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留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一.澳洲大學相關問題:
1.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ANU) 就讀是怎樣的一番體驗?
2.在悉尼大學 (University of Sydney) 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3.在墨爾本大學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4.在阿德萊德大學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5.在新南威爾士大學 (UNSW) 就讀是怎樣的一番體驗?
6.在昆士蘭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就讀是怎樣的一番體驗?
7.在蒙納士 (Monash) 大學就讀是怎樣的一番體驗?
8.在西澳大學就讀是怎樣一種體驗?
9.在澳大利亞的格里菲斯大學就學是怎樣的一番體驗?
10.在麥考瑞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11.在昆士蘭科技大學就讀是怎樣的體驗?
12.在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RMIT)就讀是怎樣的一番體驗?
13.在澳洲紐卡斯爾大學就讀是怎樣的感受?
14.關於澳洲塔斯馬尼亞大學?
15.澳大利亞的卧龍崗大學怎麼樣?
16.澳洲的邦德大學口碑如何?
17.澳洲留學圈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18.在澳洲留學幾年,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19.申請澳洲「八大名校」的錄取條件是什麼?
20.本科澳洲留學好嗎?
21.中國留學生怎麼在讀書期間找到澳大利亞當地的實習?
22.準備申請澳洲研究生 作品集怎麼做?
23.在澳大利亞讀獸醫專業?
二.澳洲生活相關問題:
1.澳洲有哪些魚可以釣?怎麼釣魚?怎麼烹飪?
2.為什麼澳大利亞搬磚工人工資那麼高?
3.澳洲的華人店找中國留學生打黑工,到底誰對誰錯?
4.在澳大利亞開農場的夢想有可能實現嗎?
5.在澳洲應該怎樣才能購買到一輛價格合理性能可靠的二手車?
6.澳洲房產投資好嗎?
7.在澳大利亞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8.收入相同的情況下,澳大利亞和國內哪邊生活的更好?
9.到澳大利亞求學,能邊求學邊打工養活自己嗎?
10.澳洲紅酒哪個牌子的比較好?
11.在澳洲求職面試和國內有什麼不同?
12.悉尼有哪些值得推薦的咖啡館?
13.如何評價阿德萊德這個城市?
14.去澳大利亞留學,要注意什麼?
15.悉尼公共交通是怎麼樣的?
16.澳大利亞好吃的零食有哪些?
17.墨爾本都有哪些好吃的?
18.到澳洲留學帶些什麼東西?
19.怎樣可以被優秀的外國男生追?
20.袋鼠肉味道如何?
22.長期居住在墨爾本這樣一個被評為世界最適合居住的城市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23.澳大利亞最美的地方是昆士蘭的布里斯班,還是黃金海岸?
24.我在澳洲學習,想暑假打工,不想去餐館,請問我該去哪找?
25.澳大利亞留學有什麼需要特別留意的?
26.如何評價布里斯班這個城市?
27.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對於留學生要選擇的寄宿家庭(homestay)有怎樣的條件要求或限制?
28.澳大利亞人開什麼車?
29.澳洲讀碩士期間,如何打工才能cover生活費?
30.在墨爾本沒車是什麼感覺?
31.為何在澳洲老掉頭髮?
32.什麼雨傘可以擋住悉尼的狂風暴雨?
33.為什麼澳大利亞每年12月—1月之間都容易發生森林大火?
34.澳大利亞打工度假簽證申請條件是什麼,是否值得申請?
35.在悉尼生活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36.澳大利亞到底哪裡糟糕?
三.澳洲政治,經濟和文化相關問題:
1.為何澳大利亞總是防範中國?中國有必要有可能南下侵犯澳大利亞嗎?
2.澳洲大眾的當下審美大概處於一個什麼水平?
3.澳大利亞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4.為什麼幾大汽車廠商都要退出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汽車製造業現狀如何?
5.澳大利亞式英語有什麼特點?
6.澳大利亞的時尚產業為何遲遲發展沒跟上?
7.阿博特大加讚賞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這是為什麼?
8.為什麼澳大利亞沒有形成熱帶季風氣候?
9.澳大利亞接下來幾年經濟會如何?
10.澳大利亞、日本、義大利三地的咖啡文化在風格和表現上有哪些不同?
11.澳大利亞是怎樣從早期的罪犯流放地發展成為一個發達國家的?
12.澳洲原住民為什麼上世紀某一時期被禁止買酒?
13.中國移民澳大利亞的歷史是怎樣的?
14.如果變成共和制,澳大利亞是否會換國旗?
15.如何看待G20澳大利亞總理對習的重視?
16.澳大利亞中西部地區人口稀少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17.為什麼澳大利亞南部比北部繁榮?
18.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都有一些州的州界是直線,這是因何而形成的呢?
19.求推薦關於澳洲文化的電影?
20.如何看待澳洲自由黨政府的高等教育deregulation?
21.澳大利亞的僱傭關係都有哪些?
22.中澳完成「自由貿易協定amp;amp;quot;談判對兩國社會和經濟可能帶來什麼更深層次的影響?
23.悉尼房價是否處於高位?泡沫是否很大?
四.澳洲移民相關問題:
1.人在國內上學、工作,沒有留學經驗應該怎麼移民澳洲或者紐西蘭呢?
2.產品經理移民澳洲能做什麼?
3.澳大利亞技術移民需要哪些條件?
4.家庭條件一般想移民澳大利亞,怎麼為之奮鬥努力,要具體的努力方向?
5.如何找到境外的工作?
6.澳大利亞獲得州擔保移民以後,去別的州工作會有什麼後果?
7.為什麼澳大利亞放寬了廚師、磚匠、瓦匠的技術移民條件?
8.去澳洲讀會計碩士能申pr的概率多大?
9.去澳大利亞留學百分之多少能移民?
10.移民澳大利亞的攻略有哪些?
五.澳洲留學爭議相關問題:
1.美國留學生真的會對澳洲留學生有偏見么?
2.如果不是為了移民,為什麼要去澳洲留學呢?
3.為什麼留學生寧願選擇比較差的美國學校也不願去加拿大、澳大利亞很好的學校?
4.澳洲的大學,如墨爾本和悉尼大學世界排名都很靠前,但為什麼都覺得去澳洲留學很水呢?
5.如何說服文科生女朋友去澳洲?
6.澳洲文憑真的因為「爛名聲」淪落到有還不如沒有的地步嗎?
7.申請留學,在悉尼大學、英國TOP10~30、美國TOP20~50之間如何選擇?
8.那些去墨爾本大學讀書的人,你們是怎麼想的?
9.澳洲的大學真的很水嗎?
10.悉尼大學學生,能否用一句話或一張圖來反駁類似「悉大很水」的不負責任的論斷?
11.澳洲留學畢業生與美國英國留學畢業的學生有什麼不同?
12.澳大利亞的留學產業帶有欺騙性嗎?
13.澳洲現在的留學前景好嗎?
14.為什麼像澳洲加拿大這樣的國家的大學與美國相比同等的大門檻要低很多?
—以下內容無關—
更多七七八八:
1.【留學服務】需要英國,澳洲,香港留學申請服務歡迎聯繫微信公眾號:長沙留學手藝人
2.【留學答疑】值乎:https://www.zhihu.com/zhi/people/723613661133803520/qrcode)
3.【留學答疑】新浪微博:崔鍾博汶Cook
4.【Live直播】紅豆Live:每周留學直播Live匯總(免費) - 知乎專欄
5.【留學乾貨】知乎專欄:https://zhuanlan.zhihu.com/c_46645937
6.【雅思乾貨】豆瓣:https://www.douban.com/people/38069694/
7.【雅思視頻】B站:http://space.bilibili.com/7726691/#!/index
我記得劉洪波大大有場講座分享過這個問題,在這裡放上記述的內容:
分為三塊內容
第一是我對選擇留學的國家、專業的建議;
第二是關於留學生面對的三大主題:找房子住宿、打工、學習;
最後我們講講回國和留在國外移民的選擇。
第一是我對選擇留學的國家、專業的建議。
首先說說國家吧。其實我當時選擇的美國,後來被拒簽了,不得已去了澳洲,就發現澳洲也挺不錯的。現在因為我的工作的關係,各個國家都去,其實看來看去都差不多。那麼稍微進行對比的話,我覺得澳洲,地理位置還是很有國家特色的,而且和英國相比,他更加包容,更加開放,是個移民國家。還有就是氣候我也比較喜歡啊!所以對比較熱情奔放的同學來說,澳洲是個不錯的選擇,而且將來移民也是比較方便。英國有他的優勢,文化底蘊比較濃厚,離歐洲大陸比較近,旅遊很方便。其他的國家,包括美國啊,包括加拿大等,都有他們自己的優勢,這個要看同學們自己的選擇。我今天還想跟大家說城市的選擇也非常重要。
同學們在選擇學校的時候一般來說要看排名,要麼是專業排名強,要麼是綜合排名強。我對大家的建議是,如果你是要回國發展的話,肯定是選知名的大學,就是綜合排名強的。因為你哪怕從一個知名大學裡但不好的專業回來,但是國內的僱主對這個不太了解。但是你要是在當地留下來發展,打算移民或者當地發展找工作的話,那肯定要選專業排名比較強的。
對學校城市的選擇真是很多同學忽視的一個地方。這個跟國內不一樣,在國內的話,我們很多時候選的大學都是在城市的市中區,然後很多城市都是綜合性的城市。這裡拿我比較熟悉的澳洲舉個例子。
我經常說,悉尼就像中國的這個上海,商業氛圍比較濃厚。墨爾本就像中國的北京,文化底蘊比較濃,它的首都堪培拉,就像中國的烏魯木齊。所以說我們特別反對同學們到堪培拉去留學。
大家知道,澳洲最好的大學是澳洲國立,是研究性非常強的研究型大學,每年出產大量的科研成果,國家把更多的科研經費撥給這所大學。那麼他就是在堪培拉,我記得我去的時候整個城市只有一家麥當勞,根本看不到人。堪培拉就像北京的一個使館區三里屯兒,有很多使館在那裡。所以說你到那裡去留學,就跟到了資本主義療養村沒什麼區別。
我一向認為我們留學不是為了學專業知識的,很多同學認為留學在國外學到的知識就會比國內高級。其實不是的,在國外學到的知識和國內學到的在專業技能上差不太多。在國外更強調的是一種學習方式,他會鍛煉你的一些思維方式和方法,而最重要的除了學習之外我認為是體驗,是開闊眼界,是你體驗先進國家的現代化城市和先進國家的一些生活方式,打開你的世界觀。我覺得選城市有時候比選學校還要重要,請同學們思考一下這句話。因為你是在這個城市要生活一年半兩年或者更長的時間,那麼這個城市對你的影響就會特別大。比如說一個老外到中國來留學如果他選擇成都,選擇上海或者選擇三亞,選擇不同的城市,這些城市肯定都有好的大學,但是選擇不同的城市最後給他的感覺印象,對他的這個將來職業發展和影響一定是不一樣,人生的際遇也會不一樣。
國外的很多城市分工是非常清晰的,比如說,在美國,底特律是汽車鋼鐵中心,紐約,是金融中心,波士頓是文化中心,拉斯維加斯賭城,就更是娛樂中心了,華盛頓是政治中心。所以你要想你是學什麼專業的,如果你學金融專業,跑到華盛頓我覺得可能就不是特別好。我說這個意思大家都明白,中國現在的大城市正在向分工細化去做,但是還不夠。比如說,一說到北京,大家想到的是,政治金融科技文化教育中心,這個就比較麻煩。所以說你到國外去讀書的時候一定要了解你去的這個城市的特色。
我說了這麼多就是特別想讓同學們能夠理解這句話:選城市和你選大學、選專業同等重要!
當時我選了悉尼大學,當時還上網查了一下還不錯啊,在城市的市中區。你知道國外很多大學就不在城市市中區,是在郊區,在高速公路旁邊,在山頂上,在海邊兒上等等,像這種學校我真的不太推薦同學們去,因為在市中區的話,你能夠感受到這個城市的氛圍。所以當時我去了悉尼大學之後,才發現我做的研究還不夠。悉尼大學旁邊有兩個小區特別不好,一個是土著人聚居區,每天穿過這個火車站呢其實挺不安全的。還有一個Newtown是同性戀聚居區,走到那條路上的你會發現滿眼望去全是男男女女,我說男男女女是男男和女女啊!
那麼好了,接下來我想給大家分享的是第二點,就是關於學習。
同學們一定要做好準備的就是英語不好真的非常痛苦。我以前就一直說,不管你雅思托福考多少分,但你的聽力我是希望越高越好的。聽力好,你出國留學才真正有幸福感,聽力不好真的沒戲。因為閱讀不好那別人讀一個小時你讀兩個小時,你勤奮一點。寫作不好,你也勤奮一點,可以補起來。那口語不好呢,這也沒關係,少說話唄,你聽得懂大家在說什麼,然後你偶爾蹦個詞。大家還覺得你字字珠璣沉默是金。但是你聽力不好這個就沒法活了,別人給你說了半天你根本聽不懂啊!然後你就會非常痛苦,你就覺得留學不是一種享受。
聽力越高,分數越好。我原來說過一個例子,如果你的聽力只能聽懂百分之八十,你的雅思聽力只考了個七分。那好了,你出國讀書的時候你發現你的學費其實應該打個八折。為什麼?教授上課的時候,你只能聽懂百分之八十,應該打個八折的。然後大家邀請你出去一起玩,你是不願意去的,不願意跟國際學生一起玩耍,因為沒法交流啊!聽交流的第一步是傾聽,不是說。
同志們一定要練好聽力。那在國外讀書的時候呢,一上來不要存在一個思想就是,出國之後前半學期我先好好練練英文。沒戲,出國之後一般來說一個學期可能只有十節課,一門課上十節就完了。十節課怎麼安排的我先告訴你哦,第一節課可能上課,下一周第二節課比如說一門課只上一次,三個小時,兩個小時的lecture,一個小時的seminar,那下周這門課可能直接就來個課堂測驗。
課堂的測驗有可能占你一百分里的十分,那再下節課可能就開始做presentation了,再下節課可能救小組作業了,又布置了小組論文了,他的考核得分非常非常細。然後你會發現,隨時隨地都在考試,就沒有時間讓你有一段時間先適應或者去學英文的,可能第二節課就讓你考試了,要做好這個準備。
而且同學們一定要知道在國外的期末考試一般來說只佔到百分之三十的分數,也就是說百分之七十的分數是和期末考試無關的,其他在前期就搞定了。期中可能佔百分之二十,還有百分之五十分散在各種作業當中。那麼同學你知道我的意思,我們在國外根本看不到,期末考試占自習教室的現象,請一定要小心哦。為什麼呢?如果你期末考試前面的七十分,已經達到了五十分以上,你已經pass了,你期末考試可以很輕鬆。如果前面的七十分你只考了二十分,期末考試你考滿分都沒戲。所以說我們說越到期末在國外學習是越輕鬆,因為前面不斷的測試部分使你學的特別紮實,不斷的複習,到了期末知識再來一遍而已,沒有新的東西了。
我特別喜歡這種學習方式,為什麼呢?因為我個人的感覺是西方的這套學習模式和考試模式啊,就是到了期末很輕鬆,而且你知識學的特別紮實,跟國內不一樣。國內是平時找不到人上課都沒人,天天晚上玩耍,然後到了期末考試前一周,老師說畫重點了,全班同學到場,然後開始占自習教室開始複習。
當然我們也在國外看到那個很多同學聽力不好,上課拿著錄音筆去錄的,你就別費那事兒了。因為很多同學都跟我說過,拿錄音筆錄,錄了之後回去沒時間聽。因為時間太長了,他講課兩個多小時,錄下來你回去再聽一遍真的沒必要。而且你上課如果不認真聽,聽都聽不懂,你回去再聽一遍,估計也聽不懂。就跟同學們做聽力一樣,假設你第一編聽不懂,第二遍你再聽的時候,估計還漏了很多東西,還是沒聽清。估計要聽很多很多遍,估計才能聽懂。你也知道我們做不到這個,所以一定要在真經派的方法把聽力練起來。
還有一點同學們都聽過我的雅思聽力入門真經的一個講座,是免費的視頻課。在最後我專門說了一點,雅思考試的section4,其實就是國外教授真實上課的場景再現,語速完全一致。所以說你現在聽section4是什麼感覺,就知道你在國外上課是什麼感覺。現在都聽不懂,就別出去,現在能聽懂,其實你現在出去就沒問題。所以說回去認真聽聽你雅思聽力section4確定你現在的聽力水平是不是能夠勝任出國上課的要求。
關於學習,還提醒一點就是group assignment很重要。在國外,特彆強調團隊協作精神,要有team work spirit。剛開始我們犯過一個錯,老師說組成一個隊的時候,經常中國同學就找中國同學組隊,這個就不是特別好,因為你們的思維方式、學習習慣都是比較一致的。這樣在很多問題上,其實就沒有東西方思想的碰撞,你聽不到創新的creative ideas。希望同學們大膽的找一些其他國家的同學組隊,找一些native Speaker加入你的團隊。這樣的話對你的作文的修改呀,口語的練習啊,思維的訓練啊,都會有幫助,別中國人在國外在學習上抱團,這是不對的!
