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界是物理決定,那人的思考和活動其實都是物理規律的結果嗎?可以用物理公式對人建模嗎?哲學家咋說?

如果世界是由物理決定的,人的思考活動都是物理規律的結果,意味著有一套公式可以對整個宇宙建模,但是人類的思考與活動不就是由我們自己決定的嗎?


謝@Jacob Liu邀…然後抱歉…以我目前的水平和能夠支配的精力對於這個問題基本上只有觀點和傾向而不太能夠組織出足夠強硬的立場和論證…而我的觀點和傾向還是比較普通和不起眼的…

我的一個想法是因為目前還沒有看到能夠說服我把感受性質還原為物理性質的說法所以我對於世界是否是由物理決定的這一觀點還是保留看法…我目前還是比較傾向於不可知論…也就是說我總覺得這個世界需要某種神秘的事物才能顯得完整…

還有一個是我覺得所有的經驗科學都只是用來操作和預測經驗的工具,物理概念以及包括物理概念在內的物理規律與現實世界並不存在任何對應關係…只是在理論化過程中建立起來的抽象物而已。而這和我對倫理學的看法也是一樣,自由平等公正以及人生意義這些東西在社會現實中並不存在,但我們畢竟被莫名得拋在了這個世界上,因而就需要這些倫理概念去實踐我們的生活指導並評價我們的行為以支撐我們活下去…

也就是說物理概念和倫理概念原則上而言都只有相信與不相信的區別,而不是嚴格的真或假的區別…所有知識在我看來歸根結底都只是生存的附屬品而已...

而關於心智建模的問題我是覺得只有在涉及到經驗的部分經驗科學才能夠對心智有所貢獻…比如具體的知覺能力、對於對象同一性的分類能力這些能夠在經驗中被體現出來的東西…

還有就是自由意志問題,如果我記得沒錯確實已經有實驗發現人在知道自己作出了某一決定之前相關的神經信號已經能夠被探測到了,而且很多人據此認為人覺得自己的決定是自己作出的只是一個單純的幻覺,雖然我確實傾向於認為人是沒有自由意志的,但我覺得這個步子跨的有點大了,因為完全有可能那些被探測到的神經信號是為執行自由意志的準備活動…總之自由意志的問題根據我掌握的知識而言還是沒有定論的…而我也只是停留在傾向的程度上…


作為認知科學研究者以及內在論神學的支持者,我在心智哲學方面傾向於取消論物理主義(Eliminative Physicalism),把心智考慮為一個「整體的本體」在科學的角度是毫無意義的,在科學研究中應該把認知現象取消式的還原為更基礎的物理過程來進行研究。

同時我在物理哲學方面傾向於模態虛構主義(Modal Fictionalism),這本身也是取消論物理主義中笛卡爾劇場理論( Cartesian theater)在形式邏輯的一個推論,認為包括物理定律子在內的所有的模型都是像小說一樣的一種模寫。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物理」的概念本身就分為兩類,「基於理論的物理」(作為語言邏輯學觀點的物理主義,認為對於一切現象都可以給出相互關聯的描述),與「基於對象的物理」(作為對象本體論觀點的物理主義,認為一切現象之間就都是相關的)。從模態虛構主義的角度來看,後者是我們不論如何都無法驗證的,其實從科學哲學的角度來看是一種非科學的觀點,而前者則可以被視為是一種科研建模的方法論,以判斷模型是否有實驗驗證的可能與實用意義。

從我所傾向於的角度來分析,我們能否對我們自身的心智現象建模,乃至於對整個宇宙建模,與「我們的思考與活動是否由我們自己決定」,其實毫無因果關係。

但是,認知科學實驗說明,我們的思考與活動幾乎不是由「我們自己」即時根據信息決定的,我們此前已經建立並不斷修正的模型直接做出了動作決策。這是直接觀察到的實驗結果,而與物理模型的建模無關。

參考:

自由意志(free will)是否存在?為什麼?—葉賭徒的回答

自由意志(free will)是否存在?為什麼?—Jacob Liu的回答


這個問題目前還沒有科學的答案。目前能納入科學範疇的問題也比這個終極問題原始得多,近乎無關。


拉普拉斯之妖最早是起源於經典物理學的決定論思想。在量子力學出現之後,似乎已經不是問題了,但事實上,它直至今日也沒有定論,這一點和一般大眾所理解的「量子力學終結了決定論」是不一致的。

