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定把運營和產品排個先後,我覺得產品更重要(當然運營也無比重要不可或缺),我的想法錯了嗎?

如果(注意說了「如果」)一定把運營和產品排個先後,我覺得產品更重要(當然運營也無比重要不可或缺),我的想法錯了嗎?

不喜歡尊重運營更勝過尊重產品的企業(在產品設計還遠未成熟的階段,當然產品設計永遠都不會成熟,永遠都可以更好。),我如果做PM,我希望真正為用戶想。不吐不快,詳情內閱。我的想法錯了嗎? 不喜歡賣給用戶的東西側重點卻不是為用戶想。非常不喜歡這類企業,不點名。

為免大批人誤會,我作如下注解:(在我作了註解的情況下,大部分人仍誤會我為忽視運營、只埋頭做產品設計的人。

  • 我知道公司的目的是為了盈利、運營的目的也是為了盈利和擴大用戶群等,運營無疑是無比重要的,我也無比尊重運營,但是我始終希望把產品放到第一位,多為用戶考慮(當然並不是不允許運營。。不要誤會)。
  • 我希望PM多在心裡想著通過提升產品價值(這裡指產品自身所帶價值,不含運營所得,我了解運營無疑可以大大增加產品的價值)來賺錢,而不是更多想通過運營提升銷量。

  • 之所以提這個問題,是因為我看到有些企業在自身產品UX、功能設計尚且大大不足的情況,側重點卻早已放到了運營上,不甚喜愛。

  • 我了解做產品本來就不能與運營分割開,絕對不能。我只是希望如果一定(注意這裡有「如果」)要把運營和產品自身的設計排個位,大多數業界的PM能夠把後者排在更前的位置(這並不妨礙大家無比重視運營)。

目前還是個在讀碩士,搞了幾年開發,現在學習了年余PM的知識,有些疑惑。。

我的問題有點繞,但是不這樣寫就會意思有些微妙的不同,所以請諸位勿改,謝謝。


如果不是立志去做CEO的話,問題其實很簡單。

網路世界雖然不是黑白分明,但是這裡是一個全然是結果導向的世界。

覺得產品為先,運營為後,怎麼認為都可以。重點是你怎麼認為的,那麼就怎麼去做,用市場去做檢定。互聯網上不乏強產品沒有運營的情況下一樣做大的例子,能做出來,那就是你對了。


為什麼一定要去定義誰更重要呢,產品和運營原本就是一根繩子上的兩個螞蚱。產品策略方面,我相信也需要參考來至運營的意見吧,畢竟與用戶交流更多的,更接近市場的是運營。另外,在產品定型以後,我覺得運營就是來優化產品的,或者說更好的將產品介紹給目標用戶,讓用戶體驗更好。

別糾結這樣的問題,不管是產品,還是運營,記住了,為用戶著想,大方向就不會錯。至於什麼模式,什麼盈利,這是高層策略問題,開發什麼樣的產品這本身就有一些目標性在裡面。不足之處,請多見諒


為什麼一個那麼好的產品還需要運營?因為我們生在山寨王國啊!看看你的左邊,看看你的右邊,你就突然發現自己又不那麼好了。坐滿幾層樓程序員的大公司們,在飛速的超越你。

這個問題如同定價。這麼好的東西,我為什麼要免費呢?因為我們在激烈競爭時代!看看你的左邊,看看你的右邊,你就突然發現連免費都不夠吸引人,你還得免費送貨上門!還不夠!你必須得0元抽獎。你最好還要想想清楚,如果你再說什麼@5個人,用戶們是要不高興的喲,用戶們是要罵娘的喲。

產品?滿足需求的就是產品?需求?馬斯洛鍋鍋五定律?喬布斯鍋鍋在創造需求?定位?在用戶頭腦里搶個位子?價值是是由用戶的需求來決定?經濟學就是一次選擇?這些金科玉律,哪一條拼得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中國互聯網,更像原始森林,無序無制度無良心無真相。

運營在中國互聯網如此重要,因為沒有好的運營的產品,在中國幾乎都寸步難行。

-----------

知乎是一個沒有正經運營人員並吸引我們樂此不疲的網站。但知乎真的沒有運營嗎?

開復鍋鍋,KESO鍋鍋,繼新鍋鍋,張亮鍋鍋等等等等,他們這樣的種子用戶口碑的推薦和自己的入駐,不是另一種運營嗎?

