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哲學有沒有用?
學習哲學有什麼用呢?當然這個想法有點功利性,可是我還想知道,經過對哲學系統的學習,可以給我帶來什麼好處?思維方式的完善?批判精神?理性精神????那位學哲學的大拿幫我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感激不盡。
現在開始答題: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我們現在所生活的時代是一個哲學沒落的時代,在各種快餐文化席捲全球的浮躁氛圍中,哲學像堂吉訶德一樣顯得滑稽可笑。感性化和短平快的求知方式,使得一切複雜的問題都變得簡單化、單面化了,所有高深的哲理似乎都可以通過幾個學術明星在電視上以一種調侃的方式來加以言說,在這種情況下,探討事物抽象本質的哲學當然就成為一種「屠龍之術」了。生活在一個哲學凋敝或者「戲說」哲學的時代,或許是一種不幸;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也許是一種幸運,因為一個哲學沒落的時代是一個輕鬆的時代,一個使人可以像動物一樣跟著感覺走的時代。這個時代的特點是快樂而不是崇高,是舒適而不是深刻。在這樣的時代里,哲學遭到冷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尤其是與三十多年前的人都像著了魔似地學哲學、用哲學的那個瘋狂時代相比,這種哲學的冷寂其實也是一件好事。
無論人們對於這個時代的價值判斷是褒還是貶,但是有一點是大家都必須承認的,那就是我們的時代是一個市場化的時代,一個浮躁的時代,一個急功近利的時代。在這個時代里,人們學習任何東西,首先都要問:「學它有什麼用?」比如年輕人上大學,父母為他們選擇專業,都會考慮學這個專業將來畢業以後有什麼用。正因為如此,所以沒有人願意學哲學。大家都明白,在我們這個時代,學哲學是沒有任何用處的。如果有人問:學哲學有什麼用處?我往往會反問他:你說的這個「用處」到底是指什麼?如果是指用途、功利意義上的用處,也就是說,學哲學能夠給你帶來什麼實際的好處?那麼我會直截了當地回答你,學哲學沒有任何實際的用處! 假如有一位教哲學的老師對你們說,大家學好了哲學,將來就一定會經好商、當好官,會在實際工作方面高人一籌。我認為,這位老師如果不是在欺騙別人,就一定是在騙他自己。在我看來,學哲學與經好商、當好官並沒有任何直接的因果聯繫,哲學沒有這麼大的能耐,可以讓一個人在商場上財源亨通,在官場上飛黃騰達。美國20 世紀的一位哲學家詹姆士曾經說過:「哲學不能烤麵包!」他的意思就是說,哲學並不能給人帶來什麼實際利益。這一點,其實早在哲學產生之初就已經被註定了。
一、從哲學產生的原因看哲學的用處
哲學的用處與哲學產生的原因有著密切的關係,那麼,哲學最初是怎樣產生的呢?這個問題實際上在古希臘時就有人考慮了。古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亞里士多德
就曾經分析過哲學產生的原因。在《形而上學》這本書中,亞里士多德探討了哲學產生的前提問題,說明了為什麼我們會有哲學。在亞里士多德看來,別的學科都是
與某種實際用途聯繫在一起的,比如說,我們研究物理學,是因為我們要了解自然界的規律;我們研究邏輯學,是因為我們要進行合乎理性的思考;我們研究語言學和修辭學,是因為我們要把語言變得更加有力和優美,這些當然都是非常實際的用處。但是哲學產生的情況卻不同,它完全超越了實際用途。亞里士多德認為,哲學的產生必須要有兩個條件,一個是驚異,另一個則是閑暇。驚異,就是當我們面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時,往往會對世間的萬千氣象產生一種驚奇之感。驚異感是我們人類的一種非常好的素質,動物很少會有驚異感,動物只有恐懼、警覺之類的感受,它們不會在沒有受到威脅的情況下,自覺地對外界事物產生一種驚異感。只有人才會在面對不解現象時產生驚異,才會在面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時提出各種問題。這種由於驚異而產生的問題意識構成了哲學思維的開端,正是由於驚異,才產生了最初的哲學思維。
但是亞里士多德又認為,光有驚異是不夠的,人還必須有閑暇,才能使哲學產生。閑暇是什麼意思呢?簡單地說就是吃飽了飯沒有事情干。眾所周知,古希臘社會是一個奴隸制社會,有一批吃飽了飯沒事做、衣食無憂的人,這種閑暇使得他們可以去思考那些虛無縹緲的問題。因此在亞里士多德看來,一個人如果沒有閑暇,每天要為五斗米而忙碌,那麼他肯定不可能去思考哲學問題。在西方,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學習哲學通常都是有閑階層的事情,他們不需要為生計而操勞,不需要為稻粱謀。在這種沒有後顧之憂的情況下,他們就會去進行哲學思考。正因為如此,哲學在希臘是一門「愛智」之學,是一門純粹思辨的學問,或者說是一門形而上的學問,具有不食人間煙火的超越特點。人們對於哲學通常都是抱著一種敬仰的態度,將其看作一門屬於精神貴族的學問。在希臘社會,從奴隸中是不可能產生出哲學的,因為奴隸們顧不上思考哲學問題,他們要為生計而奔波。
如果按照亞里士多德的標準來看,今天,當我們要求哲學必須與謀生、求職、經商、陞官等活動聯繫起來時,當我們以為學習哲學可以在這些實際方面有所用處時,我們已經不配談論哲學了。亞里士多德一定會認為,我們對待哲學的這種實用主義態度恰恰表明我們已經把自己放在了一個奴隸的位置上,而奴隸是不可能進行真正的哲學思維的,他首先考慮的是現實的生計問題。亞里士多德在探討哲學產生的原因時,曾經明確地表示,別的學問都是為了要掌握一技之長,以用於生活中的某個實際目的,只有哲學是超越實用目的的。所以,如果你問亞里士多德,學哲學有什麼用處?他一定會告訴你,哲學是一門「沒有用」的學問,因為它本身就是目的,學習哲學、掌握智慧,這本身就是人生的最高目的。
在亞里士多德以前,曾經有一批哲學家,叫做智者,這些智者教人們一套辯論的技巧,以及思考的智慧。大家應該知道,哲學一詞的英文是philosophy,這個詞在希臘語里的原意就是「愛智慧」,sophia 就是智慧。而智者認為自己就是掌握和傳授智慧的人,因此他們自稱為「sophist」,就是「有智慧的人」或者「智者」。從這個稱呼中可以看出來智者們很狂妄。智者認為,智慧是一種可以用來賺錢的東西,我教你們智慧,你們掌握了智慧以後,就可以用它來打官司、搞政治辯論等等,從而給你們帶來實際上的好處。智者們教人辯論術是要收錢的,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是在教人們一種可以賺錢的智慧。正因為這一點,與智者同時代的希臘偉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就非常輕蔑智者,把他們稱為「批發和零售靈魂糧食的人」。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和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在對待智者的態度上都是一脈相的,他們都看不起智者。在亞里士多德看來,智者就是靠一種似是而非的智慧賺錢的人,而這種教人一套詭辯的技巧並以此來賺錢的做法,恰恰違背了哲學的本意。
