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生怎麼才能把局解考好?

怎麼複習好局解,時間有限……


一定重視大體老師,書上千遍不如下手一練。

想當年我局解就栽在男性生殖系統上。我不好意思上手,以至於這方面的具體內容在臨床才搞明白。


謝邀,已經大八老不死了,局解是大三學的,一些感受應該已經過時了,學弟學妹就隨意看看吧。

分兩個情形吧,備考和平時學習。

先說備考,做題做題做題,老師劃重點了就針對著看書。

做題可以對著課本去做,遇到不會了立刻翻書找,速度肯定會慢,但是個人感覺印象會深刻,容易把課本內容和考題聯繫起來。再就是對完答案後錯題一定要回顧反省,還是對著書本找相關的內容,加深理解很有幫助。醫學生的考試嘛,就是背,來來回回背個四五遍,記多少是多少,關不關手機就看自己嘍,沉下心去記。

平時學習。

個人感覺和系解相比,局解更注重區域結構層次,以及更多聯繫臨床實際應用。在學完系統解剖學已經認識人體各個器官的命名,基本形態和基本功能後,從區域上去描述臟器血管神經的位置關係,特別是臨床上常接觸的幾個解剖部位,為學習內科查體診斷,外科學手術入路和術式操作奠定基礎。

從頭到腳大概梳理一下吧,手機碼字表示學藝不精,肯定漏了一堆,求輕噴。。多看書多看書多看書,書上啥都有。隨便一個區域抓出來都可以講一天的,解剖博大精深。

頭皮的五層結構,不同層次出血形成的血腫不同,對判定頭顱外傷出血很有幫助。

面部淺動脈如面動脈顳淺動脈的壓迫點,耳前耳後淋巴結,面神經三叉神經的基本走形等。

顱底是比較折磨人的地方,各種溝溝窩窩孔孔的,多看看圖譜吧,起碼圓孔卵圓孔嵇孔破裂孔穿過的都是啥得知道(主要是三叉神經的分支)。海綿竇里的神經我們學校考過大題。在學神外的時候判定顱前中後窩骨折都有鑒別診斷(都是後話了,學局解的時候不用太在意)。

頸部有好多個三角,遇到劃分三角區域的,三條邊界都記一下吧,很容易出題,實習的時候帶教老師也喜歡問,當然臨床上用的確實也多。甲狀腺區域解剖是經典,花式出題,上動脈下動脈結紮位置,左喉返右喉返的返回位置等等。然後頸根部的內容物,鎖骨上窩的血管神經。

腋窩也是經典區域,臂叢出來的根乾股束支,分支支配區域和肌肉,到了前臂再注意一下肌肉分層,想一個巨無霸漢堡一樣,血管神經從那一層穿過blabla。到了手還有掌淺弓掌深弓,三大神經的管轄區域。(手外科會涉及神經損傷的手部表現,垂腕爪形手等等等等)

胸部肋間神經血管走形,角頭劍弓臍對應胸髓管轄平面,胸腔內的上下縱膈,前中後縱膈分區,肺門內容物的位置關係。

腹部就內容非常多了,經典的腹直肌鞘。腹股溝也是花式出題,海氏三角,腹股溝管深環淺環,上下左右前後的界線(普外科疝氣經常涉及),還有股管的開口(股疝)。腹腔內的腹膜是個磨人的大妖精~~,網膜孔和網膜囊也能猝不及防撩一下。膽囊三角算是比較乖巧的娃娃。從腹腔干出來的血管分支,胃的供血動脈也可以考個大題~(畢竟胃大切手術的重點)。肝門靜脈的代償分支,(跟門靜脈高壓的臨床表現和分流手術密切相關~)腹膜後的雙腎,腎蒂嗯哼~