-----------

我多年來一直隱隱覺得,產品本身,和產品的用戶群,合而為一才是真正的」產品「。

就如同一座城市,上海的建築和上海的人們,合而為一才是」上海「。

用城市來對比,或者又不恰當。但城市的文化,隱隱又很像是一種運營。

每個城市的人,隱隱又像是用戶。

-----------

從來沒有絕對。所有才有那麼多理論,也有了那麼多用不了的理論,也才有了本地化的說法。

今天的現狀,不代表明天明年還適用。

互聯網的未來,還會有產品和運營的明確區分么? 

-----------

言歸正傳。我覺得在中國互聯網,運營非常重要。

同樣是twitter 的崽,為什麼國內的微博們不光長得不像,運營方式也不一樣?是運營改造了產品?還是產品改造了運營?

還是定位決定了產品和運營?

還是用戶群的區隔決定了產品和運營?

-----------

隨便瞎說說,大家別當真。


應邀請回答下。 這題問的不錯, 但問題本身也有悖論在。

沒有用戶價值的產品當然沒有存在意義, 但沒有商業價值的產品也同樣不會存在。

從PM角度講(既代表用戶,也代表老闆), 先專心把體驗搞好,基礎用戶量搞起來,有個良性用戶驅動產品發展的趨勢後,應該多有精力在運營和商業層面上。

好的產品,不僅是用戶體驗足夠好,還要有與商業盈利能力。這是一個微妙的動態的平衡過程。


樓主的問題引起了我從未有過的思考,看看後面的回答彷彿有一些顧左右而言他,我是計算機小碩,立場平衡,跳出互聯網產品經理的角度來說事:

1)首先,樓主心底里其實一開始對產品和運營的定位是,前者「更」有利於用戶,創造更多用戶使用價值,後者「更」無利於用戶,更少創造用戶使用價值。

這一點上,需要深思,真的是這樣嗎?用戶因為200元的免費午餐券去新浪微博註冊帳戶,新浪實現了用戶量的擴大,用戶既獲得了200元的免費午餐,也得知還有新浪這樣一個不錯的產品哦~

但是,雖然反駁了樓主的假設,我還是要說,從「可持續發展」來看,產品比運營重要;如果只追求「眼前利益」,那麼先把運營做起來,雪球滾大了,再搞個研究院來做遠期規劃吧。

2)就像科技發展到一定水平還得依靠自然科學的發展來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一樣,產品運營做得再絕也有瓶頸,真正顛覆性的產品還得依靠產品設計本身的質變。兩者之間的關係相當於量變(運營)和質變(產品)的關係。然而,為什麼國內的互聯網產品總是在山寨,沒有創新?因為國內的互聯網小公司沒有一個法制的環境和資本去做質變,國內的互聯網大公司野心太大,雖然追求創新研究,卻沒有培養出開放的思路,只想著占坑。

綜上,什麼環境造就什麼樣的價值觀。


其實產品只要差不多就行,尤其在中國,傳統企業看看蒙牛、伊利、腦白金,哪個不是營銷高手?互聯網最簡單的對比下qq和msn,你覺得是產品問題嗎 ,其實都是拼運營實力。產品初期形態都差不多的,後期才是關鍵,看看現在的電商和團購吧,你說誰的產品牛?還不是看運營,看營銷, 誰活到最後誰就成功。


產品好比一個人的先天基因,運營如同一個人的後天修鍊,先天再好,後天不作為也是荒廢;先天殘缺,後天發力,也會有一席之地。

產品需要運營發力,運營需要產品給力,

這裡面很重要一點是團隊基因,有個比喻說產品猶如生孩子,運營猶如養孩子,那麼絕大多數情況下父母的水平就決定了孩子的基因,也註定了父母后天教養方式


我們能夠發現產品運營往往是緊緊圍繞目標的三個元素:產品,用戶,渠道。

沒有產品的運營,那是純忽悠;而沒有渠道的運營,產品不會有什麼影響力;而沒有用戶,產品就一點意義也沒了。而目標是穩定的三角,支撐起產品、渠道、用戶三者良好的循環發展。

產品和運營相輔相成,產品素質決定運營的發揮餘地,但是好的產品運營不好也會死掉,例子就不舉出來了,不好的產品一流的執行和運營也可以做好。運營帶給產品的改善,使得持續發展,越來越好!


我覺得樓主有2個誤區:

1.認為產品和運營是截然分開的,互不相容的。

2.非要做一個先後排名。

做強產品,做好運營,不就足矣。


為用戶著想,不斷提升產品價值,說得多好,何錯之有?