可見,在古希臘哲學中,至少是在主流哲學家中,流行著這樣一種觀點,那就是為知識而知識,為學術而學術。也就是說,學習哲學,只是為了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從中體驗到一種快樂,把握到一種智慧,從而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從這種觀點出發,關於學哲學有什麼用的問題,當然就成為一個假問題。因為哲學、智慧這些東西本身就是目的,目的本身還會有什麼用呢?但是從另一種意義上來說,哲學又是無用之大用。當一個人真正進入到哲學思維的境界時,就會感受到一種徹骨的豁達和愉悅;當他面對哲學家們所談論的智慧的時候,就產生一種賞心悅目、心曠神怡的感覺。這就是哲學之大用了,它讓人體驗到一種精神的快樂。如果有人要進一步追問:這種精神上的快樂又有什麼用?那麼我只能反問他:聽一曲貝多芬的音樂有什麼用?它能讓你填飽肚子嗎?能給你帶來榮華富貴嗎?如果人們所理解的用處僅僅只是指物質方面或者肉體方面的用處,那麼我可以斬釘截鐵地回答:學習哲學沒有任何用處!但是,如果人們意識到自己是一個有靈魂、有精神追求的生靈,那麼哲學所帶來的智慧本身就足以使精神怡然自得了。在這種情況下,再追問哲學有什麼用,豈不是貶低它了嗎?所以,在西方,從很早的時候開始,哲學家們就已經表達了一種對待哲學的基本態度,那就是學以致知的態度——學習哲學的目的只是為了求知,而不是為了致用。
二、「學以致知」與「學以致用」
中國人民大學有一位已經謝世的著名哲學家苗力田老師,他一輩子研究西方哲學,晚年又參悟中國哲學和中國文化。在他80 多歲高齡的時候,在西南師範大學的一次學術會議上,曾經有過一個總結性的發言。苗老師說:我畢生幾十年學習西方哲學,後來又研究中國哲學,最後得出了一個比較性的結論,我可以用兩句話來概括這兩種哲學。中國哲學和中國文化的特點是「重現世、尚事功,學以致用」,而西方哲學和西方文化的特點則是「重超越、尚思辨,學以致知」。與中國哲學相比,西方哲學的顯著特點就是專註於純粹思辨,喜歡追問事物背後的本質,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取知識,而不在乎功用。這就是苗先生一輩子研究中西哲學所得出的一個結論。
我作為個人非常推崇這個觀點,我認為,苗力田老師對於中西哲學的真諦及其根本差異,可謂是一語道破。中國哲學也講大道,也講一種內在超越,但是實際上更多的卻是注重人生關懷和現世倫常,所以我們在中國哲學中看的東西往往都與道德修養和經世致用聯繫在一起。一門學問如果無助於道德教化,無助於建功立業,那麼這門學問就是沒有用處的,也就是所謂的「屠龍之術」。
這種觀點,在當今這個急功近利的時代里,哲學對於一般人來說,當然就是一種學而無用的「屠龍之術」了。因為我們生活的時代就是一個講究實利、講究功用的時代,所以哲學這種「無用之學」就像一個怪物一樣令人厭煩,沒有幾個人會真正對哲學感興趣的。以至於學哲學的人在外面與別人聊天,別人問你是學什麼的,當然只能說自己是研究哲學的,但是總要加上一句:不是搞政治的,而是研究西方哲學的。為什麼要做這樣的說明呢?因為在一般人眼裡,哲學總是與政治意識形態分不開的,一個哲學家往往就是一個滿嘴大道理的政治說教者,就是一個夸夸其談的無用之人。
以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哲學就是一門「屠龍之術」,沒有什麼實際的用處。我們由於是在中國文化的精神氛圍中長大的,這種文化傳統本身就具有「學以致用」的巨大慣性,再加上我們這個時代的急功近利特點,所以哲學成為一門冷僻之學,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我看來,最可怕的事情還不在於很少有人願意學習哲學,而在於硬要讓哲學這種「無用之學」派生出各種實際的用場來,這樣就更加糟糕了。以現代中國人的價值觀來處理哲學,可能會導致兩種正好相反的傾向:一種傾向就是大家今天所看到的,由於哲學沒有用,所以大家都不去學它;還有另一種傾向,現在的年輕人們沒有親身體驗過,那就是「文化大革命」時的情形,那時候全國上下掀起了一股學哲學的熱潮,人人都爭先恐後地學哲學、講哲學,種田裡面有哲學,鍊鋼裡面也有哲學,什麼事情都與哲學掛上了鉤。哪怕是大字不識幾個的文盲,也
敢大言不慚地談論哲學。今天回想起來,這種哲學的狂熱恰恰是哲學的恥辱,如果把哲學變成一種「學了就要用」、「立竿見影」式的東西,認為學了哲學就可以多產糧食、多鍊鋼鐵,這難道不是對哲學的一種褻瀆嗎?這種態度從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在熱捧哲學,實際上卻是在戕害哲學,把哲學變成了一種功利之學和勢利之學,抽掉了哲學的高貴的精神特質,把它變成了一副包治百病的狗皮膏藥。因此,哲學的狂熱甚至比哲學的冷漠更多地表現了哲學的悲哀,如果一個社會中人人都大談哲學,這一定是一個瘋狂的社會。哲學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陽春白雪式的學問,不可能讓所有的人都對哲學感興趣。哲學所關注的基本問題,始終都是超越於實用層面之上的,它永遠也不可能「學了就要用」。所以,如果有一位教哲學的老師不斷地對學生們說,學好了哲學就能在現實生活中左右逢源、心想事成,大家可千萬不要當真,只當是一句玩笑話,笑一笑而已。
三、改變環境與改變自身
所以說,不要指望學習哲學有什麼立竿見影的實際用處,哲學通常是沒有什麼實際用處的。但是同時也要說明一點,所謂「用」有兩種含義,一種是實用或者功利意義的「用」,就是直接給你們帶來物質利益方面的好處。比如說,你學習法律、學習經濟管理,它們能給你帶來實際上的好處,使你成為一個律
師、一個總裁,從而干大事、賺大錢。學計算機、學習生物工程等專業,情況也是如此,它們可以給你帶來實際的好處。那套知識你學會了以後,在日後的工作中再把它轉賣給你的老闆、你的上司,從而可以換得錢財、地位、名譽等等,你就可以利用這些東西來改善你的生活狀況,從而改變你的生活環境。因此,這種意義上的「用」,說到底就是改變環境之用。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環境之中的,環境對於我們來說非常重要,一切實用性的學問或知識,如法學、經濟學、計算機等等,它們的主要用處就是改善我們的物質條件,改變我們的生活環境。
但是,當你通過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而最終獲得一種精神上的滿足感時,你是否意識到這種滿足感或幸福感是繞了一大圈才實現的?你首先要把學到的知識轉變成金錢和地位,然後再用它們來改善你的生活狀況,最後才能從自己的享受和別人的羨慕中感受到滿足和幸福。但大家不要忘記了,我們除了要面對環境之外,同樣也必須面對自身。我們的滿足感和幸福感,既可以通過改變環境來實現,也可以通過改變自身來實現。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改變自身可能比改變環境更加重要。因為一個人永遠只能活在自己的感覺和思想之中,只能活在自身之中,環境必須通過自身才能感受到。世界就是你眼中的世界,你有什麼樣的眼光,你就能看到什麼樣的世界。因此,改變你的眼光,你實際上就改變了世界。在有些人看來,這個觀點或許有唯心主義之嫌,但是它確實揭示了一個真理。這裡再次強調,學哲學的最大用處就在於改變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和心理素質。如果你的精神狀態和心理素質改變了、提高了,那麼你對世界的看法肯定就和別人不一樣,你就會看到更廣闊的領域、更深刻的奧秘。這就是「用」的第二種意義,即精神上或心理上的用處。這種用處可以使你在精神上保持一種高屋建瓴的姿態,使你不用繞圈子就能夠直接體驗到精神上的愉悅和心理上的滿足。事實上,當我們賺了錢去買好吃的食物、好看的衣服等等,然後再用這些東西來滿足自己的慾望,最終在心理上產生一種滿足感和幸福感,這與我們去欣賞一場美妙動聽的音樂會、閱讀一段優美感人的散文詩和進行一次啟迪智慧的哲學思辨,從而直接從中體驗到心理上的滿足和精神上的愉悅,二者不過是殊途同歸罷了。
