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國目前經濟低迷,房價依然高挺?


23年M2翻了70倍


突然想到之前三月份回答過這個問題。

今天看到一則消息,如下:

「一直都想換到單位附近住,看著房子持續上漲,不敢再觀望了。」李響說,他之前看上的一套中信城92平方米的商品房已從2012年的450萬元漲到500萬元,所以在賣房拿到錢後,他立即和房主聯繫,最終商定以510萬元的價格購買。

 「本想房到手了,也算安心了。沒想到由於這兩個月房價瘋漲,原房主卻想毀約。」李響說,從年初到現在,他所買的這套房已從510萬元漲至620萬元,整整漲了110萬元。「因為漲的太多,原房主不幹了,想毀約。但我全款都已經付了,就差過戶。」

這個消息成了我們茶餘飯後品頭論足的對象。

而最近幾天天朝因為20%房產稅導致的集中性離婚現象也愈演愈烈。

本來就不怎麼想說關於房價的話題,就湊這個機會再碼幾個字:

正如有人評論:這個有形的大手,也是閑不住的手,宏觀調控只能延遲房地產泡沫破裂的時間,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實際的問題。

我們先來看看,這個泡沫是如何形成的。在找尋形成原因之前,我們來看看另外一則新聞:

截至2012年末,中國M2(廣義貨幣)餘額達到人民幣97.42萬億元,居世界第一,接近全球貨幣供應總量的1/4,是美國的1.5倍。尤其是M2與GDP的比例高達188%,創下歷史新高,而同期美國M2與GDP的比例為63%,僅為中國的1/3。二者間較大的差距,使許多人認為中國已然貨幣嚴重超發,這也成為了一些媒體把「全球最大印鈔機」的高帽送給中國的最主要依據。

我們要問,為什麼要印那麼多錢呢,政府不會擔心通貨膨脹?不會擔心基尼係數?不會擔心CPI?屌絲的我們就別先吃蘿蔔淡操心的為政府考慮了,他們比你明白的多。。

為什麼要印那麼多money,核心還是城市化進程,中國的城市化進程還處於上升期,城市化進程就需要農民提供人口支持,這麼多人口進了城,就需要保障就業來平衡社會矛盾,保障社會的穩定性。多印製的那些銀子就是用來創造就業的。要大規模的創造就業機會,就需要大規模的印製貨幣,那麼,多印出來的錢去哪裡了?多印出來的錢要追逐利益,流向回報率高的地方。對於我國來說,大宗商品,只有土地,因為股市的回報率遠遠低於房地產。只有土地才能消化大量的貨幣,然後延伸到房地產所覆蓋的產業鏈,最終平攤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因此,房價如果跌了,那反而違反經濟學規律。我們不能學老美那一套,美元全球流通,而人民幣只在中國使用。

這才是房價上漲的根本原因。

泡沫終歸是泡沫,靠通貨膨脹擠掉一些,每次到了關鍵時刻,政府那隻看得見的手又該不老實了。

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 是保持經濟增長最有效的方式。

按照現在的貨幣政策 和經濟結構,保持GDP 5%的持續增長我認為都不可能 所以為增長就要通脹。

習老大說,工資收入十年翻一番,算算貼現率,收入大概每年漲7%,除去每年的通脹,就按照3.5%算,等於購買力每年漲3.5%.10年後實際的購買力漲41%而已。因此我們可以看出,收入翻一番和購買力翻一番是不一樣的。老大背後還有一句話,只不過沒有擺在檯面上說出來,那就是:我向大家宣布,我要開始印錢了。。。


非經濟學專業人士,提一個不完整的觀點。

房價高才會有開發商才能掙錢,才願意去修房子,直接解決了一大批民工的生計,同時還使鋼筋水泥廠從中獲利,而這些廠又能解決一大幫人的就業。

另外,本來人少地荒的地方開發出來修了幾棟樓,變成了人口聚集的地方,周邊一定會開一些超市、理髮店、餐館等等,這又解決了一些人的生計。

先不說分配的比例,但就賬面而言,大家都能掙到錢,收入在提高,社會相對安定,這也符合政府的需求

所以現階段房地產泡沫破滅的後果將是很嚴重的。

然而房地產泡沫究竟會不會破滅呢?

如果會,是很快還是很久以後呢?

如果不會,那是任由這麼多老百姓買不起房呢,還是慢慢的縮小這個泡沫呢?

相信大家從上面兩個假設中能看出我是傾向於國家慢慢縮小這個泡沫以後讓它平穩破滅的。

理由一:因為現在國家通過調控讓房價相對穩定,很多城市房價的漲速都小於人民收入的漲速(當然也不排除個別),這樣可以縮小這個泡沫。

理由二:國家現在正在搞經濟轉型,也在鼓勵創業,在我看來這其實也可以使一部分房地產從業人員過渡到其它行業,這也可以減弱泡沫破滅的影響。

以上僅是個人的一點拙見,知友勿噴。歡迎指正。


是因為大多人還抱著靠房產得到巨額收益的期望,政府也總在欲拒還迎,曖昧不明的挑逗著這些人的希望。


回答房價高的分析,大家都是用稅收和需求理論來解釋,其實都是錯!

