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至二戰時代,海軍艦隊旗艦是如何選擇的?

1. 請教各位dalao,以戰列艦交戰為主的時代,旗艦的選擇依據是什麼?邏輯上選擇艦隊中最強大的戰艦是比較合適的——最強大往往意味著最大的司令部空間、最好的防護能力、最強的觀測手段,但實際中好像經常並不如此(如日德蘭海戰中大艦隊傑里科的旗艦選擇鐵公爵號而非最新銳的女王級——當然這個可能和女王級單列為一隊快速戰列艦的戰術功能決定。

2. 由上面的問題引出,巨炮決戰時代,旗艦所擔負的職能、在編隊中的位置是怎樣的呢?(比如在戰列線上偏向於領先還是偏向居中?)


這個問題,呃,讓我稍微感覺不知道從何下手……

關於旗艦的選擇,包括具體戰艦的選擇和在艦隊中具體位置的選擇,最主要的因素當然是便於指揮。當然了這其實和沒說一樣,但又引出幾個問題:如何實施指揮?怎樣才算是便於指揮?除此之外有無其他因素?而這些問題彼此間是緊密聯繫的,下文里我會試著梳理一下。

我們知道,在軍事指揮上自古以來就存在指揮權集中和指揮權下放這樣一對矛盾,海軍也不例外。從風帆時代到一戰,旗語一直是艦隊內部的主要通訊手段。而旗語這東西首先傳遞的信息太少,其次速度緩慢(在慢節奏的風帆時代尚且不算太大的問題),實施指揮很困難。

應對這種情況,一種觀點認為應該把旗語信號系統設計得更加複雜嚴密精確,以便更好的傳遞指揮官的意圖(比如法國海軍);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戰時依賴這種複雜的東西是全然不行的,指揮官應該在戰前就把自己的意圖交代清楚,而交戰中則依靠手下各級分艦隊指揮官和艦長對自己意圖的領會和隨機應變,旗語只起到輔助作用(比如英國海軍,納爾遜是典型)。如果採取後一種觀點,旗艦最好位於艦隊前端,一是有利於士氣,二是可以讓手下的各級指揮官依據旗艦的機動來判斷自己的動向。由於戰列線前端往往最先接敵,所以旗艦也經常是最大最強的戰艦,比如特拉法爾加海戰中納爾遜的旗艦勝利號和科林伍德的旗艦君權號,就是參戰的英國艦隊里僅有的三條100炮戰列艦的其中之二,分別在兩路縱隊的最前端引導己方戰艦。而按前一種觀點,旗艦可以位於戰列線前端,好處是便於觀察;也可以位於戰列線中間,好處是可以快速傳遞信號。這種情況下旗艦未必要選擇最強大的戰艦。特拉法爾加海戰中維爾納夫的旗艦布桑托爾號排在戰列線的第十二位,是一條80炮戰列艦;格拉維納的旗艦阿斯圖利亞斯親王號位於戰列線的倒數第三位,是一條112炮戰列艦。

而進入蒸汽時代後,戰艦第一次不用看著風的臉色自由馳騁於大洋之上,航速、轉彎半徑等性能從一開始就完全確定,且前所未有的精確。這種情況下前一種觀點佔據了主導地位,信號手冊開始迅速複雜化,皇家海軍使用的《艦隊機動手冊》多達500頁。如此龐大的信號系統激起了逆反,很多人開始探究其他手段,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喬治?特萊恩創造的「TA機動」。

所謂「TA機動」,是以「TA」信號為基礎,這種信號的含義是各艦均按照旗艦的一舉一動做出同樣的動作,直到旗艦發出終止機動的信號。「TA」信號是信號手冊中原有的內容,特萊恩對其做了改進,包括多種機動方式,但都是這種跟隨式機動,包括隨旗艦航跡機動、立刻與旗艦做相同機動、跟隨分艦隊旗艦機動等等情況。通過這些情況的組合,艦隊就可以做出任何形式的機動,而所需的信號數量大大縮減,從原本的上百面信號旗減少到十餘面。而這種機動方式,旗艦的最佳陣位當然是艦隊最前端。

