表,老莊為第二階段代表,鶡冠子為第三階段代表。跟儒家不同,固有認為的「道家」是否算一個學派,例如是否楊朱到老莊是有弟子傳承的,是一個大問題。有一派觀點認為道家的人物在早年的時候是儒家,換言之,道家諸子是儒家派生的,個人是贊同這一派觀點的。這裡不論。那麼道家要強調什麼?我們認為道家強調的也是秩序,只不過這種秩序是表現在一種對舊時代的妥協上(這一點也要分兩派來看,後文論述),換言之,道家不是激進的改革派,他們是一種改良派,因此,在面對社會的矛盾衝突失衡以後,道家的觀點是,我們將失衡的地方修正回來,只要能修正回來,各復其位,各自為政,就能夠謀求到天下的治理。因此,在這種分析失衡的基礎上,道家看到慾望不受節制是引起失衡重要因素。所以他們會強調靜,虛,柔弱,因為在他們看來靜虛柔弱是有效控制慾望的方法。並且因此,在他們看來,「禮制」重新建立,意味著這個執行人和代理人有慾望,有慾望的人怎麼可能重新安定國家呢?儒墨的「有為」實際上將會使天下更加混亂,這樣子,不如無為。這是道家的理想主義。當然,以上論述有一點是不準確的,鶡冠子之後的道家,已經轉變為黃老道,在以道家「靜虛」為主體的基礎上,一方面吸納儒家的「禮制」思想,一方面吸納所謂的法家的「法治」思想,德刑並重以治天下,我將這種後期道家和後來荀子所代表的後期儒家的出現均視作在後思想辯論時代的必然。3.附論:儒家和道家之其他同異儒家和道家固然在解決失衡上是分為兩派路子,然而這並不能抹殺儒家重視個人自身的道德,道家也重視個人自身的道德的共性。雖然,這種共性細究還是相異的。儒家的個人道德建立是人與社會的雙向性,道家的個人道德建立是人與自然的雙向性,因此儒家講人性大過天性,他完成的是人的社會屬性的歸屬,完成的是人對社會的寬容和接納;道家則講天性大過人性,他完成的是人的自然屬性的歸屬,完成的是人對自身的寬容和接納。完成人對社會的寬容和接納,能「王」;完成人對自身的寬容和接納,能「聖」。另外,儒家和道家(其實還有墨家)還具有的共性是都是理想主義者,他們都在力圖調和和解決已經失衡的社會衝突矛盾(所不同的是,他們一者強調的是禮制的重建,一者強調的是制度的回歸),他們都曾探討了人作為一個既具備社會性又具備自然性的特殊的生物的可能(包括那些已經和未來的所作所為)。文後註:此文為論述方便,將道家視作一個學派處理,筆者本人不以道家為一個學派。
謝邀。我對儒學只是業餘愛好,所以達不到題主的要求,只能簡單談點自己的看法供參考。中國是熟人社會,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要遠小於希臘,所以中國人更關心人,而不是象希臘那樣有空間去考慮很多無用之學,也就是夫子所說:天道遠,人道邇。所以,儒道的起源其實都是於亂世如何救離苦,包括儒道墨法在內,大家對這個問題的起因可能看法是比較一致的,那就是亂世來自人類的慾望。但各家的解答是不一樣的,道家是滅欲,儒家是抑制慾望。可能說的不太確切,道家對小民是滅欲,通過實其腹虛其心使之一直奔波在生存的邊緣來滅除其它慾望;而對知識分子則是滅除物質慾望來追求靈性的自由(當然中國的話語概念中沒這個詞)與永恆,也就是將其慾望的關注點從物質轉移到靈性上。儒家是首先承認食色性也,但通過教化,以人對周邊熟人的情感為發力點來教人以仁善來控制慾望,對於知識分子則更進一步的提出君子之道,以做君子成聖人將其慾望轉移到家國責任上來。這我認為應該是兩家的根本區別,希望能對題主有所幫助。
這個問題太大了。
我個人認為,莊子的天下篇總結的各家各派的特點,是非常不錯的。首先,此答案將不斷編輯,編輯次數以題主修改問題次數爲準。
爲何?因僕不知題主問的是哪個道,哪個儒。
因時代不同,而學術亦不同,學術一直在進步。孔子之儒與孟子之儒不同,與荀子之儒更是差別千萬。道家亦然,老子之道與莊子之道不同,與出土之《黃帝四經》更是與常人所認爲之道家差別千萬。何況後世各種學派呢?
