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數學系的你們後來怎麼樣了呢?
據題主了解,本科期間的數學與應用數學系學生要想學習跟得上節奏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數學這種靠智商的東西,有些人因為興趣,且有天生的靈性和對數字的敏感,選擇了繼續數學理論研究,純理論型的研究生。有些人本科數學出身,跨專業考研去了金融經濟計算機轉行。現在的你們在研究生階段,或者說在以後的人生工作中,獲得的東西,有沒有得益於本科階段的學習?本科階段構造的數學思維模式,有沒有在哪些方面幫助了你呢?
本科階段的各種比賽,(建模數學競賽)還有考研出國留學工作教師等等方面你們當時是怎麼選擇的呢?希望各位大神分享經歷與經驗。一位掙扎在數學題中的孩紙。————————————————————————題主說的數學需要智商,是指要做到數學頂尖領域的人需要一定的智商和悟性。就像英語語感一樣同樣是沒見過的題目卻總是完美避開所有錯誤選項的人,見到沒解過的數學題有感覺有靈性的意思。一般的人非常努力可以達到較好TOP20的程度,而有些生來為數學而生的孩紙們即使轉專業落了一學期課,也可以一直保持第一二名。且不說自身堅持努力,光是那份執著和毅力就讓我們一群後生等難以企及了。然後然後謝謝大家的回答,第一次在知乎提問,不喜請繞道,喜歡就多多關注 謝謝
謝邀。
我學數學確實是因為興趣,有沒有天生的靈性我不知道,對數字我不是很敏感,算個小費我都要仔細驗證一下確認自己沒有多給。。不明白為什麼那麼多人非要把數學和數字捆綁在一起,哪怕只學到高中數學的人也不會覺得數學就是對數字的研究啊。。可能真的很多人中學數學都沒學明白吧,有時候確實覺得在數學方面和外行交流比較費勁。在這邊被非數學系的人問「研究的具體問題是什麼」,我不能直接說「帶SU(2)或者SO(3)對稱性的6維正曲率流形」,我得先從曲面的高斯曲率講起。。所以很多時候我就說我是做微分幾何的,然後對話就愉快地結束了。我不知道做代數幾何的人要怎麼給非數學系的人介紹自己的方向,這得倒退回200年前的射影幾何和多項式方程組才說得清楚吧。。
至於說選擇,其實沒什麼選擇,我的想法一直挺清楚的。當初進復旦的第一志願我就填的數學,只是分數不夠才被調劑進了軟院,後來轉專業到數院。本科數學學習基本也沒經歷什麼挫折,順理成章地開始申請數學PhD,然後得加上50%的運氣因素(這種運氣也包含申請的大小年。。)拿到了 Penn的offer。然後現在在科研方面被卡住了。。本科那些數學課程跟數學科研比真的就是小兒科,就算真的做不出來,你大不了上stackexchange提問嘛,作業題在stackexchange上90%的情況是會得到解答的,雖然他們給的答案非常簡略,可能就是一個提示或者讓你看xx書xx節。科研方面的問題,你上mathoverflow提問也沒多少人會啊。。mathoverflow上有很多問題都是根本沒有人答、但是又有很多人關注的。
學數學肯定是需要有一定的興趣的,如果沒有興趣的話,無論是中學,大學,還是研究生階段都會覺得厭倦。但是光有興趣還是遠遠不夠的,要想學好數學,在同等的條件下,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的。
無論在任何時候,都有學生反覆的問老師:「學數學究竟有什麼用?」老師的回答通常也就是:「在金融或者計算機上面有應用」。至於具體有什麼應用,老師們通常也回答不出來。這並不是說老師們的水平不行,而是當老師的人一般來說沒有工業界的工作經驗,對數學的理解基本上就是停留在書本和論文中,對自己研究領域之外的世界了解也不多。
從數學系畢業之後,就來到公司從事機器學習方面的工作,平時除了寫代碼,還有一些讀論文之類的預研工作。現在讀論文的時候受益於博士期間的訓練,所以現在讀論文的速度基本上跟得上工作進度。說實話讀機器學習論文的速度比當年讀數學論文的速度快多了。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論,優化這幾門課基本上就是機器學習的基礎。學好這幾門課的話,學機器學習的基礎知識一般來說不會有特別大的障礙。