量子力學的各種詮釋仍然飄在空中,近年來隨著退相干的研究,「正統」的量子力學詮釋似乎受到越來越大的挑戰。畢竟量子力學的基本方程是決定論的,只有在涉及測量時才會有不確定性。在很多新興的觀點中,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性來源於於主客體之間界面的任意性和主客體之間的不可分割性。(量子達爾文主義、Eniselection、多世界等)以上帝視角來看整個宇宙的波函數,它必然是決定論的。

事實上,早在這之前,那個「判了愛因斯坦式因果論死刑」的貝爾定理本身,也並不能否定決定論。貝爾本人就說過,貝爾定理所確定的,是實在性、定域性、自由意志三者必須捨棄其一。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認為不能放棄客觀實在和定域性的話,我們就必須承認,我們的一切都是被決定的 - 所謂「超決定論」(superdeterminism)。如果我們認為我們還具有一定的自由的話,那麼我們必須捨棄或者客觀實在,或者定域性。

這全憑個人信仰。

我正在把一系列以前寫的科普文傳到知乎上,其中有一個章節詳細討論了決定論和自由意志的事情:

16、決定論、自由意志、以及邏輯怪圈


理論上可以不意味著實際操作上可以。

混沌現象在理論上是完全決定論的,但是實際操作上不可能做出任意未來的預測。

所以,有很多東西原則上物理學能夠解釋,但我們無法建模並做出有價值的推斷。

「人的思考活動由自己決定」是一個偽命題,如果這個「決定」指的是一種思考活動。「人的思考活動由物理決定」則是一個恰當的命題,但「XXX由物理決定」似乎並不是一個可證偽的命題,而是一個永真的命題,因為根據定義「物理」決定一切。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希望對你有用。

The Big Bang Theory Season 4 Episode 3


印象中好像有位哲學家說過,當人類知識足夠豐富,生物,化學等等學科都可以歸為物理學


我不知道從科學上有沒有可能對人腦進行建模。但是按照馬哲的觀點,物質決定意識。

簡單來說就是現實世界中的一切決定你的思想認識。

實際上關於先有思想再有物質一直都是有撕逼的。但是物質決定認識我認為沒有問題。

在現實世界中如果石油沒有被發現為能源,那麼石油不過是一種液體。只有在現實世界中發現他是一種能源,那麼我們的認識才會從液體轉變為能源。


對人建模(¬_¬)這個問題太哲學

年輕時我曾經嘗試過建一個追女孩的模型,為了方便控制變數,這個模型的對象還是單一的。你猜這個模型成功了嗎?

萬物皆理,但是這裡的理不僅指物理還有人(心)理。所以說想對人建模,還是多用心理學吧,物理公式是不行的。


康德說,有兩樣東西令我震撼:一個是頭頂燦爛的星空;一個是內心道德的法則。前者說的是物質世界的規律,後者說的是心靈道德的規範。

西方實證科學只重視前者,卻忽略了後者。實質上,兩者同根同源、同等價值,是這個宇宙最根本的法則所派生出來的一個硬幣的兩個面。

人認識宇宙如同盲人摸象。假設這個宇宙有一個最根本的法則——這個最根本的法則,老子稱之為『道』;佛教稱之為『佛法』;哲學家稱之為『終極真理』…

那麼,物理規律即可視為宇宙根本法則在人類認識範圍之內的一種顯現。但是,物理規律絕不能等同於宇宙最根本法則本身。這一點,唯物主義者尤其應注意。

宇宙是一元的!

這個『』一元『』即不是單純的物質;也不是單純的精神。它有時會體現為物質的概念;有時會體現為精神的概念。

換句話說,物質與精神乃一體兩面,二者絕對不能徹底分割開來。

任何將世界強行劃分為物質、精神兩大元素,並且通過討論二者的關係的方式來理解宇宙的做法都是對完整宇宙的肆意肢解。

人的認知是分層次的。物質、意識概念的劃分,只有靠掛在某個特定的認識層面上才具有意義。一旦越出了這個認識的層面,二者的劃分隨即喪失意義——因為本質上二者水乳交融,效應同步,如何做到絕對切割?

