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明明是綠色的,為什麼偏偏要叫它黃瓜呢?


我覺得,小銘的答案只能解釋黃瓜的名字什麼時候有,不能解釋問題中的黃與綠。

有的同學說廣東把黃瓜叫青瓜,並不完全是這樣。

青瓜是指深綠色的嫩黃瓜,下圖這種品種是這幾十年來國內常見的栽培品種。

而咱們中國比較傳統的品種則比較接近這個模樣,甚至更黃一點。

這個傳統品種的黃瓜,長大了以後,就成為這個樣子(左邊那些,中間是迷你冬瓜,右邊是苦瓜)。

這就是這種蔬果為什麼叫黃瓜的原因,大家生吃、涼拌的都是青少年黃瓜,顏色仍青澀。當它成熟到可以留種籽的時候,就是這般黃澄澄的模樣了。

廣東並不是只有「青瓜」,上圖就是被叫做黃瓜的。它是香港政府推薦給農友的品種,叫 「金獅子老黃瓜」 。

青瓜在各地都是用來生食,而老黃瓜,則是粵港常見的煲湯材料。

這是羊城晚報推薦的暑期湯品:老黃瓜四味煲豬腱

在雲南南部,成熟的,真正黃澄澄的黃瓜,瓜肉被用來和牛苦膽液一起,做一道清苦消熱的料理。

如果你有耐心和寬敞的陽台/天台/庭院,可以試試種「黃瓜」,看著它由青春變黃;如果沒有,那麼隨便去一個廣東或香港的生鮮超市,就可以見到黃的黃瓜了。

民謠曰:「老黃瓜刷綠漆」,如果是綠的,幹嘛要刷?


老了就是黃色的啊


綠色的黃瓜還未成熟,等到瓜熟蒂落的時候,就是黃的


黃瓜是由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中原的,稱為胡瓜,五胡十六國時石勒忌諱「胡」字將其改為「黃瓜」。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B%84%E7%93%9C


你把黃瓜買回家放上一陣子就發現黃瓜從綠色變成黃色了,實際上黃瓜是在漢朝的時候張騫出使西域的時候帶來的,起源地大概在現在印度的喜馬拉雅山附近,那個時候被稱為是胡瓜

後來隋煬帝不喜歡胡人,也不喜歡帶"胡"字的東西,於是把胡瓜改成了黃瓜.

最開始的時候,人們都是等黃瓜熟了以後才吃的,所以吃的的確是"黃色"的黃瓜,後來才發現其實不成熟的時候更脆更嫩更好吃,於是才開始吃綠色的黃瓜,

另外現在廣東人燉湯還是用的黃色的老黃瓜

(圖片來源於網路)

想了解更多黃瓜的知識可以看這篇:黃瓜也是個有故事的女童鞋 - 知乎專欄


黃瓜是由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中原的,稱為胡瓜,五胡十六國時石勒忌諱「胡」字將其改為「黃瓜」。

正解,《馬未都說傢具》:「其實,早在隋朝,胡床的名字就發生了變化。《貞觀政要》有這樣一段記載,唐太宗說:"隋煬帝性好猜防,專信邪道,大忌胡人,乃至謂胡床為交床,胡瓜為黃瓜,築長城以避胡。"隋煬帝有鮮卑血統,反而特別忌諱胡人。他下令把胡床改名。因為胡床腿部交叉,所以改為"交床"。同時,隋煬帝又改了很多其他物品的名字。比如說我們吃的黃瓜原來就叫胡瓜,蠶豆原來叫胡豆,綿羊原來叫胡羊,核桃原來叫胡桃,等等。」


因為它經常涉黃,所以叫:黃瓜


我們老家的黃瓜,都是好粗好長的,跟菜市場的那種綠色的明顯兩樣。。。很費解。。


我知道有兩種黃瓜,一種是旱黃瓜,短小,圓稱,顯黃色,老了就變黃皮;另一種是綠色,細長,個人沒有前一種好吃。前者產量低些,生吃更佳。


因為沾了雅典娜的血


下圖為我放了一個月的黃瓜。


因為它的用處是黃色的啊。


綠色的黃瓜是沒有成熟的果實,實際上黃瓜成熟後是黃的。老祖宗第一次見到黃瓜的時候,是按成熟的黃瓜來命名的吧,一般都是果實成熟了才弄來吃,偶然發現黃瓜要不熟的時候才好吃以後,才開始吃綠色不成熟的黃瓜的吧,但是已經取了名字了就沒有改。老家有個歇後語「老黃瓜刷綠漆——裝嫩」,也可看成只有嫩黃瓜才是綠的,並非是黃瓜真正的顏色。


因為黃瓜成熟後就是黃色的啊……只是後來吃貨們發現未完全成熟的黃瓜味道更好……


你吃的黃瓜都是沒熟的,黃瓜熟了以後就是黃的。


黃瓜原產印度,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中原的,稱為「胡瓜」。一說因隋煬帝忌諱胡人,將其改為「黃瓜」。[2]另一說五胡十六國時後趙皇帝石勒忌諱字,漢臣襄國郡守樊坦將其改為黃瓜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BB%84%E7%93%9C

然而我之前問的問題都木有人回答。。╮(╯_╰)╭

各種好吃的東西,都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


不是石勒改的名么


黃瓜頂上的那朵花是黃色的,本來叫黃花瓜,後來簡稱黃瓜。


因為總被人用來做黃黃的事阿摔!!

(● ????ロ????)????

摺疊我吧..


據說是用途比較黃


推薦閱讀:

涼拌黃瓜吃了會有哪些好處和壞處?
怎樣腌黃瓜?
我每天只吃一個黃瓜、一個雞蛋、還喝荷葉茶誰告訴我四個月大概瘦多少斤?

TAG:蔬菜 | 植物 | 常識 | 冷知識 | 黃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