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里「伽」字的主流讀音是什麼?
01-04
現代字典中「伽」字有『qie茄』和『jia加』和『ga噶』三種讀音。
佛經里這個字一般念什麼呢?比如「楞伽經」「菩提伽耶」「摩睺羅伽」網上看到下面的內容
王力 編著《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第四次修訂版
摘錄:伽,按照音韻學近世觀點,讀「qié」,比如《洛陽伽(qié)藍記》、《瑜伽(qié)師地論》、《楞伽(qié)阿跋多羅寶經》。實際上,「伽」字表達的是梵文的音譯。所謂伽藍,梵文是samghārāma,意思是「寺院」;所謂瑜伽,梵文是yoga,意思是「融合」;所謂「楞伽」,梵文是Laka,也就是今天的斯里蘭卡。梵文中的ka、kā、ga、gā、gha都被音譯為「伽」。從我們今天對於梵文發音的認識來看,從我們對地名「蘭卡」的讀音的歷史沿變認識來看,「伽」讀作jiā是比較好的。伽藍當讀作jiā lán,瑜伽當讀作yú jiā,楞伽當讀作léng jiā。根據舊的音韻學方法,把「伽」刻意讀作qié,反倒是刻舟求劍了。我倒覺得王力教授說的有理,應該根據對應的梵文的發音來讀,這樣的話應該讀成『jia』。
@TwumRwul Tjang 的回答也是贊同這個觀點的。
又來了一個問題,佛經里還有「迦」字,比如釋迦牟尼、迦樓羅,如果也讀『jia』,那麼就造成了「伽」和「迦」字讀音一樣,造成了音譯文字的冗餘(兩個用來表讀音的字都發一個音)。
這個其實是好解釋的。比如「戛納電影節」的「戛」以及《魔獸世界》裡面「娜迦」的「迦」,都是讀ga1。但根據歷史音變規則它們在普通話裡面是應該讀jia1的。ga1是爲了譯音準確性的臨時變讀。具體到「伽」這個字上,讀qie2相當於根據歷史音變的讀音,讀ga1相當於追求翻譯準確性的臨時變讀,而讀jia1就相當於在兩者之間找一個平衡。
1. 念jia有問題也沒有問題
「伽」字廣韻收入一讀,即為群母戈韻的伽小韻,擬音作/ɡiɑ/
但與「伽」同為伽小韻的字有三個,分別是「伽」、「枷」和「茄」,後二者均有異讀,即見母麻韻的嘉小韻,今讀為jia1。選擇今讀其實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一方面我們需要遵循漢語語音自身的變化規律,也就是說,群母在這兒就是變成了清化+齶化了以後變成了送氣音,反倒在送氣這一點上和ghā佔得上邊,不過這個關係就太遠了;一方面我們要還原梵語初始的語音,我們知道梵語語音可以說是漢語音韻學的金標準,很簡單,它千年不變,歸功於古代印度人天才般地為梵語制定了語音系統(兩千年前的東西科學到不像話),在這一點上,顯然jia適合一些,可它真的很合適么?並不是,除了韻母。如果為了還原梵語語音,為何不用伽馬射線中的讀法ga呢?對於新生的外來語,我們很果斷地採用了「伽」作為翻譯用字,自然也是考慮到了其歷史讀音,甚至不惜為了翻譯它還原一讀。
其實你願意怎麼讀是你自己的事情,但就制訂標準語音的人們來說,他們採取的策略是,對於以往的譯音遵循漢語語音的發展規律,不設舊讀,如浮屠的「浮」,而對於近現代的翻譯用字,則看情況了,對於伽馬射線這樣的例子,畢竟還是少數。
2.不能說「伽」「迦」同音冗餘
釋迦摩尼 (?????????, ?ākyamuni)迦 見母戈韻,且為三等,介音/i/可以完美對應kya中的y,可以說,非他莫譯。
而伽藍 源自(???????,Samghārama)該詞據我所知最早出現在《洛陽伽藍記》的南北朝時期,此時正值上古漢語向中古漢語過渡的時期,由於中古漢語相較上古漢語的特徵之一是增加了介音,雖然其中古擬音/ɡiɑ/在對譯ghā的時候略顯奇怪,可追溯起它的上古擬音,/ga/,可以完美對譯該詞。也就是說這兩個字可能體現了1.中古和上古兩種翻譯的特點;2.梵語中的兩種讀音,既然都這麼想了,沉甸甸的都是歷史感啊,同音,就讓它同音吧。本來讀作ga 由於漢字讀音演化 現在讀qie
佛教並非印度直接傳來的,中間經過的地方的語言也會影響讀音,所以現在佛經的讀法受了梵文漢語甚至吐火羅語的影響,所以伽的讀音得具體看是哪篇,不是一定之規
湘潭味:goa
推薦閱讀:
※名字里的「贇」普通話聲調是陰平(yūn)還是陽平(yún)?
※漢語拼音的 xian 為什麼不拼寫為 xien?這一類的拼寫方式是否是漢語拼音的缺陷?
※日語韓語及越南語里的漢字音,哪一個最貼近中古音?
※為什麼日語里「碁」字的音讀是「ゴ」?
※古人會用粵語作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