我再梳理一下,在學習上我講了有三條,總結下。第一條我說的是聽力非常重要。第二條是學習的時候,沒有太多的時間讓你去學英文,一上來就會很緊張,同學們一定要一上來就進入狀態,每一項測試都要認真對待,這樣的話到了期末就越輕鬆,否則到了期末緊張也沒戲。第三條呢是你在做小組作業的時候,在組group的時候,請你一定要讓組員的背景多元化。
接下來我說的第三個大的板塊就是我們在國外找房子。
我們在國外住房有很多很多種,比如同學們在雅思中已經考過的,homestay、 house、 apartment、 unit、 dormitory等等。那麼這麼多的住房方式當中,哪種最好呢?
首先我們說homestay,這是一個短暫的比較好的一個方式,特別是如果同學們英語不是特別好的話,我其實特別推薦同學們能夠先住個兩三個月的homestay。這樣的話,你的口語提高的會很快,而且能夠迅速了解當地家庭的生活方式和西方人的思維習慣。但是homestay最大的問題就是你成為其中的一個family member,那麼你的自由其實受限的。你很難邀請同學來給你開個party,你自己做飯做菜也要徵得房主的同意,你很晚回家也不是特別好等等。所以說,基本上我們剛開始大部分留學生出去,就先住一段homestay,熟了之後搬出去。
Dormitory就是學校的宿舍一般來說不要去住,因為特別貴。有很多的facility,但這些facility其實學校裡面都有,你就沒必要去住這個宿舍。那個宿舍樓非常好,然後有什麼游泳池啊,有咖啡吧呀等等,這些都沒必要。我覺得那個是二次消費,沒有意義。所以不要去住學校的宿舍,除非你土豪。
那我們一般選擇去住apartment、house。這些就不多說了。我推薦同學可以找找當地的教堂,有些教堂還提供給學生去居住,這個非常有意思。我曾經看到我的很多朋友住在教堂提供的學生宿舍裡邊,那個感覺太好了!為什麼?因為教堂的地理位置非常好,一定是在城市的市中區。第二個,他是非盈利性的組織,那麼住宿費是非常便宜的。第三個,住在裡面的都是當地各個大學的學生,你的社交圈子通過你的鄰居一下就擴展到各個大學去了,很有趣。
還有就是教堂經常提供各種各樣的福利工作,擦擦桌子給你錢,唱唱歌兒然後給你錢,近水樓台先得月嘛,你們都可以去做啊。還有就是教堂經常組織大家去搞各種活動啊,party啊,參觀福利院啊,去關愛某個地方啊,組織一個燒烤啊等等,我就經常參加教堂組織的活動。還有一個是對你的英語口語提高有幫助,因為教堂經常辦周末的各種免費的英語培訓班。
還有一點我要提醒同學們,在國外你不要在一個地方住下來就不動了。因為他也是分區嘛,就跟北京跟其他城市一樣有各種區,有什麼義大利人聚居區、韓國人聚居區、中國人聚居區、貧民窟啊等等。我覺得安全的地方你都可以去試試,在各個的小區搬來搬去,其實你就體驗了這個世界上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美食不同的風景。因為出國之後,我覺得主要是體驗,同學不要怕辛苦,多去體驗體驗啊!像我住過的地方就很多,剛開始是住在這個中國人聚居區,後來去了韓國人聚居區,後來發現沒太多意思,後來又辦到了義大利聚居區。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我有一個朋友的朋友,家境不是特別好,朋友讓我照顧他一下。然後我把他接過來,他說他要最便宜的住宿,於是我給他提前找的是地下室,很便宜,什麼都傢具都沒有。然後我給他剪了個床墊放在那裡了。就過了一個月,我再去他家裡,傢具都已經配齊了,他每天早上四點鐘起來撿傢具,那地方的舊傢具都放外面大家可以自己撿。然後再過一個月去,家裡都電氣化了,再過了一個月去,發現電器都變成名牌了,就不斷的淘汰,不斷的更新換代,我就覺得特別省。
接下來分享的是留學生三大主題的第三個——工作。我覺得你要在國外留學,最重要的是做遍七十二行,嘗盡人生百態,一定要去體驗。剛開始找工作特別難,後來什麼各種工作都做,做到後來,我再去找工作的時候,老闆問你有什麼工作經驗,我特別得意,我說你需要什麼工作經驗。我覺得主要是留學我們學為貴一直提倡的我們的幾個字,原來說過的樂觀、開創、體驗。我覺得一定要樂觀啊,不樂觀的同學不要去留學,因為在國外你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
其實我覺得工作是必須的,為什麼呢?不管你家裡多有錢,如果你不工作,你花錢的時候會發現你永遠需要換算。因為家裡給你的錢是人民幣換來的,你要買東西是用當地的貨幣,除非你掙的錢和花出去的錢是同一種貨幣,否則你永遠需要換算。
跟你們分享幾個故事,當時我大概是周五的時候,看到報紙上有廣告,說是尋找一個勞動力,他們家後院需要翻修,需要挖一個花壇,我就覺得這個簡單吧,於是就去了。那一天就在他們家後院兒拿著鋤頭真的當了一次農民,給他挖土挖了一堆,然後堆成一個花壇。很難,非常辛苦,非常累,整個一天下來整個手腳就抽筋,當時還是在樹蔭下面,但是整個後背就被晒傷,還好有醫療保險的報銷,後來還花了好多錢去買各種膏藥塗在背上,天天趴著睡覺,整個後背都掉皮。
再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其實在國外,同學們知道在有噪音的地方,特別是建築工地或者除草的花園等有噪音的地方都要求工人必須帶耳機來保護他們的聽力,所以說我就去過測試一種耳機。同時,在做這個工作的時候我就在想,我回國之後可以做什麼?我覺得回國之後,中國那麼多的建築工地,我堅定的相信他們這些工人也需要保護聽力,我堅定的相信可能幾年之後中國政府也會出台一條法令,要求說的在這種噪音環境中的工人也要戴耳機,必須得到保護。那我能不能夠提前去觸發這個行業,觸發這個政策出現呢,能不能把這個耳機引入到中國,開闢一個全新的一個市場?
同學們知道我想說的意思了,很多時候你在國外工作、生活、學習時,如果你有心,你會發現,很多東西可能是中國現在沒有的,但是將來一定會有的,就像你坐時空機器到了一個更先進的國家,那可能是中國發展五年十年之後你看得到各個市場的景象。回國之後呢,來自星星的你可能會發現,其實在很多行業你都是大有可為的。
關於這一點我也是想順便回答一條你們剛才的留言:回國而沒有移民的原因。我覺得回國之後,我們的優勢會特別大。其實和國內沒有出國的同學相比的話,我們的專業技能其實不是特別佔有,但是我們的眼光眼界、我們的思維方式,一定是佔優的。
當然,我還做過很多工作,比如說還有在農場去摘果子,非常有意思的,也是很辛苦很累。但是我覺得這也是體驗了不同的生活。現在我看到採摘我都煩,因為我在國外採摘之後,別人給我錢,現在我是給別人錢,有問題吧?當時去摘那個杏兒,就是在胸前綁一個大口袋,然後爬到樹上去弄個腳手架,把杏摘下來放在袋子里,然後袋子滿了統一倒到拖拉機後面。然後我們動作特別慢,摘的太慢了根本掙不著錢,後來等著那個農場主不在,我們就抱著書使勁搖,還有拿這桿兒在林間揮舞打杏兒,打到地上我來撿。
很有意思,我覺得這就是生命嘛,就是一種體驗,不斷的去體驗一些新的事物,所以說在國外我覺得這是個非常好的一個經歷,讓你能夠到一個不同的文化,同學們大膽去嘗試去試驗就行啦。然後我很多年前上課的時候,也經常跟同學們分享我在國外的糗事兒。比如說我戴隱形眼鏡,在國外呢我就不買,我們去試戴,老外發明的這個試戴我覺得特別好,試戴了一段時間之後就到另外一個眼鏡店再去試戴。有同學說這樣是不是不好,我經常說沒關係,咱們都是無產階級革命者,到了資本主義的地方,做什麼都沒關係,放開手腳去干。跟同學們分享一句話,叫做挖資本主義牆角就是給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大膽的去做。
當然現在很多同學可能完全可以去做代購等各種其他的打工方式,比我們那時候好多了,我覺得挺好的,都去嘗試嘗試吧!
最後,我想跟同學們分享下關於畢業之後的選擇。
當然我覺得移民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現在中國霧霾太嚴重了。如果你能夠選擇移民,我覺得也沒問題。
除了移民,你選擇回國也不錯,特別是男同學。當你不甘於平庸,不甘於生活的現狀,特別有雄心,有事業心,那麼我覺得你選擇回國也沒問題。回國我覺得是能夠創造,能夠真正成就一番事業的一個選擇。
因為你要在在國外創業,成為社會主流的一份子,其實比較難一點。在國內呢,各方面的因素配合在一起,可能成功的概率會更大一點。
同學們畢業了之後,不要急於創業,這是我特別想跟你們分享的。其實學為貴包括我本身,也做一些投資。我記得我當時投過兩個非常失敗的案例。一個是也從國外回來的兩個同學,他們剛開始是在百度裡面工作,後來他們從百度出來找到我,然後我做了一個天使投資,他們當時做了一個線上口語的一個公司,找老外和同學們在線上一對一的口語,但是這個公司後來是失敗了,因為起的太早,就是走到了這個行業的前端,沒有趕上在線教育的浪潮,走的太早,就成先烈了。後來還投了一個公司,時間關係就不說了。
其實現在我也在總結投資不是投這個項目,而是投這個人。而這個人呢,綜合素質特別重要,我說的綜合素質不光是市場里、項目里你的能力,你的idea,或者你的執行力,還有一個就是你有沒有了解股東間的相關知識,知道董事會是幹嘛的,監事會是幹嘛的,然後公司結構、財務管理這些都要有常識有知識才行,這是創業者必備的技能。
所以說很多創業,包括大學生創業,包括海歸回來創業,失敗的案例特別特別多。同學們看到的全是成功的,報紙上也只報成功的,而真正創業成功的概率是非常非常小的,不是百分之一,是一萬分之一的概論,應該到這個地步。同學們要明白,失敗的東西特別多,很多時候你沒有看到,很多時候被新聞誤導或者是說被正面的案例誤導。所以我要說的是如何提高你的成功率,你一定要去了解方方面面的知識。就像經常說要學了駕照再去開車,不要一腔熱血先踩油門衝出去了,然後再來學交規學駕照。
很多創業者動不動就要去融資,拿A輪,拿B輪,但是沒錢的公司才去拿融資,為什麼一上來就沒錢?如果你的產品好、市場好,為什麼一上來就要融資,就要讓別人占你的股份?特別是我們做教育行業,每次看到別的教育公司開發布會拿了錢,我都笑一笑,我覺得很有趣。所以說同學們如果你要創業的話,一定要保證現金流的健康,至於融資,那是將來的事情,不要把它算在你的計劃內。
還有就是多去學習一些別人失敗的案例,從中去吸收經驗。成功的案例很多時候經驗可能沒法吸收,因為每個人成功他有自己非常強的、非常獨特的特質,而那個特質可能你很少能學到。但是很多人失敗呢,失敗的原因很多時候是非常有共性的,很可能就發生在你身上。所以說同學們要多看一些失敗的案例分享。
最後關於同學們回國創業回國工作的一個建議,就是不要著急,不要急著去創業。然後多去工作,多去總結,等到天時地利人和。還有就是第一次創業,不要全部家當都壓上去,因為第一次創業失敗的概率非常高。現在如果我做投資的話,你的項目給我,我不會看你的項目,我會看你的人,如果你是第三次創業我會投,第一次第二次創業都不會投,因為我認為你沒有創業經驗。
期中假期,閑來無事,16天連休,來寫點東西吧。
自我介紹,本人AU的大一新生,正在讀Mining Engineering,馬上要轉去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一句話總結我剛來澳洲的心情,萬萬沒想到!一、學業1.先說申請學校吧,我高考加雅思申請的大學。高考考的有點水,香港那幾個大學去了也沒有中意的專業,就來澳洲了。(ps,家裡當年想讓我去香港,現在想想自己還是很有遠見的)。高考成績在國內可以考上一個top20的大學+雅思也就6.5總分>澳洲所有大學的工程專業向你敞開大門。商科和科學專業入學要求和工程專業基本一樣,如果你想學醫學,法律,那我只能說,入門你已經高了一個水平。總體來說,澳洲的入學門檻還是挺低的。2.教學星期一16:00了嗎,課程衝突。剛入學的時候,我心中相當悲傷。下面具體敘述一下我當時的應對措施。
跑到School的辦公室問信息中心在哪,大中午十二點,放那裡都沒人吧,一個和藹可親的萌大叔把我領過去了,其實也就十幾米,可是特別繞。一個印度大媽微笑著告訴我,這都不是事(No worries),你回家自己看課堂錄像就好,大課(lecture)不點名的。幾天之後,一個學長告訴我,那個數學課就天朝高中水平,中國人起步價期末成績85。又幾天之後,我在上課的看見了一個教授,平時都是講師上,講師把各種頭銜念完了,這個教授出來,結果第一眼我就認出他來了,沒錯就是那個中午給我帶路的萌大叔。好像,他不記得我了。3.學業壓力
數學物理什麼的除了AP,我也是和王后雄薛金星葛軍等老牌流氓搏鬥過的,雖然死的很慘,但是來澳洲之後被A-level,foundation,和澳洲高中的孩子們譽為學霸,我心中只有呵呵(人人好友推薦都是清華北大港大浙大,我自己是個什麼鳥我自己還不知道嗎?)然後就是澳洲忙的時候忙成狗,閑的時候和村主任似的。記憶性的東西有點需要努力,地理課一個單詞十幾個字母現在已近習慣了。4.個人經歷的對比