盆腔印象中好像沒講太多,倒是婦產科的時候學了不少,髂內動脈各種供血。

下肢跟骨科關聯性相當強,坐骨神經腓總神經腓淺神經輪流讓你麻呵呵呵。腘窩和膝關節韌帶著實讓人沉迷

嗯。多看書,多做題。能記多少就記多少吧,醫學生來來回回反覆學習是常態,聽說執醫考試明年改革還要添加解剖的題目了,還好今年已經過了。。。

終身學習是醫學生的標配,慢慢熬吧~~遇到困難也別太害怕,堅持一下就好,等有一天回頭會忽然發現,原來自己已經走了這麼遠,好在還有一群跟自己一樣固執腦殘的夥伴陪著自己,嗯,繼續前進吧。


感覺局解比系解還是要好考多了。

一個是重點結構就那些,並沒有系解大海撈針那麼難。

再就是局解都哼哧哼哧上手幹了,記憶比系解那種只聽老師快速走馬觀花的講自己在下面還跟不上要好多了。

所以好好做題,多翻圖譜,勤勞的背書吧

?乛?乛?


我記得有個手機app叫3Dbody


我當時是7周高強度快節奏地學完anatomy,每天上課加實驗加case discussion。基本當天學的就當天背完,要不然解剖實驗就跟不上。而且我們每周一次quiz,兩周一次階段性考試,每人選一周進行解剖實驗presentation。

我覺得局部解剖學的優點就在於每學一個部位都非常自成體系,所以階段性的quiz和考試能夠很有效地敦促大家複習。而且每天複習能夠更有效地配合解剖實驗幫助記憶。基本上我那段時間拖延症都好了。

我想真的落實到每一天的學習就是靠背吧。有時候能夠靠口訣或者畫圖輔助記憶,比如brachial plexus就有經典的三線譜示意圖,還有像10塊腕骨的記憶和12對cranial nerves我是中英文口訣記憶等等。尤其很多口訣還是靠黃段子,比如我至今都記得10塊腕骨的首字母組成Some lovers try positions that they cannot handle。所以可以去網上搜搜看相關口訣。還有像頸部血管那塊我就是自己畫圖整理出順序配合解剖實驗看到的記憶,我覺得這種自己畫圖記憶尤其適合血管和神經。

我覺得知識記憶還是挺難有捷徑的,再多口訣和示意圖最後還是靠自己背下來,所以多花時間吧。


刷題庫,背錯題。

還有時間的話就再翻幾遍書。

其實這樣對以後的發展很不好……

——來自當年這麼干後拿了不低的分,而現在很後悔的老學姐……

真希望以前多背幾遍書……


局解當時還是大一時候的課程了,自己最後成績還不錯,96。可以分享一下經驗吧~

解剖這個東西真的是理解的地方比較少,記憶的地方特別多,尤其是局部解剖,比起大體解剖更加細緻。我個人經驗就是解剖的實習課一定要好好珍惜大體老師,好好自己動手操作。我當時就是特別喜歡上手解剖,所以書本上的結構什麼的都能在人體上找到實在是很奇妙~

然後就是瘋狂背書以及刷題O__O"…

還有就是局部解剖會更加重視幾個重點部位,什麼股三角啊之類的。

因為是5年前的課了 記得不是太清楚了~希望能對你有幫助吧


不邀自來。

首先,你要弄清楚「學好」的內涵,你是想要老師高分,還是想把各個部位的解剖關係徹底弄明白。如果說在時間有限的基礎上,實現前者是沒有問題的,但後者,恕我直言,很多臨床大夫也不敢說他學好了局解,題主要明白一點,系統解剖學是為了讓你知道絕大多數人長什麼樣。而局部解剖學,一在於注重實踐,掌握解剖技巧。二在於要明白解剖變異,並且能夠在解剖變異的基礎上,通過尋找旁證和佐證來證明你解剖到的結構是想要的結構。所以這一點需要大量的知識和實踐,不是能夠在短期內可以突破的。