當年在讀論文的時候,也曾經遇到過很多障礙,無論是數學上的障礙還是心理上的障礙。一開始可能覺得無法克服,但是一旦克服了之後,就會覺得有一種巨大的成就感。所以在現在不會只盯著一時半會的挫敗感,會花更大的精力去克服障礙,獲得最終的成就感。
之前也寫過一篇關於科研的文章,希望對樓主有所幫助:科研這條路
越來越呆了。。。
大一的時候吐槽淑芬老師不會變通現在我基本上也差不多了因為越來越嚴謹
所以真的會給人一種很倔強不變通的感覺和人交往能力大大下降
媽媽姐姐普遍表示我學傻了有的時候跟人見面聊天感覺看著人很不習慣不如看著書。。。。。。數學思維簡直就是扼殺雙魚座的利器
可憐我是浪漫的雙魚座啊我現在感覺最浪漫的事就是今天能在圖書館找到可以摸到陽光的位置
很容易餓
一看定理就餓中午一頓飯 撐不過兩點半以前男生找我都是問我
小云云有沒有時間看電影呀 唱歌呀 打遊戲呀現在男生找我都是能借下筆記嗎 能發一份ppt么 狗窩哪買的朋友圈點贊的人越來越少了
因為大家表示get不到地方笑點越來越奇怪了
大概是被生活大爆炸這種劇影響的在電影院總是笑的不一個地方也很寂寞啊KP方程 可胖方程這種梗我都覺得好有趣沒救了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受虐傾向
可能因為被數學虐習慣了現在在生活中也有點傾向經常導師懟我一頓 感覺惶恐又幸福不知道是不是受數學影響
邏輯推理能力還ok
大家叫我萬大仙 還有學長不斷地發相親的女生的照片讓我分析。。。。。。。。不知道為什麼就很喜歡打乒乓球了。。。。
擇業成了難題
感覺數學當事業自己競爭力太弱但是放棄數學干別的不亞於失戀糾結兩年了。。。。。。天吶 居然能把我的balabala看完最後放一下本科和現在吧
反正數學把我從人格到人生都改變了大三現在頭髮稀疏了 法令紋深了 黑眼圈重了 痘痘也開始長了 體重上去了 胸圍下來了 而這一切謝邀:早上在看論文,被一個論文上的「it is easy to see」卡了半天,現在還卡著。下午和博士後導師一起吃飯,然後一起修改論文草稿,改到晚上7點,連晚飯都還沒吃。 在修改的過程中再次感受到了導師在能力方面上的碾壓,前幾天才發現他是高斯直系的(學術譜繫上的)「後代」,所以面對這種差距我的內心毫無波動,甚至有點想笑。該怎麼說,做數學的就是一個被不斷碾壓和自我碾壓的過程。現在電飯鍋裡面做著晚飯,我在這裡寫著答案。
數字的天賦?我是沒有的。高智商?我覺得自己也沒有什麼高智商。我其實很想去回答「沒有數學天賦是一種什麼體驗」,然後覺得這樣看起來很虛偽,而且簡直是嘲諷別人。但是又真心覺得自己除了「數學虐我千百遍,依然待其如初戀」的本領外沒啥天賦。 讓我繼續學術的是我的初心和熱情:想知道明天那個更好的自己是什麼樣的期待。在做數學這個問題上,我考慮得不多,只是不斷堅持一開始的堅持而已,所以一路到了博士後,從大陸讀到了德國。
本科學習的東西到了研究階段只是基礎的基礎,類似於你大學本科回頭看小學的感覺。本科學習對我最有用的不只是知識和基礎能力,還有從本科開始的不斷被「虐」的經歷。所以我現在面對什麼困難都沒什麼太大的「恐懼感」。導師給的問題一開始沒思路是家常便飯,做不出題目就慢慢磨,一般都能磨出個結果。而且我現在養成了面對「太容易做出來的」題目會覺得「哪裡不對」的奇怪癖好。恩,我覺得我越來越自虐了。
但是,我很喜歡這個狀態:每天都有想學的東西,都有想做的事情。我也覺得這是我能達到的「最好」的結果之一了。我對自己的未來還會感到恐懼和擔憂,但是我告訴自己要記住這個感覺。這樣,我才不會自滿,明天才會更加努力,才會遇到一個更美好的自己。
PS: 在這個回答開頭我提到了自己卡住的事情, 在寫完這個回答後,我花了三個小時終於弄明白了(用自己的思路證明了那個結論, 然後並不覺得easy)。
本科數學
正在準備考研,跨考。準備數學三,感受就是還是拿著數學分析課本心裡踏實啊大學上課的時候就是各種懵逼(這個也要證!這個也能證!這個還能這樣證!)寫作業做完一科數學換另一科數學,演草紙,演草紙,宿舍好多演草紙?_?大二的時候開始有男生在研究如何生髮防脫髮