我在美中澳(時間順序排序,實力不分先後)的大學都上過課。美國沒有長期上,唯一感覺就是當年去蹭課感覺都挺有意思,因為短期交流,而且是高中生,所以沒什麼壓力。在波士頓的最好的兩個大學都蹭過課,感覺好玩的東西不多,但是起碼不會上課被講睡著,而且互動很好。中國的某國防性質大學(保密要求比較高,我到現在都沒說出去我見過在這個大學的實驗室已經做到聲波懸浮技術可以在06年讓銥和水銀懸浮在空中,我去年屁顛屁顛上大學去的時候已經能夠讓蝌蚪養成青蛙不用著地了,還有什麼老鼠像魚一樣在水裡潛水之類的,好吧,其實,這些都是公開了的實驗,不公開的機密我也不知道啊。)澳洲的大學,每天就能看見各種人慢慢悠悠走著,拿著幾本書,真的跟電影里一個樣。可是,我以為我的周圍應該被金髮碧眼的美女帥哥環繞,但是,我錯了。金髮碧眼裡帥哥美女少的可憐,而且大學基本已經被中國人佔領。我們大學學生會主席中國人,你們感受下天朝的力量。二、生活。1.吃記得在知乎上看過一句話,中國人就兩件大事,吃和祖宗。那麼出門在外,吃一定要好好說道說道了。當時剛下飛機第二天,我就參觀了南半球最大的菜市場,心裡唯一的感覺就是還不如天朝小縣城的商貿集市東西多,但是,這個句子出現了但是。我住當地人家裡,老太太買回來捲心菜,扒掉最外面一層就直接夾三明治裡面,就是這麼簡單粗暴。牛肉雞肉乳製品也是放心又便宜。但是你要是想吃韭菜蒜薹什麼的就只能去華人超市了。2.住都說國外房子便宜,恩,按單位面積來說確實不貴。不過都是一整套別墅賣啊,好點的路段也要一百萬澳元起步啊。所以,作為一個典型的屌絲,我只有默默租房,雖然我姓王,可是我不是思聰。想買房子的同城高富帥白富美,歡迎私信,反正給我租金打個5折就好了。3.行澳大利亞地廣人稀,呵呵,誰說的,過來我們談談人生。城裡過節也跟天朝過年似的好不好,路上全是人。平時公交15分鐘一班,不報站,你想哪站下車自己按鈴。我這種自以為方向感很好地孩子都坐過站過。而且周末半個小時一班,錯過了就沒有愛了。但是公交一班不會像印度一樣需要掛票,也沒有天朝那麼擠,除了早晚高峰基本都有座位。電車和火車很守時,而且會報站,但是覆蓋率比較低。如果手頭不是特別緊,可以考慮買個車,平時車子的費用沒有坐公交貴。4.英語雖說我成績不咋地,但是我2月還沒開學雅思成績就報廢了,所以英語雖然蹩腳,在中國人裡面還是不錯的。就記得剛下飛機第一天下午坐公交,沒零錢,鼓起勇氣搭訕一個白人妹子,她問我出生在哪裡,我說CHINA,她一臉不信,還說我英語口音像她最喜歡的Barry Ellen,於是我就開始和她聊超級英雄聊美劇聊美國,後來他問我要電話號,哥哥高冷地告訴她,我剛下飛機,這就去辦手機卡銀行卡,留下她再風中凌亂。英語好就是下飛機第二天去看遊行錢包丟了一臉悲催,坐公交的時候司機師傅告訴我welcome to this free country,for now and always,心中莫名感動,然後給他鞠躬道謝,結果過了一個月錢包找回來了。然後就是在很多場合給剛到澳洲不久的孩子當翻譯,其實我也是新來的啊。英語不好的也不要擔心,這裡人的很隨和,慢慢講英語基本都能聽懂,a i的發音我有的時候也不習慣,多聽就好。有回我晾衣服,房東老太太問我要不要香料(spice),我反應了半天,她過來收乾衣服,我才反應過來,她問的是(space),醉。最後,只要有錢,不會說英語都沒事。5.交往學校的社團,反正什麼樣的都有,不過我作為一個吃貨加反健身愛好者,就加了一些用嘴就能解決的社團,比如各種吃吃吃的社團,還有一些練英語的,還有就是中國學生的學生會。種族歧視,只要在大學校園裡,根本不用擔心,一般都是和諧相處,也有少量奇葩像謝耳朵一樣欺負白人老師。什麼?有白人歧視華人?反正我是從來沒有聽說過。他要是學生的話你可以使用從幼兒園就開始學習的必殺技--告老師。他要是老師,我們需要與時俱進,修改策略--告別的老師。大學外面,只要別太張揚,別大晚上瞎逛,也沒人找事。要是白天遇到了種族歧視的,別的白人會立馬跳出來收拾他,詳情請搜索adelaide rundle mall hungry jack『s,就是這樣。總之來這麼久沒有遇到種族歧視交友,我這種交際能力一般般的通過上課,社團,臉書以及企鵝已經加了一堆好友,整天見面的也就七八個華人兩三個土澳小夥伴。戀愛,不知道各位情聖怎麼樣,本人一直單身。話題,同性戀,嫖娼,毒品,政治隨意都不避諱,不要太狂熱就好。特別很多同學政治控,軍事控,不要給不喜歡的人討論太多,不是他們避諱,只是你覺得一個人天天給你講TF BOYS,EXO,和各種嘔吧,你覺得好玩嗎?真心喜歡政治的學校有很多政治社團可以加入,不過這就涉及站隊問題了,類似共和黨和民主黨,工黨和自由黨,國民黨和世界第一大黨。其他國家/地區留學生,我只告訴你中國人已經基本佔領澳洲的各個大學了。韓國人,能來澳洲的都還好相處,畢竟知道大學裡面的孔子塑像底下寫著Chinese.日本人,由於本人會一丟丟日語,所以感覺這些孩子還不錯,我帶他們去吃蝦餃魚丸叉燒包,他們帶我去吃壽司三文魚,感覺超級好,經常互相調侃也沒什麼不妥,當然關係好了之後話題的節操就要把握好了,不能太高冷,此處省去一萬字和兩卷衛生紙。剛來澳洲沒多久,具體就這點經歷可以給題主分享了。
有機會再更新。--------我是一隻遲到的分割線————————————————————————---------------------------------------------------------------**,你**遲到了多久——————————————————————————————————————————————————————————一個月吧——————————————————————————————————————————————————————————————————————————自駕游在澳洲是美美噠,可是提醒大家不要疲勞駕駛,我就是一個慘痛的教訓。拿著天朝駕照,罰款翻倍。室友遲遲借錢不還,於是在請求老媽支援之後,我愉bei快shang地開始,給老媽還錢。這也算母親節禮物了吧。————————正式開始答案的第三部分————————————————————————三、工作1,找工作本段為可忽略之廢話,看官們可直接跳轉下一段。「一切以賺錢為目的,一切不只以賺錢為目的。」(Wang 2015,p. 1) 所以,找工作是個問題。突然想起來orientation的時候用40還是60大洋辦了學校學生會兩年的會員,這個時候,會員就起作用了。(ps,想必很多孩子的會員卡只是去吃BBQ的時候免費了吧,別看別人 就是說你,小猿!) 有人說我是打廣告,對,就是在打廣告,哥哥競選student counciler,學生會不賺錢倒閉了怎麼辦。什麼?學生會還賺錢,對啊,外包給企業做,又不是不盈利組織,看這段第一句,面壁思過去。好了,一般澳洲大學的學生會或者校園職業部門,都是會有相關引導的。像我這種小白,起碼寫個個人簡歷有個模板,而且學校還會提供一些有償兼職的信息。當然,不出意外的,這些工作,基本是不可能給我這種小白機會的,原因很簡單,我是外國人,英語說再好,很多hr只看名字和生日。也就是說年齡和國籍。那麼我當然不會放棄,畢竟答應老媽還錢咯,不還的話,似乎有點丟人。具體可以選擇的方向有(1)代購(2)家教(3)服務員我們先來考慮一下(1) 代購,不免要發朋友圈,做水客,而且這年頭商品報價網上都能查著,客戶只要看得懂阿拉伯數字,就知道自己的利潤,而且客戶一開始都是親戚朋友。更重要的是,剛來澳洲的時候,一個奇葩加我要我帶奶粉,寒暄語是老爹帶我下工地的時候,他煮的玉米排骨湯給我盛了一碗。好吧,我記得,看在那隻可憐而又可口的二師兄的面子上,我把他的要求給了我一個做代購的同學,其實原因是我真不知道去哪買,然後為了負責到底,我還跟著親自去了。然後,噩夢開始,一會嫌牌子和以前給孩子喝的不一樣,一會又嫌生產日期有點晚,一會又說有點苦,最後竟然告訴我幫他買的是豆奶,買錯了。可憐天下父母心,我也知道每個父母都很關心自己孩子健康,可是淘寶上的價格基本都比代購報價貴一點點或者持平甚至便宜啊,買奶粉也是限購的啊,一次買6罐店員會告訴你,「I very much regret to imform you of that accroding blablabla restricrion,the maximum amount of one single purchase is 3 per person."說澳洲奶粉不限購的,來我們談談人生。幸虧當時是倆人一起去的,我看著那個代購的哥們,堅持不懈的喊,I want six,本想一個人在風中凌亂一會,結果耳邊人群里一句smuggler 敲碎了我的自尊心,上去表明來意後,才搞到6罐奶粉。所以,代購這種事情,不是特別急著用錢,最好不要做,還大家一個安靜的朋友圈,給世界一個有節操的中國人形象。(2)家教,在無數簡歷發給學校提供的僱主石沉大海後,上了seek,還算命好,終於有人聯繫我試工了。只要不是黑工,合法報稅,最低小時工資16澳元,老闆保證給20,這意味著,起碼我餓不死了。正式工作馬上開始,脫貧指日可待啊。(3)唐人街服務員或者後廚幫工,雖然這對吃貨來說是一個天堂。但是,工資低,偷稅漏稅現象嚴重,如果不是十分缺錢或者對美食有著厚愛,你不應該做什麼,不用我說了吧。2.工作感受反正對於學生兼職來說,我還算是有一點點經驗,總結起來一句話,正確對待自己的能力。充分利用自己的能力就好,什麼是能力呢?按我的個人感受種族英語能力相關經驗年齡所以,找兼職工作的經歷告訴我,只要肯努力,長一張亞洲臉沒什麼,好好練英語,提升個人能力就好。當然,各位國內的學霸,我在中國上不了top10,所以,我數理化,也就在這邊嚇唬一下歪果仁,你們表噴啊。最讓我驚奇的是,我和她講話,好像基本不說漢語,而且說著說著漢語就不知不覺地開始講英語。語言上,漢語的差異就算了,她的第一,已經習慣了有個妹子在人人上看見這個答案的分享,要我微信號,我鄭重表示!本人與高富帥屬兩個物種。證明如下。高,185,走人群里要是黃頭髮都看不見:富,我要是真有錢早去英國了好不好;帥,555,長得丑但是我努力。在另外一個山峰上看世界,看人生……
兼聽則明,這個一百個同學有可能寫出一百種不同的感受來。不同的個性,生活和學習習慣,有可能得出完全不一樣的結果。個人認為不一定把其它同學的感覺套在你身上,就會完全適合,還是要根據自己個人情況而言。同時在同一個名校同樣專業畢業的,我有認識工作事業非常有成就,上CCTV和本地電視報道的。也有找不到專業工作,在打零工的。性格決定命運,在海外更是如此。
(澳洲留學生暑假回國實習的,可以關注我,提供券商,會所實習) 在澳洲的中國留學生普遍家庭條件還不錯,也有比較有錢的,但是不像美國和英國有那麼多炫酷的紅三代之類的頂級階層。窮學生呢,大部分都去了美國,因為美國會給這些家裡沒什麼錢但是願意好好學習的人助學金,而澳洲比較窮,一分錢不給,除了phd。但是如果你想讀phd,美國有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就業機會,也一樣給錢,當然首選是美國了。因此,來澳洲的,基本都是自費的學生,所以家裡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 在這邊的中國留學生以研究生最多。澳洲招收研究生的門檻是比較低的,基本隨便一所學校就能申請過來讀個一年半就能拿到學位,也不用寫論文。其次就是本科生,phd比較少,高中生也不多。專業主要以工程類engineering和商科commerce(美國叫做business)為主,商科更以會計accounting為主。因為會計是一個可移民的專業,又比較水。雖然畢業後基本上找不到工作,大部分去了留學中介當顧問或者地產銷售(簡稱售樓小姐)。 除了工程和商科,其它個別專業也有中國人,比如護理類nursing,這也是個移民專業,還有教育類,礦業(也算是工程的一種),這些就業機會比較好,但是都比較難讀,對語言要求高,礦業則專業要求很高。就業機會更好的比較說醫學,獸醫,牙醫,就基本沒見到中國人讀了。而既難讀又不好就業的,比如文科專業裡面,是看不到勤勞勇敢的亞洲人民的影子的。 大的China town 澳洲,特別是在悉尼和墨爾本,簡直就是一個大的中國城。假如你住在學校旁邊,你其實一句英語也不用說,華人超市,華人飯店,華人理髮店,連鬼佬開的店聘的也是華人……總之你可以過得很好。如果你學的是理工科,不需要presentation,不需要小組討論(小組討論也沒問題,中國同學這麼多,聚一起就好了),你基本都不需要說英語上學。只要你會說簡單的日常買東西用語,會用英語答考題,作業嘛找中國同學一起做,你可以活得很好。所以中國人都願意和中國人湊在一起,最小化英語使用,怎麼方便怎麼活。 當我們上課時: 這裡的課分為三種形式:lecture,tutorial, lab。 lecture就是講師講一些比較高大上,形而上的東西,講師我們這裡叫lecturer,如果你在課上想叫老師,你要叫sir(美國人是不管是不是教授一律喊professor)。 tutorial就是tutor(美國叫teaching assistant,中國叫助教)講一些比較接地氣的東西,講師不願意講的臟活累活之類的,具體怎麼做題之類的。 lab就是實驗課,一般只有工科才有,比如電子工程的lab就是去實驗室接電路板,編程類的lab就是去機房寫代碼。文科類的沒有lab但是會有seminar,也是由tutor來主持進行討論發言。 當我們不上課時: 在不上課的時候,一群中國人湊在一起一般都做什麼呢?基本活動如下: 研究做飯,朋友圈發做飯圖、一起三國殺、到海邊BBQ,也就是買一點肉類,到海邊的公共燒烤設施去一起烤了吃,這就是中國人的主要社交形式之一。(和鬼佬的用party來社交相對)(不過澳洲的鬼佬也不像美國人那麼喜歡party。美國人簡直活著就是為了party,各種兄弟會就是為了party存在,而澳洲沒有兄弟會,也沒有那麼多party)、一起出去唱KTV、ktv大部分是韓國人開的,裡面也有相當數量的中國歌曲、一起進城吃飯(對…我們一般住在郊區) 各大商場關門比較早,一般只有星期四開到9點,其餘時間都是5點-6點之間就關掉了。周末開的時間更加壓縮。所以一到了晚上,街上就沒什麼人了。 悉尼的美食們: 說到吃飯,悉尼的美食主要有: 中國餐館,簡直太齊全了,四川菜廣東菜北方菜新疆菜上海菜,以及東西南亞那一圈的馬來西亞菜印尼菜泰國菜(泰國菜很受鬼佬歡迎),還有韓國菜,日本菜比較少主要以壽司店為主。此外還有義大利菜,法國菜(太高大上了沒吃過。。。),巴西烤肉,墨西哥卷。以及耳熟能詳的麥當勞kfc,burger king在澳洲換了個馬甲叫做hungry jacks,還有澳洲本地的雞肉漢堡店oporto。澳洲的本土菜系叫做modernaustralian。其中包括:牛排,三文魚排,生蚝,烤雞排……沒什麼特別的東西。(早就說了澳洲是個沒有什麼文化的地方了……) 打工 除了上學和業餘時間閑扯之外,相當一部分中國留學生會選擇打工。 澳洲的法定工資要比美國和英國都高一些(因為消費也高啊)。但是,注意,是法定工資!如果你去華人店幹活,你就別指望能拿到法定工資了。。。法定工資是15澳元一小時,華人店一般只給10塊。但是對於大部分中國人來說,沒有選擇的餘地。 假如你是女生,假如你英語很好,最重要的,假如你特別幸運,你可以進入本地企業,比如kfc和麥當勞,還有澳洲最大的連鎖超市coles(對了,澳洲沒有沃爾瑪這種東西)。麥記我不了解,在kfc和coles,20歲的人的
開個大坑(在下是高中生)
本文適合想在海外留學、參加競賽、閑的沒事幹的人食用。
私寫的這篇回復是從2017年8月10日開始的,這個時候我已經來澳洲悉尼一年了。
私剛來澳洲上了兩個term的語言課,澳洲一年學習分為四個term,每個term約莫10周時間。鄙人在國內也算是個弔兒郎當的學生,不過愛好是Olympiad in Informatics以及Problem Solving。
剛來澳洲的時候,我的IEC(Intensive English Center)是affliate Chester hill high school的,不要問我為什麼不是北區的好學校,原因只有一個,選!遲!了!
