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藍單車為什麼沒有突破摩拜單車和OFO?

大家都認為小藍單車好騎、好用,而且還出了變速車,但為什麼小藍單車依舊沒有突破摩拜單車和ofo的封鎖呢,而且貌似投資人也沒有投資的熱情,為什麼呢?


當你發現你的對手是騰訊阿里時,你就知道你很難燒錢燒過他們。

永安行之所以選擇哈羅而不是小藍是因為哈羅大力發展二三線城市,避開摩拜小黃的鋒芒。

我覺得最後共享單車最多就剩摩拜,小黃,哈羅+永安行這幾家,其他的趕緊退押金去吧。


創業做事情,時間窗口和資源是非常非常重要。

1.ofo和摩拜更早上線

2.更重要的是兩家得到了巨頭的認可,獲得了巨量資金和資源

3.市場上已經沒有那麼多頂級投資人敢再押注第三家了

小藍除非有顛覆性的創新,不然一點點體驗上的優勢,無法彌補時間、資金和資源上的天量差距。


百家爭鳴的市場競爭階段,共享單車的核心競爭力是車子覆蓋範圍密度。

用戶核心需求是「有沒有車騎」,還沒到「好不好騎」。

其次,摩拜ofo在市場佔有率方面已經有了明顯優勢。

投資人如果沒有迫切的布局需要,不會輕易投這種無底洞,去和摩拜ofo打一場很難贏的戰爭。

所以,儘管小藍的車子好,但出手太慢,投資人對這個已經沒興趣了,對市場認知又超前,開始的錢燒完了,也就沒了。

另外,

輸了,連呼吸都是錯的。

從失敗的結果,去倒推其運營時出現的問題,有些不太公平。

小藍其實在產品、運營上做的很好了,車子名字都夠好認,夠好騎,支付寶的介面,還有我個人最喜歡的預約車…

只是進場太晚,不論在投資人還是在市場上,都沒機會了。


在一個新事物的創始期和成長期,快速有效的佔領市場才是最主要的,站穩了市場再去談客戶感受。小藍還沒學會走,就在考慮怎麼跑了,忽略了市場佔有率這個最主要的矛盾。另外,進場時間晚完全可以繞開北上廣,去佔領很多還沒有共享單車卻有很大需求的二三線城市,採取農村包圍城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策略,為什麼一定要去北上廣和兩大巨頭火拚呢?CEO的眼光決定了一個公司的命運


怕不是因為突然飆車...


內容轉自36KR

文章鏈接36氪獨家 | 小藍單車殘酷困局,與李剛艱難的60天

就在今年3月,小藍單車還對未來充滿希望,其高管接受36氪採訪時曾稱融資很容易獲得,「幾乎所有沒投資ofo和摩拜的機構都來找過小藍」,這家公司對自己的產品懷有信心,認為這是它的核心競爭力,「未來小藍一定會進入這個市場的top 2的,和另一家去爭奪共享單車品牌第一名」。

但是競爭情勢在半年之內就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事實證明這市場也「小」得也只容得下「top2」。其餘的公司們被推著往前走,像李剛一樣的創始人已經發現沒有返還餘地。小藍單車並沒有如預期那樣樂觀地獲得融資,事實上,它的上一輪融資還停留在今年1月。

在小藍還處於發展順利的階段時,創始團隊其實拒絕了不少投資——這被李剛總結為小藍發展進程中最大的一次失誤。

「三四月份,我們有很多很好的機會,投資也好,併購也好,兩條線都在走。但是面對這些機會的時候,我們在對大局的判斷上失誤了,總覺得自己行,(現在看來)蠻傻的一個想法。」李剛說,「那次失誤對我們的傷害極大,直接導致我們之後戰略聯盟的路線變窄了」。

真正的top2——摩拜和ofo則在資本市場上毫不手軟地拿錢。在過去的4個月里,這兩家公司分別完成了6億和7億美元的E輪融資,為接下來的戰鬥準備了充足彈藥,也把小藍單車這樣的選手遠遠甩在身後。