由此哲學的用處恰恰就在於使我們在精神上和心理上直接感受到一種心曠神怡的滿足與幸福。當別人由於環境的限制而苦惱時,你卻會因為自身素質的提高而在精神上感到豁達和愉悅。雖然你並沒有改變環境本身,但是你卻把自身改變了,從而也就改變了你眼中的環境和世界。世界是什麼?一個真實、客觀的世界無非就是你眼中所看到的世界,你思想中所思考的世界。離開了你的感覺、你的思維,世界本身的所謂客觀性又有什麼意義呢?我們固然不能像18 世紀英國哲學家貝克萊那樣宣稱:「存在就是被感知。」但是我們至少可以說,存在的意義是離不開我們的感受的。世界的存在是客觀的,但是它的意義卻是主觀的,因人而異的。世界的存在只有在你的感受中、在你的思維中,才是有意義的。一塊石頭,對我們一般人來說,有什麼意義呀?但是對於一個地質學家來說,就有意義了。這不是因為石頭本身有什麼變化,而是因為人不一樣了,主體不一樣了。不同的人,在面對同一個東西的時候,往往會有不同的感受,而這種不同的主觀感受可能比那個所謂的客觀存在本身對我們生活的影響更大。因為我們是活在自己的感受之中,而不是活在純粹客觀的世界之中。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正因為它太簡單了,乃至於我們大家都看不到。就像我們永遠也看不到自己的眼睫毛一樣(或者說視而不見、熟視無睹),因為它離我們的眼睛太近了。我們的眼睛往往看不到離自己最近的東西,同樣,一些最深奧的道理之所以往往不為人們所注意,只是因為它們看起來太簡單、太樸素了。
由此可見,哲學的用處就在於幫助一個人調理、改善、提高自己的眼光,它是一門改變人自身、而不是改變人的客觀環境的學問。在這種意義上,哲學可謂是無用之大用。如果一個人有了這樣一種深厚的哲學教養,他就不會去隨波逐流,不會在乎別人怎麼看自己,他就會像但丁所說的那樣:「走自己的路,讓人們說去!」這時,他就能體會到心靈的自由,以及與這種自由相伴隨的滿足感與幸福感。只有當一個人達到了這種精神境界,他才明白了哲學到底有什麼用。總而言之,哲學使人學會了換位思維,學會了像柏拉圖所說的那樣不斷地在認識過程中「轉向」或者「回頭」,從而逐漸擺脫偏執而走向超脫,擺脫流俗而走向明智。正因為達到了一種超然豁達的精神境界,所以西方哲學史上的許多哲學家都是長壽的,一種心曠神怡的精神境界往往能夠起到延年益壽的作用,這或許也是哲學的另一個意外用途吧!
概括而言,哲學與其他實用性學科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其他學科的知識都被用來改變環境,哲學的智慧卻被用來改善自身。這種改善自身的功能是通過哲學所培育的懷疑精神而實現的,這是一種「有教養的懷疑」,即對所懷疑的對象有著深刻認識的懷疑,它使人對於一切自稱為絕對真理的理論觀點都保持著一種清醒的批判。正是這種懷疑精神與批判意識,才是哲學的靈魂所在,才是哲學永遠不折的精神脊樑!而那種一味阿諛溢美、趨炎附勢的哲學,充其量不過是一種喪失了懷疑精神和批判意識、從而喪失了陽剛之氣和「愛智」之魂的偽哲學而已。
哲學就是一場崇高的悲劇。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有悲劇,悲劇的存在是一個客觀事實。一個人要想一輩子不經歷悲劇,那是不可能的,除非這個人根本就沒有生活過。只要你生活了,你就會遇到悲劇,一種沒有經歷過悲劇的人生才是真正悲慘的人生。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有沒有悲劇,而在於如何對待悲劇。一個人如果僅僅把悲劇當作是一件悲慘的事情,他本身也就成為一個很可悲的人了。但是他如果有一種哲學的素養,有一種超脫的精神和深邃的睿智,從而把悲劇看作是人生歷程中的一些必然性插曲,那麼這些插曲就會具有幾分崇高的色彩,就會帶給他一些深刻的啟示。這樣,他就會對人生的悲劇採取一種一笑置之的態度。這種態度,從貶義上來說,可以叫做「阿Q 精神」;從褒義上來說,就是一種極高的哲學素養,也就是所謂的「大智若愚」。
(大量引用)
學哲學不一定是研究哲學,普通人而言,學哲學和閱讀文學作品差不多,思想理論即是哲學的文本。
有些人讀偵探小說,享受推理的過程,我們也喜歡享受一個哲學體系的建立過程,沒有興趣的人,自然不會懂得偵探小說或建立體系的樂趣。
讀哲學也有點象讀歷史,沿著一個古希臘所種下的種子,從古發展至今,一切都是聯繫在一起,沒有誰憑空提出理論而加入整個哲學史中,你會發現哲學就是哲學史這句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不喜歡讀歷史的人,也不會喜歡讀哲學史,不喜歡讀哲學史的人,很難進入哲學的語境,或者說話語體系。
如果說學哲學是想超越閱讀他人思想體系,而達到思考或「發現」自有的自為的內心世界,這麼一種內在力量的話,閱讀只是你學哲學的很小一部分內容,自己對生活的體悟更重要,讓自己變的敏感,讓自己的思考更加具有黏著性,在那個所謂的「洞穴」留下自己的一些痕迹,最後可能發現,你並不是第一個到達洞穴某處的人,但這難道不像是一場精神的探險運動嗎?
不管哲學怎麼發展,總都是立足於生活現象的考察的,生活現象不僅因視角與方法論的變化而變化,境域本身也在變化,沒有誰能說將來就是分析哲學的天下(也差不多了)。
哲學在我看來永遠都不會是一門學科,或者說一門工具學科,人們發現不是為了使用,但使用總是需要發現,哲學就是在發現,數學也是,也許將來會有類似應用數學的「應用哲學」來代替實用主義建立更加廣泛的群眾應用基礎,但目前來說,還沒有。
我最近特別喜歡一句話:「人們學習哲學是為了超越,而不是為了給這個世界的庸俗辯護。」如此煽情,令我不得不嫌棄物理主義。一次,歐幾里德的學生問他,學會幾何學有什麼好處?歐幾里德不耐煩的給了他三個錢幣,說:「快滾吧,像你這樣只想從學習中獲利的人不配學幾何。」
如果所謂的用處是指金錢的話,那麼哲學就像數學,沒有多大用處,一般沒有人可以從中獲利、賺錢。大多數人覺得他很無聊 ,但也有少數人對他很好奇。如果真的要說哲學的用處的話,就像羅素說的那樣「從無用的知識之中可以得到那麼多的樂趣。」,我只能說他滿足了我的好奇心,讓我在精神上感到愉悅。作者:天瓶雲水鏈接:哲學的作用? - 天瓶雲水的回答 - 知乎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剛寫的公眾號文章,你參考。嘮嗑(二十)無用而大用的哲學
原創 2017-01-04 天瓶雲水 閑人碎語友:謝謝你給了我微信號。我在大學裡教哲學,我們不談政治,只談哲學如何?我:當然可以。但我不喜歡詞義分析,邏輯思辨等無聊的東西。我和你們專門搞哲學研究的人不一樣,我只是從哲學裡找我需要的東西。至於政治,那是俗世的事情,本來就沒什麼可談的。
友:好的。你這個「我需要」就說到本質了,哲學於你是精神的需要,於我是職業的需要。你享受了哲學帶來的快樂,我享受了哲學帶來的物質,這就是你我的區別。也是我想和你交流的原因。
我:到底是搞哲學的,你這個說法清晰明了,也是夠坦誠的。
友:這個結論是你文章給我的啟發,要交流必須坦誠相待。先請教兩個小問題,商瞿應該是孔子的學生吧?你怎麼在文章里說孔子向他請教解卦呢?