來到IEC以後發現有六七個中國人,大部分是越南人和中東人,悉尼Western Suburb被這些人佔領了(鏼鏼發抖)中國人非常的友好,把我帶入了農藥坑QAQ。
當時私非常幸運,家母能夠陪讀,在Campsie租了房子,靠近火車站。一開始我選的學校(不是IEC)是Condell Park High School,鄙人起初以為這是個不錯的學校,萬萬沒想到排名500+→_→,私在國內是安徽某校理實的(並非裝b求噴子繞到QWQ)所以對於這一點自然不能容忍。然後就開始了被坑之旅,在百度(我天我那個時候居然還在用百度)找到了一個相對好一點的學校Canterbury Boys High School,坑爹中介收了我1k5刀幫我轉了學(後來我才知道只需要400刀即可我CTBB)最後還是覺得男校不妥,轉到了Chester hill high school,這次我找了學校,只氪了400。。。送各位一句話,只有中國人會坑中國人,其他國家的坑不到中國人的。
有人可能問我,既然我這麼喜歡pretend B,為什麼不去申請top1 James Ruse Agriculture High School或者其他好的學校呢?& 我只能說一句,無可奉告。& 事實上是因為,澳洲這些好的學校是必須要求是本地學生Citizen或者有綠卡的Permanent Resident。不過我或許會感謝這點,讓我在Chester hill high school交到了很多不錯的朋友。
當然,我是比較特殊的留學生,當周圍的朋友都在浪,都在做漂亮的倒掛金鉤(霧)的時候,我留在家裡刷我的信息學競賽題,所用的網站是Oz Info hub。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光榮的考掛了我來澳洲的第一場比賽,Australian Informatics Olympiad 2016,私讀題讀了很久,當時的英語很差,走運的時,我沒有把握的第三題居然有15分,也是憑著這個15分,我卡線第25名被邀請去參加12月的澳洲國立大學的國家集訓隊培訓。至於培訓的東西我相信各位都不會想聽,反正我當時也似乎沒怎麼聽懂,不過面到了我的偶像Jerry Mao,Richard Gong,Jerry Mao在他year 7的時候就在維多利亞州的高考VCE中取得了4u數學的滿分。Richard Gong是Sydney Grammar School的前八名。他們一個在中國出生,後來搬到澳洲,一個澳洲在出生。兩個都只會說一些中文,但是上海話非常流利。每天的Trial Exam就是被吊起來打咯。。。→_→
集訓以後回到了悉尼,我突然想去打工,畢竟這才是留學生應該做的事。第一次打工是在家門口的水果店那裡,老闆簡直劇毒,每小時8刀,還要我五點起來,更令人髮指的是,居然還用西瓜抵工資!幹了一周我就不幹了。比較幸運的是,當我在一家魚店找工作的時候,我遇到了包子姐,她問我要不要去她那裡工作,是回國禮品打包店,我欣然同意了。
打包店的生活很無聊,從早到晚重複一系列一樣的動作,煉就了我的麒麟臂QAQ。旁邊的小哥非常帥,但是經常會和我一起吐槽老闆,我至今難忘的就是,老闆曾經在微信群發過紅包,搶了紅包的都被拉去教育做人了,因為工作時候不能玩手機(我是服氣的orz)
幹了兩個月賺了大概快要2k刀,氪了1k買了台Shanghai鋼琴,然後我也不知道剩下的錢怎麼花掉的。。我去找了老師,學習了鋼琴,重點是學了周董的曲子,菊花台,東風破什麼的。當時Richard Gong在集訓的時候彈的李斯特的《鍾》讓我一直想把鋼琴學下去。
澳洲新南威爾士州的year 10課程English, math, history, geography, science是必選科目,除此之外我選了music,japanese,commerce。聽我一句勸,commerce是個坑。私的japanese幸虧有著Anime的積累,能夠短時間內跟上,學習的內容也就是私の家族、ともだち、暇なとき、しゅみ、からまて什麼的,不是很難。
有人可能想問高中留學N Awards的問題,我到目前為止拿了一個N awards是因為我遲交了日語作業(捂臉),巨倒霉那天我本以為沒有日語課,結果。。。。。。實際上N awards的話,如果你湊齊了三個,那麼恭喜你,你就可以召喚神龍回中國了。
後來自然是二三月份的澳洲邀請賽Australian Invitational Informatics Olympiad以及法奧聯賽France and Australia Regional Informatics Olympiad。我當然是接連fuck up。AIIO我是全澳第五,然而前四金牌呵呵呵。Fario更是辣雞,一道sb題不會做甚至無緣前12,。不管怎麼樣我還是被邀請去了四月份的15人集訓。
期間一直在浪,沒怎麼認真刷題,也沒刷難題,導致了Selection Exam的爆炸,無緣今年在伊朗舉辦的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Inter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
怎麼提高英文水平?上課能聽懂嗎?這些問題我也不知道,因為我長時間在訓練英文競賽題,我的閱讀也還算可以,應付學科作業、平常的通知啥的都沒問題。私在來澳洲之前看過很多全英文電影,所以聽力和口語也還算不錯,能夠和老師同學交流,有問題找校長就行了2333。
又是一年8月,家母已經回國了,我現在搬到了在yagoona的homestay,住家人很好,是中年婦女,沒結過婚,家裡有兩隻貓一隻Lucy一隻Gilogi,早上會送我去上學,周末要幫她打掃衛生,每周$310,算是大眾價格,沒有Wifi非常不爽!!原始人生活正式開始!
--------------------------------------------------施工中,繞到前行-----------------------------------------
本人是剛來悉尼半年多的本科留學生,說兩句自己的感想。學校與課程:這方面最讓我滿意的是這裡沒有水課(諸如馬哲、思修之類)以及上課時間、課程的自由(自己選)。最不滿意的是……學費很貴……同學有很多華人,尤其商科,會計之類半個班都是華人。而在這兒留學的同學們我只能說是魚龍混雜吧,好好學習的比起混日子實在是不多。至於難度,我只能說,以我目前的階段,pass實在是十分容易的事,但凡稍微用點心學的人,就不會掛…生活:生活費還是挺貴的,比起國內這邊的物價高的太多了,吃飯尤其貴…剛來的時候天天吐槽又貴又不好吃…是的,這裡的中餐就沒什麼可取之處,倒是一些鬼佬的cafe時常讓我感到驚艷。不過這邊的中餐雖然慘不忍睹,但鑒於澳大利亞是個多元文化的國家,所以在這兒可以吃到各國美食,日韓餐也遍地都是(也許這些對於那些國家的人來說也慘不忍睹,不過至少比國內的正宗……)交通和房租也比較貴。(我想表達的是什麼都貴………)我自己不開車,不過據同學表示這裡的車倒是不貴,油價尤其便宜……當然,物價貴相對的,這裡的勞動力也很貴,我一些打工的同學賺個生活費問題不大。至於說適應不適應,悉尼40萬華人,很難不適應吧…先醬紫,也許幾年後有更多的感想,再回來寫下來^_^
先放一個多圖預警。
4/12/17更新。
對澳洲高考的細節進行了充分補充(在「沒有高考和會考是不是很爽?」這一章);
對一些細節進行了修改;
增加了目錄;
出於隱私考慮刪除了原先有的「樂觀與躊躇」一章;
列個目錄:
我在哪?
我日常的一天是什麼樣的?
那邊的上課是不是都很有趣?
那邊的文科和理科是什麼樣子的?
沒有高考和會考是不是很爽?
中國留學生在那邊是不是成績都很好?
那邊的宿舍是什麼樣的?
學校食堂的東西好吃嗎?
再來講一講學校
國外的校服是不是都超級好看?
那邊人是不是都超級漂亮超級帥?
想來這邊嗎?
學費貴嗎?
全文21,000字。最初閱讀讀者定向是高中生。
開始之前記住這個:1$=5.0251¥(一澳幣差不多是五人民幣,2017年12月4日匯率,相比於六月來說降了好多)
我記得我看到過最低的一次是一比四點五(1$=4.5¥)(2015年的時候),不過特朗普上台之後就沒有低於五了(有人說這之間有聯繫的?…嗯,我也不知道)。
我在哪?
海口海港學…不對不對不對,我在墨爾本。
一個大大的和北京一樣大(但是荒涼得多)的海灣城市的東南邊。一個叫「Brighton Secondary School」的學校。學校的網站裡面有一頁是中文的(但是什麼內容都沒有),上面寫了一個譯名叫「百靈頓中學」。雖然來到這邊之後覺得挺多東西還是叫英文叫的習慣一些(有些東西真的音譯成中文後讀起來真的特別彆扭。比如這邊有條河叫 "yarra",但是有些人會叫它「雅拉河」)。但是,隨便啦,如果你能覺得舒服些,叫中文譯名也沒關係啦!
墨爾本在澳洲的維多利亞州(也有叫「維多利亞省」的,名字都不用太在意,反正我們能聽得懂就好),維多利亞州一共有五百多所中學,所以競爭自然也是按整個州來。算2016年的排名的話,我們學校在差不多中等偏上一些的位置吧。
【維多利亞州學校排名 http://bettereducation.com.au/results/vce.aspx?lang=cn (我不確定牆內是否上得去)。表格第二列是順序;第三列是學校名稱;第四列(scores of 40+(%))是高考得分40以上的學生百分比;第五列(Median
VCE score)是中位數分數;第六列是學校位置;第七列是IB課程,有些學校有IB課程(國際高考)。這個表格是針對維多利亞州高考(VCE)成績來排名的。最後一列是申請了當年高考的人數。】我日常的一天是什麼樣的?
寫於我還是十一年級的時候,現在十二年級了。可以做一個參考。
6/29/2017
(這邊人一般都是倒著寫日期的,先寫日,再月,年。)
響了兩次鬧鐘,第一次把我從睡中叫醒,第二次把我從夢中叫醒。
白襯衫,領帶,還不到膝蓋的短褲,還有深綠色的外套。拉開窗帘,並不是那種令人期待的亮空,雲還是黑漆漆的。
玻璃外是被天邊雲層擋住了的太陽,和透出來一些的,紅通通的太陽光。
小路,轉彎,再轉彎,橋,路口,大路。高速旁邊的一條柏油道,立著「bike only」的牌子。
等了幾個紅燈,到學校了。停自行車的地方是一個很大的棚子。邊上有一輛無人認領的自行車,倒在地上,沒有了油漆,只有繞了一圈又一圈的蜘蛛網,但自行車鎖還頑強地鎖在那裡。
任由自行車自己剎車停下,停在了棚子里中間的一個地方。
學校此時還安安靜靜。
放假前的倒數第二天了。
已經好多國際生回國了。就算不回國也差不多是預備回國的狀態了。國際生比較多的科目,一下子就少了一桌子人。
但是中文課的景象卻是這樣的慘淡——
(右上角的中文老師,無奈地在點名字)
一般一節課開始之前老師都會點名字,基本上每節課都如此。這邊的老師上課是只負責講課的(中國的老師需要負責上課時間內每一個學生的安全)。所以,不來就不來了,班主任不會怎麼樣(其實根本沒有班主任),老師不會怎麼樣,無非就是你的出勤率會降一些而已。而只要不太低,也倒沒什麼事情。所以也為什麼中文課這麼多人不來了(中文課都是國際生,更準確點是都是中國人)。
(星期五的時候學校發郵件說以後不能這樣)
我們在一間教室裡面也沒有固定位置,想坐哪裡坐哪裡。
剛剛開學的時候,我們的中文課,中文老師會找一些我感覺超級無聊的話題,比如聊「星座」啊(竟然都能聊三節課),讓我們發言。第一學期的時候第一項任務是寫信(400-450字,EXM?),然後練習古文,找一些古文讓我們翻譯啊。還花了一點時間做演講(講一個詩人)。第二學期過來就練習聽力(那個猛啊),然後是說服文演講(三分鐘都夠艱難)。期末考試的時候是兩篇作文(一篇說服文一篇寫信,均要求400-450字,100分鐘)。至於假期作業,基本上是讀書。什麼《邊城》啊,《在細雨中呼喚》,《一把青》…不過聽說十二年級中文老師不布置作業(整個學校就一個中文老師,十一年級十二年級都是他教)。
最後中文課用來看電影,《飲食男女》,一部超級老的但是中文老師稱其「經典」的電影。
所以,你的第一個問題是,我暑假要回國嗎?
不回去。啊啊但是看著他們秀回國好虐啊。明天星期五了,估計朋友圈裡面好多就在刷機場的了。哦不,今天就有在刷的了。
(星期五。果然一堆在刷的,虐死了虐死了)
那你什麼時候回來啊?
十二月吧(一直在看機票)。沒有在這個假期回國,因為覺得太短了。這個假期只有兩周時間,只有十二月份的暑假有一個多月。嗯,到時候就十二年級了,高三。
這邊的季節和那邊相反,你們應該都知道了。所以,你們抱怨好熱的時候,我…
「冷死了!」
每天早上騎車去學校,迎著冷颼颼的風,和只能算得上裝飾的太陽光。但是這個裝飾品我也不嫌棄,每天看到太陽照著柏油路和汽車、建築的時候,都覺得很美。但是今天陰沉沉的,整天如此。
可是,可是,墨爾本就是不下雪。墨爾本的四周都有山脈,很高的山,所以雖然不下雪,但是想看雪還是可以去雪山轉轉。寒假的好去處,要是能找到機會去的話,拍照片給你們。
今天星期四,我的課表是——化學,英語,心理,中文,數學(Chemistry,English as an Additional Language,Psychology,Chinese,Mathematics
Methods)。一個叫Compass(字面意思是「指南針 」)的APP,在手機上可以看課程表。左邊是時間,也能看出我們一天的上課時間了,第一節課是早上8:55,放學是3:15。沒有早讀,也沒有晚修。然後是課程名稱。比如第一列的「11CHE21」就是化學課的意思:「11」是十一年級;「CHE」是「Chemistry」的簡稱,化學;然後後面那個「21」是什麼意思我也不知道。再後面是教室,化學被圈成紅色的就是因為換教室了。原來在S1上課,現在換到了E111教室(這些是教室的名稱)。最後一列是老師,我們化學老師簡稱「KIV」。
不過我有六門科目,還有一門叫「視覺設計」(Visual Commication Design)的課,今天沒有。
化學是兩節連在一起的課。這節課我們做實驗。
(實驗室,也是我們一般上化學課的地方。化學老師的表情是她自己都不知道這個反應的結果是為什麼了。)
我們的化學課,其實和國內的化學課上課的方式並不是很大。同樣是放PPT啊,然後講知識點。不過我們是每一個學期都要交一篇實驗報告,就會讓我們做那麼一次實驗。我有看到一些別的學校,化學課好像經常做實驗…(有點羨慕,因為我們化學課有點無聊)
(這次的實驗,用沉澱分析出未知元素)
兩節課之後,是二十分鐘左右的休息時間。我選擇了呆在教室裡面。因為沒有固定的教室,所以專門有幾間教室是用來給我們下課時間自習的。我剛剛來到學校的時候會去外面轉轉,後來發現真的很無聊,那時學校正好也設了這幾間教室,之後的下課時間基本上都在教室裡面待著了。
教室裡面是只允許學習的,不學習的話會被負責檢查的老師轟出去。不過我沒有什麼作業可做的(也實在不想複習什麼的,那都是好學生做的事情),便看書。
來到澳洲之後呢,先是音樂軟體集體崩潰(提示「版權受限」),然後一些國內的視頻網站啊,也看不了的(B站很多動漫是看不了的),再然後發現想看一本中文書都很難。
當然有政策都會有對策,為了好好聽音樂只好用「翻回國內的VP和諧N」,視頻啊書啊什麼的,百度竟然就能解決了。有時候發現這個我們一直在噴的東西有時候還挺好用的(百度的正確使用方式:視頻名稱(電影電視劇動漫)+ 「百度雲「;書籍名稱(比如說《24個比例》?)+「pdf」)。
我上的英語課被稱為英語第二語言(English
as an Addition Language),自然當地學生是學不了的。我們班有越南人,中國人(佔大多數),還有一個法國人。不過作為國際生較多的班,這一天自然也少了兩張桌子人。就剩下為數不多的人了。我們的英語課,最近是在讀一本書,叫Christmas Carol,上上個世紀英國的一本名著。我們是逐章逐句的讀,分析其中的句子,人物性格和背景之類的。考試就會以這本書的其中一個切入點為話題來寫論文。比如說我們上學期讀的一本叫Stolen的書,有一次測試的題目是「對於書中的五個人物性格,對於他們來說整個過程也並不是完全沒有希望的,對嗎?」
這一節課介紹作者背景。講完之後還剩四分鐘下課,然後老師就拉來一塊黑板玩遊戲(人少,帶的起來)。不好意思找了半天詞典發現自己並不會拼寫那個詞,只懂怎麼讀。意思就是一個人畫圖讓另一些人猜單詞,兩方陣營比速度。這個遊戲之前在語言學校也經常玩。
心理課,本來有四個國際生的,一個是日本人,女孩子(並不好看),但是期末考試之前就走了,也不知道還是否繼續在這邊上高中。還有三個是中國人,一個是我,還有兩個今天都沒來(他們差不多這兩天回國了)。
心理課,這一節課的開始,先讓我們看視頻。心理課看的視頻,一般是新聞或者紀錄片。這一次是一段關於眼睛康復者的,我們最近在學習眼球構造(還有解剖眼球呢)。
啊,你想看解剖?
當真?
那個…
好吧…
下面重口味覺得受不了的自行跳過哈…
下面重口味覺得受不了的自行跳過!
下面重口味覺得受不了的自行跳過!!!
行~
小心眼睛啊!