另一次失之交臂則發生在今年四五月份。據36氪了解,小藍單車曾和萬達集團接觸頻繁,公司內部曾傳言稱今年6月會拿到萬達一億美元的融資。「事實上,5月份的時候,小藍已經把盡調材料都發給萬達了,在我們看來,那次融資本來不會有意外。」一位內部人士對36氪說。

雙方接觸最多時,小藍單車還出現在萬達體育主辦的鐵人三項比賽現場。

不止是萬達,美團也差點成了小藍的投資方。36氪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雙方在今年5月份開始接觸,談的數額也是上億美元級別。不過當36氪向美團公關求證此事時,美團方表示不予置評。

除此之外,一名知情人士還透露說,「小藍同時在等一到兩筆政府基金」。不過我們無從獲悉為何這些機會都沒能成行。6月之後,因為一次市場活動的失誤,這幾筆資金都沒有下文了。

共享單車領域融資持續不斷,估值節節追高,後續跟進的投資人心態開始發生微妙變化。

ofo和摩拜兩家公司也還無從決出勝負。「很多公司上市前也才融到E輪,但是ofo和摩拜短期之內上市的可能性不大,甚至還沒有探索出有效的盈利模式。只能說短短的時間內,這兩家已經把風投的錢拿得差不多了,而且冷靜下來的投資人不太可能再去投資其他小玩家」。一名共享單車業內人士分析說。

在互聯網行業有一個通行的法則是,一個市場上只有前三名的玩家才有機會存活下來——甚至最終只有1家。ofo的早期投資人朱嘯虎,最近正在喊話,認為兩家頭部公司應該合併,這樣才能掙錢。

小的共享單車玩家要麼被聚集到一起形成合力,並以次尋找人民幣投資人的支持——這是李剛曾設想過的方向,要麼只能等待被清洗。

小藍的另一點認知和決策失誤在於,沒有意識到這一市場上的大玩家比拼的不是什麼產品騎行感受,而是大規模擴張的能力——ofo和摩拜手中都壟斷了不少產業上游生產資源。

6月是個分水嶺,36氪曾獨家報道了共享單車最新的造車情況,除了頭部品牌之外,幾乎所有的共享單車的產能都在大幅下降。「除了幾個固定和ofo以及摩拜合作的大廠之外,所有車廠現在都很少有共享單車的單子了,都在等著結賬,以及探索轉型」,共享單車採購方、千行騎游創始人周初在今年8月底曾對36氪說,「最近幾個月車廠普遍都很難做,如果這時候再不趕緊討要欠款,接下來只會更難」。

與之形成對比的則是ofo和摩拜在共享單車領域,持續地擴大投放規模。有一段時間,李剛看到朋友發來的照片,ofo一卡車一卡車地往市場上投放新車,「我慫了,那段時間我是絕望的」。

在這個市場還在比規模、比資本的階段,小藍單車騎行感受和運營效率上的優勢,在這個階段並不是最重要的。


修正一下,下面說的是哈羅單車因為哈羅也是藍色的,錯把哈羅當小藍單車了

坐標洛陽

我不知道那些一線二線城市什麼情況,但是至少在我們洛陽小藍最近的覆蓋率是最高的。

看完電影從萬達出來,馬路對面ofo和摩拜加起來大概能有一排左右,而小藍車佔了整整兩排。

平時出小區也都是小藍車最多其次是摩拜,ofo下半年在洛陽感覺沒以前好找了

現在小藍車用支付寶掃免費騎,路上看見別人起的共享單車也是小藍占的比較多

反正不管這仨品牌怎麼競爭,只要押金有保障、車好找用哪個都差不多的


不夠流氓

或者說,走尋創路看到的也只能是尋常的風景

別人名氣比你響,資金比你多,你還老老實實沿著別人的道路走,還想突破別人,做夢吧!


