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合唱指揮有多難當?


歡迎並感激大家轉載,但是轉載前可否提前告知我一下呢

謝邀,

外面下著暴風雪,明天肯定不排練,我來回答一個~

經歷:在波蘭讀的合唱指揮本科,排練指揮過本校合唱團,也排練指揮過外校合唱團。

現在在美國讀合唱指揮研究生,大學合唱團助理指揮。

當我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我是懵逼的,我覺得學習合唱指揮不難啊。如果這個專業是你熱愛的專業,那它所帶來的一切都不會覺得難,反而覺得很興奮。

我來講講一般我的流程:

當Boss把下個音樂會要排練的作品給我之前,我就會意淫到底是個什麼風格的作品,雞皮疙瘩都起來了。拿到作品的時候就開始放不下來,感覺像是自己還未出生的孩子,恨不得早點讓自己能夠把握作品的每個細節。

一般會直接到圖書館,找個沒人的角落開始讀譜。首先看清楚題目,看清楚作曲家。不管熟不熟,認識不認識。我都得直接在圖書館找相關書籍了解背景,風格,不僅是因為和教授聊起來這個作品,我可以有個大致的了解,也是為了在排練的時候可以對團員做一個大致的講解,讓他們知道自己究竟在唱什麼,為什麼唱。然後我會橫向讀譜--看是什麼調式,分別看清楚各聲部的最高音和最低音,這樣會方便我了解到這個作品的音域跨度是什麼情況,在單聲部中哪個部分會比較難唱。之後我會在內心分別視唱每一個聲部,了解大致的旋律,最後我會看歌詞,如果是我不懂的語言,我必須得查資料,讓自己發音標準。因為我不標準,團員可能也不標準,到時候我是必須得示範,必要時是需要有相關練習來糾正發音的。我的拉丁語發音一直不是很標準,還好教授告訴我圖書館有相關書籍告訴我如何發音……再然後我會縱向讀譜:給作品分出段落,了解和聲的走向和變化,重要的和弦做出標記,聲部之間很難構唱的音程做出記號,對聲部之間強弱的對比進行分析。這些東西屬於準備的階段,寫出來很短,其實任務量還是挺大的,時間允許的情況下,當然是準備的越詳細越好。

接著我會找個琴房,多數情況下,這個時候我就得去接寶寶回家開始做飯了……等孩子睡著,差不多9點,我會繼續開始學習,然後1點左右睡覺,早上6點起床給孩子準備早餐(誒,我幹嘛說這個……)我家裡有台鋼琴,大晚上只能小聲歌唱~小聲彈伴奏,反正就是各種練:彈ATB唱S,彈STB唱A,彈SAB唱T,彈SAT唱B。在唱的過程中,主要的是得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而且如何發現如何解決都得記錄下來。因為我自己會了還不行,如何高效快速的讓合唱團員會而且熟練才是目的,我出現的任何錯誤 他們都有可能出現。如何換氣,細節的變化,節奏的變化得有自己的規劃而且得講出自己的道理。另外一方面呢,我得根據節奏來讀歌詞,這樣既可以拒絕節奏問題,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解決發聲問題,正確的發聲和優美的朗讀是很有聯繫的。

第三部,我會找面鏡子,然後旁邊放個攝像機。合唱指揮不是節拍器,會準確打拍子是一方面,什麼時候呼吸,什麼時候氣息變換,什麼時候力度變換,什麼時候會有譜面之外的變化,情緒的調動,你的手勢準確嗎?會不會讓團員看到你的手勢情不自禁就緊張起來?這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往往我們多問自己幾個是不是,為什麼。會發現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排練之前, 每次排練之前,我都會找個時間把作品整體再看一次,構思一下大致會出現的問題,以及也許我想不到的問題。整理一下思路,熱身環節有哪些目的,這次排練主要完成那些任務,哪些問題有可能出現,有哪幾種解決方案,大致要用多少時間,我會在大腦裡面過一遍。q如果這些任務都完成不了,我是不會排練的,第一我會沒自信,一個沒有自信的合唱指揮=不會指揮。第二我不想浪費別人的時間。當大家能夠集中在一起,和我一起排練的時候,我不能辜負他們。