教授大部分都禿。。少有不禿的整個系裡英語平均水平好丟人最喜歡的課程,數學分析,實變函數最後悔沒有好好學習的課程,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用的最多的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matlab很佩服那些繼續做科研的同學雙非數學系,同學有就業的,也有考研的,也有出國的,但是選擇基礎數學的,極少。快畢業了,有點懷念大一在圖書館那個慢吞吞各種懵逼一點點啃數學分析的自己,對不起了,我以後可能不會繼續當數學系的學生了。會記住本科學數學那段踏踏實實的日子,以後也會繼續嚴謹踏實認真。初中第一次認識勾股定理,就愛上了數學。雖然我也只是個普普通通的大學生,普普通通的數學渣。謝謝曾經義無反顧的自己,選擇了數學系。未完待更頭髮還挺多
這也有人贊,那我就多說兩句本科數學系之後呢研究生也是數學系博士也是數學系之後呢博士後也是數學系希望以後tenure也是數學系逃今年大四,繼續考基礎數學選的李代數,雖然很可能要二戰。選數學一是喜歡數學,奧數從三年級學到初三,如果不是真喜歡也很難堅持下來吧。二是高考有點砸了,不然極大概率是按照家裡安排的路,學商科。至於三可能是因為看了二十世紀數學經緯後更堅定了我以後走學術研究這條路,雖然不確定潛力足不足夠支撐到那一步,但至少眼下我覺得是沒問題的。至於未來怎樣我也不知道,可能一年後,兩年後回來挖墳。
單身了
—————11.30更新分割線—————
正經的,還有教美術。
先佔個坑。我希望若干年之後我回頭來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的回答是這樣的:我本科混的還行,沒有專業課全A,但也沒什麼B+,幾乎選了學校所有的代數的專業選修,保送本校讀純數的研,博士是在法國讀的,想去高等師範學院但是人家不要我所以就隨便找了一個2333,現在在復旦當助教,做的是(還沒決定)。希望自己不忘初心。
高考數學不及格,本碩學了七年數學,目前工作和數學一點關係都沒有。不過我還記得上數學分析第一課時老師說的一句話非常有道理:學數學最重要的是體會思想而不是學習解題技巧。畢業好幾年又從事和專業無關的工作,學校學的知識早就忘的差不多了,但學到的一些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思想卻一直在用,這種思想思維方式一旦培養起來是受益終生的。我認為在這方面能和數學相比的只有哲學了。
我本科數學與應用數學,成績還可以,保研了,現在是群論方向的研究生,選修代數幾何和數論。我本科時,實話說,沒有遇到很大的困難,儘管有些知識是比較難的,但花時間啃啃也能吃下來,並且總的來說,我也有一定的興趣。
但現在研究生學習,我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尤其是代數幾何和群論。難在三方面:極高的抽象理解能力要求 極高的推理能力要求 和 較高的記憶能力要求。現在看起來本科數學那些課程真的是小兒科,可能習題有些會很難,但就教材里的知識本身,真的是小兒科。
沒有一定的數學天賦,不要企圖能做出很大的貢獻。但如果有一定天賦,並且始終保持一顆好奇,追求真理的心,請一條路走下去。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
如果覺得自己沒有興趣,沒有天賦,不建議繼續攻讀下去,可以轉應用型的,比如計算科學,經濟,統計領域,基礎教育領域。身邊有不少同學是這樣的。
總之,請不斷發掘自己的興趣,長處所在。
變成禿子了!!一個還在漫漫數學道路上垂死掙扎的女大學生髮表的最後一通感慨!!學數學真的會讓人變禿!!
本科數學。高考報考專業時想也沒想,就報了數學。無他。喜歡、喜歡、喜歡。四年期間,雖然談不上多麼出類拔萃,但也是名列前茅的。以至於畢業幾年後,我依然能夠說出、做出不少大學數學題目。
因為一路走來學數學、喜歡數學,故而對數字特別敏感,記憶力特別好,而且經常能出來一個人在數學上是否通透、一點就通、融會貫通、舉一反三,也能看出來他的數學是什麼程度?