特萊恩首次實驗「TA機動」是1891年,而1893年他因維多利亞號的撞擊事故而喪生。這是一個很特別的時間點,是戰列線戰術重新確立乃至現代意義的戰列艦誕生的時間。他的信號系統雖然很先進,但整個體系很快就變得不合時宜。而他死後,TA機動的影響力迅速消退。直到二十世紀的最開始幾年,皇家海軍組織了一系列艦隊機動演習,確定了這樣幾個結論:

1、最佳的作戰陣型就是大致垂直於敵方行進方向的單戰列線,且戰列線要在雙方接火之前完成組建;

2、艦隊司令應處於中央位置,從而最有效地把命令傳遞給其他戰艦,且避免旗艦位於戰列線首端時遭到敵方集火打擊而癱瘓的風險;

3、戰列線前端應布置最強的戰艦,可以承受敵方的集火,也能給敵方先頭戰艦以重創。

這幾個結論部分說明了把旗艦至於戰列線中間的好處,但未能指出最重要的一點,即戰列線的展開。所謂展開,在海軍術語中專指從巡航陣型到作戰陣型的轉換。巡航陣型以多路縱隊齊頭並進最為常見。若縱隊間距為單縱隊自身的長度,各縱隊先導艦左轉/右轉90度,其餘戰艦逐次跟隨轉向,則戰列線即告組建完成,如圖。

這種等速機動差不多是組建戰列線的基本方式,其他的各種機動方式某種程度上都算它的變種。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試圖把艦隊旗艦置於戰列線前端,就意味著你的旗艦要在外側的縱隊之中,但實際戰列線的展開方向完全依據戰場情況而定,既可能左轉又可能右轉,也就是說你的旗艦到底在戰列線前端還是後端,其實完全無法確定,只有中間是相對穩定的位置。

這樣一來,選擇什麼樣的戰艦作為旗艦其實就無所謂了,基本上是按照指揮官的個人意願而定,當然了他們往往會挑一條可用的最新銳的戰艦。傑里科上任時皇家海軍最新銳的戰艦是鐵公爵級和伊麗莎白女王級,但伊麗莎白女王級的預定戰術職能是快速側翼分隊,註定位於戰列線的一端,所以鐵公爵號就成了傑里科的旗艦。在日德蘭海戰中,鐵公爵號位於第4戰列艦中隊的最前端,在她之前是第2戰列艦中隊的8條超無畏艦。而日德蘭之後,貝蒂接任大艦隊司令,隨後他的將旗就在伊麗莎白女王號戰列艦的桅杆上升起,箇中原因,到底是為了消除傑里科在大艦隊的影響,抑或對戰前關於BCS和5BS的歸屬問題進行的爭論再度表明自己的態度,就不得而知了。

選擇旗艦有沒有其他的原因?當然是有的。總旗艦除了要指揮全艦隊外,還要直接節制跟隨它的戰列艦(比如鐵公爵號就要指揮第三戰列艦分隊,這個分隊僅有皇家橡樹號壯麗號加拿大號三條戰列艦,實際上是與鐵公爵號組成了一個分隊),這無疑會對指揮造成影響。對應的解決方案是專門建造的旗艦。比如德國人的凱撒級戰列艦一共建造了5條,而此前德國海軍的各級戰列艦都是按照一個分隊(4條)建造的,多出來的這一條就是公海艦隊的總旗艦腓特烈大帝號,她為此專門配備了大型司令塔和相應的指揮設施。

到了間戰時期,無線電技術的進步使海軍終於擺脫了對信號旗的依賴,同時伴隨著戰列艦隊規模的縮小,旗艦在戰列線中的位置其實已經無所謂了。然而,還記得最開始提到的關於指揮權集中和指揮權下放的爭論么?