排練其實是一個互相學習的過程,合唱指揮不僅僅是一個輸出的過程,也是一個接受的過程。往往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也遇到過對我處理方式的不認同。尤其是美國學生,他們往往都有很好的辯證思維的能力。每當我覺得排了幾遍都沒有效果的時候,我也會尋求他們的幫助。偶爾會把他們分成若干組,把他們心中的音樂唱給我聽,最後我再做決定。排練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的過程,排練的時候,至少得做到能發現音沒唱準是哪個地方沒唱准,能發現那個地方沒有換氣,哪個地方音色不對,哪個地方音的質量不高,哪個地方節奏有問題。排練是一個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每一次排練我都會錄下來,然後課後寫一個report,總結每一次的進步,需要改善的地方,還存在的問題以及我沒有發現的問題。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但是這種猶如把自己靈魂拉出來然後再客觀看待自己的方法,就不會很大。效率的高低我有一個小的竅門,我把它叫做OODA標準:Observe Orient Decide Act。能夠在一瞬間做好每一項,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排練效果。

關於自己的課程,說實話我也不知道自己如何抗過來的……本科的時候,一個星期有21節課,每個學期都有指揮,排練,鋼琴,聲樂以及各種理論課。現在想想其實還是很有必要,畢竟本科確實得多上一些General 的課,這樣對知識的寬度有很好的幫助。研究生的課雖然不多,但是每門都無比難熬。上學期我修了5門課:指揮,合唱,排練,聲樂教學法,流行與搖滾音樂分析。其實很多時候都覺得自己熬不下去,但是看著床裡面的老婆孩子,再看看躺在書桌上的合唱譜,想想每次音樂會後的心情。又覺得自己很幸福。

所以。現在你們應該知道學習合唱指揮有多「開心」了吧!痛並快樂著。

最後,祝大家新年快樂


有這樣的疑問的話,證明題主應該不是專業的……那就從業餘角度來分析吧

首先很多人以為指揮就是在台上揮揮手就完了……不是這樣的!不是這樣的!不是這樣的!重要的事說三遍!指揮一定是一個合唱團的靈魂!說的嚴重點,指揮的水平決定這個團的水平!

指揮,是要帶排練的……

有能力成為一個合唱指揮之前,必須有的準備大致包括:

1 練耳,具備基本的聽和聲能力。和聲是合唱的基礎,不會聽和聲那你連判斷團員唱的準不準的能力都沒有(哪怕你把幾個聲部旋律背的滾瓜爛熟,不會聽和聲絕對然並卵,沒可能通過同時辨認多聲部旋律來判斷正誤的),更別提通過和聲走向體會整首曲子的感情變化之類的東西了。順帶一提和聲這個東西對於業餘愛好者來講絕對不是教程般的東西,不是大三和弦一定明快小三和弦一定陰暗含有大二度小二度一定不和諧,每個調的主大小三和弦色彩都不同,使用純律的合唱經過指揮調整,哪怕全是不和諧音程構成的和聲也可以很和諧很好聽(看吧,又是指揮的工作)當然除了和聲還有聽單音的能力,C和升C中間也是有無數個音的,之間的偏差也要能聽出來(練耳還有進階版,這些只是第一和最低的一步 我會在下面說)

2 基本的識譜能力 我相信很難有指揮能做到次次排練前都把各聲部譜子滾瓜爛熟。那麼排練過程中聽到某聲部屢屢唱不準怎麼辦?自己示範咯!識譜能力弱的話,這時候問題就來了吧……而且識譜能力強會大大提高分析曲譜的效率。

3 示範能力……這個好像一直沒什麼人提,但是我覺得一個指揮不能親身示範真的是很要命的事……這裡的示範,除了剛剛說到的糾正旋律和音準,還包括發聲位置、氣息等等方面的示範。而且除了正確示範,更難的是錯誤示範,也就是比如團員發聲有問題,指揮模仿問題的地方發聲,然後給出正確的發聲。想想發聲可能出現的問題如此之多,就知道這絕對難度係數爆表……(這就是進階版的耳朵,聽得出氣息不穩,聽得出發聲位置)

看到這裡應該有人開始頭大了,反正我帶團的時候這三點已經讓我頭大了……(本人水平不高)

先答到這裡,有時間再繼續

滾回來更新……

4 足夠大的曲目積累量 合唱作品也是可以分類的,每一類作品多多少少都有共性。怎麼掌握這些共性?要麼就是在高水平指揮的帶領下本身唱過,要麼就只能通過自己反覆聽強團的音頻去體會曲目中間的處理。所以以我個人的經驗,曲目積累量絕對不是「我聽過多少作品」,應當是「我聽下來了多少作品」甚至是「我唱過多少作品」。否則當一個對文藝復興作品完全不了解的指揮拿到一份沒有速度沒有各種表情記號的文藝復興譜子……畫面太美。順帶一提曲目積累量的重要性還體現在給合唱團選曲目的時候。比賽、面向水平較高的觀眾的演出和面對路人的演出,適合的曲目風格是不一樣的。如果指揮手上的作品種類太過單一,或者指揮能夠排的曲目太過單一,怎麼應付這多種情況呢?

