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拉丁語來命名計算機科學裡面的名詞會是怎樣?


我稍微補充一下 @許念邑 所提到的這個說法,就舉兩個例子。

應該是2012年的時候,教宗要發推特,然後一個叫Reginald Foster的古典學者靈機一動,想出來發Twitter叫做 breviloquor

英文直譯大概是short talk 短說 的意思。看似簡單卻大有來頭,源自於Cicero西塞羅寫給朋友Atticus的一封信:

Breviloquentem iam me tempus ipsum facit (ad Atticum book 7, letter 20, Line 1)

時勢本身讓我成了一個寡言的人。 ——致Atticus

還有一個例子,剛學計算機的時候,很奇怪為什麼有個叫bus的東西,跟公交車完全無關。

其實bus匯流排和公交車的詞源都是omnibus 是形容詞omnis 意為 全部 的ablative case奪格,意思是 為了所有人,給所有人的。

後來人們偷懶把真正有含義的詞根給丟掉,只留下這個詞尾了。


你是欺負拉丁語現在不更新了么,哄哄。其實梵蒂岡教廷一直在更新辭彙的,會根據特定辭彙第一次出現的現代的語言的詞根進行改造,決定一個詞性別,然後就可以加上對應的詞尾,進行變幻了。

更深一步說,我覺得這是個很有趣的過程,因為很多計算機科學的辭彙,以及很多現代科學的辭彙,本身就是來自拉丁文和希臘文,所以你說是拉丁文自己拓展了自己,舊瓶裝新酒,也不為過。比如computer這個詞,本身來自於拉丁文中的動詞computare,「計算」,英文的computer是百多年前英國人用拉丁文造出來的,從羅素到圖靈這些數理邏輯和計算機的先人,都是在牛逼哄哄的伊頓哈羅接受過完整的古典學教育的,而他們最後頓悟現代計算機的基本理論,實在不能說跟他們希臘的哲學邏輯的素養沒有重要的關係。

所以繞回來,在拉丁文中現在可以用動詞computare的名詞化形式computator來表示英文的computer。在梵蒂岡新聞發布會等書面和口頭形式中就是這麼用的。到底是老子頂了兒子,還是兒子頂了老子,還是老子頂了兒子最後頂了自己,你們自己看著理解吧。


多數的語言除了既存的單詞外,還有一種東西叫做造詞法。

而且,很少語言是沒有外來語的,英語可以原封不動的照搬拉丁語,拉丁語為啥不行?

你們去wiki感受一下 Vicipaedia 雖然我不確定wiki社群的造詞法是不是恰當-_-|||

來看看這篇神翻譯 C (lingua programmandi)


推薦閱讀:

編程演算法和數據挖掘涉及的演算法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嗎?
如何能有效地學習 VBA?
WIFI萬能鑰匙用戶量在烏雲曝光會有什麼影響?
在c中當定義一個變數並對其取地址的時候電腦發生了什麼?

TAG:語言 | 編程 | 信息技術IT | 計算機科學 | 拉丁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