我:噢,是這樣的,你說得對,商瞿的確是孔子的學生,而且是孔子的易學傳人。但據《孔子家語》記載,孔子學易比較晚,在他學易的初期,商瞿已經是易學高人了,商翟給孔子解了火山旅的卦,言道:「子有聖知而無位」。等到孔子讀易「韋編三絕」作十翼時,其境界就遠在商翟之上了,這與孔子知天命和根器有關。
友:噢,原來如此。還有,鬼谷子就是王詡,但你在文章里說鬼谷子和許由、商山四皓、王詡不一樣,怎麼回事呢?
我:哈哈,對不起,這是我寫錯了。我有個毛病,就是寫東西從來不喜歡檢查,寫完就發。謝謝你,看來你真是個細緻嚴謹的好老師啊。
友:知道了。好了,我這個老師到此就做完了,做對了一半。下面該我叫你老師了。
你在文章里說,一個搞哲學的人如果不快樂那就不值一提了,這句話深深刺激了我。我搞了近二十年的哲學,讀的哲學書籍可能不比你少,說起來也是個哲學教授,但精神上的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簡單說,我並不快樂。
我:我說過不值一提了嗎?記不得了,如果說了,這的確是過分了,我這個人毛病很多,習性很重,口沒遮攔,你多包涵。我的本意是,一個搞哲學的人應該明白,哲學是一個無用而大用的學問。哲學家心靈在任何時候都應該是平靜的,不說了生死,如如不動,至少應該認清物質世界的真相,不應該再受名利之類的私慾困擾。否則就和不懂哲學的人一樣了。
友:我是接受你這個說法的。搞哲學的人清高的毛病是社會的冷漠培養出來的。我聽到最多的話就是「哲學有什麼用啊?」,充滿了質疑和輕視,我正常懶於解釋,在心裡回敬他們一句「真無知」就過去了,現在已經習慣了。
我:你說習慣了,這說明你並沒有領悟到哲學的魅力。真正喜歡哲學的人是不會在意別人的態度的,他們悠然自得地暢遊在哲學的海洋里,別人害怕的孤獨和寂寞,對於一個哲學家來說是一種無與倫比的享受,這就是孔子說的「樂學」。
不過,你說的是大實話,有個報考哲學研究生的網友告訴我,身邊的人不屑和奇怪的表情讓他感覺很難受。我對他說,你感覺難受說明你選擇哲學選對了,你的心已經被俗世污染了,哲學就是純潔心靈,治療煩惱和難受毛病的。
我的網友里有不少搞哲學的人,遺憾的是,有的人已經搞了幾十年,卻沒有領悟到哲學的智慧,而是裝了一腦子的知識,這些知識雖然可以解決肉身的吃飯問題,如寫寫書,出出名什麼的,卻解決不了自身精神上的問題。有一個上海的網友,她和你一樣,是大學的哲學教授,面對家庭出現的變故,整天沉浸在痛苦裡無法自拔。可見,她並沒有從哲學中受益。
這裡的根子在於,很多搞哲學的人並沒有把哲學和自己聯繫起來,解決自己的心靈的問題,這樣就違背了孔子「學問為己」的教誨。按照中國傳統文化的看法,他們是有知識沒學問的人。
友:你說的對,搞哲學的人在人們不屑和疑惑的眼神中會變得很自負和孤獨,我也不例外,我也是經常以一種不屑的態度看待別人的。說實話,我的同事推薦你的公眾號給我,並說這個人的學問是真東西。我開始是以一種審視的眼光看待你的文章的,但讀了多篇文章之後,我開始反思,自負和傲慢一點點地脫落了。
我現在對你的看法是這樣的,一般人可能認為你在憑藉淵博的知識在閑聊,但我是知道這只是現象,你文章分量我是知道的。你其實已經找到了學問的根子,並且在享受著它。現在你只是在用通俗的言語啟發別人,給別人以快樂,這可以看作是你的使命吧。我在哲學領域的自負讓我認可別人是困難的,但你文字里透出的悠閑而豐富心態卻是我一直嚮往的境界,對此,我是不能假裝視而不見或自欺欺人。你是自由的,而我是帶著枷鎖的。
我:沒那麼嚴重。我只是一個閑散之人,並沒有什麼高尚的追求。你的冷靜認知和謙和讓我敬佩。你沒有一般學者的那種盲目自大和固執迂腐,文字也沒有拗口的哲學味。文人相輕的毛病在中國的學者中是非常嚴重的,你這麼說話是需要勇氣的,難得!
友:文人相輕的毛病我也有,但我認為這沒什麼錯,因為中國的學者都一樣,都是讀了許多的書,又寫了一些書,搞點頭銜裝點一下,到處講講課,搞點經費,賺點外快。一輩子也就是忙個物質,沒有誰高誰低。我身邊的一些老教授著作等身,卻還在爭名奪利,自身煩惱不說,家庭也不幸福,一遇大病,精神就誇,更不用說了生死了。我從他們身上看到了未來的自己,一想到這一點我就如坐針氈,哲學於我是什麼?
我羨慕你是因為你是真正「學問為己」的人,直奔覺悟快樂而去。還有,你太擅長旁徵博引方便說法了,沒文化的人也看得懂,你這種把哲學通俗化的能力是我們缺少的。把我們煩惱糾結的心態與你的悠閑自得對照一下,實在不是個滋味。你認為形成這種差距的原因是不是與實修有關?
我:你相信實修能夠發現真相嗎?你信命嗎?我看夠嗆。所以,根子不在實修上,而是在世界觀上。這裡,為什麼而學是關鍵,這是前提和動力。一部分人為了職業而學,還有一部分人是為了學習而學習,這樣學到的只能是知識,而知識對於人的心靈而言是沒有用的。很少有人為了心靈的覺悟解脫快樂而學。這裡,心靈的渴望是關鍵。
就哲學而言,普通人為了考試而背哲學,考完就忘是很正常的,因為他們學的根本不是哲學。而一個認為自己在學哲學的人如果還不明白哲學的本質和作用就說不過去了。
我不喜歡那些夸夸其談的學者,他們根本不知道哲學的功能和學問的本質,卻喜歡自以為是地亂下結論,辯來辯去,的確讓人感覺很無語。我在北京八年接觸了不少這樣的人。他們不知道,真正的哲學並不是知識,而是愛智慧,它的作用也不是為了解決肉身吃飯的問題,而是為了解決精神上的快樂問題。所以我同意梁漱溟說的「哲學家是沒辦法通過教育而產生的」,以及王小波「教授不是知識分子」的觀點。當然,我這話不是針對你的。
友:我不會介意的。我雖然是西方哲學的底子,但這些年也涉獵了不少所謂的國學,我能接受和理解你的觀點也因為這一點。但我的精力都花在你說的訓詁考證,詞語分析、邏輯思辨上了。你說得對,問題還是在世界觀上。我見到天命、真假我、本體之樂之類的辭彙就本能地繞過去不願意作深究,這種迴避的態度的確是做學問的大忌。用工作需要為自己辯解是蒼白的。我心裡一直有個問題想問你,我感覺你對西方哲學評價不高,你是怎麼看待西方哲學的?