平日里說話或者做事經常給人一種邏輯思維很棒很清晰、言簡意賅、簡明扼要的感覺。
如今的工作,與數學專業八杆子打不著,不過也蠻喜歡的,也因為之前學數學,所以一些思維方式和思考方式已經根深蒂固了,以至於在工作中也有所體現,於工作而言也是一個優勢。
總之,不後悔學數學,也覺得雪數學對於自己的思維、自己的認知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和提高。
因為學數學,遇見不少志同道合喜歡理科的人,相交甚歡。也因為數學很好、發散思維強被男友一見鍾情、繼而在一起。收穫了愛情。
我愛數字。我變禿了,也變強了
數學專業,輔修cs專業。大學大量時間用來做習題和寫程序,比高中累。畢業後,當程序員,發現數學基礎好,數據結構強,是很大優勢。與加解密的工作都扔給我做。
強答一發,一個數學屌絲的自述。萬般皆下品,唯有數理高,是我自初中以來頑固的觀念,這導致我高中階段嚴重偏科,高中階段對於生物,化學完全提不起興趣,每次考試也就混著過,並且覺得那些所謂"理科好"(理綜考得高)的,不過是記性好,喜歡死記硬背而已,遇到難度大的數學基本跪的貨現在看來的確如此,我的直覺沒有錯。
高考成績不理想,考入西北某985大學不理想專業,專業不理想的原因也是我發現這個專業不怎麼用數學和物理,和我的思維習慣不符合,於是大一結束的時候怒轉專業到數學系,開始了每天津津有味的數學學習,大二大三每天拚命學習數學,是我人生最快樂的時光之一,但是由於工科院校的數學教育實在是太差了,導致了視野的局限,最後到了大三下,也鬱郁不得志,發現自己離那些主流數學強系學生的差距實在太大,但是依然抱著對於數學的執著,後來保研到中科大直博繼續學習純粹數學。
研二的時候,已經對於中科大數學水平很失望了,偶然得到一個機會,來到了德國Freiburg大學讀博士,於是欣然前往,Freiburg的數學水平自然是已經非常高了,有好多非常優秀的導師,奈何現在看來,自己當初對於具體數學研究方向的選擇過於輕率,對於自己思維品質和興趣沒有充分的評價。我的數學思維其實更加傾向於幾何直觀以及與之相關的代數結構,硬分析技術並不是我的強項,可是選擇了一個所謂"幾何分析"的方向,其實這裡面很多東西也不倫不類,很多人不怎麼懂幾何,也靠著些分析在這個領域發文章,雖然這些文章大多數真是無病呻吟,我對這種事情非常失望,抑鬱了很久,既然一個人做不出漂亮的數學,為何要浪費納稅人的錢混吃等死?於是現在又努力想跳坑,前路漫漫!!!
不過這麼多年下來,對於數學的愛依舊在,並且自認為是有一定數學實力的人,只不過是當初的種種選擇判斷不當,沒有清晰的職業規劃導致了今天的結果,人生確實有太多的"如果"!不過學數學的這麼多年以來,對於我最大的收穫,大概是,我再也不害怕學習任何新東西了,比如我學習德語的經歷。如果說數學系本科培養對我的幫助的話……看機器學習的paper數學推導部分從來不會覺得太吃力。開會的時候的討論能感受到自己數學邏輯培養帶來的優勢。本科競賽的話,數模國一加美賽水M大二收割完畢,現在出坑回踩,覺得這些比賽基本沒用。總歸來說想完成所謂的轉行,比較重要的還是除了刷題之外其他能力的鍛煉,coding也好做其他比如量化相關的項目也好。因為高中畢業的時候就決定了出國,只能說目標定的越早越好吧,比如我就很後悔大一沒有考gre( ; ; )
一直極度想學數學卻因為各種因緣巧合內部外部原因沒有學成的人,在本科研究生學完物理,現在轉行計算機過程中,每每看到樓上這些回答,都有想哭的衝動……羨慕到骨子裡,卻觸摸不到這樣學習生活,真的真的好後悔。
頭髮變多了,看來是越來越蠢了。
本科在歐洲一個小學校讀純數,原因第一是喜歡數學,第二是學校專業少,我也不太了解其他專業。
本科學習數學的經歷基本就是痛並快樂著,痛是因為真的難,快樂當然源自於對數學的喜愛。因為學校小,周圍安靜,大學幾年基本都是在學習中度過了,現在回想起來依然是我最充實的幾年之一。雖然天賦有限,本科三年居然也把作為純數phd培養的數門課馬馬虎虎地學完了。
畢業後轉專業運籌學(當初其實更應該轉理論計算機的,唉!)phd,一來純數天賦有限,二來更希望做一些更實際的東西,目前第四年憋paper中......
總體來看,雖然當初選擇數學的原因有些草率,卻是我覺得最正確的決定之一。現在看paper看到某些東西,依然能突然想到這不就是當初XX課講的那個東西的special case嗎?而且靜下心來學習的幾年讓我真正體會到自己的渺小,以及厚積薄發的好處。現在研究中哪怕碰到再大的困難,都能回想起當初大學從早上9點做一道題到凌晨2點依然沒做出來,卻在第二天醒來的時候靈感突現的事情。
推薦閱讀:
※如何證明韋達給出的圓周率的計算公式?
※如何清晰、形象化地解釋點集拓撲中「緊」這個概念?
※積分的區間再現公式應該在什麼情況下使用?
※關於冪級數的問題?
※普特南數學競賽上的一道老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