5 對合唱愛的深沉……因為,當一個業餘合唱團指揮,哪怕只是一個學院甚至一個年級的合唱團,只要是揮一個正兒八經的合唱團,就是一件非常累人的事……首先指揮自己本身必須是一個足夠優秀的合唱團員,同時在優秀團員的基礎上,你必須比你的團員學習更多的東西。他們可以認五線譜的音就行不管曲子什麼調什麼速度,你不行;他們可以不了解曲目中的和聲效果,你不行;他們可以不認識譜子裡頭各種力度符號各種語言寫的表情記號,你不行;他們可以坐等指揮選新作品不用自己努力擴展曲目量,你也不行……所以沒有對合唱的愛,想堅持下去其實也不太容易……

零零碎碎說了那麼多,發現……我的邏輯思維都餵了哈士奇了(捂臉)

小小的總結一下吧,其實我個人覺得,天下所有指揮在做的事情都是一樣的,那就是把自己對曲目的理解告訴團員,讓團員能夠唱|演奏出自己想要的效果,所以說白了其實也很簡單。而所做的一切提高自己的努力,都是為了讓自己能在理解曲目和作曲家的道路上更近一步。

祝題主在合唱這條路上前(zuo)進(si)得愉快~


吶..鄙人不是合唱指揮..只是個合唱隊員。這段時間正好有人喊我去給指揮研究生考試幫忙唱一下,我就拿我今天參與的一場中國音樂學院的合唱指揮的考試來舉例子好了。

【合唱指揮是怎樣煉成的】

今天這場考試考官都是音樂學院里的合唱指揮屆的牛人..像吳靈芬吳老師、劉波劉老師等等共七八個泰斗級人物,參加考試的是這屆指揮系的研一研二的學生。

考試內容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指揮。

台上指揮的水平是考察合唱指揮的基礎。

這部分有兩種選擇,鋼琴有兩架,考生可以選擇讓兩個鋼伴老師演奏然後在那裡指揮鋼琴、也可以選擇像我朋友的師姐這樣找了十幾個人唱個實實在在的合唱出來指揮。

時長為12分鐘左右,我朋友的師姐揮的是莫扎特的安魂曲的1245章,雖然說場上只有鋼琴伴奏,但是譜面上面的管弦樂也要揮出來,兼要照顧合唱團。因為我們這支隊伍前前後後也就合了兩次,所以有時候我們唱不出來的東西,指揮也要揮得出來。其實上合唱隊員沒有很好的反饋的情況下指揮揮得會比較難受,但是該做的還是要做出來,總體難度可見一斑。

哦對了,脫譜指揮。

第二部分是總譜演奏

總譜演奏的意思就是,作為一個合唱指揮,你要對每個聲部都要熟悉,並且對和聲風格等等內在的東西有把握。

第一部分考完了,就坐在鋼琴前,由考官隨意挑一段剛才所指揮的段落用鋼琴彈四個聲部。

當然這不是鋼琴系的考試..我看的幾個指揮彈得都磕磕巴巴的,只要能在音符和節奏上沒什麼問題就好。然後考官會問一些曲子的問題..我也不是專業的我聽不懂問的些什麼東西,大概是記得有類似「這首曲子是柴可夫斯基寫的,你能在這裡找出什麼典型的特徵」、「這曲子的和聲走向是什麼」等等問題。

第三部分是曲目分析

考前考生被要求交一份對所指揮曲目的分析,交的那份東西其實沒那麼重要,我不相信那些老花眼大師們會去認真看.....這部分的目的是讓你事無巨細地了解這首曲目、以及這首曲目的相關。

說實在的最變態的還是這段考試,問題刁鑽古怪,令人撓頭。

「你說說看這首曲子的背景?再說說你為什麼要那樣揮?」

「伴奏譜上寫的這個是什麼樂器?(巴塞特單簧管)這個樂器是什麼調的?(.......F調?)不,G調的。(....)」

「這個樂器不多見了,如果要代替你用什麼樂器代替?"

「這是作曲家什麼時期寫的?他這個時期還有什麼類似作品?」

我只能說,不要以為音樂學院的都文化課水平不高,其實他們要學的真的也是多..說來合唱指揮是本科五年制,可是要比大部分人多學一年哦~

吶,這三個考試任務我覺得也是作為一個合唱指揮的基礎了吧,至少要完成了這些才叫一個合格的指揮。更何況這只是一個部分的考試,還有更多課程呢?

你說難不難?