我:以前花過一些功夫研究過西方哲學,後來發現它是不究竟的。現在已經很少關注西方哲學了,也不太願意談它。但你既然問了,我就大概談談我的看法。
我認為,古希臘的東西是高級的,和諧的,也是接近事物的本質的。古希臘人真誠、多情、愛美,因此我感覺他們很可愛。今天的西方哲學,包括宗教思想還沒有走出古希臘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三哲學問的影子,尤其是柏拉圖的影響波及最廣最深。而後來出現的笛卡爾、斯賓諾莎、萊布尼茲、康德、黑格爾、叔本華、尼采等等則相當於中國的二程、朱熹、張載、陸九淵等人,屬於二流的哲學家。
相對於亞里士多德,我更喜歡柏拉圖,尤其他的教育理論。亞里士多德博學但根器不如柏拉圖,至於他們關於國家、法律等方面的論述和分歧我是不感興趣的。
西方中世紀的經院哲學就不談了。十五世紀開始,西方哲學雖然轉向了自然和人,但卻把靈魂這個本體弄丟了,研究浮在了事物的表面。十七世紀的洛克、培根、霍布斯的經驗主義更是遠離了宇宙的本質。經驗論者不僅忽視了心靈的作用,而且還否認或懷疑那些不可觀察的「理論對象」的存在,並以可觀察性作為實在性的標準。這種明顯背離真理的東西糊弄了人們很長一段時間。上世紀中葉,心理學的蓬勃發展給理性論提供了反駁經驗論的最有力證據。所以,對經驗分析論打擊最大的不是結構主義,而是心理學。現代科學也不支持經驗論,結果經驗論由盛而衰,理性論逐步抬頭。
笛卡爾和萊布尼茲的「天賦觀念」、康德的「物自體」,還有休謨、費希特的理論是有價值的。但最值得重視的是叔本華。至於黑格爾和費爾巴哈師徒二人的理論我都不喜歡,但比較下來還是黑格爾好一點,但他的辯證法流於狡辯了。
黑格爾和叔本華之後的西方哲學混亂的,什麼悲觀主義、虛無主義、理想主義、自由主義、實用主義、經驗主義、新康德主義、多元主義、分析哲學等等,越來越亂也離真相越來越遠,徹底背離了哲學的本質,哲學家們迷失了。除了尼采和羅素,我幾乎說不出近百年來西方其他哲學家的名字。
西方哲學最荒唐的地方莫過於對語言的研究。西方哲學家們幾乎都對語言作過哲學考察思辨,尤其是分析哲學和結構主義,他們認為科學研究和哲學都離不開語言。一部分人認為日常語言有許多缺陷,應當構造一個形式語言系統才能夠闡明詞句的語義關係和邏輯關係。還有一些分析哲學家則反對用人工語言代替日常語言。他們認為毛病在於人們不懂日常語言的用法。因此,只要對日常語言進行細緻分析,闡明意義和用法,就可以治療哲學上的困惑。這種試圖通過語言來敘述和表達形而上哲學問題的做法是非常不明智的。與東方哲人相比,這些西方哲學家們實在是缺乏智慧的。試圖用有形的方法解決無形的問題顯然是不可能的。
你看東方的儒釋道哲學,來個「言語道斷,一說就錯」、「不可道」、「子欲無言」、「敬鬼神而遠之」就躲開了這些哲學麻煩。他們不是不想說清楚,而是事實上根本說不清楚。出於無奈,佛家就提出了「方便說法」這個不是辦法的辦法。釋迦摩尼一面說了四十九年佛法一面強調自己一個字沒說。老子則來了個「道可道非常道」,否定自己談「道」了。孔子則來了個「未知生焉知死」避開了,讓你自己去悟。當然,方便說法的毛病也很多,很容易形成誤導。王陽明方便說法,終究還是沒有說清楚心學是什麼,弟子們分門立派,各說各話,卻沒有一個是真正陽明學。
總的來看,中世紀和笛卡爾以後的哲學雖然越來越複雜,但卻離真相越來越遠了。這一點和中國的儒道哲學一樣,孔孟的學問中斷了兩千年,後來王陽明繼承了孔孟的「真骨血」,但王陽明一去世,其學問也就中斷了。道家學問則從老莊後就後繼無人了。後儒和道教的東西已經不再是真正的學問了。有趣的是,西方把智慧的哲學變成了思辨哲學和語言學,中國則把心靈的學問變成了經世致用的謀略。真應了佛家的末法時代之說,人類智慧的確是每況愈下的。
友:呵呵,這個批評真是夠犀利的。我大概知道了你對西方哲學看法了,我不是西方哲學的衛道士,你為什麼認為西方哲學是不究竟的呢?
我:完整的表述是這樣的。我認為,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形而上理論是接近真理的。哲學雖然也探索宇宙本體,但關於大自然細節的研究更應該屬於科學,哲學應該是介於科學和宗教之間的東西。哲學離開了對人的幫助就失去了哲學的意義和魅力(我寫《白話哲學》的目的就在於讓普通人了解哲學智慧和愛上哲學,因為哲學並不是空中樓閣,它與每個人的心靈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哲學更應該關注的是人,蘇格拉底是第一個把哲學從天上拉到人間的人。後來的叔本華、尼采雖然也關注人,但卻把人帶入悲觀迷亂的世界,而尼采本人則徹底迷亂了。哲學是愛智慧,而西方哲學發展到今天的結果是:人們雖然愛智慧卻越來越不愛哲學了,這真是哲學的悲哀。
叔本華的觀點是:「生命是一團慾望,慾望不滿足便痛苦,滿足便無聊。人生就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人類幸福的兩大敵人就是痛苦和無聊。人生實如鐘擺,在痛苦與倦怠之間徘徊。」,這種鐘擺理論具有合理性,所以得到了大科學家愛因斯坦和薛定諤的強烈贊同。但對於活生生的人來說,叔本華提出了問題,卻沒有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更沒有給人們帶來實實在在的的快樂。叔本華尚且如此,其他哲學家的理論就離人心更遠了,這就是我說的不究竟。
相對於西方哲學的這種不究竟,東方哲學就顯得實用得多。儒釋道學問可操作,可運用,可實證。它不是純粹地玩邏輯思辨等大腦理論,而是強調心靈的領悟,它可以去名利,了生死,通過覺悟獲得究竟的的快樂。儒家的下學可用於日常的做人做事,修身養性;儒釋道的上達學問可以讓人覺悟解脫,獲得心靈的自由和本體之樂。
友:你剛才提到了黑格爾的宇宙觀,我感覺你的境界應該比我更能領會黑格爾的「絕對精神」。
我:哪裡,你謙虛了。我對黑格爾哲學的了解是粗糙而不全面的,還是那句話,我不是為哲學而哲學的,而是在哲學裡尋找我需要的東西。下面我結合東方哲學來談談他的宇宙觀。
1、黑格爾認為「絕對精神」是萬物最初的原因與內在的本質,是先於自然界與人類社會永恆存在的實在。黑格爾心中有一個"世界之神",它創造了這世界上一切東西。物質的、精神的東西都從它那裡產生,最後又都返回到它那裡去。它與基督教的區別在於,他並不認為有一個實在的「上帝」。黑格爾的觀點與老子的「道」和「有生於無」,以及科學關於宇宙大爆炸的「奇點」理論很相似。但他認為物質世界是「虛無」。
2、黑格爾認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絕對精神的外在表現。他指出:你看到的只是現象,你得透過現象看本質,它們本質上都是精神的。他把有限事物外觀上的自立性看成是幻覺,除「精神」這個全體以外任何東西都不是完全實在的。即「實體在本質上即是主體。」。這與佛家的「真空妙有」類似;但黑格爾的這個"絕對精神",又不能等同於東方「心即本體」的觀點,因為他的這個精神不是哪一個人的"精神",它獨立於世間的人和物之外的。