在另外一個帖子里我有回復,但是無奈淹沒在錯誤的海洋裡。只好重新發佈。

我說稅收解釋的是錯!!用供求定律解釋的,大錯!!!!

為什麼?

很多人都談到了稅,但基本上都是錯的。我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談談為什麼用「稅收」來解釋高房價是錯的,以正視聽。我們想知道造成高房價(果)的主因是什麼,但是很不幸,稅收是只是干擾變數,放大了從「因到果」的效果而已。並不是真正的「因」。

我們就要弄清楚什麼是「自變數」(因),也就是什麼是真正的「因」產生「果」(高房價)。弄清楚之後,我們再來分析,那裡的房價「可能高估」了,那裡的房價「可能被低估」了。

用稅收來解釋房價,其實要問另一個問題,為什麼稅那麼高,開發商還會拿地?開發商賣給你價格那麼高,為什麼人還買?也就是說,如果你用稅來解釋的話,不免掉入了用「供求理論」來解釋房價的圈套當中。

從表面上看,供大過求,自然價格上漲。這也是經濟學最基本的定理之一。但是,這個供求定理有一個根本的假設,就是「商品同質性」。你商品都是一樣的情況下才可以用這個定理!!但是房屋卻是這個世界上差異性最大的商品之一!!這也就是為什麼這個定理不能用在此處的原因!!

你想想看,你在北京的北三環買一套房子,你和你在新疆石河子買一套房,你買到的一樣嗎?表面上看,你買的都是一個居住空間,但是本質是,你買到了你在北京CBD、中關村工作的可能。你買到了方便在北京看協和醫院的便利,你買到了兒子可能接受更好教育的機會,你買到了廣闊高薪的工作機會等等等等。

因此你買到的不是房子,這個價格理包含了所有的非可觀察的利益。當然也有損害,比如說空氣污染,你也買到了,這會降低房屋價格。

因此在經濟學上,在評估房屋價格時候要使用 hedonic price model。大城市房價高的根本原因是中國的區域發展不均衡,相差懸殊。一線城市北上廣深總共四個,教育資源、工作資源、醫療資源等等都集中在這幾個城市,如果你有北京上海戶口,你的小孩子高考的壓力可能會小一點點。因此,你在購買房屋的時候,實際上是夠買了這些資源,這些資源在中國是十分稀缺的,因為在其他城市你根本買不到。

理解了這一點的話,我們再看哪裡的房子是低估了的,或者高估了。

其實沒有進行實證分析是無法作出結論的。但是我們如果定性分析一下的話,像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的房屋,應該不會有明顯降幅。除非,中國的二線城市崛起,北上廣深的職能減少,資源更分散。

而稅收的增加或減少,只會作為一個干擾變數,讓房價更貴或更便宜一點點而已,並不會影響上漲與否的趨勢。

而有一些因為不理性的投資人(這裡說的不理性並非真的不理性,因為經濟學假設都是理性人,他們只是因為信息獲取較少,無法作出正確判斷的人而已,比如沒有看到本文==)他們在小城市炒房,這個其實是十分危險的。除非你可以預期到你購房的小城市在未來幾年(至少你脫手之前)可以迅猛發展,而引得資源向其傾斜,否則,當你想脫手的時候,你發現除了炒房人以外無人接手。當然,如果別的炒房人也跟你一樣聰明(至少不比你笨)那就沒有人會接手了。

綜上,房屋周圍分布的資源多寡才是決定房價的最關鍵因素。稅收只是加強了資源對房價的影響效果而已。要等北上房價降,除非其擁有的資源減少,或者其他城市獲得更多的資源,讓全國的資源更加平均。


其實就是經濟低迷造就了高挺的房價--除了賣地政府沒有更好的收入來源了,又有經濟增長指標,你說怎麼辦?

然後房價高挺又使得實體經濟低迷,因為實體經濟需要的場地成本大大增加。


因為政府、銀行的利益和房價是一體的,房價越高,他們獲得的利益越大;他們在支持開發商搞高房價。


丈母娘的需求,是剛性需求


地方經濟與房價是共生的,地方上由於實體飽和,金融集中大城市,高新技術難落戶的大時代下,怎麼解決地方經濟?

經濟發展(或者說地方的就業穩定,行政穩定),國家的角度上都不可以讓房價出現斷崖式的下落。維穩。。。


國家還是要靠房地產掙老百姓的錢。

另外,太多人貸款買房了,而且基本是兩代人的身家,整個社會的套牢盤太大,一旦房價下降,社會影響不可估量,相當於處處有遊行示威啊。


地價高,政府拿了好處自然調控到位


國家經濟支柱產業是房地產業


推薦閱讀:

怎樣向非專業人士專業地解釋「納什均衡」?
未來幾年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可能是哪些方面?理由是什麼?
如何看待2017年全球經濟增長,三分之一來自中國?
如何評價印度廢鈔行動?原因是什麼?對我國、對世界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美利堅合眾國能夠把世界第一超級大國的地位保持多長時間?

TAG:經濟 | 房價 | 房地產 | 經濟轉型 | 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