不分流派的總論,純粹是耍流氓。
倘若止是比較先秦儒道之區別,儒重禮,道重自然。
禮,即人與社會之接納性。道,即人與自然之接納性。
戰國後期儒家主張禮法並重,道家亦主張道刑並重,或屬必然。
順安喵~。目前對中國傳統文化,存在的一個比較普遍,也比較嚴重的誤解是,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以「道」為最高追求。儒家講道,道家更是講道。
儒家、道家都講道,這是沒錯,但是,無論是對儒家,還是對道家,道都非最重要的,第一位的,而是次等重要的,第二位的。
在《論語》中,孔子說「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在《道德經》中,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兩句話顯示,在孔子眼裡,按重要性排序是:學、道、立、權。最重要的是權,而道則排在倒數第三。在老子眼裡,按重要性排序是:人、地、天、道、自然。最重要的是自然,道則排在第二。老子的話,很容易理解。孔子的話需要解釋一下。「共學」就是共同學習,「適道」就是向道、求道,「立」就是行道、守道,「權」就是權變,接近現在的理論聯繫實際。孔子是在說,可以一塊學習的人,未必可以一塊向道、求道;可以一塊求道的人,未必可以一塊行道、守道;可以一塊守道的人,未必可以一塊行權、權變。既然孔子認為「權」遠超「道」,是最重要的,那麼就有必要對其進行更詳細的解釋。「權」的本意是用稱稱量。稱量的過程,就是在秤桿上不停地移動秤砣,讓秤桿保持平衡。在實現平衡時,秤砣所在的秤星即為所稱貨物的重量。秤砣就是標準,權就是在實現這個標準和貨物匹配的過程。通過這種標準和貨物的匹配,就可求得貨物的重量。所以,「權」聯繫著兩端。一端是作為標準的秤砣,它是不變的。另一端是被稱量的貨物,是隨時在變的,每一次稱量的貨物的重量都是不同的。「權」就是用不變的標準,求得可變的貨物的重量。引申一步,「道」就是標準,是不變的。所面臨的實際情況,則是時刻在變的。「權」就是把不變的「道」,落實、應用到時刻在變的實際情況中去。所以,「權」非常近似於現在所說的理論聯繫實際,理論就是道。然而,孔孟眼中的「道」,又與現在的「理論」有著本質的不同。現在的「理論」,存在於客觀世界中,是有關客觀世界的客觀真理。這意味著真理是存在於人心之外的,人要獲得真理,必須去研究客觀世界。與之相反的是,孔孟的「道」,並非存在於人心之外,而是存在於人心之內。孔孟並無現在的客觀世界的概念。對這一點,儘管在儒家學說中是常識,然而對被「客觀世界」教義嚴重洗腦的現代中國人來說,理解起來已經變得非常困難。事實上,對孔孟二人,經常說的並不是「道」。孔子經常提的是「禮」,「道」蘊含在禮之中。而孟子經常提的則是「義理」,義理就是道。孔子認為,禮的本源在人心,是由人心發出的。人們遵守禮,最終目的不是機械、呆板地遵守它,而是為了獲得「心安」。這就是「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所要表達的意思。孟子說的更直截了當。他說「義內」,「義理」是存在於、發端於人心之內,而非存在於人心之外。所以,求道,學習義理,對孔孟而言,並非向「客觀世界」學習,而是向自己的內心學習,去體驗、感悟、悟正自己的內心。那麼對「權」而言,權的標準也就是「義內」的,存在於人心之內。「權」就是把「道」應用到實際情況中。