3、整個世界都邏輯地被黑格爾推斷為虛幻。「絕對精神」是真,人的精神活動越抽象也就越接近於這種真。個體是虛假的、偶然的,萬事萬物只是全體的一個方面,「真理就是全體」。他認為「除了全體真理而外別無真理。」並把「精神」定義為「一」,這和東方哲學「萬物一體」的觀念有內在的同一性。他說「存在就是合理」並不是經驗主義,恰恰相反,他明確地指出,凡經驗主義者所以為的事實,都是不合理的,而且必然都是不合理的。只有把你看到的事實作為全體來看,才能看出它合理性。
4、基於以上的概念,時間與空間本身的實在性就不存在了,這是符合佛家理論和當今物理學的認知的。
5、黑格爾的本體論表現了世界的宿命性。作為虔誠基督徒的黑格爾,懷想著崇高的宗教信仰,其邏輯學幾乎是《聖經》的邏輯詮釋本。其本體論表現為世界的宿命性。
當我看到黑格爾說他的這些認知來自於他心裡產生的神秘「洞察」,我就可以肯定他是個體悟宇宙到真相的人,只是尚不夠究竟而已。這種來自心靈的感悟說明他的根器是很利的。但他試圖通過語言表達形而上的東西,這就不智慧了。本來不可言說和不可思考的東西他非要說,其結果就是說不清楚,而且帶來了許多理論上的困難。讓人感覺艱澀難懂便是來自於此。人們常常感到西方哲學的艱澀難懂,我看論艱澀難懂莫過於黑格爾了。
如果有什麼惋惜,那就是黑格爾沒有了解到佛道兩家的思想,對《易經》的了解也是西方式的。他在《哲學史講演錄》上談到:「易經又被叫做「定數的書」,「命運或命數的書」······《易經》包含著中國人的智慧。」據說,他後來曾經感嘆地說,他一生中最大的遺憾是沒有完全學透中國的《易經》!而西方心理學大師榮格曾說過一句話,正好能回應黑格爾:「假如我們想徹底了解這本書,當務之急是必須去除我們西方人的偏見。」。
深入了解過中國文化的榮格曾發出這樣的感慨:「像中國人這樣天賦異稟而又聰慧的民族,居然沒有發展出我們所謂的科學,這真是奇怪。」。榮格對《易經》有著濃厚的興趣,並曾進行過認真而深入地研究。與萊布尼茨關注數理和黑格爾關注哲學不同,榮格最感興趣的是《易經》的占卜系統。試圖揭開易經占卜算命的準確性當中那深邃的秘密,對於這一點他興趣盎然而且堅信不疑。
友:您涉獵之廣之深的確讓人刮目相看。本來,您在東方傳統文化方面的造詣我是很佩服的,沒想到您對西方文化竟然也這麼了解,而且把它們貫穿在一起了。
我:哈哈,謝謝你的肯定。你真是個較真而且坦誠的學者。咱們活潑點,說說你的觀點吧。
友:等一下再談我的觀點,我還有一個問題請教你,從你的文章中,我發現你對柏拉圖情有獨鍾,還提出過他的靈魂回憶說與王陽明的哲學心學類似。這個我也有同感,但我還是想聽聽您的理解。
我:我對柏拉圖特別關注是因為,蘇格拉底和柏拉圖類似於中國的孔子和孟子,但柏拉圖的對西方文化的影響遠遠超過孟子,一直到今天,西方的宗教和哲學依然難以擺脫柏拉圖學問的影響。
柏拉圖是西方客觀唯心主義的創始人,其哲學體系是博大精深而且影響深遠的。我認為,離開了對柏拉圖思想的理解,就無法正確理解古希臘文化,也不能正確理解中世紀基督教教會和神學,同樣也不能理解從文藝復興到當代的西方文化。
柏拉圖的靈魂回憶說是繼承蘇格拉底的。蘇格拉底自稱是最無知的人,不能教人以任何知識,只能起一個"助產婆"的作用,將他人心中原已存在的智慧和知識啟發出來。柏拉圖也有一句名言:不知道自己的無知,乃是雙倍的無知。
柏拉圖像巴門尼德一樣否定了感覺經驗在認識中的作用,他認為,靈魂和肉體是兩個相互獨立的實體。正如世界有可見與不可見兩種,人也有可見與不可見兩部分。可見的人是人的肉體,不可見的人是寓存於人的形體之中的「內在的人」,即靈魂或「真我」。
柏拉圖認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現象世界」所組成。理念世界就是中國哲學裡的本體世界,現象世界就是物質世界。他認為理念的世界是真實的存在,永恆不變,而人類感官所接觸到的這個現實的世界,只不過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現象所組成。由此出發,柏拉圖提出了一種理念論和回憶說的認識論,並將它作為其教學理論的哲學基礎。
柏拉圖與王陽明的契合點在於陽明心學的致良知和柏拉圖的靈魂回憶說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具體說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關於「靈魂」這個概念,柏拉圖明確指出:「按照自然的規定,靈魂先於物體。物體是第二位的、後生的;靈魂是統治者,物體是被統治者,這千真萬確是最真實最完善的真理」。這與王陽明論述的「真己」是「一團血肉」的主宰的觀點一致。也與佛教的「真假我」觀點一致。
2、西方的靈魂類似於中國人說的心靈。柏拉圖認為靈魂無所不知,同樣,王陽明也認為心靈無所不知,「心即理,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心自然知道」。良知本來具足,人只要致良知就可以知道一切。
3、對於教育,柏拉圖認為人的一切知識都以潛在的方式存在於人的靈魂之中,人的感覺和思考不能認識永恆的、真實的理念。人們關於理念的知識只有通過回憶的途徑才能獲得。因此知識不是對世界物質的感受,而是對本體世界的回憶。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恢復人的固有知識。教學過程即是引發「回憶」的過程。這一點與孟子的良知說和陽明心學有異曲同工之妙。王陽明則認為人不可能通過見聞和思考認知本體世界,只有向心內探索,「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良知之外,別無知矣。」,一切都在心中。
4、為了從靈魂那裡獲取智慧和知識,柏拉圖使用了「反思」(reflection)和「沉思」(contemplation)兩詞,認為唯有憑藉反思、沉思冥想才能真正融會貫通。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心思凝聚,學思結合。要善於點悟、啟發、誘導學生進入這種境界,使他們在「苦思冥想」後「頓開茅塞」,喜獲「理性之樂」。這與王陽明通過靜坐領悟真相,認清「真己」這個本體,從而獲得「本體之樂」是一個意思。這個實修方法是包括儒釋道在內的人類文化的共識。
5、柏拉圖認為並不是所有的靈魂都能輕易地回憶起它們,只有少數人保持著回憶的能力。這就是儒釋道說的根器問題。資質高的人,如慧能、顏回、王陽明、程顥等人。而絕大部分人都是根器不利之人,柏拉圖說大部分人在投生前只約略窺見,或在投生後受邪惡熏陶而墮落的,這就是佛家和王陽明說的根器鈍的人。
6、柏拉圖認為知和行都是產生於心,這一點和王陽明「知行合一」思想是一致的。
柏拉圖的靈魂回憶說是建立在靈魂不朽的前提上的。在《斐多篇》中,柏拉圖將靈魂不滅說與回憶說結合起來闡述他的認識學說。他認為,人在出生以前,靈魂原已有了理念的知識,只有在靈魂和肉體結合出生之時忘記了。出生以後通過一些具體事物的認識,並加以啟發,人們便回憶起和這些具體事物相類似的知識。正如看到一個人的肖像或他的用物時回憶起這個人一樣,人通過美的花、美的人等具體的美的事物,便回憶起絕對的完全的美的理念。
大概這樣吧。
友:就這一會兒功夫您就等於寫成了一篇論文,真是信手拈來啊。