小蘭在京運行,好評不少。我也是擁者!然而很快就被,,,消亡了。實質就是;一,惡性競爭。二,資本黑手的聯合打壓。大家應該扶持而不是一跟風打擊。因為沒了百花齊放,那這些「大」公司的優惠,免費,立馬消失!

咳!!!今天聞聽小蘭倒閉,悲傷!就車子本身而言,那是北京最好騎的自行車。可惜那些年輕無社會經驗的毛頭小子們。一門心思,被殘忍的4吞沒了!無招架之力,一擊即潰!!!才幾個月的生命。

其實我找過他們,但一根筋,沒狠勁。被人溫水煮蛙三下五二干滅了。整個團隊加資本體系就沒有一個人沉下心研究戰略戰術。找突破點?立足點?和兩大家拼資本,硬幹么?

就沒一個懂得: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完全是拿自己的短處硬碰別人的長處?而一遇挫敗又如鳥散!

正如古人云!嘴上沒毛,辦事不牢。而在這浮躁的社會,資本家們又最青睞這種青春闖將。其實是時代的悲哀!

其實現在也完全沒有到崩潰之時。


謝邀。第一,小藍入局時間較晚。在OFO摩拜拿到大量投資並布局北上廣深之後入局。第二,血拚一線城市的巨大壓力。共享單車最終是車的生意。自行車的保有量,運營區內的車輛密度將直接影響用戶體驗,車子的那一點優勢並不能直接轉化為市場份額,優先滿足覆蓋率,這是剛需。一線城市的戰略位置必然是兩大巨頭血拚之地。從踏入北上廣深的那一天起,就要做好1到2年免費,近百萬的車子和億級別的糧草了。

縱觀目前市面上出現的押金難退的企業,多數都參與了北上廣深的血戰。這是一個必然的結局,講好一個故事容易,但戰略不僅僅是TO VC。

以上。


行業生態決定了,強者恆強


謝邀,類似的問題答了很多,共享單車之所以能夠熱起來是因為需求,從地鐵出來到家或者到公司 從家去附近超市商場等比較近的場所需要單車,而私人單車顯然一輛無法滿足。就算不考慮盜竊原因,你多買幾輛車也很難做到隨用隨有。共享單車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那,那麼好既然市場是因為需求產生的,生存下來就需要迎合市場滿足需求,最後能生存下來的一定是在你需要車的時候隨時能找到車的那家。目前摩拜和ofo基本上算是做到了。小藍再好騎,100輛車車裡只有一輛小藍也會選,那一輛都沒有呢。還是選觸手可及的吧。拋開資本問題。就算現在小藍拿到了跟兩強一樣的資本,在接近飽和的市場,ZF還允不允許你這樣大面積的投放。綜上 小藍不是沒有優點,可惜資金和擴張速度都沒跟上。掉隊也就是必然了


FLYINN調查員認為,那是因為小藍單車的出現並沒有多少創新性。它的經營模式還是走小黃車的老路子。因為ofo與摩拜是老前輩,樹大根深,資本與資源自然比小藍車好很多


一句話回答:因為在共享單車行業中,騎行體驗並不是競爭的關鍵因素。

問一個問題:假如你剛從地鐵走出來,看到面前有小黃車小橘車,300米之外有一輛小藍車,你願不願意走300米去騎小藍車。我想你十之八九不願意(本來就騎個五六百米,還要走300米,就為了好騎一點點,實在沒必要)

再假如:同樣是剛從地鐵出來,同樣是面前有小黃小橘,但是你環視一周,看不到小藍車,你願不願意冒著可能要花很長時間才能找到車的風險,放棄眼前的小黃小橘,去找小藍車。我想你基本不太可能願意。(看都看不見,走著去找,天知道要找多長時間,有這功夫都能走到目的地了)