「應用」就是比較、判斷、選擇,在「道」和實際情況之間進行比較判斷,並選擇一個行動方案 。這一系列動作的發出者也是人心。所以,道和應用道的主體都是人心。所以「權」的主體就是人心。孔子認為權是最重要的,實際上就是認為人心是最重要的。有人可能會有疑問。《論語》中不也說嗎,「朝聞道夕死可矣」,孔子把道看得比生命都重要,他還不重道嗎?其實,對「朝聞道夕死可矣」,歷史上有截然不同的兩種解讀。漢唐時期,把「道」解讀為國家有道。這句話的意思是,早晨聽到國家變得有道了,晚上就去死,也是值得的了。宋朝之後,才開始吧道解釋成形而上之道。儒家最看中的是心性,而道家最看重的自然。何謂自然,自然就是自然而然的狀態。世界是自然的,而且這種自然的狀態本身就是最完美的秩序。人應該順應自然,不要去干預,而應無為。(微信公號:新心性主義)首先確定一個語境,道家是上古先秦時期的老莊學說,儒家是同時期的孔孟荀學說。
非如此無法確定核心議題,因為每個時期的儒家和道家均表現出不同的理念,然而儒道之命名和生命均源於先秦,故而選擇核心加以敘述我認為是正常的。
然而即使只是探討諸子百家中的儒道異同,命題依然過於龐大,我為了不耽誤大家的時間,只分別敘述下自己對於儒道概念的簡單觀點。
儒道之異:
孔孟荀三者學說均以待人以禮,施政以仁,問學以道的基本觀點為核心進行延伸探討在人之交遊,治國,個人修養三方面,其本質是入世而出世,在深入的按照禮、仁、道三者協同的時候,以一個合理的穩定的社會結構去構建一個理想中安寧的社會。而老莊學說明顯與儒家學說的核心點不同,老莊開篇便說明當時之世所有人生存的根本理念不對,在人之往來,治國治世上本不需要花費太多難以控制的心思,所以治世是枉然的,根本上是追求個人的超脫和逍遙。所謂「無為而無不為」,所以老莊學說的本質是出世而入世。當每個人在個體上達成了逍遙洒脫自在無為的境界,一切環境相關的東西都不再是追求。
儒道之同:兩者之同在於強大的環境壓力(民不聊生之亂世)之下,作為有識之士的強烈責任心,試圖為普天之下的民眾找到一個可以解脫這種困境的道路,無論是通過社會變革,還是通過個人超脫,都是為了找到出路,找到辦法。理論指導實踐,這兩者也確實做到了——在人們的生活和意識思考中樹立一種信仰和追求。還有一點相同,兩者都是籠統的大道思考和規則認識,也就是道德論。而且兩者對於世界觀的認識有一點是趨同的:天之道與人之道的分別。
儒家和道家的區別
1、道家從天道入手,來研究人道,儒家一開始只講人倫之道,不願意參乎形而上學的東西,宋明時期,儒家為了與道家佛家競爭,援引道家形而上而上學理論以及一些佛家思想,形成了宋明理學
2、道家推崇天性自然,所以主張全生保性,反對教化。儒家不管認為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都認為現實社會人性已經墮落,必須進行教育和改造
3、教育:道家推崇自化,儒家推崇教化
4、因為道家推崇自化,所以不崇尚聖賢,所謂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儒家提倡教化,誰來教化,自然是聖賢了
4、做事方法:道家主張順其自然,儒家主張中庸之道
5、對待其他學說,道家主張無為,主張雜采,所以很多黃老著作,如《管子》和《呂氏春秋》等,都被後世誤認為雜家,儒家對不影響自己執政地位的,比較寬容,而對影響自己執政命運的,採取攻乎異端的態度