這個道理,庸俗的宗教信仰者不懂;無神論者也不懂。

說到底,人不過是宇宙的產物——無論是『物質』,亦或是『精神』。這個宇宙的產物,卻要依靠宇宙的賦予,試圖去認識這個宇宙本身。

以上。


一種自由是你真的有自由。

還有一種自由是上帝(即自然規律本身)讓你誤以為你有自由,因為大自然是無限的(至少對於目前人類觀測能力而言),而人的認知能力是有限的(如果給人類無限的時間研究宇宙,也可能能夠完全認知宇宙),造成了自由意志的錯覺。

17世紀偉大的理性主義哲學家斯賓諾莎就是後一種自由的提出者。換句話說,人類的所謂自由意志,喜怒哀樂都是由物理定律本身決定的,人類其實「毫無自由可言」。這其實就是所謂的一元論,後世的唯物主義很大程度上就是從這裡來的。

愛因斯坦是斯賓諾莎的瘋狂粉絲,沒有任何人(包括牛頓,高斯)在愛因斯坦那裡得到過比斯賓諾莎更多的讚譽。當然他也是這種斯賓諾莎式自由的支持者。

我很驚訝,其實斯賓諾莎的理論假設提出已經三百多年了,可是現在看起來依然很瘋狂。難怪愛因斯坦會如此讚賞他,這兩位都是絕世大智者。

現在很火速發展的人工智慧誰能想到再過30

年或者50年會怎麼樣?那時候你也許真的會驚訝甚至會懷疑人生:到底是一個全能的上帝(最智能的「人工智慧體」)創造了我們這個世界,還是我們人類創造了「最智能的人工智慧體」?

也許人類世界真的只是上帝開發的一款遊戲,而目前人類已經開始創造自己的上帝了:人工智慧。


人的思維由全部條件決定,條件包括過去的、將來的和正在發生的,人們沒法預測因為信息量太大和悖論的影響;另外,最重要的,宇宙是一個整體。

我什麼也不知道。。。。。。。。


相信有人會得出「人的思考和活動都是物理規律的結果」這個結論。就連科學家之王愛因斯坦也曾經這麼問道:「難道月亮只有在被看著的時候才存在嗎?」

但實際上,當人們深入探索物理世界之後,卻發現人是獨立於物理規律之外的東西,甚至很有可能物理規律是由人自己創造出來的。科學家之王之所以會提出那個問題,就是因為當時各種探索工具被發明出來了,這讓人們得以看到以前從來都沒有人看到過的東西,從而讓人們在物理世界中得到了進一步的深入探索,不久之後就遇到了這個問題。

量子力學已經表明:

原因是由結果決定的。先有結果,後有產生結果的原因。結果是隨機生成的,在結果生成的同時,產生該結果的原因也隨之而來,來說明該結果是怎麼來的。

過去的事,是在未來才被決定的。一件已經發生過的事情,比如幾年前的事情,只要沒有人知道那件事,那件事就從來也沒有發生過。當有人在未來看到那件事的未來的時,那件事才會在幾年前發生,不然,那件事在幾年前就不發生了。

這就是目前物理學的研究成果,它明確說明了,人是在物理規律之外的東西,甚至還說明了物理規律在某種程度上是由人決定的。

現存的擺在我們面前的這個世界,是離不開人的。沒有人,這個世界也就不存在了。

人不可能站在上帝視角上看世界,人在看世界的同時也改變了世界。僅僅是觀察,這個動作,本身就是在創造了。

薛定諤的貓,僅僅看它一眼,就足以致它於死地了!


如果想這麼做,首先要解決一個問題:預測一個人下一秒的的思想。。


不管你建一個怎樣的模型,都會在這個世界之中,都是這個世界中產生的,怎麼能代表這個世界,自己怎麼能證明自己……


理論上沒有問題,然而一個人相對於原子這個層面實在是太複雜了,一個具體的人可能包含有數百億萬個原子在運動,把一個人的活動分解到原子層面的計算量估計要用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計算幾萬年的時間,何況我們對所有組織細胞在原子這個層面的活動還相當膚淺,每一個獨立的細胞都需要建立一套模型,這是個異常複雜的事情。

簡單做個比較,人類現在有70億,你如果用計算機計算所有人此時此刻的心情是快樂還是痛苦還是平淡,你有辦法么?