嘛反正我是覺得能受得了
這是我們周二的時候做的一個解剖實驗。我們解剖眼球,然後分步驟拍照,做完之後把照片做成PPT,發給老師,就是那節心理課的作業了。
其他時間,就是老師發一張紙,上面是一些神奇的單詞,讓我們在課本上找定義,然後寫上去。可以說,基本上心理課的知識點內容都是我們自己整理學習的了(每當這個時候,心理老師就會做些別的什麼事情,比如和我們聊天)。
今天也是如此。
中午時間。午餐有一個小時時間,這邊人不睡午覺。
我的午餐一般是我從家裡面帶過來(中國菜哦),然後不加熱就吃了(我懶,之前在港中我連吃飯排隊都不想排,更別說在這邊等微波爐了。其實這邊中午用微波爐的人倒也不是很多)。然後吃完飯就到教學樓上面去了,回到自習的教室。有時候,我會在學校食堂買些東西吃,不過只有很少的幾次。
因為這天下午的中文課的教室和中午自習的教室在同一層樓,所以,也就沒有必要那樣急著趕去上課了。
我們中文課原本有26個人,今天只來了11個。
本來中文老師還打算講之前的小說的(《那片血一樣紅的牡丹花》)。人太少了,只能給我們做些別的了。
估計明天還會繼續看電影(也確實看了)。
最後一節是數學課。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數學課的教室偏偏離中文課的教室很遠很遠,直接從學校一邊斜對角走到另一邊的距離。中間其實只有很短的空閑時間,不過老師也一樣得走過去,所以上課都會稍微晚一些。
我們數學課教室在一個禮堂裡面。今年剛剛來的時候,就聽說了要修一棟新樓,於是在這個期間就只好把禮堂分為四間教室來上課。
但是到現在呢,原來那棟計劃拆掉的樓還一點動靜沒有。
在來澳洲之前就聽說過這樣的事情:如果學校裡面要修一棟新樓啊什麼的,恐怕要從剛入學等到畢業才能等到修好咯。
星期四下午最後一節數學課,我們已經在禮堂裡面上了半年了。用之間被劃分出來的一件教室。
教室裡面一般都有暖氣(新的教學樓還有冷氣),禮堂的暖氣是掛在牆壁上面的幾個簡單的「壁爐」。不過夠暖和就好了。
(數學課,遠一點的是我們的數學老師)
我們的數學老師是新來的一個老師。曾經還讓我一度懷疑這邊竟然也會缺老師?他經常寫錯東西,開始的時候有人還會提醒下,然後他反過來訓我們:「你們要看著我寫的東西,不要只是抄我寫的東西,這就是問題所在…」到現在雖然還會寫錯,但好像態度好多了。只是,提醒的人也少了。
不過後來覺得還挺負責的。
然後放學了。
今天下小雨,放學後也是。然後淋著雨回去,還好,雨不是很大。
穿過火車橋,一個轉彎下坡,到家…
一條封閉著的路,回來的時候總會被鄰居家的狗呼喚兩聲。
那邊的作業是不是很少?
說起作業的話,相比於國內,確實是很少的了。
上周的時候視覺設計課老師布置了一篇畫圖的作業。我們的視覺課基本上都是在畫畫,也基本上不會有課外作業,作業多在課上就完成了。但是任務都是限期交的,如果課上不能完成的話,就只能課下去畫了。
心理課,周二是解剖課,任務是完成解剖和做PPT,下課前我就做完了。星期四也沒有布置作業。
中文課這一周好像也沒有作業。
數學課有作業,寫課後練習(課本上的習題)。這邊不會有課本之外多餘的練習冊了,除非老師願意自己去整理,然後印出來給我們做。也只有考試之前會這樣了。老師會在課上留一些時間給我們做,然後下課的時候完成。
化學也有作業,課本上的練習。也是定時交。相比於國內,量都不多。
英語課,星期二的時候布置了寫作者背景的一個練習。英語老師有時候會留下一些作業。
因為作業不會特別多,所以我也不需要專門準備一個本子去記下作業了。
但是有時候會有布置演講或者寫論文之類的任務。
至於假期作業,上一個假期,心理、設計(視覺設計,太長了簡稱設計)、英語都沒有留下作業(不過這一個假期有心理和英語作業)。數學和化學是一些練習,中文是讀一些小說。
所以理論上,我們也有很充分的時間去做些別的什麼事情了。至於補習班什麼的,不存在的。不過華人的圈子裡面還是存在「補習班」這種東西的。
最後,以上情況的描述,只是指澳洲的高中。
那邊上課是不是都很有趣?
多數老師都多多少少帶一些幽默感,也不會一整節課都超級無聊的講課,總會有什麼東西會配合講課的。不過數學這樣的科目就是例外了。但是基本上數學老師還是會留一些時間給我們自己做練習。
加之我們作業不多,也沒有很早上學很晚放學,睡眠時間都很充足,也就不會讓太多的困意打擊了聽課的樂趣。
那邊的文科和理科是什麼樣的?
這邊根本就不分文理科的。解答完畢。
(將會對這邊的科目進行一些介紹)
這邊學校會在十一年級的時候開始VCE(Victorian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維多利亞教育證書)課程,就是高考課程。VCE的課程科目很多,非常多,我們每個人在十一年級(高二)的時候選擇其中六門科目,作為你「高考要考的科目」,只有英語是必修(意味著數學都可以不選!)。這邊是選課制度,除了英語之外其他的科目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去選擇。當然選擇了就是要考試的了。這還和大學的專業有關,一些大學專業要求會要求在高中的時候的學習科目。
我們十一年級(高二。中國叫初中和高中,但是這邊都是統一的「year 11」,翻譯過來就是十一年級。十二年級便是高二)要求選擇六門科目,十二年級選擇五門,作為高考科目。
一般在這邊的學校都會開通幾十門科目。並不是每一個學校都會開通所有的科目。但是一些比較常見的科目,便是每個學校都有的了。
那麼這裡都有什麼樣的科目?
(在這張表格中最後一項的「有」來標記是我們學校開通的科目。考慮到手機空間客戶端訪問的時候會不怎麼方便,所以可能看不到這張表格。你大可以先跳過這些東西,在下面準備了一張表格的圖片,看起來會好多了。)
(哦對不起了好像知乎也沒辦法顯示錶格,那就直接放圖片好了)
---
(這張表參考維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Victorian_Certificate_of_Education 2017年3月19日 科目的中文翻譯是我自己,不太保證絕對正確)
這裡是圖片:
不過呢,也並不能代表我沒有標記「有」,就表示著我們學校沒有這門課了。其實一些情況我也不能確定,就是說我也不知道哪些科目是我們學校沒有的。至於上面關於「有」的判斷,是根據書單(購買課本的單子。這邊的課本要我們自己去買,可貴了)和聽說得來的。
比如上面的計算機科學,我標記著「好像有」。我本來還選了這個科目的,但是聽說好像選擇這個科目的人還不夠開到一個班,今年就暫時沒有這個科目了。
然後,我會給我稍微了解過的科目做個簡單的介紹。如果沒什麼興趣的話,還是直接跳過吧,跳過這些之後下面還有你感興趣的內容。
---
聽說這邊生物(Biology)比較難。方向好像和國內也不太一樣。我有一個朋友今天發了一條朋友圈,說的是生物課解剖老鼠。這邊的生物課好像就是研究生物組織器官,和研究各種生物的了。在之前,國內高一的時候,生物研究的是DNA的一些東西(不過我並不知道高二高三的生物都學些什麼)。
這邊大學有一個科目叫做「生物醫學(Biomedicine)」便專門研究這樣的東西。不過要求分相當高。
---
商業管理(Business
management),至少在我們學校中,選擇這一門科目的華人是挺多的。聽說他們之前教的大概是尋找商業機會啊,之類的。現在在學習法律之類的東西。---
化學(Chemistry),就是我選擇的科目之一了。至少直到現在,我都還在吃國內高一化學的老本,很奇妙(很多人說,我在國內學過高一,這邊的高中課程應該會能適應的更好些,我當時覺得挺奇怪)。不過也有一些細節的內容是國內不教的。聽說這邊十二年級(高三)的化學就會突然變得很難。
---
至於英語(English),我們的考試中有聽力,語言分析和寫作。平時我們基本上都在分析小說。聽說英語第二語言和英語兩者之間的課程差別並不是很大。至於再後面兩門英語,我就不清楚了。據說英語文學這門課最難。
---
食物技術(Food and
Technology),十年級的時候(高一)他們對這門課的印象都是「做菜」,也確實在做菜。然後後面會學習到營養價值之類的東西。---
健康和人類發展(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留學生眼中是極難的那幾門科目之一,也確實很難。我沒上過,聽說的。研究人本身,器官之間運作之類的。聽說到後面還有照顧寶寶這樣的課。---
有很多門歷史課(History),每個學校研究的是不一樣的。好像我們學校研究的就是20世紀之後的歷史。不過是不是整個學年只研究這一門,我就不清楚了。聽十年級的說,他們花了半年時間講20世紀之後歷史。
有人說這邊歷史很難(因為奇奇怪怪的辭彙很多),經常要寫論文。
---
法律研究(Legal
studies),其他留學生說根本撐不到第二節課(因為特無聊)。---
數學(Maths)!在十一年級數學分為三種,通用數學(Generally Maths)、數學研究(Mathematics Methods)、高級數學(Specialist
Maths),這邊留學生直接簡稱「低數」、「中數」、「高數」。三種是完全分開的數學科目,三門都選都可以。聽說三門教的內容不一樣。我參考了一下這邊的「中數」和「高數」課本,「高數」會涉及一些「中數」不教的且比較有難度的內容,不過兩本書也有內容重合的地方。不過,就算是「高數」,這邊十一年級的高數教的也沒有中國的高一難。
「低數」和「中數」在考試的時候是可以用計算器的。這邊專門有一款計算器(其實有兩款,不過學校只要求固定使用其中一款),是這邊教學用的,像這樣子——
一個看起來很高級的計算器。可是可貴了,原價是$229,我買的二手的,$120(圖就拍攝於取完計算器,在回家路上的火車上)。
我唯一選擇的數學是「中數」,最開始拿到選課表的時候其實是完全懵逼的。那時候還在語言學校,然後說好的要來學校看看我們,結果拖了幾周,帶來一疊單子過來,選課表,說必須現在選。
之前從來沒聽說過這邊有什麼科目,也不知道這些科目學些什麼。這麼突然就拿了一個單子過來。
所以最開始的時候我亂選選擇的是「低數」。不過當時也沒什麼好擔心的,因為完全什麼都不知道。
直到第一天去學校上課,發現,這邊的數學真的不會太簡單了吧!然後便聽說了有更難的選擇,還知道原來可以換課。
二話不說,換成「中數」。為什麼沒換「高數」呢?聽著這名字都怕啊!還是保守點吧。
又一次借了別人的高數課本來翻翻,一翻到一頁便是嶄新的三角函數,咄咄逼人,在國內的恐懼感油然而生。啊,沒選高數是好選擇。
直到我後來有點後悔了想換高數,但是已經換不了了。
雖然說數學簡單,確實簡單。不過數學也有太多的,中國根本不講的東西。我聽說我們在十二年級就要學習微積分了。雖然數學難度不大,但是很有廣度。我們的數學考試分為兩卷,一卷叫「Tech Free」,是完全的閉卷考試;還有一卷叫「Tech active」,是可以用計算器的考試,還可以帶一本筆記(課本都行)。前者會考些基礎,後者就是應用題。
---
這邊的物理(Physics)也是,聽說會涉及很多國內不太講的東西。
---
電影和媒體(Media),好像主要是電影解析之類的。
---
藝術(Studio Arts),好像很長一段時間都在賞析作品,然後也在學習繪畫。
---
設計(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和藝術又有點不一樣了,雖然同樣是畫畫。設計好像要更傾向於應用於設計的繪畫,比如三維繪圖之類的。上一次的視覺設計考試,我們的題目是三維繪畫、渲染物體、設計標籤。---
雖然中文(Chinese)有第一語言(First Language),第二語言(Second
Language)和第二語言高級(Second Language Advance),有三門科目應該也是拜這邊中國人的數量所賜(澳洲有5%的華人)。我們學校只是開通了第一語言而已,讀中文的也都是中國留學生。第二語言是在國內沒有接受過小學教育的人才可以選擇的,第二語言高級則是在國內讀書在七年以下才可以選擇的。至於我們,當然就是選擇中文第一語言了。我們學校的中國人比較多,學校開通了中文課。也有很多這邊的學校,並沒有中文課。這時就是補課機構發揚光大的時候了(當地比較出名的是「新金山中文學校」,我有其他的同學也去。一個周末一節課,一學期好像幾百到一千澳幣。相比這邊的留學生學費,其實還不算太貴)。
我們學校也有一些香港人,在香港他們使用粵語和英語更多些,並不是很精通中文。所以我們學校沒有選中文的香港人。不過有台灣人,高考試卷是同時有簡體和繁體字的。
---
還有必要談一下心理課(Psychology)。在國內的時候也有心理課,不過和這邊氛圍完全不一樣。這邊就是認真在學習心理的了(任何科目都是這樣,音樂體育也如此。你應該比較難以想像認真學習這些科目是什麼樣子的)。第一學期的時候我們學習大腦的結構,和人的發展。就像人的一生在各個時期的心理狀態。還有非正常發展,就涉及到了心理疾病之類的東西。現在我們在學習認知,就是我們的感覺(聽力,觸覺)對我們想法的影響(通俗點倒是可以這麼解釋)。之後我們又要學習社會環境對認知的改變。十二年級的時候就會學習的更加細緻一些,比如說記憶之類的。
我們心理考試主要考概念(好像也就考概念)。一些例子給出描述啊,以及概念的定義,這些是心理學考的。
---
至於語言,我們學校有日語(Japanese)和法語(France)第二語言的課程。就是只能是當地學生,不以這些語言為母語的學生才能選擇的了。不過選擇這些科目的留學生好像不多。
---
再說到其他科目的話,我就完全不了解了。甚至我都會有看到這個科目,然後在幻想這個科目「是做什麼的?」的時候。以上介紹了我稍有了解或者自己正在學習的科目。
我們學校的留學生,大部分是十年級到澳洲來留學的(初三讀完就過來了)。我算一個比較特殊的,在國內讀完高一才過去。有來這邊讀九年級的,我們一般理解為語言班。我們學校也有語言班,負責教國際生英語語言,就像我之前在語言學校讀的語言課程。不過我不是在我現在的高中讀的語言班,因為申請的那時候人已經滿了。
我們學校總共有1200人,招收國際生也比較多,有幾十個的樣子。大部分是中國人,越南人也有不少(澳洲的亞洲人中,除了中國人外就是越南人比較多),還有日本人和韓國人,不過不多。我們這個年級只有一個韓國人。
此外,還有一些華人,就是出身和成長在澳洲的中國人。
之前我在語言學校的時候,還認識了一些更小的,來這邊上八年級或者九年級的。
這邊的十年級會學習科學(Science)和人文(Humanity)。科學就包括了物理、化學、生物和心理學。都會涉及一些。至於人文,這樣的翻譯聽奇怪的,但是找不到其他的說法了。人文包括歷史和地理(只有兩門,很可憐),十年級會用半年學習其中的一門,再用半年學習另外的一門。
此外還有十年級的英語,以及其他的一些課程。這邊真正意義上面的高中是十一年級才開始的,兩年高中(其實這邊不太有初中和高中的概念;所以我十一年級才去也不會太耽誤什麼)。但是十年級也可以選擇十一年級的科目,然後在十一年級結束的時候參加考試,十二年級就可以少學習一門科目(是可以的!)。
在十一年級上半學期之前,換課都還是自由的。可以隨意換自己所選的科目,換到別的科目去。所以不需要太擔心課程會太無聊或者枯燥,當然有些科目也是我們學習不了的(不是不允許,是難度過大)。如果再晚一些,就不允許換科目了。因為十一年級開始學習高中課程,中途換的話,可能會跟不上新課程。十二年級就要參加考試。
沒有高考會考是不是很爽?
沒有高考會考是不是很爽?