在上面兩種情況中,雖然你知道小藍車更好騎,但是你為了省事,還是選擇了停在面前的小黃小橘。

所以我們看到,對於共享單車來說,相比於騎行體驗,是否就在面前更重要(或者說是否離自己近更重要)。而要讓車更可能剛好停在用戶面前,投放的量就很重要(投放的車越多,剛好停在用戶面前的可能性就越大)。

因此,在共享單車行業中,投放的量就是競爭的關鍵因素。

小黃小橘做的最早,投放的量最大,自然也就佔了優勢。小藍車努力提升的騎行體驗並不是競爭的關鍵因素,自然也就不能幫助小藍單車完成逆襲。

那麼什麼情況下小藍可以逆襲呢?

假設一種極端的情況:用戶面前只有小黃小橘的時候,為了騎得更舒服一點,寧願多走幾百米,或者寧願到處去找,也一定要找一輛更好騎的車。那麼小藍就可以憑藉良好的騎行體驗逆襲了。

可惜現實情況並非如此。


車比以前少了很多!! 真的被藏起來了


看上面各種回復了很多利用,其核心就一條:時機問題造成排在後面當然資本也就選前面的了,後續的一切都是早有結果


1.名字沒有認可度。摩拜,OFO的品牌做得更好一些,小藍單車,你很難從名字上看出產品特色。Bluegogo太拗口,不利於傳播。

2. 同級競爭定位問題。OFO從市場到產品,摩拜看著用戶體驗。但是兩者本身對市場的態度是一致的。小藍單車想用體驗來搞定客戶,但是你要知道中國人啊,其實對安全意識沒那麼強,還是看到什麼幹什麼的,你需要是下血本推市場,無論是否賺錢,用戶先綁定了,這要求,我想找的車的時候,你得有,且可以用。當然OFO的車,摩拜的車被人為毀壞的也多,很難控制,但是用量取勝,拼的是資本。

3. 市場突破重圍,不僅僅是靠產品質量。想想90年代,各大白酒紅極一時,但是論口味,那些秦池孔府酒還比不上很多小酒廠的,但是標王還是大家買賬。OFO後面是阿里,摩拜後面是騰訊,這網路流量,資本實力,不是一般廠商能及的。

4. 一個東西沒出來之前,你做出來是藍海,出來後,就是紅海。有沒有太大的技術壁壘,這貢獻單車本身就是一目了然的事情,不存在你需要研發多少年,所以拼產品很難拼得過。

到目前為止,市場也就剩幾家了,現在無論ofo,還是摩比,除非核心地帶,很多車都找不到。要不然二維碼被破壞,要不然上車鎖。

共享單車後期維護成本非常高。

可以做的是,你要降低生產成本,有一些車實在找不到或壞了,只能先放著。

這麼一來,你運營周期就要足夠長。

這個社會效應就是這樣的。

所以市場也不是喊口號來的,也不是做產品來的,比我們想像的複雜得多。

甚至於,你認為用戶體驗不太好的,反而佔有了市場。

說到底,QQ當時並不是即時通訊體驗最好的,360也不是電腦管家最好用的,但是人家市場做起來,你也只能被動使用,這個是勢,市場本身也可能是耍流氓出來的,都沒關係。

到最後,用戶接受就好。

對於我是摩拜重度用戶,對摩拜的用戶體驗也是一肚子牢騷,但是還是在繼續用。

因為很多情況下,你也不能事事較真,誰叫人家市場起來了,你就只能用這些服務呢。

所以,你看共享單車真正投放才1年,早就從藍海到紅海了,你沒有資本實力,市場又沒做起來,空有產品好是沒什麼用的。


推薦閱讀:

為什麼 ofo 單車這麼多損壞,摩拜卻很少?
如果ofo摩拜合併,誰會出局,理由是什麼?
如何看待ofo共享單車漲價?
ofo押金不退款,如何維權?
如何判斷不同輛ofo的騎行難易(省不省力)?

TAG:摩拜單車 | ofo小黃車 | 共享單車 | 小藍單車 |