實際上在空間之都,有一個稱之為魔法部的組織已經研究過這個問題了。如果你所謂的物理是我們現階段所學習的物理的話,那麼人的思考和活動就不完全是物理規律的結果。

在第四維度上,智慧生命在兩個方向分別存在被稱為心靈和靈魂的兩個東西,一般以人類的物質位面基礎作為原點,定義這兩個方向分別為心靈方向和靈魂方向,心魂不分正負,當然你一定要定義正負也無妨。

我就直接擺出結論好了

「不是,即便是一個普通的智慧生命,其行為模式也一定會受到靈魂的影響」

靈魂本身不符合我們現有物理框架中的規則。


瞎答一下。

看到問題思考了一下,我們人是如何做出決定的?我們人的主觀感受都是對客觀事物的反射。如果根據這個這個邏輯,我覺得人的思考還是在遵循客觀規律。舉個例子,在選擇AB食物的時候,受到顏色,形狀,溫度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其實是可以設計出各種的實驗證明人的思考是遵循物理規律,以及可以建模。

以上都是我瞎說的,再見。


物理主義在心智上的貫徹會難以避免決定論的陷阱,而強決定論是反自由意志的,也就是人不具有能動性。

至於折衷的弱決定論或者非決定論更是因為其本身的軟弱性顯得不可靠。

因此,要完美解決自由意志與決定論的矛盾是非常困難的。

在這一點上,本問題會因此顯得十分荒謬:在不具有自由意志的情況下問問題,而答案則是早已被決定的。

這樣看來,這個問題在認識論上似乎毫無意義。

純粹的唯物論觀點在解決意識問題上有著太多的缺陷,他們要不就滑向決定論,要不就把意識歸為量子隨機性的結果。而這都是不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的。

另外,並不是符合物理規律就一定可以建模的。剛剛提到的量子論,以及混沌論等等,都是無法建模和精確預算的。

也就是說,不使用這些具有隨機性的理論,而單純依靠物理主義,這樣構建的理論幾乎行不通。

而使用了這些理論的話,是無法精確建模的。


作為剛看了幾頁馬哲的來班門弄斧了,以馬克思的世界觀,世界的物質性準確來說是普遍的客觀性,其物質性並不意味著世界以具體的某種實在物質作為本原,而是說世界是以全體物質的共性即客觀實在性為本源的。人類的思想作為物質世界發展的產物而言的確是要遵循客觀規律的,但是意識與物質又是有著本質的差別的,所以不能機械地認為意識就像自然界的個別物質一樣服從純粹的物理法則,不過我也認為意識既然服從客觀規律那麼當然可以對其建立模型,分析預測,但是利用的規律絕不是單純的物理規律,而是有著意識的特殊性的規律。

然後關於人的主觀性和客觀性的矛盾的話,可以從數學的映射的概念去理解,物質世界是映射的材料,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映射方式,從而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映像,但是這些映像的基礎是外在於人的意識的客觀實在。簡單來講就是我們只決定了怎樣映射,映射出什麼,以及相對的可選擇映射的材料,但是從本質上講我們無法決定映射的對象,更不能憑空創造映像,所謂的創新和發明實際是各種映像的結合再通過實踐反映到客觀世界的物質。

所以我覺得隨著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越來越深,是可以不斷改進模型使其越來越正確反映客觀規律。

以上就是個人一些粗淺的認識,各位多加批判。


(您知道拉普拉斯妖嗎。。)

物理規律來自於觀察者的經驗,給宇宙建模這件事是想以觀察者經驗為工具去預測其行為,而觀察者自身是一個去不掉的因素。物理規律並不是您想像中「客觀真實的鐵律」,世界也不同時具備定域實在性。

其次,自由意志要考慮到視角,顯然上帝(宇宙)視角和自身視角中的自由意志是不一樣的。在自己的世界中物理上帝神佛並不會代替你做決定。。


世界是由量子組成,意識也建立在量子基礎之上,所以人的行為也遵守量子的行為,可以用量子力學公式為人的意識、行為建模。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人說時間與空間都是虛幻的?怎麼理解?
量子物理中的一些理論能否作為駁斥馬克思主義的依據?
磁力的根源是什麼?
電子在原子中的分布(電子云)是如何被觀測的?
為什麼自由落體下加速度等於 g?

TAG:哲學 | 物理學 | 科學哲學 | 心靈哲學 | 物理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