想了一下,你真正打動我的是你談陽明心學的文章,就是那篇《誰知我心》。因為沒有哪個學者像你一樣談陽明學,但我知道,你是真正懂王陽明心的人。
你對當下「陽明學」的擔心是對的,的確,心學和禪宗一樣,這種純粹的個人修為的學問會變成全社會的熱點真是滑稽。
我:我那篇王陽明的文章是應南方的一個網友的請求寫著玩的。我很率性隨意,一面說當今沒有人懂陽明學,一面自己不懂也敢寫,見笑了。
友:我知道你懂。我是個很自負的人,我的學生也認為我很傲,想讓我佩服誰必須拿出自己的真東西,這一點你做到了。雖然你很犀利,但我聽得很舒服而且受益很大。幸虧身邊沒有你這樣的同事,否則我可能要羨慕嫉妒恨了,哈哈,開個玩笑。
我僅僅是一個哲學愛好者,說幾點理解
1事物普遍聯繫。不會有任何的媒介讓你知道事情的全部,也不存在絕對的真相。讀哲學最明顯的是可以使你擺脫談資信息依賴。
2自信。不讀歷史和哲學的年輕人在步入社會會很焦慮。這句話是一個我很敬重的人說的。因為作為人的特質幾千年沒變
3我個人更喜歡生活在「真理」中。在哲學的指引下我能更快的學習我的專業。某種精神的指引下能降低不會選擇的時間成本。當然這種精神得靠你自己去尋找。李安在少年派的訪談中曾經說過:選擇定位於16歲的少年,因為16歲的孩子開始思考人為什麼要活著。人不是各種知識聚會的機器,是有某種精神的。
4找到自己是誰。我們都在學習大腦里本來就有的東西。你不可能讓一個對「慧」毫無理解的人學習中醫,不可能讓一個沒有空間感的人學習邏輯或者物理。早點知道這些對自己對職業規劃也有幫助。
個人淺見。學了哲學就可以讓人不會俗到每個東西都要問有沒有用這種功利的問題,有用性只是事物的工具屬性,是價值世界中的一小部分,比如應該不會有人蠢到去問「人類的存在有什麼用?」「宇宙的存在有什麼用?」之類的 。。。
摘抄過一些句子,供您參考。
來源很雜已無法確認。大概是《哲學是什麼》,或是某本哲學書的序言吧,抱歉。1、未經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過。
2、一個人如果有哲學思考的習慣,就不易有無聊空虛的時候,生活變得充實。3、人受之教育,並且培養文化素質都是為了要從世界上有形的一切,看到背後無形可見的精神力量。4、一般人往往是藉由短暫的目的架構出對生命的理解,而這顯然是不太理想的。人生最好能有一個終極目的,亦即這一生最後的目的。如此一來才能夠掌握到完整的生命方向。5、人的偉大是因為人有自己的思想。動物則沒有自己的思想。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認真的對待和重視自己的思想,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所遇到的很大一部分人並不善待自己的思想。只有那些珍惜自己思想的人才會注意汲取思想的養料,仔細地培植,豐富和發展自己的思想,隨時在自己的思想園地中檢討種種思想問題。 對於那些重視自己思想的人而言,幸福是真正意義上的幸福,因為他們知道為什麼他們能夠得到幸福,知道他們的幸福源自何處。他們能夠得到幸福,也是因為他們能夠將痛苦轉化為幸福,知道如何擺脫痛苦,剷除痛苦的根源。正因為如此,他們也是能獲得真正自由的人。個人認為:
1、每個人都是自己秉承之哲學的實踐者,只是大多不清晰明確深入,導致面對某些問題的時候總不能分清輕重,無法取捨;或無法始終如一的堅持,有被生活事件撕扯,身不由己的感覺;或跳不出固有的思考模式一錯再錯卻不自知。學哲學能釐清自己的思想從而有所倚仗,活得更堅定。2、很多非實證的問題,是源於出發點的不同。(即使實證/經驗主義本身亦是出發點需要懷疑)學哲學能使分析具體問題時更深入,能明白究竟其出發點是什麼,與其他觀點的根本分歧是什麼,看的更清晰。這個問題本身的問法也是從實用主義的角度來問的,認為有用才是真理。但本文和其他回答,試圖說服你的理由中, 既有實用主義又有其他,你分清了嗎?它們與您的出發點相同嗎?看評論覺得有必要在抬頭說明一下:
以下都是哲學業內吐槽,意在同行相惜,外行參考。至於為此斷言我「根本不了解哲學」的請省省。---------原文------
謝邀,我只想答學哲學的壞處。
1.說話像寫論文,大詞+從句。吵架的時候常處於下風,因為你說的話對方都沒有反應。2.喪失立場,只有一麻袋理論,哪個好用用哪個。3. 把邏輯嚴密程度作為交友指標,導致沒朋友沒對象。4.(這個大概是歐美哲學生特有)永恆的在跟天朝子民解釋唯物不過是信仰,人生沒有意義。不需要進行系統的學習,哲學其實亂七八糟,僅選擇有用的,在現實生活中對得上號的,可驗證的,拿來用就是。其它的都可以毫不猶豫的懷疑是否扯蛋或者暫時放置一邊留待以後驗證。哲學的用處就是形成你獨立分析思考能力,不被他人言論迷惑。如果你被「哲學」搞得暈頭轉向,後來你說話別人也聽得暈頭轉向,那麼恭喜你,你學會了一門比哲學更精深的學問:騙術。
PhD,即Doctor of Philosophy,直譯過來是哲學博士,但實際上是指學術型博士學位的統稱。
為什麼不是哲學專業的多數博士學位也都叫PhD呢,因為哲學是每個專業的最根本最核心的部分,所有學科的研究方法都來源於哲學,包括大學本身,雖然其實你並不知道你自己在學哲學。哲學修養是學習所有知識都必須具備的,最基本的一點,如果沒有哲學修養,你甚至不具備提問題的能力。
同樣,在生活中,你所有的價值判斷都屬於哲學範疇。雖然也許你還沒弄清你的思想到底是什麼,但你已經按照它的指示在行動了。當你去思想你的思想,也就是去探究知道自己做決定的那個東西到底是什麼,那麼你的哲學就又往前跨了一步。
==================================================更新摘一段《叔本華美學筆記》:在每一種或者每一類事物當中,事實不計其數,單一/個體之物無窮無盡,它們各自之間多種多樣的差別是我們所無法把握的。對林林總總的這些只需看上一眼,就會讓樂於求知的頭腦感到陣陣眩暈;這些求知者也就會意識到:無論自己如何查詢和探求,都始終難逃茫然無知的厄運。但科學出現了:科學把數不勝數的事物區別開來,分門別類,次第納入種,類的概念之下。這樣,科學就為我們打開了認識普遍事物和特殊事物之門。這種認識涵括無數單個之物,因為這種認識適用所有事物,我們也就用不著逐一考察個別的事物。科學以此方式讓喜好探究的人得到了安慰和滿足。然後,各門科學結合一起,覆蓋了現實世界中的各個單一之物,因為這些單一之物被各種各樣學科瓜分和納入了自己的範圍之內。但翱翔在各門科學之上的卻是哲學,因為哲學作為一門關於最普遍/並因此是最重要內容(事物最普遍的一面)的學問,有望給予我們對事物的說明和解釋,而其他學科則只是為走到這一步作準備功夫而已。
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馬克思《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so,我學哲學從來都是為了改變世界。牛逼吹的有點大,匿了。
別學,了解就行。通常大部分人以為的學哲學其實只是看點哲學上的科普讀物而已,你去啃啃原著試試?要看德文原著哦~~翻譯的肯定有錯誤,別跟我說名家翻譯的,幾百萬字他能校對幾遍?能保證沒錯?你要問學哲學有沒有用,馮友蘭說過:哲學不是為了解決任何問題。最危險的,是你以為你懂了,其實你沒懂,然後就腦洞大開,走火入魔。思而不學則殆。你問問哲學系畢業的學生怎麼就業?慘的很。了解哲學有助於豐富大腦,拓展思路。僅此而已。
