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構城市有實踐意義嗎?

建築電訊的「插入城市」(1964) 圖片來源: : Sandler, S. Architecture without Architect

巨構城市的概念由來已久,為什麼至今仍無較完整的實踐?城市都還建設在水平地面上,地面仍然是組織各類豎向系統的標準層。總覺得採光、通風、連接等問題都可以通過設計手法和技術手段在三維體系中得以解決,鄰里和社區也可以在這個體系中營造,那什麼才是巨構城市實踐的本質阻力呢?


很多巨構建築已經被設計和被建造了出來了,巨構城市就是把城市統一設計,放在一個建築里吧。因此我認為巨構城市興許是建築師提出來的,顯得這麼一廂情願。建築師總是一廂情願地擺布空間並妄圖城市。建築是一個個體,它的內外在獨特與否對周邊的影響比較小吧,容得下設計師的一廂情願。而城市是一個集體,它應該是多元的,正如他的主人們。這樣的一廂情願顯得粗暴,還嫌規劃不夠至上而下么。

再從它的不均等上考慮,城市在地面上劃分的街區,每個街區除了地理位置優劣外,幾乎沒有垂直上的優劣,而巨構建築難以保證每個高度上的街區或者功能區塊顯得優劣均等,也許會加劇城市的等級制度。

更重要的是,規劃的意義在於約束和引導。約束不健康的、會加劇問題的發展;引導城市往所謂健康的、有主次的發展以及健康的城市生活模式。我認為規劃是為了讓城市的靈活性更容易彰顯出來,在人沒住進來之前,就強制性地在日益難見的天空中植入很多巨構,城市的自由生長靈活性相應降低了。

此外,巨構建築造價高,一旦破壞容易株連,想想曹操的連環戰船。因此關於破壞。巨構城市明顯容易被破壞和瓦解,外星人來了我們的疏散能力就不夠,一個炸彈就砸死很多人了,破壞還難以修復。越複雜的體系越容易被破壞,恢復周期越長,反之亦然,例子是熱帶雨林和沙漠的生態系統,高中生物有講過哦。

再次,從技術層面來說。城市不均勻沉降難以避免,一個較長的建築尚且需要考慮不同部分的不均勻沉降,要把建築切成很多段的沉降縫。所以巨構城市也是看起來一起,實際上分成很多塊吧,抗震能力也不一定。

最後,從市民的舒適度角度考慮:巨構城市,這樣一個名字「巨」字是否意味著尺度的不宜人,大結構對人的壓迫感很強。比如深圳,路好寬,天橋好長,人好小,柱子好粗。家鄉的路好小,天空好大,城市不大,易於我簡單的腦袋得意掌控。我不用記住那麼多的路,因為我不想成為集成電路板上的一個遊離電荷,而且這個電路板日趨三維了,我們的生活不簡單了,我們的街區日漸冷漠了,我只是來城市裡打工賺錢的,這裡不是我們的歸宿,我們的歸屬是農夫山泉有點田么?。很多人不想住在高樓大廈里,也許更不想在巨構城市裡。


看看地球上任何一個現代大城市的地圖,我覺得都可以把它們看作平面巨構體,因為人類發明了汽車。另外我們有地鐵,所以地下的巨構綜合體早就有了:遊戲地圖?不,是日本地鐵站


明明可以躺著睡覺的時候為什麼要站著睡呢?巨構城市僅僅是反映了某些知識精英或者權利精英試圖在自己可控的範圍內的某種控制慾望和身體某部位比較疼而已。


這回真的是的制度的問題了。

現有中國城市的建築設計規範,就連把公共空間這種東西拿進建築都是不太現實的(過大的公攤面積),所以實現像新加坡公屋這樣的建築都有問題。

Duxton組屋

50層高的位置被連廊連起來,連廊上是這樣的

因為中國的規範認為:

建築=生活空間

公共空間=綠地圖片來自網路和MORI


實踐意義是有的 在土地資源匱乏的區域,任何需求都不能敵得過對空間的需求


我覺得是有的,因為土地資源越來越緊張,城市發展不管橫向還是豎向都在擴張,這樣的話效率就顯得特別重要。巨構城市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就是一體化、連接多致使效率增加。


從更宏觀的視野來看城市本身也是一個整體,由內部的複雜結構,各類運行系統組成。當然目前城市不可避免得蔓延,甚至如底特律以及東德的一些城市一樣出現郊區化,一方面是受人們離開城市去往資源更豐富,環境更優越的郊區去生活的想法影響,另一方面是城市組織不當無法維持應有的人際關係網使得城市失去對人們的吸引力。而巨構城市應該是聚集的城市的極端模型,撇開人們的意願不說,這樣的模型背後必須是高度集中的資本和龐大的資源需求,而這種模型又顯得有一點一蹴而就(城市是不斷發展起來的)那麼即便有一些相似的例子但也絕非如此。


推薦閱讀:

南京長江大橋封閉大修(預計27個月)會對南京產生什麼影響?
如何評論某些城市「不掃落葉」的模式?
女生學城鄉規劃專業前景?
北京擁堵到底是什麼原因?
如何評價順德這城市?

TAG:城市 | 城市規劃 | 建築 | 建築史 | 建築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