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面值兩元的紙幣出現和消失的原因是什麼?

國內外都曾有兩元紙幣的現身,後來在新版鈔票出現後就被撤銷了。


消失的原因啊,是國家只收不發。

1999年6月30日國務院第268號令決定取消2元人民幣發行。此後8年里,2元人民幣「只收不付」,逐漸退出貨幣流通領域。

http://epaper.tianjinwe.com/cskb/cskb/2007-11/16/content_5389501.htm

相比2元目前市面還是能看到的 倒是3元消失的很快。

顯擺一下我的兩張3塊錢人民幣~~~ 很多小孩子都沒見過吧


出現的原因,是因為找錢方便,當年最大面值的人民幣是10塊。

後來因為通貨膨脹了10倍,2元變成了20塊。

1分變成了1角,1角變成了1元。

現在很少用角了,更不用分了。


對貨幣面額大小的安排,必須考慮到市場上流通的商品價格,便於買賣雙方進行交易。

人民幣2元

最早出現於五十年代的第二套人民幣

六十年代的第三套人民幣 也有2元面額

為我們所熟知的第四套人民幣的2元,發行於八十年代

五十年代,一斤白面約為0.12元,一斤豬肉約為0.6元。(當然,還需要憑票才能買)

六十年代變化不大。

八十年代後期,隨著票證制度的取消,物價上漲。一斤白米約為0.2元,一斤豬肉約為1元。

此後的食品價格,總體上看都在漲,直到今天。

可以說,票證制度取消之前,2元面額並不能算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

之所以用食品價格做比較,主要是它是最必不可少的。

相比較而言,工業品反而便宜了。八十年代,一台桑塔納轎車,手動四檔,化油器,要價十幾萬。如今?扔大街上都沒人看一眼。電子產品更是如此。

關於錢的生活片斷:

我母親1980年參加工作,學徒工一個月掙18元。她的師父三級工一個月掙42元,一家老小吃喝不愁。

我父母1988年結婚,在王開照相館拍了幾張婚紗照,前後花了九十多元,略高於父親一個月的工資。

記得2000年以前,分幣還是蠻好用的。下課之後,用10個一分錢的鋼鏰兒買上一坨糖稀,兩根筷子頭挑著,一邊玩糖稀一邊往家晃悠。看誰不順眼,就把糖稀捅到他家鎖眼裡。居然還有點兒捨不得……哈哈。

如今呢?看看你的信用卡記錄吧……


採用1,2,5的組合,湊從1~10的數值最多只需要3張,是最方便的組合。這是有2元面值的優點(貌似《十萬個為什麼》講過)。但是多出一種面值後,貨幣的製造、流通成本會增加。權衡利弊,現在取消2元面值了。


通貨膨脹


難道不是因為大家數學不好么……


2元如果還發行的話最大用途估計是乘坐公交車


兩元在使用中逐漸被自然淘汰掉了。

BTW:不僅僅中國,兩美元的紙幣在美國也很少見了。


1塊錢連公交都搭不上了。。。


中央銀行在1999年7月發行第五套人民幣時,明確第五套人民幣共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5角和1角八個人民幣券種。每年銀行回收的殘缺、修補、污漬的錢幣,將是某個幣種使用頻率的最好明證,而兩元殘幣恰恰是最少的。根據優化幣種的原則,停止發行了兩元和兩角這兩個券種。市場上存在的第四套人民幣兩元和兩角已越來越少。在這些年裡,兩元人民幣「只收不付」,所以就漸漸淡出了市場,從我們身邊消失了。

  據中國人民銀行官方網站介紹,兩元人民幣逐漸從流通領域退出,目的在節省成本及優化幣種。物價上漲的影響,發行貨幣的面額隨之變化,導致十元使用率進一步提高,兩元人民幣使用的頻率則下降。人民銀行每年回收出現殘缺、污漬的錢幣,是幣種使用頻率的最好證明,其中兩元人民幣殘幣是最少的。因此,國務院1999年決定取消兩元人民幣的發行,此後八年間只收不付,逐漸退出貨幣流通領域。人民銀行在發行第五套人民幣時,就明確表示不再發行兩元、二角兩個券種。人民銀行自1948年以來陸續發行過五套人民幣,前三套分別宣布停止流通,1987年4月27日開始陸續發行的第四套人民幣如今依然在流通,第五套人民幣則在1999年10月1日起陸續發行。


現在一元的票子很多,比兩元用起來也方便,兩元票子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一元錢更方便,如果有兩元買一元的東西,還是要找一元。所以現在一元紙幣的保有量很大。另外硬幣的用處越來越多,兩元紙幣自然就淘汰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很多電影里、小說里、甚至現實生活里很多人都覺得金融從業者很浮誇呢?
為什麼印度廢鈔失敗後,莫迪的人民黨支持率反而暴增?
地下錢莊是如何將大量資金流轉至境外的?
投資銀行與證券公司有什麼區別?
貨幣是否不合理?

TAG:貨幣 | 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