又發現問題改了,特補充如下:

1、在一個同樣對最終結果負責任的核心團隊中,不應該鼓勵「誰更重要」的討論;

2、根據產品的屬性不同,產品開發和運營的對於結果影響的程度會有變化;

3、市場的競爭環境不同,產品開發和運營的對於結果影響的程度會有變化;


在中國大陸,運營遠比產品重要。大陸的環境造成國人普遍沒有什麼創造力,國人設計的產品和美國相比,產品體驗差距太大。所以,目前國內的互聯網產品基本上都山寨+微創新。所以國內同樣的產品實在太多,用戶體驗也相差不大。所以想領先競爭對手,只有依靠運營。

LZ你真以為你能設計出像蘋果、魔獸這樣的神作嗎? 如果只是能設計出山寨手機的水準,當然是運營遠比產品重要。


產品決定它能達到的高度,

運營決定產品能不能達到這個高度或用多快的速度達到這個高度.

比如:

為什麼新浪微博能比新浪博客成功, 這是產品決定的.

為什麼新浪微博比其他的微博成功, 這是運營決定的.


產品是先天,運營是後天

產品決定了此服務的物種,它的DNA,它隸屬的生態圈,它處在食物鏈的哪個環節;它的潛能有多大,它未來可拓展的市場空間有多大; 運營是發揮此物種潛能的手段,運營的天花板就是DNA的極限


其實,對於產品和運營,我們無法具體去說哪個更重要,在產品和商業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側重點,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就如人的胳膊和腿,我們很難去辨別究竟胳膊重要還是腿重要,但是如果兩者協調發展,那對產品和商業盈利都將是非常利好的。


看不同的產品,也看不同公司對於產品和運營的定義與分工

豆瓣把產品當運營做,新浪微博把運營當產品做,都是成功的先例啊

重要的是想問題的時候把兩邊結合起來想清楚,做事情的時候避免兩邊的努力互相抵消吧


做過幾年產品,也做過幾年運營。

做產品的時候趕腳自己的產品做得不錯。

做運營後,發現自己錯了,如果讓我回頭對產品重新設計,絕對不是現在這個樣子。

所以現在能做的,借著自己有點運營知識,也有點產品趕腳,在討論需求的時候多花點心思就是了。

在我的角度,你如果做產品,你就做運營型產品,你如果做運營,你就做產品型運營。

其實,如果把一個產品比作孩子,生一個優質的孩子,需要爸爸媽媽一起努力,養一個孩子又何嘗不是呢?

你覺得爸爸是產品媽媽是運營還是媽媽是產品爸爸是運營?如果一定要排個先後,怎麼排?

或許每個家庭狀況不一樣,確實在某個階段能有個先後,但是這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優生優育。


在微博上看到一句話,產品是1,運營是0,有了1可以在後面加很多個0,如果沒有1,後面加多少0都是白搭。


這個是偽命題,沒有結論的,我的理解

1、和產品本身有關。有些產品本身就是偏產品型的,而有些是偏運營的產品。

2、和boss的策略有關,甚至和目標用戶有關。


喬布斯說過類似的話:你必須通過努力,使你頭腦中的概念變的清新。

說實話,我覺得樓主還未看透"產品"和"運營"的本質 以及二者間的關係。

產品設計:儘可能通過用戶最喜歡的方式解決他們所面臨的煩惱。

以上,是我個人對產品設計的定義。所以,我們通過創造一款產品,讓人們的生活變的更美好。

那麼如何創造一款好的產品呢?

首先,當一個用戶拿到一款產品後,他可能會玩一玩這個產品,然後他可能會得出以下一些結論:

1,太棒了 愛不釋手

2,還行吧

3,爛透了 真垃圾

我們要考慮的是,是哪些因素導致用戶做出上面的結論?

產品經理 只要盡其所能在這些方面不斷加分 就可以了

這些因素包括:

1,產品目標與用戶需求是否對接準確

2,交互方式 是否簡單?人性化?

3,視覺設計是否迎合目標用戶群

4,。。。

可以這樣說,沒有一款好產品,無論怎麼運營 也很難成功。而想做好產品也離不開運營人員的輔助,他倆之間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

很多時候,產品經理認為運營沒有產品重要,而運營人員認為產品是次要的,那是因為他們不了解對方的工作對於用戶的影響。

凡是要把不同崗位工作分主次的時候,一定是被迫的,比如人員不足、資金不足,這時候就要從用戶視角和戰略考慮放棄哪個方面。


都重要,產品需要了解運營


推薦閱讀:

26歲準備轉行做產品經理來得及嗎?
如果按照產品類型來劃分的話,互聯網產品經理怎麼分?
碩士畢業一年,轉演算法工程師,再出國留學,真的好嗎?
比較一下商業產品經理和用戶產品經理?
現在互聯網的產品經理是供大於求嗎?

TAG:產品經理 | 企業級產品 | 產品運營 | 運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