有高考,而且高考的算分制度超級複雜。
但是確實沒有會考。
本來我想簡單幾句說明一下這邊的高考算分到底是怎麼樣的,但是真的做不到。甚至不知道從什麼地方開始介紹比較好。
這邊的高考,絕對不僅僅是最後一次高考的分數就能完事的。從十二年級開始,我們每一次考試,作業和老師評價之類都會被計入最終的高考總分,這個分數叫做ATAR分數,就是可以澳洲所有大學通用的了(不過跨地區的話會有一點轉換分,調低或者調高。比如在維多利亞州的高考成績,若是要申請新蘭威爾士的大學,需要經過一定轉換)。
我們十一年級會選擇六門科目,十二年級是五門科目,最後高考也就考這五門科目。當然前面好像有提到過,可以提前學習高三科目的,那樣真的到了高三的時候會輕鬆一點。我也曾聽說過有高考六個科目的,不過那樣的話具體是怎麼算分我就不是很清楚了。反正一般於我們而言高考都是五門科目。
至於平時的作業和學校裡面的考試,也都是從十二年級課程開始算起的。作業和考試會佔到一定的比例,最後高考會佔到一定比例。至於這個比例具體是多少,每一個科目是不太一樣的。這裡就拿化學來舉個例子吧。
文檔①上時這麼寫的:
整個高中兩年裡面,兩本課本(基本上一個科目是兩本)被分為是個單元,差不多半年學習一個單元。而十二年級才開始算分,就是只記錄Unit3 和Unit 4(第三單元和第四單元)的學習情況。上面的表格呢,就是說第三單元的平時情況(作業完成情況和小考)佔到總化學高考成績的16%,第四單元是24%,最後的化學高考佔到了60%。
在VCE的考試裡面(VCE就是維多利亞州高考的簡稱,就這麼理解吧),單科的最高分是50分,不過這是理論上。整一個分數也都是按照參加考試的人數成績排名得來的,就是說單科成績不直接意味著你考了多少,而是你考的分數在整個維多利亞州裡面佔了多少百分比。拿今年剛剛出來的文檔來說吧②,30分意味著你在這一科的前53%,40分在前9%,45分在前2%。
好了,你可能要問,高考之外的課堂作業和平時考試這樣的東西,既然也能決定高考,那麼只要學校給你全部滿分不就可以了?這東西高考機構的確是本身不能夠判斷,他們也當然另有奇招。如果你平時考試超級好的話,最後的高考卻很砸,評分的老師便會認為你的老師對你有偏袒,便會責問老師,還會根據此調整你的最終成績。此外,學校與學校之間也存在著一些差別,例如排名在前幾的學校,他們平時考試的試卷很難,分數不能決定其在整個維州裡面的水平。於是又一個叫做GAT的考試閃亮登場。這個考試早於高考半年,六月份就考。但並不考課本裡面的東西。文檔裡面是這麼寫的:「也沒必要專門去準備,平時學校的學習已經基本涵蓋了這些內容。」這是一個有點兒像「知識競賽」般的考試,範圍涉及科學,人文,藝術和英語寫作水平,都會佔到這個考試一點分數,簡單點講可以理解為考課外的積累。根據這個考試,便可以大概判斷一個學校的水平,便再會根據這個考試的學校總體成績來對學校考生的成績進行微調。
於是乎,呼啦啦~一個看似很公平實際上我也不知道究竟公不公平的算分制度便誕生了。當然在中國行不通這一套,想想中國一個省多少學校,每個學生都去這麼「微調」的話……應該可以一定程度上解決失業問題。
還沒有完,之前說到了單科的滿分「理論上」是50分,意味著也有不是50分的時候。這邊有相當多的科目,每一個科目的難度又會很不一樣,比如說專科數學(這邊稱「高數」),對當地人來講考滿分簡直比從中國游到澳洲還要難。於是這一科的加分也特別耿直,刷啦刷啦就可以加十幾分。沒錯,十幾分哦,五十分的滿分裡面加十幾分哦!不過這個具體還是要根據情況來定的。於是所有科目裡面的滿分最高分誕生了,高數的滿分是55分。如果你高數考了50分(先給你跪下了),那麼最後你這一科的得分就是55分。
也有減分的科目,比如英語第二語言,就相對當地人普遍學習的英語來說要簡單,也就理所當然會減分了。
等到最後,再把各個科目加減分完成,就可以一起合起來啦。理論上滿分250分。哦,還沒完。這個分數還不是最終的ATAR分數,最終的ATAR分數是一個滿分大概為99.95的分數,是根據所有的科目,再加上一些外因(太複雜了懶得去翻文檔),根據一套神秘的演算法,得出來的分數。
到此,高考算分結束。
整個澳洲的高考算分制度都差不多如此。
再來回答下小夥伴們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有高考,競爭方便也確實要比國內輕鬆好多,但是想站在紡錘線的頂端望著眾生,還是很不容易的。
再稍微說一下大學的錄取。如果有ATAR成績的話,可以直接在學校的官網上查詢相應專業的分數要求。我記得墨爾本大學的理科基本上是要求85的ATAR分數。什麼概念,只有你自己來這邊的高中感受下才能知道咯。2016年我們學校ATAR高於80的學生數量是44,那一年整個高三大概有一百三十個人這樣。
在一些設計學院申請設計課程的話(比如RMIT,別的學校不清楚),他們可以忽略高考成績,需要的是作品集和面試。如果能達到要求便可以參加其大學課程。
此外,我大天朝也有一些學校可以選擇VCAA課程(Victorian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Authority,就理解為前面的VCE吧)。海口是沒有的。不過從一些私立學校支持海外高考的情況來看,這種情況並不算很稀奇了。他們在國內完成國外的高考課程,然後用其成績直接去申請國外的大學。2017年參加中文第一語言考試的學生數量,在維多利亞州本地是2000,此外還有海外的300人,全部來自中國。
不過也並不是每一個來到這邊的國際生都選擇了中文課程,你知道的嘛,除了英語之外,數學都可以不選的(就是專業會很麻煩,很多專業要求學點數學)。
①這個文檔在這裡: http://www.vcaa.vic.edu.au/Documents/handbook/2017/adhb17_full.pdf 102頁 這個文檔涵蓋了2017年高考的政策和制度
②來自 http://www.vcaa.vic.edu.au/Documents/handbook/2017/adhb17_full.pdf 120頁 17年12月4日
③這裡是一個可以把單科成績轉換為總分的計算器: http://vce.atarcalc.com/ 因為是按照比率排名的,所以每年的每科轉換分數都有差別
中國留學生在那邊是不是成績都很好?
並不是。
情況很複雜這裡就簡述結果就好。
學校的宿舍是什麼樣的?
不好意思咱們學校並沒有宿舍。這邊大多數學校都沒有。
畢竟呢,學校貌似也是分片區的,而且這邊貌似沒有「中考這種東西」。可以理解成,小學和初中、高中都在離家臨近的學校上學。
所以宿舍的存在是沒有必要的了。只有少部分的私立學校會有宿舍。
那我們住哪裡?
一般來說有兩個選擇,寄宿家庭和陪讀。大多數國際生都是住在寄宿家庭,可以理解成和別人家一起生活。而陪讀,是母親或者父親做監護人陪你到這裡。因為陪讀的父母有租房子的權利,所以會和母親或者父親一起住。
最開始我們家就是要打算申請陪讀的了,但是後來還是放棄了。所以一直以來,我在這邊都住在寄宿家庭。
雖然你可能會覺得有點奇怪,但是確實,我現在住在一個中國人家裡面。
寄宿家庭有當地的澳洲人,但是做寄宿的華人家庭也是不少的。之前我在語言學校的時候我就住在當地人的家裡面。
一般寄宿家庭會分給你一個房間,負責一日三餐,常常會在一起吃飯(寄宿的官方手冊上寫著不一定負責午餐。文化差異,澳洲本地人本身對午餐就不是很重視,不過大多數寄宿家庭還是會有午餐給你)。
不過當然,也並不是每一個寄宿家庭都會對你很好。所以有時候吐槽寄宿家庭,也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我見到過有一些小夥伴,有每天都吃咖喱的啊(天天吃,午餐晚餐都是),幾個月後他實在受不了了就去換了寄宿;有住家(我們習慣叫「寄宿家庭」為「住家」)限制太嚴格的,必須要求幾點鐘回到家之類的;有遇見過住家把所有家務活都交給我們的啊(真的是所有);還有遇見過恨不得你不在家的(你在家就要做晚飯給你吃,就要花錢。有些住家真的是為了「掙錢」而做住家的);甚至還遇到過偷錢的(不過這可以算是相當少的情況了,算是稀有的,別太害怕),後來那位同學報了警並換了住家…不過我一直都很幸運。我來到澳洲之後住過兩個住家,一個是之前在語言學校的住家,本地人。他們沒有什麼嚴格的限制,有時候會做些好吃的,允許我們每天做午餐(帶去學校的。那時候每天的午餐幾乎都是自己前一天做好的,和室友),還有很多東西也都不會刻意去說我們(來之前有聽說過限制洗澡時間的。這邊確實缺水,所以來之後關於洗澡一直都很謹慎。不過有一次洗衣服的時候被住家提醒不要太浪費水)。現在這個住家也超級好,雖然不能做飯,但每天有中餐吃。我們在學校一般是自己帶飯去,而住家每天都給我們做中國菜帶到學校(雖然自己並不喜歡加熱),有時候玩笑般的嫉妒也當然是難免的了(「生存在食物鏈頂端的人」)。昨天,我們的晚飯是住家包的餃子。
一般的寄宿家庭會招收不止一個的住宿生,所以常常會有室友。現在的住家,雖然算的上我有兩個室友,不過他們住在另一棟樓。在之前的住家,我就經常和室友一起做午餐。
儘管如此,自己一個人還是非常期待真正的租房子的生活。我覺得大多數的高中留學生應該都是這麼想的吧。學校並不允許我們自己租房子,所以我好期待大學時候的生活。
但也只是雖然期待而已。
食堂的東西好吃嗎?
雖然我們大多數都自己帶飯(一些當地學生就真的只帶一塊三明治作為午餐),不過學校還是有一個食堂。但對比起中國的食堂,還是稱呼為「小賣部」比較好。長這樣的—
一個架子上擺著食物,自己取,然後再去買單就好了。一般會有一些派、漢堡、披薩、麵條或者義大利面之類的東西。上面是熟食,也有冰冷的三明治、壽司之類的。價格還算便宜,想要吃飽的話(來這邊快一年了,對於中午「吃飽」的概念和你們可能已經不怎麼一樣了),差不多4刀(dollar,華人習慣簡稱「刀」)到6刀就可以了。我去吃過幾次,上面的東西基本上都嘗試過,味道還是不差的。
上面那張是關於學校食堂唯一的照片。因為是自己取,也就沒有像中國的食堂那樣有阿姨負責打菜了。不過還是需要排隊的,因為那個地方非常小,一次只能容得下幾個人。
學校還有一些微波爐,不過我僅僅用過幾次。因為沒有一次是把我的飯真正加熱的,且常常需要等待。這是我很討厭的!
不過,學校的食堂並沒有桌子。只有戶外有幾張桌子,可以在午餐的時候坐著。因為我們吃的東西往往只需要一隻手就能搞定了,所以沒有了非得要坐在桌子上的必要。
這張圖便是食堂(小賣部)外面的景色。下課的時候拍攝的。圖中右下角的那些桌子椅子便是可以用來吃午餐和休息的好地方。
我們沒有固定教室,每一節課都只能抱著相應的書去到相應的教室。書一般都很重很沉,但是基本上都有電子版的書,帶一台電腦就可以了。至少我喜歡這樣。
再來講一講學校
早上八點五十五分上課,下午三點十五分放學。中間除了午餐時間、休息時間和上課時間,就不做別的了。
不做早操,周一也不唱國歌。那種做完早操還跑步的反人類制度在這裡是不存在的。不過全校的集合也是有的,也是在早上。那一天的集合會從九點鐘開始,然後開上半個小時這樣,第一步就是奏國歌。所以來到這邊之後,國歌也是有聽過的。那這樣不就佔用了上課時間了?是的,在有集合的那一天就會稍微修改一下課程表的時間,然後每一節課的時間便會相等了。但是也當然了,都會縮短一點,畢竟還要保證三點十五分放學。
有時候還會有年級之間的集合,講一些年級裡面的事情。不過年級之間的集合一般只有十五分鐘,也不會修改課程表(所以早上第一節課的老師只能自認倒霉了)。到目前為止,集合都是在星期四(全校)或者星期五(年級)的早上。
這邊沒有班級的概念,自然班主任這樣的概念是不存在的。年級組長好像也沒有,從來沒聽說過。我們每一個人的科目都是不一樣的(也會有完全重合的幾率),所以課程表也都不一樣。可能同樣的年級,這一節課你們還在一起上課,下節課就都不在同一間教室了。但是每個星期的課程表是一樣的。如果換科目的話,課程表也會隨之而改變。
教室裡面是不允許帶書包進去的。我們的書包都放在自己的箱子裡面。學校裡面有專門的一些地方,來放置箱子,給我們放自己的東西。我們過來的時候會把書包放在箱子裡面,然後需要的時候再取一些東西走。可以這麼說,箱子就是我們課桌下面的抽屜吧,唯一一點就是取東西不怎麼方便。
開始的時候我還覺得這種規定挺反人類的,到現在的時候發現自己就習慣了。所以,時間表裡面也專門有一點時間是用來取放箱子裡面的東西的,叫「Locker Time」。
(放學的時候,熱鬧的教學樓。下面那一排排的就是我們的箱子。每個人都有自己固定的箱子。至於鎖,是學校給我們的)
同時,這也就意味著我們不得不滿學校跑。還好,學校不算很大,算面積的話,和港中差不多。而且也沒有高層建築,這一懂樓已經是學校裡面最高的建築了——
一棟叫「VCE 樓」的建築。我的箱子就在這棟樓的二樓。十年級到十二年級的箱子基本上都放在這裡面的。這棟樓還有一些教室。這棟樓算是學校裡面最先進的一棟樓了。
學校裡面有幾棟樓,都是像這樣的平房。教室裡面一般都會有多媒體。不過,這邊的多媒體和國內的不太一樣。國內的投影區是一塊巨大的白板,而這邊的教室裡面都是用白色的黑板寫字的,所以直接把畫面投影到白色的白板上就好了(上面的一些圖應該能看出來)。也不需要觸屏什麼的,既然是能直接寫字的白板,那麼直接寫在白板上就好了。省去了維護那塊巨難維護的觸屏版的麻煩。
這邊的一年有四個學期。每一個學期是十周,此外半年的學期之後還要加上兩周的預備課程,預備課程用來讀下學期的內容。下圖是假期的分布表,除了聖誕節,那個夏季的暑假,其他的假期都是兩個星期。
不過十年級在七月份假期回來之後有一周是「work experience」,工作周。會要求同學們用這周時間去外面工作,比如在超市裡面。這一項對於當地學生來說是必須的,但是對於國際生不是必須的。
學校會在第一次開學的時候給每個學生一個學校的郵箱賬號。這個郵箱賬號甚至可以用來證明學生身份。一般在學校裡面的信息往來就靠這個郵箱了。在國內,信息通知的方式一般是來自老師或者班主任的告知。
學生是不被允許進入老師辦公室的。這也算是很大的一點不同。是的,咱們要經常去問問題啊!啊,真是好學生。問問題的方式,在這邊,也基本上都是通過郵件了。每個老師也都有郵箱賬號,有問題發過去問一下就可以了。老師會回復郵件,或者會專門找個時間來提問。
在我剛剛到這個學校的時候,他們和我說,沒有電腦是上不了課的(筆記本,要不沒辦法帶)。我對此抱有很大的懷疑,然後就帶著電腦走了幾節課,結果是電腦都沒有用上。直到最後一節課我不打算帶著電腦了,那節課卻偏偏讓我們準備演講,讓我們用電腦去查一些資料(後來老師把她的電腦給我用了)。
我們必須每一個人都得有一台筆記本電腦。首先我們在學校只能通過聯網來接收郵件和查看課程表。課本幾乎都有電子版的,可以直接在電腦上看,便可以不用帶課本了。有時候老師會把PPT放到Compass上面讓我們參考,於是化學課我們都得用電腦來看PPT。加之經常會有做PPT和寫文檔這樣的作業(論文,稿子之類的),只能在網上交,所以…
這邊的電子化程度真的令人感到奇妙。不過來了過後過一段時間,發現無論是什麼,都適應了,也便感覺習以為常了。
學校有學校的網路,我們在學校也使用學校網(不過不知道速度多快,反正是挺快的,視頻毫無壓力。不過學校網會對一些網站屏蔽)。
雖然我們上課並不是我們多數印象中那種「圍成一圈」的樣子上課,不過我們的上課真的很自由。電腦是隨便玩的,手機也是隨便看的(只要老師不說什麼),其他差不多做什麼都可以,只要不太打擾課堂就好了。不過我們的課堂,多數時候還是挺安靜的。
以至於之前在國內的心理老師專門問我,這樣子不會在後面玩遊戲什麼的嗎?為此我還真的去專門觀察了好久。是的,遊戲還是會有玩的,只要別被老師發現就好(就算髮現其實也不會發生什麼不得了的事情)。有時候老師會要求我們關掉電腦,如果不怎麼需要電腦的話。但更多時候老師不會太在意。所以,如果你非要玩遊戲或者做些別的事情的話,盡情去做就好了。
學校裡面有時會組織一些活動。有活動都是肯定的。今年剛剛開學的時候學校裡面學習生物的同學去了郊外野營三天。之前收到郵件,心理有去參觀大腦掃描設備(CT什麼的)的活動。這一天老師來找到我,問我下學期開學時候化學的一個活動有沒有興趣。我報名了。是一個去大學的活動,不過具體做什麼,我也不知道了。
在今年三月份的時候學校還組織整個年級去了一次會展,是關於大學的。我們下學期有一個關於大學專業科目的
活動。這邊是相當重視這些的。也就是那一天,收到了好多大學的傳單(書)。其中悉尼大的那個做得最好看,回來的時候拿給你們看。剩下的傳單便被我丟在了厚厚一砸廢紙當中。
此外,還有一點很大的不同是,在這邊的學校是不允許為考試成績排名的。老師也只會告訴學生自己他的分數。至於名次之類的東西,不存在的(老師不會讓學生知道)。當然如果你非要告訴別人你的成績,也沒人管的了你了。
所以每次我只能知道自己的,和周圍幾個同學的成績。如果老師心情不錯,便會說一下平均分或者最高分。不過基本上不會這樣。
甚至我們的試卷都是不能自己留著的。老師們都說是學校規定。我們考試時候的試卷,除了測試之外,稍微正規點的考試,考完試之後都最多只能給我們看一下試卷,老師有可能會講一下(我們之前中文課是老師會找每個同學去講一下試卷),然後就得收回去。
有一次我發郵件找化學老師要試卷答案,她說只能在監視下看答案(保密的?)。不過到現在,估計她已經忘了這茬。
感覺挺荒唐的。
因為課時相比於國內是比較少的,這邊也沒有自習課和其他時間能用來講聯繫,所以老師在課上基本上是不會講練習的。如果你不去找他,老師也不會對你的成績說什麼。但若是掛科了,可能就要被要求籤署一份「不適合學習這科」的單子,然後按照自己的選擇換科與否。
不過,「哪一個班考得不錯」這樣的對比還是會有的。但是我們更多當作玩笑。
此外,這邊的及格分數是40分,100分裡面。這邊的試卷並不會出剛好100分的卷子(還沒遇到過),而是在得出結果之後算出百分比, 百分比就是分數。及格線之上,是按照ABCDE這樣來給出成績等級。
因為這邊,從學校到課堂,都真的很自由。所以的確,這邊的教育制度相當考驗自主和一定的自學能力。一切都只能靠自己。
國外的校服是不是都超級好看?