在間戰時期,實際上不是「爭論」,而是分流。伴隨著通信手段的進步,以及對日德蘭沒能取得決定性戰果的反思,再加上艦隊組成日漸複雜化,皇家海軍實行了徹底的指揮權下放,極度注重下級指揮官的主觀能動性,反映到實戰就是敢於以劣勢兵力與對方直接對抗,戰鬥風格勇猛強韌(跟英國陸軍完全反過來不能不說是個絕妙的諷刺)。而美國海軍則剛好相反,由於通信手段快速發展,他們認為傳遞命令遠比以往容易,所以實行了程度比原來更高的指揮權集中,伴隨這一變化的就是指揮設施的進一步複雜化,以及專用旗艦的建造——即南達科他號戰列艦和衣阿華號戰列艦。

在此之前的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僅有分艦隊級別的指揮設施,而南達科他號不限於此,不僅能夠承擔艦隊旗艦的功能,甚至還能指揮即將部署的由戰列艦和航母組成的特混編隊。南達科他號的司令塔比此前所有戰列艦都高出一層,其他設施也更多更沉重,作為代價,她僅有8座5吋副炮。南達科他級的另外三條都是按照分艦隊旗艦標準建造的,擁有更低的司令塔,和10座副炮。衣阿華級與之類似,衣阿華號按照艦隊旗艦標準建造,設施與南達科他號類似,而其餘三艦則按照分艦隊旗艦標準建造。

如圖,黑框內為衣阿華號的司令塔,一共三層

紅框內為新澤西號的司令塔,僅兩層。其他細節也有差別,不一一指出了。

作為對比,美國舊戰列艦的司令塔,只有一層高度。圖中是西弗吉尼亞號。

那麼就先說這麼多吧……

————————

衣阿華的圖


答1:最強大 最新銳的戰艦 往往會被用作整個海軍 至少也是一支大艦隊的旗艦。其中往往有著強烈的心理暗示以及政治上的象徵意義。以大和號戰列艦為例,選擇大和號作為整個聯合艦隊總旗艦便具有極大的象徵意義。無論是大和號的命名還是其規模,均能給人一種日本是個強大的海軍國家這一印象。

而在其他的旗艦選擇上,則往往是實用主義。例如萊特灣海戰的IJN第一游擊艦隊 艦隊旗艦就是重型巡洋艦愛宕號,艦隊司令栗田健男一直是將愛宕號作為自己的旗艦,整個艦隊司令部都是長時間在愛宕號上服役,更加便於展開工作。所以也就有了少見的聯合艦隊三任總旗艦(長門、大和、武藏)由一艘分艦隊旗艦指揮場景。

所以旗艦的選擇基於以上兩點 要麼是具有象徵意義 要麼就是實用主義(栗田健男就是以搬遷艦隊司令部相關手續繁瑣而拒絕將大和號選做自己的旗艦)也就是說選這艘船做旗艦是因為看著順眼 用著順手。

答2:通訊手段不發達的年代 旗艦是位於戰列線最前端的,這樣旗艦下達的命令將向後方逐艘傳達,便於後續戰艦跟隨旗艦行動。而在通訊手段發達的年代,旗艦則更多的位於艦隊中心,被其餘戰艦所組成的環形防線所包圍著。此時旗艦的作用更多的是指揮其餘戰艦的作戰分配以及調度。


栗田:我喜歡奶子大的


不起眼,但是有指揮系統。


大 ,強,新銳,先進,代表性,看起來有前瞻性,而且在當時的所有人的認知中這些東西都要一眼能看出來!

當然也有例外,小日本跟美帝交手以後,大船沒啥能做旗艦的了,就用中船,中船沒啥指望了就用小船,雪峰有段時間還做過旗艦。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印度網民對於J-20的評論?LCA光輝戰機是否的確優於J-20?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為什麼很多國人表態支持?
激光武器系統對於國防建設的意義?
台灣的軍事實力何以能排名世界NO.14?

TAG:軍事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第一次世界大戰 | 海戰 | 戰列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