但是怎麼說呢~

如果你喜歡這一行,那難不難就是另一說了。

我朋友的師姐,從小在171唱合唱,現在專門去讀在職合唱指揮研究生就是為了能再回去做指揮。能以這樣的形式回到從小唱到大的合唱團,這是多麼幸福溫暖的一件事情啊。

做一個合唱指揮,難嗎?

我想,她一定會笑著搖頭。

因為她愛合唱。

我在這裡祝福她。


謝邀…

只講專業的吧,業餘那種揮揮手的難度跟對著樂團揮揮手是一樣的。

在假設這個指揮樂理/讀譜都沒問題的前提下,主要有這些難點:

— 音準。樂器,特別是用得上專業指揮的團,音高基本不會出問題。合唱團,技術再好,也會有音準出錯的時候。最棘手大概是整個聲部甚至整個團go flat,這個控制的唯一方法就是不停的暗示singer們要興奮。還有就是某一個人小幅度go flat的話,想判斷是誰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 Cue。樂器多數時間只要給進的cue,偶爾給停的cue。合唱,所有尾音是s,d,t,x,k,都需要給尾音的cue,指揮工作量直接加倍。

— 提前量。樂器的提前量,雖然銅管也很大,但是遠遠比不上合唱。合唱有時候每一句需要給的提前量都不一樣,有一些句子甚至需要提前一個小節就給呼吸的提示。必要的時候,還需要提示organ/piano/orchestra也留出這個量,很難控制。

— tempo。有一些曲目的節奏其實不是嚴格as written的。比如plainsong和psalm,多數以說話的節奏來。還有magnunc的gloria經常有的allegando,也經常並不是嚴格比例。控制整個團用同樣的節奏不簡單,我的指揮是給每一個字的cue。樂器不怎麼有這個問題,一般都是嚴格按照樂譜時值走的。


合唱指揮最重要的一點是指揮家本身對歌曲旋律有充分的理解,才能點燃整個團隊。


同學們,大家起來,擔負起天下的興亡。


作為合唱的指揮,在自身要求與技術要領等方面是非常嚴格的。

1)要有充分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夠做好指揮而且無可替代。

2)要有一定的讀譜能力,熟知合唱中可能出現的某些問題並加以糾正。

3)有較好的聽覺、記憶力和較強的節奏感。

4)有一定的音樂理論知識,能夠準確地理解、分析和處理作品。

5)有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以便於隨時號召大家服從指揮,調動演唱者的情緒。


沒交響難。


通常對於職業的合唱指揮來說要具備三種能力:

1、聲音訓練能力:一個合唱團首先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聲音,所謂先聲奪人,一個優秀的合唱指揮必須能夠統一、調整合唱團的聲音,使之符合作品對聲音的要求。這就要求合唱指揮具備良好的歌唱能力與訓練歌唱的能力,所以國外的合唱指揮專業要求必須要完成一定學分的合唱團演唱課程與聲樂課程。

2、作品的分析與理解能力:如何指導合唱團唱好作品,要求一個合唱指揮能夠準確的理解作曲家的意圖以及作品的內容,不同歷史時期的作品,在演繹及處理上是有不同要求的,文藝復興時期的牧歌與古典時期的歌劇在聲音要求以及作品演繹上完全不同的。另外如何理解一首作品的內容和表達的目的,如何發現音符背後隱藏的細微的情感?這些都要求指揮者必須具備良好的音樂分析能力,這些都建立在諸如作曲、和聲、作品曲式分析、音樂史、總譜讀法等一些基礎課程上的,非常重要。

3、指揮技術:很多人認為合唱指揮不需要太好的技術,懂得基本的拍子就可以了,甚至有很多人認為,樂隊指揮要比合唱指揮更高級,這些理解統統都是有失偏頗的。 好的指揮技術可以幫助合唱團更好的在演出和訓練當中理解指揮的意圖,指揮語言的良好運用是一個指揮應該具備的能力。失去對音樂理解的揮拍等同於廣播體操,沒有任何意義。

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合唱指揮,以上三個方面缺一不可。

最後在說一句,說樂隊指揮比合唱指揮更難,更高級是完全不懂這個專業的外行說法!哈哈,歡迎拍磚啦。。。。以後可以給大家講講二者的聯繫和區別。

國外的指揮教育通常分為,樂隊指揮,合唱指揮、管樂指揮,有的還包括專門的歌劇指揮。

對了,要了解世界合唱發展,學習合唱藝術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World合唱藝術「,


推薦閱讀:

合唱為什麼要左右搖?
目前合唱指揮的就業前景如何?
合唱節比賽用曲有哪些推薦?
參加校級或者市級及以上合唱比賽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如何欣賞合唱表演?有哪些好的合唱作品推薦?

TAG:指揮 | 合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