6、政治上,道家推崇無為而治、因循(因循萬民天性治國)和法治,儒家推崇禮治和仁政,禮制通過等級制度進行統治,仁政就不定義了,合起來就是先把你踩在腳下,然後再給你些恩慈
7、如何認識事物?儒家的回答是: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道家則認為要經過疑始、想像、玄思、篤行、領悟、觀察和語言文字等環節。粗看起來兩家差不多,但在一些關鍵的地方不同。疑始和審問,一個是因為自然的好奇心而起,一個是因為學術研究過程中嚴謹地審問;玄思和慎思,一個是開放式的思維,一個是慎重的思考;領悟和明辨,一個是直覺思維,一個是在既有的知識框架下的梳理;除此之外,道家還多了觀察和想像這兩個環節,想像力是人類創新的源泉,而觀察和實驗是近代科學區別於古代學術的關鍵因素。可見,無論在開放性、創新性還是實踐性方面,道家的認識論都要優於儒家。
莊子寓言:
南伯子葵問女偊說:「為何只有你一個人得道了?」女偊說:「我從文墨之子那裡得道的,文墨之子又是從背誦之孫那裡得道的,背誦之孫又是從明察那裡得道的,明察又是從細聽那裡得道的,細聽又是從篤行那裡得道的,篤行又是從領悟那裡得道的,領悟又是從玄思那裡得道的,玄思又是從想像那裡得道的,想像又是從疑始那裡得道的。」8、對待族群問題,道家主張齊同萬民,因俗而治,儒家主張華夷之辨,移風易俗
啰嗦一下,
中庸本意是「叩其兩端,取其中而用之」,問題是世界上未知的東西太多了,你怎麼知道你把握的兩端正好是事物本來的兩個極端?你又怎麼知道你選擇的哪個位置是兩個端子中間最好的位置呢?所以只有我無為而民自化,靠萬民的自化不斷試錯,才能找到最佳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如果換成現代經濟學的觀點,則可以這樣表述:最優角點解大多是未知的,只能通過萬民無數次的試錯來尋找。當最優角點解從無數失敗案例中浮現出來,其他人模仿之,就成新的生產生活方式,所以儒家中庸之道和馬家辯證法大多是幻想,而通過道家的「我無為而民自化」尋求最佳角點解才是正道
道家的無為而治,完整的說法是我無為而民自化,即靠萬民的自為無為無不為,靠萬民的自治無治無不治,正如《呂氏春秋》所說:無為,所以用眾為也;無能,所以用眾能也;無智,所以用眾智也
道家也講法治,你沒昏了頭吧,對的,道家也講法治,而且比法家的法治更符合現代法治的內涵,不過這主要是黃老道家的主張,這個學派有一個著名的命題:「道生法」。這一主張不但說明了法律本身合法性的來源,也為道家治國鋪平了道路,此後道家在齊國、呂不韋時期的秦國、文景之治時期都大顯身手,並取得了成功。
根據道生法的主張,法律本身可分為有道之法和無道之法,有道之法天下大治,無道之法「法令滋彰盜賊蜂起」,正如黃老道家代表人物慎到所說:「法者,非從天下,非從地出,發乎人間,合乎人心而已。」黃老道家巨著《淮南子》也說:「法生於義,義生於眾適,眾適合於人心,此治之要也」道家說,一切問題都是社會造成的,我們要返璞歸真,回到原始狀態。
儒家說,我們不幸步入了社會,得有一套方法來更可能多的保障每個人的利益。
道家說,禮是社會敗壞的產物。
儒家說,正因為社會敗壞才需要禮。
儒家:把自己弄得端端正正、漂漂亮亮的,不僅自己開心,還能把人吸引過來,然後用依禮把來的人看成一個整體來協調,這就挺好了。注意,這個整體是開放的。
道家:團結?那是能人,嗯,就是那些聖人啊大盜啊什麼的,用來坑人的玩意兒,你們誰也別想管我!還有,啥也別來打擾我!對,你們看不到我,感受不到我的存在,這是墜吼滴!