下面說,怎麼應付考試。

首先,薄薄的一本局解是遠遠不夠的,要以局解為藍本,系解為參照,奈特圖譜為輔助(絕對不是打廣告,奈特系解的圖譜雖然貴,但絕對值!)牢牢把握考試大綱,其實你會發現,要求掌握的內容並不是很多,而考試基本上都是從掌握內容里出。

第二,就是要利用好各種資源,我這個人吧,空間想像力非常差,根本不可能通過課本上的文字和簡圖掌握解剖結構,所以就要多看圖譜,多看視頻,我們學校的局解課已經上傳到了中國大學慕課網(這是一個很好的網站,平時自學什麼的還是挺給力得),還有四醫大的解剖視頻,也是經典,還有就是一些數字解剖人軟體,在iPad上下載一個,平時有空就玩一玩,當養了個寵物~

第三,就是去刷題,尤其是你們學校的歷年題,以題目為參考,去鞏固知識,而且,說不定考試會有很多的原題哦。

馬上要考試了,先回答這些,覺得有用話,請點贊~


當然是每天不分晝夜的趴在你的大體老師身上認清每一個部位

多過幾遍就全會了


如果真正想把解剖學好的話,首先腦子裡要有一個3D的圖像,充分運用空間想像力,根據課本的每一句話,參考好的圖譜(圖譜很重要,特別是屍體解剖得少的),記住每個部位的周圍有什麼結構,這就像記住要去哪裡該怎麼走,這條路旁邊有什麼一樣,不過,記解剖結構比記路更難些,畢竟多了一個維度。


這麼晚回答,不好意思,就是多看咯……


老師說,連點成線,織線成面,面疊成層…


表示我們當時是考察課,考前背一背練習冊就好了(學渣自愧不如……)


謝邀,。。。。。國內某中醫院校學生大二。。。就是,看書就行了,其實沒啥的多看書,多讀幾遍,然後看教學視頻


不請自來,雖然不是醫學生……想推薦一個叫2018版人體解剖學圖譜的APP

前段時間降價6元就可以買

當年沒有這玩意兒的時候記解剖太崩潰了……有了這個真的好很多


看你們怎麼考試啊 我們當時考全選擇 就是一遍一遍的翻書 看到吐 然後就是刷題 不要機械地背題 要熟悉單選 多選一般喜歡考哪方面的東西

考操作的話得記住有什麼不確定的結構 一定問老師 就算被老師嫌笨也要問 我們組就因為有幾個結構解錯了 考試吃虧了...


我當時的局解老師講課特別好 所以學的比較認真 老師講課好真的很重要 然後考前書先複習一遍 又把學校里可以買的重點背一遍 再把書看一遍


為了考試就背題吧,為了興趣或者想當解剖老師你肯定是會的,為了以後的話就算了吧,考研不考其他重要考試也不考,用得著以後工作再學,用不著算了。


平時一定要看書 不能考試前搞突擊 每次實驗課前 最好查找資料 熟悉部位 神經 肌肉 器官 每一次實驗課充分利用 畢竟書本是理論 同學一起討論交流 不清楚的及時問老師 en 我記得老師說過 這可能是你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能大膽的實際操作 以後你們的患者就是你們的責任


瀉藥

如果只是要考好的話,那就瘋狂的刷題,背題。

基本上每個學校的列印店都是期末考試的題庫

列印下來,刷三遍,85+沒問題

複習的時候再想一下標本上的表現

要是想學好的話,把書從頭到尾讀3遍,包括小字部分,一個字一個字讀。在標本上對著找,大腦里建立一個虛擬人,每天都想一下,就差不多了


推薦閱讀:

楊穎的整容手術是在哪兒做的?
醫生/醫學生如何看待之前在學醫然後轉行的同事/同學?
如何看「患者輸血十八年後查出感染丙肝醫院賠4.7萬」?
藥店有哪些便宜又好用的葯?
在人畜細菌樣本中發現的一種新抗藥性基因,與抗生素濫用有怎樣的關係?

TAG:基礎醫學 | 考試 | 醫學 | 醫學院 | 醫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