並沒有。
咱們校服是這樣的:
至於穿上去是什麼樣子的,往上拉去找找之前那些圖片就知道了。
我們的校服,白襯衫,短褲(坐下來的時候還不到膝蓋),外套。還有領帶,書包和皮鞋。對了還有襪子。皮鞋是必須的,襪子也只能穿灰色的長筒襪。夏天要求是短褲和襯衫,冬天可以穿長褲和長袖(我選擇了四季都穿短褲。長褲實在是太重了,不喜歡),但是要求要系領帶。
一條紫色的領帶,我學了好半天才學會怎麼系。
這是男生的校服,女生的還稍微有點不同。不過不怎麼了解。
可能第一眼看上去不錯,但是時間稍長就審美疲勞了。但是不管怎麼說,這套校服也比我原來穿著的那套好些了。不過呢,相比於這邊其他學校的校服…
簡直不能比。有些學校校服超級好看。
那邊人是不是都超級漂亮超級帥?
怎麼回答這個問題呢……
至少在我的學校裡面,以及我遇見過的一些人裡面,沒有特別漂亮特別帥的。
就這麼回答吧
其實這是我被問過的次數排名第二的問題。但我從來沒有正經回答過。
想來這邊嗎?
先說一點,所有的資料都儘可能使用Google(谷歌)搜索引擎查詢,百度真的在關於外面世界上查不到多少東西。或者有困難使用的話,Bing(必應)也可以。不過記住,儘可能用英語作為關鍵詞搜索。
首先,我表示誠摯且熱烈的歡迎。
這篇日誌的讀者應該都是高中的同學吧。那麼我歡迎你大學來咯(當然你讀研讀博也都行)。
接下來我好像要像之前講悉尼大學一樣描述怎麼申請這邊大學了。
先說一下高中:在上面「我在哪」章節裡面,我講到過一個查看排名的網站,可以在那上面查看整個維多利亞州中學的排名。但並不是每一個學校都收國際學生,所以這張表可以在你得知一個學校名字的時候查詢使用。
如果有很好的英語基礎和交流條件的話,可以直接通過查詢學校官網的聯繫方式向學校聯繫,一般來說收國際學生的學校網站上面都會很具體告訴你怎麼聯繫他們的國際部。然後根據學校要求提交資料就好,以及後來的簽證申請都可以在澳洲官網簽證的網站上完成。不過自己弄很麻煩,程序很繁瑣。
或者,剩下的工作交給中介。可以申請到這邊的高中,甚至初中。不過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中介都有著一顆熱誠工作照顧留學生的心,有些中介會留坑給你。在從中介獲得信息之後,有條件的話,最好要在互聯網上仔細尋找相關信息,資料也好評價也好。
再說大學。
如果說是來這邊上大學的話,你可能會擔心費用和資質問題。但其實,這邊並沒有你想的那麼遠。
不知道你是否聽說過澳洲的八大名校,至少大部分中國人在回憶起澳洲教育的時候,都能想到這麼一回事。先說一下是哪八所澳洲大學——墨爾本大學、澳洲國立大學、悉尼大學、昆士蘭大學、新蘭威爾士大學、阿德萊德大學、西澳大學、莫納什大學(來自維基百科①,排名無先後順序)。
①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E%B3%E5%A4%A7%E5%88%A9%E4%BA%9E%E5%85%AB%E6%A0%A1%E8%81%AF%E7%9B%9F
差不多都分布在澳洲不同的城市。這八所大學中間澳洲國立大學的QS排名最高。不過先不用這麼著急。
先稍微選擇一個有興趣的城市,因為在這邊城市間的差異也會是很大的。悉尼大概是最熱鬧的一個,其次是墨爾本,其他城市則要冷清得多。
這一點應該每一個來到澳洲的中國人都有非常深刻的感受。
然後是挺
重要的,先選擇一個專業。至少在我的價值觀裡面,相比於大學,專業真的要重要得多。舉個例來說,雖然墨爾本大學的整體排名很高,但是有些科目(比如說建築?)是完全比不上其他大學的。如果你不太清楚都有些什麼專業的話,倒是可以在QS世界大學排名上面(https://www.topuniversities.com/subject-rankings/2017)尋找一下專業。
不好意思這個頁面是完全英語的。
方塊裡面是分類,下面的「SUBJECTS」便是細分的專業名稱。
你可以查詞典,或者直接翻譯整個網頁。要不,如果你已經有了你想學習的科目,直接選擇上面的「Select a subject」(選擇科目)就好了。
我大概翻譯一下:
(順序從上往下)
第一列是人文藝術(Arts
Humanities),考古學;
建築學;
設計藝術;
英語文學;
歷史;
語言學;
現代語言;
表演藝術;
哲學;
宗教研究
第二列是工程師和技術類(Engineering
Technology),計算機科學和信息系統(想學IT的小夥伴注意啦就是這個);
化學工程;
土木工程;
電力工程;
機械、航空和製造工程;
礦業工程;
第三列是生物科學和醫學(Life
Sciences Medicine),農業;
解剖學;
生物科學;
牙科;
醫學;
護理學;
藥理學;
心理學;
獸醫學;
第四列是自然科學(Natural
Sciences),化學;
地球和海洋生物學;
環境科學;
地理學;
材料學;
物理和天文學;
第五列是社會科學和管理(Social
Sciences Management)會計金融學;
人類學;
商學;
傳媒和媒體研究;
發展研究學;
經濟學;
教育;
酒店管理;
法律;
政治研究;
社會管理和行政;
社會學;
體育;
統計與運營;
---
自己翻譯的,可能存在誤差。這張表來自QS世界大學排名的科目表,所以科目多參考了國外的大學科目。不過大部分情況下,應該也可以應用於國內的大學專業吧。
如果你對哪個可以感興趣的話,倒是可以去查一下相關資料。說不定大學選科目的煩惱就沒有了。
繼續說。找到自己有興趣的科目之後,再點進去,就是相應的大學排名了。舉個例子吧,我選擇Art Design,下面就有根據這個科目進行排名的大學:
前面多半被英國和美國佔領了。第十七名(全球十七)找到一個澳洲的,RMIT(也在墨爾本的一個大學,設計強到周圍的大學就此都是路人)。記得後面那個國旗是澳洲哦,如果你打算尋找澳洲的大學的話。
這樣子你就能知道你感興趣的科目在澳洲裡面比較好的大學是什麼了。
找到了科目和大學,然後你就能進入你所感興趣的大學的官網,然後找到相關的專業信息,就可以查看大學對該科目的介紹和申請要求了。
不過還是不好意思,這邊大學的網站都只有英文的。
(如果看不懂頁面的話,大可以嘗試頁面翻譯(Chrome貌似有這個功能,谷歌瀏覽器,不過好像要翻牆))
一般來說有三個可以申請的階段,第一種是預科,第二種是直接申請本科,第三種是研究生之類的,不過這裡不對第三種做介紹。
預科的方式,簡單點說就是高中畢業了就可以來!這邊的大學會有預科課程,可以在高中畢業之後直接就讀,然後進入該大學的本科課程。
預科課程是一年時間,會在結束的時候考試。如果能通過,便能進入該大學的本科課程。預科課程貌似只要求你的高中成績,不過具體怎麼要求的我就不清楚了。預科的語言要求會相對低一些。嘛具體的都去學校的官網上找吧。
或者選擇本科,不過本科貌似(貌似)要求你在中國大學已經有了學習經驗才可以,故成績的要求貌似也只是你的大學成績了(所以是可能的啊!)。一般憑藉大學的成績和語言成績以及一些其他的東西(具體要看大學的要求。可以在大學官網上面找到相應信息)就可以申請了。
之前我還在中國讀雅思課程的時候,就有很多大學就打算出國的同學在一起學習語言。
目前對於國外的大學來說,最能被認可的語言考試是雅思考試。需要注意的是,雅思考試只有兩年的有效期(成績出來之後)。如果有打算的話,好好學英語,好好學英語,好好學英語,然後在忘記之前把雅思考了。
關於申請的話,可以去找中介,或者通過學校官網申請。
然後再說你應該最感興趣的話題——
學費貴嗎?
不一定。相同大學裡面不同科目的學費是不一樣的,不同大學的學費也都不一樣。甚至會有從一萬多澳幣一年到三萬多澳幣一年的差距。
生活費也因城市而異。悉尼算是澳洲消費最高的地方了,墨爾本也挺高的,不過沒有悉尼高。
來到澳洲之後,我便開始記賬,每一筆賬都記。一是我有強迫症,好像就這一個理由了。因為目前我住的是寄宿家庭,每一個月的寄宿費用是$1260,同時就包括了餐飯、電費和水費、網路費用等等。租房子就要便宜得太多,如果是合租的話,在墨爾本一個人一個月差不多$300-$500的樣子。不過同時也就需要另外繳納其他的各種費用了。這樣的煩惱是寄宿沒有的(但是我還是不想住在寄宿)。
除了寄宿和學費之外,其他的費用一般用來出去玩,吃飯。這筆錢於我來說是$210-$520(根據我對我周邊的人的估算,我的花費應該算比較低的了)。此外還有一些在學校裡面不得不交的費用,比如考試的費用(高考),校服的費用(當然得另外買),還有課本的費用(貴死)。如果是自己租房子,剛開始還得考慮一些傢具的購置之類的(不過不會很多)。
如果住在離大學很遠的地方的話,就還不得不考慮交通費用。在墨爾本,辦理月票的話,這個值最大是$145。
還有一點不得不提,課本。真的很貴。目前我買了我所需要的十一年級和一些十二年級的課本,花費就有近$500,還不要說能買二手的我都買的二手課本。
目前我的學費,半年是$8400。如果我一年住11個月的寄宿家庭(還有一個月果斷回國),加上其他的支出,那麼我一年的花費大概是¥179,300(注意是人民幣)。
在這一邊留學生可以打工,可以在這邊申請稅號(不詳細講了),然後去找工作。一般作為大部分留學生的我們,都只能在餐館類似的地方找到工作。工資可以算$14一個小時(我之前有去到過$17一個小時的餐館。不過那家餐館差不多是全墨爾本出價最高的了)。理論上來講,這邊政策的限制是留學生最多一周打工20小時。這邊的工資多按周結算。
此外,可以去參考知乎下的一個問題「在墨爾本生活如何省錢」下面的答案。
4/12/17:
最先開始的答案已經放這裡半年了,然而只有4個贊 收藏比贊多
所以,既然都看完了,就原諒我這個小小的小要求,點個贊嘛
謝看官!
印度人很多,但不到中國人的一半多。
會計、工程與IT是三大熱門移民專業。
But, to be more specific...國際生(本科)中每兩個就有一個在讀商科(Management and Commerce),是IT的8倍、工程的9倍。國際生(碩士)中每5個有3個在讀商科(Management and Commerce),是IT的6倍、工程的8倍。讀某些專業,使用普通話可以和大多數同學交流。好似把中國的大學搬到澳洲一樣。對墨爾本完全失望。
剛開始的新鮮感消退後,會發現這裡不過是一片空有世外桃源之名的地方。
這是一個適合養老的地方,年輕人應該去美國。我結合了一下相關經歷,先選擇用一些字來形容一下澳洲給我的整體印象。
澳洲的挑戰:村、長、貴、緊
村:澳洲真的非常的村,這不是貶義詞哈,首先澳洲很多支柱產業是農產品,比如說吃的東西都是農作物或者有機產品,像奶粉、有機果蔬和紅酒,然後包括其他的有機農產品,這些都是在果園,農莊還有大山裡生長完成的。即使在悉尼這樣一個非常大的國際化都市也會發現城市區域就一小片,大部分期房還是綠綠蔥蔥的叢林里有小洋房和別墅,大家都屬於生活在田園的狀態,閑暇時會去採摘釣魚,參加懸崖跳水的野外活動,人們追求的是一種非常安逸的生活狀態。
長:生活節奏慢,會感覺每天的時間都很長;學時比較長,澳洲的研究生課程大多是2年或者2.5年的學時,不像英國1年就能完成所有學業,相對會花更多的時間,機會成本會變大。
貴:第一住宿稍微比較貴,然後每年學費的一個支出大概是二十萬,加上平時的吃喝拉撒玩,在不打工的情況下每年至少要有三十萬左右的預算才能保證你在這邊澳洲這邊平穩的生活,但是選擇打工的話會緩解一點壓力哦。
緊:整個移民政策目前正在收緊得狀態,從會計專業這方面來講它的這個移民配額是不斷的在縮短。目前雅思成績至少拿到四個七,才能保證移民加分能夠加上。如果有移民打算的同學,建議多去諮詢專業人士或者律師,要清楚有哪些途徑能夠達到,也從自己身上的優缺點來改正。
澳洲的優勢:新、美、穩、安
新:非常新興的城市,交通方式是依賴於火車,火車連接到各個區域。鐵路周邊很多地區都屬於翻新建設的狀態,很多一些基礎設施在不斷的完善,政府的投資和新的房產項目正在演進。整個城市屬於快速建設,隨著外來人口的增加整個城市的基礎建設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大。政府對於悉尼有一個2036年的改造計劃,重新翻修整個悉尼地區的西北鐵路線,建立新的機場保證整個移民增長的需求。
美:澳洲是非常美的,首先整個澳洲的食物都是無污染純有機天然的。那同時的話你在這裡每天都可以看到藍天,也就是為什麼所有的人都願意選擇來澳洲移民得願意在這裡面養老來這裡生活。
穩:澳洲整個社會的治安又是非常平穩的,人口相對較少非常多元化。然後經濟的運行是非常穩。而且政府對於市場的操控和監管力度非常大。是市場上各個物價各個商品的物價。
安:澳洲人包括來這邊留學生的對待生活以及對待學習工作的這樣的一個態度都是比較安穩的狀態,非常追求一種安逸狀態。
再從學習方面說說。
就八個字:寬 進 嚴 出,淘 汰 率 高。
然後澳洲學習的評分體系一般都是這樣劃分:
Fail(0~49) Pass(50~64)Credit(65~74) Distinction(75~84) High Distinction(85~100)至於找好工作的話看的是成績,至少要達到D,75分以上,HighD無壓力。
至於留學方面的tips我覺得這三個很受用:
1. 每周每堂課三小時的學習鞏固。
2. 多和國外留學生交流學習。
3. 期末可以找同胞進行總結。
就個人經歷而言在澳洲留學平時生活的話建議你可以安排這麼幾件事情,當然最終還是看題主自己選擇啦:
1. 更多的學外語/考雅思,學習外語你可以上推特、臉書找一些活動,鍛煉英語,建議你來到這邊通過各種渠道走出comfort zone多參與各種活動,對英語提高很有幫助。
2. 代購,時間更靈活,可以賺一些外快,收入也比較可觀。
3. 兼職,進一步增強自己的能力,也能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賺一點外快,可以考慮家教/服務生,有經驗了幫著寫寫簽證申請文案也很不錯,多多尋找資源。
有其他相關問題歡迎諮詢本人。從前以為留學生很瀟洒,然而來了土澳以後,每天都在掛科支配的恐懼中生活。掛一科5000刀,想想就心痛。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還是想上莫納什,因為我現在在莫納什讀研,才是真正學到了東西,想了想其實最水的還是我在國內讀本科,那時候考試前一天晚上跟沒事人一樣。真的到了這裡才學到了好多東西,才一心一意的對待學習。最後,只希望不掛科,不掛科,求莫納什善待我,嚶嚶嚶
像大多數留學生一樣,在前往澳大利亞讀高中之前,我對於即將到來的新生活抱有無限的遐想與憧憬。雖然深知留學路必定艱辛且充滿未知,但每當想到能終於逃掉高考,並在一片充斥著自由與民主氣息的土地上接受教育時,心底都會悄悄升起一陣小小的得意。
到今天,距離我初次來澳洲已過去一年有餘。曾經的新奇感消失殆盡,澳洲也漸漸在我眼中褪去了原有的光環,使我能以一個更加客觀的角度看待周遭的一切。當我對於自己學習與生活的環境了解越來越深,才發覺國外高中與最初所設想的烏托邦相差甚遠。當然由於本人目前在一所私立學校就讀高中,本文的吐槽並不概括澳洲所有私校且不一定適用於公立學校。
來到國外高中不久,我很快發現這裡學校的整齊劃一、步調一致與國內學校有異曲同工之妙,比如著裝要求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不僅劃分出夏季、冬季以及體育服三種校服以便坑三份錢,其對於每種著裝都有著喪心病狂的嚴格規矩。從女生只能使用綠色、白色以及金色的髮帶,到嚴格固定只能穿15刀一雙的校襪,再到升入高中的學生必須花20刀購買一條與原來並沒有太大區別的「高中生領帶」等等等等,學校對於校服的執著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一天早上,我迷迷糊糊從床上爬起來發現衣櫃里沒襪子可穿了,才想起來昨天玩遊戲太晚又忘記洗襪子了。我把衣櫃翻了個底朝天,總算找出來一雙和校襪顏色差不多的,急急忙忙穿上後感覺很滿意,糊弄老師應該足夠了。沒想到剛一教室,老師便面無表情地將「下次記得穿校襪」作為了當天對我的問候語。真想不明白,原來這兒的人見面先看對方腳嗎?