我不知道為什麼排名第二的答案能得到這麼多票數,哲學真的傷害了你的生活嗎?不同意。
1.哲學使人有邏輯,能像論文一樣出口成章在許多嚴肅問題的思考上不是一件曬智商的事情嗎?2.哲學讓人有立場,學習哲學之後,能讓人更清晰的把握這個世界,更清晰的定位自身和他人,更加明白事物的差異,怎麼會變的沒有立場,變的糊塗呢。3.哲學讓人智慧,擁有更多友誼。擇友的標準如果能被一個學科所左右,或許是因為世界觀不成熟?4.哲學包括但是不限於唯物主義哲學。首先,哲學的全貌,並不僅僅是高中政治課本的樣子。可能你厭惡馬哲那套,可能你厭惡灌輸的教育方式。可是如果是因為一葉障目,如果用一種事物傳達的形式來評價這個事物的本質,那麼討論話題就變的不再客觀了。其次,僅僅從學習馬哲出發,也是使人受益無窮的。矛盾的觀點,聯繫的觀點,實踐的觀點,都能貫穿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社會科學!學習了哲學,你對事物和事件得思維將會得到很大得拓展,從一維到二維到多維。學習了哲學,你會養成歸納和總結經驗規律的習慣,這種經驗規律的收集,能像哲學本身一樣使之後的工作提升效率。哲學是解釋世界運行規律的智慧,功利得說,哲學是這個世界的說明書! 這本說明書,需要我們用生活體驗讀,用書本讀,一遍一遍地讀,絢爛多彩,回味無窮。能提前閱讀這本說明書,就等於比別人更快找到了捷徑。騷年,還不快走捷徑。1.哲學本身就不是一個直接產生現實功利效用的學問,它不是用來解決問題的,而是負責提出問題的。更不要指望用哲學來指導人生或者社會政治:生活必須由有哲學頭腦或者沒有哲學頭腦的人自己來經歷、體驗、觀察、思考和抉擇;將一種哲學或類似哲學的抽象思想作為社會政治的最高指導原理(難道不熟悉嗎?),其結果註定是災難性的。2.哲學本來就不是一個人人都可以學的大眾化的學問,無怪乎某位答主業內吐槽學哲學的諸多不良後果。有熱愛和/或有天賦的話,自然可以終身投入,但哪怕是大學哲學系裡的學生,出來大部分也不過是奇奇怪怪罷了。3.但是哲學無疑對啟發智慧是很有幫助的。4.「哲學」、「哲學系」一類的東西,本非東方文明所有,哲學這個詞都是舶來品。有必要始終牢記,哲學這一概念、哲學中的系統化研究和種種理論,帶著根深蒂固的西方文化思維傳統的印記。黑格爾說「中國沒有哲學」,他說得太對了,因為哲學本來就是西方世界的特產(也許還要加上伊斯蘭教神學)。中國的大家,也許應當有勇氣說自己不是一個哲學家。哲學不是第一科學或者任何意義上的終極思想,而始終只是人類精神的一種博大精深、引人入勝的形式,和其他的形式一樣,它也根植於人的歷史(我不是指社會歷史),又有超出歷史的內涵。起碼對我來說,它的地位並不高於文學藝術或社會政治,更不要說我作為一個人的個體的活生生的生命、生存和存在本身。5.哲學也是一種創造活動,欣賞哲學應當像欣賞藝術一般。而對那種痴迷熱愛一種哲學(不論這哲學是否是他自己的創造)或藝術並為之耗盡心力的人,我打心底里尊敬和畏懼,並且也不排斥之。6.最後也是最根本的是,我們不論做什麼,都要以自己的鮮活的生活體驗為核心;如果是做一項事業,那就要以尊重人的價值為原則。哲學,只是一個途徑、一條道路、一種方法、一片領域。
自由主義也好,唯心形上學也好,基督教也好,若有人一定要問這有什麼用處,就讓他先想想自己活著有什麼用處。 顯而易見的是,人的存在毫無價值,怎樣活幾十年都要面對死亡那永久的虛無,但這並不意味著,人應當放棄人的位格。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若一塊被擲出的石頭有自我意識,它會認為是自己選擇了飛翔。不難看出,石頭存在的唯一意義就是作為石頭而存在,而人類對於宇宙而言難道不是這樣嗎? 只不過人類能夠看穿存在的反面,虛無。 社會主義運動為何必定失敗?最大的原因,就是把人類福祉作為綱領的他們根本不知何為幸福。一個工具化的、機械化的社會,是對幸福的南轅北轍。 所以,我眼中真正的哲學,就是教會我如何作為自由的個體、認知的主體、上帝的造物而存活的學問。
借用朋友的一句話:「認識到生命的無意義,才去尋求生命的意義。認識到人的無知,才去追求真理。認識到人的漂泊和一瞬,才寄託於信仰和永恆。於漂泊、短暫中創造穩定和永恆恰是人的尊嚴之所在。」思考源於覺醒,最終是為了從混沌走向清明,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渴求清晰的認知和把握,也不是誰都希望寧靜與永恆。答案在路上
哲學這個東西。很難用語言解釋清楚。它本身涉及的形而上問題。也是個十分抽象的東西。你得接觸它。領悟它才能感覺到它是什麼。而歸根究底。哲學是對人生意義的終極思考。
而學習哲學有什麼用。這個問題實在難以回答。哲學是關於精神層面和思想上的東西。如何你想利用它來謀利或者是功利性的目的。無疑是無用的。哲學。如果你進去了。改變的不止是你的思維方式。無論是理性思維。批判辯證精神。這都是其中哲學所包含的一小部分。哲學家的最終目的是對終極意義的解答。而這些是只是因人而異的解答方式
而且個人認為如果要學習哲學。起步入門是十分關鍵。你選擇的書籍將很大程度決定了你一開始的視野方向。所以要慎重。切莫選擇一些打著哲學旗號的心靈雞湯。
哲學不是生活經驗的總結。而是源於生活的超越。
希望你能以興趣愛好的方式對待它。而不是說對你物質實現上的幫助為目的。哲學講求心靈實現。一切都是在內在完成。
說多無益。真正的感受。個人各不相同。你只有打開這扇門你才知道什麼.
最後借用傅佩榮先生的話:哲學更多目的是點燃他人的愛智之火。
哲學,是心的體現,不同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哲學。哲學的實質就是唯心獨尊。只是個人看法。
我嘗試用這種方式回答這個問題,
如果你渡過一條小河,竹排很有用,大木船沒有用!
當你要渡過一條大江,小竹排沒有用,因為要翻的,經不起波浪!但是大木船很有用!
當你要渡過一個海,大木船沒用,更大的木船,甚至鐵皮船都沒有用!,因為光有船渡不過去,沒有羅盤的幫助,船根本走不遠!而且不能夠找到正確的方向!
我們的世界就是一片無法知道彼岸的海,當你航行的時候,需要羅盤,但是羅盤並不是渡海的工具,它只是幫助你認明你的方向!
我想這就是哲學!
哲學是我大學最愛科目,不為什麼,只因為中國的教育一向務實,卻只有哲學務虛,而且這門課明顯提高了個人邏輯推理的思考能力,如MBA的考試遇到那道題: 試分析柯林頓與白菜的關係。這不是比微積分,革命史等有趣的多?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會產生悖論?
※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誰是廢柴?
※為什麼說科學是最大的迷信?
※自我意識的本質是什麼?
※數學是人為創造還是自然的規律?
TAG: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