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竊書不能算偷」出處在那?

我知道出自魯迅的《孔乙己》。孔乙己憑什麼這麼說,這句話是魯迅原創的么?


竊書不能算偷這句話可以說是魯迅的原創,但這個意思我的個人看法並不是字面解釋,而是孔乙己為了解除尷尬和別人的揶揄而化用的,說白了是魯迅鋪的一個幽默梗。

比方說為什麼明明有偷這個說法,孔乙己還要用「竊」呢?我想可能原意是指剽竊。

韓愈有句傳世:「 惟古於詞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賊。」這句話原本是指那些以附會名聲實則毫無創作與智慧的文人,只有抄襲古人作的詞句這個法子。換到今天無非就是那些在轉發微博時附上無聊句子但畢竟也是人家自由的用戶吧,韓愈是個憤青大家從語文書上都能感受到。

比方某祝總日報下的這位真心把微博豆瓣上的高中生好評用語使盡了......我都想點贊

扯遠了...那句話本來意思就是用來諷刺當時文壇中的裝逼風氣,然而日子久了就漸漸有了剽竊他人文字是賊的意思。但大家應該能想明白一件事...按照古代科舉考官參差不齊的水平和愛好,以及後來慢慢形成的八股文風氣,如果像韓愈一樣寫白開水是肯定得不到賞識的。就好比你今天如果寫歌詞,最不用看文筆就能紅的便是所謂的古風版歌詞。古代的考試往往也如此,不引用聖人大哲先賢的句子,就永遠不要有出頭之日了,這樣子又怎麼能叫「剽賊」呢?

孔乙己接受的是最古板最陳舊的教育,想必老師在教作文時一定用這句話教導他們要「善於使用名人名言,升華主旨」吧。

於是,這是我猜測的「竊書不算偷」句源的版本1。

版本2,用一個故事說,出自元代的《唐才子傳》第一卷——

(劉)希夷,字廷芝,潁川人。上元二年鄭益榜進士,時年二十五,射策有文名。苦篇詠,特善閨帷之作,詞情哀怨,多依古調,體勢與時不合,遂不為所重。希夷美姿容,好談笑,善彈琵琶,飲酒至數斗不醉,落魄不拘常檢。嘗作《白頭吟》,一聯云:"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既而嘆曰:"此語讖也。石崇謂"白首同所歸",復何以異。"乃除之。又吟曰:"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復嘆曰:"死生有命,豈由此虛言乎!"遂並存之。舅宋之問苦愛後一聯,知其未傳於人,懇求之,許而竟不與。之問怒其誑己,使奴以土囊壓殺於別舍,時未及三十,人悉憐之。

想說的就是有名的宋之問雇兇殺甥奪詩的事情——劉希夷的一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一句很受宋之問的喜歡,得知劉還沒有示人,就想要過來當做自己的ESSAY給發出去,劉同意了卻又反悔,宋之問覺得上當受騙,就讓人把劉希夷給謀殺了。

這種日本現代題材青年犯罪漫畫常用橋段應該就是剽竊的最高最暴力形態了吧,比各種號稱自媒體的營銷號節操低不知到哪裡去了,只有留給後人當故事談笑風生。

然而即使這樣,卻還是有「竊書不算偷」的說法來給各路人自辯,這倒也是合理。畢竟世上以為自己能寫東西的人太多,而真有才華寫的人太少。

綜上,其實我個人的感覺是版本1比較說得通,反正兩種都是我胡亂猜測,權當講個笑話,您要是覺得「哈哈哈這傻逼又抽瘋了」而且是個漂亮姐姐的話,我們可以約個地方辯論一晚上,樂意俯身請交。

再說為什麼說這可能是魯迅鋪的一個幽默梗呢?就是從清開始的各種傳統笑話里,書獃子或沒文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濫用辭藻典故鬧笑話,一直是個保留項目般的笑點。比方說《笑林廣記》謬誤卷其中一則

一丈母命婿以房典銀,既成交而房價未足,因作書促之云:「家岳母房事懸望至緊,刻不容緩,早晚望公垂慈一處,以濟其急。至感至感!」

一位丈母娘讓女婿買房子換錢,已經成交但錢還沒有付清,於是丈母娘寫信一封催促說:「岳母我極度盼望房事,刻不容緩,從早到晚盼你來我這裡,解我的急,多謝了!」

另外學識過人的名士也有這類笑話,不過他們一般是因為毒舌或者缺德...以前我答別的題時候講過《清稗類鈔》詼諧類中紀曉嵐的一則——

紀文達與王夢樓太守交莫逆,夢樓名文治。一日,退直獨早,怱怱至王寓所,遣家丁寄語其夫人曰:「頃在南書房,奉旨封王文治妻為光華夫人,特來賀喜。」夫人疑信參半。夢樓歸,夫人語以故。夢樓曰:「若為曉嵐所給矣。」夫人詰其故,夢樓不語。蓋其時都下春聯有「皇恩春浩蕩,文治日光華」句也。

紀曉嵐一次跑到王文治家帶話給他夫人說皇上要封她做光華夫人,王文治回府知道這謠言立馬猜到是紀曉嵐乾的,但不好意思向他媳婦解釋原因是京城正流行一副春聯叫「皇恩春浩蕩,文治日光華」......

因此,這裡完全可以當是魯迅為了體現孔乙己這個角色的滑稽(也可能是無人喝彩的凄涼機智),而讓他使了這麼句「竊書不算偷」。

當然如果是在高中語文考試里,大概這個答案就變成了——

31.文中孔乙己面對他人的揶揄,回應了一句「竊書不算偷」起到了什麼作用?

A.體現了角色的性格固執,不願意承認自己盜竊的事實。

B.說明孔乙己道德敗壞,偷了東西不肯認罪。

C.描繪了孔乙己學問並不紮實,卻好於炫耀的沒落文人形象。

D.表達了舊社會中人民生活的困苦與無奈。

而按一般語文考試出題的尿性,我估計正確答案是D。


鏡花緣 黑齒國一篇里有說過偷書不叫偷,叫竊。


《鏡花緣》第十九回:所以此地把竊物之人叫作『偷兒』,把偷書之人卻叫作『竊兒』;借物不還的叫作『拐兒』,借書不還的叫作『騙兒』。

古漢語中,「偷」有「苟且」、「刻薄,不厚道」和「偷竊」等意思,較之於從作為謙稱後引申為偷的「竊」來講,更加難聽。所以說偷物叫作偷,偷書叫作竊,可以說竊書聽起來還值得原諒,不那麼刺耳。

同時,孔乙己糾正別人是「竊」不是「偷」還有顯示自己才華的意思,「竊」較之於「偷」更加文縐縐,也為他這個「讀書人」挽回一些顏面。

魯迅在《孔乙己》中借孔乙己之後說出「竊書不算偷」當然不是魯迅也支持這個觀點,只是藉此塑造孔乙己死摳字眼、「自命清高」,自詡「讀書人」的可憐形象。


偷從人字旁,後來演化為偷一切東西,之前專門指偷人。竊是寶蓋頭,是偷走屋內的東西。淪落文人心酸相。


推薦閱讀:

夏商時期的人穿什麼?
中國的洋務運動與日本的明治維新處於同一時期。為什麼兩國日後走向不同?
如果你可以穿越到過去,把一個人帶回來,你會帶誰?
如果中國古代皇位繼承權擴大到所有宗室子和女,而非僅限於現任皇帝之子會怎麼樣?
舊式軍隊的軍事軍紀水平有多低??

TAG:歷史 | 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