感覺道家擬人是一個仙氣滿滿的老頭兒,深諳世故卻不世故,是一個旁觀者。
而墨家是一個乞丐大俠,精通機關術,講義氣,散錢財以供天下,一生為弱勢改運奮鬥。創建於 20
正經回答一道。
避人之士為儒家,避世之士為道家。謝邀
這個問題我回答不來。道家和儒家的指導思想根本上是想通的,就是周易。
道家面對社會問題反對人為成偽。就是反對瞎折騰,渾水摸魚。不趟渾水,給人潔身自好的印象。
儒家面對社會問題支持互助成仁。就是知其不可而為,任重道遠,捨我其誰。願趟渾水,給人出力不討好的印象。
儒家思想是一種治世哲學,教人怎麼在世俗世界怎麼為人處事,總而言之,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而道家思想是出世哲學,主張道法自然,無為而治,管好自己,不要管別人。 人首先是動物,有生存繁衍的本性,要獲取各種食物來生存,以及找到配偶來繁衍。動物界有叢林生存法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能力強的才活得下去。動物性也是人的基本屬性。而道家思想就是反動物性的,主張無為而治,不去競爭,對於常人來講,如果要娶妻生子,並且想讓他們過上好的物質生活,道家就不適用了。對於思想已經上升到一定高度的人,比如說不婚不育,對物質生活沒什麼慾望,或者物質水平已經達到一定高度,而本身想追求自由生活的人來講,道家思想是可取的。 另外,因為在我國儒家思想統治的時間非常久遠,使得現在的社會儒家思想更行得通。儒家講究守規矩,講究忠孝。首先出於對家庭的責任就很難讓人依照道家思想行事。比如說你只管好自己,上有父母下有妻兒怎麼辦?因為他們也處於這樣的社會中,他們期待你孝順期待你撫養家庭。對於西方國家儒家思想沒有統治,這種情況遠比我們少。他們的個體相對獨立,沒有太看重所謂孝順和家庭責任,所以也不期望其他家庭成員做到如此。這也就是說為什麼我們的社會是人情社會。 對於現在的商業社會,道家思想同樣不適用,商業社會更類似動物界的叢林社會,弱肉強食。當然,儒家講究的忠孝仁義也不一定完全適用,畢竟這樣做不一定能做到商業的目的---企業利潤最大化。但總體來說,道家思想是讓你別進商業社會,儒家思想給你在商業社會生存提供了一種方法。
儒家強調群 人與人 人與社會道家強調個體 不說紛紛擾擾外在繁華 先安排自己 強調清凈
其實如果真想了解儒家和道家的區別,不如好好研究研究這句詩歌的背景:我本楚狂人,高歌笑孔丘。在你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下面有一些tips請注意:1. 儒家出身司徒之官,強調教育與統治。2. 班固對道家的概括是,出身史官,歷記興衰成敗。 思想核心是清虛卑弱。3. 儒家一家獨大時候是獨尊儒術之後。4. 請思考,老子,莊子,孔子的當時的職業5. 莊子為什麼那麼窮?6. 老子的故鄉楚國有什麼文化特點?7. 可能有參考意義的文章是楚辭中的《漁夫》8. 也有人認為老子是陳國人,陳國的生殖崇拜對老子思想是否有影響?
非學者,轉述易中天先秦諸子百家系列的總結:
道家注重人生,教我們真實,自由,寬容。
儒家注重文化,教我們仁愛,正義,自強。同樣都是幫我們在亂中指明方向。儒本是道,道本是儒;儒家就是道家,道家就是儒家,二者之間從其本質上來講其實並無任何一切差別不同。因為他們兩家從其本質上來講歸根結底都只不過只是:【為皇帝陛下所服務的古老的皇家權威王官之學】而已罷了!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現在的國學?
※怎樣理解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中國有沒有類似日本「一生懸命」一樣的成語?
※孝是什麼?如果父母對子女很壞,子女還需要孝順嗎?
※歐陽修是姓歐還是歐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