漫步於校園中,我一天中所聽到最多的兩個詞便是opportunity(機遇)與community(集體)。當然第一個詞是我校宣傳語一部分,出現頻率高並不奇怪,我們來談談第二個詞。作為一名在中國生活了16年的人,我從小到大對於集體這個詞聽得耳朵長了繭。沒想到的是,來到外國以後集體變成了英文的community,意思與出現頻率倒是一點都沒變。其實跟《哈利波特》里所描繪的差不多,作為學院制高中,每名學生和老師都會被隨機分配進一所學院中。學校中幾乎一切事物和活動都以學院為中心,從早上上學之前的十分鐘早會,到去教堂禱告,再到游泳比賽、運動會、聯歡晚會、晚宴等幾乎一切活動,都是圍繞自己的學院展開的。不過說實話,我個人對於學院制可謂十分的不感冒,它總是給我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作為學院里的不良少年,我經常因為各種事情被學院長請到辦公桌談人生,真可以算的上是慣犯了。最近一次便是由於游泳運動會。一年一度的夏季游泳運動會是學校最重要的活動之一,老師同學們從一個多月前就開始各種忙活。然而作為一個深度宅男,我扶了扶鼻樑上的近視鏡,深知自己對此根本沒興趣。我百無聊賴地看著運動會日程表,發現這個破活動竟然佔了三節本宅男最喜歡的心理課,氣更是不打一處來。
老師認為這是一個集體活動,規定比賽期間無論是否參賽都需到場,為自己的學院加油鼓勁,不到場便是違規。我當然一萬個不情願,明明沒有項目的我憑什麼必須在場?在多次抗議仍然無效的情況下,為了表示不滿,運動會當天我跑到了其他學院的觀眾席,抱著兩本書戴著隔音耳塞看了一整天小說。
第二天我就被學院長叫到了辦公室。我解釋作為一個不喜歡熱鬧的人,喧囂吵鬧的游泳比賽於我是一種折磨,學校難道不應該考慮到我的想法,而不是強迫我參加自己不喜歡的活動嗎?整個活動有我不多,沒我不少,我的行為沒有損害他人,所以不應受到懲罰。學院長完全沒聽見我剛剛說了什麼,只說我的行為代表著學院這個集體,在給學院抹黑。這番與曾經小學班主任如出一轍的言論說的我啞口無言,也澆滅了我最後一絲繼續爭辯的慾望,經驗告訴我這麼做是徒勞的。不出所料,一通訓斥之後,我不僅被午後留堂,還需滿腔熱情地給我的同學們寫了封道歉信,說明自己行為是多麼的不負責任與缺乏集體榮譽感。現在回頭想想,一定是因為我當時沒給己方運動員吶喊助威,我們學院才在運動會中得了倒數第二。我的鍋。
我相信學校在便於管理的同時,也希望通過這種制度給予我們這些對於個人身份迷茫且缺乏安全感的青春期少年提供歸屬感。但在強迫所有學生整齊劃一、聽從學院指揮之餘,是否限制了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也忽略與壓制了學生的個人需求與想法呢?
以前在國內上學的時候,我也忘了聽誰說外國學校老師與同學的地位是很平等的,剛來時感覺還挺有道理的,直到一次事件改變了我的原有認知。個人認為澳洲總體而言種族歧視問題還是比較輕的,然而我就偏偏趕上了個種族歧視的數學老師。此人偏愛刁難英語不好的留學生,不僅上課不允許一句中文,就連下課收拾東西時跟同桌留學生聊天都被她罵過閉嘴。我原本與她並無實際衝突,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沒有站出來為國際生群體發聲,但我錯了。
一次做數學項目,老師除規定不許抄襲外,還毫無道理要求同學間不得交流探討。不幸的是,我不光探討了,將作業借給了同學抄,更不幸的是被火眼金睛的老師發現,判定我抄襲並上報了學校(在此強烈聲明:國外學習一定不要抄襲,不會寫得零分都遠遠好過抄襲,否則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當無意中得知校方認為我品行有嚴重問題,正在斟酌給予什麼處分時,我慌了。如果學校把這種評價寫進我檔案里幾乎可以肯定會影響到我大學錄取。經過幾番諮詢,我發現國外高中抄襲與被抄襲後果同樣嚴重,但是首次作案絕對不可能被認定為「品行有嚴重問題」。由此我推斷出自己可能是被數學老師算計了。事發後學校並未找我談話,對於此事件的全部了解都來源於數學老師的一面之詞。因她歧視國際生,在此次終於抓到把柄的情況下,我根本不知道她在指控我抄襲時到底添油加醋地說了什麼,以至於校方可能會對我做出惡劣評判。
後悔已經沒用了。本著「無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的原則,我只得硬起頭皮開始為自己辯護。首先我向學校領導發郵件陳述事件真實經過,同時反映數學老師種族歧視現象。終於在一番有驚無險後,學校相信了我的辯護,沒有記我處分,同時說了一大堆什麼數學老師以前沒有意識到自己對於的國際生無禮並答應改正的廢話,沒有正視其種族歧視的惡行。
此次事件雖然可以算作我扳回一分,但我也深切體會到在這個學校平等就是個笑話。在我絞盡腦汁讓自己不因數學老師的一面之詞而影響自己在學校老師中的聲譽及未來考大學時,學校為了保持良好的名聲竟然不管不顧自己種族歧視的老師,連個警告都沒給她就搪塞過去了。不過通過這件事情我也發現必要時一定不能慫。平時忍忍就算了,但如果事情找上了門並達到了無法迴避的程度,一定要站出來為自己發聲與辯護。與國內不同,如果你的話有理有據令人信服,校方絕對不會忽略你的聲音。只要不觸及他們的核心利益,事情一般都會有轉機。而聽天由命只會讓你變得越來越好欺負。
不過吐槽了這麼多,如果讓我再次選擇,我仍然會選擇在一所私立學校就讀高中。總體上高質量的師資資源,學校瘋狂坑錢而擁有的高端設施,更加安全的校園環境,更加嚴格的管理所帶來的更好的成績……這些都是作為一所好學校不可或缺的因素。世界上本就沒有十全十美的學校,有效利用其優點的同時巧妙躲避其問題才是硬道理。我承認這點我做的並不是很好,有時候太刺兒了。作為一名學生,學校的好壞說到底跟我並沒有太大關係,在高中這幾年自己有所收穫有所提升才是真正重要的。
我覺得最大的體驗就是自力更生了, 放在哪裡我都能生活, 作為獨生女, 之前什麼也不用自己操心, 家裡父母打點好一切。出去讀書一切都是自己, 吃穿住行全部靠自己。 哪一點想不到都不行。 後來慢慢就習慣了,也就長大了, 結果就是現在變的很婆媽, 對自己的事情會有一個很好的規劃
哎呀,看了別人一大篇的大學,好糾結啊。我就簡單說一下吧。澳洲很好,天氣好,空氣好,八大很好,吃的也還行,容易移民,但是相對美國、英國啊,比較落後,土澳嘛。白晝黑夜跟國內差不多,這樣跟親朋好友聯繫方便。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如果還有什麼需要了解的可以私信我!
在西澳大學的留學生活中,最讓我難忘的就是可以擁抱那無限多種的可能性,曾經兒時對於這個世界的幻想在你的面前變得慌亂和卑微。文化的多元,自主的求學,和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不同膚色的朋友們交流思想、共同面對挑戰的新鮮,無數個深夜面對設計項目的深情,考場絕筆闌珊的釋然,假期深入沙漠露營的豪邁,對祖國日益加深的挂念。。。。幾年時間,你可以完全變成另一個人,每天的努力都可以隱約觸碰到自己的極限,你甚至可以信心十足地一直堅持下去,因為你知道等你離開時,會擁有更大的心胸,更高的境界, 會收穫awesome treasure that i could never image . 好辛苦,好刺激,好過癮,好滿足。我知道,我現在正在為我自己的夢想,祖國的大國夢而奮鬥,我正在書寫一部屬於自己的傳奇。 感謝這一切,而這一切都將是最好的安排,that "s really my glorry
就是兩個字,赤雞
先說說情況,來澳洲第二年,悉尼大學,讀master, 學IT,非典型理工科女生。
來澳洲前在讀本科時候,就不定期去每個地方玩,所以在本科階段,玩了柬埔寨,泰國,越南,台灣,都是東南亞的地區,來澳洲後感覺為游全世界的夢想,開闢了新的區域。當然來這邊也體驗了各種第一次。第一次買完傢具自己搬回家,第一次安裝傢具,第一次被bedbugs咬,第一次海邊BBQ......
第一年的時候還忙於學習,才來時候由於自己英語水平真的是爛成渣渣(就算爛成渣渣也是過了國內大學英語四六級),那麼就不得不讀語言,不過讀語言也挺好的,給我了幾周適應的過程,處理完各種學校事情之後,就是到處找地方玩了....
不過我高估了澳洲玩的地方和可玩的地方。
學校附近Broadway shopping center
澳洲市中心完全不像國內辣么繁華,完全就是國內二線城市的市中心的趕腳,而我所在的悉尼大學就在CBD,但是CBD完全不像CBD。
1.學校
先從學校說起,畢竟我來這邊主要是讀書。也是澳洲留給我最主要的印象。
我不得不說,我們學校真的是美到爆,無論什麼時候看,早上,中午,晚上,晴天,陰天都美,這只是隨手上學時候拍的照片。我最喜歡的就是澳洲的天空,天藍色,非常的美,早上上學時候看到這樣的景色,心情都好很多。下圖為哈利波特樓,這是電影哈利波特部分取景的地方,所以我們很多學生都這麼稱呼
university of Sydney, the Great Hall
再放上一張
我的照片
學校整體環境很贊對不對,其次我想說的是,Fisher圖書館更贊,悉大的學生享受的圖書館是南半球最大的大學圖書館。正因為大,環境好,對學校學生24小時開放,所以裡面啥都有,微波爐,自動販賣機,睡覺躺椅。
2.日常生活--交通(行)
其實說實話,在澳洲不開車是一件很不方便的事情,如果做公共交通確實很費時間,但是沒辦法,住的遠必須要bus,train出行,國內應該叫做地鐵,但是國內地鐵是地下跑的,在澳洲什麼最多,土地資源呀,於是這邊地鐵都在陸地上跑,都叫train。搭乘公共交通都用opal card,這邊沒有售票員啊,投幣投錢之類的東西,都刷卡,一般的便利店買一張10刀的opal card就可以出行,錢不夠再充值就好。train都是上下層的,都有座位,只要提前看好火車時刻表到達站點就好,一般都準時。我不太愛做bus,一是悉尼的路不太好,而是bus不報站,不知道自己坐沒坐過站,過站特別尷尬。
悉尼的交通費,以距離來說,火車近一些20mins內的位置單程3刀左右。來回5-6刀,遠一些,再累加一些。我一周四天的課,那麼一個月的下來就是100刀左右,這還不是每天外出的情況,只是一周4天。
train都是上下層
有時候會遇到來查票的工作人員
3.日常生活--衣
要生活就不開衣食住行。我們一樣一樣說,從衣開始,澳洲這邊衣服都是基礎款,說白了就是牛仔褲和T恤襯衫。大街上大部分人穿什麼,那麼我覺得很大程度決定整個地區的日常穿著,這邊夏天時間很長,從10月份到第二年的4月份都是可以穿短袖的季節(這邊是南半球,與國內季節是相反的)。如果是上班,一般就是西裝+套裝之類的正裝。我來澳洲前,買了很多夏天的穿的衣服,由於我的老家只有春天,所以我都是春秋款的衣服。但是女生嘛,總是覺得自己的衣櫃少著一條裙子,少著一件外套。。。永遠少著衣服,到這邊我還是置辦了些衣服。不過大部分都是基礎款。
4.日常生活--住
來澳洲前,我有認識這邊的小夥伴,比我早半年來澳洲,所以來這邊後,我就和她合住,住central park長草樓。事實證明,一開始來這邊不要住那麼好的公寓,為什麼呢,心理會有落差呀。一開始住好的,有游泳池有健身房有BBQ燒烤台,之後再住其他地方,就是再好也比不上現在這裡了。
central park外觀
中空的露天泳池
泳池是在中庭的位置。只有住戶刷卡才可以進,所以人少環境好。而之後搬出這裡之後,我就沒有這麼好的游泳池游泳了,也是遺憾,最後在家附近辦理一張游泳卡。
澳洲開銷最貴的就是住宿了,舉個栗子,一周!強調是一周的房租為200刀左右。這還是便宜的,住的遠的價格,住city單人間260+,雙人間每人200+。住近一點房租高交通費低,住遠一些交通費高,房租低。這就很尷尬了,到底是住遠一些,少一些房租,多一些交通費呢,還是多一些房租,少一些交通費~~~
5.日常生活--食
之後不定期更新,今天寫到這裡
最大的感覺是整個人變得平和很多,因為土澳的大環境如此,人少簡單,有煩心事兒去海邊遛遛,開車去轉轉都不錯。
推薦閱讀:
※28歲初來澳洲生活,覺得自己是loser!?
※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生活方便嗎?
※澳大利亞打工度假簽證是怎麼回事?申請有哪些條件?
※小白留學生如何選擇電腦?
※如何評價《澳大利亞——下一個希臘?》這一新聞?澳大利亞的經濟狀況在未來會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